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二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合集下载

第1讲-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1讲-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重要程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内环境),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1)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1.填出下表中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2.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3.完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4.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2)据图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必需的过程是a 、b 、c 。

(3)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过程b 或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5)除(4)中的情况外,还有一些情况导致组织水肿,它们与渗透压之间存在的关系,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 过敏反应→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易错警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管形成 ②组织细胞代
②由消化道 谢产生
吸收而来
项目
血浆
成分 组织液
淋巴
化学成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分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 间的转 化关系
[题点全练]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 200 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3)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 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 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内环境的组成
[过程体验]
1.通过填图掌握体液的组成
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 血浆 ,② 组织液 ,③淋巴 ,④细胞外液,⑤ 细胞内液 , ⑥ 体液 。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
项目
血浆
成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 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 成分来源 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
①组织液渗 ①血浆透出毛的判断
3.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②③⑤⑦⑧⑪⑫ 。(填序号)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麦芽糖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⑨载体 ⑩消化酶 ⑪神经递质 ⑫淋巴因子
[系统认知]
1.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行。 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

内环境稳态与神经调节

内环境稳态与神经调节

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

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含义及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就是身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必要条件。

因为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上是由多种多样的酶所促成的反应,这些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

3.稳态及其调节:
稳态的概念:机体通过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

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所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1.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
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2.神经元及其主要结构
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3.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产生
①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静息膜电位:外正内负
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3.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3)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许多离子和其他物质。

(4)作用:绝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连一连: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管壁细胞 b.组织液、淋巴液③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 c.淋巴液、血浆④血细胞 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血浆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二、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1.稳态: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判一判:基于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知识点的理解判断下列实例正误:(1)血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2)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浆中的缓冲对存在,血浆pH只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

(4)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

(√)(5)健康成年人内环境的温度应始终在37 ℃。

(×)提示:健康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也会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维持相对恒定。

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提示: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Na+和Cl-的微粒数远高于蛋白质,即使在含蛋白质较多的血浆中也是如此,渗透压与微粒数目相关,微粒数越多,渗透压越大。

3.探究实验: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向清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的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较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 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能与外界直接接触,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2.细胞内的组分,如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血浆中的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目录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9)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1)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5)第4节免疫调节 (17)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9)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9)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1)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24)第4章种群和群落 (25)第1节种群的特征 (26)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29)第3节群落的结构 (33)第4节群落的演替 (35)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7)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37)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9)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1)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3)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4)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46)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6)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7)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能力方面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平衡】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Word版含答案

【平衡】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平衡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生物有肌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3.反馈调节是肌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4.与水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5.与无机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醛固酮。

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是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组成。

2.内环境(1)概念: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因处于肌体的内部,故称为肌体的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内环境的稳态(1)含义:内环境的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意义: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调节:主要是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方式。

1.下列液体是否构成内环境?①汗液②尿液③血浆④消化液⑤细胞质基质提示:③属于内环境,①②④⑤不属于内环境。

2.分析血浆、淋巴液与组织液中哪两者成分最相近,并说明理由。

提示: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因为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下列物质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②尿素③呼吸酶④消化液⑤血红蛋白⑥胰岛素提示:③④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③⑤存在于细胞内,④存在于外界环境。

4.血液常规检查时,参考值为什么有一个范围?提示:这说明: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5.思考内环境稳态的对象及特点。

提示:稳态的对象有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

特点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

[跟随名师·解疑难]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1)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④是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⑤为血细胞,①②③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2)由图中可知: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为组织液,血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淋巴液、组织液。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三生物必备知识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一、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和组织液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4、内环境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二、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三、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最接近人体的体温)3、体温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其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P2)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P5)3.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P5)4.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P5)5.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P5)6.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其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P5)7.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P5)8.下列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质合成(细胞内)②H2O2分解(细胞内)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消化道)④抗原与抗体结合(内环境)⑤乳酸与NaHCO3反应(内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1.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P10)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10)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11)5.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P11)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P16)2.3.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②淋巴循环有回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
四、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
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废物、食物残渣

食物


营养
循 营养
系 物质
物质


空气 呼 O2 系 O2

气体 系 CO2 统
CO2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O2
细 营养物质
胞 代谢终产物CO2
泌尿系统
尿液


汗液
外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织外液液 。 和组织
细胞
血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管中
红细胞白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血小 较多的 细__胞__外__液_,是

_蛋__白__质___, 细胞直接生活
组织液 淋巴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而组织液和 内环境,三者
淋巴中蛋白 基本成分
质很少。 _相__近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内反应环受阻境,代稳谢紊态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03必修3 稳态与环境 主干考点归纳2

