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病及流胶病的防治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3、蚜虫:蚜虫对桃树的危害较大。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防治。
谢谢观看
2、桃炭疽病
症状: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在果实成熟期危害更为严重。果实发病时初为 水渍状淡褐色小斑,后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有明显的轮纹。天气潮湿 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质物。
防治方法:在桃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清除病原。在发病期间喷 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23%克菌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等杀菌剂。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 续喷2—3次。
4、桃缩叶病
症状:桃缩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花和幼果。叶片发病时初为卷曲 状,后呈水渍状并伴有紫红色边缘,病叶皱缩、变形、枯萎、脱落。花和幼果 受害后多数脱落。
防治方法:在桃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发病重的地区可在发芽前 喷布硫酸铜石灰液(硫酸铜50克、消石灰200克、水12.5公斤)。
6、桃树根癌病
症状:桃树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部及根部。发病初期在根颈部长出许多小瘤子, 以后逐渐长大连成大肿瘤。界线清楚,大小不等,使整个根系发育不良,细根 少而短。地上部表现为发芽晚、生长迟缓、落叶早、叶小而黄、开花少而早落、 枝条发育不良、流胶、流泪等。
防治方法:加强土壤管理,防止土壤污染;发现病瘤立即切除并用药剂消毒; 发病重的地块应实行轮作。
(二)桃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1、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褐腐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同时及时清除枯枝落 叶和控制湿度,可有效预防褐腐病的发生。
治疗腐烂病最好的药剂

治疗腐烂病最好的药剂腐烂病是苹果、梨、等多种果树和观赏树木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具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防治腐烂病的优秀药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
一、药剂简介这个药剂就是戊唑醇,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病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原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菌。
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内吸性好等特点。
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又能防止雨水、病菌的侵害,促进伤口、切口的组织愈合。
二、主要特点(1)杀菌谱广:戊唑醇不但能防治腐烂病,还能防治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白粉病、轮纹病、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等多种病害。
(2)內吸传导性好:戊唑醇能被作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吸收,通过韧皮部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达到全面防治病害的目的。
(3)持效期长:戊唑醇被茎叶吸收后,能在作物体内长时间存在,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目的。
特别是采用糊剂进行涂抹,涂抹在病斑上的药剂形成一层药膜,不脱落,耐日晒雨淋和抗空气氧化,一年内可以连续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
持效期可长达1年,可大大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
(4)防治彻底:戊唑醇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对病斑表面的病菌和内部的病菌都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防治更彻底。
三、适用作物该药剂可用在苹果、核桃、桃、大樱桃、梨树、海棠、山楂、杨树、柳树等各种树木上。
四、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腐烂病、溃疡病、轮纹病、流胶、树皮流水等五、使用方法(1)涂抹:可选用1%戊唑醇糊剂涂抹250-300克/平方米,涂抹前将病疤用利刀刮除干净,不留毛茬,边缘与木质部垂直,边缘要超出病疤1厘米。
然后将糊剂均匀涂抹在病斑上涂抹厚度均匀,最好超出边缘2厘米。
药剂在病斑处形成药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可达一年。
(2)喷涂:发病初期,彻底刮除腐烂病疤、粗皮轮纹病病瘤后,用40%甲硫·戊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液,对全树均匀喷雾,一般10-15天1次。
益阳市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果农之友2024.2绿色植保桃树流胶病又叫树脂病、干腐病等,是益阳市桃树生产上一种常见病害,特别是在管理比较粗放以及树势衰弱的果园容易发生。
可危害桃树根颈、主干及各级枝干、果实,目前只能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发病程度。
赫山区科技专家服务团经济作物专家、益阳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王迪轩团队通过系统总结桃树流胶病在益阳市的发生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并在益阳市谢林港镇云寨村经济合作社、益阳市优享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桃园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现总结如下。
1发病症状1.1一年生嫩枝染病初在皮孔产生小突起,病部皮层下有黄色黏稠的胶液。
一般于5月上旬病斑开裂,溢出无色半透明状稀薄而有黏性软胶。
被害枝条表面粗糙,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其上散生小黑点。
