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1)

合集下载

运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运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运输资源配置与效率
01
02
03
01
提高运输效率的途径包括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改进运输组织方式、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和设备等。
02
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提高运输效率。
03
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降低运输成本。
04
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运输速度和安全性,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具有派生性、多样性和替代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运输市场的需求状况和运输业的发展。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运输需求受到经济、人口、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影响运输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市场均衡的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政策、技术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影响市场均衡的状态和稳定性。
促进公平竞争
介绍不同类型的运输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法、航空法等。
法规类型
法规内容
法规实施Biblioteka 法规影响详细阐述各项法规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如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格、运输安全等。
分析法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如执法不严、监管漏洞等。
探讨运输法规对运输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提高运输安全、促进技术进步等。
2
3
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限制运输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布局,优化运输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长距离运输和个体车辆出行。
优化运输结构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出行理念,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
提倡绿色出行理念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贡献。

在交通运输事业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理论对交通运输事业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交通运输事业领域,这一理念体现在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论为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

二、生产关系理论对交通运输事业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参考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为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根据这一理论,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体制,实现公有制和劳动密集型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保障员工权益,提高生产效率。

三、经济理论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坚持节约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促进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科学技术理论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交通运输事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为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贡献。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坚定实施科学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05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启示 与意义
揭示了经济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包括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等,为理 解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强调了阶级斗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的根源和阶级斗争的 必然性。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指导,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04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源于经典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并受到列宁、斯大林等 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在中国则受 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影响。
03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背景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是在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发展历程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经历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和借鉴了 其他经济学派别的理论成果。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统治地位。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与贡献
对经济学的影响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支持。
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为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

运输经济中级知识点总结

运输经济中级知识点总结

运输经济中级知识点总结一、运输经济的基本概念1. 运输经济的定义运输经济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运输手段将生产要素、产品和市场联系起来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既是经济的一部分,又是经济的基础。

2. 运输经济的功能(1)联系生产要素和产品:运输经济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能够将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实现资源的流通和配置。

(2)扩大市场范围:运输经济能够将产品运达更远的地区,扩大市场的范围,增加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利润。

(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运输经济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专业化分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3. 运输经济的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交通工具,发展缓慢,效率低。

(2)机械化阶段:以蒸汽机、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逐渐普及,运输工具的运力、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3)现代化阶段:以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等现代交通工具为主,快速、便捷、高效。

二、运输市场与价格1. 运输市场的特点(1)需求波动大:运输需求受季节、天气、产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性大。

(2)供给多样化:运输市场供给主体多样,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等。

(3)竞争激烈: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和服务水平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2. 运输价格形成(1)运输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距离、运输成本、市场供求关系、政策法规等。

(2)运输价格的形成方式:主要分为政府管制价格和市场自由定价两种。

3. 运输价格的特点(1)弹性差异:不同运输方式对价格的弹性不同,航空运输弹性最大,水路运输弹性最小。

(2)区域性:运输价格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受到区域发展、渠道多寡等因素的影响。

(3)核定价格与市场价格:很多运输价格是政府核定的,与市场价格有所偏离。

三、运输需求与产能1.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规模和结构对运输需求有直接影响,人口密集地区的运输需求会更高。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的移动性增强,对运输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的思想与供应链管理

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的思想与供应链管理

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的思想与供应链管理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物流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理论基础,对于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和提升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认为,物流管理是一种以价值流动为核心的管理活动,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优化各个环节的运作,实现价值的创造和分配。

这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待物流活动,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和合作。

2. 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物流管理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仓储和运输管理,减少物流成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协同能力。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物流管理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遵循绿色物流理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物流活动应该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为导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供应链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物流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物流和供应链相关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1. 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需要从战略的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供应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这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配置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战略决策。

2. 供应链协同与合作: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和合作,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

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

3. 供应链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物流运营的优化,包括采购、生产、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通过精细化的调度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灵活性。

4.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供应链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指标和数据的监控,及时了解供应链的状况并进行改进。

运输经济学读书笔记(一)

