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参考文献范例三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c11481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d.png)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第一篇:电气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王仁祥.电力新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3]丁毓山、雷振山.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4]姚志松、姚磊.中小型变压器实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祝淑萍.工业企业电力网际变电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43-54.[6]刘百昆.实用电工技术问卷[J].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7]傅知兰主编.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李金伴、陆一心.电气材料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清华大学高压教研组.高压断路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10]华东电气.SF6金属封闭组合电器[M].北京: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1997.[11]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2]刘学军.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谷水清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4]马福.雷击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M].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15]李骏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 26-35.[16]吴华.浅谈总降压变电所的防雷[J].科技风,2009年,第15期.[17]解广润.电力系统过电压[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18]韩笑.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9]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2-36.[20]刘天琪、邱晓燕.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2]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3]李宗纲.工厂供电设计[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GB 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S] [25]卓乐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2册,电气二次部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26]陈跃.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7]王士政.电力工程类专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8]王超、严敏、王凡、唐培康、胡月丹、徐桥安.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J],2010年,第1期.[29]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30]Marvin Gerth.Transformers for the Electrician[M].Cengage Learning,2010.[31]Stanley H.Horowitz、Arun G.Phadke.Power System Relaying[M].WileyBlackwell,2008.[32]Robert L Smith、Stephen L.Herman Electrical Wiring Industrial[M].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11.第二篇:电气自动化文献综述电气自动化文献综述摘要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用电事故,究其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人们不重视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所以有必要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的警觉。
电力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ee9c3b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a.png)
电力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吴在军,胡敏强。
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
电网技术,2019,27(10):61—65
[2]张沛超,高翔。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
电网技术,2019,30(24):73—77
[3]高翔,张沛超。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
电网技术,2019,30(23):67—71
[4]吴国威。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
浙江大学,2019年
[5]陈轶玮。
数字化变电站实用化研究[D]。
浙江大学,2019年
[6]马辉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7]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8]吴少华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J]。
广东电力,2019,23(6):38—42。
[9]郭永基。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10]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24(7):47—52。
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8篇)
![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e022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8篇)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毕业论文的精选样本。
以下样本涵盖了多个电力工程领域的主题,包括电力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子、电力传输等。
这些样本可作为撰写自己毕业论文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文的结构、内容和写作风格。
样本1: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通过训练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故障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优越性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深度神经网络样本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摘要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
通过建立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对光伏发电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优化配置、多目标优化、仿真分析样本3: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
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实现了对电机转速和负载的精准控制。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在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变频驱动、电机控制、能耗降低样本4: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建立详细的电气模型,分析了线路参数对输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电气特性、线路参数、输电性能样本5:基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
通过优化能源分配和调度,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系统成本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能源利用率样本6: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优化摘要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免费范文精选
![参考文献免费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b7c5292a417866fb94a8e3d.png)
参考文献模板参考文献[1] 张奇.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解决方法的研究[D].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4.[2] 朱建峰.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分析及其仿真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3] 王瑜红.交直流混合运行系统中的换相失败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4.[4] 王春明,刘兵.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3,37(4):1052-1057.[5] 李兴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 欧开健,任震,荆勇.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研究(一)——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 23(5):5-25.[7] 任震,欧开健,荆勇.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研究(二)——避免换相失败的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3, 23(6):6-9.[8] 罗隆福,周金萍,李勇,等.HVDC换相失败典型暂态响应特性及其抑制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28(4):5-36.[9] 李思思,贺兴容,明志强,等.电容换相换流器在预防高压直流换相失败上的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8):89-92.[10] Zhang Lidong,Dofnas L.A novel method to mitigate commutation failures in HVDC system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Kunming,2002:51-56.[11] 陈树勇,李新年,余军,等.基于正余弦分量检测的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预防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4):1-6.[12] 袁阳,卫志农,王华伟,等.基于直流电流预测控制的换相失败预防方法[J]. 电网技术,2014,38(3):566-570.[13] 刘羽超,郭春义,许韦华,等.一种降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的控制方法[J].电网技术,2015,39(1):77-82.[14] 倪晓军,赵成勇,许韦华,等.降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概率的改进拓扑及其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4):811-820.