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基础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单位制
大小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物理量
类别
量纲


基本量纲
导出量纲 量纲幂次式
常用量 速度,加速度 体积流量,质量流量 密度,重度 力,力矩 压强,压力,弹性模量
粘度,运动粘度
其他量 角速度,角加速度 应变率
第三节 变形体力学基础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力:构件受到垂直于光滑面的约束力.
5.平面固定端约束
=
=

=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节 平面力系和平衡方程
一.平面力系的简化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力学单位制与量纲 物理量的量纲
基本量纲dim m = M , dim l = L , dim t = T
导出量纲:用基本量纲的幂次表示。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可变形固体
关于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名词 弹性 ––– 物体在引起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
能即刻恢复它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弹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能 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不能 消失的变形。
2. 基本假设
• 连续性假设
认为组成物体的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整个 物体的几何体积。
•小变形 假设物体产生的变形与整个物体的原始尺寸
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PP
L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在模型上的区别。 理论力学:刚体 材料力学:变形固体完全弹性体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一)内力的概念 它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物体的各部分之间

物理学课件ppt

物理学课件ppt
02
量子光学的应用
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等领域的应 用。
05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形式都保持不 变。
狭义相对论的质量观
物体在运动时的质量比静止时大。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组成了所谓 的时空。
狭义相对论的能量观
能量和动量是互补的,不能同时测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述 了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 化率之间的关系。
楞次定律说明了感应电流 的方向总是试图阻止产生 它的磁场变化。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 磁场的运动规律,预言了 电磁波的存在。
04
光学
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
包括干涉现象、干涉条纹 的形状和干涉图样的解释 。
光的偏振
包括偏振现象、偏振光的 产生和传播以及偏振的应 用。
光的衍射
涉及衍射现象、衍射条纹 的形状以及衍射和干涉之 间的关系。
几何光学
01
02
03
光线的基本概念
涉及光线、光线传播的方 向和光线传播的路径等问 题。
反射现象
包括镜面反射、漫反射和 全反射等现象及其应用。
折射现象
涉及折射定律、折射率的 概念以及折射的应用。
量子光学
01
光的量子性
涉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量子态和量子测量等 问题。
物理学课件
目录
• 力学基础 • 热力学 • 电学 • 光学 • 相对论 • 近代物理
01
力学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
01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 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22
2.光滑接触面约束
物体之间光滑接触,只限制物体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并指向 物体的运动。光滑接触面约束的反力为压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 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通常用FN表示,如图1-11所示。
(a)
(b)
图1-11 光滑接触面约束
.
(c)
23
.
24
.
25
FAX
FA
FAY
.
26
.
图1-2. 0
42
【例1-5】梁AD和DG用铰链D连接,用固定铰支座A,可动铰 支座C、G与大地相连,如图1-21(a)所示,试画出梁AD、DG
及整梁AG的受力图。
图1-21
.
43
【解】 (1)取DG为研究对象,画出脱离体图。DG上受主动力F2,D
处为圆柱铰链约束,其约束反力可用分力FDx、FDy表示,指 向假设;G处为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FG垂直于支承面, 指向假设向上,如图1-21(b)所示。
受力图绘制步骤为: ü(1)明确研究对象,取脱离体。研究对象(脱离 体) 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 的物体系统,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ü(2)画出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全部主动力。 ü(3)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ü(4)检查。
.
38
【例1-1】
.
39
【例1-2】简支梁AB,跨中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不计梁自重,如图118(a)所示,试画出梁的受力图。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解除约束,画脱离体简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
19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机械运动实例
总结词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的传统应用领域,涉及 各种实际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详细描述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 之一。各种实际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 机器和机器人等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理 论力学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研究机械运动, 可以深入理解力矩、动量、动能等力学概念, 以及它们在机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力 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物理学
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所增强
建议
建议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 和实验,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 用价值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希 望能够有更多的解释和练习题
详细描述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矢量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 示法等。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力矩的计算则涉及到转动惯量、角速度和动量矩等概念 。
运动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运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详细描述
运动分析方法包括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运动微 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 要。
本课程总结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向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总结
01
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02
引入更多现代技术和方法,更新 教材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
力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力学发展史

