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变未来清华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术月战略合作签约
哈佛大学校长DrewGilpinFaust清华演讲全文
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清华演讲全文尊敬的陈吉宁部长,陈旭书记,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今天能够回到清华大学,就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和大家交流想法,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气候变化以及致力于构造一个可持续、宜居住的世界。
今天,海平面上涨威胁着海岸线,日益频繁的旱灾不断改变生态系统,全球碳排放仍在持续增加。
有一句谚语,说种树最好的时机是二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我七年前第一次访问清华时,曾和顾校长一起,种下一棵友谊树。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再次访问这个美丽的校园。
我知道,这里早在清代就是京城的园林名胜。
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清华-哈佛友谊树已经成为我们众多领域的合作关系蓬勃发展的象征。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见证着我们的合作为世界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正因为这样,我今天希望花一点时间,来讨论贵我两校这样的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能够发挥的特殊作用。
四个月以前,同样是在北京,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U.S.-China Joint Announcement on ClimateChange),承诺在未来二十年内限制美中两国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声明,它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设定了宏伟的目标,同时也标志着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希望通过它推动其他国家同样的行动。
其实,这两位领导人都是我们的校友:他们一位是清华化学工程和人文专业的毕业生,另一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七年以前,甚至就在一年以前,我们都很难预见他们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
然而,贵我两校数十年前就已经为它播下了种子。
我们培养了有能力把数月的讨论转化成国际性里程碑的领袖;我们超过二十年的气候分析合作为声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这些事情,惟有大学才能做到。
美中联合声明的发表,对两国关系,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我们自然应该为这一时刻的到来感到欣慰。
中国一直以来为解决复杂的经济与环境问题做出着巨大的努力,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案例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案例在当代社会,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创作的手段和表达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一些成功的艺术与科技跨界合作案例,展现它们如何相互促进,推动创新与发展。
一、虚拟现实艺术近年来,虚拟现实(VR)技术逐渐被引入到艺术创作中,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案例便是_____(名称)。
该项目通过VR技术,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完全虚构的艺术世界,使观众能够与作品互动,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参与感。
例如,在一个名为“_____”(具体虚拟艺术展名称)的项目中,观众不仅可以观察艺术家创作的内容,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自由创作。
二、数据艺术数据艺术是一种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抽象数据转化为视觉艺术的方式。
艺术家_____(艺术家姓名)便成功地展开了其在数据艺术领域的探索。
在其作品“_____”(作品名称)中,他通过收集和分析社会经济数据,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脉络。
观众在观看这些呈现出来的图形时,便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数据背后的故事。
这种将数据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信息传达能力,也使更多人关注到社会经济问题。
三、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让艺术创作的方式多样化,甚至开启了一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如艺术家_____(艺术家姓名)所创作的“_____”(作品名称),便利用了机器学习算法生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一过程涉及大量数据训练,机器通过学习海量艺术作品的风格和特征,最终生成了风格多样的图像。
观众在看到这些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品时,往往会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家的区别与联系。
四、交互装置艺术交互装置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旨在通过观众的参与来强化艺术作品的表达。
著名的艺术家_____(艺术家姓名)在其作品“_____”(作品名称)中,就通过装置技术设计了一个可以与观众互动的作品。
在这个作品中,观众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装置的视觉和声音效果,创建了一个与观众实时互动的艺术空间,深化了艺术的表现层面。
26657552_南京世青科技服务中心主任、Hi_China国际青年发展联盟主席柳茜
柳茜在清华园“北京和上海建得比纽约都好,中国竟然还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可柳茜明白,“这些偏见大多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对立,而是因为他们做出判断基于的事实不完整,甚至被扭曲”。
“我们希望告诉同学们,中国实际情况是什么,为什么西方所理解的‘真理’在东方土地上不能扎根?的确,我们有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但是我们同样有九亿农民和庞大的贫困人口。
我们有新一批的年轻人尝试走出去,发出自己的声音”,柳茜说道。
看着身边高谈阔论的同学们,柳茜深知,他们未来大概率将成为各个国家政府部门决策者,和关键行业领军人物。
如果他们对中国有客观的印象,未来在面对中国问题决策时也许会多一份理解,就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正面影响。
于是,在哈佛第二年,作为肯尼迪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的柳茜带领团队组织了“哈佛中国行”项目。
“我们不尝试去隐瞒或夸大任何事情”,她说她的初衷是为世界青年360度呈现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
项目在哈佛大学范围内举行面试,在225位报名者中,仅有来自14个国家的26名学生通过,柳茜的选拔标准是“对中国真正感兴趣,并有能力和潜力在未来跨文化沟通中发挥作用的人”。
在十几天行程中,项目成员围绕“中国的行政体系解读”“崛起中的私营企业”“崛起中的社会组织”“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四方面进行结构化主题参访,依托哈佛校友资源,深入政府、企业、学校、农村,从不同维柳茜(右)在第16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现场大学等顶尖高校。
柳茜介绍:“有人回去之后,写了大量文章阐述来中国前后的不同看法;有人选择到中国工作;也有人代表自己所在的机构与中国达成了合作。
