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章 第5节 《磁生电》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导学案知识回顾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也学习了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磁场对运动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影响,也就是磁生电的现象。
磁生电是指磁场中的导体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这种感应电流又称为磁生电动势。
实验现象实验一: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2.实验操作:–在导轨上放置一个磁铁,使它可以在导轨上自由运动。
–将示波器接入电路,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时间和显示方式。
–运动磁铁,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磁铁在导轨上运动时,示波器上会显示出电压的变化。
实验二: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式和磁场强度,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在导轨上方放置一个磁铁。
2.实验操作:–改变磁铁的位置和导轨的角度,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固定导轨的角度,改变磁铁的位置,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固定磁铁的位置,改变导轨的角度,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式和磁场强度时,示波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实验三:调节磁铁的朝向,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
1.实验装置:将一根金属导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并使用导线将导轨的两端接入示波器。
在导轨上方放置一个可转动的磁铁。
2.实验操作:–调节磁铁的朝向,观察示波器的显示情况。
3.实验现象:当调节磁铁的朝向时,示波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现象称为磁生电。
2. 磁生电是由于磁场的改变引起的,当导体运动时,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
3. 当导体运动的速度增大或者磁场强度增大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也会增大。
4. 当改变导体运动的方式或者磁场的朝向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20.5 磁生电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磁生电的现象和原理。
2.掌握磁生电方程的应用。
3.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磁生电相关的问题。
二、学习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磁生电的内容,包括磁生电的现象和原理、磁生电方程的应用等。
三、学习过程1. 磁生电的现象和原理磁生电是指在磁场中,导体运动产生的电势差现象。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导体内部的感应电动势。
这个现象被称为磁生电。
2. 磁生电方程的应用磁生电方程可以用来计算磁生电的现象。
根据磁生电方程,磁生电势差等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乘以导体的长度。
该方程可以表示为:ε = -dφ/dt其中,ε表示磁生电势差,dφ/dt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3. 磁生电的应用磁生电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发电机利用了磁生电的原理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中通过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来产生磁生电现象,最终输出电能。
此外,磁生电还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感应充电技术中。
例如,无线充电器利用磁生电的原理,通过电磁感应将能量传输到接收器中,实现无线充电。
4. 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解决一些与磁生电相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给定导体在磁感应强度变化的过程中的时间-磁感应强度图,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斜率来得到导体上的磁生电势差曲线。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已知磁生电势差和导体长度,来计算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不同条件下磁生电的影响情况。
四、学习反思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磁生电的现象和原理,学会了应用磁生电方程来计算和分析磁生电的问题。
磁生电作为一项重要的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学习,对磁生电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物理应用能力。
以上是本次学习的总结和反思,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20.5磁生电》导学案
《20.5磁生电》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够发电3、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交流电的频率4、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学习重难点:1、通过探究概括出电磁感应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识链接: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存在联系——电生磁,磁能否生电是同时代科学家探索的方向,发电机的问世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探究新知:一、磁生电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演示图20.5-1.电流表指针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________,(2)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电磁感应现象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二、发电机演示图20.5-3(交、直流发电机模型)主要结构:线圈——______,磁极——_______(定子、转子),等。
现象:(1)灯泡发光闪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两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最佳)(2)快速转动线圈时,灯泡发光_____,灯泡的功率_____,易烧断灯丝。
(3)改变电刷的位置(原来接换向器,后接全铜环)转动线圈。
种类:直流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是交流电,通过__________向外部输出直流电。
交流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是交流电,向外输出的是交流电。
大功率的发电机多采用线圈不动,旋转磁极的方式,为了得到较大的磁场,用________代替永磁体。
我国交流电的常识:频率为______(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标的额定频率),电流方向在1S内改变_____次。
自我检测: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磁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5磁生电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5 磁生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5节磁生电。
本节主要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现象。
内容包括: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介绍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在电磁感应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电磁感应的原理: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介绍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 感应电动势: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3. 理解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楞次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磁铁、线圈、电流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产生的现象。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讲述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的贡献。
(2)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磁通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3)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4)讲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2. 电磁感应的原理3. 楞次定律4. 感应电动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
