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最新版)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b419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6.png)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为设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关于抓好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拟定本制度:一、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称隐患)主要是:1、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2、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生产安排与劳动保障方面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工作场所未达到安全防护要求,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3、其他管理上的缺陷;4、安全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与重大事故隐患;(1)一般安全隐患:指危害与整顿、整治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刻整顿、整治的排除地隐患。
(2)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与整顿、整治难度大,应全部或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队组(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隐患排查遵循的原则:1、属地承担原则。
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根据谁主管谁承担的原则,由隐患所属队组承担落实治理措施。
2、分级管理原则。
一般安全隐患,由队组承担人或有关人员立刻安排整顿、整治。
重大事故隐患,队组书面报告分管矿长。
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与整顿、整治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治理方案;3、四定整顿、整治原则。
对隐患的排查、整顿、整治、坚持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定完成时间的四定原则。
措施包括:(1)治理的目标与任务;(2)采取的方法与措施(3)经费与物资的落实(4)承担治理的机构人员;(5)智力的时限要求;(6)安全措施与应急方案;三、事故隐患排查、整顿、整治责任:1、安全部按期安排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相关部门人员排查管理上的缺陷与事故隐患,设立隐患排查、登记、整顿、整治、验收、销案、管理台帐,设立事故隐患档案,并根据分工实施监控管理。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1dfe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4.png)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矿井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开采工程,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性质,矿井安全生产隐患存在很大的风险。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制定和实施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矿井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明确工作流程,明确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并制定安全整改计划,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2.加强对矿井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矿井设备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必须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加强对矿井的巡查和监控:矿长、安全主任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要加强对矿井的巡查和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及时进行整改。
巡查要重点关注矿井内的通风、排水、支护等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矿工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
矿工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安全作业能力。
5.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矿井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对矿井内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监测指标包括矿井内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
预警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自动报警、语音提示等功能,能够实时提醒相关人员。
二、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1.加强对矿井的通风系统治理: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管道,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通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确保通风风量的正常。
2.加强对矿井的排水系统治理:排水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定期检查和清理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0a7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5.png)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现场管理,规范隐患排查,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纳入从严依法治理的轨道,超前防范,及时排查,使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第二条每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当班班组长负责。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四条班组长下井前,通过队干部和上个班人员交代,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条进入工作现场后,首先安排治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班组长还必须排查现场是否存在其它安全隐患,隐患排查必须覆盖所有工作地点。
第六条坚持“边检查、边处理”的原则,对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及各系统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巡回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落实治理责任,隐患没有排除班组长不得____生产。
第七条对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
第八条发现重大隐患,必须停工处理,同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
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____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第九条对班组解决不了需区队、矿或公司解决的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并按指示安排下步工作。
第十条对已整改的隐患,必须安排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对隐患检查不到位,整改落实不到位,引发重大事故隐患的,实行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交接班前,班长必须将当班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遗留问题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填写必须认真、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班长升井后,填写隐患反馈卡,并向队值班人员说明具体情况第十三条班组长要____本班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作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拒绝他人违章指挥,杜绝人为不安全隐患发生。
第十四条班组长必须随班指挥,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密监控生产中的每道工序,及时处理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十五条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当班安全班长和安全质量员要进行现场巡回检查,工作中员工必须严格按先检查后开工的程序作业,坚持安全隐患未排除不得开工的原则。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b050c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5.png)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本制度所称的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环境和设备和设备、设施及矿井周边所存在的可能危及矿井安全,导致事故的危险情况。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各类事故隐患识别、评估、报告、监控和整改。
三、矿长对本矿存在的事故隐患负有识别、评估、报告、监控和治理的责任。
建立煤矿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隐患排查的组织领导。
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
五、煤矿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例会制度,保证每月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一次。
排查结果报告县煤炭管理部门。
六、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类掌管、分级管理。
七、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和级别,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重大事故隐患,还要落实项目、资金和施工队伍。
