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近期出台 投入高达千亿
低碳经济时代的新能源航空发动机技术_黄春峰
![低碳经济时代的新能源航空发动机技术_黄春峰](https://img.taocdn.com/s3/m/15ce291d4431b90d6c85c7e4.png)
低碳经济时代的新能源 航空发动机技术
Aeroengine Technology Using New Energy on Low-Carbon Economy Age
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 黄春峰
低碳经济新时代的到来,要满足今后航空飞行器发 展对成本、速度、环境和燃料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新的更高 要求,必须突破航空动力最前沿技术,只有探索新原理、 发展新概念、使用新能源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才能满足 21 世纪先进空天飞行器动力发展的需求。
膜
水 机 上 开 始 试 验 一 种 实 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固态氧
验型的 APU 装置,这种 化物燃料电池。
图1 典型燃料电池的结构图
APU 装置只为直流总线 提供动力。
太阳能发动机
目前,NASA 正与先进技术产品
有专家指出,今后 5 年,燃料电
太阳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取之
公司、波音公司和英国一家生产质 池的功率密度可提高一倍,这样的 不尽的清洁能源之一。应用太阳能
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智能能 功率密度可使大型飞机使用 APU 成 的方法有多种,光电转换技术就是
源公司合作,共同发展超低排放的 为现实。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提高 其中之一,即太阳电池。其原理是将
飞行器验证机。波音公司的目标是 5 倍可使电动支线 / 通勤飞机成为 太阳光照射的能量通过半导体转换
发展对成本、速度、环境和燃料高效 利 用 等 方 面 的 新 的 更 高 要 求,必 须 要 突 破 航 空 动 力 最 前 沿 技 术,只 有 探索新原理、发展新概念、使用新能 源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才能满足 21 世纪先进空天飞行器动力发展的需 求。
低碳经济时代的航空发动机技 术 倡 导 绿 色 环 保 和 采 用 智 慧 能 源。 无 需 空 中 加 油,使 飞 机 在 空 中 持 续 飞 行,是 飞 行 器 工 程 师 不 懈 追 求 的 梦想。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721e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9.png)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摘要: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和推动的项目之一。
本文将介绍该重大专项的背景、目标、重点研究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影响。
1. 背景航空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是航空器的核心动力装置,对飞行安全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一直依赖进口,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加强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 目标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在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品质,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航空发动机整机性能水平,满足不同类型航空器的需求;- 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能力;- 增强航空发动机的环境适应能力,满足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能,降低运营成本;- 加强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 增强航空发动机的环境友好性,降低排放物的释放。
3. 重点研究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先进材料技术:开发和应用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提高发动机的温度和压力承载能力。
-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展先进的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研究,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效能和可靠性。
- 先进涡轮机技术:开展高效、轻量化、高温材料应用的涡轮机研究,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 先进燃烧技术:开发和应用低排放、高效率的燃烧技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 先进监测与维修技术:研究先进的发动机监测与维修技术,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4. 成果和影响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
![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e78b3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b.png)
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一、背景介绍航空发动机是航空运输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举措。
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以促进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政策目标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从跟随者向领先者转变。
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完善的研究与创新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水平,满足军民两用需求;3.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出口市场份额;4.构建健全的供应链体系,降低生产成本;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三、政策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研究与创新支持政府加大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科研项目。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创新研究。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申请和运用专利。
2. 市场准入和竞争环境改善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产业竞争,政府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环境建设,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3. 财税支持政府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对航空发动机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财务补贴。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该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4. 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外国企业和专家参与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
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
5.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设立专门的人才项目,吸引优秀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参与航空发动机产业。
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
四、政策效果自实施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以来,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实现了重大突破,多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已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专家称我国航空发动机有望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专家称我国航空发动机有望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4653536a0b4c2e3f572763ac.png)
