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马玉仁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就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边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要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这个麦田的守望者”

————霍尔顿第一眼看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名字,我想“守望”多么美的字眼,我怀着青年浪漫美好的心境捧着这本书的时候,思绪可以很容易理清,想着应该是本不错的关于爱情的小说吧!

但是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同时,他也讨厌着所有人除了“菲比”……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霍尔顿,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带着满嘴的污言秽语走进了我的视线。他的愤世嫉俗思想引起了消极反抗,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最后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

的童心。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长大成人后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同时他还渴望,在他的生活里也有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把他这种绝望的消极的“悬崖”边捉住。总之,他是个孤傲挣扎的人,但他又是个要求世界完美的人而又无奈屈服于现实的人,这个矛盾着的人的那颗善良而又不现状的心在狂跳,在淌血,我的眼里贮满同情的目光。

霍尔顿的所作所为、言语行动竟然像是我们身边走过的“他”: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却又认真执着、充满爱心的愣小子,他时而独自胡言,时而大声发泄,他的那颗躁动着的青春气息的心。

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有意或无意跑向悬崖边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里很少有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

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有些许成熟的心事,被渐渐放大……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本引发强烈争议的书一直在影响着美国的青少年,不!应该可以说是世界的青少年。霍尔顿因为五科有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又在与同室的一个人发生冲突后回到了纽约城。由于惧怕父母亲的喋喋不休,他没有选择立即回家,而是在外面混搭了几天,最后害怕自己会死去,他便冒险回家去见亲爱的妹妹——菲比,和她说了他自己的梦想。因为菲比,他的西部之行未遂。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初衷错得有多么离谱,但我也从中领会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这本书能广为流传至今的原因,唯一的解释就是它是一部能反映社会现实的精神巨著。能给人带来思想的星光,我想这是每一部成功的小说的贡献吧!那为什么这本书取名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呢?不难联想到主人公霍尔顿的梦想。现实的善恶不值得过多去追究,只有对梦想的那种执着让世人流连。正如塞格林老先生不用“他妈的”、“霍尔顿”之类的短语做书名,而是用“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为了把这样一个让人期待话题重新去诠释。

作为塞格林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想要读懂塞格林这种与世隔绝的人的思想,我们完全可以从《麦田里的守望者》下手。这本褒贬不一的书让我着迷霍尔顿,然后全身心去感受它的美妙之处。我似乎相信现实中真的存在霍尔顿这样一个家伙,在一片麦田隐居,过着那种守望者的美妙生活。哪怕这一切都已无从考证,但那片麦田就像磁石样吸引着我,让我思潮涌起。

用简单的故事情节,阐述一个大社会,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这无不是塞格林的妙笔之处。故事情节中让人一直惦记着的也许就是霍尔顿对菲比说的那个梦想吧。那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向往!小说中没人相信他是善良的,他会有那样一个纯真的梦想;没人相信他会得到上帝的原谅,最终他孤独地死去是自然的,但在我看来对麦田的守望却深深反映出霍尔顿内心的善良和纯洁。霍尔顿吸烟,酗酒,打架,招妓,这些都是他厌恶世界的本能反应而已。我毫不犹豫地原谅了他,只因为他花了五块钱把妓女打发走了,把虚伪的一切赶离了身

边。霍尔顿在那样的进浑身状态下活在那个世界无疑是痛苦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改变不了那个世界的任何一丝现状。

霍尔顿并没有随着塞格林的逝去而被人遗忘,美国的几起枪击事件就是明证。凶手无疑受到了霍尔顿的极大影响,他们中有人甚至曾感慨:“我就是霍尔顿,塞格林写的就是我”,这都让我感到不安。《麦田里的守望者》到底给后人带来了什么?是思想的星光,还是对现实的严重不满?这或许没办法说清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考方向不同、经历不同,所关注的就不同吧!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

接下来我想谈谈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大致的主题。从语言上把这本书评价成坏书也不足为奇。本书中有太多的脏话,让注重个人修养和文明谈吐的现代人所不齿。霍尔顿经常脱口而出“他妈的”、“混账的”、“婊子养的”之类的话,让人觉得会教坏孩子,败坏社会风气。然而对于这些脏话,人们竟模仿得津津有味。甚至有时候我自己也想来一句,但这无疑是令人厌恶的。这些低俗难道就是本书的主流吗?在我看来作为大文豪的塞格林只是想用这种畸形的,让人不解的语言去描述那个社会的黑暗,那是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另类陈述方式罢了,就像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画家一样。同时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俚语,这反映出塞格林对现实生活切生的体验,这部作品并非虚构,它是当时社会现实有血有肉的衍射。霍尔顿这个形象也承载着太多太多吧!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描述那一代青年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迷茫。霍尔顿是个愤世嫉俗的青少年,在他眼中社会是虚伪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