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纳米碳纤维的功能和应用

纳米碳纤维的功能和应用

纳米碳纤维的功能和应用
纳米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强度、高刚度、轻质、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纳米碳纤维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纳米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外壳、发动机部件、飞机翼等,以提高飞行器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减轻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纳米碳纤维在汽车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制造汽车零部件、车身、车轮等,可以提高汽车的强度和刚度,降低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在电子领域,纳米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外壳、电路板、电池等,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减轻重量,提高性能。

此外,纳米碳纤维还可以用于制造体育器材、医疗器械、环保设备等领域。

例如,纳米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高尔夫球杆、自行车车架等,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降低重量;也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康复器械等,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提高舒适性和稳定性。

总之,纳米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纳米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但其强度和韧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纳米材料来改善其性能。

纳米碳纤维是一种有前途的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已成为研究热点。

二、纳米碳纤维的基本特性纳米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纳米管和类似于石棉的碳纤维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非常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表面,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化学反应活性。

2. 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强度非常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3. 良好的耐腐蚀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免受腐蚀。

4.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电热性能。

三、添加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以下是一些研究结果:1.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

2.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使其更加耐久。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韧性提高50%以上。

3.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更加抗腐蚀和耐候。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碱-骨料反应。

4. 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防冻性能和除雪性能。

四、纳米碳纤维的添加方法和掺量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方法包括机械混合、超声波混合和化学混合等。

其中,机械混合是最常用的方法。

掺量的选择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

一般来说,掺量在1%以下。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化学气 相沉积(V ) C D法是利用低廉 的烃类 化合物作原 料 , 在一定的温度 (o ℃ ~1 0 % ) , 5o 0 0 下 使烃类化 合物在金属催化 剂上进行热分解来合 成碳纳米纤维 的方法。
为不具有市场势力的所有厂商无 限制时的污染排放总量 。同 样可解 出满足该模型的一个解x , 不妨设
米 纤 维在 复合 材 料 、 离子 电池 负极 材 料 、 米 电子 器 件 、 氢材 料 等 方 面 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 锂 纳 储
关键 词 : 纳 米 纤 维 碳 静备 方 法 】 应 用
d iO3 6  ̄i n10 - 542 1.605 o l.9 9 .s. 6 8 5 .0 0 . : s 0 0 0
Maae n. 9 ,0: 1 13 ngmet 9 6( ) 6 - 7 . 1 3 1
【] rf n,Foe te a. “ o Ar ad MaktP w r i 5 Pa og l n t 1 H t i n re o e n l r ” Itrai a E si rdn 叨 . U i rt P n 6n— ne t nl mi o Taig n o sn nv s 6 at o e i h
2 喷淋法 ) 喷淋法是将催 化剂混于苯等液态有机物 中, 然后将含催化 剂 的混合溶液喷淋 到高温反应室 中, 制备 出碳 纳米纤维 。该方 法可实现催化剂的连续喷人 ,为工业 化连续生产提供 了可能 ,
但催化剂与烃类气体 的比例难以优化 , 喷淋过程 中催化剂颗粒 分布不均匀 , 且很难 以纳米级形式 存在 , 因此所得 产物中纳米
1 前 言 .
211 热化学气相沉积法 . .
碳 纳米纤 维( abnN nf es 称C F ) 由多层 石 墨 C ro ao br 简 i N s是 片卷 曲而成的纤维状 纳米炭材料 , 的直径一般在1 它 0n m一50 0 a 长度分布在05 m~10 m, m, . 0 是介 于纳米碳管和普通碳纤 维之间 的准一维碳材 料 , 具有较高 的结晶取 向度 、 较好的导 电 和导热性能 。碳纳米纤 维除 了具有化学气相沉 积法生长 的普 通碳纤维低密度 、 高比模量 、 高比强度 、 高导电 、 热稳 定性等特 性外 , 还具有 缺陷数量 少 、 长径 比大 、 比表面积大 、 结构致密等 优点 。它是一种高性能纤维 , 既具有碳材料 的 固有本征 , 又兼

碳纳米纤维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碳纳米纤维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碳纳米纤维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张晓军〔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乌苏833000〕碳纳米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小、较好 的吸附性能,其碳纳米管、活性炭等在污水处理方面 应用较广泛。

碳纳米纤维(CNFs)强度高、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和导电性都很强。

利用静电纺 丝技术制备的CNFs不仅有上述特点,经高温碳化制 备的CNFs还具有品质高、长径比高等优点,在各领 域的应用前景很广阔。

本文利用CNFs的高比表面 积和强导电性制备CNFs复合纳米材料,是复合纳米 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 生存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如何便捷有效地治理污 染成为科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之_。

