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用欧洲东部与北亚探究学案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882927e21af45b207a81f.png)
【课题】欧洲东部和北亚(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2-3—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欧洲东部和北亚地理位置和范围(空间定位)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纬位置与俄罗斯气候、河流特征、地形的东西差异。
3、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与东部开发、中俄贸易4、了解俄罗斯工业分布和特点,农业主要分布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图或指导学生看地图册进行该地区的定位,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俄罗斯所跨经度最多的国家)2、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熟悉该地区地形的东西差异;气候类型及分布、河湖的位置和名称;3、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工农业分布特征和主要城市,了解其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教学重点】俄罗斯气候、地形的分布特点与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的关系;中俄贸易【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板书设计】【课堂设计】(含课前练习、导语、知识传授序列及其对应的方法、演绎或实验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等)教学过程备注一、欧洲东部和北亚1、欧洲东部的位置和范围注意: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定位:波罗的海东岸在20ºE乌拉尔山在60ºE范围: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2、北亚的位置和范围注意:西伯利亚地区就是指北亚陕西延安中学教案第6课欧洲东部和北亚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一、位置和范围注意60°E经线、50°N纬线的定位作用读图识记: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里海、黑海、白令海峡1、位置经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北寒带(50ºN–70ºN)30º E–1710W海陆位置:东临波罗的海,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等国接壤俄罗斯的主要邻国: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2、范围欧洲部分1/4,人口3/4;亚洲部分3/4,人口1/4传统的欧洲国家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注意]:1、中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回忆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2、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河谷地带多沼泽的原因: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把握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精选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a151dd0b9d528ea81c779b6.png)
欧洲东部和北亚学习目标1.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其分界线。
2.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3.俄罗斯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4.俄罗斯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5.俄罗斯农业工业及交通特点。
6.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情况。
7.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8.能够根据俄罗斯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
9.能够根据俄罗斯的位置和气候分析其农业分布的特点。
10.能够根据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工业特点分析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位置与范围1、欧洲东部范围: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至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高加索山脉之间的欧洲部分。
面积占欧洲面积的一半;人口占欧洲人口的1/4。
这里的国家有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位于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以及地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
2、北亚范围: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它从乌拉尔山东麓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边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面积约占亚洲面积的四之一,人口仅占亚洲人口的1.2%。
3、苏联:1917年,地跨亚欧大陆的俄国,经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工农政权的苏维埃国家。
从1922-1940年,俄罗斯和欧洲东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亚洲中部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亚洲外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统一的国家,首都为莫斯科。
从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苏联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
1991年底,苏联解体。
4、独联体: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11国首脑在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开会,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一轮复习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一轮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8a904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b.png)
2.当堂检测
2019年冬奥会安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实行。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图1)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1—3题。
1、关于索契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里海之滨 B.位于波罗的海之滨 C.位于咸海之滨 D.位于黑海之滨
2、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限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索契作为冬奧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足够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④旁边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俄罗斯气候困难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据此回答4-5题
4、俄罗斯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5、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缘由是()
A.年降水量太少
B.常年气温过低
C.森林面积过大
D.浇灌水源不足。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单元教学设计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a0e1153186bceb18e8bb2c.png)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单元教学设计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如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和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两个分区。
具体内容包括: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德国;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俄罗斯。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按事实性知识课型设计并实施。
2、解析:(1)对核心内容的解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世界地理总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欧洲为研究对象,具体学习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和欧洲西部、欧洲东部与北亚两个分区以及德国、俄罗斯两个国家。
区域作为研究学习的载体,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在区域上,所以,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及北亚两个分区的具体特征。
(2)对有关事实性知识的解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识记欧洲的轮廓及位置特征,掌握各分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位置的相互关系。
学习世界地理就是要能通过局部地区轮廓图,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和并联系区域内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各分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而关键是学会分析、总结各分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单元目标(1)掌握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掌握欧洲各分区的特点。
