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接口原理与设计
第10章行列式(矩阵式)键盘接口
AJMP
LKP
LTW0:JB MOV AJMP LTHR:JB MOV LKP: ADD PUSH LK3: ACALL
A.2,LTHR A,#10H LKP Acc.3,NEXT A,#18H A,R4 A DIR
;2行线为高,无键闭合,跳LTHR, ;转判3行 ;2行有键闭合,首键号10H→A ;跳LKP,计算键号 ;3行线为高,无键 ;闭合,跳NEXT,准备下一列扫描 ;3行有键闭合,首键号18H→A ;计算键号:首键号+列号=键号 ;键号进栈保护 ;调用显示子程序,延时6ms ;调用判有无键闭合子程序,延时 ;6ms ;判键释放否,未释放,则循环 ;键已释放,键号出栈→A
ACALL KS1 JNZ POP RET LK3 A
NEXT:INC
R4
;列计数器加1,为下一列扫描作准备
MOV JNB
RL MOV AJMP KND: AJMP KS1: MOV “0”→ MOV MOVX
A,R2 ;判是否已扫到最后一列(最右一列) Acc.7,KND ;键扫描已扫到最后一列,跳KND,
(2)按键的识别方法
a. 扫描法 图10-10(b)中3号键被按下为例,来说明此键 时如何被识别出来的。
识别键盘有无键被按下的方法,分两步进行: 第1步:识别键盘有无键按下; 第2步:如有键被按下,识别出具体的按键。 把所有列线置0,检查各行线电平是否有变化,如 有变化,说明有键按下,如无变化,则无键按下。 上述方法称为扫描法,即先把某一列置低电平, 其余各列为高电平,检查各行线电平的变化,如果某 行线电平为低,可确定此行列交叉点处的按键被按 下。 b. 线反转法
原则:即要保证能及时响应按键操作,又不要过多占 用CPU的工作时间。 通常,键盘工作方式有3种,即编程扫描、定时扫 描和中断扫描。 1. 编程扫描方式 只有当单片机空闲时,才调用键盘扫描子程序, 扫描键盘。 工作过程:
单片机实现PS_2键盘的接口设计及模块化编程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1PS/2通讯简述PS/2接口有4个有效管脚:电源地、5V、数据和时钟,见图1。
主机提供5V,并且外设的地连接到主机的电源地上。
数据和时钟都是集电极开路的。
PS/2外设履行一种双向同步串行协议。
换句话说,每次数据线上发送一位数据并且每在时钟线上发一个脉冲就被读入。
外设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而主机也可以发送数据到外设,但主机总是在总线上有优先权,它可以在任何时候抑制来自于外设的通讯,只要把时钟拉低即可。
2键盘构成及其硬件设计键盘由按键阵列和识键、通讯电路构成。
键盘按键构成的电路原理如图2。
按键设置在行列线交叉点上,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
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
平时无按键动作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决定。
如果列线为低电平,则行线为低电平;如果列线为高电平,则行线也为高电平。
这是识别矩阵键盘按键是否被按下的关键。
图2键盘按键构成的电路原理本设计以AT89C52为例,对键盘按键阵列的扫描以及与PC机的通讯电路进行设计,见图3。
其中KEY_CLK和KEY_DAT对应PS/2接口的时钟线和数据线,负责键盘与PC机之间的通讯对话。
3模块化编程设计键盘程序需要按PS/2协议要求跟主机PS/2接口进行正常的通讯,同时对键盘按键进行扫描及去抖,并向主机发送按键相应的扫描码(包括通码和断码)。
其模块流程如图4。
3.1PS/2协议接口通讯模块主机和外设通过PS/2接口进行双向通讯。
从外设发送到主机的数据在时钟信号的下降沿(当时钟从高变到低的时候)被读取;从主机发送到外设的数据在上升沿(当时钟从低变到高的时候)被读取。
不管通讯的方向怎样,外设总是产生时钟信号。
图3键盘控制电路图3.1.1设备到主机的通讯过程当键盘想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检查时钟以确认它是否是高电平;如果不是,那么是主机抑制了通讯,设备必须缓冲任何要发送的数据,直到重新获得总线的控制权(键盘有16字节的缓冲区)。
笔记本键盘原理
笔记本键盘原理笔记本键盘是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设备之一,它是用户与笔记本电脑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工具。
了解笔记本键盘的原理对于提高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效率和维护键盘的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笔记本键盘的原理主要包括按键、电路板、触摸板和连接线等组成部分。
按键是键盘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按下按键来产生相应的信号。
而这些信号则通过电路板传输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从而实现对电脑的控制。
触摸板则是键盘的辅助输入设备,它可以代替鼠标进行光标的移动和点击操作。
连接线则是键盘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桥梁,它将键盘和电脑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
笔记本键盘的按键是通过薄膜开关来实现的。
薄膜开关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开关,它由上膜、中膜和下膜三层薄膜组成。
当按键被按下时,上膜和中膜之间的金属触点会接触到下膜上的触点,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这种设计使得笔记本键盘具有按键轻、手感好的特点。
除了按键外,笔记本键盘还配备了一些特殊功能键,比如音量调节键、亮度调节键、快捷键等。
这些特殊功能键通过电路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来实现对笔记本电脑各项功能的控制。
触摸板则是通过对手指的触摸来实现对光标的控制,它的原理是利用电容传感技术来感知手指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在使用笔记本键盘时,需要注意保持键盘的清洁和干燥。
因为键盘上的灰尘和水汽可能会导致按键失灵或触摸板不灵敏。
另外,在长时间使用键盘时,也应该适当休息并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以免引起手部疲劳和损伤。
总的来说,了解笔记本键盘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笔记本电脑。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笔记本键盘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键盘工作原理
键盘工作原理
键盘是计算机输入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它通过按键的方式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那么,键盘是如何工作的呢?键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按键传感、编码处理和信息传输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看键盘的按键传感原理。
当我们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时,按键底部的弹簧会被按下,触碰到电路板上的触点,从而形成一个电路。
这个电路的闭合会被键盘内部的控制电路所感知,从而产生一个按键事件。
这个按键事件会被编码成相应的信号,然后传输到计算机中。