利用光催化的 方法能在反应条件较宽松的环境下把各种有机污染 物还原成无机物,以此为依据的光催化技术可以直 接利用太阳光并且能在室温下完成反应。

半导体光 催化剂价格低廉、光催化效果很好,氧化铈(Ce02) 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催化效果好、无毒无害,而且可 以批量生产,吸引了众多科研者的眼球。

利用静电 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原丝,经过预 氧化和高温碳化过程得到1维碳纳米纤维。

使用浓 硝酸对CNFs的表面进行活化处理,使纤维表面含有 羧基、羟基等官能团,为CNFs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 备提供丰富的生长位点。

将经活化的CNFd乍为模 板材料,用水热法将纳米Ce02成功地与CNFs复合, 制成CNFs/Ce02复合材料。

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材 料制备过程的各种因素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尺 寸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 明,水热合成过程的前驱体溶液浓度对复合材料体 系中Ce02的负载量、尺寸、分散程度等有重要影响;复合纳米材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溶液 时显示了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由于两者的复合,避免了纳米Ce02微粒的聚集,增大了光催化剂与反应 物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 Ce02的光催化活性;CNFs及时将光生电子导走,延长了光生电子-空穴 对的复合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功能材料论文: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班级:应用化学110103姓名:***学号:ys**********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纳米碳纤维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和可控微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现状与发展,包括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性能与应用。

并讨论了纳米碳纤维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性能;应用;发展前景一、前言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

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体育与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纺织等各领域。

纳米碳纤维是当代纤维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

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 简称CNF)是化学气象生长碳纤维的一种形式,是由通过裂解气相碳氢化合物制备的非连续石墨纤维。

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在石墨棒放电所形成的阴极沉积物中发现纳米碳纤维,自从发现了纳米碳纤维,它就引起了理论研究者以及工业应用者的兴趣。

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我国亦在进行跟踪研究。

从物理尺寸、性能和生产成本来看纳米碳纤维的构成是以碳黑、富勒烯、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为一端,以连续碳纤维为另一端链节中的一环。

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在50~200nm之间,但目前不少研究工作者把直径在100nm以下的中空纤维称之为纳米碳管,亦即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介于纳米碳管和气相生长碳纤维之间[1]。

与纳米碳管相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更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CNFs除了具有CVD法碳纤维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导电、热稳定性等特性外,还具有缺陷数量非常少、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结构致密等优点。

由于纳米碳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应用于电子器件、聚合物添加剂、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电磁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等诸多领域。

新型纳米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纳米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纳米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其中纳米材料备受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独特性质,例如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限制效应等。

新型纳米炭材料是近年来备受科学家们研究的一种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新型纳米炭材料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型纳米炭材料的概念新型纳米炭材料是指由纳米尺寸碳材料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包括纳米炭纤维、多孔炭材料、纳米金刚石等多种形式。

新型纳米炭材料具有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高、分子吸附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等独特性质。

它们的材料结构比传统的碳材料更加复杂,具有更高的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在电化学、催化、分离、吸附、储能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新型纳米炭材料的研究现状1. 纳米炭纤维的研究纳米炭纤维是一种由纳米尺度的碳纤维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和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了纳米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目前,纳米炭纤维主要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例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方面。

同时,纳米炭纤维还可以用于催化、分离和吸附等方面。

2. 多孔炭材料的研究多孔炭材料是一种由粉末炭、活性炭等制备而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等特点。

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气相渗透法、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等。