专家称我国航空发动机有望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去年年底,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全国政协委员、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记一等功。
“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甘晓华又带给我们一个好消息,“航空发动机列入重大专项的工作,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示,目前正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稳步推进。
”甘晓华说,采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方式,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和加快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
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也是他此次“两会”建议的内容。
甘晓华告诉记者,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几乎涉及工程领域的所有学科,产业带动面广,但是其技术难度高,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靠零打碎敲的投入和“游击式”的发展方式很难使发动机研制、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需要国家将其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模式来促进发展。
“美国国家发展计划”中关于航空发动机有这样一段描述: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
它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加以保护。
美国国防部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防关键技术的第二位,航空发动机占据了美国国防科技战略的核心位置。
英、俄、法等国均通过明确立法将航空发动机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长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巩固其航空发动机战略性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甘晓华介绍说,近些年,我国对航空发动机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大了投入,增加了一定的型号研制经费和增加了一些研究项目,对航空发动机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这种举措仍是战术层面的,航空发动机需要采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方式整合资源,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和加快发展。
甘晓华希望,在国家重大专项的统一筹划下,建立起支撑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完备基础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发动机型号谱系。
他说,我国事实上形成的航空发动机研发方式,是将发动机作为飞机的附属品方式,要有一型飞机研制,才能有一型相应的发动机立项,立了项才能有经费支持开展相关研制和建设。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be94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6.png)
2024年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航空活塞发动机作为一种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在航空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飞机运力需求的增加,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行业背景航空活塞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通常由涡轮增压器和活塞组成。
它主要用于小型飞机和直升机,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和农业等领域。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逐渐扩大。
市场规模和趋势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步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器数量的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可能会放缓。
虽然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在军用航空领域有一定需求,但民用航空领域才是其主要市场。
随着航空旅客增加和航空运输需求不断加大,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的潜力巨大。
发展机遇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未来的发展机遇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增长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观光需求的增加,民用航空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提供了持续增长的需求。
2.新兴市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航空业正在快速发展,这些国家对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3.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挑战与问题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在面临以下挑战和问题:1.替代技术: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面临来自涡喷发动机等替代技术的竞争。
涡喷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推力,对航空活塞发动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2.环保要求:航空业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排放标准也在逐渐提高。
这对航空活塞发动机制造商带来了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
3.市场竞争: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大的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2024年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31695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d.png)
2024年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猛发展,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分析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以及其增长速度是衡量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动力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随着材料技术、制造工艺和动力系统的不断进步,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使得无人机在航程、载荷能力和可靠性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军事和商业应用需求增加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军事和商业两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装备,并广泛应用于侦查、无人攻击和侦察等任务中。
而在商业领域,无人机被应用于航拍、物流和农业等领域,对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内燃机、电动机、混合动力和涡轮发动机。
内燃机内燃机在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优势在于功率密度高,可以提供较大的推力,适用于长航时任务。
然而,内燃机存在噪音大和污染物排放多的问题。
电动机电动机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动力系统,逐渐在无人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动机发动机无需燃油,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操作更为安静。
然而,电动机在续航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发动机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势,在续航能力和功率输出方面具备优势。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在未来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涡轮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在大型无人机领域发展迅猛。
