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4a8c5f01dc281e43af044.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
![《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61ff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多彩的民间》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多彩的民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彩的民间》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1、找吉祥图案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
2、分析作品,讲解剪纸的特点3、分组讨论,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老虎、狮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又有所不同。
分析为什么即使表现同一题材还存在差异。
(比较后发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朴实、隽秀,还有的玲珑、精巧。
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发生了改变。
)教师总结:虽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异,与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
《多彩的民间》教案篇2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
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
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a7bf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8.png)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第2课。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是“民间艺术交流会”“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和“保护民间艺术”。
本课重在第三板块的教学。
结合我们家乡福安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展教学,真实地了解家乡民间艺术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其衰落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进一步思考如何去传承保护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1.关注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2. 初步理解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为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
【教学准备】问卷星调查课前活动单【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难点: 初步理解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中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点击现状,发现衰落1.播放福安民间艺人送福的视频,交流还了解哪些福安的民间艺术。
2.课前问卷调查反馈。
3.观看福安评话和糖画的视频,了解福安部分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学生谈感受。
4.交流讨论,有人认为这些东西消失了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班级调查表呈现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发现部分民间艺术在逐步衰落的现实,同时结合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保护民间艺术的欲望。
】活动二:合作探究,寻找原因1.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合作交流。
2.小组汇报,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3.小结: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想办法保护它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研究家乡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辨中反思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活动三:齐心协力,保护传承1.国家的重视。
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民间艺术。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2de01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9.png)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创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彩纸、泥等。
3.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方法的文字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这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剪纸、泥塑、农民画等民间艺术的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特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
教师提供创作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2ac2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8.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多彩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欣赏并模仿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学会欣赏和模仿民间艺术作品;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民间艺术元素。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模仿。
学习难点1.民间艺术的体现形式;2.如何在创作中加入民间艺术元素。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步骤二:讲解(20分钟)1.什么是民间艺术?2.民间艺术的特点是什么?3.民间艺术的体现形式有哪些?4.民间艺术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欢迎?步骤三:欣赏和模仿(40分钟)1.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并分析其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2.让学生尝试模仿这些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等要素,并进行绘画创作;3.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尝试加入民间艺术元素,从而提高创作的综合素养。
步骤四: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和创作的认识,并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五、作业在家完成一幅自己的创作作品,尽量加入民间艺术元素,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创作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对民间艺术和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欣赏和模仿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7929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f.png)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
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吗?在你们平时生活中,看过哪些形式的民间艺术?
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花样演讲会。
二、学习新内容
1.引导学生观看一段民间艺术表演视频。
2.学生自由讨论这段表演中表现了哪些民间艺术形式,并组织口语表达。
3.师生共同体验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中国结等,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或根据教师指导选择,完成一份小作品并进行展示。
三、拓展学习
1.学生自主了解民间艺术,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形成一份小册子。
2.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自行设计并创作一种民间艺术作品,并进行展示。
四、课后拓展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一次民间艺术展览,并在校内或班内分享和讲解所见所闻。
2.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民间艺术相关的资料、制作艺术品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
五、知识点总结
1.民间艺术是指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了传统戏曲、民歌、民间舞蹈、手工艺品等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2.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采集资料、创作艺术品等形式来了解民间艺术,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想象力。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bb7a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e.png)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以及它的特点和形式;
2.探索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3.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或制作。
教学重点