多孔炭材料可以用于催化、分离、吸附、储能、传统能源替代等方面。

例如,多孔炭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催化剂、制备高效吸附材料等。

3. 纳米金刚石的研究纳米金刚石是指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金刚石材料。

它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导热性、高耐磨性等特点。

科学家们研究了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和应用。

目前,纳米金刚石主要应用于磨料、润滑、生物医学等领域。

例如,纳米金刚石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润滑油、生物传感器等。

三、新型纳米炭材料的应用前景新型纳米炭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碳纤维

纳米碳纤维
经过外表处理的纳米碳纤维可以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由于纳米碳纤维 颗粒比较小,构造可控,而且外表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得贵金属很好的负 载到纳米碳纤维外表,并很好的结合并分散,所以作为烯烃加氢催化剂一 般都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使反响有很好的转化率以及选择性。
6.碳纳米纤维的热学性能与应
用。
由于热传导率在两个方向上的
喷淋法是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 气相流动催化法是将含有 将纳米级催化剂〔如金属细粉、 金属的有机物〔如二茂铁〕 二茂铁等〕颗粒按一定的比例 参加到碳氢化合物中作为 混入苯等液体有机溶剂中,然 催化剂的前驱体直接加热, 后将含有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喷 并将其以气体形式与烃类 淋到高温反响中,制备出纳米 气体一起引入高温反响室, 碳纤维。采用喷淋法生长碳纤 经过不同的温度反响区完 维可以实现催化剂的连续注入, 成催化和烃类气体的分解, 为工业的连续化消费提供了有 分解的金属颗粒作为催化 利条件。然而在喷淋过程中催 剂分散在整个反响室空间, 化剂颗粒分布不均匀以及它与 而热解生成的碳原子在纳 烃类气体的比例很难控制,导 米级催化剂催化下生长成 致该方法消费的碳纳米纤维所 碳纳米纤维。 占比例很小。
静电纺丝是一种对高分子溶液
或熔体施加高压进展纺丝来制备碳 纳米纤维的新方法。
原理可以参照图1- 1进展说明, 它首先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成 千至上万伏的静电,带电的聚合物 在电场的作用下首先在纺丝口形成 泰勒〔Taylor〕锥,当电场力到达 能抑制纺丝液内部张力时,泰勒锥 体被牵伸,且做加速运动,运动着 的射流被逐渐牵伸变细,由于其运 动速率极快,而使得最终沉积在搜 集板上的纤维成纳米级,形成类似 非织造布的纤维毡。纤维毡在空气 中经过280℃、30 min左右的预氧 化及在N2气氛中经过800℃~ 1000℃的炭化处理最终得到纳米碳 纤维。

纳米碳纤隔热膜_解释说明

纳米碳纤隔热膜_解释说明

纳米碳纤隔热膜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纳米碳纤隔热膜是一种新兴的隔热材料,它采用了碳纤维和纳米技术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具有出色的隔热性能。

在各个领域中,隔热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且难以解决的挑战。

传统的隔热材料存在着重量、厚度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而纳米碳纤隔热膜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原理、性能评价与优势、制备工艺及方法选择三个方面对纳米碳纤隔热膜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并分析碳纤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在隔热膜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对于热传导抑制机制。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隔热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并阐述纳米碳纤隔热膜的性能特点与优势,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验证其效果。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概述制备工艺的分类和介绍,并分析制备方法对纳米碳纤隔热膜性能的影响,并推荐最佳制备方法并展示实验验证结果。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纳米碳纤隔热膜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纳米碳纤隔热膜的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制备工艺,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效果验证。

通过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读者对于纳米碳纤隔热膜的认识和理解,为相关领域中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等提供参考与指导,同时为未来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探索。

2. 纳米碳纤隔热膜的原理2.1 碳纤材料介绍与特性分析纳米碳纤隔热膜是由碳纤维这种一维纳米材料构成。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导热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它由长丝形成,每根丝都是由数千个碳原子经过高温处理而形成的,这种处理使得碳原子之间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赋予了碳纤维出色的强度和刚度。

2.2 纳米技术在隔热膜中的应用隔热膜是一种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的材料。

通过引入纳米技术,利用纳米尺度上材料的特殊性能,可以提高隔热膜的性能。

在制备纳米碳纤隔热膜时,常使用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无机物作为载体,并将碳纤维均匀地分散于其上。

碳纳米材料用途

碳纳米材料用途

碳纳米材料用途
纳米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碳材料。

分散相既可以由碳原子组成,也可以由异种原子(非碳原子)组成,甚至可以是纳米孔。

纳米碳材料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纳米碳球。

1.锂电池领域,在锂电池中该材料主要用于正负极中增加导电性使用,以降低电池内阻,从而减小电池内阻降低自放电等,一般加了碳管的电池低温性能会好一点,总而言之这是一款电池里面的味精,对电池性能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2.塑料领域,一般是将碳纳米管干粉通过双螺杆挤出等工艺与聚合物材料共混然后造粒,可以提高塑料产品的导电能力,在一些如静电屏蔽领域有较好的应用。

3.重防腐涂料,如船泊、集装箱等经常需要在海上工作的金属部件会受到海水的严重侵蚀,所以一般会在其表面涂覆重防腐涂料,传统的重防腐涂料会有大量的锌粉添加剂,出于降成本和改善涂料性能的目的,很多做涂料的公司正在开发将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碳材料添加到涂料中可在性能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锌粉的用量,这一块的应用还是很不错的,个人认为比在电池中的作用大。

纳米碳纤维用于低成本工程聚合物

纳米碳纤维用于低成本工程聚合物

28玻璃钢2009年第1期纳米碳纤维用于低成本工程聚合物王强华编译(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1404)摘要具有高导热导电等性能的轻质非金属复合材料已有许多应用,包括从高产产品的工业应用到高新技术应用。

纳米碳纤维是几种新兴的纳米材料之一,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拓展其应用和用量。

纳米材料目前有单壁纳米碳管(SWNTs )、多壁纳米碳管(MWNTs )、纳米碳纤维(CNF )和纳米石墨薄片,在新一代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中,它们可赋予超高的力学性能和石墨键的运动性,这在技术上很重要。

