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民主和新闻界的关系——《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读后感
Xl NW ENX UE
民主和 新 闻界 的关 系
《 为什 么 民主需要不可爱 的新 闻界 》读后感
李 硕
【 摘 要】 《 为什 么民主 需要 不可爱的新 闻界 》为 当今世界著 名的社会 学家和媒体研 究学者、美 国人迈 克 尔 ・ 舒
德森近年来 最有代表 } 生 的论述文 集。本 文对该 书章 节逐 一剖析 ,以期给 中国新 闻界 以借鉴 。
【 关键 词】 新 闻界 ;新 闻伦 理 ;美 国新 闻 史
【 作
者】 李 硕 ,武 汉 大 学 。
《 为 什 么 民 主 需 要 不 可 爱 的 新 闻 界 》 这 一 标 题 已 代 议 制 政 府 ” ) 。这 得 益 于 新 闻 “ 告 知 公 众 ” “调 经 直 观 地 告 诉 我 们 作 者 的写 作 意 图 ,即 阐 明 民 主 ( 更 多 查 报 道 ” “ 分析 评 论 ” “ 社 会 同情 ” “ 公众论坛 ” “ 社 的是 代 议 制 民主 )和 新 闻界 的 关 系 , 更 为确 切地 说 是全 会 动 员 ”和 人 们 常 常忽 略 的 “ 宣 传 代 议 制 民主 ”这 七 项 面 分 析 了新 闻业 之 于 民主 政 治 ( 广 义 的 政 治 实 际上 是 一 功 能 。 对 于 最 后 一 项 功 能 的 论 述 中 , 舒 德 森 提 到 了 阿 斯
息 ; 组 织 为 经 济 利 益 炮 制 新 闻 ; 记 者 受 到 自身 固 有 的 政 步 。 正 是 这 些 特 征 使 新 闻 出 版 业 始 终 保 有 一 种 对 既 定 权
治 观 念 影 响 。作 者补 充道 , 当下 新 技 术 突 破 ,新 媒 体 涌 力 的监 督 、 腐 蚀 、 破坏 与倾 覆 的 能力 。 ”几 乎 在 所 有 国
新闻传播文献导读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导读舒德森是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一位媒介社会学学者,他的代表著作《发掘新闻》以新闻行业历史和专业意识形态发端的案例研究为出发点,围绕着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展开论述。
作者的研究问题是探讨新闻客观性的生产机制。
针对美国社会和报业现状,作者提出既然新闻业没有能够确保新闻客观性的总总条件,为什么客观性问题一直以来仍然如此重要?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为何它非要维护“客观”这个特殊的理想?这本书以新闻客观性这一重要的现代价值观念为载体,对美国新闻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
作者始终把他的研究问题放在对现代新闻机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关系中进行阐述,开创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科学流派。
因此,有学者认为本书开创了“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史范式”,社会史是指“一种总体的综合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细节,总体性地呈现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1。
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重要现代价值的社会发展历史,也为以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发掘新闻》描述了1830年代至1960年代的报业史,也是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如何从无到有的历史。
这本书着重分析了美国报业史中的四个时间段,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期和中期、20世纪60年代后,作者从社会角度探究了报业各时间点转向的原因。
19世纪30年代,通常被称作“杰克逊时代”或“杰克逊民主”时代,“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演变成为一个平等主义的市场民主国家,金钱拥有了新的势力,人的个体获得了新的地位,追求利己主义也成为一种荣耀”2。
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使得客观性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
这一时期诞生的便士报特色鲜明:“经济上,售价便宜,利用报童到街头叫卖,以广告作为财源;政治上,宣称无党无派;内容上,聚焦于它自己发明的‘新闻’这个题材”3。
读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
李 杰
摘 要 :本书从媒介组 织生产的角度分析新闻如何 影响社会 和政治 ,以及 更大 范围的,新 闻如何 影响 了文化。对理 解记 者 、编辑 部、 组织的影响很 有帮助 。本 文在 内容 简述的基础上 ,对迈 克尔 ・ 舒德森的思想进行 了简要评 述 ,并指 出本 书对新 闻力量 的分析 存在的重 大不 足 和 缺 陷 :缺 乏 对 政 治 经 济 力量 的分 析 。 关键词 :《 新闻的力量》 ;评述 ; 政 治力量;经济力量控制
的分 析 。
一
、
内容 简 述
述 ,以及新 闻编辑部 的全 国化 。并且着重分析了全 国性 文化所带来 的全 国性新 闻文化 。这种新 闻文化全 国化所带来 的影响也是 巨大 的。 政 治与文化 的参与者——公 民 有人认 为公共领域在 当代 的作用 已经远远不如过去。但是在迈 克尔 舒德森所 引述 的资料来看并非如此。过去的所谓公 民参 与政治 的比例 虽然高 , 但却是强制参加 的结果 。因此与其说过去的公 民参与政治 的 比 例高 ,不如说过 去人们被 强制参与 政治。然而 当代新 闻转 变 了这一 点。 新闻界尽 可能的提供政治市场 ,提高 自愿参与性 ,构建了当代资产 阶级
由于 中外语法习惯和文化 习惯 问题 ,又或者是思维模式 的差 异 ,迈 克尔 ・ 舒德森的书 比较难 看懂 。然而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高 。本 书从媒 介组织生产 的角度分析新 闻如何影响社会和政治 ,以及更大 范围的 , 新 闻如何影 响了文化 。对理解记者 、编辑部 、组织的影响很有 帮助。本文 在 内容简述 的基础上 ,对迈克尔 ・ 舒德森 的思想进行 了简要评 述 ,并指 出本 书对新 闻力量的分析存在的重大 不足和缺陷 :缺乏对政治经 济力量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读书报告
144101142 赵中葶14传播班《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读书报告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反复地强调写新闻必须要客观,而且大家都觉得新闻就应该是客观的,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理念,从没有考虑过为什么,直到看到了迈克尔·舒德森的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新闻业的发展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而新闻的客观性这个理念也经历了从无都有,直至成为整个新闻业的主流的过程。