(2)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电磁感应现象。
(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一个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答案:(1)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法拉第、亨利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
(2)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磁铁靠近一个闭合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导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章第5节磁生电学习目标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交流电的特征。
一、课前导学1.电能够生磁,那么磁能够生电吗?2.什么情况下闭合电路能够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什么?产生的电流叫做什么?3.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有什么特点?4.我国交变电流的频率是多少?5.发电机发电的过程将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二、课堂导学学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演示实验(如右图):(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3)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左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5)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6)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转速3.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B.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变,把磁场方向反过来C.将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不改变D.增加切割磁感线的导线的长度4.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工作的C.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0.5《磁生电》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20.5《磁生电》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学习目标1.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磁生电现象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电磁感应规律的手段。
3.理解电磁感应规律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二、课前预习1.阅读教材课文,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复习与电磁场相关的知识,如磁场、磁力等。
3.调查与磁生电相关的实际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三、课堂学习1. 磁生电现象的实验磁生电现象是指当导体穿过磁场的时候,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压和电流。
为了观察和测量磁生电现象,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器材: - 一块磁铁 - 一根铜导轨 - 一个数字万用表 - 一根导线实验步骤: 1. 将磁铁放置在铜导轨旁边,使磁铁与导轨平行。
2. 用导线将数字万用表连接在铜导轨两端。
3. 缓慢将磁铁沿导轨方向移动。
4. 观察数字万用表指针的变化。
实验结果: - 当磁铁静止不动时,数字万用表的指针保持不动。
- 当磁铁沿导轨方向移动时,数字万用表的指针会偏转,并显示有电流通过。
2. 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对磁生电现象实验的观察,人们总结出电磁感应规律:1.磁生电的基本规律:只有导体相对于磁场有运动,才能感应出电压和电流。
2.电磁感应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磁感应强度以及导体长度的乘积有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E=vBL其中,E代表感应电动势,v代表运动速度,B代表磁感应强度,L代表导体长度。
3.切割磁感线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方式来切割磁感线,如旋转、振动等。
3. 磁生电的应用磁生电现象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其中两个重要的应用是发电机和变压器。
发电机是利用磁生电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旋转的励磁线圈和固定的定子线圈组成。
当励磁线圈旋转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定子线圈中产生电流。
通过导线将电流输出,就可以供给家庭和工业使用。
变压器是基于磁感应规律而设计的装置,用于改变交流电的电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5节磁生电优秀教学案例
4.实验探究:本节课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总结,概括电磁感应的原理、产生过程和应用。
2.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作业小结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为例,如发电机、电磁起重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电磁感应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2.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3.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了解法拉第对电磁学发展的贡献。
4.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5节磁生电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20.5 磁生电 导学案
川师大宜外九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王天虎审核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姓名学案编号21-5课题20.5磁生电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 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点才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得出电磁感应现象。
2、观察发动机。
教学过程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自学指导】(3min)自学P133—136的内容,用红色笔对重难点知识做出勾画,完成填空。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时,导体中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
产生的电流叫做。
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合作探究】(1min)用2min个人完成教材142页1题。
用1min小组讨论后展示。
【当堂检测】(10min)1、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 )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B.把磁场加强C.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D.保持磁场方向不变,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改变2、在图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的横截面,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其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是()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观察内容的选择,3、下面四个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B.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C.图丙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D.图丁是研究电流周围的磁场4、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小明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做了下面的探究:(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明讲实验中观察得到的现象记录在右表中。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导学案含解析
