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部分参考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答: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它从不同的领域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个有一个缺口,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概论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具体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
具体科学←→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1)自然辩证法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并以此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对具体科学技术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无用论;(2)取代论4)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是马哲的组成部分。
2、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培养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有助于确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增进创造能力。
3、本课程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的确立根源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逻辑起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包括三要素:1、主体:人类(人和人类组织、社会);2、客体:自然界;3、主客体中介:科学技术1、从主体或主体活动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
人类怎样才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这种一般的规律是什么?2、从客体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自然界存在的方式,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3、从主客体的中介—亦即科学技术方面看自然辨证法研究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4、从综合视角看自然辨证法研究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的一般规律。
二、学科内容把客体或研究对象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便成为学科内容。
(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1、自然观2、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二)唯物辨证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1、科学观2、科学方法论3、唯物辨证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三)唯物辨证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1、技术观2、技术方法论3、唯物辨证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四)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的观点与方法论第一章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领域?A.自然观B.科学观C.艺术观D.技术观答案:C.艺术观2、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A.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B.自然观、科学观、艺术观C.自然观、历史观、技术观D.自然观、社会观、技术观答案:A.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促进作用?A.提高生产效率B.促进文化交流C.推动经济发展D.加剧社会矛盾答案:D.加剧社会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包括哪些方面?A.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B.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C.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D.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案:ABCD2、下列哪些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畴?A.宇宙的产生和发展B.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和方法C.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演变和进步D.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答案:ABD三、简答题1、请简述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观点。
答案: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发展是有历史条件的;第三,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第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自然辩证法部分参考答案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意义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有三: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
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自然辩证法属于分支哲学,具有中介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比自然科学长,比马克思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小,介于二者之间。
2、自然辩证法的意义a.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在转变之中”。
19世纪生物学首先发展为演化的科学,20世纪以来,物理学和化学也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
科学自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b.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种因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c.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类不得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不得不从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高度来认识和审视这些问题,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合理实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e.建设现代化的需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f.科研工作的需要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辩证法》(高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答:(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答: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
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
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考题+部分答案
一、科技发展与人与自然二元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提出中国的发展要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以上表明人们对人与自然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它的价值在当今时代得到充分彰显,其对人类文明、生产发展、经济变革、社会进步及国家的军事实力、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基本含义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现象。
从传统上看,科学的起源与技术的起源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
因此,科学与技术具有不同的内涵,它们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区别。
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使科学技术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大系统。
科学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知识体系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事业(社会活动)。
技术是为实现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组成的以人的技能及其延展为核心的工具的规则体系。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各种交通工具、家电、通讯工具等科技成果的普及,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1、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观点及意义。
解答一:(老师课件)自然界的变化也叫做自然界辩证法,是研究自然或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结构组成、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哲学分支学科,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望通过对自然存在及其演化进行哲学分析,以达到对自然的新的理解。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自然观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
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这些基本观点,本质上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
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简单性。
朴素性:简单性;不够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圆圈式的简单循环,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内在联系的过程性/ 猜测性:幼稚的或错误的,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解答二:(源自网络)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把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
但当时还缺乏足以把自然现象联结成因果链条的经验知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必然是模糊的。
意义:第一,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第二,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及评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又叫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也叫机械钟表式的自然图景)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城市商业经济的崛起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为世界范围的贸易以及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2、举例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把握这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整体性特征:①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系统整体具有各个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③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任何事物的整体决不是简单的部分之和,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启示: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基于系统开放性的研究更完整、更精确的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还表现为世界系统的进化性,并解决了自然界发展和进化的动力问题,这就丰富了时间的一位性和持续性。
PS: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在要素之间存在相干性、协同性的条件下,会有新质的突现。
这种性质不是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系统整体才具有的。
因此,在研究这类系统时,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其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这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
3、举例说明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把握这一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总是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其方法论启示在于: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到生命,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一切自然物都是系统。
系统作为要素的集合,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要素间的立体蛛网联系,丰富了空间的三维性、广延性和伸展性。
基于系统开放性的研究更完整、更精确的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还表现为世界系统的进化性,并解决了自然界发展和进化的动力问题,这就丰富了时间的一位性和持续性。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 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 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2 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P23)3 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 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 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 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39)3 6*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 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 2,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P49)3,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 4,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P70)3,生态危机的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答案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 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
作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国外学者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答: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答: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
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有否创造性的作用? 答:
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答:系统科学方法是指 20 世纪 40-90 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 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 重要的作用。 复杂性科学方法是在借鉴传统科学的方法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取向的一套 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 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 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
第三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它存在于一切具体方法之中, 而不是脱离开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空中楼阁,更不是凌驾于具体科学研究之上的抽 象思辨。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绪论: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
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
B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
三个不同性级: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
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
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
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
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
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
“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物质的多样性B. 物质的永恒运动C. 物质的内在矛盾D. 物质的外部条件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基本范畴?A. 量变B. 质变C. 否定D. 辩证否定3. 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独立的D. 以上都是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矛盾具有什么特点?A. 单一性B. 多样性C. 绝对性D. 相对性5. 在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什么趋势?A. 直线上升B. 循环往复C. 螺旋上升D. 曲折前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必然性B. 偶然性C. 规律性D. 无序性7. 自然辩证法强调,研究自然界应该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辩证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8. 在自然辩证法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A. 内在因素B. 外在因素C. 主观因素D. 客观因素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D.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排斥的10. 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有哪些?A. 事物发展是前进的B. 事物发展是曲折的C. 事物发展是上升的D. 事物发展是下降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14.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部分参考答案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意义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有三: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
