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参考文本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312-91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排除体外。
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
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
呼吸也就停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
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
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
油田集输站常见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措施

油田集输站常见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措施油田集输站是石油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设施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火灾爆炸:油田集输站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石油气体泄漏或者火源的存在。
解决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及时发现泄漏点,并进行修复。
- 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内明火作业,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 配备灭火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 组织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2. 气体中毒:集输站中可能会有有害气体的泄漏,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会产生中毒风险。
解决措施:- 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并进行及时修复。
-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 建立紧急避难区域,人员感到有危险时立即躲避到该区域。
3. 机械伤害:集输站内设备繁多,例如泵站、压缩机等,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解决措施:-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 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能知识,确保其操作设备的安全。
- 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标识,确保人员了解设备的安全警示信息。
4. 交通事故:集输站周围的交通流量较大,机动车辆和行人可能会发生碰撞事故。
解决措施:- 设立交通指示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
- 保持道路畅通,定期清理道路上的杂物和垃圾。
- 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5. 人员滑倒摔倒:集输站地面可能会有油污、水渍等,存在人员滑倒摔倒的风险。
解决措施:- 做好集输站的清洁工作,定期清理地面上的油污和杂物。
- 在滑倒摔倒的风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并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提供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工作人员在滑倒环境下的安全性。
油田集输站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火灾爆炸、气体中毒、机械伤害、交通事故,以及人员滑倒摔倒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配备相关的个人防护设备,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并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通用版)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排除体外。
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
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
呼吸也就停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
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
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
“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抢救的希望。
但如果时间一长,身体内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
当然从“临床死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抢救。
采油集输安全技术范文

采油集输安全技术范文采油集输是石油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也是高风险的环节。
因此,保证采油集输安全是石油行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采油集输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采油集输安全技术,旨在为采油集输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采油集输设备安全技术1. 安全监测技术安全监测技术是采油集输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并记录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潜在的事故发生。
2. 火灾防护技术采油集输过程中存在火灾的风险,因此火灾防护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主要措施包括安装火灾探测器和喷水系统,以及设置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及时疏散,并减少火灾对设备和环境的损害。
3. 泄漏监测技术采油集输过程中,泄漏是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了快速检测和处理泄漏事故,需要采用先进的泄漏监测技术。
例如,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气体检测仪来监测可燃气体的泄漏情况,同时配备泄漏报警系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防爆技术采油集输工作场所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防爆技术措施。
例如,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和防爆电气设备,提供可靠的照明和电力供应;采用防爆隔离开关和防爆电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气接线的可靠性。
二、应急救援技术1. 应急预案编制采油集输作业中,应急事件的发生时常不可避免。
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应急事故,必须提前制定详细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响应程序、各级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应急装备和设施、通信和联络方式等内容。
2. 快速响应技术当应急事故发生时,快速响应是保证事故损失最小化的关键。
采取快速响应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对设备和人员的伤害程度。
例如,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的迅速调动,事故发生地点的迅速封锁和隔离,以及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救护和处置。
3. 气体排放控制技术采油集输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文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文油气集输是指从油气田或生产基地将油气运输至加工厂、储气库或销售终端的过程。
由于油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集输安全规范对于确保油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油气集输安全规范的相关要点。
一、设备安全规范1. 设备检修:定期对集输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排除潜在故障隐患。