2、课堂目标第一节欧洲西部和德国(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掌握和理解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3)了解德国的地理位置,掌握德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理解德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特点。
第二节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1)了解欧洲东部、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掌握和理解欧洲东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3)掌握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理解俄罗斯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特点。
(二)、解析1、单元目标(1)掌握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学案-《欧洲东部和北亚》1
![学案-《欧洲东部和北亚》1](https://img.taocdn.com/s3/m/f96efbf6998fcc22bcd10d6d.png)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学案本区范围:欧洲东部是指西起____________东岸,东到________山;北起_______洋,南到_____海、________山之间的欧洲部分。
有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位于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以及地跨________两洲的俄罗斯。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
它从__________山麓向东延伸到________洋沿岸,北临_______洋,南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界,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地区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万Km2)二、地形特征【问题1】简述俄罗斯地形分布特征。
【问题2】乌拉尔山脉起伏和缓,试分析其成因。
三、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1、气候特点:2、东、西区域气温差异?【问题1】分析东欧平原与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差异的原因?【问题2】据图分析俄罗斯东部气候寒冷漫长的原因?【问题3】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极地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四、河流与湖泊【问题1】分析伏尔加河航运发达的原因(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航运价值?)。
【问题2】西伯利亚广布沼泽的原因有哪些?【问题3】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有何共同特点?五、丰富的自然资源——以__________为主俄罗斯有哪些重要的工业区?【问题】试比较俄罗斯工业建设的基础和地区分布与日本的差异?六、农业——_________________1、俄罗斯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分布在哪里?2、限制因素有哪些?七、城市和交通【问题1】据图说明俄罗斯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问题2】俄罗斯主要港口分别通往哪些大洋?【问题3】俄罗斯的管道主要用来输送哪两种货物?【问题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下图为俄罗斯陆上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回答问题。
复习 精品导学案:欧洲东部和北亚
![复习 精品导学案:欧洲东部和北亚](https://img.taocdn.com/s3/m/c6c1f80ffd0a79563c1e72b3.png)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识记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课前预习案1.在欧洲东部和北亚图上标注:(1)标出经纬度;(2)用字母标出下列地理事物所在图上的位置:A.白令海峡、B.波罗的海、C.黑海、D.里海、E.乌拉尔山、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J.库页岛、K.伏尔加河、L.乌拉尔河、M.鄂毕河、N.叶尼塞河、O.勒系河、P.贝加尔湖;(3)用阴影标出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用▲标出库尔斯克铁矿,用标出秋明油田,用■标出库兹巴斯煤矿,画出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大致走向。
一、地理位置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
纬度位置高,跨域的经度范围大。
二、范围1.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山。
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人口的1/4。
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
2.北亚:是指亚洲北部俄罗斯的部分,它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北起北冰洋南到哈蒙中边界。
面积占亚洲的1/4,人口占亚洲的12%,地广人稀。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三、地形和河流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形分布示意图四、气候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的东西差异: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西伯利亚地区受到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且持续时间很长。
五、人口和经济1.俄罗斯领土广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2.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3.不稳定的农业4.以铁路为主的交通【预习检测】1.下列河流,属于大的地形单元分界线的有()A.伏尔加河B.叶尼塞河C.鄂毕河D.密西西比河2.(2006年高考上海卷)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①河流结冰期较长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自然资源表述正确的是()A.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名列第一B.库尔斯克铁矿和库兹巴斯煤矿是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大型煤矿C.俄罗斯主要油田有秋明油田,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D.石油、天然气、煤、森林、水能、铁矿、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前列4.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重工业和轻工业为主B.主要工业区都在欧洲部分C.轻工业发达D.面临着重工业、军用工业发达,轻工业、民用工业相对迟缓的问题课内探究案思考:1.分析俄罗斯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却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2.造成西伯利亚北部冬季气候十分寒冷的原因3.俄罗斯工业兴建的条件和地区分布与日本有什么不同?【例1】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
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
![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93e922b160b4e767fcfe3.png)
第一篇芝麻开门一、课前预习1、位置范围⑴经纬度位置。
⑵海陆位置。
⑶主要国家及首都:波罗的海三国:。
东欧平原三国:。
地跨亚欧的国家:。
2、自然概况⑴海岸线漫长。
主要岛屿有,半岛有,内海有,边缘海有,主要海峡有。
⑵地形:主要平原有、、沿岸平原;主要高原有;主要山地有。
⑸自然带:。
⑹资源状况:。
3、俄罗斯⑴地跨两大洲:俄罗斯的领土中,欧洲部分虽然只占,但集中了俄罗斯的人口和主要的工业、城市及路线。
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的中央。
⑵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经济作物有、、。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⑶工业: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储量。
能够,为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工业区有、、。
⑷交通:俄罗斯交通以运输为主。
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网;东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和铁路。
二、思维激活1.盘疑解惑: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解决在预习中生成的疑问,如果还有疑问,请上报至科代表,并汇总给老师。
2.生活解密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
在短暂的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等。
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
所有的住宅墙都很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
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
有人说,新来的人头一次注意到自己的鼻子。
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鼻毛弯腰。
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呼吸,更出奇的是你能够听见它变成冰。
你能说说西伯利亚北部的冬季气候为什么这么寒冷吗?三、自主评估1.欧亚两洲的分界是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伏尔加河2.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鄂毕河B.伏尔加河C.多瑙河D.勒拿河3.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A.莫斯科 B.库兹巴斯 C.新西伯利亚 D.圣彼得堡4.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A.贝加尔湖B.里海C.日内瓦湖D.咸海5.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是A.符拉迪沃斯托克B.圣彼得堡C.摩尔曼斯克D.苏维埃港6.俄罗斯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7.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气候属于A.温带海洋性气候B.极地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8.俄罗斯气候寒冷,有“北半球寒极”之称的是A.北冰洋沿岸B.西西伯利亚平原C.奥伊米亚康D.太平洋沿岸9.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列要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莫斯科工业区、圣比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1)北亚是指亚洲____ 地区,属于____ 的领土部分,它从____ 东麓向东延伸到____ 沿岸,北临____ ,南抵____ 、___ 、____ 的国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893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8.png)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教案标题: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教案目标:1. 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