第5节磁生电【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学习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条件【学习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自主预习】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导体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其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如果两个方向中任意一个改变,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2.发电机(1)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2)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3.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是大小和方向不断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磁生电探究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利用导线与电流表组成以下的闭合回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
电流表指针转向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___闭合_____,(2)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切割磁感线_________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磁极方向_________、______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有关。
电磁感应现象中____机械能_____能转化为___电_____能。
二、发电机演示图20。
5—3(交、直流发电机模型)主要结构:线圈——____转子__,磁极——定子(定子、转子),等。
现象:(1)灯泡发光闪烁的原因: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用两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最佳)(2)快速转动线圈时,灯泡发光变亮,灯泡的功率大,易烧断灯丝。
(3)改变电刷的位置(原来接换向器,后接全铜环)转动线圈.我国交流电的常识:频率为50HZ(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标的额定频率),【归纳整理】【课堂练习】1.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A.电磁起重机B.司南C.话筒D.扬声器【答案】C【解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分析清楚图示实验原理,然后答题.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5节 磁生电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磁生电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
3、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学案导学【课前预习案】1.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后,许多科学家进行了逆向思考,经过10年的探索,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机。
2. 闭合电路的在磁场中作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
产生的电流叫。
3.方向不断变化的电流称为,方向不变的电流称为。
4.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 s,频率为 Hz,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次。
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和方向有关。
【随堂练习案】1. 如图20.5-1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1)若使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
(2)若使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现让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
(3)若使导线ab从图中所示位置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
2.如图20.5-1所示的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的实验装置。
(1)该装置中的电流表的零刻度在位置,电流表的作用是检验感应电流的以及显示感应电流的。
(2)实验过程中开关必须,原因是。
图20.5 - 13. 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机和小灯泡的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缓慢转动线圈,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的方向为: ,这说明 。
要使小灯泡变亮,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是:① ②。
如图20.5-2所示是动圈式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人的声带由于 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播到膜片,使与膜片相连的线圈跟着一起 ,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喇叭)还原成声音.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
5. 如图20.5-3是磁带录音机录音原理的示意图。
录音时,动圈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是一个蹄形电磁铁,它的磁性强弱随电信号变化,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录音磁带贴着录音磁头移动,上面的磁粉被磁化,声音信号被记录在磁带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20.5磁生电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20.5磁生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2.掌握利用弯曲导线实验和带有漏斗形线圈的实验进行磁生电导实验的方法;3.理解电动势的产生原理及其特点;4.熟悉磁生电的应用。
二、学习内容1. 磁生电现象磁生电现象是指在磁场中,磁通量的变化将产生感生电动势。
当导体切割磁力线时,会在导体上引发电流。
实验现象:将一根金属导线平放在两极磁铁上,当磁铁移动时,导线上会产生电流。
2. 弯曲导线实验实验材料:直径较粗的铜导线、螺旋状磁铁。
实验步骤:1.将直径较粗的铜导线弯成螺旋形,并固定住。
2.将螺旋状磁铁放在导线的中心位置。
3.用一个示波器连接导线两端,并调节示波器,使其能够显示出变化的电压。
4.缓慢将螺旋状磁铁从导线中间移出。
实验结果:示波器上会显示出随着磁铁移出导线的电压变化,实验现象符合磁生电的基本规律。
3. 漏斗形线圈实验实验材料:金属线、漏斗形磁铁。
实验步骤:1.选取一根金属线,并将其弯曲成漏斗形。
2.将漏斗形磁铁放入金属线的一端。
3.用一个示波器连接金属线两端,并调节示波器,使其能够显示出变化的电压。
4.缓慢将漏斗形磁铁从金属线中间移出。
实验结果:示波器上会显示出随着磁铁移出金属线的电压变化,实验结果符合磁生电的基本规律。
三、学习要点1.磁生电现象是指在磁场中,磁通量的变化将产生感生电动势。
2.利用弯曲导线实验和带有漏斗形线圈的实验可以进行磁生电导实验。
3.电动势的大小与导线切割磁力线的速度、磁场强度和导线长度有关。
4.电动势的产生遵循的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磁生电的应用包括电磁铁、电磁感应发电机、变压器等。
四、实验设计实验1:弯曲导线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弯曲导线在磁场中的磁生电现象。
实验材料:直径较粗的铜导线、螺旋状磁铁、示波器。
实验步骤:1.将直径较粗的铜导线弯成螺旋形,并固定住。
2.将螺旋状磁铁放在导线的中心位置。
3.用一个示波器连接导线两端,并调节示波器,使其能够显示出变化的电压。
20.5 《磁生电》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20.5 《磁生电》导学案背景介绍本导学案是为了辅助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的第20.5节《磁生电》而设计的。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磁场对电流的感应作用,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一、磁生电的现象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描述,当导体穿过磁场线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压。
2.这种现象被称为磁生电或电磁感应。
3.磁生电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大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磁场的强弱:磁场越强,电磁感应越大。
–磁场的方向:磁场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垂直时,电磁感应最大。
–导体的运动速度:导体运动速度越快,电磁感应越大。
–导体的长度:导体长度越长,电磁感应越大。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电磁感应电压等于磁感应强度、导体长度、导体运动速度的乘积。
三、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1.电磁感应不仅可以产生电压,还可以产生电流。
2.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如果在一个导体上施加磁场,并改变磁场的强度或方向,则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4.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度及方向有关。
四、电磁感应的应用1.电磁感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变换交流电压的大小。
–电感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测量物体的位置、速度等参数。
–磁卡读写器:利用电磁感应读取磁卡上的信息。
2.电磁感应的应用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磁生电的现象和原理,以及电磁感应的应用。