、[15] BAUMAN J,KAZERANI M. Commutation failure reduction in HVDC systems using adaptive fuzzy logic controller[J].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7,22(4):1995-2002.[16] SUN Y,PENG L,MA F,et al. Design a fuzzy controller to minimize the effect of HVDC commutation failure on power system[J].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8,23(1):100-107.[17]MOHAMED E,GHANIM A. Design of an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unified power-flow controller[J].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2012,27(1):53-61.[18] 任震,陈永进,梁振升,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概率分析[J].电力系统自参考文献模板动化, 2004, 28(24): 19-22.[19] 陈静,刘涤尘,廖清芬,等.多端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影响的 PSASP 实例仿真[J].华东电力,2012,40(12):2174-2176.[20]李国栋,皮俊波,王震,等.三峡近区电网交直流系统故障案例分析[J].电网技术,2012,36(8):125-128.[21] 屠竞哲,杨莉,黄涌,等.直流闭锁引发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机理以及峰值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33(1):12-17.[22] 何剑,张健,郭强,等.直流换相失败冲击下的两区域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4): 805-810.[23] 王钢,李志铿,黄敏,等.HVDC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影响机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4): 49-54.[24] 杨秀,陈陈,王西田.HVDC控制系统对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影响 [J].电网技术,2004,28(5): 6-8.[25] 王敏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4.[26] 刘天琪,邱晓燕.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电力专用参考文献
![电力专用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47f3443783c4bb4cf7ecd167.png)
参考文献[1] 杨期余.配电网络.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45-63[2] 陈章潮.唐德光.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77-96[3] 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广东电力,2002,4:19-21[4] 周源.基于GIS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共算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4,24-31[5] H L Willis,H Tram, M V Engel,eral.Optimizarions to Power Distribution.IEEE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5,8(4):25-31[6] 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25-31[7] Datc M Grawford.Stcwart B Holt A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c forLocation and Sizing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and Deriving their Optimal Servicc Areas IEEE Trans,PAS-94,1975(2):176-224[8] J V Oldfield,T Lang.The long term planning of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systems.Proc IEEE PICA Conf,1965,134-145[9] R Villasana,L L Graver.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using lingcarprogramming. IEEE Transmission on Powre Apparatus and Systems,PAS-104 1985:687-743[10] E C Yeh。
供配电设计参考文献
![供配电设计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b11d0c3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b.png)
供配电设计参考文献以下是供配电设计的一些参考文献:1. "Power System Design", by W. H. McLeod (John Wiley & Sons, 1987).2. "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Control", by V. C. Waymouth (IEEE Press, 1997).3.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by R. W. Journal (John Wiley & Sons, 1994).4.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by H. J. Latimer (IEEE Press, 1999).5. "Power System Dynamics", by G. C. Sethia and V. R. Shreehari (IEEE Press, 1998).6. "Electric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by J. B. subject (Pearson Education, 2010).7. "Power System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by T. K. Laxmi and G. D. Duggal (IEEE Press, 2000).8. "Electric Power Systems: Analysis, Design, and Control", by F. C. Middlebrook and J. B. subject (John Wiley & Sons, 1997).9.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Design and Practice", by H. J. Latimer and R. W. Journal (IEEE Press, 1996).10. "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 by V. C. Waymouth (IEEE Press, 1995).这些书籍涵盖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保护、Instrumentation 和 Control、Power System Analysis、Design 和 Control 等。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3d6f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8.png)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1]王仁祥. 电力新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
[2]戈东方.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3]丁毓山、雷振山. 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XX.
[4]姚志松、姚磊. 中小型变压器实用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XX.
[5]祝淑萍. 工业企业电力网际变电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XX 43-54.
[6]刘百昆. 实用电工技术问卷[j].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
[7]傅知兰主编.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
[8]李金伴、陆一心. 电气材料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XX.
[9]清华大学高压教研组. 高压断路器[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
[10]华东电气. sf6金属封闭组合电器[m]. 北京: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1997.
[11]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力参考文献范例三
![电力参考文献范例三](https://img.taocdn.com/s3/m/c7391c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8.png)
电⼒参考⽂献范例三电⼒参考⽂献范例三[1]周玮等,含风电场的电⼒系统动态经济调度.中国电机⼯程学报,2009,29(25):13-18.[2]陈海焱,陈⾦富与段献忠,含风电场电⼒系统经济调度的模糊建模及优化算法.电⼒系统⾃动化,2006,30(2):22-26.[3]PathomAttaviriyanupap,HiroyukiKita,EiichiTanaka,etal.AFuzzy-OptimizationApproachtoDynamicEconomicDi spatchConsideringUncertainties.IEEETransactionsonPo werSystems,2004,12(3):1299-1307.[4]PathomAttaviriyanupap,HiroyukiKita,EiichiTanaka,etal.AHybridEPandSQPforDynamicEconomicDispatchWithN onsmoothFuelCostFunction.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 tems,2002,17(2):411-416.[5]WUYa-li,XULi-qing.AnImprovedculturalparticleswarmoptimizati onalgorithmbasedonfeedbackmechanismforeconomicloadd ispatchproblem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 nalAspectsofSocialNetworks,2010.[6]XinMA,YongLIU.DynamicLoadEconomicDispatchinElectricityMar ketUsingImprove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lgorith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ationTech nologyandAutomation,2010.[7]YongqiangWang,JianzhongZhoua,WenXiao,etal.Economicloaddispatchofhydroelectricplantusinga hybri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combinedsimulationan nealingalgorithm.SecondWRIGlobalCongressonIntellige ntSystems,2010.[8]ShiLianjun,ZengMing,YanFan,etal.EconomicDispatchModelConsideringRandomn essandEnvironmentalBenefitsofWindPower.10Proceeding softhe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andCon trolEngineering,Washington,DC,2010.[9]ChengYunzhi.Anewapproachforemissionsandsecurityc onstrainedeconomicdispatch.Starkville,MS,USA,2010.[10]袁铁江等,⼤规模风电并⽹电⼒系统动态清洁经济优化调度的建模.中国电机⼯程学报,2010(31):7-13.[11]彭春华与孙惠娟,基于⾮劣排序微分进化的多⽬标优化发电调度.中国电机⼯程学报,2009(34):71-76.[12]谢国辉.绿⾊发电调度模式和模型研究.华北电⼒⼤学(北京),2010.[13]袁铁江等,电⼒市场环境下含风电机组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及其仿真.电⽹技术,2009(6):67-71.