涡轮发动机具有高功率输出、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优点,适用于高速、长航距和高载荷的任务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智能化和自主飞行未来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将更加智能化,实现高度自主飞行。
发动机资料
![发动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ace3620740be1e640e9a0b.png)
航空发动机入重大科技专项2012年06月27日 09:19:34 来源:中国科学报由两院院士师昌绪牵头、组织两院院士提出的“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工程咨询研究报告”终于尘埃落定。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航空发动机将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正在组织专家论证。
“下一步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夯实技术基础,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大响认为,中央已明确指示同意列一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下决心把航空发动机搞上去,这对加快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解决长期制约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抓住机遇,举全国之力,坚决打好航空发动机‘翻身仗’”。
尽快走出仿制“陷阱”“国外的设计师是设计什么样的飞机,就有什么样的发动机;而我们是有什么样的发动机,就设计什么样的飞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黄俊做过飞机设计师,对此体会颇深。
黄俊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飞机设计受发动机的制约很大,现在发动机被公认为是制约航空装备发展的“瓶颈”。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创新研究工作没有很好地持续开展下去。
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我们主要是眼睛向外,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在引进的基础上发展、改进或仿制。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通过引进生产和测绘仿制国外航空发动机来满足部队装备的急需,符合当时的国情。
”刘大响认为。
20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对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也是从购买英国专利进行仿制开始的。
但它们只仿制了一轮,就很快转向自主研制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问题在于,专利引进或测绘仿制的发动机型号过多,延续时间过长;在仿制过程中,又没有安排足够的经费和精力认真抓好消化吸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的引进和仿制,但许多关键技术并没有吃透,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对促进自主研发的作用较为有限。
“两机”重大专项全面启动
![“两机”重大专项全面启动](https://img.taocdn.com/s3/m/b1097adf08a1284ac85043f2.png)
的规划制定工作也将相继展开。根据上述两大区域的制 造业现状,将重点发展航空、造船、汽车、海洋工程、 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通过核心城市带 动区域发展的方式,‘十三五’期间,
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江 苏、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珠海、深圳为 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湖南、湖北为核心的中部地区, 以及以陕西、四川、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地
参考报》记者表示,各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巩固高 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整个制造 业的发展。他还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研发等领域的 难度远超普通行业,因此政策支持对产业
发展尤为关键,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将有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保持良好的 发展势头。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工信部、发改委等权 威机构获悉,未来我国还将出台一系
汽车、轨道交通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综合发展, 促进形成以中心城市、中心区域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 产业集群。 工信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根据国 务院部十三五”期间的高端装 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做了提前规划。目前,我国已逐渐 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州、 珠海、深圳、长沙、武汉、西安、成都
区,将有望形成五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相关知情 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记者 侯云龙)
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网赚平台/ /xssl.asp /experience.asp /codelist.asp /code.asp?id=201 /code.asp?id=202 /code.asp?id=203 /code.asp?id=204 /code.asp?id=205 /code.asp?id=206 /code.asp?id=207 网络赚钱/code.asp?id=208 /code.asp?id=209 /jiaocheng.html /artlist.asp?classid=41 /information.asp /artlist.asp?classid=38 /artlist.asp?classid=47 /artlist.asp?classid=41 /artlist.asp?classid=47 /artlist.asp?classid=41 /artlist.asp?classid=33 /artlist.asp?classid=36 网赚论坛/artlist.asp?classid=32 /artlist.asp?classid=37 /artlist.asp?classid=35 /damajiaocheng.asp /experience.asp?id=41 /advertise.asp?ID=1287 /reg.asp /helpdm.asp /article.asp?id=793 /article.asp?id=782 /article.asp?id=790 /article.asp?id=788 /grow.asp /article.asp?id=776 /article.asp?id=656 /article.asp?id=631 网赚项目/article.asp?id=774 /advertise.asp?id=1327 /login.asp /article.asp?id=728 /article.asp?id=732 /article.asp?id=693 /article.asp?id=759 /artlist.asp?classid=41&page=1 /article.asp?id=647 /article.asp?id=696 /article.asp?id=757 /article.asp?id=688 /article.asp?id=716 /advertise.asp?ID=1328 /article.asp?id=548 /article.asp?id=724 /article.asp?id=743 /article.asp?id=670 /youxishiwan.asp /Rebate.asp?ID=929 /article.asp?id=682 /alimama/ /article.asp?id=678 /Rebate.asp?ID=927 /article.asp?id=694 /article.asp?id=683 /artlist.asp?classID=34 /article.asp?id=697 /article.asp?id=770 /article.asp?id=717 ty9028htvv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0e92a0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2.png)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航空运输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作为航空运输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
为了充分发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启动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专项进行介绍。