1.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2.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民间艺术形式和价值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和过程
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例如:戏曲、杂技、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
2.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例如:传承文化、激发创造力、丰富精神生活等等。
3.组织学生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并进行表演或制作。
例如:学习简单的舞蹈或编织手工艺品等等。
活动安排
1.活动一: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活动二: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组织小组讨论并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验。
3.活动三:选择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学习,例如:学习民间舞蹈或编织手工艺品等等。
并进行简单的表演或制作。
教学评估
1.学生对于民间艺术形式和特点的理解和体验;
2.学生对于民间艺术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表达;
3.学生在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并进行表演或制作时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探索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学以致用,在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并进行表演或制作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美好。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唐三彩)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唐三彩)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c103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1.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多彩的民间艺术(唐三彩)【人美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唐三彩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欣赏唐三彩的艺术魅力,并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知识准备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已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器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2.知道“彩土”的概念;3.能够准确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了解唐三彩的历史背景通过课件展示、多媒体展示和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唐三彩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唐三彩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
2.欣赏唐三彩的作品放映唐三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唐三彩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能够感受唐三彩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3.学习唐三彩的绘画技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绘画技法,引导学生掌握唐三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4.制作唐三彩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彩土和绘画工具,制作唐三彩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交流与分享学生在制作完成后,进行交流和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作业布置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三彩的特点和制作工艺,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1.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渠道,查找更多关于唐三彩的历史和文化知识;2.继续练习唐三彩的绘画技法,制作更多唐三彩的作品;3.跟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制作的唐三彩作品,展示自己的成果。
五、教学反思唐三彩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三彩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工艺,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和互动式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唐三彩的绘画技巧和制作方法。
在作品制作完成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0cb2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2.png)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民间艺术是传承人类文化的珍贵财富。
将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既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舞蹈、音乐、书法等多个角度设计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活动。
一、舞蹈教学设计1. 民族舞蹈欣赏设计一堂舞蹈欣赏课,介绍不同中国民族的舞蹈,如藏族的“唐卡舞”、蒙古族的“刺绣舞”等。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2. 民间舞蹈创编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民间舞蹈,并组成小组,创编自己的民间舞蹈作品。
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舞蹈的动作和舞蹈结构,同时体现自己的创意。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团队合作、表达和创造力。
二、音乐教学设计1. 传统民歌合唱选择一首优美的传统民歌,将学生分成不同声部,进行合唱排练。
通过学唱民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乐器制作与演奏让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如竹笛、纸做的手风琴等,并进行一次小型的乐器演奏会。
学生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演奏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舞台表演经验。
三、书法教学设计1. 毛笔书法基础向学生介绍毛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如笔画的书写顺序、笔画的粗细等。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和练习,培养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2. 书法创作与展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文诗句或名人名言,用毛笔进行书写。
在书法创作完成后,组织一次书法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
结语:通过将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同时,通过舞蹈、音乐、书法等形式的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民间艺术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经历,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认同,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增添了一抹多姿多彩的色彩。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9ec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4.png)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艺术的定义与价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定义:民间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本土特色。
2. 民间艺术的特点:地域性、传承性、多样性、实用性。
3. 民间艺术的价值:文化传承、历史研究、审美欣赏、产业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民间艺术案例,如剪纸、泥塑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民间艺术案例,如剪纸、泥塑等。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展开课堂讨论。
5. 总结:强调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民间艺术,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选择一种喜欢的民间艺术,尝试动手制作,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案第二章:民间艺术的分类与代表作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2. 使学生认识到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品、表演艺术、建筑艺术等。
2. 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剪纸、年画、泥塑、皮影、曲艺、古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3.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展开课堂讨论。