《理论力学》课件

《理论力学》课件
《理论力学》PPT课件
# 理论力学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为你介绍理论力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
物理学基础
经典力学方程
牛顿式方程、拉格朗日方程等经典力学方程
基础知识
力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
运动学基础
1 运动学方程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基本概念
2 轨迹分析
运动学方程、轨迹分析等
动力学基础
1 动力学方程
2 一维运动的应用
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等动力学基本概念
动力学方程、一维运动的应用等刚体动力学1Fra bibliotek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
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 刚体角动量定理
刚体角动量定理、刚体动量定理等
振动与波动
1 单自由度系统 2 多自由度和耦合振动 3 声波和光波
简谐振动分析
多自由度和耦合振动分析
声波和光波等基本概念
相对论力学
1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Minkowski时空和洛伦兹变换
Minkowski时空和洛伦兹变换等
结语
基本概念和知识
本PPT课件为您提供了理论力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绪论学习支持
知识目标: 了解力,重力的概念,明确力的三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会画受力分析图。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基本概念,合成。 知道力臂,力矩,力偶等概念及其性质,会合成平面内的力偶 系。知道力的平移定理,会合成和平衡一般平面力系。了解摩 擦,磨损等概念,知道润滑的基本原理,知道润滑油的性质和 选用的要求。 能力目标:
8
2.受力图 全面地分析结构的约束情况,包括外力、支承反力后,用
一个简图清楚地表示出全部受力情况,这个图称为受力图。 受力图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一般可只画所需要的局部受力
图。 画受力图时,首先确定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已知条件和
要求的未知量,把它隔离出来,去粗取精画出受力图。 例如我们要分析吊钩和吊索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就可以只
12
2.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已知力作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个邻边就是这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显然如果没有 方向角度的条件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很多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邻边(分力)的大小变化很大,因此应有方向、角度条件。使用吊索时,限制吊 索分肢夹角过大是防止吊索超过最大安全工作载荷,而发生断裂。
11
(2)三角函数法 根据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合力R:
如上例:
从力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看出,F1、F2力的夹角越小,合力 R就越大,当夹角为零时,二分力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合力R最大。
反之,夹角越大,合力R就越小,当夹角为180°时,二分 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合力最小。
2
二、物体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C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为 9.8N/kg,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在已 知物体的质量时,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来。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天等领域。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力学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直接接触作用; ◎间接接触作用------“场力”
第2页
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国际符号是“N”。
工程单位制中, 以“公斤力”或“吨力”作为力的单位。
换算:1公斤力=9.8牛≈10牛
第3页
力的基本概念
三、力的三要素
实践证明: 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不 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改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时,力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两个物体上。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因此不能将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看成一平衡力系而互相抵消。
第 10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找到这
样的一个力,其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 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11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力的分解
一个已知力(合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 效果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作用的力
(分力)来代替。由合力求分力的方法叫
做力的分解。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第 12 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力的平衡条件
力系: 同时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的几个 力称为力系。
物体转动的效应与力、力臂大小成正比。
第 14 页
谢谢啊!
第 15 页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F1= -F2 刚体是指在外 力作用下可忽 略几何形状改 变的物体