一、专项背景1. 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航空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有重要的影响。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作为航空产业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航空业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2. 国际技术竞争的压力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启动了此项重大科技专项。
二、专项目标1. 提高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技术水平专项旨在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水平,包括技术革新、产品升级和性能改进等方面。
通过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
2. 增强我国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专项旨在培育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国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产业化进程。
通过自主创新,降低我国航空产业对进口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依赖度,提高国产化率。
3. 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国际竞争力专项旨在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企业,推动我国航空产业向高端领域发展。
三、专项内容1. 关键技术攻关专项将重点开展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包括高温合金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燃烧技术、涡轮叶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重大专项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
![科技重大专项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https://img.taocdn.com/s3/m/d20d0f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3.png)
科技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也日益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
作为飞机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燃气轮机承载着飞行任务的重任,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经济和环境保护。
为了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科技部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其中包括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相关项目。
1. 政策背景随着国家对航空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航空发动机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了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技部制定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相关项目。
该项目旨在加强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项目目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相关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推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通过加强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制,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提高燃气轮机技术水平。
通过技术攻关和创新,不断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动力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型号飞机的需求。
(3)加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实现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3. 研究重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项目围绕以下重点进行研究:(1)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材料与制造技术。
包括航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材料研究、成型工艺和检测技术。
(2)燃气轮机动力传动系统和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燃气轮机的动力传输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障技术,提高整机性能和可靠性。
(3)燃气轮机燃烧技术和热力循环系统。
重点研究燃气轮机的燃烧过程优化、热力循环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和环保性能。
4. 科研成果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1)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
国防军工:航空发动机:军工长坡厚雪最佳赛道,4大成长逻辑催生万亿赛道
![国防军工:航空发动机:军工长坡厚雪最佳赛道,4大成长逻辑催生万亿赛道](https://img.taocdn.com/s3/m/7703b7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4.png)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点评2021年11月14日国防军工航空发动机:军工长坡厚雪最佳赛道,4大成长逻辑催生万亿赛道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两机赛道是军工领域中长坡厚雪最佳赛道,是典型的拥有长期成长大空间、高壁垒、好格局的大赛道。
第一,航空发动机赛道4大成长逻辑,催生万亿赛道。
1、以WS-10为代表的三代机批产提速,2021H1航发动力248亿元大额预收款彰显高确定性的高景气度。
WS-10是我国主力战机的主力发动机型号,2021Q3航发动力营收同比、环比均增长30%以上,我们预计这足以说明其在2020年中央提出全面聚焦备战能力建设以来进入批产提速阶段。
2021H1末航发动力248亿的预收款(与2020年末增长784.8%)对应的是对主力机型的大单制采购,预收着未来3~5年需求端非常饱满,不仅彰显高确定性的高成长,而且对于航发链条制造业企业而言可以获得很好的规模效应并提升盈利能力。
2、众多新型号进入密集定型批产阶段。
正如航发动力2021半年报所述,四代机关键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五代机预研技术持续突破瓶颈。
我们预计航发新机型在我国飞发分离体制与两机专项政策等支持下,研制定型或再提速,众多航发产品线将陆续进入定型批产节奏。
一个发动机型号服役周期几十年以上,层出不穷的发动机型号在丰富我国军用航发产品线的同时也会给航发产业带来长足的发展动力。
3、航发维修后市场逐步打开。
近年来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正在加速航空发动机的损耗,不止于是进口的AL31F,还有我国主力机型WS10等都在快速打开维修后市场。
从发动机全寿命周期来看,维修价值量占比高达50%左右,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的耗材属性是将航发赛道进一步拉长的关键因素。
4、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化进程加速。
目前我国C919面临批产,但国产商业航空发动机CJ1000又尚未研制定型,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与半导体产业类似实现自主可控刻不容缓,两机产业有望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5356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0.png)
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航空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市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为了促进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旨在激发产业活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产业集聚,推动航空发动机产业走向国际领先水平。
一、产业政策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进入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政策、产业基金支持等。
