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简介
河南水系-长江流域
![河南水系-长江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193e26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f.png)
河南水系-长江流域河南地形图1.观看上图,我们会发现河南西部是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东南部是桐柏山、大别山、北部是太行山的余脉,山势的走向决定着河流的流向。
发源于崤山、熊耳山的伊河和洛河属于黄河流域;南部的淅川等河流发源于伏牛山,属于长江流域;东部属于淮河流域,淮河及其支流涡河、颍河发源于桐柏山、伏牛山,最后注入了洪泽湖。
南阳市地形图2..河南水系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是位于南阳盆地中的南阳市,我国古代商圣范蠡就是今天的南阳人,南阳在古代称作宛城,从地形上看南阳北部是伏牛山,南部是汉江,所谓山南水北为阳,故命名南阳。
南阳盆地有两大中心城市分别是河南南阳以及湖北襄阳,南阳的丹江、淅川注入丹江口水库,其他的河流诸如湍河、赵河、白河、唐河、泌阳河等皆自北向南在襄阳汇入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所以说河南省南阳市水系属于长江流域顺理成章。
丹江口水库卫星图丹江口水库在汉江流域中的位置3.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整个水库可以分为两个库区—一是位于湖北十堰境内的汉江库区,二是位于河南南阳境内的丹江库区,二者共同组成了丹江口水库。
从水域面积与水库容量这两个方面对二者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库区的水域面积,丹江库区要稍微大一点,二者的水域面积大约是6、4开;但要是从水库容量作对比,丹江库区明显不如汉江库区蓄水量大,这是因为丹江库区由汉江水作为补给,丹江库区主要有丹江水做补给,丹江只是汉江的一条支流,年径流量自然要比汉江差得多。
至于为什么叫丹江口水库呢?我想无非是以下情况之一。
湖北十堰下辖县级市—丹江口市,先有丹江口市,然后有丹江口水库;第二种就是丹江与汉江的交汇的口子,所以命名为丹江口水库,在河南南阳有一鸭河口水库,我想也是这种命名逻辑。
在我写这篇文章搜集资料的时候,会发现许多河南人民与湖北人民为了丹江口水库的归属喋喋不休,讨论得无比热闹,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讨论,相比太湖都归江苏管,微山湖都归山东管,我个人认为丹江口水库丹江库区归河南管,汉江库区归湖北管,对于丹江口水库的规划管理、用水调度等问题,应当豫鄂共管。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b1e27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1.png)
大美淅川景点简介Xichuan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is home to many beautiful attractions, making it a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tourists. 河南省淅川县拥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s in Xichuan is Longyu Bay, which is known for its crystal-clear water and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淅川的著名景点之一是龙渔湾,以其清澈见底的水质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Visitors to Longyu Bay can enjoy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uch as swimming, boating, and fishing, all while taking in the beauty of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前往龙渔湾的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游泳、划船和垂钓等各种活动,同时领略周围美丽的风景。
Another popular tourist spot in Xichuan is Shibaiz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which is known for its towering cliffs and lush greenery. 淅川另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景点是石柏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陡峭的悬崖和郁郁葱葱的绿植而闻名。
The park offers visitors the opportunity to hike through dense forests, explore hidden caves, and enjoy panoramic views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游客可以在公园里徒步穿越茂密的森林、探索隐藏的洞穴,并欣赏周围地区的全景。
丹霞口小镇简介
![丹霞口小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6e2e8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e.png)
丹霞口小镇简介
丹霞口小镇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该镇的名字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它坐落在南阳市南部的丹霞山脉中,是丹霞山脉的入口处,因此得名丹霞口。
丹霞口小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丹霞山脉、清澈的洛河流域和广阔的农田风光。
这里的山川秀美、水草丰茂、气候温和,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好去处。
除了自然景观,丹霞口小镇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如龙船节、花灯节和皮影戏等。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河南美食,如烩面、馍馍和黄河鲤鱼等。
近年来,丹霞口小镇的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
该镇也在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总之,丹霞口小镇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 1 -。
淅川的民俗文化现象!
