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1]2.doc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1]2.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338843844769eae109ed35.png)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巾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卫医字[2006]172号)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医字[2007]45号)文件精神,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恃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立医院联系制度医政赴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限务部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取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則(一)患者自愿的原則: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莩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逬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六条各科室职责(一)医政处1、建立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裣金项目目录.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髙医院的知名度-4、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岛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神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5、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1)6、制定双向转诊的洗程(见附件2)7、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eeb9246c175f0e7cd1379d.png)
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转诊预约专线电话。
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病房科主任或诊疗组长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
(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符合下转条件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并联系好下级医院。
由患者家属附带相关诊疗资料,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院。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一)转上级医院条件(除急诊抢救外)1.由于我院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且转运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2.多次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3.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4.疾病诊治超出我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双向转诊制度及其流程
![双向转诊制度及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0158b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7.png)
双向转诊制度及其流程
为规范医院与各养护分院之间双向转诊服务,特制定本制度、标准与流程:
一、各养护分院向医院转诊标准
1、各养护分院出现急危重症病例,各养护分院医疗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
2、各养护分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各养护分院医疗组诊疗能力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7、其他因技术、设备条件等限制不能在各养护分院处置的病例;
二、医院向各养护分院转诊标准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人;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人;
5、老年护理病人;
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病人;
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医院与各养护分院双向转诊图
医院
2016年12月。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95f941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3.png)
双向转诊工作制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局《关于巾发公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22]244号)京市卫生局和京市中医管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卫医字[2022]172号)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医字[2022]45号)文件,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恃制订本制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医院联系制医政赴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限务部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取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則(一)患者自愿的原則:从维护病人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莩受到“双向转诊的方、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wei)险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材的有效动,促逬卫生资源的合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起有效 .严密. 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 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条各科室职责(一)医政处1 、建医院高血压 .病、脑卒中 ^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 、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裣项目目录 .3 、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髙医院的知名 -4 、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岛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5 、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 1)6 、制定双向转诊的洗程(见附件 2)7 、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流程图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7e7eae3a0242a8956aece412.png)
附件4:双向转诊流程图出实线表示上转过程;虚线表示下转过程。
一、上级医院职责:l、负责向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居民推荐医院专家,承担社区医疗顾问。
2、负责接诊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将病人转上级医院急诊,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
4、根据病情,上级医院认定确能转回社区的病人,转出者要把关,科室应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负责这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定期召开社区医疗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双向转诊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随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工作。
6、结合会诊中的常见问题组织专家讲座。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职责:1、负责向转诊病人针对性推荐专家。
2、社区医生要认真填写转诊单。
3、接诊上级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的病人,并及时与上级医院医生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有责任随时反馈上级医院专家的服务情况、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
6、与上级医院联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转诊改进措施:1、转诊数量不多。
2、是绿色通道作用不明显。
3、康复回社区还没有真正实施4、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5、双向转诊带给病人的优惠还没有充分体现。
改进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利好认识不足,分级医疗的服务格局难以形成,应加强宣传,促使居民合理就诊。
2、加强管理与服务。
建议尽快出台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管理规定,制定具体的双向转诊标准,逐步使双向转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让转诊做到有章可循。
3、尽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大医院专家到社区来坐诊、会诊等业务上的传帮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迅速提高。
4、建立规范有序的回访制度。
上级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对转诊病人建立回访制度,及时与上(下)转单位进行业务沟通,和转诊病人取得联系,关心他们的健康问题,让病人真正体会到家庭医生的好处。
双向转诊流程图
![双向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3782cea4693daef5ef73de9.png)
接下级乡镇卫生院转诊电话
安排医生接诊
及时了解病情
做好转诊登记
安排转诊患者住院治疗
患者病情需要转上级医院
征求科主任及患方意见
登记并填写转诊单
联系好上级医院
确保患者安全到达上级医院,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乡镇卫生院
(转入流程)
(转出流程)
上级医院
xx医院
(转出流并交代转诊注意事项
登记并填写转诊单
征求科主任及患方意见
患者病情稳定符合转出条件
安排转诊患者住院
做好转诊登记
及时了解病情
安排医生接诊
接上级医院转诊通知
表示上转流程表示下转流程
中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
![中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a0dabc4524de518964b7dfb.png)
南安市中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转诊预约专线电话86277618 。
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病房科主任或诊疗组长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
(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符合下转条件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并联系好下级医院。
由患者家属附带相关诊疗资料,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院。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一)转上级医院条件(除急诊抢救外)1.由于我院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且转运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2.多次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3.特殊传染病病人;4.疾病诊治超出我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eeb9246c175f0e7cd1379d.png)
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转诊预约专线电话。
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病房科主任或诊疗组长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
(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符合下转条件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并联系好下级医院。
由患者家属附带相关诊疗资料,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院。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一)转上级医院条件(除急诊抢救外)1.由于我院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且转运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2.多次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3.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4.疾病诊治超出我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a212ff0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6.png)
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转诊预约专线电话0932—7727058.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科主任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符合下转条件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并联系好下级医院.由患者家属附带相关诊疗资料,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院。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一)转上级医院条件(除急诊抢救外)1。
由于我院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且转运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巾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卫医字[2006]172号)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医字[2007]45号)文件精神,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恃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立医院联系制度医政赴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限务部
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取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則
(一)患者自愿的原則: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莩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逬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六条各科室职责
(一)医政处
1、建立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裣金项目目录.