1.2多年生枝干受害病部树皮表面龟裂,粗糙,水泡状隆起,并溢出淡黄色、透明、柔软的树胶(图1、图2)。
病部流胶后,病斑逐渐干枯凹陷。
病斑多限于皮层,后期表皮常出现破裂症状。
1.3果实受害主要在幼果期发生(图3),果面溢出黄色胶质,果实病部硬化,后期出现凹陷,有时龟裂,不堪食用。
2病因流胶病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
2.1生理性流胶病主要是经受了外界刺激影响,形成了伤口,导致流胶。
如修剪过度,或环剥、环刻树皮或机械损伤、病虫害造成的伤口,或冻害、日灼等,或肥水管理不当致树势衰弱,或椿象、桃红颈天牛、介壳虫、吉丁虫、食心虫等蛀干、蛀果害虫危害易导致果实流胶病发生(图4)。
此外,受干腐病、褐腐病、腐烂病、缩叶病、根腐病、炭疽病、疮痂病,以及细菌性穿孔病、真益阳市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基金项目: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湖南省科技专家服务团(2022NK4070)。
作者简介:张新良(1977年—),男,大专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E-mail :*****************。
#并列第一作者:吴琴(1977年—),女,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腐烂病及流胶病的防治

完整编辑ppt
24
(2)特别说明 a、造成杨树腐烂病的黑腐皮壳菌属于弱寄生菌, 往往在杨树生理缺水的情况下才能从孔口侵染,形 成腐烂病。因此,容易干旱的4~5月、9~10月,是 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关键时段,此时合理对杨柳树适 当浇水或使用专用吊带输液补水,能有效预防腐烂 病的发生。
(一)分布及寄主
流胶病分布较普遍,在各地均有发生。桃树、 李树、杏树等蔷薇科植物危害较为严重,部分地区 雪松也有流胶现象。
完整编辑ppt
31
(二)危害特点及症状
1、引起树皮破裂、坏死、流胶、枝叶黄化, 严重时病部扩展引起树干的树皮环状破裂,导致植 株死亡。
2、病斑形状不规则,病部皮层褐色,裂口常 有旷胶,发病枝梢叶片黄化,主干发病则植株树势 衰弱,叶片黄化,最后整株死亡。
无性型:半知菌亚门的金黄色
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完整编辑ppt
19
(五)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组织内
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10-15.2℃)、湿度
(60%-80%)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孢
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
1.干腐型:病斑多发生在主干分叉处和大枝、 树干。
完整编辑ppt
6
完整编辑ppt
7
完整编辑ppt
8
完整编辑ppt
9
发病初期:光皮树种在患病部透出褐色 或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隆起,病健交界处 明显,粗皮树种的病斑不明显。当寄主衰弱 和空气湿度较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变软 腐烂,手压有褐色液体流出,有酒糟气味。
如何防治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果实。
一年生枝染病,初时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小突起,后扩大成瘤状突起物,上散生针头状黑色小粒点,翌年5月病斑扩大开裂,溢出半透明状黏性软胶,后变茶褐色,质地变硬,吸水膨胀成胨状胶体,严重时枝条枯死。
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坏死,严重者枝干枯死,树势明显衰弱。
果实染病,初呈褐色腐烂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色胶状物。
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桃树耐干旱,适宜于疏松土壤内种植。
2、科学修剪。
生物农药杀菌剂:
方案一:将《奥力克-靓果安》10—50倍液+渗透剂如:有机硅等,涂抹即可(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的1—2倍),严重间隔7-10天再涂抹一次。
方案二:使用《溃腐灵》药100倍液涂抹,严重间隔7-10天再涂抹一次。
涂抹的最适期为树液开始流动时即3月底,此时正是流胶的始发期,发生株数少流胶范围小,便于防治,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以后随发现随发动人力涂抹防治。
注意事项:
1. 作物种类不同、发病症状及危害部位不同,具体防治方法不同,要灵活掌握。
2.采用涂沫治疗时,病斑处理一定要彻底,如刮除腐烂病时,深度应达木质部,刮除面积直至刮至露出健康组织为止。
优势:
1.涂抹使用,见效快:轻微发病涂抹1次,严重发病连凃2-3次,就能控制病情,复发率低;
2.营养保健:加速伤口和病疤的愈合,促进树体康复,提高树体抗病力;
3.可喷、可沫,使用便捷,省时省力;
4.对皮肤、树体无损伤,安全性高,绿色无公害。
杏树流胶病怎么治 杏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杏树流胶病怎么治杏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杏树流胶病为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发病时自枝干的树皮或伤口裂缝处流出柔软的胶状物,流胶严重的树枝干细弱,叶片变黄,削弱树势。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杏树流胶病怎么治,了解一下杏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杏树流胶病发生特点
杏流胶病是生理性病害。
创伤均能诱发流胶病。
树干流胶处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严重削弱树势。
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
杏树流胶病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防止旺长。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果树的抗性。
2、树干涂白。
秋冬季节注意棚内温度控制,防止冻害。
3、预防保护。
防治蛀干害虫同时避免机械损伤,伤口涂以铅油等防腐剂加以保护;
杏树流胶病的药剂防治
在树体休眠期用胶体杀菌剂(按1千克乳胶十100克50%退菌特的比例配制而成)涂抹病斑,以杀灭病原菌。
另外,新药克腐胶用于治疗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流胶病,不含任何农药成分,外观紫色软膏,是利用滤光纯紫技术滤纯日光中紫外线杀死致病真菌,具有一年以上特长持效期,对治疗各种果树流胶病等树皮病害具有特殊疗效,只需涂抹一次,持久灭菌,持久保护,治病去根,不妨一试。
