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4[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

不妨看看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以下仅供参考!一、选择题(32分)(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面对李白的《将进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起兴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颓唐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D.《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感情。

2.下面对杜甫《阁夜》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军中服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

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3.下面对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写出了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语文测试卷阅读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语文测试卷阅读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语文测试卷阅读题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莫砺锋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作家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

例如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妇女必须写妇女,男人则写男人。

”法国的露丝·依利格瑞则为上述主张指出了原因:“我永远代替不了一个男人,男人也永远代替不了我。

”我们不应该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去演绎这些命题,而应以文学史实为对象来检验它们。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女性人物所代拟的那些诗词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只考虑完整的诗、词、曲而不计断句的话,《红楼梦》中写过作品的女性人物共有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邢岫烟、李纹、香菱等十余人。

应该指出,这些人物的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

如李纨和贾探春,一个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寡妇,另一个则是有补天之志的闺秀,当她们奉元春之命题咏大观园景物时,所成之诗却是平常的颂圣之辞,试看李纨的《万象争辉》和探春的《文采风流》,一曰“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一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辞意俱俗,毫无个性。

无怪乎在脂本《红楼梦》中,这两首诗的所属是与程乙本互相颠倒的。

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可以任意置换,充分说明它们是缺乏艺术个性的,更何论什么女性意识?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

从“灵河岸上”到“凤尾森森”的潇湘馆,黛玉始终生活在诗的意境中。

黛玉的诗词不仅是我们籍以窥见这个人物心底波澜的最佳窗口,也是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因为黛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有资格质疑男性话语权力的女性。

林黛玉初露才华是在贾元春归省时。

当众姐妹奉元春之命题诗题匾时,黛玉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便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论者或批评黛玉的“这首《世外仙源》非但毫无‘世外仙味’可言,相反它倒是相当鄙陋和庸俗的。

高二语文考试阅读题精选

高二语文考试阅读题精选

高二语文考试阅读题精选高二语文考试阅读题精选:(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小题。

托尔斯泰传[法]罗曼罗兰①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只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是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

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②我懂得,托尔斯泰在我的精神永不会磨灭。

1886年,俄罗斯艺术的美妙的花朵终于在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

托尔斯泰的译本在所有书店中同时发售,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

1885至1887年间,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等很多作品。

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发现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的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的作品。

③那时我初入高师。

我和我的同伴们,在意见上是极不相同的。

在我们的小团体中,有讥讽的现实主义思想者,如哲学家乔治杜马,有热烈地追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诗人,如舒亚莱,有古典传统的忠实信徒,有司汤达派与华格耐派,有无神论与神秘主义者,掀起多少辩论,发生多少龃龉;但在几个月之中,爱慕托尔斯泰的情操使我们完全一致了。

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爱他:因为各人在其中找到自己;而对于我们全体又是人生的一个启示,是开向广大宇宙的一扇门。

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的外省,从欧罗巴边陲传来的巨声,唤起同样的同情,有时是意想不到的。

有一次,在我故乡尼佛纳,我听见一个素来不注意艺术、对于什么也不关心的中产者,居然非常激动地谈着《伊凡伊列区之死》。

④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温暖的浪漫派作家乔治桑和维克多雨果。

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没有影响,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的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司汤达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把他的伟大与魅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

他的力量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素养,在于艺术家的特征,在于他的生命的气息。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语段阅读3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语段阅读3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蚊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给加点字注音睿.智()幽邃.浅狭()锵.鸣金石()悖.于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智者乐.也()(2)善鉴万类...()()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2)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4.对后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可见其察己之诚,反省之深。

B.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C.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

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

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

D.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高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高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高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在高二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来探讨一些值得进行阅读练习的题目,并介绍一些适合的阅读材料。

题目一:阅读一篇相关的商品评论文章,提取关键信息并写一篇产品推荐稿。

商品评论是大家购物前常常参考的资料,对于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的训练非常有帮助。

这样的文章要求读者能够清晰理解评论的内容和观点,并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信息。