纳米碳纤维(CNF )(见图1),是一种气相生成的碳纤维,在结构上和纳米碳管相似,具有可比的力学和运动性,但直径约100纳米,长度是几十至几百微米。

全球有多家供应商可提供大量的高纯度CNF,价格适中。

图1纳米碳纤维(1:5EM )这些产品尺寸,加上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满意的供货渠道,使CNF 填补了连续碳纤维和单壁或多壁纳米碳管在材料加工和终端应用上的空隙。

前者已商业化,广泛用于结构复合材料,后者用于精密应用之中,如分子级电子领域和微米级生物医用领域。

在复合材料行业内,对纳米碳纤维的兴趣是因为它能提供多功能。

CNF 已成功地作为一种添加剂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几种物理性能的改性,包括导热、热膨胀系数(CTE )、电磁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导电、阻燃、电子发射和震动阻尼。

Tibbetts 最近的一个评论对于CNF 复合材料制备和29性能上所取得的成绩作了一个有用的概述。

虽然已进步了许多,但在这些复合材料获得工业应用上仍存在一个瓶颈,即CNF 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均相分散。

最终,聚合物复合材料获得超运动性在于适当选择纤维类型、尺寸和掌握复合材料加工步骤—更明确的是纳米填料在聚合物连续相中有效分散—或者寻找新的产品设计,克服加工和分散难题。

举一个例子是新的CNF 预成型物(图2),它们易操作,能克服分散中的许多困难。

应用科学公司最近已推出一个新的纤维品种PR-25-XT ,它在许多溶剂和聚合物基体中易分散,有更高的表面积,由于具有高的石墨结构,可展示独特的运动性,并且有许多位置可进行化学作用(图3)。

碳纳米纤维

碳纳米纤维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精品PPT设计 机构。拥有国内顶尖的PPT制作技术、顶级的PPT设 计团队,坚持精益求精、拒绝平庸的做事精神,帮 助您实现美观、精致、严谨、动感的PPT展示效果, 让您的PPT创造卓越价值。
谢谢观看
讲师:
3.1 储氢和催领域的应用
碳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吸附特性,因此 可以用来储存氢气,从研究的储氢数据看,纳米碳 纤 维 在 室 温 储 氢 已 具 备 应 用 前 景 。 Baker 和 Rodriguez小组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碳纤 维,在室温和10MPa压力下吸附量达到2.08,以碳 纤维中碳的充填率0.1g/cm3计算, 其体积吸附量 超过200Kg/m3。此外,碳纳米纤维具有分子级细 孔,比表面积大,边缘碳原子活性点多等优点,因 此可以用来作为催化剂和催化剂的载体
2.1 化学气相沉积法
3)气相流动催化法 气相流动催化法是直接加热催化剂前驱体,使 其以气体形式同烃类气体一起引入反应室,经过不 同温度区完成催化剂和烃类气体的分解,分解的催 化剂原子逐渐聚集成纳米级颗粒,热解生成的碳在 纳米级催化剂颗粒上析出碳纳米纤维。由于从有机 化合物分解出的催化剂颗粒可分布在三维空间内, 同时催化剂的挥发量可直接控制,因此,其单位时 间内产量大,并可连续生产。
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碳纳米纤维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 离子不仅可以嵌入到管内各管径和管芯,而且可以 嵌入到管间的缝隙中,从而为锂离子提供了大量的 嵌入空间,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 电流密度。乔文明等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纳 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初次嵌锂容量可达 到 533mAh/g , 25 次 循 环 后 可 逆 容 量 保 持 在 274mAh/g,循环效率超过99% 锂离子电池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耐久性、耐磨性等性能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逐渐被应用于混凝土材料中,其中纳米碳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纳米材料,被广泛地用于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本文将对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进行研究。

二、纳米碳纤维的性质纳米碳纤维是由碳纳米管加工而来的一种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

首先,纳米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纳米碳纤维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助于混凝土的防雷和防冻。

此外,纳米碳纤维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耐磨性。

三、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1. 强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适量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0.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约为10%和20%。

这是因为纳米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小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 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各种外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0.2%的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在高温、低温、干燥等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其稳定性。

3. 导电性和导热性混凝土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对于防雷和防冻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0.5%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导电性提高约为50%,同时也可以将混凝土的导热性提高约为20%。

4. 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是评价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纳米级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级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级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们正不断寻找能够实现高性能和高强度的新材料。

在这一过程中,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传统的工程材料相比,碳纤维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以及更好的导热性、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具有这些性能的碳纤维主要是由碳纤维的直径和结晶度两个方面来决定的。

因此,纳米级碳纤维因其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结晶度将成为未来碳纤维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纳米级碳纤维的制备一般认为,纳米级碳纤维的制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合成碳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由于以往的材料研究中发现,碳原料的结晶度和质量对于制备纳米级碳纤维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制备纳米级碳纤维之前首要任务是正确选择、预处理碳原料。