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髙医院的知名度-
4、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岛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神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
5、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1)
6、制定双向转诊的洗程(见附件2)
7、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二)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
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
负责双向转诊具体工作,设立专线电话,
实行8小时服务。
2、患者服务补对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核实、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 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3、负责协调联系相关部门、解答患者的疑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信息沟通,遇特殊情况报告门诊部。
4、通过会诊、预约桂号、预约住院等形式为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和住院转诊病人开通绿色通道。
5、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每天到出院处收集前一曰出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的出院志。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首诊负责制度、促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2、要熟悉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协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家和裣査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应填写双向转诊单(附件3),并向患方交待注意事项,同时通知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
对患方不同意转诊的,应记录并请患方在病历中签字。
5、危急值症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拨打120,同时负责通知急诊科做好接沴工作、并向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愔并提供相关的检查,治疗资料;建立急诊危重病救治治绿色通道,确保上转急诊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未开展的检验项目,患者前往医院又有困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桉要求留取标本,送往上级医院进行检验;也可以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缴费后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7、做好上转患者的跟踪服务工作,在患者转出5天之内进行追访,及时了解和掌握
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4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到社区转诊患者取务部分拣前一曰出院患者的住院康复信息到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9、对从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应及时建立谜康档案,纳入健康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连续性。
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可能单独开设专家诊室,并标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专家诊室”字样,在诊室外公示当月专家的出诊一览表,含出诊专家的姓名.专长和出诊时间。
(四)临床科室
1、对转回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高血压、搪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康复的患者需要提供一份出院志,填写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单,注明患者的治疗愔况及下一步的康复计划,加盖出院处公章。
2、门诊医生须认真接诊上转病人.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病人可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医生填写诊疗意见,应逐项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对于需要住院的病人.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有需要转诊的住院病人,经病人同意,开具住院证,临床科室优先安排床位。
4、根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求,按照医政处安排,认真做好科室协调工作,完成对口支援社区工作。
第七条建立双向转诊通道的保障措施
1、建立医院临床科室一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点一线”联系制度。
2、建立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3、建立双向转诊月报工作。
4、医政处将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诊疗工作的表现作为医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责任制.对无故拒绝下社区.来按时、按质完成下社区嘏务工作的医务人资,参照医院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附件1
双向转诊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医院转诊标准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医疗机构核准诊疗隹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7、其它因技承.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标准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疣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人;
5、老年护理病人;
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诙复期病人;
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附件2
双向转诊流程图
附件3
双向转诊单(开出医院保存)
转诊单编号健康档案号性别年龄住址患方电话费别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农合、自费、其他
转诊原因
转诊日期病情:轻、中、重、危机、康复
患方签字转诊医生签名医生电话
年月日
双向转诊单(接收单位保存)
转诊单编号健康档案号
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的过程。
它有纵向转诊、横向转诊两种形式。
纵向转诊,即下级医疗机构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病人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病人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反之,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后相对稳定的病人,亦可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
横向转诊,即综合医院可将病人转至同级专科医院治疗,专科医院亦可以将出现其他症状的病人转至同级综合医院处置。
同样,不同的专科医院之间也可进行上述转诊活动。
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组成结构适宜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对不同的卫生机构的功能进行定位,分工分级医疗。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划分为医院(包括一、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职工医院、防治所、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院等。
其功能和任务分别是:一级机构承担社区预防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二级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的诊治及教学科研任务;三级机构承担省内及跨省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任务,同时还承担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任务。
三、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程序,制定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诊治范围、诊疗程序、诊治标准,如抢救成功标准、急性病出院标准等。
双向转诊制度必须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配套,在政策上要鼓励、引导病人按照规定合理就诊。
经济上对不同级别医院拉开收费标准,指导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行为,以保证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
“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做到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
合理地利用资源,按照
社区人口密度,根据当地发病率,并根据当地的医疗资源条件来定,要保证社区医院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转给对口医院。
如果病人只对一个医生和医院,就用不着重复检查,自然而然地形成有效的运转。
一、对社区医疗站设备技术不足的、不能处理的病例,由全科医生负责会诊、转诊。
二、为专科医院医生提供病人的健康资料,包括病史、临床检查资料等。
三、对转诊病人进行随访,随时与专科医生联系,掌握病人在转诊治疗期间的治疗情况以及病情的发展变化。
四、病人结束在专科医院的治疗后,要求专科医院提供转诊期间治疗及用药情况,并把病人转回到社区医疗站,作到双向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