[14]吴栋梁等,电⼒市场环境下考虑风电预测误差的经济调度模型.电⼒系统⾃动化,2012(6):23-28.[15]谭伦农,张保会.市场环境下的事故备⽤容量[J].中国电机⼯程学报,2002,22(11),54-58[16]戴俊良.基于CR的电⼒市场应⽤研究.华北电⼒⼤学(北京),2008.[17]李利利等,⽉度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建模及求解.电⼒系统⾃动化,2011(12):27-31.[18]杨争林与唐国庆,全周期变时段三公调度发电计划优化模型.电⽹技术,2011(2):132-136.[19]李利利等,均衡发电量调度模式下的SCED模型和算法.电⼒系统⾃动化,2010(15):23-27.[20]GuodongLiu,KevinTomsovic.Quantifyingspinningreserveinsystemswi thsignificantwindpowerpenetration[J].IEEETransactio nsonPowerSystems,2012,27(4):2385-2393.[21]葛炬,王飞,张粒⼦.含风电场电⼒系统旋转备⽤获取模型.电⼒系统⾃动化,2010(6):32-36.[22]李霞,刘俊勇,刘友波,等.计及调度⼀致性的含风电系统备⽤优化分配.电⼒系统⾃动化,2013.[23]王丹平,陈之栩,涂孟夫,等.考虑⼤规模风电接⼊的备⽤容量计算.电⼒系统⾃动化,2012(21):24-28.[24]夏澍,周明,李庚银.考虑线路安全校核的含风电电⼒系统有功和备⽤协调调度.中国电机⼯程学报,2013(13):18-26.[25]SenjyuT,ShimabukuroK,UezatoK,FunabshiT.Afasttec hniqueforunitcommitmentproblembyextendedprioritylist[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2003,12:882-888 .[26]SnyderWL,DpowellH,RayburnC.Dynamicprogrammingap proachtounitcommitment[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 stems,1987,2(2):339-350.[27]Weerakorn,Ongsakul,NitP.Unitcommitmentbyenhance dadaptivelagrangianrelaxation[J].IEEETransactionson PowerSystems,2004,19(2):620-628.[28]JusteKA,KttaH,TanakaE,etal.Anevolutionaryprogra mmingsolutiontotheunitcommitmentproblem[J].IEEETran sactionsonPowerSystems,1999,14(23):1452-1459.[29]张⼩平,陈朝晖.基于内点法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J].电⼒系统⾃动化,1997,21(6):27-54.[30]郭志东,徐国禹.⽤⼆次规划法解算互联系统经济调度[J].电⼒系统⾃动化,1998,22(1):40-44.[31]MotaPP,QuintanaVH.APenaltyfunctionlinearprogram mingmethodforsolvingpowersystemconstraintedeconomic operationproblems[J].IEEETransactionsonPowerAppatat usandSystems,1984,103(6):1414-1442.[32]HanXS,GooiHB,KirschenDS.Dynamiceconomicdispatch :feasibleandoptimalsolutions[J].IEEETransonPowerSys tems,2001,16(1):22-28.[33]⽯⽴宝,徐国禹.遗传算法在有功安全经济调度中的应⽤[J].电⼒系统⾃动化,1997,21(6):42-44.[34]侯云鹤等,改进粒⼦群算法及其在电⼒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的应⽤.中国电机⼯程学报,2004(7):99-104.[35]侯云鹤等,基于⼴义蚁群算法的电⼒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国电机⼯程学报,2003(3):59-64.[36]多⽬标混合进化算法及其在经济调度中的应⽤[J].电⼒系统⾃动化,2007,19(2):66-72.[37]WangS,BaranME.Reliabilityassessmentofpowersyste mswithwindpowergeneration[C].PowerandEnergySocietyG eneralMeeting,Minneapolis,MN,2010.[38]张宏宇等,⼤规模风电接⼊后的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中国电机⼯程学报,2011(22):26-31.[39]戴俊良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电⼒调度公平性指标探讨.电⼒系统⾃动化,2008(2):26-29.[40]魏学好,胡朝阳与杨莉,对三公调度现有评价指标的思考和建议.电⼒系统⾃动化,2012(20):109-112.。
电力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电力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de337d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4.png)
电力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是的电力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送阅读查看。
[1]潘天明.现代感应加热装置.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2]李定宣,丁增敏.现代高频感应继而电源工程设计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3]吴金富,许雪峰.感应加热工件内电磁场计算及其有限元模拟.浙江工业大学学报,xx,32(1):58-62,77[4]杜锦才,吴秉铎.感应加热装置汇流母线的改良.电工技术,2000(1):43-44[5]杨子青,赵江,赵英宝.75KW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xx,20(03):29-31[6]李江.基于TMS320F2812的数字控制感应加热电源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7]全亚杰.感应加热电源的开展历程和动向.电焊机,xx,31(11):3-6[8]张志娟.高频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功率控制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xx[9]周克冬.基于三阶谐振变换器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0]戚宗刚.串联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1]王宸.铝合金铸造用超声波电源的研究与设计.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2]任玮.感应加热电源常见调功方式的探讨.电子世界,xx(20):36-37[13]]熊磊,朱洁.几种感应加热电源调功方式的比拟.科技广场,xx(6):117-119[14]熊一频.倍频式700KHz高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5]饶益花.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6]熊磊.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7]刘超.基于FPGA的均匀脉冲密度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8]戚宗刚,柳鹏,陈辉明.感应加热调功方式的探讨.金属热处理,xx,28(7):54-57[19]刘志坚.基于FPGA的高频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20]肖进.Fuzzy调功DPLL锁相控制的感应加热电源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韦凯.大功率MOS感应加热电源的数字化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2]薛峰.基于UC3879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3]林渭勋.可控硅中频电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4]王健,宁廷群,王军.感应加热电源不同调功方式的分析.煤矿机电,xx(02):41-43[5]吕根弟.基于FPGA的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6]沈海明.基于DSP的400KHz的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7]陶新华.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8]吴雷,惠晶.基于DSP大功率中频感应焊机的研制.电力电子技术,xx,37(4):62-64[9]梅晓榕.自动控制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xx[10]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1]李金刚.电压型负载谐振变换器谐振槽路参数优化设计与负载匹配的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xx[12]祝再兴.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与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13]邱关源,罗先觉.电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14]T.Zhangyin,Z.Yueqing,Z.Nianfu.Studyofcontrolforinductio nheatingpowersupplywithLLCresonantloadbasedonDSP.ConsumerEl 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s(CEet),xx2ndInternationa lConferenceon.xx:1313-1316[15]LinJingang,ZhongYanru,MaXin.Studyonanewwayofload-matchedforvoltage-sourceinductionheatinginverters.xx1stIEEEconferenceonIndust rialElectronicsandApplications,Singapore,xx:1-5[16]乔攀科,毕淑娥.基于移相控制的LLC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自动化仪表,xx,32(4):22-25[17]陈辉明,王英,张仲超.高频LLC感应加热电源及降低开关损耗策略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xx,26(17):67-71[18]DieckerhoffS,RyanMJ,DonckerRWD.DesignofanIGBT-basedLCL-resonantinverterforhigh-frequencyinductionheating.IEEE-IASAnnu.Meeting,1999(3):2039-2045[19]MollovSV,TheodoridisM,ForsythAJ.Highfrequencyvoltage-fedinverterwithphase-shiftcontrolforinductionheating.IEEEProc.-Electr.PowerAppl,xx,151(1):12-18[20]SchwarzerU,DonckerRWD.PowerlossesofIGBTsinaninverterpro totypeforhighfrequencyinductiveheatingapplications.IECON’0 1,The27thAnnualConferenceoftheIEEEIndustrialElectronicsSoci ety,xx(2):793-798。
电力安全管理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管理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76fcf0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6.png)
电力安全管理参考文献电力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和评估安全管理政策、流程和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保护人员和财产免受电力事故的威胁。
在电力行业中,安全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电力设备的维护、运行和管理,以及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为了帮助电力行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文献。
1. 电力安全管理手册(《Power Safety Management Manual》)该手册是由电力行业权威机构或电力公司编写的一本综合性参考书,旨在提供电力安全管理的理论、实践和案例研究。
该手册涵盖了电力设备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电力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指导。