![淅川的民俗文化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5a959d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4.png)
淅川的民俗文化现象!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结合部。
因淅水纵贯全境形成百里平川而得名的。
由于淅川的地理环境,1000多年来,甚至长时间,先民们不仅在生产上有了创造发明,而且在人类生活中积淀了许多特殊的生活风格,构建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品格。
由此形成厂传承至今的民俗与民俗文化。
淅川人崇尚礼仪,人生礼俗尤多。
家庭长幼有序,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亲朋礼尚往来,情深意厚。
人从诞生、婚嫁、庆寿到死葬,礼仪程式完备,场面力求大气、排场。
’’礼多人不怪”是淅川人的礼仪上的通俗信条。
淅川人淳朴善良,憨厚耿直。
虽终岁劳苦,不得温饱,然心地善良,安贫乐道,疾恶如仇。
不惹是生非,不调三惑四。
重视仁义道德,买卖公平,童皇无欺。
鄙视投机钻营,粗野无赖,虚伪吝啬、奸滑狡诈。
有重信守义,一言九鼎,赤诚相见,宽厚实在,襟怀坦白的古朴古风。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是民众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淅川人谦让俭朴,勤劳耿直。
衣食讲究实惠,衣着朴素大方,饮食节俭有度居住舒适顺畅。
旧时多是布衣淡饭,能得温饱,住上“四合院”的瓦房就算富有之家。
进入80年代后,已开始向着“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用讲高档”的转变。
待客饮食花样繁多,礼仪隆重,饮酒豪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淅川气候湿润,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适宜多种农作物,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区域。
其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铸就了淅川人的淳朴的品质和良好的村风民俗。
淅川发达的水路运输,不仅使货物其流,而且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淅川人重视岁时节俗,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都有节日由来和美丽的传说。
淅川人性格豪爽,光明磊落。
干事干净利索,直来直去,言出必行,义无反顾。
淅川民风古朴、简约、浑厚而又丰富多彩,习俗秀丽、深邃、清澈而又纯美灵活。
淅川民俗,是淅川民间历代相传,沉淀而成的社会风尚和习俗,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和变迁,并在变迁中改变着旧的社会文化模式,重塑着新的文化体系,通过淅川经济生活、民风、节日、饮食、庙会等习俗和少数民族习俗,可以清晰地窥见蕴藏在其中的朴厚的地域文化意蕴,闪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光华,激发着今日淅川现代精神文明的火焰。
淅川大观园一日游游后感
![淅川大观园一日游游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34ad53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7.png)
淅川大观园一日游游后感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因境内有著名的淅川八景之一“神女出浴”而得名。
淅川大观园占地2000亩,分为“神女湖”、“金水河”两大景区,园区内风景秀丽,风光旖旎,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风景名胜区2家、市级风景名胜区7家。
淅川大观园占地4000亩,其中水域面积2000亩、草场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92%以上。
它是一座以中华人文景观为主的综合旅游区,被誉为中原一绝。
园内建有九曲桥、观景台、滴水穿石景区等景观;园内有大小景点500余个;还有集中原山水之秀美于一体的丹江水公园;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原园林大观园;还有可供观光、休闲等活动的黄河风情水景长廊。
在淅川大观园一天的行程中,我被水所吸引,游览了水帘洞奇景、观潮台奇艳奇险、坐索道飞渡峡谷,在清凉中体味了大自然那特有的恬静与柔美。
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游览后的感想。
一、景区介绍这是我第一次去淅川县游玩,一路上,我都想对它进行一番了解,因为它的确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
景区内的水是真水而非污水。
它以山泉水为水源,由大自然鬼斧神工精心打造而成,水质纯净优美,清澈透明,没有污染,具有良好的水资源基础和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
它是河南省最大水域水库之一,素有“河南小三峡”之称。
在这里可以领略自然奇景,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原始生态文化、感受古老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奇观以及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娱乐项目等。
在这里你可以亲身体验到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美景和文化生活方式;还可以近距离欣赏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美妙的自然奇观;还可以享受农家美味和自然野趣;还可以亲身参与各种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文体娱乐项目……是不是很棒呢?二、景区概况园中湖水清澈透明,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绿荫满地,绿意盎然,水景、石亭点缀其间。
湖边长满树木,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各种花卉植物,其中不乏名贵树木。
在神女湖北岸,是一片浩瀚如海的草场。
草场依山就势、蜿蜒起伏,与山上层峦叠嶂的峰峦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在一道山峦间矗立着几座山峰,山势陡峭险绝,形成了“滴水穿石”、“鹊巢鸠占”等奇景。
南阳市淅川县发展趋势
![南阳市淅川县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8975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3.png)
南阳市淅川县发展趋势南阳市淅川县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淮河中游,地理位置优越。
未来的淅川县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业发展趋势。
淅川县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以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为目标。
通过引进高效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其次是工业发展趋势。
