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酒的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0f14e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蓝莓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碱性土壤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口感酸甜可口,被誉为“水果之王”。
蓝莓行业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面就蓝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需求量大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营养丰富、天然无公害的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蓝莓因其高含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剂而备受青睐。
尤其是在健康养生、保健品市场,蓝莓产品广受欢迎。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蓝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
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呈现井喷式增长,由2000年的3000亩扩大到目前的近50万亩,蓝莓产量增长迅速。
三、市场份额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蓝莓种植和加工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蓝莓种植园、加工厂和销售渠道众多,品牌竞争激烈。
四、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由于蓝莓的生长周期长、采摘季节短,以及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导致蓝莓的供应量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蓝莓价格受到季节、产量、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五、市场前景广阔蓝莓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蓝莓市场前景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蓝莓行业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六、市场发展面临挑战虽然蓝莓市场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泡沫问题,由于圈地过多、超前消费等问题,导致蓝莓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
其次是风险管理不足,蓝莓种植存在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风险,企业需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综上所述,蓝莓行业市场发展迅猛,市场需求量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整体来看,蓝莓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企业在发展蓝莓产业时,需要从品质提升、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着手,积极应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
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fb433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7.png)
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为了加快山东省蓝莓产业的发展, 突破蓝莓产业发展的瓶颈, 通过对山东省蓝莓产业链中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 以及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宏观条件进行分析, 找出制约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
蓝莓是自20世纪早期在美国兴起的小浆果树种。
蓝莓营养价值丰富, 其果实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SOD、熊果苷、花青苷等[1], 叶、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叶能够制成茶, 根可入药, 用途广泛[2]。
我国于1981年引进蓝莓, 2000年开始规模化种植[3]。
经过多年的品种引进、栽培试种、技术改良, 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国种植的蓝莓品种[4]。
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蓝莓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形成以长白山产区、辽东半岛产区、胶东半岛产区、长江流域产区及西南产区5大产区为主的分布局面[5]。
至2017年, 全国规模化种植蓝莓的省 (市) 达27个, 全国蓝莓种植面积46 891 hm2, 产量114 905 t, 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处于前列。
山东省作为全国最早实现规模化种植蓝莓的省份, 蓝莓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将制约山东省蓝莓产业的发展。
因此, 探究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对进一步优化蓝莓产业发展空间有重要意义。
1 山东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1.1 种植规模和产量山东省于2000年在胶南市引进栽培蓝莓, 率先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商业化种植区。
2005年开始陆续在日照、烟台、威海等地实现蓝莓产业化种植, 山东省蓝莓产业由此进入高速发展期。
2005—2015年10年时间里, 种植面积由43 hm2到6 000 hm2, 增加约140倍;产量由99 t到15 000 t, 增加约152倍, 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上升态势显著(表1) 。
表1 2005—2015年全国和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 山东省蓝莓栽培品种以北高丛蓝莓为主, 其中‘蓝丰’占比较高, 其次是半高丛、南高丛蓝莓[6]。
酒类行业中的问题与发展策略展望
![酒类行业中的问题与发展策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87ab1b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1.png)
酒类行业中的问题与发展策略展望引言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的酒类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增长。
然而,随着消费者口味的演变、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公众对健康和可持续性的关注,酒类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酒类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展望。
一、酒精滥用与健康问题1.1 酗酒与社会问题酗酒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许多人由于过度摄入酒精导致失业、家庭破裂甚至犯罪行为。
此外,受到醉驾等行为影响,交通事故率也大幅增加。
1.2 健康风险与挑战过量或长期饮酒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肝脏损害、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对于那些频繁、大量地消费酒精的人来说,其健康风险更高。
