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统计课的教学设计【三篇】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1.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

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

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

(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

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生:有花、彩旗、灯笼。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统计和表达数据;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据,描述和比较不同的类别。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2.统计表格和图表;3.彩色纸或卡片;4.计数器或计数棒。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如“两棵树上分别有多少只鸟?”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这些信息,如“我们可以数一数树上的鸟,然后记录下来。

”3.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全校有多少个男孩和女孩,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Step 2:数据收集与整理1.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各自的名字,并将名字写在彩色纸或卡片上。

2.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件事来统计,如喜欢的水果、喜欢的动物等。

3.让学生一起收集数据,每次收集一个人的数据,然后将数据写在统计表格上。

4.整理数据,将同类别的数据放在一起,并帮助学生计数,并记录到表格上。

Step 3:数据展示1.将统计表格上的数据转化为图表,例如条形图或饼图。

教师可以用数学课件或手工制作图表样本。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并帮助他们解读图表,如观察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种动物比较少等等。

Step 4:问题探究1.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哪种水果最受欢迎?有多少个男孩?有多少个女孩?”帮助学生通过数据来解答这些问题。

2.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统计数据来回答自己的问题。

Step 5: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收集和表达数据的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统计的理解程度。

Step 6: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继续收集数据,并用图表展示数据。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如“你家附近有多少辆汽车?家里有多少个人物玩具?”2.鸣谢学生的努力,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1.要求学生观察自然环境或家庭中的其他统计数据,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优秀7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电子版篇1【教学内容】绿色出行。

【教学目的】通过计算,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联系交通现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应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讲授】教师:同学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是坐汽车的多呢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多呢?翻开课本10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绿色出行。

1.组织学生阅读绿色出行相关材料,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对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2.讲授第1题。

教师:根据题中要求的数据,我们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①----年末汽车数量;②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路程;③----年末私人轿车数量。

教师: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用上述数据求出第1题的结果。

汽车:49620000×0.16kg=7939200千克=7939.2吨7932.2×15000=119088000吨私人轿车:43220000×0.16kg=6915200千克=6915.2吨,6915.2×15000=103728000吨3.讲授第2题。

教师:刚才我们求出了全国的排放量,下面我们帮小明算一下,他们家的排放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检查,教师评讲。

板书:小明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20÷60×45=15千米一年上下班行驶路程:15×2×245=7350千米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4.反思。

教师:根据前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学生:①妈妈的单位和爸爸的单位一样远;②妈妈坐地铁比爸爸开车快;③小明的交通方式最环保。

5.组织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本班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

6.讲解第106页阅读材料“你知道吗?”。

组织学生就“绿色出行”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讲解统计材料中的同比和环比。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本节课将学习数量统计。

本次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展示数据。

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将学习使用图形来展示数据。

教学目标:1.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和展示数据。

3.学生将学习使用图形来展示数据。

教学内容:1.收集数据2.处理数据3.展示数据4.使用图形展示数据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数量统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收集数据。

3.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中,让学生处理数据。

4.让学生用柱形图、饼图等各种图形展示数据。

5.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并结论。

教学方法:1.活动式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图形化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先利用幻灯片或板书来讲解数量统计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参与。

二、讲解数据收集方法1.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问询技巧,通过提出具体和简单的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收集数据的效率。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数的能力。

3.让学生练习收集数据的方法。

三、讲解数据处理方法1.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中。

2.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电脑处理数据。

四、讲解数据展示方法1.教师讲解数据展示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展示数据,并进行讨论。

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1.让学生在分析和总结过程中总结课程内容。

2.让学生回答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让学生对课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六、作业要求1.让学生用不同的图形展示一组数据,并把展示结果带到课堂上去。

2.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数据处理和展示过程中学到的经验。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评估学生的作业。

三、教学体会数量统计是学生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可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强调学生要掌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展示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同时,我也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点时,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教材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主题:统计
年级:小学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
3. 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
1. 统计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统计图表的解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统计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表、实物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统计的定义及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介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让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2.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展示数据。

四、讨论分享(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
2. 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统计图表的含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写出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六、结束语(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三篇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软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93=85=83=94=92=84=75=65=86=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试做57。