2. 电力安全管理体系(《Powe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该文献介绍了电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和实施电力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安全管理体系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政策、流程和控制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该文献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帮助电力公司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水平。
3. 电力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Laws and Regulations of Power Safety Management》)该文献详细介绍了电力安全管理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电力行业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管理的政策和要求。
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电力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该文献为电力行业提供了一个法律法规的参考手册,帮助电力公司和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 电力安全管理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of Power Safety Management》)该文献收集了电力行业的安全事故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研究这些案例,电力公司和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参考文献_论文格式_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参考文献_论文格式_](https://img.taocdn.com/s3/m/ea9f764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6.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参考文献[1]孔海波。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24:215+211.[2]王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分析及现状研究[J].电子测试,2019,22:11+82.[3]姜伶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9,23:21.[4]张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评估及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82-183.[5]郭爱军,孙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233.[6]董芳芳。
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J].低碳世界,2019,32:41-42.[7]陈杨,胡慧。
试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展望,2019,01:187.[8]苏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9,01:137.[9]周世勇。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隐性故障所引发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8:103-106.[10]张鹏。
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的故障[J].通讯世界,2019,01:149-150.[11]王明。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J].仪器仪表用户,2019,01:91-92+10.[12]朱江。
论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故障处理[J].电子世界,2019,01:112-113.[13]杨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及评估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13+38.[14]陆建琴,陆萍,曹志勇。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改进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9,03:88+90.[15]王小周。
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J].电子世界,2019,03:159-160.[16]黄健钊,惠浩国。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远方在线操作的相关研究[J].电子世界,2019,03:182+185.[17]陈育成。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书参考文献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书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4db73169ddccda38376baf98.png)
参考文献
1.张有松,朱龙驹,韶山四型电力机车,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
2.邓永红,马志文,叶斌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互馈试验台电机控制策略研究,机车电传动,2005 .6
3.邓永红,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5.3
4.张章,互馈试验台四象限变流器二重化串联系统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
5.3
5.高军,黎辉,杨旭,王兆安.UPS逆变器数字化控制技术.北京:电工技术杂志,2001,12
6. 李成章.智能UPS供电系统原理与维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7. 叶斌主编.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及装置.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8. 肖化,胡广莉.智能化交流不间断电源 UPS 设计.西安:电力电子技术,1997,2
9. 张承志,丁和生,丘若波.不间断供电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0.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比较。
姜学东,潘磊。
第十届全国电除尘及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
广州,2003年11月。
46。
电力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电力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7750f92dd3383c4bb4cd251.png)
电力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老师为您提供的电力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炎.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2]李俊.深圳电网4·10大停电事件的处理及启示[J].南方电网技术.xx(01)[3]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xx(34)[4]张建华,苏玲,陈勇,苏静,王利.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xx(07)[5]陈昌松.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6]邓星.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7]彭双剑.微网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xx[8]赵波,张雪松,李鹏,汪科,陈健,李逢兵.储能系统在东福山岛独立型微电网中的优化设计和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xx(01)[9]朱皓斌,吴在军,窦晓波,费科,陆金凤.微网的分层协同保护[J].电网技术.xx(01)[10]王瑞琪.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xx[11]李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2]邓祥力.大型变压器保护新原理研究和装置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xx[13]何志勤.基于故障元件识别的智能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4]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xx[15]刘梦璇.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xx[16]范元亮.微网发电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xx[17]李福东.基于分布式发电的微网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xx[18]吴在军,赵上林,胡敏强,窦晓波.交流微网边方向变化量保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xx(25)[19]张保会,王进,李光辉,郝治国,薄志谦.风力发电机集团式接入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征分析[J].电网技术.xx(07)[20]李永丽,金强,李博通,李中洲.低电压加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xx(11)[1]刘健.新型三电平高压变频调速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D].华中科技大学xx[2]苏玲.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xx[3]韩奕.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xx[4]金强.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xx[5]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xx[6]苏玲.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xx[7]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xx[8]吴大立.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9]张侃君.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xx[10]杨军.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1]夏勇军.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xx[12]邵德军.大型变压器暂态机理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3]汪旸.高压电网有限广域智能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4]张禄亮.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算法及其在片上系统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xx[15]张兆云.微网继电保护与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阮丽丽.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xx[2]章靖.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福州大学xx[3]尹慧.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xx[4]刘慧龙,陆勇,宋乐.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xx(01)[5]杨棉之.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会计研究.xx(11)[6]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xx(S1)[7]王晓成,夏恩君.