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教案

合集下载

走在历史的长河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走在历史的长河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走在历史的长河中——咏史怀古诗教案历史是人类的记忆,也是人类发展的脉络。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足迹。

咏史怀古诗正是在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咏史怀古诗教案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相关知识。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咏史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

2、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咏史怀古诗的优秀范例和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文化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互动式讲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咏史怀古诗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研究咏史怀古诗的优秀范例和创作方法,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其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让学生搜索并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为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2、课堂授课(1)主题导入通过播放相应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3)范例欣赏展示几篇优秀的咏史怀古诗,并通过互动式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写作手法。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几篇经典的咏史怀古诗进行讨论和研究,激发其思维和创作能力。

(5)作文指导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指导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结合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咏史怀古诗。

3、课后反思(1)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所获得的思维能力,在笔记和作品中反映出来。

历史名人咏史怀古诗教案

历史名人咏史怀古诗教案

历史名人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2. 认识常见的历史名人咏史怀古诗;3. 培养学生对历史名人及其作品的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2. 选取常见的历史名人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白居易等;3. 分析并欣赏历史名人的咏史怀古诗;4.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分享。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引入咏史怀古诗的话题,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3. 欣赏名篇:选取历史名人的咏史怀古诗,进行分析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历史意义。

4.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感悟,进行咏史怀古诗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咏史怀古诗,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四、教学资源1. 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2. 历史名人的咏史怀古诗选集;3. 讲解课件和研究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诗歌创作;2. 诗歌创作质量:学生创作的咏史怀古诗有创意、表达清晰、运用修辞手法恰当;3. 欣赏能力:学生能理解并欣赏历史名人的咏史怀古诗;4. 综合表现:综合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口头表达、合作交流等方面。

六、延伸拓展1.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历史名人的咏史怀古诗;2. 组织诗歌比赛或朗诵活动,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3. 组织参观、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名人的足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增加对咏史怀古诗的了解和欣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拓展,以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和兴趣。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教案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教案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包括《赤壁怀古》、《乌江怀古》、《汴京怀古》等三首诗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表达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通过对三首诗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手法及其内涵的把握。

教学重点:三首诗的对比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咏史怀古诗鉴赏》辅助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咏史怀古诗的概念、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课文鉴赏:(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赤壁怀古》,讲解诗中的用典、意象等。

(2)学生自主鉴赏《乌江怀古》,教师点评并指导。

(3)小组合作鉴赏《汴京怀古》,分享鉴赏心得。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鉴赏咏史怀古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咏史怀古诗,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2. 三首诗的对比分析3. 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咏史怀古诗,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

答案示例:《登鹳雀楼》(1)背景分析:诗人王之涣在登高远望中,感慨国家兴衰,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2)情感分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3)表达手法分析: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显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2. 课后拓展:阅读一首咏史怀古诗,结合所学,分析其艺术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对诗歌表达手法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古诗文鉴赏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文学鉴赏》教材第三单元“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咏史怀古诗概说”及第二章“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其中包括《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等名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咏史怀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经典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多角度鉴赏咏史怀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文学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鉴赏。

2. 新课内容: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3.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赤壁怀古》的诗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定义、特点2. 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3. 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七、作业设计《过华清宫绝句》《滕王阁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未能充分理解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需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提高历史素养,为更好地鉴赏咏史怀古诗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的讲解。

2. 例题讲解中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的分析。

3. 学生的随堂练习,特别是对《赤壁怀古》的分析。

4. 作业设计中涉及的诗意分析和艺术特色阐述。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辅导及推荐阅读。

一、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1. 历史性:以历史为载体,反映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

自创咏史怀古诗解析实用教案

自创咏史怀古诗解析实用教案

自创咏史怀古诗解析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包括《登幽州台歌》、《赤壁怀古》、《乌衣巷》三首诗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掌握其表现手法。

2. 鉴赏三首咏史怀古诗,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

重点:鉴赏三首咏史怀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长城、赤壁等历史遗址,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激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表现手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的历史事件,讨论如何将其融入诗歌创作。

