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转型

合集下载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摘要】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其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政治体制变革影响着社会转型的进程,经济结构调整也对社会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事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转型的挑战,中国社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同时也要抓住机遇,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政治体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文化观念更新、社会结构变化、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不断深化、挑战、机遇。

1. 引言1.1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方向和社会稳定。

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革和调整,对于构建更加现代化、开放、法治化的社会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的面貌。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还关乎到全体中国人民的福祉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转型过程中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更关乎到每个中国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福祉,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1.2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农民起义、外国侵略、国内分裂等多重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社会结构和观念受到严重挑战。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转型阶段。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洗礼,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近代社会转型

近代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建专制向民主法制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是以1895年到1919年为剧变阶段,中国的社会转型迅速从经济方面向政治和思想方面深化。

一:维新变法运动背景:1894年,中国甲午战争战败,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也昭告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过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看到器物不能救中国之后毅然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吸取和借用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学说来作为思想武器。

内容:维新变法中,各地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宣扬变法思想,其中著名的有“强学会”、《时务报》等。

严复是当时重要思想家,他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发表《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种理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果:然而,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反对新政,维护封建专制,发动了戊戌政变,变法以失败告终。

影响:但是,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却为中国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二.辛亥革命背景:维新变法的失败表明,在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

过程:孙中山先后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及第一个政党----同盟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官僚政治机制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官僚政治机制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官僚政治机制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社会转型,官僚政治机制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次社会转型:洋务运动19世纪末,中国进入了洋务运动的时期。

这场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来改造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洋务活动,派遣人员到海外学习和采购新技术和装备。

在这个过程中,官僚政治机制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官僚体制无法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因为洋务活动需要更加开放、有效的体制来支持。

因此,洋务运动中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如典礼派和教条派,他们对传统的官僚体制提出了批评和挑战。

第二次社会转型: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又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次变化的核心是戊戌变法,它试图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使中国变得现代化。

在戊戌变法中,官僚政治机制再次遭受了挑战。

变法派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政治机构,来替代传统的官僚体制。

这些新机构包括:众议院、行政院、立法院等。

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得到传统官僚集团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变法失败了。

第三次社会转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一次社会转型。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

它不仅改变了政治体制,还带动了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变化。

在辛亥革命中,官僚政治机制再次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革命派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政治机构来推行变革,如中华民国政府、国民党、共产党等。

这些新机构试图打破传统官僚的专制、腐败和封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重要的一次文化运动。

它试图通过推崇自由、民主和现代价值观念,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新文化运动中,官僚政治机制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因为这一运动与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 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 娘大脚丫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 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 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 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 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 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 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 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 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 《易》。损益可知,著于《论 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 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 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夜焦劳, 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 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 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 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 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
1895-1919年,中国的社会转型迅速 从经济方面向政治思想方面深化
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1)被动性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曾是长期被西方思想家所 钦羡的对象:一个以皇权为核心、职能分明 的中央集权官僚政府在广阔的国土上有效地 行使着治权;巍峨的宫殿、精美的工艺品体 现着中华文明的巨大成就。但是
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碎了中国的“天朝 上国”的迷梦,把中国轰出了“中世 纪”,中国社会被迫进行大转型
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 教育方面:
新式教育始于何时?
列举著名的新式教育机构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 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 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 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第六章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分期以及基本问题,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有一个宏观把握,明确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掌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趋势。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历史的分期、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教学难点:中国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授课方式: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学时安排: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化一.中国近代史的范畴中国近代史的断限:时间:1)1840-1949年2)1840-1919年3)1911-1949年……划分标准:经济(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政治(社会制度、政治事件)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半封建半殖民地、反帝反封、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近代化过程二.中国近代化过程近代化是17世纪开始于西欧的世界性的历史潮流。

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无论是愿意或不愿意,都不能、也不可能自外于这股大潮流。

当中国在1840年被撞开大门之后,这股大潮流便强行把中国拽入其中,迫使中国人跟着它走。

中国由此开始了一个社会变革过程。

这一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近代化那样是从涓涓细流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颇为宽广的人工开掘的运河。

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化并非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近代中国人被迫以最快的速度采借西方文明,试图借用西方现成的近代化成果,作为救国救民的工具。

1、工业化,即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

这是一个国家近代化的基本标志。

1859年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说是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纲领,是为中国向这个方向启动的标志。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近代军事工业,建成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