作者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来书写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将新闻业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将重点放在了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互相影响的阐述上,通过他逻辑性的陈述,我渐渐发现了社会与新闻业之间的种种联系,还原了当时美国迅速变革时的面貌。
作者在绪论中首先提出“为什么批评人士认为新闻业就理所当然应该客观呢?商业性机构的第一要务就是生存,要求它们客观真是很奇怪。
”这个问题我从未想过,后来细细思考真的很不解:报纸的发行需要投资,所以投资人对报纸有很大的权利,他的想法足够影响新闻的内容,那么内容如何会保持客观性呢?作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使我想继续探寻下去,跟随作者的思路来了解原因。
第一章讲述了便士报的起源,报纸从宣传政治理念、发布商业消息,逐渐成为了写大众生活的、吸引广大人民的报纸。
最开始的报纸是6便士报,主要是党报和商业报纸,这些报纸不仅贵,而且要去固定的地方买,十分不便,因此读者群多为商界、政界精英。
但是19世纪30年代,这一切都变了。
便士报开始兴起,价钱较为便宜,人们买报纸也方便了许多,报纸的内容也更贴近生活,考虑人们的喜好,因此便士报迅速兴起。
便士报不再依靠个人的投资而是依靠广告费来生存,这大大提高了它的独立性,使它不再受人摆布。
这样,新闻业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3种关于这场革命的解释。
一是科技论,但是作者认为它只能解释便士报发行量大,而无法解释为何便士报会出现如此独特的内容;二是识字率论,但是识字率更高的地区的报纸并没有出现大的变革,而是在以纽约领军的各大商业中心城中发生了变革;三是自然史论,但是它却无法完美地解释,没有说服力。
迈克尔·舒德森:在社会运行系统中观照新闻业
迈克尔舒德森:在社会运行系统中观照新闻业
张玉洪
【期刊名称】《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6(007)012
【摘要】"我提醒你,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为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视角的能力。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
"在《谈治学之道》一文中,C·赖特·米尔斯对社会学研究的旨趣一语中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就是这一句"提醒"的最佳注脚:在中外新闻学界,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新闻业,成果之多,中译本之全,罕有匹敌者。
【总页数】4页(P14-16,6)
【作者】张玉洪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北京 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美国新闻业的剧变与省思——解读伦纳德·道尼和迈克尔·舒德森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 [J], 张斌
2.社会学视域下的新闻生产浅析——读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 [J], 张美娟
3.迈克尔·舒德森的新闻史研究取径 [J], 田秋生;
4.论知情权和媒介社会史的书写——与迈克尔·舒德森的对话 [J], 郑一卉;王金礼;
肖珺;纪莉;
5.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舒德森的民主市场社会论 [J], 杨鑫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民主需要可爱的新闻界 读后感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读后感姓名:俞鑫波学号:14130215寒假读了迈克尔·舒德森的《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
这本书不长,但是要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是很困难。
我断断续续地花了大概一个礼拜的时间才将这本书磨蹭完。
读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下本书的作者迈克尔·舒德森,然后发现《新闻的力量》和《发掘新闻》都是他的著作。
可见作者新闻思想的传播力和对当代中国新闻人的影响力。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围绕新闻业不必然创造民主和民主也不必然制造出新闻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问题来论述。
作者以比较研究为文本背景,把新闻理解为既是故事讲述又是事实指向的操作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新闻报道规范与框架下,作者就今天的公共知识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这二者之间所产生的诸多争辩进行了阐释。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也成为舒德森近年来最有代表性的论述文集。
在书中,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独立于观点与解释的事实是否存在?”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没从现实角度回答,而是诉诸了情感与功利的考量。
他引用阿伦特的一句话:我们不能质疑“真实性真理的存在,也不能就将其作为抹杀事实、观点、阐释之间界限的依据,当然更不能作为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操纵历史的借口”。
紧接着作者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事实性真理的确存在,或者说,值得视为一个永恒目标而不懈追求,那么,人类又该怎样为之奋斗?对此,作者认为事实性真理构成了“政治领域的文本”,对其威胁最大的当数政治强权。
因此,要想保存事实性真理,就必须维持民主政治运转。
作者坚称:“民主仍然需要媒体,仍然需要不可爱的媒体”,民主正常运转得益于记者的独立自主与无惧无畏。
舒德森认为,“民主不一定能塑造新闻业,新闻业也不必然会产生民主。
”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支持,新闻界不会促进民主,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努力也往往会付诸东流。
在此基础上,作者列举了新闻服务于民主的七项主要功能:信息提供、调查报道、分析评论、社会同情、公共论坛、社会动员、民主话题。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由当代美国著名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于1978年所著。
该书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诞生和发展的历史。
