2008年科技成果(离极保护)
2008 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概况

2008 年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状态与 2007 年相比变化不大,稳定应用的成果依旧保持着较 高的比例。2008 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稳定应用的应用技术成果比例为 89.49%,比上年 略有下降,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成果比例分别为 10.01%和 0.50%。
据 2008 年登记数据统计,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仍以资金问题为主,同时受多种因素 综合影响。其中,资金问题所占比例为 48.62%,其次是技术问题,占 28.47%。
科技统计报告
第 18 期
(总第 456 期)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2009 年 11 月 2 日
2008 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概况
2008 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范围共涉及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 个计划单列市及 副省级城市,以及 28 个国务院有关部门。
一、基本情况
1.成果总量 2008 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增长明显。2008 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 35971 项,比上 年增长 5.27%。其中,地方登记 27653 项,增长 5.24%;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 8318 项,增长 5.37%。地方登记成果和部门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 76.88%和 23.12%。 2008 年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共 348 项(人)(通用项目 219 项),其中,国家自 然科学奖 34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52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26 项,二等奖 225 项。 在年度登记的 30847 条应用科技成果中,共获得 10284 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企业占 57.56%,大专院校占 25.76%,独立科研机构占 13.18%。新制定标准数为 2769 项,其中国 际标准 251 项,国家标准 765 项,行业标准 688 项,地方标准 313 项,企业标准 752 项。 2.成果来源 登记成果仍以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成果为主。其中,科技计划项目和自选项目 占有较大的比重。2008 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来源于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占 46.52%,自 选项目成果占 29.59%。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 8.42%,地方科技计 划项目成果占总数的 25.00%,部门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 13.1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中,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1437 项,占登记成果比例 3.99%;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712 项,占登 记成果比例 1.98%;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383 项,占登记成果比例 1.06%;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计划 115 项,占登记成果比例 0.32%;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 229 项,占登记成果比例 0.64%。 3.成果类别 2008 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但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数量 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08年,一项重大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被颁发,这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科技成果的嘉奖。
评论:1.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评选标准-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评选委员会在评审时,会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判技术发明的优劣?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获得这样的奖项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2. 获奖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获奖项目是什么?这个项目有什么背景和意义?它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简要介绍一下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获奖团队的贡献和影响- 介绍一下获奖项目的团队成员。
这些团队成员是怎样合作完成这个项目的?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他们的成果对相关领域有怎样的影响?4. 获奖项目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获奖项目在技术方面有何创新之处?它与同类项目相比有何独特之处?它的技术创新点是什么?获奖项目的技术水平如何?5. 获奖项目的未来应用前景- 对获奖项目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这个项目在未来有怎样的发展空间?它可以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结语: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获奖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期待着更多这样的优秀科技成果涌现,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6.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评选标准在评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时,评审委员会通常会根据一系列严格的标准进行评定。
他们会审查提名项目的原始创新性和技术突破性。
这意味着获奖项目需要具备新颖的理念和技术手段,能够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
获奖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是评审的重点之一。
2008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发布

机 制 {C D M ) 推进 建 筑节 能 和城 镇 减排 、 低 能耗 建 筑 、 绿 色 建筑 与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技 术 、 灾后恢 复重 建和 灾难 风 险管理 等 方 面 开 展 研 究 . 以研
究成果形 成 的新机制指导科技工 作。
促进 国际先进技术 的引进 .
消化 、
吸收和再创新 .
二 是 启动和 实施 国家
十 ” ~
”
五
科技 支撑计 划项
”
”
目 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 究与应用
”
”
数字景区服务
和 数 “
、
”
字社区 服 务 课 题 三 是研 究深 入 开 展 数字城市 建设 等信 息化 工 作 。
组织实施好重大 国际科技合作项 目。 一
“
是 组 织 实施 中国供
热 改革与 建筑 节能项
督 管理 。
组 织 做好 信息 化项 目的 实施 。 一 是 完威 部 级 国 家机 关 办 公 建
筑 和 大 型 公 共 建 筑 能 耗 监 测平 台 建设 并 与 地 方 监 测平 台对 接 。 对
先期试点 的北 京 天 津 深圳 的平 台建设组 织验 收 总结经验 并积
、
、
.
极扩大试点范 围 :
备案 .
接受监督检查 和指导管理 .
并加 强 与 工 程 项 目所 在地 建
设 科 技 推 广 中心 (站 ) 的联 系 。
出 的技 术成 果 技 术经 济 政 策和技 术标 准规 范 对 第 二 批 启动 的
.
.