2. 掌握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给学生。
2. 提问:你们对这个地区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哪些国家属于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分析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历史背景,包括帝国扩张、苏联时期和现代俄罗斯的发展。
3. 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文化特点,包括语言、宗教和传统习俗。
4. 解释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资源。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3.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
2. 提问:你们对这个地区有什么新的认识?你们觉得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挑战和机遇?3.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总结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独立研究,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其他方面,如艺术、体育和科技等。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研究报告,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表现。
2.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质量和内容。
教案扩展:1. 邀请相关专家或教师进行讲座,深入介绍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欧洲东部、北亚和俄罗斯的真实情况。
14年用欧洲东部与北亚探究学案
![14年用欧洲东部与北亚探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b6495240c844769eaee80.png)
14年用欧洲东部与北亚探究学案欧洲东部与北亚探究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知识目标掌握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概况、交通和城市等地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农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自主学习及探究】1、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条河流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3)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O℃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为什么这时的河水不流进北冰洋?(4)形成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2、思考探究: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原因(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3、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却需大量进口粮食,而面积较小的法国却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为什么?4、发达的交通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5、(2014·厦门一模)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
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
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6分)(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8分)(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7分)(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7分)【强化训练】读下列两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B.经济中心的形成都与矿产资源有直接关系C.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大致上与两大洲分界线吻合D.经济区面积越大,其资源就越丰富2.图中a工业中心地处()①断裂下陷地带②矿产丰富地带③苔原气候区④水源丰富地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国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工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5.欧洲东部和北亚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5.欧洲东部和北亚](https://img.taocdn.com/s3/m/3148efe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6.png)
15.欧洲东部和北亚【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2.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和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2.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和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
【基础知识】一、欧洲东部和北亚1.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等数个国家。
其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的1/4。
2.北亚: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从乌拉尔山麓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面积约占亚洲的1/4,人口仅占亚洲的1.2%。
二、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1.位置和范围: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中欧洲部分占全国面积的1/4,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2.地形: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气候:(1)气候特点: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寒带气候。
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2)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奥伊米亚康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海拔高,温度低;盆地地形,冷气流下沉至盆地底部,加之受极地气团控制,加剧了该地的寒冷程度(极端最低温-71.2℃)。
(3)俄罗斯冬长严寒的原因①主体位于50°N以北,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最主要原因)。
②亚欧大陆北部受北冰洋气团影响大,冬季寒冷。
③东部、南部多高原、山地,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深人,加重了气候的寒冷程度。
【设计】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与北亚》 优质教案
![【设计】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与北亚》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98963fe4733687f21aa16.png)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材分析《俄罗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部》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讲述了九个问题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
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
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影响俄罗斯气候的主要因素出发。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
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
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本章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
掌握和记忆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城市。
过程与方法1、得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说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日本有何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1)北亚的位置: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通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
为说明俄罗斯在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打下基础。
(3)俄罗斯的气候: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一轮复习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679cb7a453610661ed9f4b5.png)
5.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交往频繁,想一想两地的气候异同,再说一说两地气候的形成原因。
6.俄罗斯农业的生产条件有哪些优劣以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这其中气候会带来哪些影响?