4. 例题讲解:(1)解析《登幽州台歌》,引导学生体会陈子昂的忧国忧民之情。

(2)解析《赤壁怀古》,讲解苏轼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历史场景。

(3)解析《乌衣巷》,分析刘禹锡如何通过咏史抒发自己的感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尝试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幽州台歌》中的抒情手法。

(2)比较《赤壁怀古》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感差异。

(3)以《乌衣巷》为背景,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1)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对比抒情、直抒胸臆等。

(2)情感差异:《赤壁怀古》以豪放见长,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以婉约为主,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3)现代诗歌创作:自创一首以乌衣巷为背景的现代诗歌,要求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时代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古诗十九首》等咏史怀古诗选集。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感受历史的沧桑,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课题:咏史怀古诗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 学习并模仿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方法;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习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细腻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和评析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准备一些优秀的古代咏史怀古诗的范例;3. 古诗教材。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用一首古代咏史怀古诗作为导入,通过朗读和解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讲解古代咏史怀古诗特点和写作手法(15分钟)1. 介绍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和起源;2. 解读古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如描写历史事件、展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感慨等;3. 分析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Step 3:分析范例并模仿(20分钟)1. 展示一些古代咏史怀古诗的范例,并逐句分析其结构和修辞手法;2. 引导学生模仿这些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方法,让他们自己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Step 4:学生自主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古代咏史怀古诗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作品。

Step 5:互评和分享(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并评价对方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Step 6:总结和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咏史怀古诗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古代诗歌对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和示范,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写作手法,并通过自主创作和互评,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和理解古代诗歌的美和意境。

同时,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形式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024年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2024年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2024年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二语文必修4》的第三章,主题为“咏史怀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登幽州台歌》、《赤壁怀古》、《乌江渔者》三首诗。

通过分析诗中的历史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领悟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历史感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重点:分析三首诗的历史背景、意境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与咏史怀古相关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首诗的历史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

a. 《登幽州台歌》:介绍诗人陈子昂的生平,分析诗中的怀古之情。

b. 《赤壁怀古》:讲解苏轼的文学成就,解读诗中的历史感悟。

c. 《乌江渔者》:阐述诗人张志和的创作背景,探讨渔者形象的象征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并解读另一首咏史怀古诗。

5. 互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2. 内容:a.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b. 三首诗的历史背景、意境、表现手法c. 例题解析d.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滕王阁序》中的咏史怀古元素。

2. 答案要点:a. 历史背景: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背景。

b. 意境: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抒发怀古之情。

c. 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等手法,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咏史怀古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二语文必修4教材中“咏史怀古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赤壁怀古》、《乌江怀古》、《汴京怀古》三首诗。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感受诗人的历史感悟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了解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领悟诗人通过咏史怀古所抒发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领悟咏史怀古诗的审美价值。

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了解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咏史怀古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讲解:分析三首诗的背景、意境、表现手法,详细解读诗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4. 例题讲解:以《赤壁怀古》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进行分析,谈谈自己对诗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2. 三首诗的背景、意境、表现手法3. 诗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乌江怀古》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 答案:要点包括:诗中的意象(如乌江、古战场等),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等),以及诗人通过怀古抒发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提高对这一题材的鉴赏能力。

组织一次咏史怀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咏史怀古诗概述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学生创作实践与指导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01
02
03
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学习咏史怀古诗,使 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自信心。
用典贴切
诗人运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等典故,既形象地描 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又隐喻着时 局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
《赤壁怀古》赏析
历史背景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 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表达了诗
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人物形象
诗中成功塑造了周瑜、诸葛亮等 历史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他们的
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
历经坎坷,忧国忧民
作者一生历经坎坷,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 国忧民之情。
崇尚古风,追求理想
作者对古代文化和思想十分崇尚,通过怀古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
民族精神的体现
诗歌中展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 息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作者对民 族精神的颂扬和传承。
此外,咏史怀古诗还常常与山水田园 诗、边塞诗等其他诗歌类型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 歌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03 文本解读与赏析
《登高》赏析
意境深远
全诗通过壮阔的景象、深沉的情 感和精妙的用典,营造出一种雄 浑、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
时局动荡、人生无常的感慨。
情感丰富
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同时也表现出 诗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教案咏史怀古诗的鉴赏与创作一、教学目标:1.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鉴赏经典咏史怀古诗,感受其艺术魅力。