这些不仅是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批最早从西方移植来的近代经济植株,成为改造中国这片中世纪荒漠的第一片资本主义绿色。

第5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5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整体感知]
• 政治—(1)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 遭到破坏,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的 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经济以及社会风俗—(1)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 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 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6、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
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7、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核心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 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不断高 涨。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四、四条基本线索: 1.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中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的 抗争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4.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史
一、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 二、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 三、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

1、“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 一人。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 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 思想 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文化 ”的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 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 度

专题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专题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 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 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以列强历次侵华战争及其影响、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等为重点,多以人物言论和图片材料为载体 ,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各不平等条约作为考查点。 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以传统小农经济瓦解和近代资本 主义经济产生为重点,多以表格、图片和文献材料为载体,以选择 题或材料题的形式,尤其会以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作 为考查点。 3.对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考查,以西方科技思想的传入为重点,多 以人物言论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师夷”思想 作为考查点。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潮 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
服饰不缠足 报刊习俗 交通通讯
中国的主权遭到 特征 破坏,开始沦为 半殖半封国家 民族危机加强。 农民阶级最早担 负起反封反侵任务
西学东渐 西俗东渐
经济结构变动 近代化全球化
学习西方 近代化 逐步深入 文明化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前的中国社会
政治
鸦片 战争 前
鸦片 战争 后 总特 征
对于一个民族,记忆是不可或缺的,历 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它让我们能在历史的 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定 位好自己的位置。
列强商品输出
经济结构变动 近代化全球化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前学习西方
阶级阶层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层次 军事技术 技 术
趋势 学习西方 逐步深入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政治制度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前的中国社会
领域 政治 经济 思想 生活
两次鸦片战争
重大 史实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的主权遭到 破坏,开始沦为 特征 半殖半封国家 民族危机加强。 农民阶级最早担 负起反封反侵任务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之思想部分【课件】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转型与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之思想部分【课件】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学读史(信息知多 少) Nhomakorabea本材料属于论证型材料,重在抓论点,明论据。此类材料往往采取“总—分—分” 或“分—分—总”的形式,因此论点往往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本材料的论据在 开头第一句,而论据则在两个省略号后,即俗称的“答案就在省略号后”,分别 从保守派和务实派(洋务派)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深化拓展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 (1)焦点:是否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2)表现:洋务派:中体西用;
顽固派:原封不动维持原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本质上:没有区别,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秩序,手段不一样而已。 (3)评价 局限:仅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不涉及封建制度。 积极:冲破了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 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推动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逐 渐过渡到“制度”。
一、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840—1894)——思想文化
• 明线——晚清中国的思想文化 1、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萌发 2、洋务运动期间的“中体西用” 3、早期的维新思想 • 暗线:交流与传播(西学中用) • 重点 • 1、 “中体西用” • 2、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 3、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 4、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区别 • 5、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不利因素 • 难点: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6.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 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
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共和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段历史充满着剧烈变革和深刻矛盾。

本文将以事件与人物为线索,探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并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大事件,人物,驱动因素,影响一、帝国的衰落与民族危机的深化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军事力量落后于西方列强,社会动荡不安。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开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掠夺资源,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民族危机日益深化,民众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1.1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39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赔偿战争费用,并承认英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1.2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抵抗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涌现出一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他们积极宣传抵御外侮、改革内政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

二、改革与变革: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的碰撞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自身的矛盾激化,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2.1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萌芽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政治转型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政治转型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政治转型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动着各种革命浪潮和政治变革。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被外国列强侵略、国家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等重大挑战,同时也孕育出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和政治转型。

这些事件和变革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传统封建帝制的终结,成为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开端。

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把中国社会引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轨道,还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转型。

中国开始尝试着建立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成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政治转型并没有平稳推进。

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

经历了近代以来的战乱和侵略,国家民族危机层出不穷,人民的声音和诉求也日益高涨。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政治转型出现了许多波折和挑战。

党派斗争、政治混乱、领导层更迭等问题成为了政治转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然而,中国的政治转型并没有停滞不前。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建立,为中国的革命和政治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

在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历史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成功,使中国的革命与政治转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代表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变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状态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中国的改革进程逐渐发展,成为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国的政治转型并没有完全结束。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挑战和政治问题。