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xx(34)[8]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xx(09)[9]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xx(03)[10]周倩倩.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xx[11]张冠英.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xx[12]王志华.超高压线路故障行波定位及高压变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3]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会计研究.xx(04)[14]冯丽霞,孙源.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财会通讯(学术版).xx(02)[15]丁忠明,王振富.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xx(01)[16]王后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及其形成路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xx[1]吴在军,胡敏强.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xx,27(10):61-65[2]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xx,30(24):73-77[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xx,30(23):67-71[4]吴国威.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xx年[5]陈轶玮.数字化变电站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xx年[6]马辉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7]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8]吴少华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J].广东电力,xx,23(6):38-42.[9]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10]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xx,24(7):47-52.[11]钟连宏,梁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12]徐天奇.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信息系统构建及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xx.[13]朱子坤.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西北水电.xx,3:46-48。
一些电力系统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一些电力系统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e84a0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3.png)
一些电力系统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以下是一些电力系统方面的参考文献,供您参考。
1. 论文题目:基于序贯蒙特卡罗方法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参考文献:[1] Mostafa A.H., Abd-Elazim S.M., Khalil N.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for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2000, 20(5): 61-62.[2] Bisht, M.S., Singhal, S.K., Gupta, H.O.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1998, 13(4): 1434-1440.[3] Billinton, R., Allan, R.N. Reliability Evaluationof Power Systems. Plenum Press, 1996.[4] Patsios, C.C., Kleftakis, V.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s Using Sequenti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06, 76(10): 851-860.2. 论文题目: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参考文献:[1] Deb, 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Us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John Wiley & Sons, 2001.[2] Nanda, J., Swain, R.K., Panda, S. Multi-Objective Scheduling of Hydrothermal Power Systems.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 12(2): 871-886.[3] Liu, Y.,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Economic Dispatch for Microgrid Based on Symbiotic Organisms Search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14, 56: 245-255.[4] Zhang, L., et al. Multiobjective Flexible Power Dispatch Optimization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2, 27(2): 660-669.3. 论文题目: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系统故障检测参考文献:[1] Baraniuk, R.G. Compressive Sensing.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007, 24(4): 118-121.[2] Donoho, D.L. Compressed Sen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6, 52(4): 1289-1306.[3] Cai, J.-F., et al. Robust Recovery of Subspace Structures by Low-Rank Represen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10, 56(8): 4135-4150.[4] Zhang, S., et al. Fault Detection of Power Transformer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and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17, 32(2): 989-996.。
电气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电气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93bd1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9.png)
电气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电气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是每一篇学术论文的必备,因为每一篇论文都需要通过别人的论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达到充实丰满整篇学术论文的目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电气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参考。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一:[1] 陈肯. DDRII SDRAM控制器设计实现[D]. 浙江大学 2007[2] 杨清德,康娅,胡萍,主编.图解电工技能[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3] 孙余凯等,编着.电气电路快速识图技巧[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 涂晓曼. 无轴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D]. 华东理工大学2015[5] 张道. 基于USB的LED灯光造型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D]. 江南大学 2008[6] 任会峰.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D]. 中南大学 2007[7] 米峰江. 多台排污泵的工况管理及变频控制[D]. 西安石油大学2014[8] 何志朋. 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PMSM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东北大学 2012[9] 梁宇臻. 淀粉糖生产中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0] 张超. 低压配电电能质量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11] 杨书仙.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交流伺服系统低速性能的研究[D]. 东北大学 2011[12] 梁婕. 工控机串并通信协议控制器的设计[D]. 西北工业大学2005[13] 刘纯洁.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在恒运D电厂的应用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14[14] 林晓毅. 阀门控制器中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上海交通大学 2007[15] 叶展行. LED灯饰系统脱机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6] 赵冠君. 高压静电除尘控制器的设计[D]. 浙江大学 2006[17] 孙珍军. 模块化微控制器及其电源管理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18] 周珊珊.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广东工业大学 2006[19] 赵旭伟. 基于嵌入式的楼宇空调控制器的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 2010[20] 李中伟,韩明武,李爱英,佟为明. 一种新型智能时间继电器的研究[J]. 低压电器. 2004(09)[21] 李强. 基于LabVIEW的变频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东北大学 2012[22] 王兰君,张景皓,黄海平编.新编电工实用线路200例[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3] 许建安,连晶晶主编.继电保护技术[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电气论文参考文献二:[1] 李伟,朱凌,马治国. 基于Matlab/Simulink的SS8型电力机车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J].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09(06)[2] 白文亭. 电气化铁路中国速度[J]. 电气时代. 2009(03)[3] 林磊. 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分析研究[D]. 浙江大学2005[4] 徐永海,肖湘宁,杨以涵,陈学允. 一种谐波与无功功率补偿的新方法[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98(04)[5] 汪可. 电气化铁路对油气管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D]. 西南交通大学 2013[6] 李坤鹏. 电气化铁路功率调节器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7] 周克宁主编.电力电子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程景伟. 基于DSP的智能有源电力滤波器在电气化铁道中的应用[D]. 上海交通大学2007[9] 张鑫.