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的生态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榧的生态栽培技术

4.1整地

最好是冬季就对造林地进行砍灌、炼山、整地、挖穴。坡度大的山坡应水平带状整地,以减少水土流失。栽植穴密度在每公顷300个,口径80厘米,深50厘米即可。有条件的,密度可提高至每公顷450个,以降低补植风险,提早郁闭,增加产量,待成林后植株过密影响光合作用时,再有目的的间伐或移植出去;栽植穴大些更好,以利根系生长。栽植穴过深、排水不良的地方,要开导水沟防积水腐根。穴内施足腐熟有机肥(每穴5公斤),盖土过冬,保墒增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4.2苗木质量

香榧适生于中、低山,海拔500~700 m的开阔河谷两侧的山坡下部,以及低山河岸坡地和村旁。在莲都区小井村主要以片林、纯林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光照适中,天然更新状况良好。榧树造林有实生苗和嫁接苗2种繁育方法,实生苗繁育的概树所结的果实往往品质不佳,因此通常采用嫁接苗繁育,其所结果实质、量俱佳。用2年生香榧实生苗作砧木,用结实3~5 a粗壮枝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接后以塑料带绑扎,接口部位培土,并进行遮阴,于1月底和4月底分别调查成活率与保存率。香榧2年生实生苗嫁接平均成活率达92%,保存率75%。

4.3栽植

秋末冬初和早春均可种植,定点挖穴,穴的规格为0. 6m×0. 6m×0. 6m,株行距为4m×6m,穴内施足腐熟基肥。技术措施:选择阴天或下雨前种植,因香榧苗为肉质根系,易折断和失水,最好随起带土球移栽。苗木调运要带土球包扎,遮阴保湿,保证根系完整。山场栽植,要注意做到苗木正面朝阳,一提二踩三埋,根系舒展,下紧上松。特别要注意苗木栽植的深浅度,以原土球表面与地水平面基本平行为宜,然后在根基处回填表土成馒头状。有条件的浇一次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绘制栽植定位图,便于今后调查、观测、统计、补植等工作。香榧为雌雄异株,以风为媒,应在雌榧树的上风口按3% ~5%配植适量授粉树。栽后要在苗木周围覆盖嫩草,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每株苗木要搭遮阳网,防止夏季干旱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

4.4栽后管理

由于香榧嫁接苗直立性不强,为了让苗木生长直立,必须在定植后,在苗木基部附近插一根树杆,然后将苗木主枝宽松地梆在树杆上。栽后要及时抹去砧木部位的萌芽,修剪下垂的弱枝、病虫枝,以保证幼树健康快速生长。要及时遮荫,遮荫可降温并防止强日照,以减少苗木水分消耗。香榧在整个幼年期都要求有一

定的侧方庇荫,因此,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的要尽量保留带两侧或块周围的植被,以造成侧方庇荫,不仅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

造林后1-2年夏、秋季削草覆于根际,以降低地表温度,且根际不要频繁动土,以减少地表蒸发,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4.5科学用肥

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结合深翻施入,亩施腐熟厩肥2 000~2 500 kg,或株施饼肥0.5 kg;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施以磷、钾为主的“保果肥”,以减少生理落果;第三次在香榧采收后,为促使翌年花芽的形成和幼果的发育,加快恢复树势,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争取翌年丰收。特别注意,新种植的苗木成活前不施重肥,可薄肥勤浇;投产后以土杂肥为主。

4.6病虫害防治

每年4-5月份,在潮湿阴坳处香榧幼树有介壳虫危害。可用虫线清1∶300-400倍溶液配制喷雾防治;灭幼脲Ⅲ号悬浮剂喷雾防治,以1∶2 500倍溶液配制;吡虫啉农药,以1∶1 000倍溶液配制防治。每隔1周连喷2-3次。7-8月份香榧苗易感染紫色根腐病,又名紫纹羽病。可配制50倍液菌毒清或100倍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苗床开沟浇灌,经过2-3次消毒杀菌,可达到较好防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