运输经济学读书笔记(一)

运输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主要参考文献:《中国交通运输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运输经济学》。

肯尼思·巴顿的《运输经济学》《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交通运输业》《运输经济学》赵锡泽编著运输业的基本概念:交通运输是指通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有目的地将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实现空间场所变动的载运和输送活动。

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是借助运输工具进行货物和人员等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的变化。

运输生产的产品是一种空间的效应,被运输对象在运输之后所处的环境和空间地点发生变化。

运输生产是以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变换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运输产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除了采矿工业、农业和加工制造业以外,还有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它也经过手工业劳动、工场手工业劳动和机器生产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就是运输业,不论它是客运还是货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交通运输业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以水运为主的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2)以铁路为主的时期(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3)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大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4)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输业的主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5类运输方式。

其它:为运输工具的运输活动提供服务的众多环节。

包括港口、车站、机场、货运站以及相关的装卸、搬运、理货、仓储等服务。

那些为交通运输提供服务的代理人、经纪人等市场中介组织也属于运输业的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还可以将道路建设、道路和航道维护、运输工具维修归纳到运输产业之中。

运输经济学的发展:最早注意运输经济问题的是18中叶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此时的运输业还处在发达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运输业(主要是帆船和马车运输)对社会分工、对外贸易、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等方面起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论运输业 - 胡景北的个人网站

马克思论运输业 - 胡景北的个人网站

马克思论运输业和商业、金融业胡教授说:“如果马克思认为客运业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那么《再评》作者首先要讨论马克思为什么那样认为,要指出马克思的错误。

如果《再评》作者对马克思的批评是令人信服的,那么,他对《略论》的批评也才有令人信服的可能性。

这里,我再一次声明,我完全支持《再评》作者对《资本论》的批评(如果《再评》作者批评《资本论》的话),不管他的批评是否有错误。

”下面我们看马克思对于运输业特别是旅客运输业工人是否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55-56页)“在总公式中,P的产品被看作是一个和生产资本的各种要素不同的物质的东西,是一个离开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的,并且具有和生产要素的使用形式不同的使用形式的物品。

……但是,有一些独立的产业部门,那里的生产过程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的产品,不是商品。

在这些产业部门中,经济上重要的,只有交通工业,它或者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

亚·楚普罗夫关于这一点曾经说过:“工厂主可以首先生产物品,然后寻找消费者。

”{他的产品在作为成品离开生产过程之后,作为和生产过程分离的商品转入流通。

}“因此,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两个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分离的行为。

但是,在不创造新产品而只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中,这两种行为是合在一起的;服务{场所的变动}必须在它被生产的同一瞬间被消费。

因此,铁路能够寻找顾客的范围,至多只是沿线两侧50俄里<53公里>的地方。

”不论是客运还是货运,结果都是场所的变动,例如,现在纱不是在产地英国,而是在印度。

但是,运输业所出售的东西,就是场所的变动。

它产生的效用,是和运输过程即运输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旅客和货物是和运输工具一起运行的,而运输工具的运行,它的场所变动,也就是它所进行的生产过程。

这种效用只能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它不是一种和生产过程不同的,只有在生产出来之后才作为交易品执行职能,作为商品来流通的使用物。

马克思主义航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航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航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作者:张峰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时代大背景下,航运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背景自然会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有大量反映航运经济发展思想的内容,如航运经济与工业革命的关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关系,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等等。

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对于中国发展航运经济,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具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航运思想;现代启示中图分类号:A811;F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06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6卷第2期张峰:马克思主义航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指的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立的理论体系及后人的发展;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立的理论体系。

本文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试图梳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航运思想,为中国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强大的海权,提出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和商品的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突破了国别的界限,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其依赖性也日益增强。

航运是经济全球化时代联系各国贸易往来的咽喉和命脉。

航运沟通了世界各地市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曾指出:“从政治和社会的观点来看,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

”\[1\]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这样伟大的变革时代。

在开辟世界市场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航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曾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新航线的开辟,地理的大发现,进而航运业的兴起,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社会背景,不可能不给马克思恩格斯带来深刻的思考。