八、排查出的隐患,由矿治理,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治理措施,矿长落实整改,保证资金,一般隐患由班组立即解决。
九、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必须有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十一、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踪管理。
十二、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十三、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四、贯彻本制度,煤矿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和标准,经矿长批准后执行。
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
![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3b42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e.png)
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前言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是保障矿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水平,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工作。
煤矿隐患排查一、目的排查煤矿存在的安全、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目标。
二、内容1.人员、设备、生产过程等方面的隐患;2.煤矿周边环境问题;3.安全和污染事故发生的隐患。
三、方式1.安全检查;2.环保评估;3.整体规划。
煤矿整顿关闭一、目的煤矿存在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或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影响,应当依法进行整顿关闭。
二、内容整顿关闭工作分为五个阶段:1.安全评估;2.整改;3.复评;4.报告;5.批准。
三、实施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专家对煤矿隐患进行全面评估;2.列出整改方案并实施;3.完成整改后,进行全面复评;4.撰写整改报告,提交主管部门备案;5.主管部门根据评估与审核情况,决定是否批准煤矿整顿关闭。
后续管理一、监督检查对已经整顿关闭的煤矿,要加强巡查和监督,确保其不再存在安全及环境问题。
二、信息公开对整顿关闭过程中的评估、整改、复评、报告、批准等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以上是针对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的详细介绍。
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煤矿行业将会更加安全、健康、环保。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五篇)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fab9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d.png)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职责范围1、矿长是全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每月召开安全办公会,听取安全隐患的排查、处理及整改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必需的人、财、物。
2、总工程师对矿井安全隐患排查具体负责,____落实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冲击地压、“一通三防”和防冶水等重大隐患的排查处理具体负责。
3、各分管副矿长、公司经理负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并负责对安全隐患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进行治理整改。
4、安监处长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对危及安全生产隐患不进行排查处理而继续生产时有权停止作业。
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对安全隐患排查汇总、整改、落实、监督、____验收负直接责任。
5、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各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对所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的排查及处理工作。
6、各业务科室在分管领导统一部署下,负责所辖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并对各单位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参加验收。
7、驻外煤矿矿长、总工程师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落实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抓好监督整改。
8、地面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执行《华丰煤矿地面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规定》。
二、矿井安全隐患排查(一)矿井安全隐患的识别、分类1、矿井安全隐患按其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a、b、c三级事故隐患。
a级隐患: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集团公司协助解决的隐患;b级隐患: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作量,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矿解决的隐患;c级隐患: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由区队必须解决的隐患;2、安全隐患的种类分为。
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和其他。
(二)隐患排查为将各类事故消除在未发生之前,建立矿井、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篇)
![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bc0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0.png)
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施工前,队长、副队长、带班长对施工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2、当班排查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隐患处理不彻底不得开工。
当班处理不了的隐患要及时汇报矿领导。
3、当班处理不完的隐患,队长、副队长、带班长必须在现场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隐患原因、处理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注意的安全事项。
4、发现隐患,队长、副队长和带班长应积极组织人员,定人定员定措施,如果由于隐患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而发生事故,将追究队长、副队长和带班长的责任。
5、处理隐患时,队长、副队长、带班长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监督、隐患处理要彻底,不留后患。
6、隐患排查包括:设备、顶板、安全措施、运输状况等。
7、隐患排查、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标准。
8、出现较大的隐患,应及时向领导和有关单位汇报。
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1. 隐患排查责任:明确煤矿班组的隐患排查工作责任,包括领导班子、班组长、工人等各个层级的责任分工。
2. 排查周期和方式:明确隐患排查的周期和方式。
例如,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排查,每周至少一次局部排查,并规定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排查。
3. 排查内容:明确隐患排查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工作场所的卫生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等。
4. 隐患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隐患要求立即整改,并明确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要求。
5. 隐患汇报和督查:要求班组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及时汇报,并进行定期督查,确保隐患的整改落实到位。
6. 奖惩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的班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落实隐患整改或者发生事故的班组进行惩罚。
通过建立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可以提高班组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和排查能力,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班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是指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的一套针对煤矿班组的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规章制度。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c11cb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4.png)
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矿井安全生产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资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排查和治理矿井安全生产隐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办法,包括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步骤、方法和工具,以及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主要措施和要点。