2. 设备防爆:在易燃易爆场所安装相应的防爆设备和防爆措施,严格控制火源,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完整性管理:确保集输设备的完整性,避免设备泄漏和故障。
二、作业安全规范1. 人员资质:集输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了解油气集输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2. 作业许可:制定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和许可的人员能够进行集输作业。
3. 作业环境管理: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并采取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
三、应急响应规范1.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爆炸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
2. 应急设备:配备应急设备,如火灾灭火器材、防护装备等,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3. 应急处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快速、准确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四、安全意识培训1. 培训计划:制定集输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向广大员工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规范,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安全反馈:建立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反馈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五、监督检查与评估1. 监督检查:建立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对集输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安全评估:定期进行安全评估,评估集输系统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六、信息管理与保护1. 数据安全:加强对集输系统的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防止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在集输气站场的安全救护方面,以下是一些小常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1. 熟悉站场布局和急救装备:在集输气站场工作前,应该熟悉站场的布局和急救装备的位置。
了解紧急出口、消防设施以及急救箱、急救车的存放位置,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2. 运动前做好准备:在工作时,特别是需要进行剧烈运动的任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饮食和休息的调节,这样可以减少运动中的伤害风险。
3. 预防意外事故: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程序,并使用各种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安全鞋、护目镜和手套等。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垃圾、油渍等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隐患。
4. 急救技能:工作人员应该接受急救培训并掌握相关的急救技能。
包括心肺复苏(CPR)、救护呼吸、止血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
5. 知道如何应对急救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应该能够正确判断病人的状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如站场位置、病人状况等。
6.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
不要慌张,尽量保持清醒并按照急救程序行事。
7. 紧急疏散: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应立即按照事先制定的紧急疏散计划撤离现场。
疏散路线应该事先标识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8. 互助合作:在紧急情况下,集束气站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9. 定期检查器材和设施:集输气站场的器材和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告并进行维修。
10.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集输气站场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集输气站场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环境。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应熟悉站场布局和急救装备,预防意外事故,掌握急救技能,保持冷静和互助合作,定期检查器材和设施,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一、疏散逃生应急知识1. 在就近安全地点,遵循安全标志和指示图进行疏散逃生。
2. 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奔跑,以免引起踩踏、摔倒等事故。
3. 尽快离开危险区域,远离火源、气体泄漏点和爆炸物品。
4. 不要乘坐升降设施,如电梯等。
5.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6. 切勿使用明火、电器开关和手机等电子设备。
7. 不要进入封闭空间,以免遭受中毒、窒息等危险。
8. 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防火安全常识1. 进入气体站场时,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率使用明火。
2. 不得在气体站场内吸烟、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设备。
3. 禁止随意丢弃烟蒂,以免引发火灾。
4. 不得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电线老化、短路等火灾隐患。
5. 注意定期清理储气罐附近的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6. 定期检查气体站场的消防设施和防火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7. 注意防火隔离区的设置和标识,不得擅自移动。
8. 防止易燃易爆物品与氧气直接接触,以免引发爆炸事故。
三、气体泄漏应急处理1. 发现气体泄漏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 发现气体泄漏后,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 远离泄漏点,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4.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方式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5. 不要拨打手机、使用明火、电器开关等电子设备。
6. 不要撞击有气体泄漏的容器,以免加重泄漏情况。
7. 尽可能隔离泄漏源,确保他人的安全。
8. 注意强风等恶劣气象条件,避免气体泄漏风险加大。
四、急救处理常识1. 当发生人员伤害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
2. 判断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同时保持冷静并与伤者交流。
3. 如果伤者有意识但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
4. 如果伤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
5. 对于出血较多的伤者,应采取止血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范本(2篇)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范本在集输气站场工作中,安全救护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人员的安全,还关系到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为了加强对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认识,以下是一些小常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了解紧急求救电话在集输气站场,了解紧急求救电话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急救电话为120,消防电话为119,安全监管电话为12379。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将能够迅速获得相关的救援和支持。