力学教学课件ppt

力学教学课件ppt

04
力学实验与实验设备
力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与目的
验证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力学理论或 定律。
研究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力学现象或材 料的力学性能。
综合性实验
旨在通过实验综合运用多种力学理 论或技术。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力学试验机
振动测试系统
用于测试材料或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用于测试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其对外部激励的 响应。
1. 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等。
详细描述
2. 应用:利用动力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车辆行驶 时的阻力、火箭升空所需的推力等。
03
力学应用
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和变形规律。 •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力和运动规律。 •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和应力关系。 • 材料力学 • 材料强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屈服条件。 • 材料刚度: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弹性模量。 • 材料稳定性: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失稳条件和稳定性问题。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 流体力学 • 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和平衡规律。 •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速度和应力关系。 • 流体阻力和压强:研究流体在运动中遇到的阻力和压强分布规律。 • 液压传动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提供液压系统动力输出的设备。 • 液压阀和液压缸:控制液压系统流量和压力的设备。 • 液压系统的维护和调试: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措施。
力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
总结词
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扮演 重要角色。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直线作圆周运动,叫刚体转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转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固定不动的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上的各点绕某一固定不动的直线作圆周运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叫刚体的定轴转动。
z
一. 转动的运动学
o
称为角坐标,单位: θ 称为角坐标,单位:rad
ω v r P
I = ∫ λr 2 dr
l 2 l − 2
I = ∫ λr dr = λ ∫ r dr
2 2
l 2 l − 2
l 2 l − 2
1 = λ[ r ] l 3 −2
1 l 3 l 3 = λ ( ) − ( − ) 3 2 2
l 3 2
1 2 = ml 12
均匀细长棒, 例 一质量为 m 长为 l 的均匀细长棒,求 通过棒一端并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 解 设棒的线密度为 处的质量元 dm = λdr (同学计算 同学计算) 同学计算
外力 系统受力 内力
非保守内力
保守内力
W外 + W非保内 +W保内= ∆ ΣE k W保内= - ∆ ΣEP
机械能
功能原理 W外 + W非保内 = ∆(ΣE k+ Σ EP)
机械能守恒定律
当W外 + W非保内 0
∑E k+ Σ EP=常量 常量
第二节 刚体的转动 Rotation of rigid body
第一章 力学基础
Chapter One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echanics
y F x
第一节 质点力学 mechanics of point mass
1、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 2、牛顿三定律 3、动量定理 4、动量守恒 5 、功 动能、 6、动能、动能定理 功能原理、 7、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本概念
1.2 力矩与力偶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 物体的受力图
思考与练习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 本 概 念
1.1.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物体直接接触的作用,另一类是场的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力的 外效应或运动效应,物体形状尺寸的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MO(F)=Fh=150×320=48 000 N·mm=48 N·m 在(b)种情况下,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h=l cos30°, 力F 使锤柄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力F对O MO(F)=-Fh=-150×320×cos30°=-41 568 N·mm=-41.568 N·m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可见,力的作用点对刚体来说已不是决定力作用效应的要素。因此,作 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F A
B =A
F B
图 1.5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性质三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 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如图1.6(a)所示。其矢量表达式为
标轴x、y上的单位矢量。
如图1.2所示,由力F的起点A和终点B分别作x轴的垂线, 垂足分
别为a、b,线段ab冠以适当的正负号称为力F在x轴上的投影,用Fx表
示,即
Fx=±ab

第一章 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力学基本知识


F2 R
sin


500 954
sin
60

0.4539
1 =27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由三个力组成的力系若为 平衡力系,其必要的条件是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共面且 汇交于一点。
当刚体受不平行三力作用而平衡时,利用这个 定理可以确定未知力的方向。
例如
约束与约束反力
工程中,任何构件都受到与它相联的其它构件的限制,不能 自由运动。例如,大梁受到柱子限制,柱子受到基础的限制, 桥梁受到桥墩的限制,等等。
两个力的方向必沿杆的轴线方向。
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某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这是因为一个平衡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在原 来作用于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物体的运 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即新力系与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相同。
从以上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矢量式 R F1 F2 与代 数式 R F1 F2 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把作用在物体上的 一个力分解为相交的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工程中通常是把一个力分解为方向已知的两个分力,特别有用 的是分解为方向已知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这种分解称为正交 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称为正交分力。
1公斤力(kgf)= 9.81牛(N)
三个要素中任一个改变,将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例如 水平力推一木箱。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将力表示为
F Fxi Fy j Fzk
1.5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设力F作用于物体的A点如图所示。取直角坐标

物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物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方法误差、人为误差等。
数据处理方法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计算 和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法、逐差法、 作图法等。
误差估算与表示
学会估算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并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来,如绝对 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等。
基本仪器使用与操作规范
仪器种类与功能
01
了解常用物理实验仪器的种类、功能和使用方法,如米尺、游
分析电场对导体和绝缘体的作用,讨 论静电感应、静电屏蔽和尖端放电等 现象。
恒定电流与电路分析
电流与电阻
欧姆定律与电阻串并联
介绍电流的形成和描述,讨论电阻的定义和 影响因素,分析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特 性。
详细解释欧姆定律,讨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规律,以及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功与电功率
电动势与闭合电路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和分子与器壁碰撞完全 弹性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参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即pV=nRT,其中p是压强,V 是体积,n是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
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气体动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计算气体的各种性质和行为,如气体的压强、温度、内能、热传 导和扩散等。同时,气体动理论也是研究气体分子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标卡尺、天平、秒表、万用表等。
操作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
02
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避免损坏仪器
或造成实验事故。
仪器维护与保养
03
了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典型实验案例解析
力学实验
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力ຫໍສະໝຸດ 实验的设计思路、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如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等。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02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研究对象与 方法
03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应用领域与 发展趋势
混沌现象与分形几何在物理力学中应用
01
02
03
混沌现象的基本概念与 原理
分形几何在物理力学中 的应用
混沌现象与分形几何在 物理力学中的联系与区