一、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步骤、方法和工具1.步骤(1)明确任务:确定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排查的范围和重点。
(2)组织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矿井进行全面排查,包括表面巡查、暗访调查、设备仪表检测等。
(3)记录整理:将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报告。
(4)分析评估:根据排查报告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和优先级。
(5)制定治理方案: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6)实施治理:按照制定的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治理。
(7)监督检查:对治理后的矿井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
2.方法(1)巡查法: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进行现场巡查,发现并记录安全隐患。
(2)设备检测:利用专业设备对矿井设备进行检测,发现并记录异常情况。
(3)操作观察:观察矿工的操作行为和操作规范,发现操作不当的情况。
(4)专业评估:请专业机构对矿井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
3.工具(1)安全检查表:利用专门制定的安全检查表,对矿井进行安全排查。
(2)安全设备:利用安全设备,如气体检测仪、温度计等,对矿井进行设备检测。
(3)图纸资料:根据矿井的图纸资料,对矿井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二、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主要措施和要点1.主要措施(1)加强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
(2)加强监测: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改进技术: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4)加强宣传:组织开展矿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
2024年煤矿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五篇)
![2024年煤矿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fd06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e.png)
2024年煤矿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现场管理,规范隐患排查流程,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超前预防、及时排查,确保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第二条每班次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当班班组长全面负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四条班组长在下井前,需通过队干部及上个班次的交接,全面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的排查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第五条进入工作现场后,班组长应首先组织治理已知的安全隐患,并继续深入排查现场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所有工作地点,确保无遗漏。
第六条遵循“边检查、边处理”的原则,班组长需对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及各系统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的巡回检查。
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治理责任,确保隐患在未排除前不得组织生产。
第七条对于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班组长需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
第八条一旦发现重大隐患,班组长必须立即停工处理,并同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
在遇到重大险情时,需及时报告并有序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第九条对于班组无法解决、需区队、矿或公司层面解决的隐患,班组长必须及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并按指示安排后续工作。
第十条对已整改的隐患,班组长需组织复查工作,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对于隐患检查不到位、整改落实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的,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一条交接班前,班组长需将当班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遗留问题认真、准确、完整地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以便后续班次了解和处理。
第十二条班长升井后,需填写隐患反馈卡并向队值班人员详细说明具体情况,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第十三条班组长需定期组织本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同时强调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的重要性,拒绝他人违章指挥行为的发生,以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隐患。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537ff866fb84ae45c8dfc.png)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一采区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能够真正提高广大职工及管理人员对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和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实施的范围在全采区各生产班组及相关管理班组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区负责人对采区的隐患负有排查、登记、治理、上报的责任。
三、领导组织采区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采区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副组长:苏文海张平发成员:李翠军张玉玺娄万龙牛玉东李国民王刚许军刘玉臣张富川王跃峰付金玉任海民张春海陈海清宋奎文张新陈国志王云才杨森李瑞冯文举王艳军杜凤臣闫国臣李海军纪永春李海全常兴建魏良民师振江刘志强耿建新四、实施步骤隐患排查的范围1、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出入井人员摘挂牌执行情况,采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2、是否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组织生产,开采现状与设计技术资料和图纸相符合,工程设计的规格,生产布局是否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3、火工产品的支领、运输、储存使用是否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距离及警戒工作是否合理,火工产品的支领、使用、退库是否有记录,爆破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4、凿岩工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高层作业时各种保护设施是否使用、齐全,劳保用品的佩带情况。
5、出矿、平场、攉渣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出矿口悬拱卡漏的处理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有无冒险作业现象。
6、顶板安全管理,加强顶板检查力度,明确作业场所顶板检查整改人,制定不稳固顶板处理、控制手段和措施、检查顶板的安全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高层天井工作板、支撑木、行人梯子的架设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上下行人是否畅通,工作板、支撑木质量是否合格。
8、建立通风管理制度,调整通风设施,保证井下风质,规范通风工自救器,CO 检测仪器的使用,做好自保、互保。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范本(2篇)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7f89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3.png)
矿山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范本一、工作目标在上年度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本单位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整改旧有隐患,遏止新隐患产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本单位安全工作平稳态势。
二、排查治理的重点内容在继续落实____年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排查在安全管理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治理。
具体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市局(公司)和本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生产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取得证照情况。
3、安全基础工作情况。
安委会开展情况、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情况、有关基础台账完备情况。
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情况。
对特种作业违法违规教育开展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5、机械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机械设备工作情况、设备自检自巡情况、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落实情况。
6、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情况。
对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三、各重点时段排查治理情况第一阶段1、上级单位将工作方案下发给本单位,本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方案)并下发至各部门,并督促各部门认真执行工作计划(方案)。