其次,键盘的编码处理是键盘工作原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按键事件被感知后,键盘内部的控制电路会将按键事件编码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
这个编码过程包括了将按键的位置、类型等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这些数字信号会被传输到计算机中,被解码成相应的字符或命令。
最后,键盘的信息传输是键盘工作原理中的最后一步。
经过编码处理后的信号会被传输到计算机的输入接口中。
在计算机中,这些信号会被解析成相应的字符或命令,从而实现了我们按下按键后
在屏幕上看到相应字符的过程。
总的来说,键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键传感、编码处理和信息
传输三个环节来实现的。
在我们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时,键盘内部的
控制电路会感知到按键事件,并将其编码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最终将这些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
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键盘向计算
机输入信息,实现各种操作。
1-单片机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
独立式按键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往往只需要几个 功能键,此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1.独立式按键结构 独立式按键是直接用I/O口线构成的单 个按键电路,其特点是每个按键单独占 用一根I/O口线,每个按键的工作不会影 响其它I/O口线的状态。独立式按键的典 型应用如图9-3所示。
V CC
P 1.0 P 1.1 P 1.2 P 1.3 P 1.4 P 1.5 P 1.6 P 1.7
P1口某位结构
P1口电路中包含有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一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 、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电路。 P1口的功能和驱动能力
P1口只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
P1可以驱动4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注意在P1口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时,在从I/O端口读入数据时,应 该首先向相应的I/O口内部锁存器写“1”。 举例:从P1口的低四位输入数据 MOV MOV P1,#00001111b ;;先给P1口底四位写1 A,P1 ;;再读P1口的底四位
依此规律循环,即可使各位数码管显 示将要显示的字符。虽然这些字符是在不 同的时刻分别显示,但由于人眼存在视觉 暂留效应,只要每位显示间隔足够短就可 以给人以同时显示的感觉。 采用动态显示方式比较节省I/O口,硬 件电路也较静态显示方式简单,但其亮度 不如静态显示方式,而且在显示位数较多 时,CPU要依次扫描,占用CPU较多的时 间。
矩阵式按键 单片机系统中,若使用按键较多时,通 常采用矩阵式(也称行列式)键盘 1.矩阵式键盘的结构及原理 矩阵式键盘由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位 于行、列线的交叉点上,其结构如下图9-4 所示。
+5 V 0 4 8 12 0 1 5 9 13 1 2 6 10 14 2 3 7 11 15 3 0 1 2 3
电脑键盘原理
电脑键盘原理电脑键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输入设备,它在我们使用电脑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电脑键盘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脑键盘的结构。
电脑键盘通常由按键、电路板和连接线组成。
按键是键盘上最显眼的部分,它们通常由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上面印有字母、数字或符号。
按键下方是电路板,它包含了键盘的电路系统。
而连接线则用于将键盘与电脑主机连接起来,使得键盘可以向电脑传输输入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脑键盘的工作原理。
当我们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时,按键会向下移动并与电路板上的触点相连。
这时,电路板会接收到按键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随后会通过连接线传输到电脑主机上。
电脑主机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字符或命令,最终显示在屏幕上或者执行相应的操作。
除了普通的键盘按键,一些特殊功能键(如Shift、Ctrl、Alt等)和组合键(如Ctrl+C、Ctrl+V等)也是键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特殊功能键和组合键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与电路板进行连接,并在按下时发送不同的信号,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总的来说,电脑键盘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当我们按下键盘上的按键时,按键会通过电路板将信号传输到电脑主机,最终实现字符输入或操作执行。
这种设计简单而有效,使得电脑键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键盘的清洁,并避免在键盘上摆放液体或食物,以免影响键盘的正常工作。
此外,定期清洁键盘,可以延长键盘的使用寿命。
总之,电脑键盘作为电脑的重要输入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按键、电路板和连接线相互配合,将按键输入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字符输入和操作执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电脑键盘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的开关检测键盘输入与显示的接口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的开关检测键盘输入与显示的接口设计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其核心是一个集成电路芯片。
它简单、灵活,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和执行各种任务。
单片机有很多种,其中C51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型号。
在C51编程中,开关检测、键盘输入和显示是非常常见的接口设计。
接下来,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1.开关检测:开关检测是指通过单片机检测开关的状态,以实现对开关的控制。
常见的开关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外部电阻和开关,通过检测电流或电压来判断开关状态;另一种是使用内部电阻和开关,通过检测电阻的值来判断开关状态。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a.外部电阻和开关:检测开关状态的方法是连接一个电阻到开关,并将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
