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fb5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4.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5de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b.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答案+页码版)
![自然辩证法(答案+页码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6b43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0.png)
自然辩证法(答案+页码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绪论名词解释:方法论P4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P2-3是一种崭新的科学的自然观,它吸取了历史上各种自然观的精华,摈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和根本观点。
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P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重要问题1、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2自然辨证法三部分研究对象:首先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亦称为自然界的辩证法。
其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亦称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再次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亦称为自然界研究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与学科性质P5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自然辩证法是在各门具体科学技术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间,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科学技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
它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统一的,并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交叉。
它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的展开与发展过程,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3、自然辩证法与旧哲学的区别P6-7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哲学大都使用直观、猜测、虚构或思辩的方式,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和说明自然界的本质规律。
而自然辩证法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来揭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古代自然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强将自然界作为自然的内容。
而自然辩证法并不把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内容,只是对自然科学进行哲学的概括。
再次,旧哲学只着眼于认识自然,而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认识自然,而且要研究改造自然,旧自然哲学仅从纯自然的角度去研究,而自然辩证法则把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紧密联系起来。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466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3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最新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
![最新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3914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3.png)
最新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1、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
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具体来说,关系有:二、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由于工业文明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1.发展原则。
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和愚昧。
2.可持续性原则。
它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视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4.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
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 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 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9cd2c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4.png)
精简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规律的普遍性(2)以下哪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因果律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现实与可能D. 以上都是(3)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以下哪种形式的循环?A. 简单循环B. 上升性循环C. 下降性循环D. 无循环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2)自然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试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3)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答案(1)A. 对立统一规律(2)D. 以上都是(3)B. 上升性循环2. 填空题答案(1)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2)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 简答题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普遍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自然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性变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但新事物又继承了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涵盖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有助于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4c27bb8f67c1cfbd6b836.png)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470b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7.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B2.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C. 机械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
A. 可变的B. 不可变的C. 随机的D. 人为的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
A. 直线式B. 循环式C. 螺旋式上升D. 无序的答案:C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是()。
A. 人为制造的B. 客观存在的C. 主观臆想的D. 偶然出现的答案:B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无规律的B. 有目的的C. 无目的的D. 随机的答案:C8.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是()。
A. 线性的B. 非线性的C. 可逆的D. 不可逆的答案:D9.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多样性是通过()实现的。
B. 变异C. 遗传和变异D. 环境答案:C10.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统一性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矛盾性答案:ABCD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性表现在()。
A. 必然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随机性答案:C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运动包括()。
A. 对立B. 统一D. 静止答案:AB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包括()。
A. 实验B. 观察C. 推理D. 计算答案:ABCD5.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包括()。
A. 渐进B. 突变C. 渐进和突变的统一D. 循环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3de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7.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答: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物质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 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3、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无限的。
规律观。
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 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就可以按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改造自己。
1、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答: 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3、整体性。
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 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4、开放性。
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5、动态性。
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层次性。
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自组织的概念: 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
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 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 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 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34a252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0.png)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efb5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c.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9dda4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4.png)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量的积累B. 质的飞跃C. 否定之否定D. 矛盾的斗争(3)以下哪个观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范畴:A.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B.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C. 自然界是可知的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自然界发展的______。