运输市场经济学电子教程

运输市场经济学电子教程

运输市场经济学电子教程第一节运输经济学的要紧研究对象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

人类从事交通运输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地不在的任务,因此运输是人类的差不多活动之一,交通运输的联系和阻碍,早已远远超出运输业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运输经济学是要用经济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差不多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

也能够说,运输经济学研究特定范畴内,即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经济关系。

依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目前与运输经济有关的学科,大致可划分为运输经济学、运输地理学、运输规划学、运输工程学、运输组织和经营治理学如此几个领域。

这几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叉,有时候不容易分得专门清晰。

但一样来说,运输经济学家专门关怀对运输需求的估量和克服距离障碍所花费的代价问题,他们研究运输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探求运输业进展运作中的内在经济规律,分点它的规模、比例、结构以及与其他经济活动和经济部门的关系。

而关于地理学家来说,运输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阻碍经济与社会活动分布的要紧因素之一,因此他们关怀运输网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学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空间网络来研究,探求客货流分布及变化的规律和阻碍因素。

运输规划学要紧研究运输业进展中运输设施建设的布局、规划原则、规划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具体的运输项目。

运输工程学要紧解决具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问题和工程中如何提高治理水平、提高效率及效益的问题。

运输经营治理学则是运输业经营者关于运输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规模、如何在运输市场上竞争和内部如何从事打算、财务、劳资等方面的经营和治理的学科。

在一定程度上,运输经济学为其他运输学科提供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

在开展运输地理研究、进行运输规划、从事工程设计和施工,以及经营治理运输企业之前或工作进行之中,应该对问题的本质和来龙去脉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以后的可能趋势作出推测,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出方案以进行评判和可行性研究,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运输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项工作中都包含经济问题,都离不开运输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经济循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循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循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张碧波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2年第04期[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题中之义,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实现中的商品二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问题及信用制度等对国民经济循环具有关键意义。

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从国内生产与国内消费主导国民经济循环来看,新发展格局赋予社会总产品实现新的内涵和要求,包括主导特殊领域的生产以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弹性消费体系等。

新发展格局要求减少国民经济循环风险,寻求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间的正确比例以及处理好积累与信用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循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新发展格局;安全发展[中图分类号]F0-0;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4-0017-08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并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1]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2020年8月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3]“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新发展格局理论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在中国经济社会与国际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持久战的历史视野下提出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新发展格局是对以往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大国内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囊括与升华,是指导中国未来长时期发展的战略总纲。

一、马克思经济循环思想的核心问题从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法来看,国民经济循环既包括资本本身的循环,又包括进入个人消费的商品的循环,而这正是社会资本总体考察的范围。

运输经济学——导论

运输经济学——导论

运输经济学
1.运输经济学的学科演进 1.3 发展时期
二战后,各种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在宏观、微观 方面的进步,吸引了学多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
1946年《交通运输:原理与问题》
1950年《运输经济学》 1958年《运输业中的竞争经济学》 综合论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竞争、定价原理、经 营、国家对运输业的管理和运输政策。
经济学的边际主义研究中具有
重要地位。这篇论文也被后人 因此在运输经济学学说史中占 有重要地位。
认为是第一篇运输经济学专论,
国民经济中 的运输工具
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
早期运输经济学的部分代表人及其著作 (拉德那)
姓 名 亚当〃斯 密 李斯特 国籍 苏格兰 德国 代表作 国富论 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 论公共工程 的效用 铁路经济 资本论 铁路经济 国民经济中 的运输工具 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 年代 1776 1841 讨论了运输进步的历史及其影 主要内容、思想和贡献
运输经济学
运输管制、外部性等
2.运输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2.3 运输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地理学
运输经济学
经济学
运输规划 与管理学
运输经济学
2.运输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2.4 学习运输经济学的意义
即使是已经十分成熟的一些经济学理论,也已经证明必 须在外部性和网络特性这一特定坐标系中重新考虑其针 对性和适用性。 通过认识运输业的特殊性去检验和发展已有的一般经济 学理论,这对经济学本身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运输经济学
1.运输经济学的学科演进
1.3 发展时期
1935年,美国 D.P.洛克林:《运输经济学》。标志着 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 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 1940,约翰逊(E〃Johnson)《交通运输:经济原