”“在哈佛,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闪光点,但有一个闪光点共存于每一个人,那就是使命感。
”在哈佛两年,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她作民间外交和青年成长的思路变得逐渐清晰。
她坚信:“只要我们能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又能影响身边人,我们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致力培养青年全球胜任力2015年,从肯尼迪学院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后,柳茜回到祖国,在一家上市集团总部工作,拿着近百万年薪,站在很多人看起来的人生巅峰。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1. 引言1.1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
艺术和科技在过去往往被看作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如今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呈现出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艺术家开始利用科技的力量创造出更加令人惊叹和沉浸式的作品,而科技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和创意,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更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和突破。
通过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可视化等方式,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前卫的审美表达。
这种融合不仅扩展了艺术的领域和可能性,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跨学科研究不仅仅可以丰富艺术形式和表达,也可以推动科技的创新应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应当积极拥抱这种变革,探索其中的无限可能性。
1.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各学科之间也开始展现出相互交汇、相互融合的趋势。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学科之间新的合作机会,也为解决跨学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跨学科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得到充分整合,为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发挥着重要作用。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需要艺术家、工程师、设计师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真正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共荣,创造出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作品。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推动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为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和前景。
2. 正文2.1 审美思想的演变审美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与创新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在当今社会,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产生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创作,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的多样化,两者的融合已成为新常态。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仅是新形式的艺术作品产生,更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和思想的碰撞。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所带来的创新,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
______(填空1:例如,数字艺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兴起)。
与此同时,艺术也在影响科技的发展,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灵感。
______(填空2:例如,设计思维在科技产品中的应用,使得产品不仅具备功能性,更具备美学价值)。
二、跨界合作的形式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呈现出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受到青睐。
艺术家们利用喷绘、建模、编程等技术手段,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例如,______(填空3:某个具体的数字艺术项目或数字艺术家)。
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进步,使得观众体验艺术作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这些技术,观众不仅能欣赏艺术作品,更能沉浸于艺术创作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之中。
______(填空4:描述一个具体的VR或AR艺术体验)。
3.智能艺术装置:科技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带来了互动性和智能性的提升。
例如,不同传感器与机械装置的结合,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响应观众的动作和情感,从而增强互动体验。
______(填空5:提到一个具体的智能艺术装置案例)。
三、跨界合作的创新成果艺术与科技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本身的创新,更带来了整个产业的变革。
例如______(填空6:提到某个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业务模式或新产业的诞生),这足以说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广泛影响力。
通过跨界合作,艺术家能够利用科技工具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而科技公司也能够借助艺术家的创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专访
尺度对社 会的发展进行批 判性思 考 ; 其 三 ,我们无可避免 的进 入到 了数字 化世界 ,那么以艺术和美 学的视 角来审视数字化世 界 ,基于
对自然 、感官 、审美和 感情等方面的关注 ,来 探寻如何面向人类本
质问题的 、信息 生态 视野中的可持续设计 , 将 成为设计学科亟待解 决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学科中 , 针对可 持续 问题 的一项 重要变革吧 。
面 向未来 , 设 计学科 需要构 建新 的设计理 念 、思维 、方 法、程 序 , 甚至足 美学范式和评价标 准 ; 其次, 它 扩大了设计学科研 究的内涵 和外 延。由于设 计本身及其服务对 象变得复杂 了,因此设计学 科研
究的领域 也随之扩大 了,并且广泛 的理论 探讨还激发 了人们 以人 文
地嘴 :
郾 吁 任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院 院长 鲁晓波教 授专访
AN I NTERVI EW W I TH PROFESS0R LU XI AOBO, DEAN OF ACADEM Y 0F FI NE ARTS, TSI N GHUA UNI VERS I TY
本 刊 记 者 :鲁 院 长 ,既 然 以计 算 为 中 心 的 社 会 发 展 已经 促 进 了
▲ 青瓷盘设计
学术成 果 :
设计学科的根本性变革 ,那您对青年设计师 有哪些建议吗 ?