二、掌握应急疏散路线熟悉集输气站场的应急疏散路线,是每个人的责任。
了解主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逃生楼梯等信息,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同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要随意堆放物品或堵塞通道。
三、学习基本急救知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学会急救心肺复苏术(CPR)、止血、疏通呼吸道等技能,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了解集输气站场的紧急救护设备的位置,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四、避免火灾和爆炸危险火灾和爆炸是集输气站场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
为了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要合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严禁使用明火等。
如果发生火灾或爆炸,切忌浇水灭火,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并按照预定的逃生计划迅速撤离。
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集输气站场工作时,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这些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害程度,保护自身的安全。
六、定期参加应急演练定期参加集输气站场的应急演练是必要的。
通过参加演练,能够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熟悉各种应急措施和紧急救护流程。
在演练过程中,要按照实际应急情况进行模拟,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日常安全检查是确保集输气站场安全的重要工作。
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要重点检查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安全通道、电气设备等方面,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模版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模版气站场是输气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充分了解和掌握集输气站场的安全救护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相关的常识,并提供一些关键的应急措施。
1. 气站场的基本安全要求在进行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气站场的基本安全要求。
一般来说,气站场的安全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安全:在气站场进行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安全鞋等。
同时,必须经过资格认证并接受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定履行岗位职责。
- 设备安全:气站场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同时,必须经过严格的设备验收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防火安全:气站场必须具备防火设施,如消防器材和灭火系统。
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必须明显标示,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泄漏应急措施:针对气体泄漏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封堵泄漏点、停止气体供应、疏散人员等。
- 环境保护:气站场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符合环保法规,并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建立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制度,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气站场常见的危险和应急措施在气站场进行工作时,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情况和相应的应急措施:- 火灾:气站场中可能会发生火灾,如泄漏气体着火、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等。
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立即关闭气源,报警并进行紧急疏散。
同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及时报警求助。
- 气体泄漏:气站场中可能会发生气体泄漏,如阀门泄漏、管道破裂等。
在发生气体泄漏时,首先要尽量远离泄漏源,避免火源和电器开关,及时报警并关闭相应的阀门。
- 电气事故:气站场中的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触电等事故。
在发生电气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并迅速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等。
- 化学品泄漏:气站场中可能涉及一些化学品,如腐蚀性物质、毒性物质等。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模版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模版一、前言集输气站场是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的重要节点。
为了保障集输气站场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事故风险,必须加强安全救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本文将介绍关于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小常识,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二、集输气站场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单位及岗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分级管理责任。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三、集输气站场常见安全风险及应急措施1. 火灾爆炸风险(1) 风险源:气体泄漏、设备故障等。
(2) 应急措施:疏散人员、切断气源、报警与通知、灭火等。
2. 中毒风险(1) 风险源:气体泄漏、有毒物质泄漏等。
(2) 应急措施:立即疏散人员、切断气源、戴上防毒面具、报警与通知、提供急救等。
3. 电气安全风险(1) 风险源:电气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
(2) 应急措施:断电、疏散人员、报警与通知、提供急救等。
4. 操作失误风险(1) 风险源:操作人员疏忽、操作不规范等。
(2) 应急措施:及时纠正错误、疏散人员、报警与通知、提供急救等。
四、应急救护知识1. 应急救护基本原则(1) 首先确保自身安全。
(2) 快速报警与通知相关部门。
(3) 迅速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4) 紧急情况下给予伤员急救。
(5) 疏散人员,避免次生灾害。
2. 基本急救方法(1) 呼叫急救电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
(2) 保护现场:避免加重伤者伤情,如切勿擅自移动伤者,但需尽量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
(3) 判断意识和呼吸情况:确保伤者是否有意识,有无呼吸。
(4) CPR(心肺复苏):如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需立即进行CPR操作。
(5) 止血和包扎:对出血伤者需要采取止血措施,并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6) 保持体温:根据环境情况,合理保温。
3. 火灾应急措施(1) 火场初期灭火:争取使用消防器材将初期火灾扑灭,避免火势扩大。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三篇)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排除体外。
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
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