樱桃树流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樱桃树流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樱桃流胶病危害状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表皮组织处分泌出树胶。
一般春季发生,流胶处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发病原因一是由枝干病害(腐烂病、干腐病、穿孔病等)、虫害(天牛、吉丁虫等)和机械损伤,修剪过度造成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冻害或日灼使部分树皮死亡引起流胶;三是由于土壤粘重,水分过多排水不良或施肥不当等诱发流胶病。
严冬之后,樱桃树的流胶病在3-4月份明显增多。
其原因是低温使树皮组织受冻、生理功能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早已潜伏在树皮内或皮孔内的病菌迅速生长,最终表现出各种症状。
一、去年结果量适度,9-10月份又施用足量有机肥并浇足冬水的樱桃树,3月中下旬全树喷1次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000倍液或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喷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铲除在枝干内潜伏的病菌。
喷布量以枝干湿润、滴水为度。
福美砷对环境有较重污染,应淘汰不用。
二、去年结果多,秋季未施有机肥或施肥量不足,冬水浇量不足的樱桃树,枝干病害将会较重发生。
对此类树,早春要及时浇水,补充速效氮肥,适量补充磷钾肥,最好能补施有机肥,促进树势恢复。
3月中旬全树喷枝干病菌铲除剂,选用世高1000倍液或多菌灵100倍液或菌素清100倍液。
树体出现溃疡型病斑,要及时刮除,以防扩大。
刮治后,病斑处涂腐必清或涂843康复剂,也可涂世高500-1000倍液或多菌灵50-100倍液或菌毒清50倍液。
对出现的枯枝要尽快剪除。
此类树因树体营养亏损较大,今年要严格控制结果量,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综合防治方法应针对以上发病原因加以防治。
例如避免在粘性土壤建园;注意排涝,大雨后及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尽量减少伤口,修剪时不能大锯大砍,避免拉枝形成裂口,不能脚蹬树枝等;搞好病虫害防治,减少虫伤;冬春季向枝干涂涂白剂,以防止冻害和日灼。
对于已经流胶的树不能用刀子刮,以防造成更多的伤口,使流胶更加严重。
树干腐烂的原因及怎样防治

很多的农户在种植果树当中应该注意病害的防治,其中树干腐烂就是其中一种,引起它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我们需要根据起因找到适合的防治方法。
树干之所以会出现腐烂,大都是因为细菌真菌感染扩散导致的。
到了夏季树木生长旺盛,同时天气闷热潮湿,也正是细菌真菌繁殖的旺盛时期,一些不透风的小环境为菌类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有些树为了减少蒸腾作用,防止失水过多,大量修剪枝叶,结果,树干失去了枝叶的遮荫,被阳光直射,在南面以及西南方向出现日灼,当出现伤口后菌类大量繁殖。
防治的话,常用的方法就是杀菌处理,表面清理后喷施一些杀菌剂,例如喷涂净可以预防腐烂病、流胶病、溃疡病、轮纹病、干腐病、阴皮病等病害。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涂抹或喷雾:
1、树体腐烂病、流胶病、阴皮病,无需刮树皮,只需对准病灶纵向划痕后,本品稀释50-100倍液均匀涂抹或者喷施病斑。
2、剪口锯口处理成光滑平面后,稀释200-300倍液拌稀泥涂抹即可。
关于树干腐烂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就给大家说这么多了,防治方案还是需要结合树木的病害情况合理制定。
苗木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流胶病的防治方法苗木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流胶病又叫树脂病,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杏、桃、李、樱桃、樱花等核果类苗木。
苗木流胶病症状:被害枝干皮层呈疱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透明柔软的树胶。
树胶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则成硬粒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严重时致树势衰退,部分枝干乃至全株枯死。
苗木流胶病发病原因:1、由于寄生性真菌、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穿孔病等均可引起流胶。
2、根部病害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以及银叶病、病毒病,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发生流胶。
3、枝干、果实被害虫如红颈天牛、吉丁虫、大青叶蝉、蚱蝉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桃蛀螟、椿象、蜗牛蛀食引起果实流胶等。
4、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以及重修剪也能引起流胶。
5、不良环境条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土壤黏重、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缺镁、空气硫害、氨害等,使桃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6、砧木与品种的亲和性不良,如用毛樱桃砧、杏砧接桃容易发生流胶。
苗木流胶病病原:侵染性流胶病的有性态为葡萄腔菌,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
无性态为桃小穴壳菌。
菌丝生长适温20-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5-30℃。
苗木流胶病发生规律:病菌为害时,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
树体因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胶后,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尤以雨后为甚,树体迅速衰弱。
苗木流胶病防治方法:1、防病治虫对于流胶病的防治,重点把苗木上的病虫害防治好,针对不同苗木病虫害的特点加强防治,重点是枝干害虫,减少虫伤。
2、加强管理,科学施肥浇水,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抵抗能力。
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
3、刮除病斑,在苗木发芽前刮除病斑,并涂抹药剂保护伤口。
可以涂抹的药剂有抗菌剂402,石硫合剂,喷克菌,退菌特等。
4、涂白防冻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
5、喷药保护,春季新梢旺盛期喷药保护,药剂有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预防病菌侵入。