阅读材料推荐:可以选择面膜、手机、图书或其他感兴趣的商品评论。

注意选择评论数量较多、内容较为完整的文章进行阅读练习。

提取关键信息并写一篇产品推荐稿:产品推荐稿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产品简介、特点介绍、实际使用感受等。

首先,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描述产品名称和基本信息;紧接着,根据评论中提到的问题和观点,总结出产品的特点,比如外观设计、功能特点、性价比等。

最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推荐理由和使用感受。

题目二:阅读一篇社会时事类文章,写一篇议论文。

通过阅读社会时事类文章,可以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阅读材料推荐:可以选择财经类、教育类、环保类或者其他感兴趣的社会时事文章。

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括问题提出、分析原因、提出观点和论证以及对立观点的回应等要素。

首先,在开篇引入时事问题,准确明了要讨论的问题;接下来,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列举有力的论据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并回应对立观点,展示自己的观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题目三:阅读一篇名人传记,写一篇读后感。

阅读名人传记是了解历史和人物故事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培养对人性的思考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阅读材料推荐:可以选择一位历史名人的传记,或者当代知名人物的自传等。

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读者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人物的成长道路和经历对自己的启示;总结人物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展示自己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等。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无论是“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还是“依然活着的历史”,炎黄传说大多属于民间性知识或地方性知识,其最大功能在于以口头叙事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是五千多年炎黄记忆传统的最初记忆文本。因此,若要挖掘或搜集到更多、更生动的炎黄传说,首先需要研究者“眼光乡下”走进田野,进行民间访谈、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整理工作。通过走进田野、走进民间,结合炎黄传说之场景,体悟炎黄记忆的历史进程、空间进程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其次,在研究取向上,应当尽量回避历史学的客观性追求,而借鉴历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关注“人们对过去知道和记得什么,如何记得,又为什么要记得,以及人们如何将过去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中揭示炎黄记忆的当代建构与炎黄记忆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C. 相较于猕猴,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的药物研发,需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且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对人类疾病研究作用有限
D. 将非人灵长类动物用于实验,尽管国际上长期存有反对的声音,但孙强团队仍看好应用前景,期待西方对此项研究能持开放态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之所以难以建立,主要是因为相关的体细胞克隆难题一直没有攻克,没有可用于有效研究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体。
美国加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行为神经学家袄为:“过去十年,技术已经大幅进步。行为神经科学领域中,某些可能用克隆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己经用其他方法解决了。”也有生物医学界的研究人员称“如果真能避免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当然很好,但是,目前来看,动物体外和计算机模型的效果都不好。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李娟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

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

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

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

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

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

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

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

大家都说:“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

”太邋遢了。

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

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

大家说:“不行,太冷!”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加玛用汉语说:“去,热。

回来,冷。

”——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我伤心地说:“豁切!”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

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

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

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

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

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

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辩不休的一个大问题。

先秦儒家认为“义”和“利”是对立的。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说:“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们认为,对利的追求是造成社会混乱、国家动荡的根源。

实际上,儒家也并不是根本不言利,只是要把义放在首位,反对后义而先利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墨家和儒家有所不同。

由于墨子把“利”作为实践“兼爱”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墨子那里,“利”也就是“义”,“重利”也就是“贵义”,二者是统一的。

这里有一个对于“利”的不同理解的问题。

孔子和孟子所谓的“利”,指的是专“利吾国”“利吾家”“利吾身”的狭隘“私利”。

虽然他们也提出什么“天下为公”,但这个“天下”只是封建君主的“家天下。

”。

墨子所谓的“利”,则是“爱利万民”“天下之利”的“公利”。

维护这样的公利,正是仁义的要求、道德的标准。

很明显,在墨家那里,“天下之利”“人民之大利”,是最高的伦理准则。

墨子认为“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主张贵义重利,追求义利合一。

墨子认识到,人类首先必须求得生存,为了生存,就不能不追求物质利益。

所以,避苦求乐、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

利和害、苦和乐都是相对的,人们通过比较权衡,利中取大,害中取小,趋利避害,此种行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

墨子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对人们的求利动机给予了有力的辩护。

墨子认为公利,即社会的整体利益是至上的,个人只能作为群体的部件而行动,任何人只有维护并实现了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显现。