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自然辩证法属于分支哲学,具有中介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比自然科学长,比马克思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小,介于二者之间。
2、自然辩证法的意义a.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在转变之中”。
19世纪生物学首先发展为演化的科学,20世纪以来,物理学和化学也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
科学自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b.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种因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了解。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c.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类不得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不得不从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高度来认识和审视这些问题,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合理实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e.建设现代化的需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f.科研工作的需要对科研工整理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辩证法答案完整版本
1、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现已被拓展为包括以下分支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穿插研究领域:①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论、方法论;②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③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④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2、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 3、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①,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②,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③,非逻辑性、意外性,偶然性;④,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
4、自然界的演化,包括以下几个局部:①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②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演化;③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演化;④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5、认识客体是指: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构造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6、近代科学开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
7关于进化与退化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B. 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D. 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8、科学方法论认为,建立科学假说应该遵循解释、简单、对应与……。
①,典型性原那么;②,可检验性原那么;③,系统性原那么;④,全面性原那么9、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0、宇宙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化阶段:①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②暴胀阶段、辐射阶段、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③核合成阶段、辐射阶段、实物阶段;④根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实物阶段11、恒星的演化按目前广为承受的弥漫说,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①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白矮星阶段;②引力收宿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或爆发阶段和高密阶段;③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黑矮星阶段;④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致密星阶段、黑洞阶段。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P32.科技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P33.范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科学家必须共同遵守的科学活动的“模型”、“信念”,它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在内的范例等。
P3044.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它是人类依据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深深打上人类印记,与人类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的自然界。
P845.系统与要素:系统是指处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确定功能的整体。
P276.组织与自组织:“组织”一词既可作名词用,指某种特定的系统;又可作动词用,指某种特定的运动过程,即原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要素形成一个具有整体结构与新属性的系统过程。
“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P557.可逆与不可逆:可逆过程是指一个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即物质系统回到原来状态,同时消除了原来过程对外界环境引起的影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简称可逆。
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简称不可逆。
P45 8.进化与退化:进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或系统在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或系统在演化中由有序到有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P49 9.有序与无序: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无序是指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无规则的联系或转化。
P5010.熵:是一个反映热运动过程和方向的物理量。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P32.科技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P33.范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科学家必须共同遵守的科学活动的“模型”、“信念”,它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在内的范例等。
P3044.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它是人类依据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深深打上人类印记,与人类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的自然界。
P845.系统与要素:系统是指处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确定功能的整体。
P276.组织与自组织:“组织”一词既可作名词用,指某种特定的系统;又可作动词用,指某种特定的运动过程,即原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要素形成一个具有整体结构与新属性的系统过程。
“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P557.可逆与不可逆:可逆过程是指一个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即物质系统回到原来状态,同时消除了原来过程对外界环境引起的影响),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简称可逆。
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简称不可逆。
P45 8.进化与退化:进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或系统在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或系统在演化中由有序到有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P49 9.有序与无序: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无序是指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无规则的联系或转化。
P5010.熵:是一个反映热运动过程和方向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意义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有三: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
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自然辩证法属于分支哲学,具有中介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比自然科学长,比马克思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小,介于二者之间。
2、自然辩证法的意义a.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在转变之中”。
19世纪生物学首先发展为演化的科学,20世纪以来,物理学和化学也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
科学自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b.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种因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c.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类不得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不得不从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高度来认识和审视这些问题,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合理实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e.建设现代化的需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f.科研工作的需要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
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这些基本观点,本质上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
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简单性。
朴素性:简单性;不够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圆圈式的简单循环,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内在联系的过程性/ 猜测性:幼稚的或错误的,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局限,具有较坚实的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
另一方面,它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又低于古代,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观念。
[1] 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的。
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要素)和简单的关系,即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别研究各个部分(要素)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
但如此所得到的结论却是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
它对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必要,但却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便显得越来越不适用了。
[2] 机械性[3] 不彻底性A、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
B、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
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内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三试简述19世纪中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及意义。
1、基础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命,使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产力的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的阶段。
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辨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发生的,这就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与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达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与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与发展。
[6]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与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
[7]自然界、社会历史、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按辨证规律进行的,实质上可归结为以下三个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8]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与人类社会。
其中,劳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
[9]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领域不断得到认识与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即带有人类文化与文明特征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自然界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方面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形而上学的机械性、向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制约的存在物。
“3、意义——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辨证法。
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自然观强调自然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认为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不能分离的。
四、讨论题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以下现象或观点:(1)“三个和尚没水吃”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2)“下岗是件随企业改革出现的必然现象”。
(3)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一个企业的效益受什么因素影响?(自由发挥)五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①要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砍滥伐. ②要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人与自然是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因此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反对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等行为.③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破坏生态平衡,就要受自然规律惩罚,退耕还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 ③紧持发展观点,任何事物都有变化发展过程,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开发行为. ④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乱砍滥伐过度利用资源将危及可持续发展. 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⑥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中要认识和处理诸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只向自然索取,还要注重保护自然,使资源、环境、生态、人口、能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胡锦涛同志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六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和技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发展各具相对独立性。
它们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自然科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而技术则主要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力进行控制、调节和利用。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科学和技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自然科学研究为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技术的发展又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工具、探索手段和物质基础,技术上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理论的研究。
科学与技术的比较(1)(1)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
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2)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
(3)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
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
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
科学与技术的比较(2)(4)科学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好奇心、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等,是科学人才重要的个性素质。
对于技术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有本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