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法研究[D]. 浙江大学 2013[10] 佟茂松. 电力系统智能监控与无功电力补偿系统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1] 韩煜. 基于视频的实时车辆检测与识别系统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2] 郑俊. 基于DSP控制的电网信号处理与电能质量补偿系统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9[13] 李海青. 基于嵌入式的车辆导航系统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9[14] 吴萍,李群湛. 基于YN-vd接线变压器的新型同相牵引供电系统[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10)[15] 徐长军,张宏权,张西华. IPM智能功率模块的设计与分析[J].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09)[16] 罗安编着.电网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技术及装备[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17] 刘莹. 电气化铁路接入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评估及治理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18] 廖芳宇.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19] 方四弟. 控制爆破技术在既有电气化铁路不中断行车条件下的应用[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20] 王鹏. 基于小波变换的电气化铁路谐波分析[D]. 山东大学2006[21] 薛定宇,陈阳泉着.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22] 李春文,姜素霞. 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Z1)电气论文参考文献三:[1] 陈广辉,王安妮,何东欣,杨凯,陈胜科,王伟,孙辉. 交联聚乙烯绝缘空间电荷研究进展[J]. 绝缘材料. 2012(04)[2] 吴月. MgO/聚烯烃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3] 仇斌,何军,屠德民. 直流交联聚乙烯绝缘中空间电荷的形成机理[J]. 绝缘材料. 2010(06)[4] 冯军强,徐曼,郑晓泉,曹晓珑. Ag/PVA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06)[5] 容敏智,章明秋,潘顺龙,Friedrich K 表面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填充聚丙烯的结晶行为[J]. 高分子学报. 2004(02)[6] 张平,尹久仁.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跨层次本构理论模型[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04)[7] 张金柱,汪信,陆路德,徐迎宾. 纳米无机粒子对塑料增强增韧的“裂缝与银纹相互转化”机理[J]. 工程塑料应用. 2003(01)[8] 袁鹏亮,殷景华,李国华,贾利芳. 不同组分对PI/Al2O3复合薄膜的击穿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J]. 绝缘材料. 2008(04)[9] 胡巧青,范晓东,朱光明,颜红侠. 复合聚全氟乙丙烯材料的介电及高频击穿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 2008(02)[10] 成霞,陈少卿,王霞,屠德民. 纳米ZnO对聚乙烯电老化过程中空间电荷及击穿特性的影响[J]. 绝缘材料. 2008(01)[11] 李儒剑,刘跃军. 无机粒子填充改性聚乙烯研究进展[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06)[12] 任显诚,白兰英,王贵恒. 纳米CaCO3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J]. 化学世界. 2000(02)[13] 许前丰. 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MgO颗粒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14] 刘江昊. SHS/QP法制备MgO纳米晶陶瓷及烧结致密化机理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5] 任显诚,白兰英,王贵恒,张伯兰. 纳米级CaCO3粒子增韧增强聚丙烯的研究[J]. 中国塑料. 2000(01)[16] 殷锦捷,屈晓莉,王之涛,徐翠丽. 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J]. 上海塑料.2006(04)[17] 田付强,杨春,何丽娟,韩柏,王毅,雷清泉.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电介质介电性能及其机理最新研究进展[J]. 电工技术学报. 2011(03)[18] 曹晓珑,徐曼,刘春涛. 纳米添加剂对聚合物击穿性能的影响[J]. 电工技术学报. 2006(02)[19] 李鸿岩,郭磊,刘斌,陈维,陈寿田. 聚酰亚胺/纳米氧化钛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 2005(06)上一页下一页。
与铁路供电系统有关的参考文献摘抄
![与铁路供电系统有关的参考文献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5a51a1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8.png)
铁路供电系统是铁路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而要深入了解铁路供电系统,参考文献的摘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您深入探讨与铁路供电系统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您的要求,从浅入深地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摘抄一:《铁路供电技术手册》铁路供电技术手册是铁路供电系统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籍,它囊括了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等方方面面。
在浅层次上,我们可以从手册中摘抄出关于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电气特性和主要设备的简要概述。
手册中对于架空线路和接触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参数要求都有详细的介绍,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铁路供电系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摘抄二:《列车牵引与供电系统》《列车牵引与供电系统》是一本较为专业的参考书籍,它主要围绕着列车牵引和供电系统的匹配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牵引系统和供电系统的匹配原理、优化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摘抄。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铁路供电系统的工作机理,还可以为我们研究和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摘抄三:《铁路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故障诊断与检修是铁路供电系统运行期间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铁路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
从这本书中摘抄出的内容,可以包括供电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检修技术要点以及维护经验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提供指导和帮助。
通过对这些参考文献的摘抄和总结,我们对于铁路供电系统的了解已经相当全面和深入。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系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关注系统的匹配性和故障处理。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作为您的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铁路供电系统在铁路运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电力论文参考文献
![电力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52b0ba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8.png)
电力论文参考文献推荐文章2017年最新电力论文参考文献热度: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热度: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代发热度: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热度:电力方面的职称论文发表热度: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占据我国国家产业的主要地位和价值,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而我们在写作电力论文时,参考文献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电力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一)[1] 戚石光. 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信息化管理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2] 鲁鸣. 华夏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学 2014[3] 杨宏. 打造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D]. 南昌大学 2014[4] 鄢芃. 昆明DT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5] 朱维光. 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研究[D]. 沈阳大学 2015[6] 王娟. 供应链上的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7] 魏利华.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D]. 沈阳大学 2014[8] 张秋辉. 我国石油市场定价机制改革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2010[9] 毛渊龙. 大同市煤炭产业集群转型对策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2010[10] 王钰茹. 淄博市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毕德东. 中国国有石油企业持续发展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2007[12] 吕芙瑶. 胜利油田存续部分深化改革思路探讨[D]. 中国石油大学 2007[13] 康宏强. 提升中国石油便利店“uSmile昆仑好客”品牌竞争力的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4] 西绕甲措.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5] 丁春香. 我国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09[16] 张广本. 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09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二)[1] 段伟. 甘肃天水三线建设初探[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2(03)[2] 朱彦云. 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肃三线建设[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3] 陈东林. 备战:三线建设大揭秘[J]. 文史博览. 2009(06)[4] 孙东升. 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J]. 党的文献. 1995(03)[5] 汪红娟. 三线决策与西部开发[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6] 汪红娟. 