在他利与自利之间,应该从他利出发再到自利。

虽然墨子重视天下之利,把“亏人”“自利”视为人们互不相爱的思想根源,但是墨子并不是笼统地反对“自利”,墨子反对的是“亏人”而“自利”、损人而利己的行为。

人教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竹林深处有人家”——中国竹文化探源千百年来,竹子不仅扎根在独属于它的那片山岭,还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像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不同历史年代里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为人们所向往并借鉴。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爱竹子所蕴含的“正直”“虚心”等品质,因而将其视为君子品格的象征。

提到竹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具有强烈的生存意志和厚重的文化意蕴,其忍寒冬而生、历暴雨不倒、甚冬夏而常绿,其精神品质成为了传统文人所追求的高洁和刚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多以庄重整饬的笔调来描绘竹子的种种美好与高洁。

比如白居易在《题令狐司繁厅前竹》中写到“独有秋风好,萧萧满步廊”,表现了竹子在秋风里的飒爽英姿。

又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适。

约窗竹疏满,冷落讼户白。

”在这里,无肉意味着饮食上的瘦弱,而无竹则意味着精神上的空虚。

苏轼言“可以食无肉”,却谓“不可居无竹”,足见他对竹子的喜爱。

同样,元代杨载在《庚子夏同程伯纯履行者赋二咏其一》中赞美竹林的清雅:“生来本无肉,肯使食有皮。

英英新篁,绝寿信无欲。

”对竹子这一特点进行具体描述,赞美竹子不沾尘俗、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在古人的描绘中竹子不仅是坚韧不拔的生命写照,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自魏晋以来,由于士人群体觉醒而产生的隐逸与独立的文人生活方式,对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竹子文化内涵更倾向于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归宿,即构造出竹子与隐士形象的统一。

元代方回的《简郑子开三首》中“画心有风竹,吟思无云林。

为君和逸士,卧见长年心”、“伊余久寂寞,回首一洗清。

吾以伊庞约为平生,与君若竹林之遗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世外的宁静,而竹子更是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与外化的载体。

高二文科语文阅读理解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文科语文阅读理解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文科语文阅读理解试卷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

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

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

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

”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

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

”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

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

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导语】世界⼀流潜能⼤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量⽐表意识⼤三万倍”。

追逐⾼考,我们向往成功,我们希望激发潜能,我们就需要在⼼中铸造⼀座⾼⾼矗⽴的、坚固⽆⽐的灯塔,它的名字叫信念。

⾼⼆频道为你整理了《⼈教版⾼⼆语⽂试题及答案》,助你⼀路向前! 【⼀】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形式、表现⼿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为明显,胡适⾃⼰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话诗⼈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脉⾎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巷》的中⼼意象“丁⾹”,即来⾃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空结⾬中愁”,卞之琳就说《⾬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空结⾬中愁’的现代⽩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中的⽆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九⾸》中的《迢迢牵⽜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势与李⽩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与元⽩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话⼩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命主题,历史主题,⾃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兴象征,构思⽴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与⽤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高二语文新高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新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有一种名叫“藏羚羊”的珍稀动物。

它们生活在高寒缺氧、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成为高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请简要概括藏羚羊的生存环境特点。

(3分)(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藏羚羊顽强的生命力的表现。

(3分)(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藏羚羊成为高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4)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命力的顽强”的理解。

(3分)答案:(1)高寒缺氧、恶劣的自然环境。

(2)藏羚羊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不畏严寒,不畏艰险,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3)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明了藏羚羊的生命力对人类的启示,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4)生命力的顽强体现在面对逆境时,不放弃、不屈服,坚持生存下去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草《醉翁亭记》以自娱。

既而遭贬斥,慊然负土,以葬先人墓,因之以为亭,名之曰“醉翁亭”。

既成,坐而言,曰:“噫!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盖闻劳动之乐,不如休息之乐;休息之乐,不如饮酒之乐也。

于是疏其藩,凿其垣,为亭于台上。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既成:已经完成B. 疏:打通C. 负土:背土D. 寓:寄托(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死。

高二语文试题 带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 带答案

高二周周清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

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

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

《尚书》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

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

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伏奏事”。

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

1972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

高中_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

高中_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深秋书简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风光,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