磁生电是电磁感应的重要表现形式,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中。
掌握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深对电磁感应的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的乐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5节磁生电学习目标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能区别直流电和交流电。
3.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自主探究1.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产生的电流叫做。
2.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简称。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
合作探究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探究实验: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利用导线与电流表组成以下的闭合回路,做各种尝试,看能否产生电流。
(1)让导线水平向左运动。
(2)让导线水平向右运动。
(3)让导线水平斜向上运动。
(4)让导线水平斜向下运动。
(5)让导线水平上下运动。
导线运动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水平向左向右摆动水平向右向左摆动斜向上运动摆动斜向下运动摆动上下运动不动归纳总结: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深入思考:1.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感应电流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发电机观察实物:观察手摇发电机,了解其构造。
演示实验:1.把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用不同速度摇动转轮,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2.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手摇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观察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实验现象:1.转轮转得慢,小灯泡暗;转轮转得快,小灯泡亮;转轮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
2.转轮转动一周,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一次。
归纳总结: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这种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9~P140“发电机〞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交变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Hz。
2.发电机由和两局部组成。
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能量的过程。
课堂检测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2.如下图,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哪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感应电流()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
人教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章5磁 生 电 导学案
人教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章5磁生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磁生电现象的原理2.掌握磁生电定律的运用3.能够解析并计算与磁生电相关的问题二、知识回顾1.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是表示磁场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特斯拉(T)。
2. 磁通量磁通量(Φ)是指磁场经过一个截面的磁力线数量,单位是韦伯(Wb)。
3. 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磁通量Φ通过单位面积的大小。
可以表示为B = Φ/A。
4.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电动势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法线方向上的运动速度与磁感应强度的乘积。
可以表示为ε = Bvl。
三、磁生电定律1. 定律表述磁生电定律是指当一个闭合线圈或导线运动于磁场中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等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与导线的长度及运动速度的乘积。
2. 公式表达根据磁生电定律,可以表示为ε = Bvl,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感应强度,v表示运动速度,l表示导线的长度。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磁生电定律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导线运动的方向垂直。
- 导线的长度与运动速度的方向一致。
- 单位的选择和换算,例如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运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导线长度的单位是米。
四、磁生电实例分析示例一一个导线长度为1m,以2.5m/s的速度在磁感应强度为0.8T的磁场中运动,求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解答:根据磁生电定律,可以使用公式ε = Bvl进行计算。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ε = 0.8 * 1 * 2.5 = 2V因此,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V。
示例二一个闭合线圈的周长为0.5m,线圈以5m/s的速度在磁感应强度为0.5T的磁场中运动,求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解答:根据磁生电定律,可以使用公式ε = Bvl进行计算。
由于线圈是闭合的,所以l即为线圈的周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磁生电现象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磁生电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以下问题中的感应电动势:
(1)一个长为0.5m,宽为0.3m,以10m/s的速度在垂直于其面的均匀磁场中运动的矩形线圈,磁感应强度为0.5T。
-掌握右手定则,学会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会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中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掌握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磁生电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学知识和磁学原理,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然而,磁生电现象作为电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可能会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混淆。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磁生电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和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3.能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了解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4.掌握简单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5磁生电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发电机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功能及组成部分,能使模型发电机发电。
3.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从法拉第的发现到发电机制造的事实中,感受发现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认识发电机[议一议]: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大量电,这些电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我们国家有哪些发电厂?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呢?(1)活动一:让我们自己来发电自主研学:结合课本图16-15,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回答:1、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后,手摇发电机模型,能否使小灯泡发光?如果不能,影响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呢?(2)活动二:将发电机拆开自主探究:认真拆开发电机模型回答: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请将你设计的实验装置跟图16-16中a、b分别进行比较,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把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4、进行试验,收集证据:选择桌面上的器材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________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电流的方向跟______ 和_______有关,这就是__________.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所产生的电流叫做_________ 。