这些健康问题是酒类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挑战。
二、可持续性和环境挑战2.1 能源消耗与碳足迹酿造酒精需要大量的能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这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并增加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风险。
2.2 水资源管理问题制造酒精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在葡萄种植和蒸馏过程中。
当一些地区缺水时,这将给当地社区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酒类行业必须更加关注水资源管理并采取措施减少浪费。
三、新兴市场与消费者需求变化3.1 亚洲市场增长潜力亚洲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吸引了众多国际酒类品牌和投资者。
然而,在进入这个市场时,由于文化差异、法规限制和消费者偏好的不同,酒类企业需要更精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通过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来建立品牌认知。
3.2 更加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一些消费者开始转向低酒精或无酒精饮品。
这为生产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例如,有些酒类公司已经推出了无酒精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等产品,以满足这种新兴消费趋势。
四、发展策略展望4.1 应对酗酒问题为了应对和减少酗酒问题,各个层面的干预是重要的。
政府应制定严格而公平的法规来限制年轻人获取和购买酒精;教育与预防活动应当加强以提高人们对于滥用行为的认识;同时,企业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反滥用行动计划。
蓝莓果酒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蓝莓果酒生产工艺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bcff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0.png)
实地调查,本研究发现蓝莓果酒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 题:
1、营养成分的损失: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高酸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 蓝莓果酒中的营养成分容易损失。此外,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对部分营养成分的分 解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
结果与讨论
2、发酵不完全:由于原料配方、发酵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蓝莓果 酒存在发酵不完全的问题。这会导致产品中残留糖分和酵母菌等物质,影响产品 的质量和口感。
蓝莓果酒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05 结果与讨论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06 参考内容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研究蓝莓果酒生产工艺技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 实地调查,总结出现有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研究发现,蓝莓果 酒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营养成分的损失、发酵不完全和口感不佳等。 本研究通过优化原料配方、改进发酵工艺和调整陈酿条件等方法,显著提高了蓝 莓果酒的质量和口感,为蓝莓果酒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献综述
3、原料配方的优化:通过对蓝莓和其他原料进行搭配研究,寻找最佳的原料 配方,以提高蓝莓果酒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文献综述
4、陈酿条件的优化:陈酿是提高果酒品质的重要环节。研究者通过对陈酿温 度、时间和酒基的选择等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蓝莓果酒的口感和质量。
文献综述
尽管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营养成分的 损失、发酵不完全和口感不佳等。因此,本研究将从生产工艺技术的角度出发, 对蓝莓果酒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优化,以提高其生产质量和口感。
引言
引言
蓝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和保健功能。蓝莓果酒 是以蓝莓为原料经过发酵和陈酿而成的一种果酒,其色泽深邃、口感醇厚,富含 蓝莓特有的营养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蓝莓果酒作为一种健 康饮品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
蓝莓果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蓝莓果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96dc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蓝莓果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标题:蓝莓果酒市场分析报告摘要:蓝莓果酒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其具有兴趣和需求。
本报告基于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了蓝莓果酒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一、市场概述蓝莓果酒市场目前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以及对新鲜水果的非传统用法的热衷,蓝莓果酒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此外,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蓝莓果酒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市场需求1. 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方式,他们喜欢选择天然的、有益健康的饮品。
2. 创新产品需求:消费者对新奇的、独特的产品有较强的兴趣和需求,蓝莓果酒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3. 餐饮行业需求:随着人们对餐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餐饮行业对各种创新饮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三、竞争对手分析1. 品牌认知度:在蓝莓果酒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知名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这对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来说是一个挑战。
2. 产品种类:市场上已经有了多种不同口味和配方的蓝莓果酒产品,这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3. 价格策略:价格一直是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
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影响较大。