矛盾和利益冲突尽管不如以前那么尖锐,但仍然存在。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这些变革和转型,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几个方面,探究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重要的政治变革之一,是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结束的一次综合性的改革之举。

由光绪皇帝和各级官员倡导,其主要目的是改革国家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以便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在洋务运动期间,许多新的工厂和机器制造厂被建立起来。

人们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军事的现代化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洋务运动带来的军事现代化包括炮兵、海军和军工业的改革。

然而,洋务运动虽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技术,但因其受到保守派的反抗,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1898年在清朝进行的一次政治变革。

该变法由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提议,旨在对清朝进行政治体制的革新。

戊戌变法包括了各种方面的改革,包括文体、教育、司法、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戊戌变法的推行,受到了当时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最终,康有为等人被清廷软禁,戊戌变法失败。

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却并没有阻碍中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众对权力、自由和民主等理念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在中国的一次政治变革。

这次革命的导火索是同盟会和光复会在各地掀起了反清爆发的浪潮。

这次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专制的政治运动。

辛亥革命结束了260年的清朝封建统治,开启了中国新近代史。

辛亥革命是一次全民参与的革命。

在革命中,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逊留到中国,他一步一步为大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

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士林民主时期。

然而,某些因素如外部的侵略、内部的军阀混战等,导致了中国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被迫停滞数十年。

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近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许多重大转型的时期,这些转型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其中几个重要的转型。

1. 政治体制的转型
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王朝逐渐转向现代国家体系的建立。

清朝末年,推翻封建统治的思潮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转变。

2. 经济模式的转型
近代中国也经历了从封建经济到现代工业化经济的转型。

在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传统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困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3. 社会结构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封建社会的崩溃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市民社会的兴起,使得社会地位和财富不再完全依赖于出身。

4. 文化观念的转型
近代中国的文化观念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

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观念,并吸收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现代思想。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而又深刻的过程。

这些转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近代中国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不同于以往历史上任何阶段,近代中国从1840年起被英国用大炮打开大门以后,便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不得不一步步进入了世界范围之内,于是第一次面临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这是由其长期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深层次的矛盾所引发和决定的。

而这样复杂的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理解的。

事实上,中国完全是被迫卷入世界大潮之中,因此,近代中国不自觉地进入了这个转型的艰难时期。

简单的说,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古老中国必须要进行的社会变革,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先进的近代工业国家,从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的国家,从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大国转变为一个有着现代民主平等意识的新型国家。

在我看来,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深刻的变革,我认为是在这两个方面:社会性质和思想的转型。

社会性质的转型始于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中国门户自此被打开。

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

在此期间,社会性质自然开始转型。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工业开始曲折发展等等。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表明了中国在侵略中曲折进步,在战争中曲折成长。

而思想上的变革,则更加的曲折深刻以及漫长。

首先,在鸦片战争前期,魏源,林则徐等人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虽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深思,但却是近代中国变革的先声。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一些封疆大吏开始反思,洋务运动由此展开。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化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化
潮 • 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 • 学理论。
3)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27-1949)
• 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的阶段特征: •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 • 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进行,同 • 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 本阶段说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 • 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 • 入全新发展阶段。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 政治体制近代化: • 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了辛 • 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军阀政府专 • 制、独裁、复辟、卖国;中共党诞生;国 • 共第一次合作并失败。——政治近代化任 • 重道远。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 经济转型: 1、封建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出现和发
展(外资、民资) 2、传统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化 3、自我封闭狭小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市场化、全球化
• 思想转型 1、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想出现(师夷长技) 科学化
2、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中体西用;早期维 新思想、维新思想、共和思想等资产阶级
(3)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27-1949)
• 1、曲折前进:经济上: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 • 实行了“法币政策”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
动 • 了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 • 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 • 期间,沦陷区原有的工业被日本严重摧毁,国 • 统区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 • 日益萎缩。抗战胜利后美国与四大家族官僚资 • 本相勾结,把民族工业推向绝境。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五次转型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五次转型