2、抓紧整改上年度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治理任务,暂时难以完成的要制定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限时制和防范预案五落实,治理期间要强化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阶段1、根据本单位计划(方案),通过隐患排查方式发动全体员工,查找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做好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全面治理事故隐患。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f6d1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f.png)
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煤矿生产经营者及其雇员。
第三条煤矿隐患指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现实状态。
第四条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对煤矿生产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排查,依法规定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和治理的过程。
第五条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坚持预防为主、整改为主、综合治理为主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煤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对煤矿生产安全隐患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章煤矿隐患排查第八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工作机制,明确隐患排查责任人和工作程序,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排查措施和责任人。
第九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组织开展定期、定点的隐患排查工作,对煤矿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
第十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内容、方法、人员和时间安排,并落实到位。
录,对排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和归档,发现的隐患应当立即整改。
第十二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发现和报告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隐患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排查责任人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
第十四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定期自查制度,加强对排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三章煤矿隐患治理第十五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排查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第十六条煤矿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理发现的隐患,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煤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精选5篇)
![煤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69d93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0.png)
煤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精选5篇)煤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篇1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我站决定开展安全隐患整改行动,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据我站实际情况情况,特制订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一、排查范围及内容1、排查范围辖区航道上跨河桥梁、跨河线路、航标、车船、站内部及门面房。
2、内容(1)辖区航道上跨河桥梁。
排查辖区航道上桥梁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向市处、县局汇报。
(2)辖区航道上跨河线路,排查辖区航道上跨河线路发现安全隐患是电力公司向电力公司发函督促整改,是电信或者是联通的向责任单位发函督促整改。
(3)排查航标正位及发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排查车船是否配备齐全消防设备,是否保持良好技术状态,驾驶人员是否按章操作。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5)排查站内部防火防盗防漏电及门面房防火防漏电。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组织机构我站成立由处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隐患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航政股,负责日常工作和检查。
三、工作步骤1、制订方案阶段(20xx年11月20日前完成)。
根据市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对本辖区内辖区航道上跨河桥梁、跨河线路、航标、车船、站内部及门面房。
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逐条登记,制定整改计划。
2、整体推进阶段(20xx年11月20日至月底)。
根据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按照整改要求进行集中整改,能整改的在11月30日前整改完毕。
在开展隐患整改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整改工作台帐,做好隐患整改统计工作。
要适时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整改和督查。
四、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工作目标,切实把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到实处。
明确分工和责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扎扎实实地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2、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治理整改。
要坚持集中排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认真进行梳理,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有效办法加以防范,可分别采取警示警告、加固、防护、拆除、封闭等措施,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重点监控,坚决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5篇)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4ee7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a.png)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是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个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例子:一、目的和原则1.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
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1. 由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领导成立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三、隐患排查1. 每月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 分级排查,先排查重点部位、重点区域。
3. 采取现场巡查和检查设备、设施运转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四、隐患整改1. 隐患整改责任人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
2. 对于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整改。
3. 完成整改后,要进行复查确认整改到位。
五、隐患报告和记录1. 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报告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 对隐患排查整改的情况进行记录,用于后续的回顾和总结。
六、奖惩措施1. 对积极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 对违反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纪律处分。
七、宣传教育和培训1. 对煤矿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以上为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一个示例,具体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2)为加大我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隐患排查职责和任务,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副矿长成员: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掘进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经营副矿长各副总工程师安检科科长办公室设在安检科,安检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安排、信息采集筛选、督促落实整改、制度考核及治理情况上报等工作。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职责1、矿长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70bfefb90d6c85ed3ac645.png)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四川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办法》(川办发〔2013〕54号)及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菜子沟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方案。