5. 总结:强调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96fd3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3.png)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表现形式;3.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导学内容:1. 什么是民间艺术?2.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品介绍;3. 民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导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其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二、观点诠释1. 讲解民间艺术的定义和特点:民间艺术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剪纸、刺绣、陶瓷等多种形式。
2. 与宫廷艺术的区别:民间艺术更注重表现平民匹夫的生活和情感,更具有朴实真挚的特点。
三、代表作品介绍1. 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如《清明上河图》、《百鸟朝凤》等,展示其绘画风格和题材内容。
2. 中国传统民间雕塑:如岭南石雕、泥塑等,介绍其雕刻技艺和表现形式。
3. 中国传统民间刺绣:如苏绣、湘绣等,展示其精美绣花和传统图案。
4.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如窗花、剪纸画等,介绍其剪纸技艺和传统意义。
四、当代传承和发展1. 民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通过民间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培训等形式,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传统。
2. 民间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结合摩登科技和设计理念,创新民间艺术形式,开拓新的艺术市场。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关注和进修民间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导学案附加练习:1. 请你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其特点和魅力。
2. 你认为当代社会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哪些挑战?请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754ad67ec102de3bd8926.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7309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8.png)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500字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表现方式。
3. 培养学生欣赏、模仿和创造民间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不同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提琴、二胡、中国画等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者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猜测与民间艺术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接触过的民间艺术的经历或者印象。
1. 展示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豫剧、京剧、川剧等,以及舞蹈、音乐、绘画等形式。
Step 3 学习新知(20分钟)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2.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艺术形式的特点:传统、独特、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表达社会生活等。
3. 教师分组给每个小组配备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要求学生研究探讨该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Step 4 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并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悟。
2. 教师展示一些范例作品,如小提琴演奏、二胡演奏、中国画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美丽。
Step 5 练习训练(20分钟)1. 导入学生参观或通过视频欣赏民间艺术表演,如京剧、杂技等。
2.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模仿,如吟诗、创编舞蹈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Step 6 总结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发现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提问:“你认为民间艺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意义?”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回答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0133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f.png)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1)最喜欢的民间艺术吧!5、总结:民间艺术的种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过渡语: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7、考考你:(1)你对我国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都了解多少呢?一起来连一连吧!(2)你还知道哪些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8、全国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苏绣、安塞腰鼓、华县皮影戏、景德镇陶瓷等。
9、林明的日记:我看到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非常著名的民间艺术,就像四川的变脸,简直太神奇、太精彩了!还有广东的舞狮,那么高的梅花桩居然还能够那么从容地表演……真羡慕这些地方的人啊,我们这里可什么都没有!10、导游小手册:你的家乡也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吗?你对这些民间艺术有怎样的了解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5、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衰落的、甚至是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吗?6、衰落的民间艺术:吹糖人、皮影戏、手工木雕等7、班级大讨论:(1)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3)请你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想象一下如果它失传了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8、小提示: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民间艺术,才能保护好中华文化。
9、衰落的春联文化:展示课本第88页材料10、活动探究:想一想,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
并了解一下,我国是否有相关的春联文化保护措施。
11、总结:春联衰落的原因12、我有小妙计:根据我们讨论出来的春联文化衰落的原因,你能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吗?13、14、春联大展台:请你分享一副你认为最精彩的春联,并说说它精彩在哪里。
15、春联文化的保护:(1)把年味儿带回家!乐亭县送春联文化下乡活动举行(2)书写中国写春联创世界纪录大型传统文化活动16、知识窗:课本第89页17、小提示: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美丽的羌族花样)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美丽的羌族花样)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6047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7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美丽的羌族花样)▏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羌族花样的特点,理解其文化内涵;2.学会用彩色卡纸、剪刀等材料制作羌族花样;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羌族花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学会用卡纸、剪刀等工具制作羌族花样。
三、教学难点1.了解羌族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中;2.制作羌族花样需要高超的手工技巧。
四、教学准备1.《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材;2.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铅笔等手工制作工具;3.活动板书:羌族花样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看图片和介绍,让学生了解羌族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让他们发表自己对羌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羌族花样与羌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2. 学习羌族花样的特点通过展示精美的羌族花样,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羌族花样的特点。
在活动板书上列出羌族花样的主要特点,方便学生识别和记忆。
3. 制作羌族花样分发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铅笔等手工制作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用彩色卡纸制作出自己独特的羌族花样。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鼓励。