呼吸也就停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
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
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
“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抢救的希望。
但如果时间一长,身体内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
当然从“临床死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抢救。
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触电后6分钟内开始救治者,50%的可能复苏成功;但若在触电12分钟再开始救治者,很少有救活的。
因此就地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处理的好,就能挽救许多伤员的生命,反之,那种不管实际情况,不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只求将伤员送往医院或单纯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的做法,必然会丧失抢救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随着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电击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已是我们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一旦事故发生后,在向医疗部门告急求援的同时,更多的人就能立即投入现场抢救队伍,共同配合,进行抢救。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范文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范文集输气站场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和转输基地,它承载着大量的天然气运输任务,因此站场的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为了保障集输气站场的运营安全,需要进行安全救护工作。
下面是关于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一些小常识。
一、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重要性集输气站场是供应和转输天然气的重要枢纽,其安全直接关系到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一旦集输气站场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因此,做好集输气站场的安全救护工作至关重要。
二、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以防为主、抓早不抓晚”的原则是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基本要求。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快速、有效的救护。
“预防为主,救护为辅”的原则是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基本做法。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事故应急处置,尽快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基本内容1.安全设备的配置。
集输气站场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设备、安全阀、紧急停车装置等。
同时,还应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站场内的气体浓度、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集输气站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作业规程和应急预案。
同时,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安全教育培训。
集输气站场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还应加强对承包商和访客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的常见救援措施1.火灾事故的救援。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启动灭火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同时,还应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做好现场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2.泄漏事故的救援。
一旦发生气体泄漏事故,应立即关闭泄漏的管道和阀门,采取措施进行扩散控制。
安全保障措施及紧急救护

安全保障措施及紧急救护城镇燃气设施抢修必须严格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进行,抢修作业应统一指挥,严明纪律,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一)、作业现场注意事项1、抢修人员应佩带职责标志,到达现场作业后,应根据燃气泄漏程度确定警戒区并设立警示标志;在警戒区内严禁明火,应管制交通,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2、进入警戒区的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
3、警戒区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
4、管道和设备修复后,应做全面检查,防止燃气窜入夹层、窖井、烟道、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等不易察觉的场所。
5、当事故原因未查清或隐患未消除时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隐患为止。
(二)、防止燃气燃烧、爆炸的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在使用钢质工具进行断管、凿削时,为防止火星产生,须对锤击部位不停地浇水冷却,并用黄油涂抹击凿部位。
2、夜间抢修,严禁使用碘钨灯。
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具。
灯具距操作点不宜太近,视风向、泄漏量大小确定安全间距。
3、保持抢修现场的空气畅通。
(三)、紧急灭火的方法:1、(1)用施工现场的泥土(有条件的最好用黄砂)迅速地回填覆盖已着火的管道沟槽,待火势减小后配合灭火器灭火。
此方法适用较小沟槽。
(2)在着火点两端管段寻找最近的聚水井,向水井内注水,用水封将气源隔离。
(3)火苗扑灭后,要用木塞、湿布或粘土等临时封口。
2、中压地下管着火熄灭方法:燃气泄漏着火点较小时,可采用低压管熄灭方法处理。
但对泄漏点较大无法处理时,应立即关闭着火管段的两边阀门。
应将阀门逐步关闭并控制管内压力处于正压(不低于300帕),再采取低压方法灭火。
现场处理可观察火苗,当处于明显减小时即可。
3、火灾消除后,应对管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
(四)、防止抢修人员燃气中毒的措施1、作业点应根据介质成分设置燃气或一氧化碳浓度报警装置,当环境浓度在爆炸和中毒浓度范围内时,必须强制通风,降低浓度后方可作业。
输气站站场、阀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

输气站站场、阀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本在输气站站场和阀室的安全管理中,确保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减少事故风险,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输气站站场和阀室安全管理规定的范本。
一、安全生产责任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厂站长负总责,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到人。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职责。
4. 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5.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现场管理1. 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规定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办公证件,遵守标准操作规程。
2. 制定警示标志和标识牌,明确现场危险区域的禁入和限制。
3.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器材,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严禁在现场吸烟、使用明火,禁止酒后工作和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5. 进行规范的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防火管理1. 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设立防火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防火职责。