一、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煤矿事故隐患,杜绝重伤以上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现象;提高矿井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安全装备水平,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意识,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二、加强领导,合理部署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海先(矿长)副组长:杨胜利(总工)、文大春(安全副矿长)、朱万军(生产副矿长)、周朝松(机电副矿长)、陈明虎(书记)成员:李龙海(机电科长)、谢维彬(通风科长)、龙刚(安监科长)、周仕贵(生技科长)、唐富明(调度主任)、刘吉军(掘进队长)、陈明远(采煤队长)、唐国友(运输队长)、刘玉桥(机电队长)、余福海(通风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由龙刚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登记、整改、回查、销号等管理工作,总结通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日常工作来抓,成立隐患专项排查治理领导组:办公室下设五个隐患排查治理专业组:1、技术组:负责全矿井技术、图纸资料、采煤系统、掘进系统、井上井下运输系统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杨胜利成员:周仕贵2、机电组:负责井上、下机电系统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刘玉桥成员:赵大荣通风组:负责全矿井通风系统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谢维彬成员:王子华、余福海、岳希银地测组:负责地测防治水、雨季三防方面隐患排查工作。
2024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3篇)
![2024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c9d6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b.png)
2024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所有从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和整改,保障安全生产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四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级负责、部门协同、公开透明。
第五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应当坚持依法管理、风险管理、协同管理和绩效管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组织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七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组织一般设立隐患排查监督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和方案;(二)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按期完成隐患排查任务;(三)安排专人负责对隐患进行治理和整改;(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五)记录、报告和分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六)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七)定期评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果。
第八条隐患排查监督部门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应当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第九条隐患排查监督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第三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第十一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包括制定计划、开展排查、整改隐患、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应当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排查的范围、目标、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办法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4433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3.png)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制定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二)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监督、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四)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决策。
第七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一)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三)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分类、分级,提出整改措施;(四)跟踪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五)汇总分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定期向上级报告。
第八条煤矿企业各业务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职责,协助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频次等。
第十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矿井通风、排水、供电、提升运输等主要生产系统;(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安全设施;(三)煤矿重大危险源、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五)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情况;(六)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974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最新版)第一条为了有效落实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从源头上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明确责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446号令)、《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5]134号)、《关于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制度的通知》(京煤安监〔2005〕5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第58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生产矿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中安全隐患是指重大安全隐患、较大事故隐患、一般安全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446号令)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进行认定;较大事故隐患按照公司《关于印发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矿较大事故隐患排查和督办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昊华经发[2011]114号文件中确定的12项内容,认定为较大事故隐患。
第四条隐患的认定和治理,实行公司、矿、科段管理制度。
各生产矿井科段正职组织本科段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排查治理结果报告本矿安监部门;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本矿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排查治理结果报告公司安全监察部;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对各生产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并督促落实。
第五条逐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机构由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研发部、采购供应部、运销部及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各矿隐患排查治理机构由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监察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科段隐患排查治理机构由科段正职、副职、技术人员和班队长组成。
第六条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全公司隐患排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并整理隐患排查情况,每旬通报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监督各矿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生产技术研发部负责隐患认定标准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措施的具体要求,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指导协助各矿进行隐患排查。
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召开公司隐患排查会,每月召开一次,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采购、运销等部室管理人员以及公司高管参加,组织研讨确定公司级隐患,研定隐患的治理措施。
第七条煤矿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