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

板书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5加几有565758594加几有4748493加几有38392加几有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75=95=84=57=59=48=94=83=92=49=38=29=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5 正方形、7个三角形、4 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

(板书:统计)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

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7篇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教学难点认识“0”的其它含义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出示小猫钓鱼图:(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第三只小猫呢?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2)指导写0。

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

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

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

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三篇】

【导语】数学教学计划是⽼师对每⼀课时做的特定教学⽅式的规划,是⼀个⽼师对他的⼯作尽职尽责的表现,是⽼师对学⽣的教育⾮常看重的⼀个表现,不是只照着课本去念去学,它包含了⽼师的⼼⾎和希望在⾥⾯。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5、4、3、2加⼏的计算⽅法,能准确地进⾏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的进位计算。

(⼆)过程与⽅法 在解决5、4、3、2加⼏的问题中,让学⽣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观察,从计算的⾓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运⽤迁移的⽅法进⾏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标分析】本课教学⽬标是学⽣在掌握了9、8、7、6加⼏的计算⽅法的基础上,能通过规律的发现,类⽐迁移,⾃主探究5、4、3、2加⼏的计算的⼀般⽅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的计算的⼀般⽅法。

教学难点:理解⽤交换加数位置的⽅法计算5、4、3、2加⼏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做准备 1.师⽣互动复习算法。

以6+9为例复习9、8、7、6加⼏的计算⽅法,即“凑⼗法”。

2.学⽣抢答快速计算。

9+2=8+5=8+3=7+5=6+4=9+5= 【设计意图】巩固9、8、7、6加⼏的计算⽅法,熟练9、8、7、6加⼏的准确度与速度,为学⽣新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较发现,找规律 1.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

2+8=10+5=8+6=9+7=8+2=5+10=6+8=7+9= (1)学⽣独⽴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

(2)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在观察⽐较中发现规律。

(1)引导学⽣发现规律。

看⼀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

想⼀想:哪些地⽅是相同的,哪些地⽅不同? 说⼀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海底世界——数数2、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1-10各数的认识(2)0的认识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以内数的加法(2)10以内数的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探索规律4、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5、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二)空间与图形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三)统计与概率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我又换牙了——统计(1)简单的数据整理(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2、教学广场找规律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5、雪山乐园——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统计,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统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统计。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
1.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板书:统计的定义、统计的方法。

3.教具:玩具、图表。

4.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些玩具,并要求学生分类或比较这些玩具,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重要性。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统计的概念:通过例子和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统计,统计的用
途。

2.讲解简单统计方法:比较个数大小,使用图表等方式。

3. 练习
1.让学生自己统计班级里同学的身高或年龄,然后展示出来。

2.让学生分组,比较不同组的数据大小。

4. 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以用统计方法解决的问题,激发他们对统计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统计,学会了简单的统计方法,相信大家对统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课后作业
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搜集一些数据,尝试用统计方法分析。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3.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板书、笔、教具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课前导学)师生互动,引入统计学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统计学”。

2.(课堂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统计例子,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讲解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讲解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

–简单介绍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

–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如制作数据表等。

3.简单的统计方法:–讲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频数、频数分布等。

–指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统计方法的应用。

第三部分:练习1.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开展统计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统计问题,并解决。

课堂作业1.简单的统计学习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阅读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相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同时也对简单的统计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引言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讲解“统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一年级的数学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

在此,我们将总结备课时的一些收获和经验,并将其分享给大家。

备课的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我们希望:1.帮助学生认识到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让学生能够收集和组织数据,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3.让学生理解概率和预测的一些基本概念。

备课的内容第一部分:概率和预测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

我们解释了概率事件的定义,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向学生展示了如何使用概率进行预测。

第二部分:数据收集和组织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如何收集数据并将其组织起来。

学生通过使用调查问卷和表格来进行数据收集,并且学会了如何生成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条形图和饼图),以便更好地呈现数据。

第三部分:统计方法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具体介绍了几个基本的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我们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且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试验。

备课的方法第一步:确定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了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对目标的明确,我们可以更好地确定备课的方向和内容。

第二步:制定计划在确定了备课目标后,我们制定了备课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考虑到了教学的时间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使得备课的内容更加系统和有序。