苹果树腐烂病的5种类型及具体防治的有效方法

苹果树腐烂病的5种类型及具体防治的有效⽅法苹果树的根腐病、⼲腐病、枝梢腐烂病、粗⽪病、轮纹病、溃疡型腐烂病统称为苹果树腐烂病,是对苹果⽣产威胁很⼤的毁灭性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病菌主要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尤其是主⼲分杈处最易发⽣。
腐烂病病菌以菌丝体、分⽣孢⼦器、分⽣孢⼦⾓等在病树⽪上越冬。
每年3—10⽉,在病树⽪上不断有橘黄⾊孢⼦⾓出现,⽽以5—7⽉最多,每次都在降⾬后出现。
病菌孢⼦主要靠⾬⽔分溅传播,果园分⽣孢⼦以3⽉上旬⾄4⽉上旬为多,腐烂病菌孢⼦发芽侵⼊后可潜伏在树⽪表⾯坏死组织、叶痕、⽪孔、果台和果柄痕等部位。
在西北黄⼟⾼原和豫西地区,3—11⽉腐烂病菌均可侵染,以3⽉下旬⾄5⽉侵染较多,6—11⽉侵染较少,12⽉⾄翌年2⽉严冬季节不发⽣侵染。
存下来的⼲病斑,届时向纵深扩展为害,11⽉⾄翌年1⽉,内部发病数量激增。
症状隐蔽是苹果树腐烂病特点之⼀。
外观症状出现的⾼峰期是在早春2—3⽉,此时病斑扩展快,为害最烈,5⽉发病结束,晚秋腐烂病病斑发⽣⼜出现⼀个⼩⾼峰。
树势衰弱,愈伤⼒低,是引起腐烂病发⽣和流⾏的主要原因。
凡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如树体负载过量、冻害及⽇灼、营养不⾜等,都可引起病害发⽣。
近⼏年,树形改换,伤⼝过⼤,⼜不采取优质“愈合剂”涂抹,是造成枝⼲腐烂病的重要原因。
我在全国巡察中发现中国果区的腐烂病问题⼴泛发⽣,粗⽪病、轮纹病现象普遍存在。
、⼀、根腐病1、⼟壤板结。
由于长期施⽤化学肥料,尤期是偏施尿素,消耗了⼟壤中⼤量的有机质,从⽽导致⼟壤板结,透⽓性变差,造成果树根系窒息死亡。
2、⼤⽔漫灌。
⼤⽔漫灌,⽔排出⼟壤中空⽓并占据其空间,同样造成果树根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也就是俗话说的把果树给“溺死了”。
3、有益微⽣物菌缺乏。
有机质是有益微⽣物菌的载体,也就是说有益微⽣物菌靠吃有机质来养活,⼟壤中有机质减少,从⽽连带有益微⽣物菌缺乏,有益微⽣物菌其中有⼀⼤功效是它能够抑制腐烂病等有害菌的泛滥。
如何防止桃树流胶

如何防止桃树流胶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一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干杈伤口处。
开始病部稍膨肿变成褐色,随后从伤口或皮孔流出汁液,遇空气渐变成淡黄色柔软的透明树脂,凝结后变成赤褐色,严重时树干布满胶汁块,树势衰弱,树皮开裂,以致枝干枯死;果实发病时,由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甚至破裂,不能食用。
桃树流胶病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与栽培管理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枝干及果实有伤口,如树体机械损伤等;其次是土壤条件差,特别是丘陵、山地过于板结,平原湖区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等。
此外结果过多、根势变衰等都可导致此病。
各地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防治。
具体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
在南方一定要搞好排水防涝,抬高培植穴,增施有机肥,加深活土层,改良土壤。
②枝干涂白,以预防日灼病。
③防治蛀食枝干及果实的害虫。
④修剪时若伤口过大,一定要涂抹接蜡油漆等伤口保护剂。
⑤铲除流胶,用5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上保护剂,保护剂用0.5千克硫磺、1千克生石灰(化开)、0.05千克食盐,加清水5千克,加热制成稀糊状,冷却后使用,能加速伤口的愈合。
- 1 -。
桃树腐烂病与流胶病的发生及防治

降低 , 易 引起 发 病 。果 园 表 土 层 浅 、 低 洼 排 水 不 良、虫 害 多,负载 过量等 ,常发 病重 。
生流胶病 。
23 防治 要 点 。① 农 业 防治 : 首先 要加 强 桃 园 管 .
理 ,搞 好抗病 虫 能力 。一 是增施 有机肥 ,促进植 株 正 常 生 长 ;二 是 搞 好 排 水 排 涝 , 防 止 果 园 积 水 ; 三 是注 意 防 冻害 和 日灼 ( 在秋 冬 季 用 2 % 一2 % 可 0 5 石 灰乳 涂刷树 干 ,既 能杀菌 消毒 ,又 能预 防冻害 和 日灼 ) ,减 少 不 必要 的 机械 损 伤 及 重 度 修枝 ,避 免 为病 菌 入侵 创造 条 件 。② 清 理果 园 和病 虫 害 防治 。
壤 和砾 壤土栽 培流胶 病 很少 发生 ,黏壤 土栽 培易 发
春 秋两 季最 为适 宜 ,尤 以 5~6月发病 最 盛 ,高 温
流胶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流胶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在现代城乡园林绿化中,不论是绿化小区,还是道路绿化,配植的树种,一般多选用常绿树、落叶乔木及花灌木,其中包括一些果树,可呈现出春花秋实的景象,提高了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但果树有个弱点,盛果期生长季节易患流胶病。
流胶病首先侵染靠近根处的分叉部位,到后期逐渐蔓延,使整个树体衰弱,叶色变黄脱落,枝干枯死,严重影响绿化和观赏效果。
一、流胶病的病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与主枝、主枝与侧枝的分叉处,在开始患病的部位,树皮隆起肿胀。
后期从树皮的破口处流出透明的、黄褐色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就变成半软半硬的胶块,冷眼看去很像松树分泌出的松香。
患病的分枝逐渐扩展到其它枝条,最后整枝、整干、整树枯死。
二、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流胶病前期发展得较缓慢,往往被人们忽视,麻痹大意,未及时防治,造成流胶病的泛滥。
造成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北方四季温差较大,夏天炎热易灼伤枝干,冬季气温在-30?C以下,造成树皮破裂,伤口易感染病菌。
二是天牛、吉丁虫及腐烂病菌的侵染。
三是人为的机械创伤,浇水、施肥、修剪不当等因素造成流胶。
三、流胶病的防治措施首先在主观上应加强对流胶病的重视,要本着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治小,治早,治了,避免蔓延。
在秋末冬初,未落雪之前,要认真彻底地清除绿化区里的枯枝、落叶、杂草、烂果,刮除果树枝干上的翘皮、裂皮、病皮等,然后集中烧掉,消灭越冬的病虫。
果树的主干及主枝要涂白,以预防冬季的冻害及夏季的日灼而造成的伤害。
配制涂白剂,用生石灰10斤,食盐2斤,水30斤,充分搅拌而成,涂刷枝干。
在果树生长季节里,从4月份开始喷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喷施一次低浓度石硫合剂,均可达到防治效果。
在果树休眠期,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剪去树上的枯枝、死芽、僵果及天幕毛虫卵及黄刺蛾越冬的虫茧。
往天牛、吉丁虫在枝干上蛀的洞穴里注射敌杀死、敌百虫等杀虫剂,然后用泥土堵死洞口,便可杀死越冬的幼虫。