四、市场机会和挑战1. 市场机会:蓝莓果酒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意识在增加,对新鲜水果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蓝莓果酒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2. 市场挑战: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竞争对手,竞争激烈。
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口味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五、市场建议1. 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将品牌传达给消费者。
2. 创新产品研发:定期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 建立渠道网络:与餐饮行业合作,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销售的机会和渠道。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7d5ded941ea76e58fa049c.png)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摘要伊春是蓝莓的主产区之一,蓝莓产业发展得很快。
该文对蓝莓生产中存在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工艺水平低、储运条件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指导蓝莓食品的生产。
关键词蓝莓;产业;问题;黑龙江伊春1 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剂,没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就不会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因此,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原则和最大使用量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我国由于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仍屡禁不止。
食品添加剂按照标准要求添加合理使用是安全的,如果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会很大。
在蓝莓食品的检测中曾多次发现个别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白砂糖的使用量,超量使用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有的为了延长货架期而大量加入山梨酸钾等防腐剂[1-2]。
在日常蓝莓食品生产监管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的主观故意行为。
有些不法者为了降低成本、改变外观状态或延长货架期等而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为了改变蓝莓果汁饮料的色泽和香气,加入人工色素和蓝莓香精,使饮料看起来原汁很浓,但其实果汁含量很少甚至没有;二是原附材料中含有或携带进来的。
所用的原料中已有某种添加剂,但是未标明或没有告知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蓝莓的收购期是每年的秋季,时间短,有的生产厂家不具有贮存大量蓝莓原汁的条件,依靠外进,所进的原料中并非是蓝莓原汁,已含有大量防腐剂、甜味剂等;三是所购买的单一添加剂中复合添加剂含有其他不应该有的成分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甜蜜素中含有糖精钠等甜味剂成分;四是生产者缺少对添加剂相关知识和了解所造成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如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清楚,即哪种添加剂应该加,哪种添加剂不应该加,应该加多少,都凭主观臆测;五是虽按添加范围和添加量去添加,但在产品标签上未标注或标注不规范造成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如在蓝莓果酒中按添加量范围用山梨酸钾做防腐剂是允许的,但是在该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没有标注山梨酸钾,该产品也是不合格产品。
酒类行业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酒类行业的困难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9a86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8.png)
酒类行业的困难与解决方案一、行业困难酒类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酒类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酒类行业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酒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种国内外品牌的涌入,使得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
而且,电商的迅猛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买酒类产品的渠道和选择。
因此,酒类企业需要面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问题。
解决方案:酒类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改进酿造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味,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将产品定位于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以精准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消费习惯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品质,选择酒类产品时更倾向于低度、优质的产品。
而传统的高度酒类产品由于其高度和酒精含量导致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解决方案:酒类企业应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积极开发符合健康和品质要求的新产品。
例如,推出低度酒类产品,开发无酒精饮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需求。
同时,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和创新,营造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
二、解决方案(一)创新营销策略酒类企业在市场推广中需要更加注重创意和差异化。
传统的广告宣传渠道逐渐失效,需要探索新的推广途径。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酒类企业可以联合餐饮行业,推出酒食搭配活动,通过“搭配”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加强渠道建设酒类企业应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寻求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可以积极开拓电商渠道,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或与已有电商平台合作。
电商的迅猛发展为酒类企业提供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可以提高销售效率和覆盖面。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dfcb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a.png)
保蓝莓的产量和品质符合标准。
03
技术培训与指导
加强对蓝莓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
理能力,推动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蓝莓产品深加工研发,提高附加值
深加工技术的研发