当开关打开时,电阻与单片机输入引脚之间形成一条路径,使得输入引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当开关关闭时,电阻与单片机输入引脚之间断开,使得输入引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
b.内部电阻和开关:单片机的引脚通常具有内部上拉或下拉电阻。
当引脚配置为输入模式时,可以选择使能内部上拉或下拉电阻。
通过连接一个开关到引脚,并将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或地,从而完成开关状态的检测。
当开关打开时,引脚被拉高,输入引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当开关关闭时,引脚被拉低,输入引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
2.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是指通过单片机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的输入信息。
键盘通常是一种矩阵按键结构,可以通过多行多列的方式进行编码。
键盘输入的实现需要通过接口电路将键盘连接到单片机,并在程序中编写相应的扫描算法。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a.键盘连接方式:键盘的行和列线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和输入引脚上。
行线和列线可以使用独立的引脚,也可以使用矩阵开关编码的方式进行连接。
b.扫描算法:扫描算法是通过逐行扫描和逐列检测的方式来实现键盘输入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所有行引脚置为高电平,所有列引脚配置为输入模式。
p1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p1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p1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而在这个过程中,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p1口输入输出接口展开讨论,介绍其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p1口输入输出接口的原理p1口是一种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它可以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p1口的原理是通过电信号的传输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具体来说,p1口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压信号来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输入输出的功能。
二、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台计算机和一些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和打印机。
将这些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p1口上。
2. 输入实验首先,我们进行输入实验。
在连接好设备后,我们可以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一些字符。
计算机会将这些字符接收并进行处理。
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字符的显示和处理。
在程序中,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来获取键盘输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p1口的输入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3. 输出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输出实验。
在程序中,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来控制打印机输出指定的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验证p1口的输出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p1口的输入功能正常工作,可以准确地接收键盘输入的字符。
- p1口的输出功能正常工作,可以控制打印机输出指定的内容。
三、实验总结p1口作为一种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p1口的原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p1口的输入功能可以使计算机接收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从而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p1口的输出功能可以使计算机控制外部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p1口的应用,提高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效率。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p1口输入输出接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3 单片机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函数功能:键盘扫描 //检测到有键按下 //延时10ms再去检测 //按键k1被按下 //按键k2被按下 //按键k3被按下 //按键k4被按下
▲▲▲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案例
void forward(void) { P3=0xfe; led_delay(); P3=0xfd; led_delay(); P3=0xfb; led_delay(); P3=0xf7; led_delay(); P3=0xef; led_delay(); P3=0xdf; led_delay(); P3=0xbf; led_delay(); P3=0x7f; led_delay(); }
break;
}
}
}
▲▲▲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案例
void key_scan(void) { P1=0xff; if((P1&0x0f )!=0x0f ) { delay10ms(); if(S1==0) keyval=1; if(S2==0) keyval=2; if(S3==0) keyval=3; if(S4==0) keyval=4; }
//处理按下的k1键,“……”为处理程序 //跳出switch语句 //处理按下的k2键 //跳出switch语句 //处理按下的k3键 //跳出switch语句 //处理按下的k4键 //跳出switch语句 //处理按下的k5键 //跳出switch语句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案例
1.独立式键盘的查询工作方式
{
case 1:forward(); //键值为1,调用正向流水点亮函数
break;
case 2:backward(); //键值为2,调用反向流水点亮函数
break;