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

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十一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

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饱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

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

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珍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

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

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

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

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

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吧。

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场脱落了,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

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枯槁了残破了,依然结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那么形状,倘假设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

(每题2分,共10分)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乎技矣(超过) 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揣摩)其制稍异于前(制造,建造)B.如土委地(卸落) 族秦者秦也(灭族)古人秉烛夜游(持,拿着)C.余扃牖而居(打开) 以手阖门(关闭)抱无涯之戚(忧伤)D.始速祸焉(加速)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乃能衔哀致诚(含,怀着)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而,然后) 我何渡为(句末语气助词) 何其衰也(为什么)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应当,一定) 因其固然(依照)则遂取以来(顺利)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 汝殁以六月二日(在)殆有神护者(几乎)D.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还是,或者) 迨诸父异爨(等到)岂独竹乎(难道)3.下列文言文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C.而告以成功D.其制稍异于前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项羽军壁垓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函梁君臣之首D.乳二世5.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B.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形式灵活,文字通俗,有很强的现实性。

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张可久等。

C.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

史传文的代表作家有西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有西汉的贾谊和晁错,赋的代表作家有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等。

D.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公安派”是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主张通过明代归有光等“唐宋派”上溯唐宋八大家,乃至秦汉散文,鼓吹封建正统观念,力图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散文规范。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1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1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完成1~2题。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解说,选出错误的一项()A.“人生易老天难老”,是说人生有尽,宇宙无穷。

“岁岁重阳”就是天难老的证明。

B.“今又重阳”,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即1929年的重阳,“黄花”即菊花。

C.“不似春光”,是说秋风与春光之别,是客观现实;“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D.“寥廓”,指天地广阔;江天,江水与天空相接;“万里霜”,指一片茫茫霜雪。

2.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赏析,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为什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因为战地洒遍了烈士的鲜血,因而看到在炮火连天中挺立开放、绽黄吐芳的菊花,觉得格外美丽。

B.秋风比春光更美,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

C.“江天”句预示着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坚定的信心。

作者将秋天写得这样阔大,表明了诗人胸怀的博大无私。

D.作者在本词中写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鲜明爽朗;对自然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

整首词气度恢宏,毫无肃杀之气。

参考答案:1.D(“霜”借指秋天)2.C(应是乐观)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完成下列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在唐诗中指骚扰内地的敌首。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节令特征。

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B.“笛中闻折柳”一句通过笛声,表达了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古人送别常折柳相赠,以表示留念之情。

C.“晓战随金鼓”是说清晨战士们随着战鼓冲锋陷阵。

D.“宵眠抱玉鞍”是说战士们即使是晚上睡眠,也紧抱着马鞍,随时准备出征。

(完整版)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语文期末试卷说明:本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估量.(liàng)给.(gěi)予嫉.(jí)恨豁.(huò)然开朗B.妲.(dá)己苑囿.(yòu)攒.(zǎn)射夔.(kuí)门C.长歌当.(dàng)哭桀.(jié)骜浸渍.(zì)菲.(fěi)薄D.绯.(fěi)红诅.(zǔ)咒洗涤.(tāo)啃噬.(sh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知灼见气势汹汹不可思议言不由衷B、义无返顾意气用事书生意气责无旁待C、别具一格变幻莫测漠不关心开诚布公D、讳莫如深讳疾忌医一筹莫展天伦之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级既然下达了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__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③民族区域__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④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不要_______孩子的自尊。

A、勉力作客自治伤害 B.、勉励作客自制损害C、勉力做客自制伤害 D.、勉励做客自治损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那些进口饮料。

B、他俩从小学到高中同窗十二载,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因琐事而吵架。

C、在国庆节前的全市卫生大扫除中,市直机关干部倾巢而出....,分片参加了集体劳动。

D、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里来活受罪,真是吃错药...!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课外延伸阅读[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课外延伸阅读[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课外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法兰西失尽海外的殖民地,巴黎永远是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

罗丹的“思想者”高踞于自家庭院里,天天接待来自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瞻仰与膜拜。