樱桃树三大病害—根癌病、根颈腐烂病、流胶病防治详细讲解

樱桃树三大病害—根癌病、根颈腐烂病、流胶病防治详细讲解自古就有“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说法,此说法流传甚广,与樱桃生产中的三大病害——根癌、根颈腐烂、流胶密不可分,这三种病害中,病因最明确的是樱桃根癌病,是由土壤中的根癌土壤杆菌引起;根颈腐烂病,烟台市农科院大樱桃所目前分离到5种真菌;樱桃流胶病,不同的学者分离到的病菌不同,真菌、细菌并存,生理、病理交织在一起。
本文参考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自己多年试验研究情况,对三大病害进行剖析。
(1)根癌病也称樱桃根瘤病、冠瘿病、根头癌肿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在全国各樱桃栽培区都有发生,大部分地区是根部发病,发生在根颈、主根和侧根上。
在西安地区,冠瘿瘤着生的主要部位在枝条。
樱桃根癌病的致病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根癌病的发病机理是土壤中的根瘤农杆菌通过根系伤口侵入,在侵染部位形成肿瘤。
冠瘿瘤细胞具有异常失控的生长能力,在培养基中没有植物激素时,这类细胞亦能正常生长,即便不存在土壤杆菌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这样的生长特性。
根据这一点推断,樱桃感染根癌病后,无药剂可治。
1)发病条件。
根癌病的发病期较长,6~10月均有病瘤发生,以8月发生最多,10月下旬结束。
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土温18~22℃、湿度60%最适宜病瘤的形成。
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时发病重,土壤碱性发病重,土壤pH值5以下时很少发病。
2)传播途径。
根癌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瘤组织的皮层,在病瘤外层被分解、破裂之后,病菌进入土壤中,雨水和灌溉水均可使其传播。
根癌病菌可在土中存活1年以上。
地下害虫和线虫也可传播病菌,苗木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3)病害症状。
根癌病可发生在树体的多个部位,通常见于根颈、侧根及主根上、嫁接口处。
病瘤为球形或不规则的扁球形,初生时乳白至乳黄色,逐渐变为淡褐至深褐色。
瘤内部组织初生时为薄壁细胞,愈伤组织化后渐木质化,瘤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樱桃根瘤病瘤表面粗糙、龟裂樱桃根颈部的根瘤樱桃根瘤病发病植株树势衰弱樱桃根瘤病枝干上的根瘤樱桃接穗与砧木接合处形成灰白色的小型瘤状物主根发病,几个瘤连接形成大的瘤,且管理不善时,树体持续衰弱,可造成植株死亡。
樱桃树流胶病如何防治

樱桃树流胶病如何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樱桃树流胶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
些抗病品种可供选择,如“白贵妃”、“红红”的樱桃。
对于已经患病的
樱桃树,可以通过修剪和其他措施来减轻病害的程度。
2.加强管理:
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樱桃树的养护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加
强樱桃树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樱桃树流胶病的关键。
包括及时修剪枝条,
从树上剪下带有胶流的枝条,并及时清理树下的胶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另外,注意施肥和浇水,保持樱桃树的健康生长。
3.防治虫害和病害:
与树木的其他病害一样,樱桃树流胶病也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袭。
因此,加强对虫害和病害的防治是防止樱桃树流胶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
虫害有樱桃霜病、樱桃蟹爪病等,常见的病害有樱桃腐烂病等。
要及时发
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4.保持樱桃树的健康生长:
保持樱桃树的健康生长对于防止樱桃树流胶病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
持樱桃树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定期修剪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其次,要注意樱桃树的施肥和浇水。
樱桃树需要
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才能健康生长。
最后,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病变的树
干和大枝。
5.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总结起来,防治樱桃树流胶病的关键是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樱桃树的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保持樱桃树的健康生长以及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生。
杏树病害及防治

病部与健部裂开。病皮上产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病 菌的分生孢子器 )。但天气潮湿时, 从分生孢子器 中涌出的卷须状孢子角呈橙红色, 秋季形成囊壳 。发病严重时, 病斑扩展环绕枝干一周, 树体受害 部位以上的枝干干枯死亡。
杏树腐烂病枝干症状
病原(Valsa japonica)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 Cytospora sp . 系一种壳囊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 分生孢子座在病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角, 经雨水冲溅放射出分生孢子, 随风雨、 昆虫传播, 从伤口侵入, 潜伏为害。
发病规律
该病发生与树势、 地势及管理水平有关, 树 势健壮不易发病; 地势低洼, 土壤粘重; 施肥不足 或不当,尤其是磷钾肥不足、 氮肥过多, 或树体郁 闭、 负载量过大或受冻害均易诱发腐烂病。
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粪肥, 增强树势, 合理负 担,提高抗病能力。消灭病原菌, 及时清除园内死 树和死枝, 集中烧毁, 及时收集病皮病屑, 带出园 外烧掉,防止传染。
药剂防治 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 伤 口涂 45 % 石硫合剂 30倍液, 药剂防治可用 50 % 甲基硫菌灵 ? 硫磺悬浮剂 800倍液或 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50 % 异菌脲 ( Rovral)可湿 性粉剂 1500倍液或 50 %腐霉利 ( Sum ilex)可湿性 粉剂 2000倍液, 防效较好。于花后和新梢生长期 各喷一次比久溶液, 浓度为 2000~ 3000mg/kg , 抑 制生长, 也可喷布 0. 01 % ~0.1 %矮壮素, 促进枝 条早成熟预防流胶。