这些政策旨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加入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技术创新支持作为高端制造业,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
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包括研发经费补贴、技术成果转化奖励等。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推动航空发动机产业从“Made in Chengdu”向“Created in Chengdu”转变。
三、人才培养支持人才是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第一资源。
为了保障产业人才供应,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支持政策,包括引进高端人才奖励、设立专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这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航空发动机产业,提升产业人才水平,保障产业发展需要。
四、国际合作支持航空发动机产业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国际化的产业。
为了推动成都市航空发动机产业向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成都市政府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设立国际产业园区、举办国际航空发动机产业峰会等方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和整合。
五、绿色发展支持航空发动机产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
为了保护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包括节能减排奖励、环保技术推广补贴等。
航空发动机项目实施方案
![航空发动机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2fdc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3.png)
航空发动机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在提高飞机性能和航空公司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实施航空发动机项目旨在推动航空业的发展,提高飞机的性能和效率。
二、项目范围和重点1.项目范围:航空发动机项目的范围包括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和验证等各个环节。
2.项目重点:项目的重点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推力和经济性,同时增强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项目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航空公司和市场的需求,明确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目标。
2.技术研发: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进行发动机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制造和生产:基于研发成果,进行发动机的制造和生产工作。
包括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质量检验和测试等环节。
确保发动机的制造品质和性能。
4.测试和验证:对生产的发动机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可靠性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确保发动机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5.上市和推广:将已经通过测试和验证的发动机投入市场,并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工作,与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合作,推动发动机在航空业的广泛应用。
四、项目组织和人力资源1.项目组织:成立航空发动机项目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专家和研发工程师等职责。
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人力资源:招募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确保项目组的专业性和能力。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知识共享,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项目进度和风险管理1.项目进度:确定项目的里程碑和关键节点,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同时,进行定期的项目进展评估和调整,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2.风险管理: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措施。
同时,加强与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提前解决问题和避免项目风险。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06991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8.png)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一、研发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能力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如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等均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能够独立设计并生产多种型号的民用航空发动机。
二、生产规模
随着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通过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不断提升生产能力,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三、出口情况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出口市场也在逐步扩大。
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获得认可。
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展开合作,推动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走向世界。
四、技术水平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逐步掌握了先进的核心技术,如高压涡轮叶片制造、单晶材料制备等。
同时,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产业链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产业链发展也在不断完善。
国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涵盖了原材料、零部件制造、总装集成等领域。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最新技术进展
![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最新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5fe8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b.png)
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最新技术进展近年来,航空业的发展日益迅猛,机身、航空材料、航路技术等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而这些技术的进程,大多以航空发动机作为其核心。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技术,对于航空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技术,在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高发动机效率技术突破航空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是整个航空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果我们能够提高航空发动机效率,就能够使得飞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油耗来到目的地。
近几年,关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技术进行了突破,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油耗成为了可能。
由于航空发动机所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影响非常大,而推进力又只能通过喷向后方的气流产生,因此航空发动机的效率问题一直困扰各航空企业。