淅川县地处黄金资源带,有较为丰富的石灰石、水泥、煤炭等资源,同时交通便利,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以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为目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制造业企业,推动工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第三是旅游业发展趋势。
淅川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较多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如大关山、淅川汉墓群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以挖掘淅川县的旅游资源为重点,开发旅游特色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区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是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趋势。
淅川县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以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为目标。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淅川县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最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
淅川县属于山区县,生态环境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产业绿色化、能源低碳化、交通减排等措施的实施,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未来的淅川县发展趋势应以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旅游业发展、教育和文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方向,不断推动淅川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河南淅川旅游景点大全
![河南淅川旅游景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9eb3b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9.png)
河南淅川旅游景点大全
河南淅川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一些淅川的旅游景点:
1. 淅川丹江生态旅游区:这是淅川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包括丹江漂流、丹江口湖、凉水河谷等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壮丽的山水风光,并参加各种户外运动活动。
2. 淅川市博物馆:这是淅川的主要博物馆,展示了淅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游客可以了解淅川的历史,并欣赏陶器、石雕等艺术品。
3. 内螺山风景区:位于淅川市西南部,是一个以山岳风光为主题的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爬山、观赏瀑布,同时还可以尝试山地自行车等户外活动。
4. 淅川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尤其是秋季的红叶景观。
5. 淅川古代建筑群:这是淅川的历史遗迹之一,包括唐代的泉仙观和元代的王家祠堂。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淅川的古代文化氛围。
6. 五丈原陵园:这是淅川的一处纪念园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和烈士。
游客可以参观纪念馆,了解淅川的英雄故事。
7. 淅川郑国大观园:这是一座以郑国故事为主题的园林,展示了郑国的历史和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古建筑、花园和池塘。
8. 云台山:位于淅川县西北部,是淅川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这里山峰陡峭,景色壮丽,是登山和观赏风景的好去处。
这只是淅川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清明上河园、甬道山、南火山等。
欢迎您来淅川探索更多独特的景点!。
介绍淅川
![介绍淅川](https://img.taocdn.com/s3/m/a6be64d4a58da0116c1749a5.png)
4/10
南水北调对淅川带来的问题
1.丹江库水库的建立及改造造成水位提升,大片耕地、 林地、村庄、道路被淹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进40亿元 2.调水后丹江水利枢纽发电量锐减,造成发电量下降及 全县用电费用上升 3.水库水位上升后,淅川县的小辣椒、湖桑、花椒等特 色产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相对合理的农村经济结 构遭到破坏 4.移民安置任务沉重,农村社会矛盾将有所增加。15万 移民每年迁安2万多人至少需要7年,移民经济状况较差 ,既要迁又要安,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 5.人口大量流失带来的经济萧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的丹江口水库 东岸岸边引水,沿线开挖渠道,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 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 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属 长江流域),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有“亚洲天池”之美誉。丹 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从157米提 高至170米,但 将造成移民25万人。 1959年至1978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淅川县362平方公里 土地,有500年历史的淅川县城沉入水底,20.2万人迁至他处。 其中,安置在青海省2.2万人,湖北省6.9万人,我省淅川县9.6 万人,邓州1.5万人。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 也是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唯一迁出地和重要安置地。 淅川为我国水利建设做出巨大牺牲,上世纪丹江口水库 建设,淅川搬迁20.2万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淅 川再次动迁16.5万人。淅川成为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县。 淅川也是商圣范蠡 的故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我的家乡——淅川
姚宾
聚焦南水北调 关注淅川移民
淅川简介:
介绍淅川的美丽景色作文
![介绍淅川的美丽景色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9313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5.png)
介绍淅川的美丽景色作文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无比的地方——淅川!
