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日较差、年较差

日较差、年较差

所以,青藏高原是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在北京时间春分日下午六点整 干警小李抬头38°角仰望夜空的北极星 然后带队冲进了一个造假窝点 请问:被抓的罪犯最可能说什么? 请选择(单选) A、饿滴个肾啊(陕西) B、丢雷老某(广东方言) C、侬想组啥(上海方言) D、席八(棒子语)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 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 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大气就上升;升温慢的地方温度低,
大气就下沉。所以整体上中气 流往下沉。晚上也是这样的原因。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 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日较差比较
青》长》四
年较差
青《四《长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 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那么,山顶温差小,平原温差大,又为什么在热力环流 中说白天山顶升温快,刮谷风;晚上山顶降温快,刮山 风呢?山顶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那不是日温差大 吗?这怎么是矛盾的呢?
热力环流白天山顶升温快、山谷升温
慢,其实不是山顶和山谷的比较,而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固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高山,高山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3-3 气温【带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3-3 气温【带解析】

3-3 气温知识系统考点精讲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大气受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出后,太阳辐射变强,地面增温,大气温度升高)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正午12时;3.地面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1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3:00)左右4.大气温度(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二)气温日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海陆位置:沿海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地区。

原因: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

这里可以适当迁移水汽较充足,湿度较大地区日较差会较小。

3.天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间保温作用比较强,气温不会太低。

4.地形因素:(接触面积大,气温日较差大)①大尺度山地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小。

②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5.注意低纬度的高原,其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大。

原因: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

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

二、气温的年变化(一)海、陆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是6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是7月份;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是8月份。

(辐射最弱为12月,陆地气温最低为1月份,海洋气温最低为2月份)(二)气温年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2.海陆位置。

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编者:无论冬夏昼夜长度之差也是低纬大于高纬]。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注意:地面长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而主要受周围自由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编者:山顶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易与地面形成频繁的热交换;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皆较小] ,故其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左右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如新疆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因为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而凸出地形上部因为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时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呈现在春季。

由于固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空中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气的调理,白昼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才能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淡色土和湿润严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昼太阳辐射激烈,空中增温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辐射强降温激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管什么中央,都是离空中越近,日较差越大,由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空中长波辐射。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 .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 .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为什么会形成气温日较差

为什么会形成气温日较差

为什么会形成气温日较差?
一天之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日较差。

观察气温的日较差,可以更好地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和该地的纬度、地表性质、季节和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

气温的日较差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减小,研究发现,低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日较差是10~12摄氏度,中纬度地区平均为8~9摄氏度,高纬度地区平均为3~4摄氏度。

海洋和陆地上的气温日较差也不一样: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一般仅有1~2摄氏度;陆地上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常能达到14~15摄氏度。

另外在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又因地面状况而异,裸地比林地大,砂土地比黏土地大,谷底、盆地日较差大,丘陵、山顶的日差较差小。

气温随季节的变化,以中纬度地区最为显著。

中纬度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而且白昼的时间长,一天之内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大,所以气温的日较差也大,而冬天则恰恰相反。

天气情况也会影响气温的日较差,阴天,云层厚,地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夜间云层又能阻挡地面热量散失,所以日较差要比晴朗的天气小。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那么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此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拟,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如今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①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山顶)。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接受地面长波辐射能量多;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

故(与同一地段平地相比)白天气温高;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夜间(与同一地段平地相比)气温低。

凸出地形:由于海拔高、与下垫面接触面积小,气温(与同一地段的平地近地面空气相比)受地表(长波辐射)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

②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平地 平地平地 凹地(山谷) 凸地(山顶)凹>平>凸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日较差

日较差

一、气温日较差1、气温日较差的定义: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原因: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原因: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的气温日较差。

原因: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白天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注意:地面长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而主要受周围自由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

故气温日较差小。

(3)地形:海拔较高的山顶比山麓气温日较差小。

原因:山顶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易与地面形成频繁的热交换;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皆较小。

海拔较高的高原上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同纬度海拔较低的平原。

如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下垫面性质①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②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③旱地比水田大。

原因: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近几年,人们从新闻报道中发现,气温日较差大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许多城市,气温较差大可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令人担心。

如果我们要知道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那么第一步就应该识别气温日较差大的特征。

气温日较差大包括:一天内气温的变化大,一天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比最低的时间大得多;一天内气温的变化大,这意味着气温的变化范围很大,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很多;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比较剧烈,这意味着气温变化范围更大,温差更大;天气比较湿润,一天之内湿度的变化大。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气温日较差大的特征,那么下一步就来讨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首先,气温大幅度起伏的原因可能是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尤其是在夏季,不仅可以抑制低涡旋发展,还可以抑制云集中形成低层降水,因此出现了较多的日温差大的天气。

其次,随着全球变暖,许多城市出现了气温日较差大的现象。

由于全球变暖,上空的热量持续累积,从而使空气温度陡然升高,夜晚又因缺乏长时间累积的热量而急剧下降,因此气温的变化变得更加明显。

此外,气温日较差大也可能是由地理位置引起的。

地处内陆地带,地表温度较低,气温大幅度起伏,日温差也较大。

西北地区有明显的内陆性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差距大,而东部地区气温变化比西部小,日温差较小。

最后,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也可能是由雾量的变化引起的。

雾量大会使空气湿度升高,反过来又降低了空气的太阳辐射,从而使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夏季雾量的较大变化又会对空气温度发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使空气温度急剧变化,出现大的日温差。