作者跳出传统新闻史研究囿于描述性或阐释性的窠臼,将报业的发展置于美国近现代社会史的宏阔框架之内,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紧紧抓住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起源、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有对平等主义时代美国便士报的研究,有对19世纪90年代娱乐和信息两类新闻的探讨,更有对新闻业客观的批判和思考。
绪论部分主要谈到了客观性思想,书中写到美国新闻业经常受到“不够客观”的指责,总是被批评为没能“客观”报道每日新闻,甚至还直言不讳,在杰克逊时代,新闻是“制造”出来的。
当今天的媒体把客观真实作为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之一时,的确很难想象那时的美国新闻业究竟在尊崇些什么。
客观性的理念应该是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
事实是关乎世界的,不受个人判断和好恶影响,而价值判断是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对大千世界的好恶,是主观的。
且先不要说那时的美国媒体如何落后,完全不遵循客观的主张,单看现在的新闻行业,还不是屡屡出现各类倾向性明显的报道。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一个记者要有客观的信念就要做到忠于“事实”,区隔事实和价值的关系。
而新闻业本身更该注重对客观性的追求,形成自我约束的社会权威机制。
此外,书的第一章讲到了便士报的兴起和发展,作为现代新闻业的起源,便士报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中曾这样写道:“便士报”的经营之道是以大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不依靠订报费和政党补助。
便士报一切向前看,只要付出广告费,人人平等,谁都可以花钱雇用公共报刊。
”正因为便士报大量登载专利药物广告,而被当时的六便士报贬为“江湖庸医公认的喉舌”。
社会学视域下的新闻生产浅析——读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
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 务 探 索 一新 闻 采 编
社 会 学视 域 下 的新 闻生产 浅析
读 迈克 尔・ 舒德 森《 新 闻的力量》
张 美娟
(江西 财 经 大学 人 文 学院 江西 南昌 3 3 0 0 1 3)
摘 要 :对 新 闻 生产 的研 究 最 早 可 以 追 溯 到 2 0 世纪 5 0
一
是在接 受着社会 文化 、 政治、 经济的影响来生产新闻的。 但 是 可 以 庆 幸 的是 , 新闻记者是 能动 的 , 他们 依然 能够
( 二) 媒体 : 权 利 的 幻 像 “ 水 门事 件 ” 征 服 了现 代 美 国 新 闻 界 , 但 是 不 要 简 单 的 认 水 门事件 ” 尼 克松下 台 , 仅 仅 是 媒 体 的功 劳 , 其 实 更 多 的 积 极 的 书 写 着 新 闻业 。 新 闻作 为社 会 机 制 的 一 种 , 我 们 必须 为 “ 在 大众 文 化 视 野 下 重 新 思 考 整 个新 闻 业 , 我 们 自己 想 要 媒 体 是 政界 斗争 的功 劳。“ 水 门事件 ” 中至始至终的一个重要神秘 深喉 ” 举动 , 更是饱 受世人 的诟 病和猜 测 , 直到他 在 做什 么? 新 闻工作者工作其 中、 服务其 中以及希 望建立 的公 人 物 的“ 共领域是什 么?进而更好进行媒介角 色定位 。《 新 闻的力量》 2 0 0 5接受美 国著 名杂 志《 名利场 》 的采访 中 才首次承 认 , 他 已年过九旬的马克 ・ 费 尔特 。 这 本书主要从“ 历 史” 和“ 事件” 这两 个方面来说 明“ 新 闻作 为 就 是美国联 邦调 查局原 副局长 , 社 会 机 制和 文 化 的力 量 ” ,是 一 种 社 会 关 键 机 制 , 它受 着 文 新 闻工 作者在追 求新 闻传 播 的 自由和 自身 的独立 性方 化、 政 府 和 经 济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最 后 , 作 者 提 出 一 些 对 新 闻 业 面 承受着极大 的压 力与挑 战 , 类似 “ 水 门事件 ” 之事也许 永远 不 会再 发 生 , 美国是如此 , 其 他 国 家也 亦 如 此 。称 媒 体 为 无 冕 的 建议 和 对 策 。
我们可以从《新闻社会学》读到什么
R E A D I N G 阅读我们可以从《新闻社会学》读到什么?文_杨吉杨吉▼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国内知名互联网观察者【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新闻社会学》的出版,为迈克尔•舒德森再次赢得业界广泛的声 名。
同时,如该书书名所展示的那样,它勾勒了这一领域大致的理论 框架与研究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生产"的探寻研究往前又迈 进了 一步。
作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和威望的媒介学者之一的舒德森,他 的崛起顺应了当时"新闻编辑室田野调查”的浪潮。
追溯到上个世纪 70年代,一些并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科班训练的社会学学者,陆续将视 角投向新闻生产机制,他们走进编辑室、深入编辑队伍中,用“民族志 (Ethnography)”研究方法,来获取对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一手经 验和直观判断。
他们赖以运用的“民族志",最早被用于人类学中的 田野调查,其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通过参与、沉浸式观察,获得局内 人的视角,且经常辅之以一系列深入、感性、细致的访谈。
在这波浪 潮中,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传媒学者和经典作品,例如盖伊•塔奇 曼的■(做新闻〉、赫伯特•甘斯的(什么在决定新闻》、马克.费什曼的 (制造新闻>(Manufacturing the News)。
其中,还有舒德森的(发 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借由《发掘新闻 >,舒德森正式开启了学术生涯,并在其加入的媒 介社会学阵营中,以涉猎广泛、著述丰富、观点鲜明、风格明快著称,扛起了这一新闻学派的理论大旗。
该书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脱稿于 舒德森在哈佛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的毕业论文,它所关注的是新闻 业者在报道中所应遵循和奉之为圭臬的"客观性”原则。
舒德森梳理 了美国报业的发展史,从19世纪30年代的"便士报运动”到20世纪 上半叶新闻专业理念的最终形成。
新闻的力量
新闻实践的三种立场:描述性、解释性和规范 性
媒体人的独立性与新闻的力量
新闻是不同精神世界的反映,同时受利益的影 响 媒体,影响的,只是容易被影响到的人。
怀疑论永远都能站住脚,但是不能滥用。
回首往事,曾经震憾全球的1992年洛 杉矶市黑人大暴乱事件,实际上与美国电 视媒体报导罗德尼•金案这一重大司法新闻 时剪裁和取舍新闻镜头的标准有直接。
媒体用水门丑闻制造了新闻神话
水门事件之后,媒体成了武器,新闻成了弹药, 记者成了战士。 美国作家保罗•约翰森在他的《现代时期》一 书中称:水门事件是一种政治迫害,是有史以 来最严重的媒体暴乱行为。 尽管他的说法有些过激,但正是这个苗头,引 爆了随后大热的“拉链门”、“虐囚门”等, 在媒体的穷追不舍下,太阳底下似乎很难有什 么可以遁形。 (书上第144页,水门事件刺激了新闻界“隐 私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兴起)