03必修3 稳态与环境 主干考点归纳2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有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学习、听说读写、感觉);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缩手)。
(4)动物激素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使血糖浓度降低;
动物激素的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类型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和数目越多,营养结构月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
(1)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如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指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消费者(多数动物,包括寄生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腐生真菌,以及蚯蚓、蜣螂)。
食物链:第一个一定是生产者;箭头方向是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最后一个一定是动物。
食物网:消费者的营养级位置是可以变化的,但第一个一定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逐级递减(10%-20%)。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促性腺激素促进性激素的产生,进而使排卵增加。

必修三第1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及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必修三第1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及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B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
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5.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解析: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稳态实质 就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不变。C项如人类的白化 病 等 遗 传 病 就 与 血 液 的 成 分 是 否 稳 定 无 关 。 D 项 如 血 浆 中 有 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答案:C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
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1、B
2、A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
的渗透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
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
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
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南 粤 例题 选
4.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 正确的是( )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必修三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生物体的稳态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对该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稳态的概念与调节机制1.稳态:指生物体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包括动态的内稳态和相对稳定的外稳态。

2.稳态调节机制:生物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稳态,包括负反馈调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二、生物体的内稳态调节1.骨骼系统的调节:骨骼系统通过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组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水盐平衡和体温稳定。

2.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和传导,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和食物的消化等。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和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如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等。

4.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维持稳态,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免疫两种机制。

三、生物体的外稳态调节2.生物体的适应性: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来维持外稳态,如动物的体型和行为特征的适应、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结构适应等。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通过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式维持稳态,包括生态平衡和生态趋同两种方式。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高温和低温对生物体的影响。

2.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也对动物的生物钟和视觉发育等有重要影响。

3.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饮水和排尿等方式维持水分平衡。

4.有机物对生物的影响: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等方式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包括激素和药物等。

五、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水污染:包括水体被废水、工业污水和农田排水等污染物质所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大气污染: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尾气和臭氧等污染物质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光合作用受抑制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习题及参考答案标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涉及到人体生理功能的许多方面。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人体生理机制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其中,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内液则是指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

这些液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内环境,为人体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二、稳态稳态是指人体在各种生理情况下保持内部环境稳定的一种状态。

这种稳定性的维持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

1、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对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直接或间接调控,参与了人体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当人体缺水时,神经系统会刺激肾脏减少排尿,同时刺激口渴中枢让人感到口渴,从而促使人体补充水分。

2、体液调节: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可以对人体内部环境进行调节。

例如,当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会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自身调节:人体细胞和器官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反应来调节内部环境。

例如,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平滑肌会收缩,使得血管直径变小,血压相应降低。

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内环境稳态被打破时,人体可能会出现各种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

因此,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理解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是理解人体生理机制的重要基础。

内环境为人体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而稳态则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神经系统、体液和自身调节等机制共同参与了内环境的调节和稳态的维持。

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
【例 2】(多选)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战栗等现 ) 象,这时( A.汗腺分泌量增加 B.机体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D.皮肤血流量增加 [解析]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量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 以减少皮肤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于垂体,垂体再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 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 相对恒定。 [答案]BC
环境。 (2)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效 微量 ①________和________。 体液 ②通过________运输。 靶细胞 靶器官 ③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
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下丘脑 1.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____________感受到变化,通过 神经—体液 增加 ____________ 发送信息,使得汗腺分泌__________,毛细血管
【例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则尿量增加
)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解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肾小管和集 合管,提高其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调 节,并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反馈调节。 [答案]C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内容
水平要求 Ⅱ Ⅱ Ⅱ Ⅱ Ⅰ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一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一、内环境的含义和组成成分 内环境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 可以直接与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得________________ 代谢产生的废物 质 __,同时又不断排出__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 命活动。 2.内环境的含义和组成: 淋巴 组织液 (1)血浆、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通过动态联系,共同构 细胞外液 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 内环境 体环境叫做__________。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 蛋白质 蛋白质 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________ 的含量很少。
二、内环境稳态和调节机制 1.稳态的调节机制: 成分 理化性质 (1)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_ 和_________ 都处于
调节 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来实现的。
【例 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
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C.下丘脑
)
B.垂体
D.脊髓
[解析]神经细胞都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而 合成与分泌激素则是内分泌腺的功能。四个选项中,下丘脑既 属于神经系统又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
1.单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2) 体 液 包 括 __________( 约 占2/3) 和 _________( 约占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1/3),后者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舒张 肌肉和肝脏 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等产热减少,于是体温下
降,恢复正常体温。
2.水盐调节的过程(以缺水情况为例):
升高
渗透压
抗利尿
解肝糖原,脂肪等非
糖物质的转化。
肌糖原 (2)去路: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________,转化 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神经—体液—免疫 (2) 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必要条件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有一定限度的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神经 体液 (1)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_和______的 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稳态 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________才得以维持,机体才能适应
1.泪液、汗液、消化液属于体液。 辨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等,但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
外液。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辨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波 动。
3.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辨析: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4.下丘脑仅在神经调节中起作用。 辨析:下丘脑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中均起作用。下丘脑能 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释放促激素,体温调节和水盐 平衡调节的感受器均位于下丘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