一走入淅川,就被满眼的绿色重重包围了。
山啊,像一座座庞大无比的城堡,守护着这片土地。
树啊,像一个个白色的巨人,向外伸展着手臂,像在欢迎我们。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像莹白的棉花糖,真想伸手去抓一把。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空气清新,让人身心舒畅。
花儿们争奇斗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美不胜收。
偶而还能听到小鸟美妙的歌声,仿佛一首美妙动听的田野交响曲。
淅川的水也很美。
一条条水质清澈见底的小溪,像一条条闪闪发光的银带,穿梭在山间。
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底游窜的小鱼,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河里追逐嬉戏。
淅川的晚上更美。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形的幕布,上面装点着无数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抬头仰望,我仿佛见到了天上的仙女在向我眨眼。
离开淅川的时候,我依依不舍,真想永远留在这里。
淅川,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淅川博物馆里的东西介绍
![淅川博物馆里的东西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7f370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b.png)
淅川博物馆里的东西介绍
淅川博物馆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一座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
该博物馆是以淅川县为中心,展示和研究淅川县地区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淅川博物馆陈列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展厅:
1. 历史展厅:展示淅川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的文物和实物展示。
2. 考古展厅:展示淅川县的考古发现,包括古代的墓葬、器物、陶瓷、青铜器等文物。
3. 美术展厅:展示淅川县的美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品。
4. 民俗展厅:展示淅川县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乡村生活、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展示。
淅川博物馆还有临时展览厅,会不定期地展出各种特色主题的展览。
淅川博物馆致力于保护、研究和展示淅川县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了了解淅川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淅川县历史沿革
![淅川县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0258d4ca650e52ea551898e9.png)
淅川县历史沿革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
西周时:为楚祖熊绛的封地。
春秋时:分属楚国及其附佣国都国地。
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商於地,余为楚国丹淅地。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后,全部归秦。
秦昭襄王三年(前304 年),秦楚黄棘之会后,归楚。
九年(前298),复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丹水、中乡二县,属南阳郡。
西汉:分属三县,北、中部属析县,西南部为丹水县,属弘农郡,东南部为顺阳县,属南阳郡。
哀帝时(前6),顺阳改为博山,封为侯国。
东汉:博山复名顺阳,仍为侯国,与丹水县同属荆州南阳郡;并封南乡三户亭为侯地。
建安十三年(208),升南乡为郡,下辖丹水县,南乡县和顺阳侯国。
三国(魏):设丹水、南乡、顺阳三县,属南乡郡。
晋:南乡郡改顺阳郡,下辖顺阳、丹水、南乡三县。
南北朝:北魏由荆州分置析州析阳郡,下辖东、西二淅阳县。
南部的顺阳郡治南乡,并领丹水、顺阳等县。
西魏改东西淅(析)阳县为中乡和淅川二县(淅川之名始见于此),并移淅州治南乡县,辖南乡、顺阳、丹川、秀山等郡10 余县及侨县。
北周:淅川并入中乡,属淅阳郡,其他郡县合并撤销后,设南乡郡与顺阳郡,辖丹水、清乡、南阳三县,均属荆州。
隋:改南乡郡为县,并改清乡为顺阳。
大业十三年(617)撤丹水县。
唐:置淅州(治马蹬),并置淅川、丹水、顺阳三县,属山南东道邓州。
旋俱废,并入内乡。
五代:粱复置淅川县,属邓州。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增设顺阳县。
金初:淅川县废,并入内乡。
正大年间(1224—1231)复置,属邓州。
元:淅川、顺阳并入内乡,属河南省(简称)南阳府邓州。
明:成化六年(1470 年),淅川自内乡分出置县,属南阳府邓州,治马蹬。
次年建县城(即今老城)。
清初属南阳府。
道光十二年(1832)改县为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厅,直属于省。
宣统三年(1911),属南汝光淅道。
民国2年(1913)撤厅为县,属汝阳道。
道废后直属省。
淅川县美食作文
![淅川县美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a88b8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e.png)
淅川县美食作文淅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的美食汇集了豫、鄂、陕的饮食特色,淅川县美食丰富多样,口味浓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淅川县的美食吧!一、淅川大锅菜淅川大锅菜是淅川县的一道特色美食,也是淅川县的招牌菜之一。
选用优质肉类搭配新鲜蔬菜和调料,放入大锅中炖煮而成。
大锅菜烹饪用的锅具十分特别,一般为铜制大锅,直径超过1米,深度超过0.5米。
这种做法独特的大锅烹饪方式,使得大锅菜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肉质鲜嫩,汤汁醇厚,菜肴口感丰富,淅川大锅菜香味扑鼻,美味可口,让人食指大动。
淅川大锅菜的原料通常选用猪肉、羊肉、牛肉等肉类,鸡蛋、土豆、茄子、豆腐、面筋等蔬菜、豆制品,调料包括葱姜蒜、花椒、辣椒等香料。
在烹制大锅菜时,首先要将肉类用温水浸泡,去除血水,然后再切块,加入少许料酒、姜片腌制片刻,造成入味。
接着将泡好的豆腐、土豆、鸡蛋等食材也一同放入大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再调入适量的盐和调料,使得锅中的食材味道充分融合。
煮至食材七八成熟时,加入花椒和辣椒,增添风味。
最后大锅菜浓香四溢,汤汁醇厚美味,色香味俱佳。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一锅热气腾腾的淅川大锅菜,香味扑鼻,是极具滋补效果的一道美食。