杏树病害及防治
杏树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杏疔病、细菌性 穿孔病、根腐病、流胶病、褐腐病、炭疽病、疮 痂病等病的危害,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影 响杏树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及时防治病虫 害,是杏树获得优质丰产的关键之一。
桃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技术

桃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刘广英来源:《果农之友》2020年第07期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生长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病害,在各地桃产区都有发生,并且随着树龄增加发病更重。
桃树流胶病对桃树的生长和结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桃树患上此病开始流胶,轻者造成树势衰弱,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发病严重时枝干枯萎甚至整株枯死,果树大量落果,导致严重减产,降低整个园区的经济效益,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流胶病除危害桃树外,还危害苹果、樱桃、李、杏等其他核果类果树。
笔者根据生产实践,阐述桃树流胶病的症状表现,提出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1 症状表现流胶病可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
侵染性流胶病也称为病理性流胶,是由多种病菌感染导致,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果实。
主干、侧枝的个别部位流胶,易被腐生菌侵染,使其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图1)。
果实染病,初呈褐色腐烂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色胶状物。
果核内会分泌出黄色胶液,并流到果实表面,这时发病部位会变硬,发生严重龟裂,而病果的生长发育也会停止,无法食用(图2)。
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坏死,个别树体流胶量大,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非侵染性流胶病也称为生理性流胶。
因水分过多、留果过多、施肥不当、冻害等引起,主要表现在主干和主枝上。
下雨后,桃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茶褐色的硬质琥珀状胶块,此时被腐生菌侵染后的病部开始变褐腐烂,造成树势生长衰弱,严重时会造成桃树枯死。
2 发病规律桃树的侵染性流胶病(病理性流胶)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枝内越冬。
第二年3—4月散发分生孢子,随风进行传播。
主要从植株损伤部位侵入,或者从皮孔及侧芽侵入引起初侵染。
夏季雨天,雨水冲刷将病部溢出的大量病菌顺枝干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桃树皮孔或伤口处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
当气温达到20 ℃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
冬季大棚桃树流胶病的防治对策

冬季大棚桃树流胶病的防治对策
一、症状。
桃树流胶病是一种很复杂的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削弱树势。
流胶是病害表现的症状,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穿孔病等都能引起流胶;虫害、机械创伤、剪锯口、日灼、冻害也可能表现流胶;负载过重、土壤过碱、过酸、过粘、排水不良同样可能发生流胶现象。
二、防治方法
1、修剪清园。
冬季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烧毁,大棚内芽膨大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树干涂白(涂刷石灰水),用20~25%石灰乳涂刷杀菌消毒,预防冻害和日灼树干。
2、刮疤涂药。
桃树发芽前后乔除病斑,然后涂抹杀菌剂,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涂抹病斑,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涂抹病株,杀灭病菌。
3、药物防治。
在桃花生长旺盛期,采用25%施保克乳油500-800倍液、50%退菌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上述农药最好交替使用。
- 1 -。
园林花木枝干腐烂病防治方法

园林花木枝干腐烂病防治方法近些年我们遇到求助解决树木枝干腐烂病的问题最多,主要表现在:桃、李科树木的流胶病、枝干腐烂病;苹果、海棠、山楂等主干、主枝出现溃疡、腐烂、干腐等;枫(五角枫)树主枝及主干干枯,导致枝干脱水死亡;合欢树主枝向阳面开裂、腐烂、坏死等;杨树腐烂病。
树木腐烂病的病原菌是弱寄生菌,树木生长衰弱和冻裂伤口是诱发腐烂病的主要因素。
这些病都发生在树木的枝干上,危害幼树至大树,引起枝枯或整株枯死。
幼树多数发生在主干上,大树主要发生在主枝上。
不同树种之间主要发生的部位和表现不一,多数是茎基部被害,少数在上部枝梢的分叉处。
多数外部有明显症状,表层产生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斑。
严重时病斑不断扩展,包围树干1周,造成病斑以上枝干枯死,叶片即发黄凋萎。
枝梢或幼树的主茎受害,病组织呈水渍状腐烂,产生明显的溃疡斑,稍凹陷,边缘紫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不久病斑以上部位即枯死。
导致枝干病害的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皮孔进入树体。
老树、弱树、树体伤口易发病。
病原菌常自干基部侵入,也有从干部开始发病的。
伤口是侵染主要途径,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大风造成的伤口,以及人为活动造成的机械伤,都能成为侵染途径。
病害盛发期在5-9月。
气温25℃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时,病斑扩展迅速。
治疗措施:刚移植的树木一定要做好预防,如果缓苗期过长,树势衰弱很容易感病死亡,海棠是最明显的树种之一。
及时清除死株或残桩,感病的土壤用土壤消毒剂或者根腐灵消毒。
早期病斑采用外科手术挖除或在病斑上打孔或刀划破,然后涂干腐治,连续涂2-3次可以根治该病的发展。
对于移植成活的树木治疗腐烂病要在开春之后,树木萌动时进行。