3.学会创作咏史怀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咏史怀古诗的定义与特点咏史怀古诗是一种以历史为题材,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景象的描绘和议论,抒发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感慨的诗歌形式。

其特点如下:(1)历史性: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景象的描绘,展现历史的风云变幻。

(2)抒情性: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景象的描绘和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3)议论性:咏史怀古诗在描绘历史事件、人物、景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议论,表达诗人的观点和态度。

2.咏史怀古诗的分类(1)咏史诗:以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抒发诗人的感慨。

(2)怀古诗:以古代景象、古迹为题材,通过对古代景象、古迹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感慨。

(3)咏史怀古诗:兼有咏史诗和怀古诗的特点,既描绘历史事件、人物,又描绘古代景象、古迹,抒发诗人的感慨。

3.经典咏史怀古诗鉴赏(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鉴赏要点:本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忧虑和感慨。

(2)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鉴赏要点:本诗通过对华清宫的描绘,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的历史悲剧。

4.咏史怀古诗创作(1)确定题材:选择一个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作为创作题材。

(2)构思立意: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的描绘和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3)锤炼词句: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优美、生动。

(4)注意格律:遵循古典诗歌的格律,使诗歌具有音韵美。

三、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鉴赏:分析经典咏史怀古诗的艺术魅力。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咏史怀古”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咏史怀古诗》的赏析,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至第三课,详细内容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诗经》中的怀古之作,到唐宋时期杜甫、苏轼等大家的经典咏史怀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并掌握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中用典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诗人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意境的构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讲述古代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引出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简介咏史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

b. 详细解读教材中选取的咏史怀古诗,分析其文学特点及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春望》,进行详细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咏史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典故及其作用。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并说明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起源与发展2. 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用典象征对比3. 经典案例分析: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阐述其怀古之情。

2. 答案要求: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高二语文《咏史怀古诗》教案

高二语文《咏史怀古诗》教案

高二语文《咏史怀古诗》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咏史怀古诗》教案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咏史怀古诗》教案【教学设想】新课程必修四第二单元有三首古诗,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两首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三首诗歌都是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运用典故达到伤己、伤今、反思等目的。

用典只是手法、过程,而不是目的。

学生要学会通过分析表面的典故,理解作者的主旨和用意所在。

这一节课,就是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找到用典手法到咏史抒怀的通道,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感情、读懂诗歌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能够准确找出咏史怀古诗的古今连接点;二、理解诗歌内容,说出诗歌中“用典怀古”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找到古今连接点,掌握怀古诗的三个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练习总结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内容】一、课堂导入:(课件展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是啊,多少烟尘历史中,多少历史诗歌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伴着诗人的心跳,去感受历史的沧桑,聆听诗歌的回音。

二、方法总结:1、什么是怀古诗?(课件展示)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怎样读懂怀古诗?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接点、三种线索一个接点:找对接点。

读懂怀古诗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的连接点。

3、举例分析,寻找连接点。

(课件展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咏史怀古诗》。

主要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凉州词》、《从军行》三首诗的详细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首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长城、黄河等历史遗迹,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诗的作者、背景及创作意图。

3. 诗词学习:(1)学习《登鹳雀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王之涣登高远望,抒发怀古之情。

(2)学习《凉州词》,让学生理解王翰通过描绘边塞风光,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3)学习《从军行》,指导学生感悟王昌龄以从军生活为背景,表达对家国的热爱。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分析其内容、手法及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另外两首诗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2)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分析其内容、手法及情感。

2. 答案:(1)见教材。

(2)示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内容:描绘了黄河、长城等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手法: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情感:抒发了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历史文化感悟与家国情怀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怀古咏史诗教案