二、淅川板面淅川板面是淅川县的传统面食之一,也是淅川县的地方特色美食。
淅川板面选用优质小麦面粉作为原料,擀成薄如纸张的宽面条,煮熟后,捞出装碗,淋上麻酱拌匀,撒上葱花、香菜、黄瓜丝等配菜,再淋上特制的辣椒油,拌匀即食。
淅川板面不仅面条劲道爽滑,而且带有麻辣鲜香的特色风味,引人入胜。
淅川板面的制作工艺独特,首先要将小麦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将面团擀成薄如纸张的宽面条,煮熟后捞出,凉水冷却。
在食用时,将捞好的面条装入碗中,拌匀麻酱,再加入葱花、香菜、黄瓜丝拌匀,最后淋上特制的辣椒油,搅拌均匀即可。
此时的淅川板面呈现在人们面前,清香味美,入口滋味无穷,让人回味无穷。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f8481ccfc789eb162dc82a.png)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篇一:迁徙中的淅川县城迁徙中的淅川县城一条丹江,因为南水北调而举世闻名;一座县城,因为环抱丹江库区而备受瞩目。
淅川,这个在名字上就和水结下不解之缘的豫西南边陲小县,自20XX年7月,迎来首轮首批库区移民的搬迁。
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标志性的一年。
从20XX年起,淅川将用5年的时间,完成15.6万人的迁离,以确保北方上亿人20XX年吃上丹江水。
而此次首批10个试点村1.055万人的搬迁,仅仅是拉开了本轮大迁徙的序幕。
迁徙,这个最能带来复杂情感的词语,在国家大局和小民生计之间,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再次让淅川别无选择。
这种选择,缘于党和国家为解决北方缺水,而从1958年就开始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半个世纪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地的淅川,就这样和一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联系到了一起。
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动工,水库上游的淅川老城1959年迁建到上集,同时开始移民,首批移民分赴青海、湖北,一部分移民安置在邓州和丹江口水库沿岸。
1964年,丹江口水库蓄水位升至145米,淅川开始了第二批、第三批移民,68867名移民迁到了湖北荆门和钟祥的大柴湖。
1969年,蓄水位提高到155米,第四批移民10679人迁往邓县,其余在淅川县安置。
1976年,蓄水位提高到157米,第五批淅川移民25870人动迁,绝大部分后靠安置。
从首轮移民算起,整整五十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362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500年历史的淅川老城沉入水底,20.2万人告别故土,迁至他处,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变成老人,移民已经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他们靠这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自己的信念,用他们的铁肩和勤劳的双手,再造一方家园,写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移民史翻开淅川的移民史,青海和大柴湖,是两个不可绕过的地方。
1959年,支援边疆建设的高潮在内地掀起,2.2万库区青年带着火热的激情,奔赴青海安家落户,一件大衣、一套被褥成为他们搬迁的全部家当。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f8481ccfc789eb162dc82a.png)
淅川我的家乡作文篇一:迁徙中的淅川县城迁徙中的淅川县城一条丹江,因为南水北调而举世闻名;一座县城,因为环抱丹江库区而备受瞩目。
淅川,这个在名字上就和水结下不解之缘的豫西南边陲小县,自20XX年7月,迎来首轮首批库区移民的搬迁。
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标志性的一年。
从20XX年起,淅川将用5年的时间,完成15.6万人的迁离,以确保北方上亿人20XX年吃上丹江水。
而此次首批10个试点村1.055万人的搬迁,仅仅是拉开了本轮大迁徙的序幕。
迁徙,这个最能带来复杂情感的词语,在国家大局和小民生计之间,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再次让淅川别无选择。
这种选择,缘于党和国家为解决北方缺水,而从1958年就开始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半个世纪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地的淅川,就这样和一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联系到了一起。
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动工,水库上游的淅川老城1959年迁建到上集,同时开始移民,首批移民分赴青海、湖北,一部分移民安置在邓州和丹江口水库沿岸。
1964年,丹江口水库蓄水位升至145米,淅川开始了第二批、第三批移民,68867名移民迁到了湖北荆门和钟祥的大柴湖。
1969年,蓄水位提高到155米,第四批移民10679人迁往邓县,其余在淅川县安置。
1976年,蓄水位提高到157米,第五批淅川移民25870人动迁,绝大部分后靠安置。
从首轮移民算起,整整五十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362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500年历史的淅川老城沉入水底,20.2万人告别故土,迁至他处,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变成老人,移民已经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他们靠这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自己的信念,用他们的铁肩和勤劳的双手,再造一方家园,写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移民史翻开淅川的移民史,青海和大柴湖,是两个不可绕过的地方。
1959年,支援边疆建设的高潮在内地掀起,2.2万库区青年带着火热的激情,奔赴青海安家落户,一件大衣、一套被褥成为他们搬迁的全部家当。
家乡特产-淅川
![家乡特产-淅川](https://img.taocdn.com/s3/m/e3f5ed49fe4733687e21aaf5.png)
名胜篇之—千年古刹香严寺
香严寺香严寺又名香岩长寿寺,中原四大名刹之 一 ,地处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香严寺 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 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 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上寺位于 仓房镇西北4千米处,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