甘肃三线建设述论[J]. 河西学院学报. 2008(03)[7] 黄荣华. 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D]. 河南大学2001[8] 李浩.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9] 牛玮虹. 试论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D]. 河北师范大学 2003[10] 汪红娟. 甘肃三线建设原因初探[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11] 陈东林. 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03)[12] 严黎明. 教科书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13] 张芳胜.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 西北[14] 陈国龙.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口述史教学实践与改进策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15] 党有萍.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14[16] 蒋春莲. “文史互证”提高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三)[1] 张超. 我国石化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2] 褚振辉. SH公司煤化工项目发展战略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3] 李鹏程. W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优化[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4] 满宁.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工作迎来重大转变[J]. 保密. 2012(01)[5] 巨乃岐,王恒桓,田华丽,欧仕金. 军队保密文化研究的价值探析[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2(01)[6] 董国旺,于伟. 略论信息时代保密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J]. 法制与社会. 2011(29)[7] 郭景刚. 国际油价波动及对中国股市的溢出效应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质量文化建设纲要(2011年-2015年)[J]. 质量与可靠性. 2011(05)[9] 吴琪. 浅析航天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J]. 航天工业管理. 2010(06)[10] 郭荣. 航天文化的特色及产业化发展思路浅析[J]. 中国航天. 2010(05)[11] 陈攀峰. 胜利地质院科技领军人才管理机制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12] 高佩忠. 抽油机电节能装置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中国石油[13] 任胜. 胜利油田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14] 赵素芳. 基于DEA的环渤海能源利用效率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15] 蒲洪发. 山东临工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再造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16] 宋晓云. 企业管理中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2017年最新电力论文参考文献
![2017年最新电力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e56e29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2.png)
2017年最新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电力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那你知道电力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电力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一)[1]宋世欣,王庆年,王达.电动轮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02:341-346.[2]阎树田,徐明辉,孙会伟,王剑.HEV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优化[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02:130-133.[3]张庆良,高志贤,李科,赵树国.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J].科技广场,2014,05:94-97.[4]沈文强.基于超级电容的电动汽车高效驱动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4.[5]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6]周翎霄,宁晓斌,谢伟东.纯电动汽车液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J].机电工程,2013,06:664-668.[7]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8]张树培,黄璇,王国林.城市再生制动标准循环工况制订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03:153-158.[9]仇斌.电动城市公交车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研究[D].清华大学,2011.[10]杨亚娟,赵韩,朱茂飞.电动汽车最大能量回收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3,02:105-110+132.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二)[1]吴在军,胡敏强.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2003,27(10):61-65[2]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2006,30(24):73-77[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6,30(23):67-71[4]吴国威.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5]陈轶玮.数字化变电站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6]马辉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吴少华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J].广东电力,2010,23(6):38-42.[9]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47-52.[11]钟连宏,梁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徐天奇.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信息系统构建及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3]朱子坤.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西北水电.2005,3:46-48 电力论文参考文献(三)[1]陈庆樟,许广举,孟杰,焦洪宇.汽车再生制动踏板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10:1528-1531.[2]初亮,蔡健伟,富子丞,王彦波.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评价与试验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18-22.[3]张树培,黄璇,荆哲铖.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回收特性与能量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57-161.[4]章桐,贾永轩,索荣.电动汽车技术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21.[5]隋妮,王广萍,李仲兴,张德望,顾剑波.直流无刷电机再生制动系统试验台的设计与验证[J].汽车技术,2011,01:49-53.[6]王秀和.永磁电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43-149.[7]章桐,贾永轩,索荣.电动汽车技术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21.[8]张永杰.纯电动汽车动力型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2.[9]胡东海,何仁,俞剑波,赵强.基于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03:148-152+158.[10]武伟,谢少军,张曌,许津铭.基于MMC双向DC-DC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27:4568-4575.。
电力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电力职称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aaa4b20484254b35effd3485.png)
电力职称论文参考文献电力调度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ems和dms各自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日益庞大的同构和异构数据库,并挖掘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决策,已成为地区供电企业日益紧迫的需求。
文章介绍了该数据仓库的设计模型、结构以及实施原则,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高度技术分析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ems和dms各自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日益庞大的同构和异构数据库,并挖掘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决策,已成为地区供电企业日益紧迫的需求。
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把企业内、外部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主要应用于分析型处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地区电力调度数据仓库的思想和应用模型。
1. 数据仓库技术1.1 数据仓库技术概要数据仓库以改进后的数据库技术作为存储数据和管理资源的基本手段,以统计分析技术作为分析数据和提取信息的有效方法,通过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知识推理等数据挖掘方法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实现从“数据――信息――知识的过程,从而为企业管理阶层提供各种层次的支持”。
1.2 数据仓库在电力调度的应用特点①面向主题:调度部门的ems和dms是以优化事务处理的方式来构造数据结构的,对于某个主题的数据常常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意味着访问某个主题的数据实际上需要访问分布在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集合。
②数据集成。
③数据的稳定性。
④随时间变化。
2. 地区调度数据仓库模型建立地区调度数据仓库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现有ems和dms基础上,把ems和dms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抽取和转化后存人数据仓库,并针对不同的主题在数据仓库中建立数据集市,然后利用oltp和数据挖掘软件对不同主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帮助调度人员做出决策。
2.1 源数据层源数据层主要是指地区电力调度现在所拥有的数据库系统,即ems和d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参考文献范例三
[1]周玮等,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25):13-18.