2. 定期组织防火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灭火技能。
3. 制定严格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火灾。
4.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清理。
5. 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四、应急管理1.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应对措施的规定。
2.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4. 设立应急通信通道,保障信息畅通和紧急联络。
5. 配备专业的应急队伍,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
五、安全宣传教育1. 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2. 制作和张贴安全宣传横幅、标语,加强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宣传力度。
输气站日常工作手册内容

输气站日常工作手册内容输气站日常工作手册。
第一章,工作场所安全。
1.1 火灾防范措施。
在输气站的日常工作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所有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
定期检查和维护输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火灾风险。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1.2 事故应急处理。
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因此,所有员工都必须熟悉以下应急处理流程:火灾应急处理,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灭火系统,确保员工安全后撤离现场。
泄漏应急处理,立即关闭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泄漏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第二章,设备操作规范。
2.1 输气设备操作。
输气站的设备操作是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操作规范直接关系到工作安全和输气效率。
以下是设备操作的一些基本规范: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操作设备时,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2.2 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些基本规范: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
对设备进行定期润滑和清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并在维修后进行设备运行测试。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
3.1 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手段,输气站应该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是保障输气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情况、安全设施完好情况、员工操作规范等。
3.3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于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进行惩罚,以此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输气场站安全管理(定稿)

二、做好安全培训 1.日常安全培训: 培训周期:各站应至少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培训, 培训对象是所有员工。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 防火防爆知识 消防安全 • 应急预案 进站安全教育 • 劳动防护 作业安全控制 • 电气安全 交通安全等
• • • •
环境保护、员工健康 空气呼吸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的使用、检查 消防器材的使用、检查及维护 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
• 三、做好安全检查,消除生产隐患
检查方式:
日
季
年
출처: 정보통신부 자료
• 2.检查组织: • 日巡查由场站值班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进行 • 周、月、季、年安全检查应由站长组织有关人员 进行,主要针对现场设备设施。 • 检查前根据作业文件规定必须制定的检查表,明 确检查项目和标准。 • 检查时严格按照检查表逐项检查,检查表必须由 检查人手工签字,存档作为检查l
工作工
• 四、交通安全管理 • 1.各站应建立内部车辆管理制度,按照“专人专 车”的原则,禁止其他人员驾驶。 • 2.要严格用车审批制度,用车必须经站长审批, 遇不利天气应尽量避免出车。 • 3.根据培训计划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和法 规培训。 • 4.长途行车每天行驶距离应控制在行车里程,累 计驾驶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 • 5.定期对场站车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 • • •
• 2.可燃气体检测仪 • 1) 每月应对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查,包括:外 观完整无破损、灵敏度等。 • 2)所有员工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可燃气体检测仪的 使用与维护。 • 3)可燃气体检测仪一旦发生损坏或失效,应及时 交还公司安全环保部统一维修。
• 3.防护用品的使用 • 1)进入生产区必须戴安全帽、护目镜,带树脂眼 镜的人可不戴护目镜,但进行操作和作业时必须 佩戴。 • 2)进入高噪声区域必须戴耳塞、耳罩,高噪声区 域标准为85分贝。 • 3)进入生产区必须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 • 4)进入有天然气泄漏空间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 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可燃气体检测仪及含氧量分 析仪。 • 5)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和索具
天然气集输场1站安全知识

天然气集输场1站安全知识天然气集输场站安全知识褚海波油气储运管理处新疆油气集输项目部目录天然气的基本知识天然气的危害性天然气水合物输气场站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场站的功能及说明输气站场常用工艺设备输气场站设计要求天然气管道投产安全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天然气场站常见泄露原因及处理一、天然气的主要成份: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有以下主要成分。
1.烷烃烷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一般含量为85%-98%。
2.烯烃烯烃在天然气中以微量存在,主要为乙烯、丙烯、丁烯等。
3.环烷烃在天然气中含量很少,一般为环戊烷、环己烷等。
4.芳香烃是一种不饱和的环状烃类。
在天然气中可能存在的芳香烃有苯、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
5.非烃类主要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气、氦气、水蒸气。
二、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无色、无味、比空气轻、不易察觉,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极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一般处理过的天然气供给下游用户前将进行加臭处理,所以有刺鼻的臭味。
甲烷,属低等毒性物质。
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能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到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甚至产生窒息、昏迷。
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三、毒性天然气属低毒物质,毒性因其化学组成不同而异。
原料天然气中含硫化氢,毒性随硫化氢浓度增加而增高。