巴黎的地铁靠近罗丹博物馆的那一站,站台两壁的张挂全部是罗丹作品的巨幅照片,是旅游广告,是民族骄傲。

出国成潮,那潮,起于贫穷落后的国度,人们涌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谋生、乞讨。

立志自救的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潮去潮来,换了人间。

罗丹的“思想者”初次出国,首先来到北京,落座于中国美术馆,在东方人流中仍苦苦思索。

与印象主义绘画同步,罗丹冲破学院式雕刻一味精微描写对象形似的局限,毫不掩饰捏塑与劈凿的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探求雕塑之所以独立为雕塑的本质美感。

在展拓现代造型领域的同时,罗丹深深扎根于人间社会,他的美感诞生于人类的悲欢:加莱义民、地狱之门、行走的人、夏娃、娼妇、爱之吻、造物之手……雕刻家罗丹是思想者。

这样一位巨匠经历了时间和地域的考验,其伟大和光芒与日俱增。

曾是西方阳春白雪的罗丹,面对今日中国观众,已是满城唱和的下里巴人了。

从罗丹引申发展的布尔特尔、马约、亨利•摩、杰克梅蒂……他们比罗丹走得更远,中国人民似乎尚看不真切,今罗丹既来,他们的被邀也应在期待中了。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元首访问过北京,他们百忙中大都抽空看看长城,惟有法国的蓬皮杜先生宁可不看长城,提出要看云冈石窟,当时周恩来同志陪同去欣赏了祖国的瑰宝。

今日并非元首的“思想者”来京,谁来招待贵宾?我多么盼望请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

与罗丹作品展同时,展出我国古代雕刻,“思想者”从未见过的这些东方古代雕刻原作,他将为之吃惊,古代东方原是现代西方的知音!被人们仰止了一个世纪的“思想者”面对一二十个世纪前的无名氏之作,他将更坠入深深的迷惘中吧?1.第一段首句表达了不止一层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课外语段阅读题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祭鳄鱼文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努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吏民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其无悔!
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初眨为潮州刺史,到任不久,访民问苦,知道鳄鱼为患,便写了这篇祭文来驱逐它。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使军事衙推.秦济推:推官,刺史属官
B.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亢:通“扰”,对抗
C.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及:以及
D.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揜:覆盖,踏涉
2.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鳄鱼之涵淹
..卵育于此涵淹:潜藏
B.而鳄鱼睅然
..不安溪潭睅然:胆小不安的样子
C.伈伈
..睍睍,为吏民羞如化;伈伈:恐惧的样子
D.则是鳄鱼冥顽
..不灵冥顽:愚蠢
3.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A.以肥其身B.以种其子孙
C.傲天子之命吏D.无不容归,以生以食
4.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
译:封闭山川湖泽,用绳网利刃来消灭危害人民的虫蛇之类的恶物。

B.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
译:就是长江汉水一带,也被丢弃,给了蛮、夷、楚、越等族,何况潮州、五岭、南海三地之间,离开京城万里之远呢。

C.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译:再说,既奉皇上的命令来此任职,在情势上就不能不同鳄鱼辨个清楚。

D.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译:刺史就要挑选有才能、有武艺的官吏民丁,持强弓毒箭,同鳄鱼搏斗,一定杀完才停止。

5.选出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
A.正文第一段,先回顾历史,拿先王和后王对比,以阐明鳄鱼得以长期肆虐的原因。

B.正文第二段,以天子之义、刺史之责对鳄鱼晓之以理,阐明抗拒刺史的严重后果。

C.末段对鳄鱼凌之以威。

先给它指出去路,限定了时间,限期也宽之又宽,做到仁至义尽,不然,将绳之以法,斩尽杀绝。

D.这篇貌似“游戏文字”的文章,借题发挥,寓有鲜明的主题。

鳄鱼的背后,是比鳄鱼更凶残的鱼肉百姓的丑类。

参考答案:
1.C(及:到)
2.B(眼睛突出的样子,引申为凶恶的样子)
3.D(A肥,使动;B种,名作动;C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B(“况潮,岭海之间”意为“何况潮州,在五岭与南海之间”)
5.B(未说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