鲁院长 :建议谈不 上 ,我主要是想更多的鼓励一 下现在还在设
计 线工作的 青年 人。现在 ,尽管我国的设计 创新激励机制 、商业 环境还不能尽如人意 ,但是给予了设计师从所未 有的机会去发挥自 己的想象力 、创造力 和实践力的。跟国外相 比我们 的项目相对采说 还 是很多的 ,所 以机会 也就多一些。当面对一些不成熟 的客户的时 候 ,我们 现在已经能够依 靠数字技术和数据使客 户信服 我们 的设计 创 造 ,并且能够通过科学 的标准化评价方式来祆 取客 户的支持和认 可, 具有 比以往更高 的竞争 力。同8 寸 ,我们还将敏锐 的观 察力和理
艺术设计与未来科技的融合
艺术设计与未来科技的融合艺术设计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它源于人类的感性与理性,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跨领域的综合性艺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艺术设计不断与未来科技融合,在创新、表现手法、艺术体验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挑战。
艺术设计在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艺术设计面临了新的挑战。
在数码相机、计算机软件、影像处理等方面,数字技术已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创作方式,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和效率。
但数字化与人性文化的联系有些割裂,数字作品的外在形式从屏幕上的平面呈现无法做到空间和触感的真实性。
如何让数字艺术作品在丰富表现手法的同时保留人文底蕴,成为了数字时代艺术设计的新挑战。
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许多人们的担忧,它的出现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进而削弱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其实,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进步。
“以人文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已经得到人工智能的发掘和拓展。
例如,在绘画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大量的作品和色彩搭配,模拟出与人类同等甚至优于人类的作品;再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用户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使得艺术设计发挥出更深远和高效的价值。
艺术设计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时代的新兴领域,它不仅可以被广泛应用在游戏和娱乐领域,而且也可以被用于艺术设计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平面外面再次实现媒体的丰富和空间的体验,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和创作过程,同时让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同时,艺术设计也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和范围,使虚拟世界的内容更加生动、立体。
艺术设计与物联网的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同样对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和发展,艺术作品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广泛,比如智能花瓶、智能画框等。
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艺术设计更好地展现其价值和特色,比如数字博物馆的兴起,让人们更便捷地体验博物馆和艺术品的展览。
跨界合作: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跨界合作:艺术与科技的碰撞1. 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融合带来了许多新颖和令人惊叹的创意成果。
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打破了创造性和实用性之间的界限,为社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2 艺术与科技的定义:艺术与科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艺术是通过创造表达情感、美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而科技则是利用理论、方法和工具来解决现实问题并推动社会进步。
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他们可以共同产生全新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1.3 跨界合作的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对于创新和变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几十年中,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认识到通过跨领域合作可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创新和进步。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推动各自领域的发展,还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体验。
因此,跨界合作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追求的目标。
通过探讨艺术与科技的碰撞、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未来跨界合作趋势,本文将深入研究并呈现出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行动建议和期待范例,希望能够启发更多人参与到这一跨界合作中,并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 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艺术与科技在当代社会中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跨界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带来新颖的创新和实用的应用,还会产生双向影响并促进共同发展。
本节将探讨艺术与科技碰撞的现状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
2.1 当代跨界合作案例分析当代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进行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许多艺术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并将其应用到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或声音设计等领域。
此外,数字艺术也在大数据时代得到广泛发展,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茱莉亚·魏斯曼(Julia Weisberg)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是一位插画师和程序员,她运用编程语言来创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
科技引领建筑未来
科技引领建筑未来【开篇】我们为一种使命而生对建筑未来的梦想从未如此清晰【正文】当科技以建筑为媒连接万物我们用建筑拓展幸福空间为人民造福用科技赋能中国建造为国家担当我们用科技重新定义建造将制造、创造、建造融为一体用装配式建造诠释建筑工业化的到来作为建筑工业化引领者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装配式智慧建造平台搭建数字孪生建筑数字化设计工业化制造智能化建造智慧化运维打通工程建造产业链上下游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推动中国建造生产方式深刻变革从施工总承包向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长转型我们让建造从工地走进工厂引领新型建筑工业化潮流智能制造、精益制造高精度的布品与产品施工现场绿色拼装节能、节水、节电、节材,保护环境更智慧更灵动的建造方式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推动中国建造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我们用科技重新定义建筑从历史到未来如穿越时光的斗拱从原始的榫卯技法到现代的预制构建从横向延展的屋脊到向上生长的模块用科技改变了人类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我们的创造是科技与创新共同的笔墨创造自由智慧的空间创造万物互联的新世界也创造了爱与生命的奇迹我