采用刮除病斑涂药的方法,用利刀或钉板将腐烂病的病斑纵向划破,刻划间隔3毫米至5毫米,刻划深达木质部。
也可用利刀将病斑彻底刮除,刮除伤口要呈梭形,伤口要光滑。
然后用毛刷涂杀菌剂,待杀菌剂晾干后再涂50ppm至100ppm的赤霉素。
涂抹用的杀菌剂可选用下列药剂:干腐治、梧宁霉素原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倍液等。
4、爱苗防治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介绍用爱苗防治桃树流胶病的试验)果树流胶病,也称瘤皮病。
是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尤以桃为最严重。
该病不但危害枝杆,也危害果实。
果树一旦患上此病便开始流胶,造成树皮和木质部腐烂,使树势衰弱,影响果实品质,缩短果树寿命,严重的可导致毁园。
流胶包括生理性和侵染性流胶两种。
一、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果树的主干和枝条上,主干下部及枝条基部发病较重,分两种症状: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
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患病处流出半透明乳白色树胶,尤以雨后严重。
流出的胶干燥时变褐,表面凝固呈胶胨状,最后变硬呈琥珀状胶块。
流出的树胶大的直径有 3cm,有的更大一些。
在树皮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只见到球状膨大,如树皮有破伤,其内充满胶质。
侵染性流胶:主要危害枝干。
病菌侵染当年生新梢,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
次年瘤皮裂开,溢出胶液。
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微肿胀,暗褐色,表面湿润,后病部凹陷开裂,流出半透明且具黏性的胶液,潮湿多雨条件下胶液沿枝干下流,颜色变褐,呈胨状。
干燥条件下,胶液积聚凝结,质地变硬,呈结晶硬球状,表面光滑发亮。
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病菌子座),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二、病因与发病规律流胶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据目前巳知的主要有二大病因,即非侵染性危害和侵染性危害。
非侵染性危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日灼、冻害、病虫害、雹害、药害、机械损伤、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黏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
另外,一些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和真菌性穿孔病、木质部的细菌等;虫害所造成的伤口,特别是柱干害虫都易引起发病;一般生理性病害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侵染性流胶病菌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
为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在枝干病组织中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在六月初有性世代的子囊壳即开始形成,先于 病皮下突出褐色或灰褐色至紫褐色斑块,以后逐渐 形成暗褐色隆起的斑块,于皮下密生许多小黑粒,
即子囊壳。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当绕树一周,
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出现枝枯、焦梢等症状。
2.枝枯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 树枝条上,发病初期病部呈暗灰色,不呈现
b、健壮杨柳树在春夏之交出现干旱造成生理缺水 也容易发生腐烂病。 c、年前根系受淹、干旱过度、有伤口(冻伤、虫 伤、机械损伤)的衰弱树,均容易在春夏之交发生 腐烂病,因此伤口及其周围是重要部位。
d、偏施氮肥(尿素、碳铵等)容易发生腐烂病,
禁止偏施氮肥,提倡合理施肥。
注:杨树腐烂病使用坪安腐皮消15至30 天,腐烂部树皮会出现发黄现象,这是腐皮 消的药效表现,表示腐烂部分得到控制。
(二)危害特点
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是一种常见的 真菌性病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毁灭性 等特点。在树木还没有放叶前,该病害人们 很容易忽视,其实这时可能已经大量发生,
所以常常因为发现晚而耽误防治,造成大量
树木死亡。
(三)症状
主要发生在树干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
枝枯两种类型。(以杨树为例)
1.干腐型:病斑多发生在主干分叉处和大枝、 树干。
2、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 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 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3、化学防治:
(1)发病高峰期前,可用溃腐灵、溃疡灵、多氧
霉素、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药物进行
涂抹预防。
(2)843康复剂、菌毒清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
止病菌侵入。 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
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
(三)分类
1、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 果实。一年生枝染病,初时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疣状 小突起,后扩大成瘤状突起物,上散生针头状黑色
小粒点,翌年5月病斑扩大开裂,溢出半透明状黏
性软胶,后变茶褐色,质地变硬,吸水膨胀成胨状
株死亡。 2、病斑形状不规则,病部皮层褐色,裂口常 有旷胶,发病枝梢叶片黄化,主干发病则植株树势 衰弱,叶片黄化,最后整株死亡。
3、该病主要发生在树木的主干和枝干上,发
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 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
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
腐烂病及流胶病的防治
一、腐烂病的防治
二、流胶病的防治
一、腐烂病的防治
(一)分布及寄主 (二)危害特点 (三)症状 (四)病原 (五)发生规律 (六)防治方法
(一)分布及寄主
腐烂病(又称烂皮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寄主除杨属树种外, 也能危害柳、榆、槭、樱、花楸、桑树、 火 炬树、木槿、接骨木等多种树种。