7.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及重点发展部门都有哪些?
掌握该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概况、交通和城市等地理特征。
【知识链接】
1、俄罗斯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北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8.议一议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有什么特点?与什么有关?
二、对学
1.对子相互检查彼此的想法,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困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讨论。
四、展示
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献计献策哦。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4-5题
4、俄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5、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高中地理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
![高中地理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c1e3caf45b307e87197f4.png)
欧洲东部和北亚[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1、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2、俄罗斯[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北极圈;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⑵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⑶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⑷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⑸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乌拉尔山区有色金属丰富,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水能储量仅次于中国,是世界资源能自给的国家。
80%的资源在北亚。
⑹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莫斯科--圣彼得堡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莫斯科、圣彼得堡原、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叶卡捷琳堡有色金属矿、附近有煤、铁、石油资源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工业新西伯利亚煤、有色金属等丰富⑺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东部和北亚与俄罗斯学习教案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东部和北亚与俄罗斯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ba51d6294dd88d1d26b5b.png)
第21页/共29页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第22页/共29页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第23页/共29页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第24页/共29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第25页/共29页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四、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俄罗斯有哪些资源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木材蓄积量占世界1/3 木材采伐量占世界1/5 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欧大陆主要自然带分布图
第12页/共29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 齐全,储量 丰富。 能够 自给自足 ,为 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7页/共29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俄罗斯的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东西气候差异大
①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为 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 冷气流影响,属于寒冷的亚寒针 叶林带
③太平洋沿岸:为温带季风 气候,属于温带混交林和温带 落叶阔叶带
④北冰洋沿岸:是终年气候寒 冷的极地气候,属于苔原带。
资 地大物博
源
的
不均匀,80%集中乌 拉尔山脉以东
分 布
重点开发
特
点
?
第13页/共29页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五十二分。
【思考】俄罗斯工业分布与日本有何不同?为什么?
为什么对外贸易在俄罗斯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圣彼得堡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莫斯科 工业区
欧洲东部 北亚教案
![欧洲东部 北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1db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欧洲东部北亚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欧洲东部和北亚教案目标:1. 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探索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对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独立研究和展示等方式,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自然景观。
教案将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以帮助学生达到教案目标。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预计时间:10分钟)1. 利用地图或幻灯片展示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激发他们对该地区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
步骤二:地理研究(预计时间: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该地区的一个国家或城市。
2.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3. 学生可以使用海报、PPT或其他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三:历史和文化探索(预计时间:40分钟)1. 学生继续在小组中研究他们所负责的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2. 学生可以使用书籍、电子资源和采访等方式,了解该地区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重要人物。
3. 学生可以制作海报、演讲或展示等形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四:自然景观探索(预计时间:30分钟)1. 学生继续在小组中研究他们所负责的国家或城市的自然景观。
2.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貌、动植物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3. 学生可以制作海报、短片或展示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预计时间:20分钟)1. 学生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总结他们对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认识和体验。
2. 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3. 学生可以写一篇反思性的文章,记录他们在本次研究中的收获和成长。
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
![欧洲东部和北亚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c1dd067ec102de3bd8980.png)
《欧洲东部和北亚》教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和首都2、了解本区主要的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3、掌握俄罗斯的交通、工业特点,并能根据相关的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自主探究、回顾知识读《欧洲东部和北亚》图:(1)在填充图上补全300E 600E 1700W 500N等经纬线观察它们通过的主要区域。
(2)识记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3)识记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和范围,找出该区域的七个国家。