1 1 个 项 目开 展 中期 检 查 和 评 估 确 保 按计 划 进 度 完成 目标 和 任 ,
务 组 织 开 展 第三 批 启动 的4 个 项 目课 题 任 务 书 的 签 订 和 实施 方 案
2008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及认定证书编号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GR200811001603 GR200811001604 GR200811001605 GR200811001606 GR200811001609 GR200811001612 GR200811001613 GR200811001614 GR200811001615 GR200811001617 GR200811001618 GR200811001619 GR200811001621 GR200811001622 GR200811001623 GR200811001624 GR200811001625 GR200811001626 GR200811001627 GR200811001628 GR200811001629 GR200811001631 GR200811001632 GR200811001633 GR200811001635 GR200811001636 GR200811001637 GR200811001638 GR200811001639 GR200811001640 GR200811001641 GR200811001642 GR200811001644 GR200811001645 GR200811001646 GR200811001647 GR200811001649 GR200811001650 GR200811001651 GR200811001653 GR200811001654 GR200811001655 GR20081100165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精选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新中国科技艰难的拓荒者,李四光、华罗庚、吴阶平、钱学森、邓稼先。
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说:“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就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科技、国防军事科技、信息科技、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
一、农业方面(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迄今累计增产稻谷6亿吨。
六七十年代的国力展示,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
(2)转基因技术的引入为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的反季栽培带来了福音二、生物医药科技(1)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这是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产品,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比准上市的基因治疗制品,开创了肿瘤基因治疗的新局面。
(2)生物科技的突破,不仅初步改变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还带动形成了近600亿元的现代生物。
(3)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克隆猪。
三、国防军事科技(1) 军事科技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工程技术,亦称国防科技、军事科技。
他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极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
(2)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2008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综述

钢 、合结 钢 、齿 轮钢 、轴 承钢 、煤 矿用链 条 钢 、抽 油 杆 用钢 等 2 2个钢 种 ,具有 独 创 性 。项 目累计 生 产 特 殊 钢材 7.6万 吨 ,实 现销 售 收 入 3 . 1 9 1 6亿 元 、税金 9
展有 限公 司等单 位 共 同完成 的省科技 厅 计划 项 目 光 卤石 矿反 浮选 氯 化 钠 Q 一 HS 3型 药剂 冬 季 适 用 技 术 开 发 研究》,针对 察 尔 汗地 区冬 季寒 冷 、现有 生 产 _ T艺
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整体达 到国际领先水
平。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 《 青藏高原沙棘资源综合
利用— — 高档 沙棘 冰酒 的开发 与产业 化》 项 目利用 青
由青海大学和青海方盛磨料磨具有 限公司共同完 成的省科技厅计划项 目 《 半导体制造用高纯超细碳化 硅粉末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青海省优势资源碳化硅 , 进行半导体制造用耐高温 、抗腐蚀 、耐磨损 、高纯超
项目 ( ( 转炉冶炼特殊钢工艺技术开发》 ,以青海矿冶
科技 有 限公 司生产 的铁 水 为依 托 ,利 用 电炉冶 炼特钢 的技 术 优势 ,在 转炉 生产 普 钢 的基础 上 ,开发 转炉 生
产 特殊 钢工艺 技 术 。通过 连铸 、连轧 一火 成材 ,成 功
中煤 国际 工程集 团沈 阳设 计 研究 院的设 计 ,对 对硝 基 甲胺生 产 工 艺进 行 了较 大 改进 ,建 成 年 产 6 0 0 0吨对
由青 海 省农 牧机 械推 广 站和青 海 省乐 都县 光 明农
硅纯度大于 9 %以上 ,产品附加值高 ,成本低 ,符合 6
和技 术保证 。
1 工 业领 域
由青 海海 西东 诺化 工有 限公 司完成 的省科 技厅 计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08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决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08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11.14
•【字号】辽政发[2008]40号
•【施行日期】2008.11.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08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决定
(辽政发〔2008〕40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政府决定对2008年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6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承担单位、合作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创造者、转化实施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授予“中华骏捷轿车”等5个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授予“装配与检测自动化生产线”等12个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授予“超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系列产品”等45个转化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三等奖。
省政府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
全省企业、科研院校和科技人员要以获奖单位和个人为榜样,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
贡献。
附件:2008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附件:
2008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项目名单。
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鉴定成果

成果名称: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主要完成人:马均、刘代银、廖尔华、刘基敏、粱南山鉴定组织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时间:2008.5.12成果水平:国际先进成果简介:1、该项目系统阐明了水稻芽期、苗期和开花结实期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揭示了开花结实期持续水分胁迫下重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丰富了水稻节水抗旱理论。