加强蓝莓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多具有高 附加值的蓝莓产品,如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保健品 等。
产业链的延伸
蓝莓深加工产品种类增多
除了传统的果汁、果酱、糕点等产品外,还将推出更多深加工产品,如蓝莓酒、 蓝莓茶叶、蓝莓保健品等。
蓝莓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蓝莓深加工技术将不断提高,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蓝莓产业将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蓝莓采摘旅游兴起
蓝莓种植基地将与旅游结合,推出蓝莓采摘旅游项目,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蓝莓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
总结词
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是蓝莓产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详细描述
目前,蓝莓产业主要以传统蓝莓品种为主,缺乏多样性,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同时,由于种植技术的限制, 传统蓝莓品种的产量也不稳定,影响了产业的效益。因此,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培育更多优良的蓝莓品种,提 高产业的多样性。
蓝莓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不稳定
通过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延伸蓝莓产业链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开拓
加强蓝莓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开拓和营销推广,提高消费 者对蓝莓深加工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强化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市场调查和分析
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
通过品牌建设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蓝莓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 市场竞争力。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a6f1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d.png)
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蓝莓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小果,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蓝莓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营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由于蓝莓的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本文将从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蓝莓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截至2019年,国内已经有近20个省区市建立了蓝莓种植基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统计,全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近百万亩,2020年全国蓝莓总产量达到约35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从蓝莓加工和销售方面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另外也有不少在西南地区。
二、蓝莓产业面临的问题1. 蓝莓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目前,蓝莓的品种主要以北美和智利引进品种为主,并且大多数地区的生产都是以一到两个主要品种为主,导致全国蓝莓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也影响到了国外市场的开发和销售。
2. 产业链条不完整蓝莓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包括种植、繁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由于相关政策缺乏支持,国内生产和销售链存在一定程度上不成熟。
3. 成本过高蓝莓是一种质量要求较高的水果,在栽培、繁殖、收获、销售等过程中的成本较高,影响着当地的市场竞争力。
三、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1. 加强品种研发和扩大种植规模对蓝莓进行差异化开发,研发具有较高产量、高品质和长产期的品种,并通过引进国外新品种和基因组编辑培育来加强品种的繁殖和选育。
加大种植面积,并且改变传统种植方式,采用全量化、自动化、生态化等新颖种植方式,提高蓝莓种植效益。
2. 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和链条拓展针对产业链环节不齐全的问题,应当从政策规范、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入手,支持农业科技研发、行业协会或组织的建设、组织贸易协会等措施,引导蓝莓产业向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拓展。
3. 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利用现代科技,尽可能降低蓝莓种植、繁殖、收获、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蓝莓酒行业劣势分析报告
![蓝莓酒行业劣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8d4b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f.png)
蓝莓酒行业劣势分析报告引言蓝莓酒是一种使用蓝莓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酒类产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水果酒类消费的增加,蓝莓酒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酒品,蓝莓酒行业仍面临一些劣势与挑战。
本报告将对蓝莓酒行业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劣势一: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与葡萄酒、啤酒等传统品类相比,蓝莓酒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1. 传统认知限制:传统上,蓝莓主要被视为水果类食物,而非酿酒原料。
因此,消费者对于蓝莓酒的认知和接受度相对较低。
2. 价格较高:由于蓝莓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使得蓝莓酒的价格也相应较高。
这使得蓝莓酒相比其他酒类产品更具竞争劣势。
3. 市场教育缺乏:市场上对于蓝莓酒的宣传和推广相对不足,导致消费者对于蓝莓酒的了解程度较低,市场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劣势二:产业链不完善蓝莓酒行业的产业链相比其他成熟行业来说还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供应不稳定:由于蓝莓的生长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蓝莓的市场供应相对不稳定。
这对于蓝莓酒的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 酿造工艺有待提高:蓝莓酒的酿造工艺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目前,行业内酿酒师和技术人才相对匮乏,造成酿造工艺的稳定性和质量水平不高。
劣势三:品牌竞争激烈蓝莓酒行业内存在着众多品牌的竞争。