(3)自然辩证法强调,认识自然界的辩证法,必须坚持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
(2)简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试述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
4. 论述题(1)试述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指导我国科技创新。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1)B. 恩格斯(2)D. 矛盾的斗争(3)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周期性(3)实践、理性、历史3. 简答题(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②指导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③指导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3)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实证主义强调实证、实验和经验,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则强调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认为实证主义只看到了自然界的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自然辩证法的某些方面。
4. 论述题(1)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①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的辩证性质;②指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态建设;③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749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f.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1.《自然辩证法》的作者为( B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包括了( B )A天生自然和天然自然B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C 天工自然和人生自然D天化自然和人工自然3.自然观的演化顺序是( D )A机械-朴素-辩证B 辩证-朴素-机械C朴素-辩证-机械D朴素-机械-辩证4.古代科学技术最先发展的是农学、天文学,原因是( C )A 自然形成的B偶然出现的 C 社会需要的D 最容易掌握的5.科学研究最重视( B )A 灵感B 实践C 成果D 投入6.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有两种:生活资料和工具的生产,( A )A 人类自身的生产B 生产力的生产C生产关系的生产 D 人类精神的生产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是( A )A农学和天文学B力学和光学C数学和化学D生物学和医学8.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 A )A实现科学思想的变革B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C实现科学种类的更新D实现宗教改革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基础性的条件是( C )A资金B设备C教育D政策10.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会使得人出现( A )A异化 B 强化C弱化D 分化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的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国际动荡和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由此而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不再是一味的强调其积极作用。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2.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有哪些是负面的,如何解决?3.请从你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回答你的科学技术观是怎样的,你认为你的科学技术观需要改变吗?为什么?1.答: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534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a.png)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目1.试评述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答: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式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评述其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98%会考)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
它的主要内容是:1.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
2.反对简单地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认为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
3.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e12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7.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物质的多样性B. 物质的永恒运动C. 物质的内在矛盾D. 物质的外部条件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基本范畴?A. 量变B. 质变C. 否定D. 辩证否定3. 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独立的D. 以上都是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矛盾具有什么特点?A. 单一性B. 多样性C. 绝对性D. 相对性5. 在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什么趋势?A. 直线上升B. 循环往复C. 螺旋上升D. 曲折前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必然性B. 偶然性C. 规律性D. 无序性7. 自然辩证法强调,研究自然界应该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辩证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8. 在自然辩证法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A. 内在因素B. 外在因素C. 主观因素D. 客观因素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D.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排斥的10. 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有哪些?A. 事物发展是前进的B. 事物发展是曲折的C. 事物发展是上升的D. 事物发展是下降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14.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45c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a.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直线式的- B. 循环式的- C. 螺旋式的上升- D. 随机的答案:C2. 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 A. 质变、量变、否定之否定- B. 矛盾、联系、发展- C.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D. 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答案:C3. 在自然辩证法中,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 外部条件- B. 内部矛盾- C. 人的努力- D. 神的意志答案:B#### 二、简答题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这种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2. 描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答案: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三、论述题1. 论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应用。
答案:“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它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直线前进,而是通过否定旧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而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在自然界中,这一规律体现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物种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化。
在社会现象中,例如技术革新,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否定了旧技术,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技术也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否定,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以下案例,说明自然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如何体现。
- 案例: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捕食者依赖被捕食者作为食物来源,而被捕食者的数量又影响捕食者的生存状况。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ba01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2.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发展的实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 事物的联系和互动C. 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D. 事物的外部条件作用答案:C2. 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否定是事物的消灭B. 否定是事物的质变C. 否定是事物的简单重复D. 否定是事物的外部干预答案:B3. 下列关于矛盾同一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矛盾双方完全相同B. 矛盾双方完全对立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答案:C4. 下列关于矛盾斗争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矛盾斗争是事物的动力B. 矛盾斗争是事物的阻力C. 矛盾斗争导致事物消失D. 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唯一途径答案:A5. 下列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可以相互转化D. 量变和质变没有联系答案:B6. 下列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对立统一是事物的本质B. 对立统一是事物的现象C. 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变化D. 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发展答案:A7. 下列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原因B.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原因C. 内因和外因相互独立D. 内因和外因相互依赖答案:D8. 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C. 实践和认识相互独立D. 实践和认识相互转化答案:A9. 下列关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客观规律束缚主观能动性B. 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规律C.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矛盾D.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促进答案:D10. 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真理是绝对的、静止的B. 真理是相对的、运动的C. 真理是主观的、片面的D. 真理是客观的、全面的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a604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e.png)