怀古咏史诗教案

怀古咏史诗教案教案标题:怀古咏史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怀古咏史诗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分析和欣赏怀古咏史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引入怀古咏史诗的概念,解释怀古咏史诗是一种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怀念和歌颂来表达情感的文学形式。

2. 引用一首怀古咏史诗的例子,激发学生对该文学形式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介绍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如使用古代文学风格、描写历史事件或人物、表达作者的情感等。

2. 分析一首怀古咏史诗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该文学形式的技巧和魅力。

3. 提供几首怀古咏史诗的文本,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

实践(20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写一首怀古咏史诗。

2. 提供写作指导,包括选择适当的文学风格、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彼此的诗歌,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怀古咏史诗,让其他学生欣赏并提供反馈。

2. 总结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技巧,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表达情感和创造形象。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怀古咏史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怀古咏史诗,进行朗读和解读。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想象力。

3. 组织学生进行怀古咏史诗的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怀古咏史诗的文本和例子。

2. 学生创作的怀古咏史诗。

3.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资料和图片。

4. 课堂讨论和合作小组的指导问题。

评估方法:1. 学生对怀古咏史诗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创作的怀古咏史诗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合作中的参与和表现。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依据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咏史怀古诗》进行设计的。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古诗,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物的怀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了解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物的怀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古诗: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理解内容: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5. 解析诗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和默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咏史怀古诗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题目:背诵《咏史怀古诗》。

答案:学生能正确地背诵《咏史怀古诗》。

2. 题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

3. 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中作者情感的理解。

答案: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中作者情感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的作品,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初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初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教案:初中咏史怀古诗《乌江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乌江亭》这首诗;(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3)认识作者杜牧,了解其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学会从历史角度审视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项羽的敬仰之情,理解作者对英雄末路的惋惜;(2)学会正确对待成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对历史和诗歌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2. 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3. 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2. 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咏史怀古诗的概念;(2)介绍作者杜牧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乌江亭》,理解诗的大意;(2)让学生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3)让学生思考诗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英雄末路的惋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学习心得;(2)各组选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自己对诗的理解;(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咏史怀古诗的特点;(2)强调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后作业(1)背诵《乌江亭》;(2)选取一首类似的咏史怀古诗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咏史怀古诗》。

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的咏叹,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诗中描绘了项羽兵败自刎的英勇事迹,以及他英勇不屈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史怀古诗》;2. 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史怀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学会生字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具:PPT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述项羽英勇事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解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字词和诗文内容。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能力。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咏史怀古诗》英勇项羽,兵败自刎,英雄气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忧虑情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咏史怀古诗》的故事情节;2. 请学生解释诗中的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请学生谈谈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咏史怀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的咏叹,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诗中描绘了项羽兵败自刎的英勇事迹,以及他英勇不屈的精神风貌。

初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初中咏史怀古诗教案

初中咏史怀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乌江亭》全文;了解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并概括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项羽英勇事迹的赞美之情,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尊重。

教学重点:1. 理解《乌江亭》的诗意和寓意。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等资料。

2. 学生预习《乌江亭》,了解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提问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乌江亭》,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诗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

五、案例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 学生分析诗中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背诵《乌江亭》。

2. 写一篇关于《乌江亭》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乌江亭》这首咏史怀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感受作者对项羽英勇事迹的赞美之情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并写读后感,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通过诗词赏析,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咏史怀古诗词的概念、特点及历史背景。

2.代表性咏史怀古诗词作品赏析。

3.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1.咏史怀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咏史怀古诗词的审美特点及表现手法。

3.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1.咏史怀古诗词的审美内涵及价值。

2.咏史怀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背景介绍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关注咏史怀古诗词。

2.教师简要介绍咏史怀古诗词的概念、特点及历史背景。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咏史怀古诗词的了解。

第二课时:代表性作品赏析1.教师挑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词,如《乌江渔者》、《赤壁怀古》等,进行赏析。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特色。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历史人物与事件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如《乌江渔者》中的项羽、《赤壁怀古》中的曹操等。