淅川县“香花”牌辣椒具有色泽鲜、辣味浓、 辣香醇正、辣红素含量高、耐储易运等优良 特点,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聪明的香花人已不仅只是卖 初级产品,他们也开始把辣 椒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副产品, 如辣椒酱,辣椒末,干吃辣 椒等
美食篇之—丹江鱼
• 淅川鱼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宜养鱼水域面约60 万亩,水生动植物约150余种。2003年,河南省 农业厅认定丹江鲢鱼、鳙鱼、银鱼、草鱼、鲤鱼 等品种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丹水鱼” 品牌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经有 关专家化验,丹江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于其它 鱼类1.2倍,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 等,经常食用对降血脂、强记忆、增智力效果显 著。
我的家乡淅川
淅川一瞥
• 淅川县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 结合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处,是全国 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县,国家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楚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群山矗立、河川纵横、森 林遍布、风景秀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 季分明、物产丰富,特别是盛产的多种名优土特 产品,素有“绿色宝库”、“健康之源”的美称。
丹江鱼宴原料讲究,刀工精细,多用白汁原汤,注重鱼味香味,兼采四方 烹术,清淡嫩滑显南味,鲜香咸辣显北味,堪称一绝。
翘嘴鲌鱼
美食篇之—马镫大闸蟹
淅川简介
![淅川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3a90dd84254b35eefd3444.png)
淅川淅川山区淅川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丹江口水库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淹没县和移民安置县。
淅川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淅川县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70万亩,水域60万亩,荒山290万亩。
辖16个乡镇,516个行政村,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
淅川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春秋时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曾诞生了商界鼻祖、越大夫范蠡,南北朝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明代礼部侍郎彭凌霄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元好问都曾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诗篇。
淅川古称商於,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直达武汉。
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这里是连结东南与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
清道光、光绪年间淅川曾两度擢升为河南省直隶厅。
淅川区位独特,资源丰富。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等五大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蓄水量174亿立方米,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藏42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中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河南省第一;宜林荒山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基地。
淅川是中国文物出土大县,已发现春秋时期楚国古城址13处,古墓群5000余座,已出土文物7000余件。
其中春秋铜禁的出土将中国熔模铸造工艺的历史提前2000多年,受到江泽民同志的高度称赞。
以丹江水库自然风景,盛唐时期中州“四大名刹”之一的香严寺,荆紫关古镇保存完好的清代五里长街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古城址、古墓群为代表的大批珍贵文物,构成融山水、人文资源、宗教和楚文化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八条旅游热线之一。
我喜欢的地方淅川一小作文
![我喜欢的地方淅川一小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cc7e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5.png)
我喜欢的地方淅川一小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豫西明珠——淅川,它虽然没有华山之险,也没有黄山之奇,但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水”。
淅川
有四条河流:丹江河、白露河、瓦子河和马鬃河。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马鬃河了。
马鬃河从南向北奔腾而去,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川流不息,它的河水清澈见底,把两岸的景色都倒映在河水中。
河面上漂浮着一片片洁白的沙石和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马鬃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单孔桥,另一座是拱桥。
单孔桥很长,它大约有6米长,宽1米左右。
它由八个小桥墩支撑着,桥面铺着光滑的石板。
拱桥很短,约有3米长。
站在桥上向下看去: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撒了一层碎银。
在我记忆中最美的就是春天了!每当到了春天,我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边玩水、放风筝、捉小鱼……最有趣的就是去摸
小鱼了!