一、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界的静态结构B.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C.人类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D.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2.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对立统一原则B.质量互变原则C.否定之否定原则D.绝对不变原则(正确答案,此选项为反向设问,实际上自然辩证法强调变化和发展)3.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这一概念强调的是:A.事物的孤立存在状态B.事物的整体性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正确答案)C.事物的静止不变性D.事物的单一性质4.下列关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A.发展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B.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过程(正确答案)C.发展是事物的绝对静止和不变D.发展是事物的无序和混乱状态5.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A.偶然的、无规律的B.必然的、有规律的,并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正确答案)C.与社会生产实践无关的D.完全可以预测的6.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A.提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工具B.指导科学家如何正确地观察和实验C.替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正确答案,自然辩证法提供方法论指导,但不替代具体方法和技术)D.帮助科学家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7.在自然辩证法中,“实践”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A.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B.它是科学理论的来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来源C.它与科学理论无关D.它在科学研究中没有实际作用8.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A.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随意改造自然B.人应顺应自然,不对自然进行任何干预C.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正确答案)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静态的、不变的。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376a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e.png)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1、问答题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江南博哥)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2、名词解释技术价值正确答案: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3、填空题欧洲近代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包括:论战内容广泛(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的起源和途径、认识方法等),()(如牛顿力学、欧式几何等)的来源,以及认识能力问题(贝克莱和休谟的否定回答)。
正确答案:科学理论4、问答题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正确答案: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e0804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1: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
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
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内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
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
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
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具体来说,关系有:二、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由于工业文明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1.发展原则。
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和愚昧。
2.可持续性原则。
它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视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4.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
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 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 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而生态文明包含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层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构成的要素。
五、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理论上殊途同归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对生态系统特征的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一定时空范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并且整体、开放、动态平衡的系统。
生态自然观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人类与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 一是“人与人”的关系, 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识与道德责任感,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
在此基础上, 可以把发展、公平、合作、协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2、.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答: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
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还应弄清楚其中“本”的基本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因此,对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含义,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具有马克思主义从传统人本论继承下来的合理思想,同时具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科学内涵,还具有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新内容,内涵极其丰富。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科学技术引发的生态问题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已超越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地位而逐渐建构造出自身独立完整的结构和功能,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圈屏蔽在外,而且也对自然生态圈的过程、关系和秩序产生了大规模的干扰和影响。
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其程度越来越超出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爆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营养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后,人的平均寿命和人口出生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死亡率也急剧下降。
于是,人口净增长扶摇直上。
2、生态平衡被破坏。
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自然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生物多样化的锐减,又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使自然生态系统变得不稳定,灾害不断,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3、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作为生物行动直接涉及的周围世界,是主体的生物圈,人类作为生物的一种,必须要确保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但是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和现代交通每天向空中喷射数千种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了大气,导致许多有害现象。
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理论根源:1、从矛盾论的视角看,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
科学技术首先有善的一面,即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人类解放、推动人类发展的性质和潜能,其次,科学技术又有恶的一面,即科学技术先天具有奴役、控制、异化这样一种原罪性质。
2、从认识方面而言,虽然科技走到了高度发展的今天,但是人们由于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对自然与社会的联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多数情况下人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无知。
不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深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所以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问题,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及其未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关键取决于人,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制度。
而人类对技术的各种潜在价值的认识以及自身本质需求的认识,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免要付出代价。
防范对策:1、观念层面上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2、法律应成为克服现代科技应用负效应的武器。
3、公众舆论对克服科技应用负效应起到软控制作用。
4、绿色技术的研究和使用5、改变科技选择标准与加强人文监控。
6、科技政策在克服科技应用负效应方面起导向作用。
7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
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1、生态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2、社会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比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网络技术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剧“全球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人文向度的困境。
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的问题,人的功能退化问题,人的尊严问题和人的心理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产生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5.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6.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5.科学的划界问题以及科学与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科学划界问题是科技哲学的重要论题。
指的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其核心是科学划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