目前,一些常用的材料为聚丙烯腈(PAN)、尿素醛树脂、大豆蛋白等。

2.制备纳米级碳纤维的方法(1)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制备纳米级碳纤维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主要是利用选择的碳原料在高驱动力的条件下形成纳米级颗粒,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将这些颗粒转变成纳米级碳纤维。

(2)电化学方法与气相沉积法相比,电化学方法在制备纳米级碳纤维方面更具有优势。

它需要通过电化学反应在电极上制备碳纤维,该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控制,能够制备出更细的纳米级碳纤维。

3.纳米级碳纤维的后处理纳米级碳纤维的后处理主要是使用化学剂或物理方法对其进行表面限制和功能修饰。

这些方法包括热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注入、表面修饰等。

二、纳米级碳纤维的应用研究纳米级碳纤维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航空、交通、生物医学、电子、化学等领域。

下面分别介绍其中几个领域。

1.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级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较广。

在药物传递方面,纳米级碳纤维可以作为一种被动躯体,用于将药物粘附在其表面并传递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此外,纳米级碳纤维还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细胞培养,它们的表面性质使其成为癌细胞筛选、组织工程和人工心脏等技术中的理想支架材料。

纳米碳纤维是什么材料

纳米碳纤维是什么材料

纳米碳纤维是什么材料纳米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碳纤维材料,它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那么,纳米碳纤维究竟是什么材料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纳米碳纤维。

纳米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纤维材料,其直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通常为1-100纳米。

这种纤维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机械性能,能够承受极大的拉伸力和压缩力。

与传统的碳纤维相比,纳米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更高,同时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电纺丝、拉伸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方法之一。

通过在高温下使碳原子在气相中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纳米尺度的碳纤维。

电纺丝则是利用电场将聚合物或者碳纳米管溶液拉伸成纤维,再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碳纤维。

而拉伸法则是将碳纳米管或者石墨烯氧化物进行拉伸,形成纳米尺度的碳纤维。

纳米碳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极高的强度和刚度。

由于其直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非常大,能够提供更多的结构支撑,因此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

同时,纳米碳纤维的导电性能也非常优秀,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导电材料等领域。

此外,纳米碳纤维的热稳定性也很高,能够在极端的温度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纳米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器的结构材料。

由于其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大幅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利用率,同时保证飞机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在汽车制造领域,纳米碳纤维也被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和零部件,使汽车更加轻盈、节能和环保。

在体育器材领域,纳米碳纤维被应用于制造高性能的运动器材,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使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纳米碳纤维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轻量化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碳纤维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碳纳米管与碳纤维材料在强化材料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与碳纤维材料在强化材料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与碳纤维材料在强化材料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和碳纤维是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两大热门,也是强化材料中最有前景的物质。

它们在微观和宏观上的结构和性质,使它们在材料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表明,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将在强化材料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有优异的性能表现。

这两种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各种级别的应力和温度变化,如航空、汽车、船舶、体育设备等。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刚度和导电性能。

自1991年以来,碳纳米管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纳米电子学、能源存储和传输、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

CNTs的结构包括单壁和多壁,壁厚约为1-2nm 或更少。

CNTs在材料增强方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因为它们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小体积、表面积大等特点,又是以纳米级别的尺寸稳定存在的,理论上它们应该是增强材料中的理想竞网构件。

在材料增强中使用CNTs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纳米级CNTs作为填充材料,将其拌入复合材料中;另一种是以CNTs为基础材料构成网状结构,再用其他材料包封,形成中空圆柱形的组合材料。

其中,以CNTs为添加剂的复合材料,具有与金属材料相比优异的力学性能。

许多试验表明,CNTs可以有效地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然而,在将CNTs加入复合材料中时需要注意其均匀分散的问题,过多的CNTs的聚集会导致材料的失效,从而影响其增强效果。

除此之外,CNTs还能用于电磁波吸收、热电转换、能源储存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碳纤维碳纤维是由碳纤维布或碳纤维预浸料通过高温碳化和热解制成的纤维材料。

通过碳化和热解,纤维中的非碳成分经过氧化或被热解,消失殆尽,最终形成了由碳原子组成的结晶体系。

经过这种处理后,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耐热性和刚度,而且比金属更轻、更耐腐蚀。

碳纤维是一种理想的增强材料,成为了许多高性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如高级复合材料、汽车和飞机零件等。

什么是纳米碳纤维?石墨碳纤维?

什么是纳米碳纤维?石墨碳纤维?