“落后的顺差”
农业时代的外贸需求一般主要是奢侈品需求,强 大帝国的这种需求(可以货币支付的需求)往往 高于衰弱国家,因而容易形成更大的逆差,是为 “前重商主义强势逆差”。 初级工业化开始后,大宗产品供给与大宗原材料 需求同步增加,但如果它是与没有投资需求的传 统农业国进行贸易,则它的大宗原材料需求会比 大宗产品供给更易实现,从而也造成大量逆差, 是为“乔治逆差”或曰产业强势逆差。 秦汉唐宋与罗马属于前一种情况,而18世纪前后 的西欧属于后一种情况。但两者都不表明它们的 经济不如其贸易对象。 勿宁说,在前重商主义条件下,明清时代中国对 外贸易之从此前的历史性逆差转变为顺差,倒更 有可能是她开始逐渐转为相对落后、相对“边缘” 化的体现。
从外贸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经济 的相对盛衰变迁
秦汉唐宋直至元朝,是中国“前重商主义强势”期。此 期间的逆差与罗马帝国的逆差相似,都是中国在那时的 贸易圈中国力相对强盛、购买力高昂、通货信用度高的 体现。 明后期直至清末甲午,是中国“前重商主义弱势”期。 此前的相对强盛不再,“消费劣势”导致顺差大增。而 此期间西方则经历了从“前重商主义强势逆差” 到工 业化开始后的 “乔治逆差”的转变。 甲午后至1949年,中西贸易具有典型的重商主义性质。 在中国开始投资品输入后,西方摆脱“乔治逆差”,转 而因产业优势取得顺差,中国因产业劣势且无关税保护 而逆差。这种逆差迴异于汉宋间的强势逆差,它反映的 是中国的“重商主义弱势”和西方的“重商主义强势”。 但仅就中国方面的纵向比较而言,这种“重商主义弱势” 并不比此前以顺差体现的“前重商主义弱势”更落后。
但是上述几个变化并不始于1949……
摆脱“半殖”:1928年的“改订新约,收回权益”, 实现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列强废除租界和 在华特权。抗战末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入越受降,控制中缅边界的果敢与“1941年线”外 大片地区,收回台澎…… 未收回的:港澳、蒙古和其他俄占土地,1949年后 也未收回。 雅尔塔新国耻:苏联以出兵攻日为筹码逼取旅顺、 大连与中东路。1949年以后仍然维持,斯大林死后 才由赫鲁晓夫示好归还。 抗战期间的地权分散:土地分配吉尼系数 无锡 0.544(1932) 0.329(1941) 常熟 0.423(1934) 0.400(1941) 资源委员会与战后“接收”:资本国有化过程

1840年-1894年

1840年-1894年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实际领土完整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主权均已遭到破坏(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的国家,是相对于“独立国家”和“殖民地”而言的。
“半封建”:是指封建制度已遭瓦解破坏,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内容
(1)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2)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3)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4)文教:兴办学管,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1)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一单元近代中国转型与近代化艰难起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840—1894年)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难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4.影响: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由进攻转向防御,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四)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干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1.提出: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转型.(近代化)一、含义: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

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1.经济: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2. 政治: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3 、思想文化: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二)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 .经济: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它分为两个时期:(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2)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2. 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思想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主要表现在:1)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2) 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思潮);3)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潮)4) 资产阶级激进派(知识分子)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5)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6) 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

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三)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主要特征: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1. .经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1927-1937)。

如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

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2. 政治:同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等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3. 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摧残。

4.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四)、新中国l、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l. 政治建设(1) 《共同纲领》: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l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 1956年,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确认其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 经济建设 (1) 1949年—1952年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3. 外交建树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 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会后,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1. 经济建设 (1) 中共八大(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 这是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1958年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内出现1959年—1961年经济困难。

(4) 经济调整:1960年, 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 科拉成就 (1) 两弹一星:①1964年, 原子弹爆炸成功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2) 电视:1958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业诞生。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1. 外交建树 (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②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

(2) 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3) 中日建交: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2. 经济建设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停产“闹革命”)。

调整:(1) 1973年, 我国经济出现复苏。

(2) 1975年, 我国经济迅速回升。

3.科技、文艺成就(1) 指导方针:1956年,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使科学技术和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 航天: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我国迈进航天时代。

(3) 农业: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

四、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一)先天的不利条件:1. 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 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 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5.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6. 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

7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8‘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

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9、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

五、中国工业化进程1、近代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实业救国的推动3、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一战期间4、凋谢萎缩——一战后至解放前5、改造—1956基本上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6、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1、1953-1957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现代工业化起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3、1978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就举世瞩目4、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六、中国近代化的启示(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