• 政治窃听 • 水门盗窃案 • 《华盛顿邮报》&深喉 • 尼克松欲盖弥彰&迪恩倒戈
• 尼克松辞职
• 新闻调查兴起
一家报纸——《华盛顿邮报》 一个主编——布莱德利(执行主编) 两个明星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 斯 一个新闻线人——“深喉”马克•费尔特(时 任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原副局长) 一个总统——第一个中期辞职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
《新闻的力量》囊括了舒德森关于媒体和民主过程论述的最好作品, 本书是了解美国新闻编辑部的必读书目。 ——赫伯特•J.甘斯 舒德森在审视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真理,或者如他自己所称的神话方面, 做得非常出色。这些神话,包括报刊把尼克松拉下马,或者里根是伟 大的沟通者,或者电视对越战的报道致使美国人民反对越战。他对采 访史的论述同样具有启发性。 ——迈克尔•戴维,《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
读书笔记新闻报
《做新闻》读书笔记凤凰传媒 10研李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难读”的书,因为作者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诸多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新闻生产,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陌生加重了我阅读的难度,故花了些时间先把稍不易理解的社会学名词整理了一番,在基本了解这些词语和理论的大意基础之上再来看这本书,难度减轻一些。
一、名词梳理(一)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或思想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联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又称思想社会学。
1924年,德国社会学家m.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知识社会学”的名称。
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
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学转向研究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的结果。
曼海姆是继舍勒之后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著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1929)、《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1940)、《知识社会学论文集》(1952)等。
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各种观念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有控制的经验研究,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探讨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真实程度,确定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及其结构,建立起检验知识或思想的正确标准。
他所说的社会存在,主要指知识或思想以外的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阶级、社会地位、职业群体、代际关系、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历史情境、竞争、冲突、流动,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社会思潮、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等。
知识社会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
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新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新闻读后感1在图书馆苦苦寻找专业书近半个下午,无奈里面大多是教科书。
无意中瞥见了《新闻采编评析》这本书,见上面多少针对新闻稿的分析,便将其借了回来。
这本书主要是针对企业报而编纂的。
其实,企业报并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的新闻报纸,但毕竟各方面知识都涉猎一点对自己有益无害。
总结一下,这是一本将如何尊重新闻规律,提升宣传工作的比较具有实用性的书。
比较欣喜的一点是,这里面很少有那种我们常见的,乏善可陈的套话,在语言方面做了一些创新。
比如说,书中倡导一句话:一篇好的报道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
倡导多让真实的人出现在报道中,多在报道中使用直接引语。
这种观点是很实用的。
而在此期间,我正负责新生军训的新闻,在消息稿中我也一反常规,用了大量的对话,让读者从他们的对话中获取真实的信息。
其次,这本书也强调了新闻工作者的态度问题。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有句老话叫做“态度决定一切”说的不无道理,而记者的态度,则直接关系到新闻的质量,是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得以生存的根本。
“要认真写每一篇报道,哪怕是200字的简讯,也要绞尽脑汁,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佳采访和写作,编辑时从头打磨到尾,甚至为一个标题凝视屏幕2个小时。
也许有一天,你就会突然发现,你已是名记者了。
”新闻读后感2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较晚,差距也是很明显的。
在我们专业课程中并没有开设《外国新闻传播史》这本书。
最近看了这我们大学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获益匪浅。
这本外国新闻史先概括的讲解了新闻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讲述了欧洲、北美、亚洲、非洲、大洋洲、拉美州的新闻事业。
各大洲中,欧洲和北美的新闻事业相对发达,对其它国家的新闻事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各国的新闻事业既有差别也有公共点,就发达国家来说,他们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从中得以成长。
各国的政党报纸也是有很大的相似点,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此书按照不同国家在写各自的新闻事业,有利于读者清晰的了解新闻传播在各国的发展规律,在规律中发现不同点。