们用科技重新定义城市投身双碳战略最前沿聚力攻关原创引领性核心技术作为行家、专家、管家以低碳建筑、低碳产业低碳管理与运营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带动中国建造向清洁低碳转型我们研发实施”光储直柔”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流供电柔性存储调节实现了建筑节能低碳运转让建筑成为一座绿色发电厂从能源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与调蓄者实现了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推进双碳战略在乡村落地以研发实施零碳村落为着力点先行探索乡村有机更新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尾篇】我们与时代同行科技是先天的基因禀赋创造是先明的奋斗底色敢为人先是独特的精神气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信、自立、自强不负科技创新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勇闯中国建造无人区勇当清洁低碳转型先锋勇做科技报国的追梦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引领建筑未来的奋斗史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展
龙源期刊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展作者:Emma来源:《设计》2018年第14期6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大厅开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党委书记马赛,党委副书记吴琼,副院长曾成钢、杨冬江、方晓风、赵超,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等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清华美院教务办公室主任原博主持,参展本科生所在系负责人、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及本科生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副院长曾成钢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表示,四年来,同学们从-个个对艺术有着懵懂热爱的青涩少年,逐渐成长为在艺术与设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的青年,本次展出的作品,以问题、需求思考为导向、以丰富选题、多样的观察视角和综合的媒介表达方式,展现了同学们服务社会、关注生活的创作态度,独特艺术语言的追寻探索、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白明、绘画系青年教师封帆代表培养单位及指导教师发言。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金奕奕同学代表毕业生发言。
最后,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毕业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美院教务办公室、清华美院学生工作组承办,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学院美术馆同期展出,共展出272位毕业生(含20位数字娱乐设计二学位学生)的500余件(套)作品。
其中陶瓷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绘画系、工艺美术系、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毕业生的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雕塑系毕业生的作品在美术学院各展厅展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努力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资源,依托本院加快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的建设,面向国家创新发展,推进产学研、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跨文化、跨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次展览的作品主题鲜明、艺术风格多样、设计理念新颖、面向未来、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创新。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已成为一种趋势。
许多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通过跨界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界限,推动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这种合作不仅使艺术更具表现力,也让科技在人文领域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方式1. 数字艺术的崛起数字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最直接体现。
艺术家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创作出令人瞩目的作品。
通过算法生成、3D打印等技术,数字艺术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形式,还提高了作品的传播效率。
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够沉浸在互动的艺术环境中,感受全新的视听体验。
这种新颖的媒介手法改变了传统艺术展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2. 人工智能的参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艺术创作开始借助AI算法进行探索。
艺术家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来生成新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等。
AI不仅能帮助艺术家提高创作效率,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例如,AI可以分析大量的艺术作品,提炼出风格特点,为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这种人工智能的参与,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科技在艺术展览中的应用在各种艺术展览中,科技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数字投影、人工智能互动装置等科技手段,艺术展览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展厅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的反馈也能实时影响展览内容。
这种交互式的展示方式,使观众在参观时不仅是被动欣赏作品,更是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
二、艺术与科技合作的意义1. 促进文化多样性艺术与科技的合作,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各种文化在新技术的助力下,得以互相借鉴与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艺术的内涵,也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2. 推动社会创新科技的发展常常引领着社会的变革。
艺术作为表达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与科技结合,能够将这些变革展现给公众,引发思考与讨论。
祝贺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
祝贺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作者:来源:《工业设计》2021年第04期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
而美术学院则是总书记此行的第一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着65年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
其从创立之初就汇聚了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和美术家,始终涵养着众多的设计人才,为国家艺术和设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培养中国现代艺术和设计学者的摇篮。