case 3:Alter(); //键值为3,调用高、低4位交替点亮函数
键盘设计原理
键盘设计原理键盘作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理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输入体验和操作效率。
在键盘设计中,需要考虑按键布局、按键结构、按键材料、按键触感、按键反馈等多个方面,以实现用户对键盘的舒适操作和高效输入。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键盘设计原理进行探讨。
首先,按键布局是键盘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键盘布局会直接影响用户的输入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QWERTY键盘布局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布局方式,其设计考虑了英文单词的字母组合频率和手指的运动习惯,使得用户在输入时可以更加流畅和高效。
而在一些特定领域,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键盘布局,如程序员键盘、游戏键盘等,它们都是根据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而设计的。
其次,按键结构和材料也是影响键盘设计的重要因素。
按键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按键的稳定性、耐用性和手感舒适度。
合理的按键结构可以降低按键的失灵率,延长按键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升用户的按键舒适度。
而按键材料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手感体验,如硅胶按键、机械键盘、薄膜键盘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手感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按键触感和按键反馈也是键盘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按键触感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输入体验,使得用户在输入时感到更加舒适和自然。
而按键反馈则可以让用户清晰地感知到按键的触发状态,避免误操作和提升输入准确性。
因此,在键盘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设计合理的按键触感和反馈机制,以满足用户对输入的需求。
总的来说,键盘设计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输入习惯、舒适度和效率。
合理的按键布局、结构、材料、触感和反馈等因素的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和高效的输入体验。
因此,在键盘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结合科学的设计原理,不断优化和改进键盘的设计,以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期望的键盘产品。
矩阵式键盘的接口设计与编程
;<--------------------------判断是否真的有键按下--------------------->
T_KEY:
ACALL
DL_20MS
;调用延时子程序
ACALL
P_KEY
;再次调用“有无按键按下子程序”
JNZ
IN_SCAN
;若有键按下,则执行逐行扫描程序
AJMP
SCAN
;若无键按下,则不断查询
;<--------------------------扫描数据初始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1—
one 矩阵式键盘接口设计——基于行反转法
4×4矩阵式键盘接 口设计如图所示
—2—
图中P1口的低4位作为行线,P2口的低4位作为列线。行线通过74LS21进行逻辑与操作后作为单 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输入,当有键按下时以中断形式去执行相应的按键处理程序。
行反转法因判键时将输入与输出线反转互换而得名,步骤如下:
PB口作为扫描口需要设为输出,PA口设为读入。 逐行扫描时,PB口的状态为:
PB7 PB6 PB5 PB4 111 1 111 1 111 1 111 1 111 0 110 1 101 1 011 1
PB3 PB2 PB1 PB0 1 110 1 101 1 011 0 111 1 111 1 111 1 111 1 111
—3—
【例9-3】 行反转法判断按键编号,并存入40H单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INT0
OR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键盘 实验报告
键盘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键盘引言:键盘是计算机输入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输入字符、数字、命令等等。
键盘以一定的方式将我们按下的按键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信号,从而实现输入功能。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键盘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键盘的工作原理;2. 掌握键盘通信协议;3. 掌握键盘的结构和按键布局;4. 学习键盘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键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矩阵的方式实现的,常见的键盘为4x4矩阵结构,也有其他规格的矩阵结构。
按键的每一个位置都与键盘电路中的一个电气开关相连接,当按下某个按键时,会导电并向计算机发送信号。
键盘通过PS/2或USB 接口与计算机相连,传输按键的信息。
键盘结构通常包括以下部分:1. 按键: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代表一个字符、数字、命令或功能等。
按键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字母区、数字区、符号区和功能区。
2. 电路板:键盘的电路板上连接着按键开关,实现按键的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
3. 导线和线缆:将电路板与接口连接,传递信号。
4. 接口:键盘通过PS/2或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实现信号的传输。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计算机和一台键盘,确保键盘的连接正确。
2. 打开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
3. 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一个文档,用来记录实验结果。
4. 将注意力集中在键盘上,按下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观察文档中的输入情况。
5. 重复步骤4,测试其他按键,记录测试结果。
6. 关闭计算机,结束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键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矩阵的方式实现的,按键通过电路板中的电气开关与计算机相连,实现键盘输入。