[2]陈海焱,陈金富与段献忠,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模糊建模及优化算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2):22-26.
[3]PathomAttaviriyanupap,HiroyukiKita,EiichiTanaka,etal.AFuzzy-OptimizationApproachtoDynamicEconomicDi spatchConsideringUncertainties.IEEETransactionsonPo werSystems,2004,12(3):1299-1307.
[4]PathomAttaviriyanupap,HiroyukiKita,EiichiTanaka,etal.AHybridEPandSQPforDynamicEconomicDispatchWithN onsmoothFuelCostFunction.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 tems,2002,17(2):411-416.
[5]WUYa-li,XULi-qing.AnImprovedculturalparticleswarmoptimizati onalgorithmbasedonfeedbackmechanismforeconomicloadd ispatchproblem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 nalAspectsofSocialNetworks,2010.
[6]XinMA,
YongLIU.DynamicLoadEconomicDispatchinElectricityMar ketUsingImprove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lgorith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ationTech nologyandAutomation,2010.
[7]YongqiangWang,JianzhongZhoua,WenXiao,etal.Economicloaddispatchofhydroelectricplantusinga hybri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combinedsimulationan nealingalgorithm.SecondWRIGlobalCongressonIntellige ntSystems,2010.
[8]ShiLianjun,ZengMing,YanFan,etal.EconomicDispatchModelConsideringRandomn essandEnvironmentalBenefitsofWindPower.10Proceeding softhe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andCon trolEngineering,Washington,DC,2010.
[9]ChengYunzhi.Anewapproachforemissionsandsecurityc onstrainedeconomicdispatch.Starkville,MS,USA,2010.
[10]袁铁江等,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动态清洁经济优化调度的建模.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1):7-13.
[11]彭春华与孙惠娟,基于非劣排序微分进化的多目标优化发电调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34):71-76.
[12]谢国辉.绿色发电调度模式和模型研究.华北电力
大学(北京),2010.
[13]袁铁江等,电力市场环境下含风电机组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及其仿真.电网技术,2009(6):67-71.
[14]吴栋梁等,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风电预测误差的经济调度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6):23-28.
[15]谭伦农,张保会.市场环境下的事故备用容量[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1),54-58
[16]戴俊良.基于CR的电力市场应用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17]李利利等,月度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建模及求解.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2):27-31.
[18]杨争林与唐国庆,全周期变时段三公调度发电计划优化模型.电网技术,2011(2):132-136.
[19]李利利等,均衡发电量调度模式下的SCED模型和算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5):23-27.
[20]GuodongLiu,KevinTomsovic.Quantifyingspinningreserveinsystemswi thsignificantwindpowerpenetration[J].IEEETransactio nsonPowerSystems,2012,27(4):2385-2393.
[21]葛炬,王飞,张粒子.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旋转备用获取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6):32-36.
[22]李霞,刘俊勇,刘友波,等.计及调度一致性的含
风电系统备用优化分配.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
[23]王丹平,陈之栩,涂孟夫,等.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备用容量计算.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1):24-28.
[24]夏澍,周明,李庚银.考虑线路安全校核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和备用协调调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13):18-26.
[25]SenjyuT,ShimabukuroK,UezatoK,FunabshiT.Afasttec hniqueforunitcommitmentproblembyextendedprioritylis t[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2003,12:882-888 .
[26]SnyderWL,DpowellH,RayburnC.Dynamicprogrammingap proachtounitcommitment[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 stems,1987,2(2):339-350.
[27]Weerakorn,Ongsakul,NitP.Unitcommitmentbyenhance dadaptivelagrangianrelaxation[J].IEEETransactionson PowerSystems,2004,19(2):620-628.
[28]JusteKA,KttaH,TanakaE,etal.Anevolutionaryprogra mmingsolutiontotheunitcommitmentproblem[J].IEEETran
sactionsonPowerSystems,1999,14(23):1452-1459.
[29]张小平,陈朝晖.基于内点法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21(6):27-54.
[30]郭志东,徐国禹.用二次规划法解算互联系统经济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1):40-44.
[31]MotaPP,QuintanaVH.APenaltyfunctionlinearprogram mingmethodforsolvingpowersystemconstraintedeconomic operationproblems[J].IEEETransactionsonPowerAppatat usandSystems,1984,103(6):1414-1442.
[32]HanXS,GooiHB,KirschenDS.Dynamiceconomicdispatch :feasibleandoptimalsolutions[J].IEEETransonPowerSys tems,2001,16(1):22-28.
[33]石立宝,徐国禹.遗传算法在有功安全经济调度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21(6):42-44.
[34]侯云鹤等,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的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7):99-104.
[35]侯云鹤等,基于广义蚁群算法的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3):59-64.
[36]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及其在经济调度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9(2):66-72.
[37]WangS,BaranME.Reliabilityassessmentofpowersyste mswithwindpowergeneration[C].PowerandEnergySocietyG eneralMeeting,Minneapolis,MN,2010.
[38]张宏宇等,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的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22):26-31.
[39]戴俊良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电力调度公平性指标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2):26-29.
[40]魏学好,胡朝阳与杨莉,对三公调度现有评价指标的思考和建议.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0):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