这带来了以下几点劣势:1. 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对于传统的酒类品牌来说,大多数蓝莓酒品牌的知名度相对较低,缺乏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2. 市场份额分散:当前蓝莓酒行业内存在着众多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分散且竞争激烈。
这使得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实现有效的市场定位。
劣势四:法规和标准缺乏蓝莓酒行业内缺乏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这导致了以下问题:1. 市场秩序混乱:缺乏法规和标准的约束,使得市场竞争不规范,企业之间的行为缺乏统一的准则。
蓝莓酒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蓝莓酒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f0e99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d.png)
蓝莓酒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在我国目前来说,国内的蓝莓酒产品发展其实是非常落后的,作为一种高档消费品产业,蓝莓酒产业要想发展更好,就需
力和销量,从而促进蓝莓酒产业更好、 更快地发展。前为止,国内的蓝莓酒产品发展其实是非常落后的,作为一种高档消费 品产业,蓝莓酒产业要想发展更好,就需要生产企业的积极创新,采用新的原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菌种、新的设备,从而 不断提高蓝莓酒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国外食品生产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各种新技术,都能够更有 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但是国内的生产技术相比之下,就很保守很 落后了。
蓝莓酒属高档珍稀酒,和其他大众酒产品相比,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宣传销售,但是,在国内,传统的商超模式,严重的 限制了蓝莓酒的销售渠道,也让蓝莓酒自பைடு நூலகம்的高营养价值等优势被消费者忽略,影响到了蓝莓酒的市场开拓。
综上所述,蓝莓酒生产企业只有在工艺技术、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等三方面综合发力,才能提高蓝莓酒在市场上的竞争
要生产企业的积极创新,采用新的原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菌种、新的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蓝莓酒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 力。在国外食品生产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都能够更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 利于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但是国内的生产技术相比之下,就很保守很落后了。
我国蓝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蓝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d0cac2b915f804d2b16c1d7.png)
・栽培技术・果园北方园艺2008(3):120~121作者简介:黄国辉(19642),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
E 2mail :hgh0123@ 。
收稿日期:2007-09-10我国蓝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黄国辉(辽东学院农学院园艺系,辽宁丹东118003) 摘 要: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1983年开始引入并进行栽培和研究工作,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产业化栽培。
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引育种和品种筛选工作滞后,缺乏适宜的主栽品种;土壤改良工作缺乏或不达标;栽培方式混乱;北方栽培区防寒效果不理想等。
只有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蓝莓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蓝莓;栽培技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S 6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8)03-0120-02 蓝莓为杜鹃花科(Eri 2caceae )、越桔属(V accinium )多年生落叶灌木果树,其果实中含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物质,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1 蓝莓生产现状与趋势1.1 北美蓝莓的生产蓝莓原产北美,美国培育出第一个高灌蓝莓品种考卫尔(C oville )。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蓝莓就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草莓的第二大小浆果类果树。
美国有36个州、加拿大有6个省生产蓝莓。
在美国,高灌蓝莓栽培面积超过450hm 2的州有7个,依次为密歇根、新泽西、北卡罗来纳、俄勒冈、堪萨斯、华盛顿和纽约州;在加拿大,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新斯科舍省栽培面积超过450hm 2。
近10多年来美国的蓝莓生产变化很大,南方地区的南高灌蓝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采用了杂交育成的抗寒、半高灌蓝莓品种北卫、北空(Northsky )、蓝线(Blueray )。
高灌蓝莓品种蓝丰(Bluecrop )、公爵(Duke )和艾丽特(Elliott )取代了老品种考林斯(C ollins )和考卫尔(C oville )。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00e2f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a.png)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舟山蓝莓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目前,舟山蓝莓产业主要分布在定海区的沈家门、东极、朱家尖等地,以及普陀区的七星岩、南山、蜘蛛山等地。
蓝莓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品种也逐渐丰富化。
但舟山蓝莓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1、市场方面。
由于蓝莓属于高端水果,在售价方面相对较高,不是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品,对于蓝莓品牌的推广、市场开拓等工作还需加强。
2、产业链方面。
目前舟山蓝莓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种植、采摘、销售等环节尚未形成有机衔接。
同时,基层农民在种植、采摘等环节中,尚未形成相应的规范化操作,缺乏实操技能,影响了产品质量。
3、质量安全方面。
由于种植环境、品种鉴别、贮存等方面的原因,舟山蓝莓质量与营养价值存在较大的差距。
同时,蓝莓无人监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二、发展对策1、加强市场开发,推进品牌建设。
对于舟山蓝莓这类品质优异、营养丰富、健康有益的水果,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宣传和推广。
可以投入资金开展展销活动、推出优化营销方案,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2、建设完整的产业链。
舟山蓝莓产业应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有机衔接的种植、采摘、贮存等企业,加强品种选择,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加强质量控制,实现全程监管。