键盘的按键布局通常分为四个区域:字母区、数字区、符号区和功能区。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按键输入是可靠的,按下按键时能够正确输入对应的字符或数字。
键盘的使用方法是简单明了的,只需要按下对应的按键即可完成输入。
实验总结:键盘作为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剪刀脚键盘设计原理
剪刀脚键盘设计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键盘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工具之一,也在不断演进与创新。
而剪刀脚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键盘设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使用体验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那么,剪刀脚键盘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了解剪刀脚键盘的结构。
剪刀脚键盘是一种采用剪刀脚结构的键盘,其按键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一对金属片连接,形状类似剪刀,因此得名。
相比传统的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剪刀脚键盘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手感。
剪刀脚键盘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剪刀脚键盘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具有两个重要的部分:按键和剪刀脚。
按键部分是我们平时操作的部分,而剪刀脚则起到了支撑和稳定按键的作用。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采用了薄膜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损性,能够保证按键的长时间使用。
2. 弹簧力设计:剪刀脚键盘的按键在操作时需要有适当的弹性,既要保证按键的灵敏度,又要避免按键过于松弛或过于紧张。
为了实现这一点,剪刀脚键盘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弹簧力设计。
通过控制弹簧的材质和力度,可以使得按键在按下和松开时都具有适当的弹性,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按键体验。
3. 键帽设计:键帽是指覆盖在按键上的部分,它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还能影响按键的手感和声音。
剪刀脚键盘的键帽设计一般采用了凹陷的结构,使得手指在按下键时更容易找到正确的位置,提高了按键的准确性。
此外,键帽的材质也需要考虑到手感和声音的平衡,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4. 电路设计:剪刀脚键盘的电路设计相对简单,主要是为了连接按键和电脑主机或其他设备的电路板。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为了提高键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些剪刀脚键盘还采用了双金属片设计,能够更好地抵抗外界的干扰。
总结起来,剪刀脚键盘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弹簧力设计、键帽设计和电路设计。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剪刀脚键盘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手感和耐用性,成为了很多用户的首选。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5章 IO口应用-显示与开关键盘输入
图5-1
发光二极管与单片机并行口的连接
5
如果端口引脚为低电平,能使灌电流Id从单片机的外部流入内部,则将
大大增加流过的灌电流值,如图5-1(b)所示。所以,AT89S51单片机任 何一个端口要想获得较大的驱动能力,要采用低电平输出。 如果一定要高电平驱动,可在单片机与发光二极管之间加驱动电路,如 74LS04、74LS244等。 5.1.2 单片机I/O端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编程 发光二极管与单片机的I/O端口的连接,如图5-1(b)所示。如要点亮 某发光二极管,只需该I/O端口位写入“0”即可。下面通过一个例子介绍如
21
图5-6 4位LED静态显示的示意图
示字符。这样在同一时间,每一位显示的字符可以各不相同。但是,静态
显示方式占用I/O口线较多。 对于图5-6所示电路,要占用4个8位I/O口(或锁存器)。如果数码管 数目增多,则还需要增加I/O口的数目。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如果显示位 数较少,可采用静态显示方式。但显示位数较多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 采用动态显示方式。 2. 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显示位数较多时,静态显示所占用的I/O口多,为节省I/O口与驱动电路
单片机控制的8位I/O口锁存器输出相连。如果送往各个LED数码管所显示字 符的段码一经确定,则相应I/O口锁存器锁存的段码输出将维持不变,直到
送入下一个显示字符的段码。因此,静态显示方式的显示无闪烁,亮度较
高,软件控制比较容易。 图5-6所示为4位LED数码管静态显示电路,各个数码管可独立显示,
只要向控制各位I/O口锁存器写入相应的显示段码,该位就能保持相应的显
闭合时,P3.0引脚为低电平。单片机对开关状态的检测是由程序检测
10
图5-3
开关、LED发光二极管与P1口的连接
键盘设计原理
键盘设计原理
键盘设计原理是指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和工作需求,设计出能够方便、快捷地输入字符和执行指令的输入设备。
键盘设计原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字符和指令到各个按键位置,并考虑人体工程学、易用性和效率等因素。
键盘设计首先要考虑字符布局。
常见的键盘字符布局有QWERTY、AZERTY、QWERTZ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QWERTY布局。
在设计字符布局时,需要根据字符使用频率和人们的输入习惯来安排字符的位置,使得频率高的字符易于输入,并且尽量避免手指跳跃和发生重码现象。
其次,键盘的按键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
不同手指的长度和力量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手指的力量分布和操作习惯来确定按键的大小、高度和形状等参数。
同时,按键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以便手指能够轻松自然地移动,并减少误触发的可能性。
此外,键盘设计还要考虑用户的易用性和使用效率。
为了提高输入的速度和精度,需要在键盘上标注字符和指令,并设计合适的按键反馈机制,例如按下按键时的声音和手感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符号和特殊功能键的位置安排,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输入各种类型的字符和执行各种操作。
最后,键盘设计还要考虑到耐久性和维护性等方面。
键盘是一个高频使用的设备,因此需要选择耐用的材料和结构,以保证键盘的寿命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键盘的清洁和维护,