什么是纳米碳纤维?石墨碳纤维?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 CNFs):是直径为50∼200nm,长径比为100 ∼500的新型碳材料。

它填补了常规碳纤维(直径为7 ∼10µm)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s)(直径约为1nm)及多壁碳纳米管(MWNTs)(直径为1∼50nm)尺寸上的缺口,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长径比、热稳定性、化学活性、导电性等特点;另外,纳米碳纤维在成本和产量上与碳纳米管相比都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在复合材料(包括增强、导电及电磁屏蔽添加剂等)、门控场发射器件、电化学探针、超电容、催化剂载体、过滤材料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如:少量加入纳米碳纤维可使芯片的电阻率降到1010Ω·cm,解决静电消散问题;加入少于3%的纳米碳纤维,电阻率可降到104∼106Ω·cm,可以解决面板类电子器件的静电喷漆问题,而加入一般碳纤维往往不能满足该要求,因为一般碳纤维直径太大,使静电喷漆表面太粗糙,纳米碳纤维直径很细,静电喷漆表面可以达到A级光洁度;作为力学性能的增强剂时,纳米碳纤维可以达到连续碳纤维一样的增强效果,而价格则相当于采用玻璃纤维作增强剂,应用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可以提高基体的拉伸、冲击强度和模量,并且导电导热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是电子、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的理想的增强材料,如:在ABS基体中加入5%(质量分数)的纳米碳纤维Pyrograf III时,纳米碳纤维可在基体中得到很好的分散并发生取向,使基体的拉伸模量提高44 %。

所以近年来对纳米碳纤维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关注。

石墨碳纤维:通常把2000~3000℃的热处理过程称为石墨化。

炭纤维在此温度下处理所得的纤维称为石墨纤维。

一般炭纤维的炭化温度在1000~1500℃。

热处理到1000℃时其碳含量已达90%~92%,到1200~1500℃时碳含量可达95%左右。

继续升温时,炭纤维中残留的氮、氢等非碳原子进一步被脱除,非芳构化碳减少,六角碳网平面的环数增加,转化为类似石墨层面的组织。

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

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

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
碳纳米纤维(Carbon Nanofiber,CNF)隔离结构是一种利用碳纳米纤维材料构建的隔离层或隔离结构。

碳纳米纤维是一种纳米级
别的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
隔离结构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先,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在电子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
碳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因此可以作为电子器件中的隔离层,用于阻挡电子器件中的电磁干扰或者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隔离。

此外,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还可以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中,例如柔
性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其次,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在材料加固和复合材料领域也具有
重要意义。

碳纳米纤维可以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复合材料中,用于
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同时,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还
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防护材料,例如防弹衣、防火材料等,提高
材料的抗冲击性和耐高温性能。

另外,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在能源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


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电池或超级
电容器中的隔离层,提高能源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池隔膜,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性能。

综上所述,碳纳米纤维隔离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电子学、材料加固、能源等多个领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产品改进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其车身结构的轻量化和强度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的特性、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的特性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是一种以纳米级碳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

纳米级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模量,可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由于纳米级碳纤维的高比表面积和高机械强度,可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此外,纳米级碳纤维还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二、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1. 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高能效和长续航里程,必须进行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车身重量的减轻。

通过在关键部位应用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可以有效降低车身总重量,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进而提升整车的综合性能。

2. 车身结构强度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车身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车身的整体强度。

纳米级碳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抵抗外部冲击和振动。

通过在车身结构中加入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可以提高整车的耐撞性能和抗扭性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车身结构的多功能性设计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不仅可以提高车身结构的强度和轻量化效果,还可以实现车身结构的多功能化设计。

例如,通过在树脂中添加导热导电材料,可以使车身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管理和电气导通性能,满足车辆在高速运行和极端环境下的需求。

此外,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还可以实现车身结构的智能化设计,为车辆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基础。

三、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中的未来发展方向1. 研究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的制备工艺当前,纳米级碳纤维增强树脂的制备工艺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如纳米级碳纤维的分散均匀性、在树脂中的加工性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2005,!

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2005,!

玻璃钢/复合材料FRP /C M 2005.No .3收稿日期:2004209225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资助(2003AA305920)作者简介:陈红燕,(19792),女,硕士。

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陈红燕,王继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几种制备方法及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讨论了纳米碳纤维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取向和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加入纳米碳纤维赋予聚合物光电性能和目前尚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T Q34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99(2005)03-0041-031 前 言1985年发现的碳家族中的C 60等富勒烯以及1991年发现的纳米碳管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

尤其是纳米碳管,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使之表现出奇异的力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质,可望在纳米电子器件、储能、场发射与平板显示、导电和电磁屏蔽、结构增强等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纳米碳纤维(C NF )是直径介于纳米碳管及普通碳纤维之间的准一维碳材料。

一般而言,纳米碳纤维的直径约为50~200n m,但目前小于100n m 的中空状纤维也称为纳米碳管。

纳米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杨氏模量,较好的导电、导热及热稳定性以及极好的表面尺寸效应等,因而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纳米碳纤维是通过气相生长法制备的,从有机化合物分解出的催化剂颗粒分布在三维空间内,催化剂挥发量可直接控制,因此其单位时间内产量较大,可连续生产,较纳米碳管更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是在过渡金属(如Fe 、Co 、N i 或其合金)的催化作用下,由低碳氢化合物在氢气做载气的情况下高温裂解生成的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结晶取向度、高导电、导热等性能的新型碳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材料论文: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班级:应用化学110103姓名:***学号:ys**********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纳米碳纤维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和可控微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现状与发展,包括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性能与应用。