—— 1 —1 —。
淅川风光简介
![淅川风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bd636627d3240c8447efc9.png)
淅川风光简介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总人口73.90万人。
它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
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为商於之地,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和楚文化的发祥地。
楚国900年历史,有450年建都在淅川;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南北文化的交汇点。
越大夫范蠡、史学家范晔、文学家范启、范泰、经学家范宁、《神灭论》作者范缜、书法家李衮,以及近代诗人余杏雨、著名水利专家朱华航、医学家阎仲彝等皆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代表作至今闪烁着淅川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智慧。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淅川境内文物古迹珠玑遍地,被称为“文物大县”。
境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已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铜禁、王子午鼎、石排箫等稀世珍宝,曾引起国内外史学家的极大关注,并在日、美、德、法等国巡回展出。
特别是铜禁的出土,将我国熔模铸造工艺历史提前2000多年;这里有我国中南13省市保存最完好的清代五里长街,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与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寺”的千年古刹香严寺,它是大唐高僧慧忠国师的道场,唐宣宗李忱为躲避宫廷内乱,曾隐居于此,落发七年。
寺内的大雄宝殿至今仍完整保存着盛唐时期中原地区最大的壁画,其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均属一流。
淅川风景名胜众多。
有被誉为“亚洲的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奇峰林立、迂回曲折的丹江小三峡,中州四大名刹之一香严寺,飞瀑鸣泉的世外桃源坐禅谷,如梦如幻的神奇世界八仙洞,被誉为绿色海洋、天然氧吧的龙山景区,北方13省(市)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等等著名景点1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淅川淅川山区淅川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体,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丹江口水库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淹没县和移民安置县。
淅川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淅川县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70万亩,水域60万亩,荒山290万亩。
辖16个乡镇,516个行政村,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
淅川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春秋时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曾诞生了商界鼻祖、越大夫范蠡,南北朝史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明代礼部侍郎彭凌霄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著名诗人屈原、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元好问都曾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诗篇。
淅川古称商於,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直达武汉。
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这里是连结东南与西北诸省的重要商业通道。
清道光、光绪年间淅川曾两度擢升为河南省直隶厅。
淅川区位独特,资源丰富。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等五大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蓄水量174亿立方米,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藏42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中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河南省第一;宜林荒山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基地。
淅川是中国文物出土大县,已发现春秋时期楚国古城址13处,古墓群5000余座,已出土文物7000余件。
其中春秋铜禁的出土将中国熔模铸造工艺的历史提前2000多年,受到江泽民同志的高度称赞。
以丹江水库自然风景,盛唐时期中州“四大名刹”之一的香严寺,荆紫关古镇保存完好的清代五里长街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古城址、古墓群为代表的大批珍贵文物,构成融山水、人文资源、宗教和楚文化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八条旅游热线之一。
资源状况淅川旅游资源淅川资源丰富。
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2046小时,降水量804mm左右,气温15.8℃,无霜期228天,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
淅川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钒土、石煤、花岗岩、蓝石棉、虎睛石、大理石、石墨、石膏、钡石、砂金、石灰岩、白云岩等39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居中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河南省第一。
淅川农业现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其中,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47万亩;龙须草种植面积40万亩。
水利方面: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年地表径流量5.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万千瓦。
淅川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蓄水量29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淅川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787种。
其中,真菌23科58种;野生植物135科978种;野生动物184科751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银杏、天麻等10多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雕、羚羊、麝、大鲵等20多种。
旅游资源淅川清代一条街淅川旅游景点很多,围绕丹江水库,上游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古街,为国保单位;下游有与道教圣地武当山南北相望的中原名刹香严寺,加之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使淅川的旅游开发具有无限的前景。