2.教师简要介绍这些历史人物、事件的背景及意义。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历史人物、事件在诗词中的表现。

第四课时:现实生活与历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咏史怀古诗词与现实生活有何联系?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布置作业: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词,进行赏析,并联系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试题检测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教案咏史怀古诗一、教学内容1. 《赤壁怀古》——苏轼2.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掌握其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 通过分析苏轼和杜牧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及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分析《赤壁怀古》和《过华清宫绝句》两首诗歌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详细过程:讲解赤壁之战和杨贵妃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与诗歌的关系。

2. 诗词讲解:(1)介绍苏轼和杜牧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分析《赤壁怀古》和《过华清宫绝句》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2)让学生分析两首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例题讲解:以《赤壁怀古》为例,讲解如何鉴赏咏史怀古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两首诗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高二语文必修4》咏史怀古诗2. 内容:(1)苏轼《赤壁怀古》意境:壮美、激昂情感:怀古、忧国忧民艺术特点:比喻、拟人(2)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意境:优美、哀怨情感:怀古、感慨兴衰艺术特点:对比、讽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赤壁怀古》和《过华清宫绝句》两首诗歌的情感差异。

(2)从历史角度评价这两首诗歌的价值。

2. 答案:(1)情感差异:苏轼的诗歌表现出激昂、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牧的诗歌则流露出优美、感慨兴衰的情感。

(2)历史价值:两首诗歌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怀古诗鉴赏教案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2、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迁移训练。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课内咏史怀古诗,归纳其特点(一)、导入: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讨这一类诗歌该如何解读。

(二)、课本中咏史怀古诗读背回忆《登幽州台歌》《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三)、复习课本中咏史怀古诗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见下表)诗与词的用典,属于修辞学中的“引用”格。

“用典”包括用“事典”和用“辞典”(又叫“语典”)两类。

用事典指引用过去的事情,起一种类比、引发的作用,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生动形象,易为读者所理解。

这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借古说今”手法,往往言彼而意此。

用辞典指的是引用前人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它往往使文章显得典雅、婉转。

从“用典”的方式上看,主要有“明用”和“暗用”两种。

“明用”要指出引用的故事、话语的出处,让读的人知道这个典故与谁人有关,这句话是哪个讲的。

“暗用”则只管引用故事与语录,并不写出与谁有关、是谁讲的。

可见,“暗用”典故比“明用”典故灵活一些、隐蔽一些,但读者如果对典故涉及的有关内容不大熟悉,就可能莫名其妙,弄不懂作者的意思。

(四)、归纳咏史怀古诗的含义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二、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二)“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是最终的旨归。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一般先怀古,即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伤今,即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和思考。

三、解题指导(一)、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何地何人何事(二)、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四、迁移练习(全品小练习)【注意】:1、解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歌。

2、解读诗歌要善于运用试题中的有效信息。

(作者、朝代、注释)【小结】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总会留下一些让历代诗人竞相歌咏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其实不仅是诗歌,我们在高中阶段也学过许多古代散文借咏史抒发感慨。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引导学生回顾文章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议论性句子)在解读这一类型的诗文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住其固有的特点来展开阅读,这样就相对容易了。

教学反思咏史诗鉴赏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2、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

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二、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四、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要弄清史实。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要领悟感情。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要分析写法。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五、理解并背诵以下诗词。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大乔、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

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东朝夕之与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两句何意?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曹操的文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赤壁一战,曹军败北,周瑜不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这正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借指士兵。

坐断:占据、割据。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

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①山河表里:指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外有黄河,内有华山,互为表里。

②西都:指长安。

③秦汉经行处:指秦汉两代皇帝苦心经营的地方。

这首小令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写景气势非凡,既充满动感而又饱含感情,抓住了武术宫殿楼阁都变为废墟这一典型事例,写出了封建王朝兴则大兴土木,亡则战火纷飞,给人民带来的都是痛苦。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