并讨论了纳米碳纤维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性能;应用;发展前景一、前言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

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体育与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纺织等各领域。

纳米碳纤维是当代纤维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

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 简称CNF)是化学气象生长碳纤维的一种形式,是由通过裂解气相碳氢化合物制备的非连续石墨纤维。

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在石墨棒放电所形成的阴极沉积物中发现纳米碳纤维,自从发现了纳米碳纤维,它就引起了理论研究者以及工业应用者的兴趣。

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我国亦在进行跟踪研究。

从物理尺寸、性能和生产成本来看纳米碳纤维的构成是以碳黑、富勒烯、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为一端,以连续碳纤维为另一端链节中的一环。

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在50~200nm之间,但目前不少研究工作者把直径在100nm以下的中空纤维称之为纳米碳管,亦即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介于纳米碳管和气相生长碳纤维之间[1]。

与纳米碳管相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更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CNFs除了具有CVD法碳纤维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导电、热稳定性等特性外,还具有缺陷数量非常少、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结构致密等优点。

由于纳米碳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应用于电子器件、聚合物添加剂、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电磁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等诸多领域。

二、制备制备纳米碳纤维的三种主要方法以及特性是:(1) 基体法在石墨或陶瓷基体上分散纳米级催化剂颗粒的“种粒”,并在高温下通人碳氢气体化合物,热解后在催化剂颗粒上析出纳米碳纤维[2]。

利用基体法可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纤维,但由于超细催化剂颗粒的制备较为困难,且受从板温度和热解气体浓度不均及催化剂粒子在基板上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纤维生长疏密不匀,也很难得到直径较细的制品。

此外,纳米碳纤维仅在有催化剂的基体上生长,产量不高,难以连续生长,不易实现工业生产。

(2) 喷淋法在苯等液体有机化合物中掺人催化剂,并将含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在外力作用下喷淋到高温反应室中,制备出纳米碳纤维[3]。

喷淋法可实现催化剂连续喷入,为工业化连续生产提供了可能,但催化剂与烃类气体的比例难以优化,喷淋过程中催化剂颗粒分布不均匀,且难以达到纳米级形式存在,因此该法生产的纳米碳纤维比例很小,且存在一定的碳黑。

(3)气相流动催化法利用此方法可制备出直径为50~200 nm的纳米碳纤维。

其主要的特征是:催化剂并不附着在基体上,也不像喷淋法那样将催化剂前i%体分散在碳源溶液中,而是直接加热催化剂前驱体,使其以气休形式同烃类气体一起引人反应室,经过不同温度区完成催化剂和烃类气体的分解,分解的催化剂原子逐渐聚集成纳米级颗粒,热解生成的碳在纳米级催化剂颗粒上生成纳米碳纤维[4]。

气相流动催化法可以连续生产,单位时间内产量最大,目前利用该法已实现大量生产纳米碳纤维,是三个方法中最可取的一个方法[5]。

三、性能及其应用1.纳米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应用纳米碳纤维阁力学性能相当突出。

通常情况下,宏观物体的原子分子间电荷的作用力几乎是全部抵消的,但在纳米尺度,这种电荷的作用力没有完全抵消,纳米碳纤维的有序排列让这些电荷间的作用力充分地显示出来,这些电荷间作用力叠加的效果远远可以超过我们可以想象的其他力。

研究表明,纳米碳纤维同时具备高强度、高弹性和高刚度,在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分子器件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对纳米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改进它与树脂基体的物理与化学连接。

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纤维可提高纯树脂的强度和模量性能4~6倍。

作为结构复合材料增强剂的现实应用是改性基体材料,少量的纳米碳纤维加入到环氧树脂,可极大改进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抗拉力、压力、弯曲等力学性能。

纳米碳纤维是制备复合材料的理想的轻质增强材料。

2.纳米碳纤维电学性能与应用在电性能方面,纳米碳纤维用作聚合物的填料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很小,用传统方法很难直接测量出单根纤维的电阻。

M.Endo等用四引线法测量了纳米碳纤维在长度方向的电阻,测试结果表明碳化后纤维的电阻率为1×10Ω·㎝,而石墨化后纤维的电阻率为1×10-4Ω·㎝。

加入少量纳米碳纤维即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与以往为提高导电性而像树脂中加入的碳黑相比,纳米碳纤维有高的长径比,因此其体积含量可比球状碳黑减少很多。

同时,由于纳米碳纤维的本身长度极短而且柔曲性好它们填入聚合物基体时不会断裂,因而能保持其高径比。

由于纳米碳纤维直径细且导电,在纺织品中添加少量纳米碳纤维,既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同时又不会影响纺织品的舒适性。