《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读书笔记一说读书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久前拜读过。
说来惭愧,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细读笔记文体。
读后感写过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作业性”文章;从未正儿八经写过读书笔记,对此“行情”也不甚了解。
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读书笔记要比读后感好写得多,也自由得多,灵活的多。
写作时完全可以“笔随思动”,随着阅读的进度时刻宣泄自己的感情,甚至这种宣泄可以没有固定主题——只要我想表达。
还可以天马行空的展开联想,大胆提问。
以下我的写作,大致就是根据这个理解基础展开的。
在本书开头《致谢》这篇中有段文字:制陶时最美妙的一刻就是陶器将要成型前、轮盘还在转动的那一刹那,就在无限的可能在最终固定在某一种可能性中之前的那一时刻。
太精彩了!作者还说:写作的进程是由希望和抱负驱使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作品必须要受到写作自身局限性的约束。
深以为然之!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资深教授。
诸多论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部初版于1978年的《发掘新闻》。
老实说,开始觉得读这本书对我来讲一定是段痛苦的历程,所以迟迟不敢翻阅。
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先入为主——因为无可否认这本书写得很棒!此书原是一篇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美国法律和美国新闻业中客观性理想的发展历史,后改写为书。
绪论中表明这本书的两个目标:一、发掘这一行业的根基,这样就有希望揭示其他行业的基础。
二、重点研究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关于第二个目标,我在阅读中深有体会,下面会提到。
一般公认,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
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
这场变革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而逐渐成形,不久之后,客观性便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
这一时期,报纸名称由“广告报”转为“先锋报”、“明星报”的这次变革,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商业革命”。
被建构的现实与客观性的幻象
被建构的现实与客观性的幻象——读《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有感王 琮(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401147)摘 要:社会学家迈克尔·舒德森在多年前发表的著作中探讨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从无到有的树立过程,对今天的读者仍具有启发意义。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展现客观性理念形成和发展的更大的社会图景,提供新的研究视域,对客观性理念进行批判性的辨析和探讨,有助于认清新闻业的本质,确定前行之路。
关键词:客观性理念;美国新闻业;社会史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15-041978年,迈克尔·舒德森发表了其代表作《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开拓了新闻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交叉领域。
此书是他在哈佛社会学系的博士论文,发表30多年以来一直在学界颇受追捧,于2009年被引进中国大陆。
此书抛却了里程碑式的传统史学叙事手法,不再以编年体的形式堆砌历史事件,而是将报业的发展史放到更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史中进行观照和考察。
其深入地研究了美国新闻业的客观性原则从无到有的历史,展现了新闻生产机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描述了18世纪以来美国报业发展的社会图景。
虽然只是选取了客观性原则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点,但作者却凭借深厚的社会学功底使此书产生了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阐释了新闻行业在社会中孕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充满了社会学的意趣和想象力。
此书虽发表多年,但对今日的读者仍然大有裨益,其间奥妙仍值得细细品味。
一、熟悉的客观性虽然如今的记者并非都认为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客观,但客观性这个信念仍十分普遍,大部分新闻工作者及其评论者都认定报纸应当客观,而所有的记者都必须面对这个课题。
但这个课题很普通,普通到我们都意识不到其存在,似乎天生就应当如此。
从批判学的观点来看,可以这样解释这种专业理念的“自然状态”——新闻生产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它重构并加深了读者对日常生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转过来,新闻报道中那些职业手法,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成为行业内通用的准则和生产新闻不可缺少的工具”。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1.新闻业a)新闻不仅报道现实,还创造现实,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建构现实(结合李普曼“两个世界”,p003)b)新闻是被制造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泛新闻工作者”(公关)互动的结果(p004),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及其实践的产物(强调在大背景下看待新闻,p006)c)新闻是具有公共性的实事信息和评论(强调公共性,p017)2.媒介效果(媒介权力)a)多数时候过分强调媒介(建构现实的)权力,(媒体易见,而其他因素影响难以看到,p023;产生影响的是媒介报道还是事件本身(P070例)?使者?指数级放大器?)b)魔弹效果视野下的媒介权力强调权力是一种线性的“灌输”机制(p029);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媒介是意义、符号与讯息的生产者或信使,文化本身不是权力,而是一个语境,是构成行动的语言(上下文),而非产生行动的原因,对于采纳者无报酬,对于未采纳者无惩罚;媒介权力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微妙的文化影响,而非公开的控制社会的力量(p077)c)灌输模式往往包含预设(新闻是个“原因”),文化模式(情感的共同体;公共交谈),影响来自于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本身;新闻作为放大器,营造公共氛围;框架和偏见)(p032)3.