近年来,航空业研发出了许多关于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技术。
例如,使用更为先进的自适应风扇技术、提高压缩比,更好地利用空气资源来提高发动机效率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效率。
二、推进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与优化,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
而在这一领域,推进空气动力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航空发动机未来的设计和优化,需要在空气动力学技术的支持下完成,提高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强飞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推进空气动力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各种飞行载荷状态下的航空发动机部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发动机与飞机的耦合特性等问题。
三、使用更为先进的材料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优化,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
然而,传统的钛合金、镍基合金等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已经达到了瓶颈。
因此,航空业需要更为先进的材料来支撑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优化。
最近,复合材料、高强度钢等先进的材料逐渐被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
通过使用这些先进材料,航空发动机的质量得以大幅降低,同时也能够增加发动机机身的强度,提高性能。
四、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发动机研发效率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精准地进行航空发动机研发。
解析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解析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ec5818f3186bceb19e8bb5c.png)
解析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导读微小型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一个分支,它与用于大型飞机的“航空发动机”有明显区别。
微小型航空发动机( Micro Aero-Engine )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主要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提供飞行所需动力,也可以为地面装置提供电力。
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没有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那么高,很多国家都可以自行设计并制造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实力比较突出的国家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捷克等。
微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包括小型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活塞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等,其涡轮发动机的推力在 500 公斤以下级别,活塞发动机功率在 100KW 以下。
太阳谷出版的《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及市场需求调研报告》针对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趋势,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等作了深入研究,对于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分析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研制单位包括:赛峰集团 Microturbo 公司、荷兰 AMT Netherlands B.V .公司、捷克 PBS Velká Bíte?公司、奥地利 ROTAX 公司、德国Jet Cat 公司、塞尔维亚EDePro 公司、美国 Williams International 公司等。
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研发历史较长,产品较多,技术实力雄厚,特别是Microturbo 公司、 ROTAX 公司、 AMT Netherlands B.V .公司、Williams International 公司等拥有许多明星级的产品,在该领域享有国际声誉,产品竞争力非常强。
美国在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普·惠公司、 Williams International 公司、洛克菲勒·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等在该领域都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
2023年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2a362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2023年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航空活塞发动机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发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型航空器、飞行器、直升飞机等领域。
近年来,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不断发生变化,以下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规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航空市场总量不断扩张,2019年我国航空运输旅客量达到6.5亿人次,而这对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环保政策的推动,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在不断释放。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行业痛点1. 标准化问题由于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在国内市场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企业之间的标准差异较大,尤其是在技术标准方面,存在一些难以统一的问题。
这对于行业的稳定发展存在一定隐患。
2. 技术升级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也需要不断升级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
但由于相关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时间较长,而且不断升级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3. 工艺落后问题相比国外企业,我国航空活塞发动机产品工艺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包括材料、设计、加工设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给企业的开拓市场和提高竞争力带来了难度。
三、市场竞争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旧机型改装和新机型开发方面。
由于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市场潜力巨大,许多企业都希望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目前市场上存在些许中小型企业,它们在价格方面有竞争优势;而知名品牌制造商则注重在技术研发和品质保证上获得竞争优势,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航空活塞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正在朝着稳步增长的趋势发展。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竞争压力,但行业的前景仍然十分乐观,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近期出台投入高达千亿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备受各界瞩目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日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根据已有信息,该专项预计投入至少千亿元资金支持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这是迄今为止所有重大专项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
业内人士预计,高达千亿的专项研发资金如果能落实到位,将有效弥补国产飞机发动机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这一长期短板。