发病初期:光皮树种在患病部透出褐色
或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隆起,病健交界处
明显,粗皮树种的病斑不明显。当寄主衰弱
和空气湿度较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变软
腐烂,手压有褐色液体流出,有酒糟气味。
发病中后期:病组织失水干缩下陷,并在表皮
下有许多针头状的突起,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近成熟时突破上表皮露出,顶端呈黑色 或淡褐色,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器内 溢出混有器孢子的丝状物,即分生孢子角呈橘红色 至赤褐色,卷曲细长的丝状物。为风雨所传播,患 部树皮的韧皮部或内皮层呈褐色或暗褐色,糟烂如
流胶病为弱寄生性病害,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
高温多湿的季节发病最严重。长期积水,土壤粘重,
树冠郁闭以及虫害、冻害严重等都有可能引起流胶
病。
(六)防治方法
1、用刀将病部的坏死部分刮除,可深达木质
部,然后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1:1:30波尔
多浆等杀菌剂,药液干后再涂上一层生桐油或清漆,
封闭病部,防治效果达85%以上。
对虫害、机械损伤、土壤不良、排水不良等造 成的生理性流胶 a、加强管理,改善不良环境条件,如增加土壤透 气性、做好排水、排碱工作等。 b、发芽前后刮去流胶,将流胶定稀释500~600倍 进行涂抹,10天后涂抹第二次。 c、随时发生随时治疗,将流胶定稀释500~600倍 拌匀适量的生石灰至膏状进行涂抹,10天后涂抹 第二次。一般涂抹5~7天后,流胶自然消失不再复 发,不伤树体。流胶严重的树木,用刀刮除流胶和 老翘皮,露出嫩皮后涂抹以上制作石灰膏效果更好。
(2)辅助措施 a、4~5月份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害虫侵害根 茎、主干、枝梢等部位,避免对树干造成伤口发生 流胶病。
b、尽量避免生长季节进行枝条修剪,若必须修剪, 需结合使用伤口涂抹剂。
状与前者类似,其发病原因:冻害、病虫害、雹灾、
(四)病原
(1)侵染性:流胶病的病原为Cytospora.sp.属半
知菌亚门的真菌。
(2)非侵染性:主要是由霜害、冻害、病虫害、
雹害、机械伤害、施肥不当、土质黏重、排水不畅、 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连作及遭受旱涝、日灼 等引起。
(五)发病规律
当树势衰弱时,易发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
天。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病斑,老病
斑继续扩展。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
停止发展。杨树烂皮病的两种病原真菌均为弱寄生
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
在各种伤口或衰弱部位生活,并逐步对活组织进行
浸染。树皮含水量与病害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
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病菌可以在枯死的树木上
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一切不利于杨树生长的
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条件,抑止、管理粗放, 其他病虫危害等使树木生长衰弱,都可以导致该病 的发生。
(六)防治方法
1、杨树是浅根速生树种,可与深根(榆树)
和慢生绿树松柏树种混交,也可与刺槐混交。在营 造防护林时应注意林带结构的树种搭配、密度等问 题。在林带的主风方向应营造1-2行榆树等适应性 清的树种作保护行,地势低洼地应高抬田。
2、加强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防止积 水和树冠郁闭。 3、加强对天牛及吉丁虫等害虫的防治。
4、使用流胶定
(1)使用方法 对菌类造成的流胶病: a、喷雾:稀释800~1000倍,间隔十天进行一次, 需喷3~4次。 b、涂抹:稀释500~600倍,使用毛刷均匀涂抹, 主干涂刷之前,把流胶部位的胶状物、病斑进行刮 除,或沿主干在病部纵割数刀,深达木质部,再涂 刷药液。或用废旧干净棉布剪成条状浸透药液后包 于患处,然后用10cm宽薄膜包扎,均可有效控制 流胶。10天再涂抹一次。
(3)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生石灰、食盐、
4、使用腐皮消进行防治 (1)使用方法
a、4月初或9月初,在腐烂病未发生时,将本品稀
释100~200倍,使用毛刷均匀涂抹树干,间隔10天
进行第二次涂抹。
b、对已发病部位,先划树皮至木质部,再涂抹,
间隔10天进行第二次涂抹。
(2)特别说明
a、造成杨树腐烂病的黑腐皮壳菌属于弱寄生菌, 往往在杨树生理缺水的情况下才能从孔口侵染,形 成腐烂病。因此,容易干旱的4~5月、9~10月,是 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关键时段,此时合理对杨柳树适 当浇水或使用专用吊带输液补水,能有效预防腐烂 病的发生。
水渍状,然后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枝条死
亡。在东北、北京等地区,后期在病斑糟烂
处出现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子囊壳。
(四)病原
有性型:子囊菌亚门的污黑皮壳 菌(Valsa sordida) 无性型:半知菌亚门的金黄色 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五)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组织内 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10-15.2℃)、湿度 (60%-80%)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孢 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
二、流胶病的防治
(一)分布及寄主 (二)危害特点及症状 (三)分类 (四)病原
(五)发病规律
(六)防治方法
(一)分布及寄主
流胶病分布较普遍,在各地均有发生。桃树、 李树、杏树等蔷薇科植物危害较为严重,部分地区 雪松也有流胶现象。
(二)危害特点及症状
1、引起树皮破裂、坏死、流胶、枝叶黄化,
严重时病部扩展引起树干的树皮环状破裂,导致植
胶体,严重时枝条枯死。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
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坏死,严重者枝
干枯死,树势明显衰弱。果实染病,初呈褐色腐烂
状,后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粒点口溢出白
色胶状物。
2、非侵染性流胶病:为生理性病害,发病症
冬剪过重,机械伤口多且大都会引起生理性流胶病 发生。此外结果过多,树势衰弱,亦会诱发生理性 流胶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