媒介效果(框架)a)制度化的选择性呈现(探照灯,而非镜子)b)框架(区别与有意图的个人偏向):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告诉我们什么存在,发生了什么,什么重要,以此形成我们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认知、诠释和呈现当中稳固的模型,也是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常用规则,通过他们,符号处理者们组织话语,包括文字和图像的话语(p043)c)五种常见新闻:以事件行动任务为中心的;负面的;超然的;技术的;官方的d)偏向:传统意见核心价值、科学、上层和高收入(相对异议、宗教和穷人,p074);种族偏向;系统偏向:自身美化(专家,p073)4.新闻业历史a)“想象的共同体”(BenedictAnderson)与“公共领域”(Harbermas)(p083)公共领域:讨论公共议题,资本主义媒介所有权集中下的煽情新闻把公共生活“再封建化”,强调围绕共同政治话题的公民互动;新闻是公共话语的素材;与自由主义相关;强调资本主义共同性而非差异性想象的共同体: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帮助人们确定方向杆和彼此的联系;报纸是想象的共同体,读报的仪式性、“大众表演艺术”(民族意识,政治取向),强调情感认同,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团队感;新闻为公众建构自我、共同体和民族的特殊影响;与自由主义无关b)商业化与专业化(政党性—便士报—逐利性—煽情主义—客观性,p095)c)与政府关系(政党—公关—《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p104)5.新闻业变迁a)愤世嫉俗与娱乐化b)丑闻:是最终重申道德标准的集体仪式吗?(涂尔干)是政治上的愤世嫉俗,是普通公众的远程娱乐,而非道德价值(p123)c)更全面可靠:专业的干预主义(紧凑编排,广电时间短议题多,平面报道长,p127);叙述方式或主体连贯性得到强化(报纸倒金字塔,电视主体连贯的新闻叙事,p128);更多机构间新闻共识(多角度,互文性)6.新闻市场a)受众人口统计指标(p140)b)报纸依赖读者相对惰性;电视受众对新闻主播的情感归属(p147)c)悖论:利益诉求使新闻操作易受广告商影响,但媒体营利能力与强,越能抵抗这种商业压力;利益不仅是新闻机构腐败的潜在来源,也是抵制腐败的潜在力量(p150)7.新闻来源a)信源促进媒介权力;媒介使得信源获利(p166)b)信源(媒体的多数新闻是政府策划的常规预订事件,P161;包裹新闻,一个单一而重要的信源将新闻界捆到一起,并要求他们不断给予关注,强调记者与同仁的关系;信源取悦新闻从业者,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世界,p171,长期接触形成熟悉的友善,比直接操纵起到更好的作用,p175)c)新闻社会学研究将新闻制作视为一种精英控制的现实建构活动(p178);信源作为一种权力导致资源贫乏的组织难以获得媒体的注意(p180);媒体的“索引”功能(p181)8.新闻的政治文化a)政治媒介化,媒介对政治的影响不弱于政治结构对新闻的支配作用(总统从与国会谈判到走向公众,p187)b)多元角色(建立秩序的拉拉队,政治辩论的公民论坛,精英之间斗争的战场,p192)9.新闻受众a)读报原因(提供信息,娱乐,社交谈资,“准社会互动”,“仪式性的和近乎强迫的”依附感,p203)b)报道是复杂的建构过程的产物(编码和解码,p208)10.新闻作为文学和故事a)“喷出咖啡”与公共辩论(新奇与有用,p217)b)讲故事为中心的“文化”观点(象征性比事实更重要)与社会组织的观点(新闻是公司、市场和资源间互动形成的每天更新的产品)(p219)c)倒金字塔(适应电报,隐含授予专家权威,p223)d)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三种报道领域:“合法争议”区域(文化认可的冲突保证了呈现双方的专业主义努力)、“越轨”区域(某些议题或群体报道超出平衡与公正的正常范围)、共同价值观的话题报道e)机械模式与艺术模式(安德森与哈贝马斯,p230)11.社会、民主与新闻《第一修正案》(政府审查与市场审查,个体表达自主性与公共表达丰富性,保护个体表达自主性是手段而非目的,p247)。
新闻社会学
信息作为起因
金德和艾英戈发现,电视对态度的影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和相对 持续的轨迹。他们的工作证明:人们从电视获知信息,并且认为报道的 强度反映了国家精英所判断的议题的重要程度。
政党、营利和新闻的第一性
1 商业报刊的出现(便士报、廉价报)
从1833《纽约太阳报》开始,出现新的报纸品种,每份报纸一便士,由报童叫卖, 追求商业上的成功和大众的广泛阅读。
2 19世纪末,政党与报纸联系开始弱化
内战之后,报纸迅速扩张为大型的营利产业;广告成为一个更核心的收入来源,新 闻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第四章 新闻业的历史
本章将从一个广阔的视角来观察新闻业的历史场景,并适当的超越美国的范围。
使人们对媒介史产生兴趣的两部社会理论著作
1 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报纸成为“公共领域的重要机构”。
2 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 所有民族,以及事实上所有大于小乡村的社区(并且可能包括小乡村) 都是“想象的共同体”——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帮助人们确定方 向感和彼此的联系。 安德森相信报纸和小说是民族的想象共同体的工具。
新闻作为放大器
媒介不仅向广大的群众传播一个事件或公告的报道,并且将它放大。 这刺激了具有报道价值的话题的社会互动。公共的放大效果与新的媒 介一同成长,并且媒介的每次改变都使其信息抵达更多 的受众。在19 世纪,大众化的通俗报刊向低发行量的精英报刊发起挑战,它创造了 更寻常的语言和关于世界的更普通的看法。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读书笔记(大全五篇)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读书笔记(大全五篇)第一篇: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读书笔记探讨民主制度与新闻界的关系,理解新闻界在民主中的特殊位置分析:历史梳理服务于民主的七项功能新闻界的限制与诟病的特征对话非民主之魂专家的问题《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一书讨论的问题是民主制度与新闻界的关系。
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的《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对美国新闻模式和大众传媒业的形成做了历史回顾,回答了不可爱的新闻界为什么需要存在的理由。
作者提出:民主不一定能塑造新闻业,新闻业也不必然会产生民主。
如果没有宪政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支持,孤军奋战的新闻界不会促进民主,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努力也往往会付诸东流。