第三步:分工合作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工合作的方式。

人手分配到不同的内容的教学前提是教师有相应的教学经验或教学特长。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确保每个人的任务得到更好的完成。

备课的效果经过精心的备课和教学,我们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理解了统计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独立收集和组织数据。

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结论。

此外,我们还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对于统计的掌握情况非常好。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09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

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1.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

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课前与学校卫生室联系,调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较弱的同学的建议,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进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现实事物,渗透运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爱好的产生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爱好,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爱好的坚持1、初步感知(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换后集体交换(2)描写:光辉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轻巧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很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座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换(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换(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统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统计教案

学校一班级语文统计教案教学片段1:1、从带来的红、黄、绿、紫四支水彩笔中选出你最宠爱的一种颜色。

2、老师想知道宠爱每种颜色的人数是多少该怎么办一下子看不清宠爱各种颜色的人数,那该怎么办3、报出你宠爱的颜色,每个同学在纸上用自己宠爱的符号记录。

留意:数数、记录时不多数、不少数,有肯定的挨次。

〔老师同时演示"正'字记录法〕4、将统计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

5、我们还能用涂小方格的方法记录这张统计表。

你知道怎样涂色才能记录的又快又精确吗6、记录统计图表有什么好处7、4人小组争辩从统计图表上你知道了什么案例分析。

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应留意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经受简洁的数据统计过程。

'数学课程要求关注同学的生活,让同学在生疏的事物中理解数学学问。

因而可借用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同学用水彩笔涂色的契机,支配"你最宠爱的颜色'的统计。

这些内容是有关于同学个人和集体的爱好,可以引发同学个人内在的爱好,有利于同学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的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创设了一些问题和冲突的情景,是为了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拓展思维的空间创设条件。

例如:老师想知道宠爱每种颜色的人数是多少该怎么办一下子看不清宠爱各种颜色的人数,那该怎么办利用同学有很强的古怪心和好胜心的特点,鼓舞同学大胆提出质疑,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在涂统计图之前提问:"你知道怎样涂色才能记录的又快又精确吗'类似的问题需要同学乐观动脑,不但要解决问题而且要同学往优化的方向去思考。

我们不但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不能遗忘给同学传输扎实的根本学问和技能。

通过不同涂色方法的比拟,让同学体会那种方法更适宜。

低班级同学在早期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学问到底是有限的。

但假如能在早期教学中培育他们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倾听、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好习惯的养成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会有更大的挂念。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共有____名学生,其中一(1)班共____人,一(2)班____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1)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极个别学生学习惰性稍强,本学期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与其家长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育。

一(2)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篇一】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喜爱的水果》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班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中的内容,它是在同学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学问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学问,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喜爱的水果”的情境是同学学习统计图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活情境,让同学深化的体会到,统计图对数据处理的便利,从而体会到学习这些学问的必要性。

依据大纲的要求1、创设好玩的情景,激发同学参加统计活动的爱好,培育同学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让同学经受统计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熟悉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简洁的问题。

3、初步学会与同伴的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熟悉简洁的统计图表。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同学的实际状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能依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水果图片是我这节课要预备的教具和学具二、说教法、学法1、设计思路由于一班级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统计活动会有一些接触,虽然同学是第一次接触统计学问,但对于本课的学习他们不会感到生疏,所以设计了一个“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让同学帮老师调查同学们喜爱吃的水果,在他们动手操作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依据这一理念,这节课主要采纳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同学在小组内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

3、学法本节课在同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详细的情境中,让同学发觉问题,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这节课为了体现同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同学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主动参加,探究新知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同学回顾,老师小结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以庆元旦进行联欢会为契机,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水果,可是老师该怎么买呢?哪种水果买多些?哪种水果买少些呢?让同学帮老师调查同学们喜爱吃的水果,从而引出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统计课的教学设计【三篇】【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八文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

学情与教材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

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教科书93页例1、94页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策略:教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学具: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信息收集、整理、记录的全过程。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师: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这是哪儿呢?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有宽敞、美丽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整洁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你们看。