煤矿主要负责人对本矿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负责;矿安监站站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落实负责;各主管副矿长对本专业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科、段正职负责本科、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八条员工必须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可能发生事故情况、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提出建议。
第九条员工的培训工作要针对矿井具体条件和人员素质情况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水平,提高识别危险因素和正确处理危险因素的能力。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十条隐患排查遵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原则,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隐患认定标准进行排查,范围要涵盖煤矿生产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所有地区、所有设备设施和所有人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际”。
煤矿“三违”行为要纳入隐患排查工作范围进行管理,对“三违”行为要认真排查治理并建档管理和上报。
隐患治理必须做到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专项技能培训、强制执行措施和资金保障五到位。
第十一条各科段正职负责每天组织本科段副职、技术员、队长、班长对本单位的所有工作面(岗点)存在的一般科段级隐患,达不到隐患级别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安排治理工作。
科段盯岗人员负责对单人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管理,每班要不少于一次进行巡视,每班对其安全可靠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留有文字记录;班组长负责每班对工作面(岗点)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派班单的安全提示进行排查和监督治理工作。
各专业副矿长负责在主要负责人或委托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的全面隐患排查会前,组织本专业科段正职及相关科室参加,进行较大事故隐患、本专业认定一般矿级安全隐患、科段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工作。
第十二条煤矿主要负责人或委托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副总以上的领导,每月两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内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各专业副矿长组织的专业隐患排查出的较大事故隐患及一般矿级隐患。
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治理结果等。
公司安全监察部把各矿情况汇总后向上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及时组织全面安全隐患排查、较大隐患排查和重大隐患排查,排查后一个工作日内将排查情况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纸版经矿长签字后留存备查,上报公司安监部电子版。
下半月的全面隐患排查、较大隐患排查和重大隐患排查合并召开,最迟于28日前上报公司安监部。
各矿隐患排查分三级,一般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和重大隐患,达不到隐患级别的问题,确定为安全工作提示。
其中一般隐患分矿级和科段级,所有上报材料中的隐患应包括矿级隐患、较大事故隐患,以及未消解的科段级隐患。
矿级隐患、较大事故隐患,必须由副矿长以上管理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各矿要在月底把当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隐患治理计划。
在每月最后一次全面排查后,将排查情况、本月隐患排查总结及隐患治理计划于28日前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隐患问题按照专业(采煤、煤巷掘进、岩石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和矿压)分类填写隐患治理统计表,每一项隐患问题要制定出治理措施、治理期间的安全保证措施、治理责任人和完成治理的时间期限,并且由主管矿长签字认可。
纸版经主管矿长签字后留存备查,上报公司安监部电子版。
总结报告和治理统计、计划格式,由安全监察部另发电子版。
第十五条安全隐患如果当月没有完成治理的,下月仍然上报并注明,直到隐患彻底解决为止。
不存在安全隐患的也要填写隐患排查治理统计表,注明没有隐患,并由主管矿领导签字。
第十六条煤矿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工作面(岗点)排查存在较大事故隐患时,必须先停产,后治理,影响较大事故隐患治理范围内的工作面(岗点)也必须停产。
发现存在一般隐患能立即解决的要按规定进行治理,不能立即解决的要按照“五定”的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包括隐患治理措施和隐患治理期间的安全保证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治理。
科段地面排查出的一般科段级隐患,要将排查结果一方面向矿安监部门报告,另一方面要在派班指令单中明确安全技术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验收人,进行治理。
科段井下现场排查出的一般安全隐患,要将治理隐患的安全技术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验收人报告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同意后进行隐患治理。
第十七条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行分级管理。
一般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明确隐患治理责任人,责成立即解决或限期治理,治理完成后由治理责任人负责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煤矿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备案;较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治理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按照标准验收。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较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的督察。
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或生产地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全面治理,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治理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按照标准进行初步验收。
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各矿安监站负责对一般安全隐患治理的验收。
第十八条隐患治理工作参加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处理隐患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专项培训后,具备合格的专项操作技能。
带班领导人员还应掌握强制执行措施内容,并认真执行。
隐患治理期间,该区域人员都必须了解安全保证措施内容并严格执行。
第十九条公司安全监察部每月针对各矿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矿、科段是否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上报是否全面、是否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和治理期间的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对员工进行专项安全技术培训,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并对完成的隐患治理项目进行抽查。
如果发现有未排查出的隐患,要先查领导下井记录,再查责任范围,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公司生产技术研发部对各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内容包括:排查的隐患问题是否全面、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间的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完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并对隐患治理进行督促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一条矿安监站负责本矿范围内的安全隐患的认定;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到位;检查专项安全培训工作;监督安全隐患治理的全过程;及时汇总和上报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总结分析在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不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建立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析制度,煤矿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主管副矿长)每月要对自己分管范围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状况评价报告,经主管副矿长签字后后留存备查,在次月5日前上报公司安监部电子版。
矿安监部门要对没有按计划完成治理的以及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专业分析评价报告和治理计划格式,由安全监察部另发电子版。
第二十三条建立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验收受理制度,受理人对完成治理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受理,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追究并组织验收。
第二十四条建立科段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发现一次存在未治理安全隐患或处理不当的,责令立即整改,提出警告,由科段正职写出整改意见报矿。
发现两次上述情况的科段,将该科段定为安全重点管理科段,定为安全重点管理的科段是矿安全检查的重点。
发现三次未治理隐患,或处理不当,或同种现象再三发生的,给予科段正职免职处理,其他责任人员由矿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