可以通过建设IT信息平台,实现全程追溯和监管,同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防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4、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舟山蓝莓产业应该加强农民培训,推行规范化操作,使农民技能得到提升。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农业合作社、协会等形式组织农民,提高农民持续性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舟山蓝莓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只要加强市场开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强质量控制,促进农民增收,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伊春市蓝莓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伊春市蓝莓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fb60f34192e45361066f5ad.png)
伊春市蓝莓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山野果资源丰富,近几年,以蓝莓为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渐增加。
2011年第4季度,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蓝莓产品抽样及检测工作,先后抽检了伊春区、友好区、五营区、带岭区、西林区、翠峦区等8个区局24家企业的55批次蓝莓产品,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新建企业的干型、半干型、甜型蓝莓果酒及冰酒等酒类制品,以及果汁饮料、果酱、果干等产品,覆盖了全市蓝莓产品的主导品种,抽查结果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市蓝莓产品的总体质量。
现根据抽检结果就伊春全市蓝莓产品质量情况总结如下。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蓝莓果汁、果醋饮料允许限量添加甜蜜素、糖精钠、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增稠剂、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伊春市多数产品中均添加了这些物质,但部分产品检出量过高,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原因有:一是故意添加。
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往往减少蓝莓原料用量,超量添加柠檬酸等添加剂提高酸度,个别产品山梨酸含量高达0.89 g/kg,是规定水平的1.8倍;同时,为改善产品口感,又加入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有的产品同时添加3种甜味剂,以致甜蜜素或者糖精钠含量过高,个别产品的甜蜜素含量高达2.75 g/kg,是规定最高限量的4倍以上。
二是原辅料夹带。
这类产品虽然检出了不应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含量非常低,主要是由于生产厂家的检测手段或技术设备比较落后,食品添加剂由原辅料带入蓝莓产品中却无法检出,以及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致使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环节。
1.2蓝莓产品标准制定滞后,无统一标准本次抽查的55个样品中,除果酱执行国家标准外,其余均执行企业标准。
由于蓝莓是黑龙江省特色浆果,其他省市无此资源,因此目前除蓝莓果酱外其他蓝莓产品均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同时,由于伊春市蓝莓产品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意识到制定地方标准的重要性,因此多为参照葡萄酒质量指标制定企业标准,全市尚无适宜小兴安岭特色蓝莓产品的地方标准,标准制定总体滞后,致使各项指标要求高低不等,差距很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潜在问题较多。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fac0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舟山市蓝莓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蓝莓产业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从舟山市蓝莓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前,舟山市境内蓝莓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主要分布在定海、普陀、岱山、嵊泗等县市。
在蓝莓产业链上,舟山市从种苗生产、果园建设到统一销售,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完整覆盖。
蓝莓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如果蔬配送中心、冷链物流园区、农副产品贸易城市等,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补给体系,大大提升了舟山市蓝莓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舟山市蓝莓产业存在的问题尽管舟山市蓝莓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1.缺乏科学种植技术近年来,舟山市农民纷纷涌入蓝莓种植行业,但是对于科学种植技术却缺乏充分的了解。
种植技术比较简单、毫无规律的蓝莓种植,势必会影响到舟山市蓝莓产业的品质和数量。
2.市场销售压力与其它水果种植业一样,舟山市蓝莓产业的市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市场推广深度不够,与消费市场需求不太匹配。
市场营销模式可以在设计上有所改进,提升其营销活力。
3.品牌建设还不成熟目前,舟山市蓝莓产业的品牌建设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
器材、基础建设、标识等方面还需要做出改进。
1.加强蓝莓种植技术培训发展蓝莓产业,需要讲究科学技术的种植。
舟山市要加强农民种植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升农民通过科学种植方式生产蓝莓的意识,并帮助他们在种植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
2.创新营销模式营销是农产品的另一个支柱,需要针对不动产的特性和市场需求改进现有的销售模式,推出新的营销模式,在生产制造和销售环节销售支柱上提升竞争力。
3.实施品牌化战略舟山市蓝莓产业的品牌在经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台符合定制化需求的标准、加强品牌建设策划与推广,让消费者对“舟山蓝莓”这一品牌长期期望的信任度提升。
四、结论综上所述,舟山市蓝莓产业在走向了发展之路中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ce9ce64afe04a1b071de88.png)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罗勇1,聂飞2,廖优江3(麻江县水利局,贵州麻江557600;贵州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麻江县果品办公室)摘要麻江县蓝莓产业在贵州有一定的影响,在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同时也存着蓝莓种植标准及管理水平不高、合作组织还较松散、土地流转困难影响有机生产及产品市场空间拓展不足等影响产业发展提升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大科技示范和技术指导、提高基地建设标准、多种方式流转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开发多层次产品满足大众消费市场等建议。