净化天然气(已经脱硫处理)主要为甲烷的毒性。
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脏加速、精神动作故障等,甚至产生窒息、昏迷。
长期接触天然气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四、腐蚀性未处理过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酸性气体,主要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等组分,可以造成对金属的腐蚀。
天然气含水时腐蚀程度更严重因为CO2溶于水后形成H2C03,对金属的腐蚀性比较强。
一、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含水天然气可生成白色致密的结晶固体,称为天然气水合物(NGH),其密度为0.88—0.99g/cm3。
加气站救护与自救知识

加气站救护与自救知识一、常用的急救技术假如负伤者伤势较严重, 应采纳以下急救方法。
(一)止血1、可采纳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血法合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暂时止血。
要领:用手指或手掌使劲压紧凑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紧在骨头上。
2、血带止血法合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特别是动脉出血。
要领:用止血带绕肢体扎打结固定,或在结内(或结下 )穿一根短木棍,转动此棍,绞紧止血带,直到不流血为止。
然后把棒固定在肢体上。
3、压包扎止血法合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要领:先用消毒纱布敷在伤口上,再加上棉花团或纱布卷,而后用绷带牢牢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4、加垫屈肢止血法合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
要领:在肘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而后使关节曲折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 或小腿与大腿 ) 固定。
(二)包扎头、面部外伤常采纳以下包扎方法:1、头顶式包扎法:把三角巾底边折叠两指宽,中央放在前额,顶角拉向后脑,两底角拉紧,经两耳上方绕到头的后枕部,压着顶角,再交错返回前额打结。
2、面部面具式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使头向下,提起左右两个底用,形式像面具同样。
再将三角巾顶结套住下颌,罩住头面,底边拉向后脑枕部,左右角拉紧,交错压在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
3、头面部风帽式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顶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结,把顶角结放在前额处,底结放在后脑手下方,包住头顶,而后再将两顶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成三、四指宽,包绕下额,最后拉到后脑打结固定。
4、单眼包扎法:假如眼部受伤,可将三角巾拆成四横指宽的带形,斜盖在受伤的眼睛上。
三角巾长度的三分之一直上,三分之二向下。
下部的一端从耳下绕到后脑,再从另一只耳上绕到前额,压住眼上部的一端,而后将上部的一端向外翻转,向脑后拉紧,与另一端打结。
四肢外伤常采纳以下包扎法:1、手足部受伤的三角巾包扎法:将手掌( 或脚掌 ) 心向下放在三角巾的中央,手( 脚 ) 指朝向三角巾的顶角,底边横向腕部,把顶角折回,两底角分别环绕手( 脚 ) 掌左右交错压住顶角后,在腕部打结,最后把顶角折回,用顶角上的布带或用别针固定。
输气站安全防火制度

输气站安全防火制度
为了确保输气生产安全,根据输气工作的特点、天然气的性质,特制定如下消防制度:
1.因天然气是易燃物质,扩散在空气中不易察觉,容易引起火灾,所以要加强站场设备生产、生活用气管
线保养,所有的管线、阀件都应固定牢靠,连接紧密,
严密不漏,每周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漏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和上报。
2.输气管线和站场至各类建筑物的最小防火距离应大于50米,站内禁止堆放易燃物品。
3.站内严禁烟火,站内管线进行割焊时,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安全员。
4.开气操作应缓慢进行,点火时严格遵守先点火后开气的操作规程,室内生活用气人离屋时随即关闭。
5.一切消防工具、材料、设备要有专人维护保养,并放置在固定显眼的地方,保证随时可用,发生火灾应
首先关闭气源以及有影响的电源。
定期换灭火器药物,每月对全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4次,岗位练兵4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排除体外。
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
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
呼吸也就停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
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
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
“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抢救的希望。
但如果时间一长,身体内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
当然从“临床死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抢救。
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 %有良好的效果;触电后6分钟内开始救治者,50 %的可能复苏成功;但若在触电12 分钟再开始救治者,很少有救活的。
因此就地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处理的好,就能挽救许多伤员的生命,反之,那种不管实际情况,不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只求将伤员送往医院或单纯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的做法,必然会丧失抢救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随着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电击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已是我们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一旦事故发生后,在向医疗部门告急求援的同时,更多的人就能立即投入现场抢救队伍,共同配合,进行抢救。
这对挽救生产现场触电人员的生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电击后的临床表现](1)伤员神志清醒,但乏力、头晕、胸闷、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
(2)伤员神志昏迷,但呼吸、心跳尚存在。
(3)伤员神志昏迷,呈全身性电休克所致的“假死”状态,肌肉痉挛,呼吸窒息,心室颤动或心跳停止。
伤员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扪不到、心音听不到、脉搏消失、血压降低。
这类伤员必须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
[现场急救步骤]一、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且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并同时向医疗部门呼救,使得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
其次,当伤员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如在切断电源前去触碰伤员,就会招致续发性的电击伤害。
因此,一切抢救措施都必须在使伤员脱离电源后进行。
脱离电源的方法:(1)凡熟悉附近电源开关和电流插座时,可立即将闸刀断开或将插头拔掉,切断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不能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时,可能绝缘的器材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移开,使伤员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工具去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误触电。
解脱电源时二个注意点:(1)要及早采取防摔措施,因为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会立即放松,病人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加重病情,特别时高空作业时更应注意。