三、发电机1、[自学阅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发电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设计:20.5磁生电
开县后河中学九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20.5磁生电序号:6主备课人:审核人:理化生教研组备课时间:3月日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发电机原理,知道它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学习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 了解发电机原理,知道它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学习难点】了解发电机原理,知道它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思索: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英国物理学在10年中做了多次探索,1831年终于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二、导学过程板块一、电磁感应现象1、★★★★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1821—1831年间,法拉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现象。
2、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如图,在两段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
是不是导体在磁场中做什么样的运动都可以产生电流呢?导线运动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开关断开开关闭合、水平向左开关闭合、水平向右开关闭合、斜向上运动开关闭合、斜向下运动开关闭合、上下运动★★★★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里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
产生的电流就叫做。
【注意事项】①该电路没有电源。
②本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①保持磁场的方向不变,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②保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的方向,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结论:产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以及的方向有关。
(三者互相垂直)3、可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必须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5 磁生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教学重、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订正后记忆(5分钟)
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利用磁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个发现最终发明了。
2、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1)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2)在中做运动。
这种现象
叫做 __________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做。
3、发电机由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发电过程利用
了 ____________现象,是转化过程,是把转化成。
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叫,简称。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练习检测: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这是由___国的物理学家_____发现的。
2、在研究电和磁的关系方面,有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重要发现值得铭记,这就是奥斯特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法拉第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________。
3、交流发电机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交流发电机的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___次。
4、实验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仅跟________的方向有关,还跟________的方向有关,在上述两个因素中,如果其中之一的方向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_____(填“不变”或“改变”),如果两者的方向都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5、如图所示,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如果导体
向左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那么要使导体中的感应电流
方向变为垂直纸面向里,则可将()
A、使导体向上运动
B、使导体向下运动
C、使N、S位置对调
D、使N、S极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导体不动
6、下面四个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研究电磁铁中电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关系的
B.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C.图丙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
D.图丁是研究电流的磁场的
7.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A.导体自身产生了电能,不需消耗其他的能量
B.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但不遵循能量守恒
C.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不遵循能量守恒
D.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获得的电能小于消耗的机械能
当堂训练:
1.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导致了的发明,实现了能转化为能.
2.电与磁的联系可以由以下三个实验来证实:
(1)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的是实验,它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有.(2)如图2所示实验证实了,实验过程中是能转化成能,它的应用实例是.(3)如图3所示,实验证实了,实验过程中是能转化成能,它的应用实例是.
图1图2图3
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赫兹.由此可知,在每秒内电流的方向变化了次,周期为 s.4.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 ,产生的电流叫做.
5.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生电流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沿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无关
6.下列对感应电流大小无影响的因素是()
A.线圈的匝数 B.磁场的方向 C.磁场的强弱 D.线圈的转速
7.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A.发现了电流具有热效应 B.用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发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8.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可采取的办法有()
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
B.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变,把磁场方向反过来
C.将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D.增加切割磁感线的导线的长度
9.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C.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10.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没有力的作用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奥斯特实验说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