4. 展示作品在制作完成后,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羌族花样,并分析自己作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选择几幅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品味他们的作品,并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羌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羌族花样的鲜明特点,还提升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们学会了用彩色卡纸、剪刀等工具制作羌族花样,并将其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培养了自己的手工技巧和创意思维。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c2e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2.png)
小学综合实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通过引入民间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设计一堂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欣赏和传承民间艺术。
【教案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探索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通过观摩民间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学习并体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解和体验。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准备】:1. 民间艺术图片、录像资料等。
2. 相关民间艺术表演道具、乐器等。
3. 传统故事、童谣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师生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吗?能举例说明吗?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和独特之处。
二、认识民间艺术(15分钟)1. 定义和解释民间艺术的概念,介绍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分类。
2. 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出民间艺术的特点和分类,能够举例说明。
三、观摩民间艺术作品(30分钟)1. 分小组观摩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作品,包括传统舞蹈、杂技、木偶戏等。
2. 学生就所观摩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观后感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发表观后感。
3. 教师对学生的观后感提问和点评,以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评价能力。
四、体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40分钟)1. 学生分组或自愿选择参与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如舞蹈、乐器演奏、剪纸等。
2. 每组或个人进行简单的表演,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 学案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f9100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2.png)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关注和了解当地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探究它们产生的原因。
2.认识到民间艺术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新。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探究当地民间艺术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习难点】懂得民间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知识构建1.民间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2.我国部分地区有着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
3.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的成就里蕴含着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
四、知识训练1.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民间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作。
B.民间艺术可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C.民间艺术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审美的需求。
D.民间艺人创造艺术全靠勤奋,缺乏聪明才智。
(2)一位同学在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时说:“我们这里的叙事诗《阿诗玛》很有名,它讲述了阿诗玛的故事。
”这位同学的家乡是()A.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B.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C.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3)一位同学在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时说:我们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这位同学的家乡是()A.辽宁省昌图县B.河北省枣强县C.山西省寿阳县(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香包送给亲友可以表达祥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B.舞狮虽然很有意思,但为了避免玩物丧志不提倡欣赏。
C.到广场观察“二人转”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
D.活动上吹奏唢呐可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2.判断题。
(1)甘肃省庆阳市的香包制作技艺闻名全国。
()(2)民间艺人张明山在吹糖人制作上注重写实、强调神韵。
()(3)现在人人家里都有电视看,所以不再需要东北“二人转”这种民间舞蹈了。
()(4)在开业活动上吹唢呐可以增添热闹的气氛,表达了人们之间美好的祝愿。
()3.简答题。
(1)结合图片,说一说这种民间艺术是怎样创造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含校本作业)-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含校本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3febc232cc58bd63086bd7b.png)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四年级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难点: 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过程活动一:民间艺术交流会(一)民间艺术的组成1.了解民间艺术的组成。
2.说一说:在我们当地,有哪些民间艺术?(二)民间艺术的来源1.走进民间艺术看课本83页2.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3.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民间艺术产自于哪里?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将课前搜集的关于民间艺术的物品或图片与同学交流。
活动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一)当地的民间艺术1.听一听2.说一说:阅读课本84页内容,并完成下面表格。
(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感知民间艺术。
阅读85页内容,讨论下面问题。
(三)走进民间艺人1.读一读:86页“阅读角“2.议一议: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总结:民间艺术多种多样,且又各具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教学反思: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校本作业一、填空1.()、()、()和民间工艺等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民间艺术。
2.民间艺术由()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3.民间艺术的()和()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4.()的成就里用含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二、连线题北京川剧变脸东北京韵大鼓广东秧歌天津舞狮江西杨柳青年画陕西景德镇瓷器新疆华县皮影江苏卡姆艺术四川苏州刺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2.能力目标:培养对我国民间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学习难点】
激发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学习过程】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民间艺术?请至少列举出三例。
2.请收集民间艺术,并进行分类。
当地民间艺术课前调查表
分类名称介绍
民间艺术
民间文学
民间美术
民间舞蹈
民间手工
艺
……
3.议一议:请举一例民间艺术,说说它蕴含民间艺人的哪些努力和智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对我国民间艺术的欣赏与保护能力,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感悟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基础上,激发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学习难点】
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学习过程】
1.选择一项民间艺术进行现状调查。
家乡民间艺术调查表
小组成员:
探访方式:
探访地点:
探访内容:
名称简介产生和来源现状
2.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的关系,你怎么看?3.思考这些民间艺术的现状的原因,设想它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
名称简介(产生和来源)现状
春联喜庆象征,春节也来越少了山东梆子戏曲艺术学唱的少了
泰安鱼鼓说唱艺术濒临消失
肥城唢呐红白事吹奏越来越少
石横武术防身濒临消失
锡茶壶生活用品市场越来越窄
藤条编织生产生活用品濒临消失
玉米皮编织生活用品难觅踪迹4.交流: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还能够为保护民间艺术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