长期及来,美术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和民生需要为己任,坚持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不仅在学科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性引领和指导作用,还在艺术和设计的创新实践、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参观了主题为“实种实褎,实颖实栗”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
展览以图文并茂、实物与模型结合等形式全面展示了美术学院自创办以来的重要教学和科研成果。
首先,总书记详细了解了美术学院多年来在国家重大主题、形象设计和展示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仔细观看了展品成果,听取了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关于学院发展历程的汇报,以及美术学院在教学、科研和设计创作方面的汇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年来秉持以国家和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众多无愧于国家发展、时代精神、主旋律弘扬的优秀作品。
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首都机场壁画群、庆祝香港回归大型紫金花雕塑等作品充分显示出学院师生对党和国家饱含深情,从党史中汲取创作营养的创新精神和情怀。
在设计学科服务国家形象和日用民生展厅,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深入了解了美术学院师生们深度参与国家勋章、国家庆典、国际盛会等设计的作品,以及涵盖衣食住行多方面的产品和文化创造成果。
在未来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的展位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切询问了学院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情况。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概述在当今社会,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愈发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艺术也在不断地与新技术接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无论是在视觉艺术、音乐、舞蹈,还是在文学、戏剧等领域,科技的运用都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1. 视觉艺术的创新近年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人工智能(AI)等科技的出现,给视觉艺术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比如,艺术家可以利用VR技术,创造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观众直接“走入”作品之中。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不仅是作品的旁观者,更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性大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吸引力。
2. 音乐与科技的结合在音乐领域,科技的运用同样不可小觑。
从音频软件到音效设备,科技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
同时,许多音乐家开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曲目的创作和编排。
这为音乐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提供了新的动力。
甚至一些作曲家和DJ已经开始与AI合作,创作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音乐作品,吸引了无数乐迷的关注。
3. 舞蹈艺术的革命在舞蹈领域,科技的融入使得舞蹈表演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舞蹈家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投影仪等设备,将自己的动作与科技元素结合,实现实时的互动效果。
例如,在现代舞演出中,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通过动态捕捉技术转化为虚拟影像,与之相呼应,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跨界合作的案例1. 日本团队TeamLab日本的艺术集体TeamLab运用技术创造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他们利用投影技术和互动系统,让观众能够与展品互动,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观众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作品的呈现,真正实现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对话。
2. 迪士尼与科技的融合迪士尼在其主题公园及电影制作中,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他们利用先进的动画及特效技术,使得经典故事焕发新生。
同时,在迪士尼乐园中,AR技术也被应用于游乐设施,让游客能够体验到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
设计艺术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创新驱动与合作机遇
设计艺术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创新驱动与合作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设计艺术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设计艺术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创新驱动与合作机遇,并就如何利用这一趋势推动国际合作提出建议。
一、创新驱动设计艺术交流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通过跨文化、跨领域的交流,设计师们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激发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设计师个人成长,还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创新驱动下,设计艺术交流能够促进国家间的技术、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关系的深化。
二、合作机遇设计艺术交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丰富的机遇。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公共卫生等。
这种合作不仅能推动设计师个人的成长,还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国际合作,设计师们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创意,共同推动设计艺术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
此外,设计艺术交流还可以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在文化交流中,设计师们可以传递各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这种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国际间的误解和冲突,为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建议为了充分利用设计艺术交流带来的创新驱动与合作机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设计艺术交流的投入,为设计师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资源支持。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设计师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建立合作平台:建立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平台,为设计师们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渠道。
平台可以定期组织设计比赛、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促进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培养跨界人才: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跨界人才,鼓励设计师们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这样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4.推广设计品牌:通过推广设计品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设计。