关键词蓝莓;产业发展;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12-1344-02作者简介罗勇(1977-),男,布依族,贵州麻江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及水利建设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11-14蓝莓又名蓝浆果或越桔,因其具有明显的食疗保健功效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2000年,麻江县在贵州率先进行人工栽培蓝莓,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和栽培推广,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地方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技术'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等称号。
至2012年,全县种植规模已超过2000hm 2,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及营销等产业链体系。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土地流转难、种植标准及管理水平不高、合作组织松散等问题。
笔者分析了麻江蓝莓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示范和技术指导、提高基地建设标准、多种方式流转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开发多层次产品满足大众消费市场等建议,以期为促进蓝莓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麻江蓝莓产业发展现状麻江县经人工栽培蓝莓取得成功后,于2005年冬开始在县内推广种植。
同时县政府还整合土地开发、宁波帮扶、通村公路、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治理、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解决蓝莓产业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地块整地和种苗等对产业发展支持。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00d1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5.png)
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舟山蓝莓产业作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从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舟山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产业规模有限。
目前,舟山蓝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农户数量有限,规模化种植还未形成。
二、品种单一。
舟山蓝莓主要种植的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这导致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潜力。
三、市场开发不足。
舟山蓝莓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地,对外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产品的包装和推广力度也相对较小,缺乏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四、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舟山蓝莓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包括种植技术不规范,农药使用不当等。
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舟山蓝莓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对策:一、加强组织推动。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蓝莓农户、企业和专家进行交流研讨,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强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二、推进规模化种植。
加大对舟山蓝莓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
引进优良品种,提供种苗配送服务,提高整体品质和产量。
三、多样化品种开发。
鼓励和支持舟山蓝莓农户种植不同品种的蓝莓,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在品种选育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蓝莓品种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通过加强舟山蓝莓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改善产品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积极参加各类果蔬展览和农民集市,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销售量。
五、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对舟山蓝莓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相关的种植和加工规范。
加强对农药和肥料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和安全标准。
舟山蓝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组织推动、推进规模化种植、多样化品种开发、加大营销宣传力度,以及加强质量控制,舟山蓝莓产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蓝莓产业风险研究报告
![蓝莓产业风险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d858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5.png)
蓝莓产业风险研究报告蓝莓产业风险研究报告综述:1.引言:蓝莓作为一种天然富含抗氧化剂和营养物质的水果,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和高利润的农业产业。
然而,随着蓝莓产量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蓝莓产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2.市场需求风险:蓝莓市场需求的波动性是该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需求受人口增长率、健康意识、消费者购买力和市场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国际贸易政策、政治稳定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干扰。
3.生产风险:蓝莓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包括气候灾害(如干旱、冰雹和洪水)、病虫害的爆发、土壤质量问题、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不足等。
这些风险可能影响蓝莓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对整个产业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造成威胁。
4.财务风险:蓝莓产业也存在财务风险,如投资成本过高、资金流动性不足、市场价格波动和财务管理不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产业参与者面临财务困境,甚至无法维持业务运营。
5.市场竞争风险: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现有参与者加大投资和创新力度,都可能对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构成挑战。
6.政策和法规风险:政府政策和法规对蓝莓产业的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影响。