使其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总体而言,键盘设计原理旨在设计出方便、快捷、舒适、耐用的输入设备,以满足用户的输入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字符布局、人体工程学设计、易用性和效率考虑,可以实现优秀的键盘设计。
实验六、独立式键盘输入实验
实验六、独立式键盘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1.认识独立式键盘的工作原理2.学习独立式键盘的接口设计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2.仿真器3.独立式键盘实验模块4.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三、实验要求要求由8个独立式键盘和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实验电路,当按下某一个键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四、实验原理独立式键盘中,各按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输入线,每根输入线上的按键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它输入线上的工作状态。
因此,通过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了。
独立式键盘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
但每个按键需占用一根输入线,在按键数量较多时,输入口浪费大,电路结构显得很繁杂,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下面介绍独立式按键的接口方法。
图6-1(a)为中断方式的独立式键盘工作电路,图(b)为查询方式的独立式按键工作电路,按键直接与89C51的I/O口线相接,通过读I/O口,判定各I/O口线的电平状态,即可识别出按下的按键。
(a)中断方式(b)查询方式图6-1 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此外,也可以用扩展I/O口连接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
上述独立式键盘电路中,各按键开关均采用了上拉电阻,这是为了保证在按键断开时,各I/O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
在我们的键盘模块中,已经在键盘输出端加上了上拉电阻,因此不用再额外加上。
五、实验步骤实验参考连线如图6-2所示。
(以6键、6发光管为例)图6-2 实验连线图1、按照图6-2的电路原理,用导线正确连接独立式键盘、发光二极管实验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2、示例程序如下(以6键、6发光管为例):BEGIN: MOV P0,#0FFH ;熄灭二极管LOOP: MOV A,P0 ;读键盘状态ANL A,#3FH ;屏蔽高二位MOV 40H,A ;把读的键盘状态暂放在40H的地址CJNE A,#3FH,HADKEYSJMP LOOPHADKEY:ACALL DL10MS ;延时10MSMOV A,P0 ;再读键盘状态ANL A,#3FH ;屏蔽高二位CJNE A,40H,LOOP ;比较两次读键盘状态,如不同则重读MOV P2,A ;使相应的二极管发亮NOPNOPLJMP LOOPDL10MS: MOV R7,#05LOOP1: MOV R6,#0F9HLOOP2: NOPNOPDJNZ R6,LOOP2DJNZ R7,LOOP1RET将程序调入仿真器进行调试。
简易键盘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键盘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键盘作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对键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它能够更加人性化、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设计一款简易键盘成为了本实验的主要目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材料,设计并制作一款基于蓝牙通信的简易键盘。
通过该键盘,我们可以实现无线连接,通过按键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
本报告将依次介绍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展望。
2. 设计思路我们的简易键盘设计基于蓝牙通信技术,主要包括键盘硬件设计和键盘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2.1 键盘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开发板作为键盘的控制核心。
该开发板具备较高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接口,非常适合作为键盘的控制平台。
我们将利用单片机的GPIO引脚来控制按键的输入和输出,通过编程来实现按键的扫描和信号的处理。
此外,我们还需要设计键盘的结构和按键布局。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传统的QWERTY键盘布局,并根据键盘的大小和手部的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调整,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键盘的结构设计将考虑到键盘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2.2 键盘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中,我们将利用C语言编程,编写键盘的控制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编写按键扫描程序,该程序能够周期性地检测按键的状态,并将按键的信息保存在内存中。
其次,我们需要编写蓝牙通信程序,将按键的信息通过蓝牙模块传输给计算机。
最后,在计算机端,我们需要编写接收程序,接收并处理从键盘传来的数据。
3. 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了验证我们的设计思路,我们按照以下步骤完成了实验:1. 制作键盘的物理结构,包括键盘的外壳和按键。
2. 将STM32开发板与键盘电路连接,确保所有的接口正常工作。
3. 编写键盘的控制程序,实现按键的扫描和信号的处理。
4. 将蓝牙模块与STM32开发板连接,编写蓝牙通信程序。
一、 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
; 选择边沿触发方式 ; 允许外部中断0 ; 允许CPU中断 ; 送8155命令口地址
; 控制字写入 ; 模拟主程序
ORG 0120H
; 中断服务程序
KEYJMP:MOV R3, #08H
; 设循环次数
MOV DPTR,#0EF01H ; 送A口地址
MOV R4, #00H
; 计数器清零
MOVX A, @DPTR ; 读入按键状态
一、 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
首先判断有无键按下; 若检测到有键按下,延时10ms避开抖动的影响,查询是哪 一键被按下并执行相关的操作。 然后再用软件查询等待按键的释放,当判明键释放后,用 软件延时10ms后再返回。
第二次延时的作用是: 一方面避开按键释放时触点 抖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具 有防连击的功能。