2、建立了科学、准确的水稻芽期、苗期和开花期抗旱性筛选鉴定形态、生理综合指标体系,使水稻抗旱性得以量化;确定了以苗期抗旱鉴定为主、芽期及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相结合的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筛选鉴定方法,为水稳抗旱品种、材料的筛选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3、结合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建立了节水效果突出、增产效果显著的“湿、晒、浅、间”水稻控制性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制定了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4、筛选鉴定的一批抗旱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材料已直接应用于生产或育种;研究的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在四川省累计推广东省1160余万亩,增产稻谷8.35亿kg,节水21.58亿m3,累计纯收益15.13亿元。
项目成果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研究技术路线合理,方法科学,资料详实可靠,学术水平高,技术创新性强,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名称:优良牧草种质资源挖掘、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阳平种牛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张新全、杜逸、李天华、杨春华、吴佳海、何丕阳、吴彦奇、龙忠富、彭燕鉴定组织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时间:2008.5.6成果水平:国内领先成果简介:一、该成果收集保存了扁穗牛鞭草、鸭茅、多花黑麦草等重要牧草种质资源2227份,其中向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提交易额800份,起草完成国家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套,为合理保存和开发利用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从饲用价值、抗性生理、遗传多样性等几个层次对扁穗牛鞭草、鸭茅、多花黑麦草等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揭示了其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筛选出高羊茅雄性不育系、抗锈鸭茅等优异种质材料48份;采用太空诱变、远缘杂交等技术创制出优异育种材料5份,为牧草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 编号:
项目名称
整流所供电系统加装离极保护
申报单位
动力厂
项目起止时间
2008年1月8日——2008年1月12日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
动力厂
项目主要完成人
资料目录
《整流所离极保护设计图(80KA、200KA、350KA)》
《甘肃省调度中心关于兰铝加装离极保护的报告回复》
在事故发生后,相关技术人员经过分析讨论,决定加装离极保护装置,在电解槽发生离极事故,离极保护动作跳开220KV母联开关,以起到保护整个供电系统和电解槽的安全。
2、详细内容:
(1)、方案设计
针对电解工艺生产要求,当电解槽发生离极的时候,系列电流会急剧下降,甚至降到0,系列电压急剧上升,无限增大的特性,我们可以对系列电流、系列电压进行监测,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所以我们的设计方就是对系列电流、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判断。
2、项目的特点:
本项目经过认真的实际考察,科学、合理的设计,具有设备增加少,投入资金小,系统运行可靠性高的特点。
3、应用推广:
离极保护在本项目中的应用,分别在80KA、200KA、350KA电解系列中进行了实验运行,电解系列电流的大小,基本涵概了国内电解生产的主要电流等级。生产运行数据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适用于不同的生产工况。目前已经在本厂范围内全面实施应用。
三、项目详细内容
1、立项背景:
随着电解产量的增加,电解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科学化,电解生产对直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供电部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不断地提高供电部门供电的安全、可靠,供电部门必须针对每个可能出现故障或带来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治理。
2007年12月2日,200KA电解槽发生离极故障,由于未加装离极保护装置,以及电解操作人员与整流所供电人员对事故的判断不准确,造成200KA系列电解槽全部停电,部分电解槽发生爆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解槽发生离极以后,直流负荷回路开路,硅整流柜输出空载,严重时将会造成硅整流柜过压,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事故。
控制原理图、接线图如下:
上图中是我们PLC程序中做出判断以后的保护输出点,以及保护回路的接线图。
(3)、保护投运实验
首先严格按照电力设备投运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模拟电解车间电解槽发生离极事故,实施中我们对PLC采集的系列电流、电压的值强制给成动作值,使离极保护动作输出,跳220KV母联开关。
五、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以2007年12月2日的事故来分析,这次电解槽离极事故,造成电解系列全停,数十台电解槽不同程度遭到损坏,以及后续这些受损电解槽的启动等直接经济损失过千万,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而加装一套离极保护的费用也不过几千,不难看出本项的实施,对于本厂电解生产,整流所供电的安全性、可靠都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为公司电解铝的继续再扩大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合2007年12月2日的事故来看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让运行人员及电解生产人员对电力供应及电解生产工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思想深处提高劳动技能,提高思想认识,为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最大的贡献。
根据电力系统运行规定,技术人员选取额定直流电流的75%作为系列电流离极保护动作定值,系列额定电压作为离极保护动作电压。即:80KA系列U=940V,I=6000A,T=3S;200KA系列U=1040V,I=16500A,T=3S;350KA系列U=1250V,I=282000A,T=3S。
(2)、设计图
3、加装离极保护的深远意义
离极保护的加装对电解生产,整流所供电都有比较大的意义。离极保护的加装,投入相当少,利用了原有的PLC的输出空段子,接线很简单,如接线图所示。但是离极保护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以2007年12月2日的事故为例,可以看出如果有离极保护,节省的物资,人力,资金将是非常可关的。
离极保护的加装对于供电来说,还是电解生产,都多了一层保护,为安全、经济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为企业的节能增效提供一条安全保证。
二、项目简介
1、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是通过对电解系列反馈上来的系列电流、系列电压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电解槽是否发生离极事故,近而做出保护判断。
项目实施内容主要有:
(1)在程序中加设判断和输出程序段;
(2)在硬件上,增加一个DO(PLC数字量)输出、离极保护投切压板、及跳闸继电器的安装;
(3)实验投运,对预先设置的参数进行实验对比,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四、应用情况
本项目的离极保护投入时间为:80KA系列2008年1月10日、200KA系列2008年1月8日、350KA系列2008年1月11日。离极保护自投入以来,运行良好,未出现误动或异常情况。检修运行中,保护的投切正常,未出现异常现象。
参数调整方面,由于350KA系列进线电压的增加,2008年5月对350KA系列的离极保护定值进行了调整,调整为:U=1350V,I=282000A,T=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