运输经济学-蒋惠园-《运输经济学》讲义

运输经济学-蒋惠园-《运输经济学》讲义
(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2)运输影响分工和交换 (3)运输影响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 (4)运输与贸易的规模受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2、李斯特的论述 李斯特是德国早期的经济学家(1789~1846),于 1841 年出版了《政治
1
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比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晚了半个多世纪。此 时,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而德国的工业革命起步不久,远远落后于英、法、美三国。因此,李斯特不 仅看到了亚当·斯密以后这几十年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巨大发展,而 且也看到了世界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以铁路和轮船为代表的机械化 运输出现,这就使他能够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 其主要观点是:
二、运输经济学在当代 P19~24
1、运输经济学在发达国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达国家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即
铁路运输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其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战前,汽车运输就开 始在欧美各国向铁路运输提出了挑战,其他运输方式也迅速发展起来。
1940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E·约翰孙(E·Johnson)等人出版了《交
(1)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运输既是工业和贸易的原因,又是工业和贸易的结果 (3)运输政策对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马克思的运输经济理论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用大量的篇幅对运输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 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运输经济思想和 理论。其基本要点概括如下: (1)运输是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 (2)运输也是社会经济存在的基本形式 (3)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的继续 (4)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5)运输影响资本的周转 (6)运输影响资本主义经济 4、其他西方学者的早期论著 从西方工业国家广泛修筑铁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段时间里,铁 路一直在世界运输业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期间,铁路的投资、经营以及国家 对铁路的管理,成为运输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各个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 大等国都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英国伦敦大学教 授 D·拉德那的《铁路经济》;俄国朱浦洛夫的《铁路经济》;奥地利 E·萨克 斯的《国民经济的运输工具》等。

运输经济学学习教案

运输经济学学习教案

运输经济学学习教案标题:运输经济学学习教案引言: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交通运输及其相关产业的经济问题。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运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他们对于运输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论1. 运输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运输需求和供给分析1. 运输需求的决定因素2. 运输供给的决定因素3. 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4. 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分析三、运输成本分析1. 运输成本的分类2. 运输成本的计算方法3. 运输成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4. 运输成本与价格弹性的关系四、运输市场结构与竞争1. 运输市场的市场结构分析2. 运输市场的竞争形式3. 运输市场的竞争策略和影响因素五、运输政策与规划1. 运输政策的目标和原则2. 运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3. 运输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方法4. 运输政策和规划的评价方法六、运输效率与可持续发展1. 运输效率的概念和评价指标2. 提高运输效率的途径和措施3. 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4. 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七、案例分析1. 运输经济学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2. 运输经济学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3. 运输经济学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对运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他们将培养运输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本教案内容包括运输经济学的概念、研究方法、需求与供给分析、成本分析、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与规划、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对运输经济学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中解决问题。

运输经济学1章

运输经济学1章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早期运输经济学的部分代表人及其著作 (李斯特) 姓 名 国籍 代表作 年代 主要内容、思想和贡献
苏格兰
德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国 奥地利 美国
亚当· 斯密
李斯特 杜比特 拉德那 马克思 朱蒲洛夫 萨克斯 惠灵顿
河南农业大学
国富论
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 论公共工程 的效用 铁路经济 资本论 铁路经济 国民经济中 的运输工具 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早期运输经济学的部分代表人及其著作 (马克思) 姓 名 国籍 代表作 年代 主要内容、思想和贡献
苏格兰
德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俄国
亚当· 斯密
李斯特 杜比特 拉德那 马克思 朱蒲洛夫
国富论
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 论公共工程 的效用 铁路经济 资本论 铁路经济
1776
1841 1844 1850 1867 -1894 1875
萨克斯
惠灵顿
河南农业大学
奥地利
美国
国民经济中 的运输工具
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
1878
1887
论述了铁路和航运对资本 主义大工业的作用。经典 经济学家的关注反映了资 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运输 业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明 显上升。 马克思历来对运输业非常 重视,早在1848年的《共 产党宣言》中,就把“把 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 里”作为所有国家无产阶 级革命过程中应采取的10 项措施之一。
河南农业大学
运 输 经 济 学 (第一章)
当代运输经济学的部分代表人及其著作
姓 名: 国 籍<代 表 作> 年 代 约 翰 逊:美国<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 1940