综上所述,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副热带高压、全球变暖、地理位置和雾量。

日较差大不仅会带来舒适程度的下降,而且会使空气污染物的持续累积,也会对某些特定的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采取行动,解决气温日较差大的问题。

现在,人们应该重视气温日较差大的问题,努力改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缓气温波动。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1.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在中纬地区气温日较差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势来说,山谷气温日较差大于山峰,凹地气温日较差大于高地。

山地气温日较差小于平原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日较差的影响因素日较差的影响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通常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发生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白天温度低,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加热时间不短,并使夜间温度也较低,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小。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容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相同,气温日较差也相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霓屿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干燥密切土壤小,旱地比水田小。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就是距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轻易热源就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日较差名词解释

气温日较差名词解释

气温日较差名词解释
气温日较差(日较差)是指一天内气温的变化范围,通常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天内气温最高和最低之间的范围。

气温日较差反映了太阳辐射在一天中的不同变化,与天气和气候密切相关。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天气系统、地理位置、季节和海拔高度等。

在温带和寒带地区,气温日较差通常很大,因为该地区太阳活动的频率和强度较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大。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通常较小,因为太阳活动的频率和强度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

气温日较差还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

在同一地区,气温日较差随天气系统的移动而变化。

例如,在晴朗的天气系统中,太阳辐射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上,气温较高;而在阴雨天系统中,太阳辐射被云层遮挡,气温较低。

除了天气和气候因素外,气温日较差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从而影响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和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对于农业、能源和交通等相关领域,了解气温日较差可以为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地理纵横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地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气温的日较差,地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温的⽇较差,地形对⽓温⽇较差的影响⽓温的⽇较差⼤⼩和纬度、季节、地⾯性质以及天⽓情况等有密切关系。

就纬度来说:低纬地区有较⼤的平均正午太阳⾼度,因⽽有较⼤的平均太阳辐射的⽇较差和⽓温的⽇较差,⾼纬地区则反之。

就季节⽽⾔,夏季有较⼤的正午太阳⾼度,因⽽有较⼤的平均太阳辐射的⽇较差和⽓温的⽇较差;冬季反之。

这⼀季节变化以中纬度地区最显著,因为中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夏季⽐冬季⼤得多。

地⾯性质的不同包括海陆、地势、植被等的不同。

海陆:⽓温⽇较差海洋⼩于陆地,沿海⼩于内陆,风⾃海洋上吹来的地⽅的⽓温⽇较差⼩于风⾃陆地上吹来的地⽅。

地势:⼭⾕的⽓温⽇较差⼤于⼭峰,凹地的⽓温⽇较差⼤于⾼地。

就天⽓情况⽽⾔:阴天的⽓温⽇较差⽐晴天⼩。

在凸起地形,如⼭顶,因与⼤陆接触⾯积⼩,受到地⾯⽇间增温,夜晚冷却的影响较⼩,⼜因风速较⼤,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附近的冷空⽓可以沿坡下沉,⽽换来⾃由⼤⽓中较暖的空⽓,⽓温的年较差,⽇较差皆较⼩凹陷地⾯则相反,⽓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处于周围⼭坡的围绕之中,⽩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影响下层⽓温,夜间地⾯散热快,⼜因冷⽓流的下沉,⾕底和盆地底部⽓温特别寒冷,因此⽓温⽇较差很⼤。

且⼭顶>陡崖>⾕地。

⽓温年较差也有类似现象。

在低纬度⾼原,⽓温⽇变化虽较⼤,但年变化却较⼩。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温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凸起地形如⼭顶,因与陆⾯接触⾯积⼩,受到地⾯⽇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因风速较⼤,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附近的冷空⽓可以沿坡下沉,⽽交换来⾃由⼤⽓中较暖的空⽓,因此⽓温⽇较差、年较差皆较⼩;凹陷地形则相反,⽓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处于周围⼭坡的围绕之中,⽩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影响下层⽓温,夜间地⾯散热快,⼜因冷⽓流的下沉,⾕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温⽇较差很⼤。

摘⾃《⽓象学与⽓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一、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
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地形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高处不胜寒”的三种原因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
高空气温较低。

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

(2)山地的 “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

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

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

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

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

因而“高处不胜寒”。

(3)高原地区的“高处不胜寒”
高原地区同样有着高海拔,空气稀薄的特点,因此太阳辐射很强。

然而高原地区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

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广阔的地面增温并产生了比山地多的地面辐射。

可地面辐射的增多并没形成平原地区那样的较高气温,原因仍然在于其稀薄的大气,由于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整个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很快。

这样,大气的气温也就不会很高了,同样导致了“高处不胜寒”。

比较起来,同纬度平原地区近地面空气密度大等因素,使其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慢,故气温较高。

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

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和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

青藏高原的气温低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1、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但年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形容高原气候特色。

2、西北地区:地处中纬,深居内陆,气温较同纬地区偏高(光照长,云量稀少,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的很少.)气温日、年较差均大.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同一纬度带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而形成了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气候(海洋上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大陆夏热冬寒,年较差大,海洋上云量一般比陆地大,且风速大于陆地上,这也能减小海上气温日、年较差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237.23.202020:1120:11:46Jul-2020:11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三日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20:117.23.202020:117.23.202020:1120:11:467.23.202020:117.23.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3.20207.23.202020:1120:1120:11:4620:11:46
5、三军可夺帅也。

Thursday, July 23, 2020July 20Thursday, July 23, 20207/23/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8时11分8时11分23-Jul-207.23.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2320.7.2320.7.23。

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三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20:1120:11:467.23.2020Thursday, July 23,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