二状态分析法设计键盘分析程序的设计32led321led显示原理322七段led显示及接口323点阵led显示及接口led即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由某些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制作成的pn结由于参杂浓度很高当正向偏置时会产生大led显示器具有工作电压低体积小寿命长约十万小时响应速度快小于1s颜色丰富红黄绿等等特点是智能仪器最常使用的显示器
SB0: … … ; 转相…应…功能处理
SB1;:入J口…MP地…址K表EYRET ……
JMP KEYRET ……
AJMP SB4
……
AJMP SB5
SB7: … …
AJMP SB6
……
AJMP SB7
JMP KEYRET
;S0键功能程序 ;S0键执行完返回 ;S1键功能程序
;S7键功能程序
二、 矩阵式键盘接口电路及程序
能完成上述工作的程序清单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AJMP KEYJMP
键盘的设计原理
1.独立连接式键盘
每键相互独立,各自与一条I/O线相连, CPU可直接读取该I/O线的高/低电平状态。 其优点是硬件、软件结构简单,判键速度 快,使用方便;缺点是占I/O口线多。 适用场合:多用于设置控制键、功能键, 适用于键数少的场合。
独立连接式键盘连接图如右图 所示。当没有键被按下时,所有的 数据输入线都为高电平;当有任意 一个键被按下时,与之相连的数据 输入线将变为低电平;通过相应指 令,可以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2. 矩阵连接式键盘 键按矩阵排列,各键处于矩阵行/列的结点处,CPU通过对连 在行(列)的I/O线送已知电平的信号,然后读取列(行)线的状态信 息。逐线扫描,得出键码。其特点是键多时占用I/O口线少,硬件 资源利用合理,但判键速度慢。 适用场合: 适用场合:多用于设置数字键,适用于键数多的场合。
2.键输入程序的设计方法
(1)判断键盘上是否有键闭合; (2)消除键的机械抖动; (3)确定闭合键的物理位置; (4)得到闭合键的编号; (5)确保CPU对键的一次闭合只做一次处理
键盘:单片机系统中完成控制参数、数据输入及修改的 基本输入设备,是人工干预系统的主要手段;主要输入 对象是各种按键和开关。 键盘的分类: 按编码方式可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的硬件编码器实现,并产生 键值的成为编码键盘,如计算机键盘。 靠软件编程来识别的键盘称为非编码键盘。 按键组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连接式键盘和矩阵连接式 键盘。
(2)非编码键盘:采用软件编/译码的方式,通过扫描,对 每个被按下的键判别输出相应的键码/键值。其特点是不增加 硬件开销,编码灵活,但编程较复杂,占CPU时间。适用于 小规模的键盘,特别是单片机系统的键盘。 1.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
对于矩阵式键盘,如上页图所示,键盘的行线X0~X3通过电阻接 +5V,当键盘上没有键闭合时,所有的扫描线和回送线都断开,无论扫描 线处于何种状态,回送线都呈高电平。当键盘上某一键闭合时,则该键所 对应的扫描线和回送线被短路,可以确定,变为低电平的回送线与扫描线 相交处的键闭合。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
实验五:独立式键盘实验4.5.1 实验目的1. 掌握单片机独立键盘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单片机键盘扫描程序设计方法。
3. 掌握按键功能设计方法。
4. 掌握软件消除按键抖动方法。
4.5.2 实验预习1.熟悉Keil集成编译环境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复习独立键盘工作原理。
4. 复习按键去抖动方法。
4.5.3 实验原理实验板上提供4个独立按键,与单片机接口如图4.5.1所示,每个按键单独接单片机一个I/O接口。
只要将相应端口设为1,然后判断端口状态,如果仍为1,则按键处于断开(释放)状态,如果为0,则按键处于接通(闭合)状态。
图4.5.1 独立键盘电原理图4.5.4 预作实验任务1. 用Proteus仿真软件绘制独立键盘电路图,包括如图4.5.1所示键盘接口,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数码管动态显示电路。
2. 简述按键识别过程中如何等待按键释放。
3. 简述按键抖动对单片机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简介消除按键抖动的方法。
4. 编写按键识别函数,要求正确识别4个按键的状态,如果有按键按下则返回键值,从左到右四个键值分别为1~4。
并通过仿真或实验板验证(要求用软件的方法消除按键抖动)。
5.为实验板上4个按键设定不同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数字128,4个按键按下后分别对显示的数字做如下修改:key1:数字+1;key2:数字-1;key3:数字+10;key4:数字-10;流程图如图4.5.2所示,试设计完整程序(按键识别子程序KEYSCAN和动态显示子程序DISPLAY可直接调用这里省略)。
图4.5.2 按键功能设计流程图4.5.5 实验任务1.开机时数码管显示1002.按键key1一次数字加1,按键key2一次数字减1。
加到999时再加1归零,减到000时再减1得999。
3.按住键key3不放实现连加功能,每0.2s加1。
4.按住键key4不放实现连减功能,每0.2s减1。
4.5.6 实验步骤1.分析题意,确定算法,绘制主程序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阵键盘的接口实例
8051单片机的P1口作为键盘I/O
口,键盘的列线接到P1口的低4位,
键盘的行线接到P1口的高4位。列线 P1.0~P1.3分别接有4个上拉电阻到 正电源+5V,并把列线P1.0~P1.3设 置为输入线,行线P1.4~P.17设置为
输出线。4根行线和4根列线形成16
个相交点。
矩阵键盘的接口实例
总结:
无论以何种方式编码,均应以处理问题方便为原则, 而最基本的就是键所处的物理位置即行号和列号,它是各 种编码之间相互转换的基础,编码相互转换可通过计算或 查表的方法实现。
键盘扫描方式
编程扫描方式
定时扫描方式
中断扫描方式
编程扫描方式
编程扫描方式是利用CPU完成其他工作的空余调用键 盘扫描子程序来响应键盘输入的要求。在执行键功能程 序时,CPU不再响应键输入要求,直到CPU重新扫描键 盘为止。
(6)显示RAM和显示寄存器。
I/O控制及数据缓冲器
数据缓冲器是双向缓冲器,连接内外 总线,用于传送CPU和8279之间的命令或 数据,对应的引脚为数据总线D0~D7。 I/O控制线是CPU对8279进行控制的引
线,对应的引脚为数据选择线A0;片选线;
读、写信号线。
控制与定时寄存器
控制与定时寄存器用来寄存键盘及显示工
消抖----软件方法
不过一般情况下,通常不对按键释放的 后沿进行处理,实践证明,也能满足一 定的要求。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对按 键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要根据不同 的需要来编制处理程序,但以上是消除 按键抖动的原则。
简单键盘接口
简单键盘的工作原理
简单键盘的接口电路与编程
实践与思考
简单键盘的工作原理
键盘工作方式
回复线作为行列式键盘的列输入线,相应的列输 入信号称为回复信号,由回复缓冲器缓冲并锁存。 在逐行列扫描时,回复线用来搜寻每一行列中闭 合的键,当某一键闭合时,去抖电路被置位,延 时等待10ms后,再检查该键是否仍处在闭合状态, 如不是闭合,则当做干扰信号不予理睬;如是闭 合,则将该键的地址和附加的移位、控制状态一 起形成键盘数据被送入8279内部的FIFO(先进先 出)存储器。
键盘的编码
1.独立式键盘 按键数量少,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编码。 2.矩阵式键盘 按键的位置由行号和列号唯一确定,因 此可分别对行号和列号进行二进制编码, 然后将两值合成一个字节,高4位是行号, 低4位是列号。
键盘的编码
问题: 不同行的键离散性较大,不利 于散转指令对按键进行处理。 采用依次排列键号的方式对安排 进行编码。