中国设计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推广中国设计的品牌形象,提高中国设计的国际影响力。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与创新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引言在当今社会,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创作和消费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不仅推动了艺术的边界,也为科技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科技跨界合作的现状、创新案例,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艺术创作的工具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艺术家开始使用编程、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科技手段来创作作品。
例如,在_(填写具体例子),艺术家通过使用_(填写工具或技术)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不再是单纯的静态展示,而是与观众互动,并打破了传统艺术欣赏的方式。
数字艺术的崛起数字艺术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利用计算机软件,艺术家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的图形和效果,使其作品更加多元化。
同时,互联网也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共享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____(填写具体的艺术家或作品),该作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说明数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
跨界合作的创新案例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不乏一些成功的跨界合作案例。
比如,____(写下一个著名的跨界项目)成功地将科技与艺术结合。
该项目利用_(填写技术)来____(填写项目的具体目标或功能),引导观众体验全新的艺术形式。
此外,一些科技公司也开始关注艺术领域,通过赞助或合作艺术项目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例如,____(写出科技公司和其艺术项目的案例),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支持,也为企业塑造了更具人性化的形象。
创新带来的新机遇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为创作者开辟了全新的机遇。
科技的进步不仅丰富了创作素材,还使作品能够达到更广泛的受众。
众多新兴市场正在形成,比如____(填写市场或领域),这些市场中的消费者对创新形式的艺术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艺术创作更加注重体验和参与感。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暨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暨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佚名【期刊名称】《《数码设计.CG WORLD》》【年(卷),期】2012(000)010【摘要】北京[2012年9月26日]2012年9月26日上午“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暨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中国文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校长冯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徐延豪,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分别致辞,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邱亚夫、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驻华使领馆代表也纷纷到会祝贺。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点,艺科展执行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对展览主题及筹备情况进行了介绍。
【总页数】1页(P72-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2【相关文献】1.第三届国际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亚太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广西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学术研讨会 [J],2.第三届国际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亚太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广西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学术研讨会 [J],3.第三届国际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亚太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广西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学术研讨会 [J],4.第三届国际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亚太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广西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学术研讨会 [J],5.艺术与科学:两种形态,一个世界——记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J], 观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
2010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
佚名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于10月14日开幕。
本届学术月的主题为"交叉学科的创新",在整个学术月当中,包括韩国首尔市副市长郑庆源、德国设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库普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在内的数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共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系列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为大家带来国际最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与经验,并进行分别以"企业设计战略和管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研究"、"服务设计"为主题的设计管理workshop活动。
【总页数】1页(P121-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
【相关文献】
1.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隆重开幕——暨“2011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北滘论坛”和工业设计机制研究与原型创新模式推介会 [J],
2.第四届清华国际艺术9设计学术月——2012“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北滘论坛[J],
3.第四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暨2012--“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北滘论坛”设计创新方法案例推介会 [J],
4.2010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国家设计政策与产业园区建设峰会” [J],
DSPI
5.坚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高工程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第15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2010年9月16~1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举办