对于面板类的静电喷漆,要求电阻率达到104~106Ω·㎝,加入少量3%纳米碳纤维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

而加入一般碳纤维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为一般碳纤维直径太大,使静电喷漆表面而太粗糙。

纳米碳纤维直径很细,静电喷漆表面可以达到A级光洁度[6]。

3. 纳米碳纤维的热学性能与应用由于纳米碳纤维独特的细长结构,使得其热传导性与平行于轴线方向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平行于轴线方向的热传导性可以与具有最高的热传导率的金刚石相媲美;而垂直与轴线方向上,热传导率又非常小。

这可能是纳米碳纤维在与轴线垂直方向上的长度数量级要比电介质最可能的点阵振动的波长大,使弥散的纳米碳管或纳米碳纤维有效地形成散射声子的界面,从而减少热传导。

由于热传导率在两个方向上的明显差异。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适当地排列纳米碳纤维获得良好的各向异性热传导材料。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谢思深研究小组为了研究纳米碳纤维热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细条状导电样品的热导率和比热容的3w方法。

这种测量方法使得热学性质的测量如同电阻测量那么容易。

对于铂丝的测量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简单、正确和可靠的,用来测量极微量样品的热导率比热容,优于常规方法。

4. 纳米碳纤维电磁性能与应用近年来对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发现,在平行于管的轴向外加一磁场时,既有金属导电性的碳纳米管表现出Aharonov-Bohm(简称A-B效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碳纳米管的磁通量是量子化的,金属筒外加一平行于轴向的磁场时,金属筒的电阻作为筒内的磁通量的函数将表现出周期性振荡行为,以h/2e(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为周期的电阻振荡行为又称为AAS效应。

最近,有研究小组在碳纳米管中实现了对AAS效应的测量。

可以预计,碳纳米管将取代薄金属圆筒,在电子器件小型化和高速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纳米碳纤维储氢性能与应用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是一种优良的储氢材料。

由于纳米碳纤维具有独特的孔腔结构,因此比表面积极大,可以作为多种气体的快速吸附介质。

由于纳米碳纤维独特的晶格排列结构,其储氢数量大大的高过了传统的储氢系统。

纳米碳纤维层与层间距为0.343nm,还能产生一些带有斜口形状的层板,层间距为0.337nm。

而分子氢气的动力学直径为0.289nm,所以,纳米碳纤维能用来吸附氢气。

另外,由于这些层板之间的氢的结合是不牢固的,降压时能够通过膨胀来放出氢气,直到系统将为常压[7]。

大量的研究表面,纳米碳纤维是一极具前途的储氢材料,有望促进和推动氢能的利用,特别是氢能燃料电池的汽车的早日实现。

6.新型的催化剂载体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碳纤维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由于纳米碳纤维颗粒比较小,结构可控,而且表面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得贵金属很好的负载到纳米碳纤维表面,并很好的结合并分散,所以作为烯烃加氢催化剂一般都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使反应有很好的转化率以及选择性。

有人对纳米碳纤维做催化剂载体进行研究发现,用纳米碳纤维做载体负载金属制备的催化剂与用活性碳或Al2O3做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有更高的转化率,研究者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它的形态,发现纳米碳纤维做载体所制备的负载金属催化剂金属颗粒非常小且成六边形,它们的表面分布均匀。

这可能是由于金属与载体之间非常强的作用力而使金属在载体表面得以均匀的负载[8]。

四、结论纳米碳纤维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碳纳米管储氢、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微区、放射性清洁及同位素分离、纺织混纺材料、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催化纤维和膜工业、可溶性碳纳米管试剂、碳纳米管肌肉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纳米碳纤维的需求与日俱增。

纳米碳纤维已成为当代纤维研究领域的热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特别重视碳纳米纤维的研究,我们没有理由等闲视之,应抓住机遇,加强碳纳米纤维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纳米碳纤维所具有的优越性将会越来越被重视。

参考文献[1] 赵稼祥.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纤维复合材料, 2003,12.3(48)[2] Jayasankar M, Chand R ,Gupta S eta l.<Carbon> ,1995 , 33 :253[3] Ishioka M, Okada T, Maysubara K. <Carbon> ,1992 ,30 :859[4] Max L. Lake , Lecture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Global Outlook for Car-bon Fiber2002”.Oct.21 - 23 ,Raleigh ,NC. USA[5]成会明.纳米碳管制备、结构、物性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曹莹,吴林志,张博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5,5.2(17)[7]黄宛真,鱼骨状纳米碳纤维与多壁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其储氢—储锂性能研究.2005,4.1(26)[8]李克许,朱俊,顾雄毅.新型催化剂载体—纳米碳纤维.材料科学化工之友.2006,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