教师出示课件:校园生活: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运动会等活动场景。

师:(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

)我最喜欢学校的这一处小花坛,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

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生:(齐答)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统计。

(板书:统计)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欢的那种花下面打“√”告诉老师?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二)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1.初次进行记录。

师: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题卡,你最想了解什么呢?生1: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生2:喜欢*的有多少人?生3: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生4:喜欢粉色的人有多少?生5: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生6: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师: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吧!教师较快地读数据,学生记录不下来。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适时简介写“正”字的方法)。

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

(小组讨论)师:研究出来了吗?你打算怎么记?生: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生::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打“√”。

生1: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写“1”。

生2: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教师指导:如果用一个符号记会更快)。

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3.再次进行记录。

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生1:喜欢红色的有11人,喜欢*的有10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师:有没有结果一样,方法不一样的呢?生2:我用“√”。

生3:我用“○”。

生4:我写“正”。

师:有数据不一样的吗?生5:喜欢红色的有10人,喜欢*的有12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教师指导: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三)认识统计表、统计图师:(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说数据,老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红色11人*10人蓝色9人粉色8人学生们说数据,教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师:(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随着学生们的回答,教师从统计图中抽拉出11个单位格的红条,10个单位格的黄条,9个单位格的蓝条,8个单位格的粉条。

师: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生:(齐答)不能。

师:(抽拉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生:(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

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生:(齐答)统计表。

(四)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师: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知道哪些问题?生1:一个比一个少1。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2:一个比一个多l。

生3:最前面的,最后面的最低(教师订正: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喜欢粉色的人最少)。

生4: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的人多1,喜欢蓝色的人比喜欢*的人少1。

生5:*比红色少1(教师订正:喜欢*的人比喜欢红色的人少1)。

师: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怎么样?生1:少2(教师纠正:多2)。

(五)小结师: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表)的意义。

三、课堂活动,观看动画片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做了两个练习,一定很累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动画片吧,瞧,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动画片呢?(课件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猫和老鼠》、《海绵宝宝》和《聪明的一休》的片头,同学们根据动画片的出现而欢呼雀跃。

)师: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四部动画片,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看一部动画片,你想看哪一部动画片呢?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了,哪位同学能帮大家想一个办法,统一一下大家的意见呢?生:可以统计一下,看想看哪一部动画片的人数最多,今天就看那一部动画片。

师:你的办法不错,今天老师就听你的,那就请你来帮我统计一下吧。

(用举手的办法,一部一部地统计,并要求每个同学只能举一次手,然后师生共同观看动画短片。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师: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看到这里,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调查一下在一周内你家扔了多少个塑料袋,把统计结果用涂颜色的方法纪录下来,并讨论塑料袋的利与弊。

五、全课总结、收获成果师:这节课你都学到哪些知识呢?生:(略)师:刚才我在征求该放哪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就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统计知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作用也很大,我们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一些决定,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我们的管理更为科学有序。

我想,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你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更能体会到数学给你们带来的乐趣。

【篇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3页例1。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设计理念:本着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设计理念设计本课。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晃动几下盒子)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到这些礼物吗?2、要得到这些礼物,必须做到:上课认真听,开动脑筋,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上完课后,我们还要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收到的礼物多,好吗?3、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找四个小朋友上台,闭上眼睛从盒子里摸出礼物,每人摸5次,看看谁摸到的红色礼物多。

【设计意图:】4、我们要记住谁摸到的红色礼物多,谁有好办法?指名汇报。

5、进行游戏后,师生共同整理数据。

(1)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谁能说出这四个小朋友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刚才我们记录这四个小朋友谁摸到红花多的过程,我们叫做统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

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我们称她们为“统计员”,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当一回统计员好吗?二、合作探究,体会过程。

1、昨天,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已经在我们的校园里栽下了许多树,可是老师觉得我们的校园还是缺一些漂亮的花,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些花。

出示主题图。

2、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①这些花有几种颜色?②每种花各有几盆?)3、你能一眼看出每种花有多少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4、指名汇报,收集数据。

6、进行活动,体会过程。

(1)出示条形统计图,这个图我们叫它条形统计图。

(2)每种花各有多少?请动手把结果涂在方格里。

7、学生汇报,整理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