目前,淅川已形成了“一水”、“一街”、“一寺”、“一谷”、“一园”等景点,建成3A和2A级景区各2个,三星级宾馆2家。
其中,仓房景区不仅拥有香严寺、坐禅谷、龙城楚文化遗址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集佛文化、楚文化、山水文化于一体,而且毗邻丹江水库,与渠首景区、小三峡景区遥相呼应,开发潜力巨大。
丹江水库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131亿立方米。
库区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
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就在淅川县九重乡境内。
它的全部建成,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
丹江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
从这里西上过荆紫关可通秦川,南下可达荆楚,东进可入中原大地。
丹江水面碧波千倾,天水一色,山青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
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
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媲美。
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祥,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
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
清代古街淅川荆紫关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座落在丹江岸边。
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中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
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
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
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
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
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紫关古关门。
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
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荆紫关古街道。
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
淅川香严寺香严寺香严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公里的仓房镇境内,东临碧波万顷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西接道教圣地武当山,寺院座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
“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唐宣宗李忱称帝前,在这里落发为僧达七年之久。
寺院座北向南,依山而建。
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41间。
主体建筑山门、韦驮殿、凝月轩、大雄宝殿、接客厅和藏经楼,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陪建东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并在东部另辟“静修院”,一进五庭院,步步登高。
整个建筑严谨对称,规模宏伟,风格各异,是河南省四大名刹之一。
山门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阔三间,上书“敕赐显通禅寺”六个大字,门旁两侧各蹲立一只高大雄浑的圆雕石狮。
过山六经甬道进入韦驮殿,韦驮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走廊排列十二根合抱大柱,雕梁画栋,华丽中更显得庄严肃穆。
韦驮殿之后,便为凝月轩,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为达官贵人入大雄宝殿前的休憩之所。
大雄宝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山出檐,四周走廊环立二十六根大柱,高约七米;檀嵌、插筋均为浓笔重彩,镂刻绘画;斗拱出头雕刻龙头、龙尾,状似盘龙;门扉全为填花透雕,每个花瓣均经精心设计,琢靡精细,纹理清晰,花叶相衬;殿内竖立八根“通天柱”,直托屋顶梁架,气势磅礴。
尤其是殿内满绘神佛壁画,诸如人物、禽兽、巨浪、流云等,更是构图鲜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身入其中,犹入幻境。
法堂、藏经楼、客堂、僧房以及其它建筑和绘画,皆规模宏敞,各有特色,雕镂精细,不具一格。
整个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树和泉水环绕,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
寺东竹林内竖立着两座洁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六角、七级,为雕琢精细的仿楼阁式建筑,与绿海相衬,若天然图画。
寺院内外还分布有多处名胜奇景,诸如珍珠泉、双石洞、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庙,还有国家级风景树“美女抱将军”,能识善恶的痒痒树,宋代所植桂花树等,奇观美景,把山寺映衬的更加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区域淅川县城夜景淅川县辖2个街道、11个镇、4个乡:龙城街道、商圣街道、荆紫关镇、老城镇、香花镇、厚坡镇、九重镇、盛湾镇、金河镇、寺湾镇、仓房镇、上集镇、马蹬镇、西簧乡、毛堂乡、大石桥乡、滔河乡。
共有520个村(居)委会。
龙城街道位于城区西北部。
该区域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代码:411326001。
辖5个社区:郑湾社区、上集社区、西湾社区、红旗社区、春风社区。
27个居民小组。
商圣街道位于城区中心,东至上集镇的朝阳社区,西至灌河河道,南至罗池贯社区,北至人民路和新建路。
面积,约5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代码:411326002。
辖4个社区:狮子路社区、冬青社区、顺风社区、幸福社区。
25个居民小组。
荆紫关镇面积168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其中镇区2.6万人),代码:411326101。
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中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汉王坪村、狮子沟村、上庄村、三岔村、上梅池村、陡岭村、菩萨堂村、大扒村、新石门村、双河村、李营村、穆营村、娘娘庙村、码头村、魏村、店子村、史家村、药王庙村、小寺沟村、张村、龙泉观村、孙家湾村、金家沟村、西头村、全庄村、麻坎村、冯营村、山根村、张巷村、程家洼村、庙岭村、沙渠河村、吴家沟村、石槽沟村。
(296个村民小组)老城镇位于县城西南23千米处,丹江口库区上游。
人口3.15万人,代码:411326102,北与金河镇搭界,东与马蹬、上集接壤,西与大石桥乡相邻,南与盛湾镇、滔河乡隔河相望。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秧田村、险峰村、杨家山村、岵山铺村、狮子岗村、下湾村、王家岭村、石家沟村、武家洲村、小街村、安洼村、裴岭村、陈岭村、叶沟村、新建村、王沟村、泉沟村、马沟村、种子坪村、黑龙泉村、官富山村、穆家山村、石门村、秧地沟村、七里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