而随着专项的实施,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对于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板块的整合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
政策落地在即
“我们已经开始准备报项目了。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该专项由工信部而非早先认为的科技部牵头制定。
按照工信部等有关部委要求,目前有航空发动机业务的相关企业正在积极准备项目申报,希望能争取到更多专项资金。
“该专项资金预计最先投入到基础研究与材料领域,随后会向生产制造环节逐步倾斜。
”
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出台时间已经愈发临近。
去年11月,两院院士师昌绪向国务院建议,将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今年6月传出消息,由师昌绪牵头提出的“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工程咨询研究报告”封笔,航空发动机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经板上钉钉。
长期以来,飞机制造领域受到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困扰。
今年7月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航空装备产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第一个项目,明确提出要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
今年9月4日-6日,国务委员马凯、工信部部长苗圩、国资委主任王勇、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等一同前往陕西,调研了包括西安航空发动机在内的多家航空企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领导首次带队对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为期3天的调研,足以说明国家的重视程度。
“目前业内普遍预期专项资金规模是1000亿元甚至更高,我们现在都等着方案最终出台。
”一位买方航空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参照“十一五”有关重大科技专项政策,预计专项方案中除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相关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外,或还将通过制定相关采购管理办法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
弥补长期短板
在整个飞机制造过程中,航空发动机投入最大、研制周期最长、技术难度最高,是影响整个飞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因此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国内飞机制造业木桶上的一块短板。
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早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国内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改进或仿制。
目前专注于该行业的重量级科学家也普遍认为,专利引进或测绘仿制的发动机型号过多,延续时间过长,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造成国产飞机普遍动力不足。
一般说来,航空发动机分为商用和军用两类。
目前世界上商用和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通用、罗罗、普惠等几家国际巨头垄断。
早期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导致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无论是2016年将要投入使用的C919干线大飞机,还是ARJ21支线客机,配装的都是进口发动机。
“只有狠下决心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精选几个有重大意义和带动作用的军民用发动机,走完自主研制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完成从测绘仿制向自主研制的战略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认为。
除了通过专项解决技术短板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中航工业集团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正在着力解决困扰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的人才问题。
今年9月,北航和中航工业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航空发动机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协议》。
一个月后,发动机控股公司再次与北航签署“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联合培养协议”。
北航已于今年9月份完成了首届定制班36人的招生。
整合预期增强
航空发动机专项实施在即,业内人士对即将出现的巨大市场机会,普遍持有乐观态度。
波音公司在其最新的市场报告中预测,未来20年中国机队将扩大到目前规模的三倍。
目前,设计生产一台航空发动机,主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单元体及主要部件、整机制造等几个主要领域。
A股相应的上市公司有航空动力[10.641.72%股吧研报](整机集成)、中航动控[7.681.05%股吧研报](发动机控制系统)、中航重机[6.402.73%股吧研报](结构铸锻件)、成发科技[7.671.46%股吧研报](传动)和钢研高纳[13.481.74%股吧研报](涡轮盘)等相关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专项方案的逐步落实,上述公司除将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外,受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的拉动,公司业绩也将逐步提升。
除此之外,在第九届中国航展上,航空动力实际控制人中航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将作为中航工业此次参展的唯一发动机单位。
在上述上市公司中,除钢研高纳外,其余四家全部为中航工业系公司。
其中航空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分别定位为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资产的主机、控制和传动整合平台。
在中航工业各大业务板块中,发动机业务板块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因此业内人士预期,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推出,除了给相关上市公司注入业绩增长动力外,也将进一步加快中航工业发动机业务板块资产证券化的步伐。
2012年4月,中航工业集团成立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整合了旗下发动机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的4个主机所(中航工业动力所、动研所、涡轮院、贵航发动机所)。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杰认为,航空动力虽然去年暂停重组,但其作为发动机整机业务上市平台的定位没有变化,未来不排除再次启动的可能。
随着研究所的逐步改制,未来这一块优质资产将成为资产重组新的整合对象。
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今年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未来中航工业旗下的大量研究院类资产,将成为下一步重组重点。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吴献东认为,中航工业有很大一部分业务划归研究院所,研究院所属于事业单位,其资产归财政部管辖,事业单位资产要上市首先得转换成企业资产,这个转换过程非常复杂。
但科研院所一旦转成企业后,将很容易注入上市公司。
而随着发动机重大专项的展开,有猜测说今后发动机业务会从中航工业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家发动机公司。
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这一可能性为零。
该人士认为,目前全世界所有航空发动机企业严格来说都没有独立的,美国的GE、欧洲的赛峰和罗罗尽管以发动机业务为主,但旗下也有其他业务。
从经营角度讲,航空发动机业务不适宜独立,因为航空发动机投入和回报周期很长,通过业务组合有助于发动机业务发挥长周期优势。
发动机技术密集度高,很容易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开拓市场,以大集团的形式存在,正好可以发挥这种优势。
“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杨伟说过非常著名的一段话: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应该先行,但是决不能离开飞机独行。
航空发动机今后的趋势是飞发一体,统一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不可能独立。
”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