轨道交通运输经济学教案(1)

轨道交通运输经济学教案(1)
(6)罗伯特.福格尔运用反事实的论证方法,说明铁路对经济增长并不像人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起到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7)道格拉斯.偌斯认为,航运的安全性加强以及市场经济扩大等因素使得运输成本降低,从而提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七、三维(FSO)综合交通运输理论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一、背景和意义
(1)轨道交通在世界各国中,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交通运输的骨干。从经济角度上来看,是世界将逐渐转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从而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被取代。
(2)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①最早轨道交通,是由骡马牵拉车辆在轨道上运行
②1804年,第一台能在铁轨上前进的蒸汽机车诞生
3、掌握三维(FSO)综合交通理论
4、掌握运输产品解析
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三维(FSO)综合交通理论
2、掌握三维(FSO)综合交通理论
教学方法与思路:
在让学生了解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和生活语言来解释理论。如寒假回学校的方式,淘宝的产业流程等。
课时安排:4课时
(1)空间因素(2)时间因素。
综合交通运输含义演进综述
①前苏联较多使用的“统一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
②美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后来的运输行为和活动的联合与协作,近年来的强调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隙链接和提供全过程、完整的运输服务;
③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综合交通运输的研究。
(2)综合的交通运输的概念
与实践问题
(1)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属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
是社会公用事业;
(2)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规模、结构与效率问题;
(3)轨道交通运输产品的性质与定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问题。

它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交通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俄罗斯开始传播,并逐渐在交通经济领域得到应用。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们通过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符合的交通经济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日益完善,并逐渐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这为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实践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交通生产、交通消费和交通分配。

1. 交通生产交通生产是指交通运输企业和组织进行的与运输有关的产业活动,包括交通工具的制造、修理和维护等。

在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中,交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来组织和管理交通生产,使其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2. 交通消费交通消费是指个人和社会在出行过程中所支付的交通费用,包括交通运输票价、油费、维修费等。

在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中,交通消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国家的调控和市场机制,合理确定交通消费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权益。

3. 交通分配交通分配是指交通运输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配置过程,涉及到货物和人员的运输需求及其满足程度。

在马克思主义交通经济学中,交通分配的重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国家的计划和市场的机制,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海运服务贸易思想对现代海运的启示

马克思海运服务贸易思想对现代海运的启示

马克思海运服务贸易思想对现代海运的启示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4. 16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但是作为贸易的派生需求,我国航运业一直处于巨额逆差状态,逆差额从20XX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450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逆差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关于货物运输,以往的学者更多关注交通运输业,大量研究集中在国内的公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领域,而对于海运方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处于世界前列,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海运需求,所以海运服务贸易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

而对当前航运业的严峻经营形势,笔者从马克思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马克思对航运和贸易的研究思想,认为发展我国当代海运业,特别是对于建立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船舶制造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同时,马克思从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家贸易等角度分析了它们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贸易和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工业革命年代,贸易和航运几乎同时兴起,共同发展至今。

那么目前我国的海运服务贸易为什么逆差如此之大?这必须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的结构、分工、竞争与管理等方而来综合考虑。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很少,如有学者推崇国货国运,但笔者认为那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即使采取措施让更多的出口商选择中国海运,也并不能有效提高中国海运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甚至会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

要提高中国海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应多措并举,尤其要采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贸易和航运思想中找到解决办法,包括航运与贸易的关系,贸易如何促进航运的繁荣等。

