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
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5分)
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
一、辩析题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
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
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
(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
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
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3)这个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
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