2023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举办无(文/图)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24(37)2
【摘要】2023年12月1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2023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ICADE2023)在清华大学礼堂隆重开幕。
本届大会以“新_角色”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40余位嘉宾,以及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近400名参会代表,与清华大学师生、媒体等共聚一堂,共同拉开本届大会的帷幕。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无(文/图)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迎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发展高潮——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年会暨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3.孙春兰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高峰会议上的主旨演讲
4.在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第十八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开幕式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颁奖大会在无锡举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改变未来--“清华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术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
揭牌论坛活动
为推动陶谷特色小镇设计产业做大做强,打造世界级陶瓷创新中心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石湾镇街道与原在顺德北滘工业设计城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团队进行接洽沟通,成功达成该团队转来陶谷的意向,并多次与佛山软件园沟通协调,引导园区于2018年通过公开招标成功引入该研究所。
近期,研究所已完成市民政局的非盈利性组织的注册,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佛山市盈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联合举办“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同日举行设计产业沙龙论坛,共同探讨中国陶谷设计产业发展方向。
一、活动主题
设计改变未来--“清华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术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揭牌论坛活动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18年9月27日9:00-16:00
活动地点: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9号楼
三、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
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局
佛山市禅城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
原型创新研究所
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
所
承办单位:佛山市盈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佛山市设计联合会
佛山市知识产权协会
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协会
佛山市信息协会
佛山市工业设计学会
四、拟邀嘉宾(详见附件)
(一)佛山市、区、街各级领导
(二)研究所团队核心成员
(三)特邀专家
(四)龙头企业负责人
五、活动流程
(一)参观研究所(9:00之前)
孔区、鲁院长、马书记等清华美院领导及嘉宾在柳教授、石教授的带领下参观研究所。
(二)领导致辞(9:00-9:25)
1.佛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蔡家华
2.佛山市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鲁晓波
(或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马赛)
4.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柳冠中(三)签约仪式(9:25-9:55)
(1)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签订“清华国际艺术与科学学术月”合作战略协议
(2)中国陶谷工作指挥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签订“设计创新工作坊”合作战略协议
(3)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与佛山市盈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陶谷创新中心”合作战略协议
(4)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与佛山东鹏陶瓷集团、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派的科
技有限公司、佛山唯思创意产品策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设计战略协议
(5)佛山市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与佛山市工业设计学会、佛山市设计联合会、佛山科技服务业协会签订设计战略协议
(四)揭牌仪式(9:55-10:05)
区、街领导和清华美院领导共同剪彩揭牌。
(五)集体合影(10:05-10:20)
(六)设计产业沙龙论坛(环节一)(10:20-12:10)
1.主题演讲--主讲人:柳冠中
演讲主题:设计能否改变未来
2.主题演讲--主讲人:石振宇
演讲主题:基础研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七)中午用餐及自由洽谈、休息时间(12:10-14:00)(八)设计产业沙龙论坛(环节二)(14:00-16:00)
3.主题演讲--主讲人:汤重熹
演讲主题: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
完善地方产业设计机制
4.主题演讲--主讲人:刘诗锋
演讲主题:提升设计价值的能见度
5.专家围绕陶谷设计产业发展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
六、工作分工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毛伟锋街道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吉江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成员:杨涛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陈铁楼街道党工委委员
陈树凯街道党工委委员
李勇奎街道党工委委员
何凯敏街道党工委委员
(二)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
1、统筹协调组
组长:杨涛
副组长:万旭东
成员:由街道经科局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对接研究所、软件园,沟通协调各工作小组,汇总各工作信息。
2、场地保障组
组长:叶勤发
副组长:尹萍萍
成员:由盈赛公司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做好会场布置、用餐安排,提供活动需要的相关条件。
3、会务接待组
组长:陈铁楼
副组长:梁华青
成员:由街道党工委办、经科局、宣文体局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做好活动当天的政府领导迎送接待,协助排好领导嘉宾座位,协助相关车辆安排;
4、宣传媒体组
组长:何凯敏
副组长:戈强
成员:由街道宣文体局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邀请主流媒体,组织媒体进行采访,做好舆情监控。
5、环境保障组
组长:李勇奎
副组长:罗义孝
成员:由街道环城局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清理活动周边游商小贩,做好绿化环境保洁。
6、停车组织组
组长:冯宇
成员:由谊华公司工作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提前安排好石湾公园周边停车场地,有序保障活动车辆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