量子物理力学发展前沿
量子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量子物理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量子物理力学的发展前沿与未来趋势
E=mc^2,表示物体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其中c为光速。
02
能量与质量的等价性
质能方程揭示了能量与质量的等价性,即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质量也
可以转化为能量。
03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与能量释放
在核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乘以光速的平方即为释放的能量。
广义相对论简介
01
等效原理
在局部区域内,无法 区分均匀引力场和加 速参照系中的物理效 应。
感谢观看
02
时空弯曲
物质的存在会导致时 空的弯曲,物体的运 动轨迹受弯曲时空的 影响。
03
引力波
加速运动的物体会辐 射引力波,引力波是 时空弯曲中的涟漪效 应。
04
黑洞与宇宙学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 洞的存在,并为宇宙 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06
现代物理力学进展与应用
Chapter
非线性物理力学概述
01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与 原理
应用场景
解释飞机升力、喷雾器原理、虹吸现象等。
注意事项
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无粘性的理想流体,且流动必须是定常的。
黏性现象与斯托克斯定律
01
黏性现象
流体内部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而 产生的内摩擦力,表现为流动阻 力。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PPT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PPT

质点和刚体力学
质点
质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物体,所有 的质点都被认为是集中于一个点的。
刚体力学
刚体是一个保持形状不变的物体,刚体力学研究 刚体的平衡和运动。
摩擦力和弹力
1 摩擦力
2 弹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滑动或滑行的力,它分 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弹力是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它 使物体恢复原状。
于物体受到的力使其产生1千克的加
速度。
3
力的性质
力有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矢量图表 示。
牛顿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
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除非外力作用于 它。
第二定律: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 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 用
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件,我们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牛顿的三大定律、质点和刚体力 学、摩擦力和弹力,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希望你能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些 知识,深入理解力学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原理。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基础 PPT
本课件将介绍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让你轻松了解力学的概念和应用,并帮 助你加深对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希望你能通过本课件掌握 力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力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
力的计量
2
导是牛顿(N),1牛顿等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质点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由牛顿提出。根据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与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应用实例和练习
1
练习