(4)标示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读俄罗斯矿产与工业区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的特点: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发展条件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3、俄罗斯河流众多,为何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三、课堂练习、提升能力读“俄罗斯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B 高原,C是港,终年不冻的原因是(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其原因是什么?(3)每年3到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0C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这时河水不会全部流入北冰洋的原因是什么?(4)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5)分析澳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二)欧洲东部、北亚、俄罗斯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二)欧洲东部、北亚、俄罗斯](https://img.taocdn.com/s3/m/603643e1102de2bd96058815.png)
高2015级地理学案(二十二)世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北亚、俄罗斯36.(36分)下图为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9分)(2)推测图示区域的降水特点。
(9分)(3)图示A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说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9分)(4)分析说明B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自然原因。
(9分)36.(36分)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6分)(2)N地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
(10分)(3)M处是山脉,该山脉起伏和缓,试分析其成因。
(8分)(4)①工业区与②工业区比较,简要分析①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12分)36.(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了祖国怀抱。
材料二: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图8)(1)与黑瞎子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2分)A.台湾岛 B.崇明岛 C.大堡礁D.撒丁岛(2)甲城市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乙、丙两条铁路线的名称分别是、。
(8分)(3)丁所处的地形区是,该处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试述该地区形成沼泽的原因。
(10分)(4)说出俄罗斯工业向东发展,兴建的两大工业区名称,并分析影响该工业区与日本工业区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
(8分)(5)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8分)(36.(36分)读某城市周边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的大致走向,并分析其原因。
(9分)(2)图示地区成为该国重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8分)(3)图中城市A成为本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有哪些?(8分)(4)有一文化代表团从城市A出发,经第二亚欧大陆桥到我国郑州参加两国文化交流活动,沿途依次经过哪些自然带?其中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11分)学案(二十二)参考答案:(答案:36.(36分)(1)(9分)以平原为主,(3分)地表波状起伏,(3分)冰川地貌广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东部和北亚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知识目标
掌握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概况、交通和城市等地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农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自主学习及探究】
1、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条河流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
(3)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O℃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为什么这时的河水不流进北冰洋?
(4)形成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2、
思考探究: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原因(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
3、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却需大量进口粮食,而面积较小的法国却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为什么?
4、发达的交通
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5、(2014·厦门一模)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
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
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6分)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8分)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7分)
(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7分)
【强化训练】
读下列两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B.经济中心的形成都和矿产资源有直接关系
C.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大致上和两大洲分界线吻合
D.经济区面积越大,其资源就越丰富
2.图中a工业中心地处()
①断裂下陷地带②矿产丰富地带③苔原气候区④水源丰富地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国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工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②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布
④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A.乌拉尔工业区
B.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C.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D.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联邦总统
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使中俄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
结合下图,回答5~6
题。
5.图中字母表示的工业区中,宇航工业发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俄罗斯将继续扩大和我国在军用和民用航空
领域的合作,主要目的是()
A.利用我国的航空技术
B.拓展其产品市场
C.利用我国的资金
D.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
7.(2008·上海地理)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河。
(2)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气候为主。
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它们是等。
最大的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40.见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
分严峻。
我国石油产量约1.5
亿吨。
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约
2.5亿吨,继美国之后,我国
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同时,也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
材料二:中俄石油管道建设谈判已近九年。
2004年年末,俄罗斯决定修建泰纳线(泰舍特—纳霍德卡),从而最终放弃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和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
安大线和安纳线比较表:材料三:俄罗斯东部地区石油输出略图
(1)目前我国主要从何地进口石油?如果用油轮从
西亚向上海运送石油,那么沿线要经过哪些主要海
峡?
(2)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
(3)俄罗斯最终决定修建“安纳线”的影响因素主
要有哪些?
(4)图中输油管道在C处向南移动近百千米的原因
是什么?
、
(5)铺设泰纳线,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