键盘扫描程序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判别有无键按下。 (2)键盘扫描取得闭合键的行、列值。
(3)用计算法或查表法得到键值。
(4)判断闭合键是否释放,如没释放则继续等待。 (5)将闭合键键号保存,同时转去执行该闭合键的功能。
定时扫描方式
定时扫描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对键盘
扫描一次,它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产
中断扫描方式
图中的4输入与门用于产生按 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 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至+5V 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的外部 中断输入端。具体工作如下: 当键盘无键按下时,与门各输 入端均为高电平,保持输出端 为高电平;当有键按下时,端 为低电平,向CPU申请中断, 若CPU开放外部中断,则会响 应中断请求,转去执行键盘扫 描子程序。
生一定时间(例如10ms)的定时,当定时
时间到就产生定时器溢出中断,CPU响应
中断后对键盘进行扫描,并在有键按下时
识别出该键,再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
定时扫描方式 流程图
中断扫描方式
当无键按下时,CPU处理自己的工作,当有键按 下时,产生中断请求,CPU转去执行键盘扫描子 程序,并识别键号。中断扫描方式可以提高CPU 工作效率 。
消抖----硬件方法
设计一个滤波延时电路或单稳态电路
滤波延时消抖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抖----软件方法
软件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单片机获得 P1.0口为低电平的信息后,不是立即认定S 已被按下,而是延时10ms或更长一些时间 后再次检测P1.0口,如果仍为低电平,说明 S的确按下了,这实际上是避开了按键按下 时的抖动时间。 在检测到按键释放后(P1.0为高电平)再 延时5~10ms,消除后沿的抖动,然后再对 键值处理。
简单键盘的接口电路
键盘检测程序功能
检测是否有键闭合
如有键闭合,则去除键抖动
判断键号并转入相应的按键处理
实践与思考
1. 设计一个简单3个按键的键盘来控制一 组发光二极管,使这组发光二极管可以 以6种不同的花色循环点亮。 2. 改用单键实现题1所示功能。
矩阵式键盘接口
矩阵式键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无触点开关按键:
如电气式按键,磁感应按键等。
前者造价低,后者寿命长。目前,单片机
系统中最常见的是触点式开关按键。
按键的分类
按键按照接口原理可分为:
1.编码键盘 2.非编码键盘两类
编码键盘主要用硬件来实现对键的识别,非编 码键盘主要是由软件来实现键盘的定义与识别。
按键输入原理
对于一个键盘或一组按键,单片机系统 中总有一个接口电路与CPU相连。CPU可 以采用查询或中断方式了解有无按键输入 并检查是哪一个键按下,将该键号送入累 加器ACC,然后通过跳转指令转入执行该 键的功能程序,执行完后再返回主程序。
消抖----硬件方法
可采用在键输出端加R-S触发器(双稳态触 发器)或单稳态触发器构成去抖动电路:
电思 路 工考 作? 过 程
消抖电路工作原理
当释放按键时,在开关未稳定到达a端时, 因Q = 0,封锁了与非门2,双稳态电路 的状态不变,输出Q保持不变,消除了后 沿的抖动波形。当开关稳定到达a端时, 因a = 0,b = 1,使Q = 1,双稳态电路 状态发生翻转,输出Q重新返回原状态。 由此可见,键盘输出经双稳态电路之后, 输出已变为规范的矩形方波。
作方式控制字,同时还用来寄存其他操作 方式控制字。这些寄存器接收并锁存各种 命令,再通过译码电路产生相应的信号, 从而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与其对应的引 脚为时钟输入端CLK,复位端RESET。
定时控制
定时控制电路由N个基本计数器组成,其
中,第一个计数器是一个可编程的N级计 数器,N= 2~31之间的数,由软件编程, 将外部时钟输入端CLK分频得到内部所需 的100kHz时钟,为键盘提供适当的扫描 频率和显示扫描时间。与其相关的引脚是 显示熄灭控制端。
矩阵键盘的接口实例
(5)为了保证键每闭合一 次CPU仅做一次处理,必 须去除键释放时的抖动。 (6)扫描程序的流程图 (7)键盘扫描程序
实践与思考
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有键盘锁定功能。要求如下: (1)键盘锁定密码为8888,用户输入“锁 定”“8888”后再按“锁定”键解锁。用户连续按 两次“锁定”键,可以锁定键盘。 (2)简易计算器共有16个按键,0~9十个数字键,加、 减、等于、乘、除共5个功能键,还有一锁定键。 (3)设定一个指示锁定状态的指示位,该位为“0” 表示解锁状态,为“1”表示锁定状态。 (4)编程实现键盘功能部分。
矩阵式键盘按键的识别
键盘的编码
键盘的工作方式 矩阵键盘的接口实例
实践与思考
矩阵式键盘结构与工作原理
试验箱按键电路
矩阵式键盘按键的识别
1. 扫描法 2. 线反转法
扫描法
按键按下时,与此键相连的行线与列线导通,行线在无键 按下时处在高电平,显然,如果让所有的列线也处在高电 平,那么,按键按下与否不会引起行线电平的变化,因此, 必须使所有列线处在低电平,只有这样,当有键按下时, 该键所在的行电平才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CPU根据行 平电的变化,便能判定相应的行有键按下。8号键按下时, 第2行一定为低电平,然而,第2行为低电平时,能否肯定 是8号键按下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9、10、11号键按下 同样使第2行为低电平。为进一步确定具体键,不能使所有 列线在同一时刻都处在低电平,可在某一时刻只让一条列 线处于低电平,其余列线均处于高电平,另一时刻,让下 一列处在低电平,依次循环,这种依次轮流每次选通一列 的工作方式称为键盘扫描。
可编程键盘接口芯片介绍
Intel8279是一种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 片,它含有键盘输入和显示器输出两种功能, 是经典的接口芯片,目前使用已少。
基于SPI总线的MAX7219,是经典的8管共 阴数码管刷新和64按键接口驱动芯片,国内类 似型号有CH451/CH452。 基于I2C总线的键盘/显示驱动器--ZLG7290。
扫描计数器
键盘和显示器共用,提供键盘和显示器的扫描 信号。扫描计数器有两种工作方式:编码方式 和译码方式。按编码方式工作时,计数器作二 进制计数,4位计数状态从扫描线SL0~SL3输出, 经外部译码器译码后,为键盘和显示器提供扫 描信号。按译码方式工作时,扫描计数器的最 低二位被译码后,从SL0~SL3输出,提供了4中 选1的扫描译码。与其相关的引脚是扫描线 SL0~SL3。
按键开关的抖动问题
常用的去抖动的方法有两种:
1.硬件方法 2.软件方法
抖动产生与影响
单片机系统中应用的一般是由机械触点 构成的按键。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 会有抖动。 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 可能导致判断出错。 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 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消抖电路工作原理
按键未按下时,a = 0,b = 1,输出Q = 1, 按键按下时,因按键的机械弹性作用的影 响,使按键产生抖动,当开关没有稳定到 达b端时,因与非门2输出为0反馈到与非 门1的输入端,封锁了与非门1,双稳态电 路的状态不会改变,输出保持为1,输出Q 不会产生抖动的波形。当开关稳定到达b 端时,因a = 1,b = 0,使Q = 0,双稳态 电路状态发生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