作者用两章的篇幅梳理了美国新闻界的历史。
这是一部为民主而不断前行的历史。
新闻界开始之初,与党派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而独立的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历史演进的产物。
作者的目标在于理解新闻界在民主中的特殊位置,于是他提出了新闻业服务于民主的七项功能包括信息提供,调查报道,分析评论,社会同情,公共论坛,社会动员,宣传代议制民主。
但是,新闻界又会对表达范围和层面产生限制。
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揭露丑恶、曝光见不得人的勾当,前提是民主在某种相互制衡的宪政框架中,所有的势力都要相互制衡,鼓励各种利益通畅表达。
如果前提不存在,新闻本身就是固有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哪里有动力去推动民主,估计就连专业主义精神也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还想着新闻去推动民主,那更是幻想。
新闻记者本身(对信源的依赖、专业规范的限制、操作实践所受的观念影响)限制了多样化观点在新闻中的表达。
然而,作者也在第五章中提到,新闻媒体还有一些不能被多数人看好和尊崇的特征(如对于冲突的钟爱,对政治人物保持怀疑),正是这些批评人士所攻击的特征,更好的保护着强劲而旺盛的公共辩论,并进而对民族起着促进和提升的作用,使得新闻媒体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民主。
而对话非民主之魂,较之哈贝马斯无限提高了对话的政治意义,作者认为,民主的深层定义以及对话在民主中的地位,都必须考虑到对话本身也会阻碍那些想要实现民主的案例。
新闻与社会读后感
新闻与社会读后感读完关于新闻与社会的那些事儿,我就像被打开了一个新视角的大门。
以前我看新闻啊,就像看个热闹。
今天哪儿出了个奇人,明天哪儿发生个怪事。
但是深入了解新闻和社会的关系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
新闻就像是社会的镜子,但是这镜子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平整。
你看,新闻报道的内容,那可都是经过筛选的。
就好比我们去超市挑水果,新闻编辑就像那个挑水果的人,他们会把一些他们觉得重要、有价值或者是能吸引眼球的“水果”(新闻事件)挑出来摆在货架(媒体平台)上。
这就导致我们看到的社会有时候是片面的。
比如说,要是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明星的花边新闻,那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这个社会到处都是娱乐至上,而忽略了那些默默在角落里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是重大的社会变革。
新闻还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我就想起有段时间,大家都在倡导环保,新闻里各种报道环保英雄啊,被污染的环境有多惨啊。
这一下子就像给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好多人开始重视环保了,出门带个布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啥的。
这就像一群羊,新闻就是那个头羊,头羊往哪儿走,后面的羊就跟着。
要是新闻带错了路,那社会也可能跟着跑偏。
而且新闻和社会里的各种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或者团体,有时候就想通过新闻来给自己塑造一个好形象。
就像有些企业出了问题,就想花钱找媒体给自己洗白。
这时候新闻要是没守住底线,那可就坑了大众了。
不过也有那些勇敢的记者,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不管多大的压力,都要把真相挖出来。
从社会这个角度看新闻呢,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新闻就是舞台上的灯光。
不同的灯光(不同的新闻报道)打在不同的演员(社会事件和人物)身上,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社会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新闻的多样性。
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娱乐新闻等等,就像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有政治家、商人、演员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一样。
总之呢,新闻和社会就像一对难解难分的好伙伴,又互相影响,又互相依存。
我现在看新闻可不像以前那么傻愣愣的了,我会多想想这背后的社会意义,也希望新闻工作者们能给我们展现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社会大画卷。
新闻社会学
如何理解当代新闻媒体中显赫的丑闻?
汤
普 森
丑闻主要在精英政治圈中产生回响,普通的公众所接触到的仅
仅是远程的娱乐。如果这些丑闻重申了什么,那就是政治上的
愤世嫉俗,而非道德价值观。
丑闻的颠覆理论 丑闻是通俗媒体及其受众的一种活动,这些受众拒绝严肃 新闻业的主导传统,并将嘉年华会的倒转表演、滑稽模仿 和越轨行为付诸实践——将世界颠倒过来。
(通俗媒体首先放大了重要的主题;公共的放大效果保证了新闻的重要性。)
第三种媒介效果来自新闻呈现的偏见、倾向或框架——不是信息本 身,或周围的公共氛围,而是媒介塑造信息的特殊形式。
第三章 媒介偏向 [媒介效果Ⅱ]
媒介偏向
媒介偏向不是源于有意图的意识形态曲解,而是源于在组织常规的约束 和压力下形成的职业行为;不论媒介或记者个人的看法如何,新闻机构 和新闻常规都会产生偏向。 从这种观点来看,客观性追求本身是一个失真的源头。新闻被认为是:
例如,在ABC电视集团,雇员不能接受信源提供的交通、饮食或其他安 排,因为这些安排有意地让“客观的新闻人的责任”做出妥协或使记者 的工作表面化。在许多国家,付费是为了向新闻从业者购买影响。
新闻社会学研究将新闻制作视为一种精英控制高度协调,新闻从业者工作的环境是官僚 化的,新闻业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记者们与政府官员的互动;
新闻作为放大器
媒介不仅向广大的群众传播一个事件或公告的报道,并且将它放大。 这刺激了具有报道价值的话题的社会互动。公共的放大效果与新的媒 介一同成长,并且媒介的每次改变都使其信息抵达更多 的受众。在19 世纪,大众化的通俗报刊向低发行量的精英报刊发起挑战,它创造了 更寻常的语言和关于世界的更普通的看法。
《新闻社会学》迈克尔·舒德森
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
1.新闻业
a)新闻不仅报道现实,还创造现实,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建构现
实(结合李普曼“两个世界”,p003)
b)新闻是被制造的,是新闻工作者与“泛新闻工作者”(公关)互动的结果
(p004),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及其实践的产物(强调在大背景下看
待新闻,p006)
c)新闻是具有公共性的实事信息和评论(强调公共性,p017)
2.媒介效果(媒介权力)
a)多数时候过分强调媒介(建构现实的)权力,(媒体易见,而其他因素影
响难以看到,p023;产生影响的是媒介报道还是事件本身(P070例)?