政策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环境法规和劳工法规等因素的变动可能增加产业的运营成本、限制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从而增加风险和不确定性。
7.风险管理建议:针对蓝莓产业所面临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风险管理措施: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建立财务储备和灵活的资金管理策略;与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变化。
总结:蓝莓产业虽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但同时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
通过全面认识和管理这些风险,蓝莓产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酒的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低度、营养、健康型酒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蓝莓酒就是典型的代表。
蓝莓酒作为时尚、现代、品味的代表,目前规模还很小,但却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野生蓝莓产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原始林区,跨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
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也积极发展蓝莓种植业,为蓝莓酒酿造提供了原料。
虽然蓝莓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消费者对蓝莓酒的认知面很窄,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氛围,蓝莓酒生产企业一直难以拓展更大的市场。
江苏大学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是专门从事果酒研发和生产的科研机构,已成功开发蓝莓、黑莓、桑葚等多类果酒。
该所所长马永昆教授从事果酒研发多年,对果酒技术开发、消费市场、营销模式有独到见解,据马永昆介绍,目前,我国蓝莓酒产业在工艺技术、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
工艺技术落后
蓝莓酒虽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受到了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际市场的关注,但市场拓展力度却远不如饮料等其他产品。
马永昆认为,蓝莓酒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酿造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耐受力。
我国蓝莓酒等果酒生产还处于较粗放状态,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还没有广泛采用先进的冷杀菌技术和物理催熟加工技术。
蓝莓酒多采用热力方法杀菌,易破坏其中的热敏性风味和营养物质,且易产生浑浊和异味等问题。
据马永昆介绍,为开发新品,提高产品质量,蓝莓酒生产企业应创造条件,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条件。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中试车间,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科技创新队伍,加强和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可有效推进蓝莓酒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
我国很多蓝莓酒生产企业的科研力量不强、研究设施不全、科技信息来源有限,往往很难单独完成某一项科研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蓝莓酒企业完全可以和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这种合作,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双赢,能促进蓝莓酒产业的快速发展。
马永昆表示,蓝莓酒产业的发展需要生产企业积极创新,采用新的原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菌种、新的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蓝莓酒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可喜的是,江苏大学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所和有关酒类企业合作,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生产工艺,解决了蓝莓酒生产中遇到的很多弊端,最大限度保留了蓝莓酒的香气、功能性成分,开发出了品种多样的优质蓝莓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蓝莓酒生产过程中,超高压冷杀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超高压食品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条件易于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因杀菌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这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
在国外食品生产中,超高压加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采用超高压冷杀菌技术,不仅可较好地保留酒类产品的香气,对酒类产品还有催陈作用,可缩短蓝莓酒后熟时间,提高蓝莓酒等酒类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问题之二
营销渠道不畅
目前,蓝莓酒营销仍采用传统的商超销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蓝莓酒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蓝莓酒属高档珍稀酒,如采用销售大众酒产品的传统方式来销售,易使蓝莓酒自身的高营养价值等优势被消费者忽略,会影响蓝莓酒的市场开拓。
此外,营销对象模糊也是蓝莓酒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据马永昆介绍,目前,包括蓝莓酒在内的果酒企业都将其产品定位为营养保健酒,但这一营销概念很笼统,并没有细化消费人群。
象蓝莓酒这种营养价值极高、酒精含量低的酒类产品,应将其消费人群定位为妇女、老人和不适宜饮用烈性酒的人,只有细化消费人群、明确销售对象,才能尽快扩大蓝莓酒的销售规模、推动蓝莓酒产业快速发展。
问题之三
宣传推广不力
蓝莓酒生产企业应完善品牌宣传,挖掘、延伸和补充品牌文化,可通过设计统一、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可与城市旅游文化经营接轨,来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活动。
据马永昆教授称,加强蓝莓酒的宣传工作,可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蓝莓酒的特点和营养滋补价值,引导更多消费者来购买蓝莓酒,从而促进蓝莓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马永昆认为,蓝莓酒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蓝莓酒的大规模生产,对蓝莓酒的质量控制也带来了难度,直接影响了蓝莓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蓝莓酒生产企业只有在工艺技术、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等三方面综合发力,才能提高蓝莓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销量,从而促进蓝莓酒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文章来源于佳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