因此,认真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贸易与航运经济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航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我国建设成贸易强国与国际航运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运输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现代运输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绝对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看到了这两者之间的重要联系,所以他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用大量篇幅对运输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运输业的性质方面,马克思明确指出运输属于物质生产性活动,他认为货物运输与纯粹流通性的商业活动不同,“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物质生产的内容包括使物质发生空间位置变化的交通运输。

因此运输业是除了开采业、农业和加工制造业以外的“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是特殊的生产和流通部门。

同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运输业在产品和生产过程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特性。

马克思指出,运输业的劳动对象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类本身,且劳动对象不必为运输业所有;运输业的生产场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或一个面;不改变运输对象的形态或物理化学属性,只改变它们的位置,以求在时空上的最佳配置;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就是运输对象的位置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它不具实物形态,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存在,而且运输产品所产生的效用,是和运输过程即运输业的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运输业的资本结构特殊,只由垫付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上的资本构成,因而,运输资本的循环公式与一般工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不同,而且固定资本比重较大,流动资本比重较小。

马克思特别重视运输业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市场的供求除了受商品自身理化性质影响外,还受其所处的时空状态影响,运输正是通过改变商品的时空状态,降低商品的运输费用,提高了商品在更大空间中的竞争能力。

他认为“一个过程的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生产过程,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交通运输影响资金周转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是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从而减少束缚在运输中的资本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减少原料和商品的储备数量,从而减少束缚在储备状态的资本。

马克思说,“商品经济越发展,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就越是重要”。

资本主义生产是大机器生产,“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出一切空间界限”,它要力求摧毁商品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资本越发展,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越大,它就越是力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它对现代运输业的依赖性就越大。

马克思从多方面论述了运输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包括为工业运来了较远地方的廉价原料;不断为工商业开拓远方市场,运输业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拓宽了商品流通的范围;使商品产地和销地的位置和距离发生相对变化,改变资源的配置;加速了人口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运输业的发展需要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的不断消耗构成了对工业生产的巨大需求,刺激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铁路等现代运输业带动了其他许多工业的发展,“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运输业加速瓦解了各国小生产的分工方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全面形成,同时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等等。

马克思认为“工农
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交通运输业因而在资本主义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成为工业化的最直接结果,它“逐渐地靠内河轮船、铁路、远洋轮船和电报的体系而适应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多次热情称颂了运输业出现的进步,他说,19世纪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革命,“只有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才能与之相比”。

在运输价值和运输费用方面,马克思认为,运输工人的劳动创造新价值,运输价值“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交换价值一样,都是由其中消耗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价值加上运输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运输价值“要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

而运输追加的价值量,和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距离、货物的体积、重量及易损毁程度成正比。

在运输业投资方面,马克思通过分析运输业需要聚集大量资本,指出了交通运输规模形成的跳跃性同运输需求增长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认为运输需求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前交通运输项目是不会获利的。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投资于运输事业的条件,指出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大都要依赖多个资本的“合力”来进行,说明了股份制在发展现代运输业中的作用。

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马克思还提到国家在发展运输业方面所给予的支持。

此外,马克思还区分了运输工具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在运输工具的更新方面则有整体更新(属于固定资本更新范畴)和局部更新(属于固定资本维修范畴)之分。

在运输业的发展方面,马克思认为技术经济性能优越的运输方式终将取代技术经济性能差的运输方式,而且随着运输需求的多样化,运输技术的发展,运输业将分解为更多的分支,出现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局面。

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是留给运输经济学的一份宝贵财富,其内容非常深刻,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体会、总结和汲取营养。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推动的蒸汽火车和轮船时代,他看到了这一运输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影响。

但那毕竟只是资本主义工业和运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马克思没能亲身经历后来的内燃机、电力和核能时代,没有看到后来得到巨大发展的汽车、管道、超级货轮和航空运输,也不曾预料今天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所以他对后来逐渐展示出的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各方面更为复杂纷繁的联系,无法作出先验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