使者?指数级放大器?)
b)魔弹效果视野下的媒介权力强调权力是一种线性的“灌输”机制(p029);
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媒介是意义、符号与讯息的生产者或信使,文
化本身不是权力,而是一个语境,是构成行动的语言(上下文),而非产
生行动的原因,对于采纳者无报酬,对于未采纳者无惩罚;媒介权力是
一种特殊的权力,微妙的文化影响,而非公开的控制社会的力量(p077)
c)灌输模式往往包含预设(新闻是个“原因”),文化模式(情感的共同体;
公共交谈),影响来自于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本身;新闻作为放大器,营
造公共氛围;框架和偏见)(p032)
3.媒介效果(框架)
a)制度化的选择性呈现(探照灯,而非镜子)
b)框架(区别与有意图的个人偏向):一些心照不宣的理论,告诉我们什么
存在,发生了什么,什么重要,以此形成我们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
认知、诠释和呈现当中稳固的模型,也是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常用规则,通过他们,符号处理者们组织话语,包括文字和图像的话语(p043)
c)五种常见新闻:以事件行动任务为中心的;负面的;超然的;技术的;
官方的
d)偏向:传统意见核心价值、科学、上层和高收入(相对异议、宗教和穷
人,p074);种族偏向;系统偏向:自身美化(专家,p073)
4.新闻业历史
a)“想象的共同体”(Benedict Anderson)与“公共领域”(Harbermas)
(p083)
公共领域:讨论公共议题,资本主义媒介所有权集中下的煽情新闻把公
共生活“再封建化”,强调围绕共同政治话题的公民互动;新闻是公共话
语的素材;与自由主义相关;强调资本主义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想象的共同体: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帮助人们确定方向杆和彼此的联
系;报纸是想象的共同体,读报的仪式性、“大众表演艺术”(民族意识,
政治取向),强调情感认同,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团队感;新闻为公众建
构自我、共同体和民族的特殊影响;与自由主义无关
b)商业化与专业化(政党性—便士报—逐利性—煽情主义—客观性,p095)
c)与政府关系(政党—公关—《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p104)
5.新闻业变迁
a)愤世嫉俗与娱乐化
b)丑闻:是最终重申道德标准的集体仪式吗?(涂尔干)是政治上的愤世
嫉俗,是普通公众的远程娱乐,而非道德价值(p123)
c)更全面可靠:专业的干预主义(紧凑编排,广电时间短议题多,平面报
道长,p127);叙述方式或主体连贯性得到强化(报纸倒金字塔,电视主
体连贯的新闻叙事,p128);更多机构间新闻共识(多角度,互文性)
6.新闻市场
a)受众人口统计指标(p140)
b)报纸依赖读者相对惰性;电视受众对新闻主播的情感归属(p147)
c)悖论:利益诉求使新闻操作易受广告商影响,但媒体营利能力与强,越
能抵抗这种商业压力;利益不仅是新闻机构腐败的潜在来源,也是抵制
腐败的潜在力量(p150)
7.新闻来源
a)信源促进媒介权力;媒介使得信源获利(p166)
b)信源(媒体的多数新闻是政府策划的常规预订事件,P161;包裹新闻,
一个单一而重要的信源将新闻界捆到一起,并要求他们不断给予关注,
强调记者与同仁的关系;信源取悦新闻从业者,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世界,p171,长期接触形成熟悉的友善,比直接操纵起到更好的作用,p175)
c)新闻社会学研究将新闻制作视为一种精英控制的现实建构活动(p178);
信源作为一种权力导致资源贫乏的组织难以获得媒体的注意(p180);媒
体的“索引”功能(p181)
8.新闻的政治文化
a)政治媒介化,媒介对政治的影响不弱于政治结构对新闻的支配作用(总
统从与国会谈判到走向公众,p187)
b)多元角色(建立秩序的拉拉队,政治辩论的公民论坛,精英之间斗争的
战场,p192)
9.新闻受众
a)读报原因(提供信息,娱乐,社交谈资,“准社会互动”,“仪式性的和近
乎强迫的”依附感,p203)
b)报道是复杂的建构过程的产物(编码和解码,p208)
10.新闻作为文学和故事
a)“喷出咖啡”与公共辩论(新奇与有用,p217)
b)讲故事为中心的“文化”观点(象征性比事实更重要)与社会组织的观
点(新闻是公司、市场和资源间互动形成的每天更新的产品)(p219)
c)倒金字塔(适应电报,隐含授予专家权威,p223)
d)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三种报道领域:“合法争议”区域(文化认可的冲突保
证了呈现双方的专业主义努力)、“越轨”区域(某些议题或群体报道超
出平衡与公正的正常范围)、共同价值观的话题报道
e)机械模式与艺术模式(安德森与哈贝马斯,p230)
11.社会、民主与新闻
《第一修正案》(政府审查与市场审查,个体表达自主性与公共表达丰富
性,保护个体表达自主性是手段而非目的,p247)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