静力学基本力系PPT课件

静力学基本力系PPT课件
22
第22页/共54页
[ 例6 ] 求当F力达到多大时,球离开地面?已知P、R 、h。 解:先研究物块,受力如图,
解力三角形:
N
F
cos
又:
cos
R2 (Rh)2 R
1 R
N FR h (2R h)
h(2Rh)
23
第23页/共54页
再研究球,受力如图,
作力三角形,
解力三角形:
P Nsin
(a) 图为空间汇交力系;(b) 图为空间任意力系。 (b) 图中,若去了风力,则为空间平行力系。
迎面 风力
侧面 风力
b
3
第3页/共54页
一、几何法
1 . 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2.1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
cos(180 ) cos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也可用力的三角形来作。由余 弦定理得:
R F12 F22 2F1F2 cos
m,因此计算得
82 42 4 5
FD
DC AD
F
10kN,FA
CA AD
F
22.4 kN
tan 1, 26.57o
2
8
第8页/共54页
[例2 ] 已知压路机碾子重P=20kN ,r=60c m, 欲拉过h=8cm的障碍物。求: 在中心 作用的 水平力 F的大 小和碾 子对障 碍物的 压力。
解 (1) 选平面刚架为研究对象,按比例画出 其分离 体图。 (2) 对刚架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其受 力图, 如图 b) 所示。刚架上作用有水平力F,辊轴支座 D的反 力FD。 根据三 力平衡 汇交定 理,力 F和FD交于C 点,所 以固定 铰支座 处的反 力FA, 必沿A、C连线 ,构成 一平面 汇交力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改 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随之改变。
例如用手推一物体,如图1—1所示,若力的大小不同, 或施力的作用点不同,或施力的方向不同都会对物体产生 不同的作用效果。
图1—1所示
在力学中,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矢量。因而,力的三 要素可以用矢量图(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如图1—2所示。
=5×103×9.8 =49×103 (N) 答:物体所受重力为49×103N。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在工程中常冠以词头“kN”、“dan”,读作“千牛”、 “十牛”。与以前工程单位制采用的“公斤力(kgf)”的换算关 系:
1公斤力(kgf)=9.8牛(N)≈10牛(N)
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做反作 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020/11/24
8
五、支承反力和受力图 1.支承反力 以起重机简图为例,如图所示。
当起重机吊起重物后静止不动时,重物在重力作用下而不能 下落,因为有起升绳拉住它。起升绳就是重物的支承,吊臂AB 是由A处轴销和拉索DE支承的,起重机整体又是由地面支承的。
4
二、物体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C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值为 9.8N/kg,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在已 知物体的质量时,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来。
例:起吊一质量为5×103kg的物体,其重力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G=mg
图1—2 作矢量图时,从力的作用点A起,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与 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线段AB(如用1cm长的线段表示100N的力, 那么400N就用4cm长的线段),再在线段末端画出箭头,表示 力的方向,文字符号用黑体字F表示,并以同一字母非黑体字F
表示力的大小,书写时则在表示力的字母F上加一横线 F表示矢
在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会分析一些吊索具的受 力情况,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第一节 力的性质
一、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 观察和分析,逐步形成和建立的。当人们用手握、拉、 掷、举物体时,由于肌肉紧张而感受到力的作用。这 种作用广泛地存在于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例如用手 推小车,小车受了“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用锤子敲打会使烧红的铁块变形等。人们从大量的实 践中,形成力的科学概念,即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一是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称为力的外效应;另一个是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力 的内效应。
受力图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一般可只画所需要的局部受力 图。
画受力图时,首先确定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已知条件和 要求的未知量,把它隔离出来,去粗取精画出受力图。
例如我们要分析吊钩和吊索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就可以只 画出所需部分。
2020/11/24
图1—6吊钩和吊索钢丝绳的受力图
11
六、力的合成分解
图1—5 受力图
(2)光面支承:(起重机简图)整体起重机用轮子支承 在地面上,由于地面支承,轮子不能向下移动,沿垂直 方向有N1、N2支承反力,N1、N2的大小等于整个起重机和 重物的重力。
2020/11/24
10
2.受力图
全面地分析结构的约束情况,包括外力、支承反力后,用 一个简图清楚地表示出全部受力情况,这个图称为受力图。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作用于同一点并互成角度的力称为共点力,两力的合力作用效果
我们可以下例演示来证明。如图所示,弹簧长度l0,一端挂在O 点,另一端在A点,各沿AB和AD方向加力F1和F2,力的大小按
比例尺画出。在F1、F2两力作用下,弹簧由l0沿OA伸长为l,然 后去掉F1、F2两力。在AC方向施加力R(利用法码逐渐加力),使 弹簧同样沿OA由l0伸长为l,按比例尺画上R。弹簧变形相等, 受力相等,可知F1、F2两力的合成效果和只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 等,R是F1、F2两力的合力。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12
如果以F1、F2作为两邻边,画平行四边形,我们发现合力R正 好是它的对角线,这就证明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即:两个互成 角度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 段作邻边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两个力的合力不能 用算术的法则把力的大小简单相加,而必须按矢量运算法则,即平 行四边形法则几何相加,可用图解法和三角函数计算法。
第一章 力学基础知识
绪论学习支持
知识目标: 了解力,重力的概念,明确力的三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会画受力分析图。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基本概念,合成。 知道力臂,力矩,力偶等概念及其性质,会合成平面内的力偶 系。知道力的平移定理,会合成和平衡一般平面力系。了解摩 擦,磨损等概念,知道润滑的基本原理,知道润滑油的性质和 选用的要求。 能力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定律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否也同时受 到力的作用呢?
如图1—3中,绳索下端吊有一重物,绳索给重物的作用力为了, 重力给绳索的反作用力为T′,T和T′等值、相反、共线且分别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
图1—3 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以上事例说明: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
一个构件由另一构件支承,另一构件给这个构件的反作用力 叫做支承反力。支承是限制运动的,所以支承反力的方向就和支 承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不同的支承对物体的作用不同,因 此支承反力也不一样,这里只介绍柔索和光滑面支承反力。
2020/11/24
9
(1)柔索:起升绳阻止重物下落,它给重物一个支承反力 (拉力),此力沿绳子方向、大小和G的重力相等,如图1—5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