(2)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因用力过猛将带电线再次误击在场其它人员。
二、简单诊断因为这时伤员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各组织严重缺氧,生命垂危,所以在解脱电源后,也不能用整套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而只能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快对心跳与曈孔的情况作一诊断,看看伤员是否假死。
诊断方法:(1)观察呼吸存在与否。
用手或纺织纤毛放在伤员鼻孔前面,感受和观察是否有气体流动,同时观察伤员的胸部轮廓和腹部是否存在上下移动的呼吸运动。
(2)检查心跳存在与否。
直接在心前区听是否有心跳时的心音,或摸一摸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与否。
(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
瞳孔受大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可随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自动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适中便于观看。
“假死”状态下,大脑细胞严重缺氧,机体处于死亡边缘,所以整个调节系统失去了作用,瞳孔自行扩大,且对光线强弱变化也不起反应。
三、对症救治简单诊断以后,按伤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如下表)项目神智情况心跳呼吸对症救治措施解脱电源进行抢救并通知医疗部门清醒存在存在使静卧、保暖、严密观察昏迷存在存在严密观察,做好复苏准备,立即护送医院昏迷停止存在体外心脏挤压来维持血液循环昏迷存在停止口对口人工呼吸来维持气体交换昏迷停止停止同时进行心脏体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四、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呼吸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几分钟不呼吸,生命就要受到严重威胁。
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及时有效的采取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奏地进入和排除肺胀,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并充分排除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乏氧状态,兴奋机体受抑制的功能。
恢复人体自主呼吸,它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
适应症: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异物、溺水、塌方窒息、电击、雷击、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心跳骤停等因素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操作方法:(1)伤员要安静,冬季要保暖,取平卧位,解开衣领,松开围巾或紧身衣着,放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
可以在伤员肩背下方垫以软物,使伤员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昼通畅,减少气流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同时也以防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
然后将病人嘴巴掰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使呼吸道通畅。
(2)抢救者站在伤员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伤员的鼻子(以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外一只手托在伤员颈后,将颈部上抬,头部从分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
(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伤员的嘴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适度是否恰当。
(4)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音,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5)如此反复而有节奏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吹气频率应掌握在1 2~16 次。
注意事项:①口对口吹气时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也可稍快些,经1 0~20 次人工吹气后可逐步减少吹气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
对幼儿吹气时,不必捏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
为防止压力过高,急救者仅用颊部力量即可。
②如遇牙关紧闭者,可改用口对鼻吹气。
吹气时可改捏紧伤员嘴唇,急救者用嘴紧贴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长些,效果相仿。
③整个动作要正确,力量要恰当,节律要均匀,不可中断。
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方可停止人工呼吸,但仍需严密观察伤员,以防呼吸再次停止。
五、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血液循环的目的,进而以求恢复心脏的自主节律,挽救伤员的生命。
操作方法:(1)使伤员就近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
以保证挤压效果。
注意保暖,解开伤员衣领,使头部后仰侧偏。
(2)抢救者站在伤员左侧或跪在病人的腰部。
(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下1/3段,即中反映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
另一手掌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力施压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血液搏出。
(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膛),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会流回到心脏。
注意事项:①操作时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
要注意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
②挤压频率一般控制在6 0~80 次/分左右。
③抢救时必须同时兼顾心跳和呼吸。
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
此时可以先吹二口气,立即进行挤压1 5次,然后再吹二口气,再挤压,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④抢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耐心地持续进行,任何时刻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一定要持续进行抢救,边就边送。
⑤如果发现伤员嘴唇稍有启合、眼皮活动或是吞咽动作时,应注意伤员是否已有自动心跳和呼吸。
⑥如果伤员经抢救后,出现面色好转、口唇转红、瞳孔缩小、大动脉搏动触及、血压上升、自主心跳和呼吸必得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如果停止抢救后,伤员不能维持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体外心脏挤压。
一般在心肺同时复苏抢救30 分钟后,若心脏自主跳动不恢复,瞳孔放大且光反射仍消失,说明伤员已死亡,可以停止抢救。
总之,我们要预防为主,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着手消除事故隐患,坚持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执行种种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教育,防止事故发生。
同时还要普及触电现场急救知识教育,万一发生电击事故,也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挽救生命。
第二章烧伤救护烧伤包括火焰烧伤、热蒸汽、热液体以及烧热的物体所致的热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等。
一、热烧伤由于火焰、开水、蒸汽、炽热的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所引起的烧伤都归属于热烧伤。
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伤员的伤员的烧伤面积和烧伤的部位及深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