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两条抗战路线
第六讲两个战场两条路线
第六讲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四个个问题: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全民族抗战的形成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路线与正面战场概况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及抗战发展概况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全民抗战的发动(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日本要称霸亚洲,必先征服中国,而要征服中国,必先占领满洲;要占领满洲,必先夺取朝鲜,即以占领朝鲜为渡满洲的桥梁。
2、日本侵略中国原因(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日本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
而十九世纪列强已将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瓜分完毕。
(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条件已基本成熟:a.1904年日俄战争,其势力已伸进长春以南的南满地区。
b.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日韩合并条约》。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日本在华经济支配地位迅速增强,超过英、法、德、美,占据首位。
(3)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工人失业增多,国内矛盾激化。
3、日本侵华事件(或侵略中国计划的实施)(1)1931.9.18“九·一八”事变,四个月时间里占领了二百万平方公里、三千万人口的满洲。
(2)1932.1.28“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1932.3伪满洲国事件,年号“大同”。
(1934.3称“满洲帝国”,年号“康德”)。
(4)1933年1-3,侵占热河。
(5)1935年夏——秋,华北事变(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
两个步骤,一是迫使国民党中央势力和军队退出平津和河北,削弱国民党中央对华北五省的统治,如1935年7月“何梅协定”,1935年6月“秦土协定”。
一是策动汉奸搞华北五省脱离中华民国的自治运动。
(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1〕(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问题的关键谈到国内形势,我们还应对中国抗日战争加以具体的分析。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数个孜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
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强大的努力。
这种努力,主要地是属于中国人民方面的。
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
总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和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奋战了八年之久。
但是多年以来,中国反动分子造作谣言,蒙蔽舆论,不使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起作用的真相为世人所知。
同时,对于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各项经验,也还没有人作出全面的总结来。
因此,我们的大会,应当对这些经验作出适当的总结,借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
提到总结经验,那末,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有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线,一条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条是不但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某些方面说来它是在实际上帮助日本侵略者危害抗日战争的。
国民党政府所采取的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昭致了战争的挫折,大部国土的沦陷,财政经济的危机,人民的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团结的破坏。
这种反动政策妨碍了动员和统一一切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进行有效的战争,妨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
但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的运动并没有停止,它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的双重压迫之下曲折地发展着。
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
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走着曲折道路的历史为了使大家明了何以这个两条路线问题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回溯一下我们抗日战争的历史。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概述: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三条基本线索: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民党:片面;正面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共产党:全面;敌后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一、教学目的: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开辟敌后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学生明白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保证抗战的最后胜利,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持久抗战的依据,以及战略和战术原则。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三、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开辟敌后战场的依据及战略战术。
专题一: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演变及其胜利的重要意义思考: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1874 年:进犯台湾1895 年:发动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0 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 年: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4 年:出兵占德国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1928 年5 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一=>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 年6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
1927 年7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即《田中奏折》,其中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执行的路线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执行的路线:中国抗日三大阶段:(这个是概括)1、防御(1937-1938)共产党方针:配合正面战场(即国民党主战场);建立敌后根据地;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2、相持阶段(1938-1944)共产党方针:a.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共产党制定三三制原则,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减轻农民负担;b.黄土岭之战,百团大战;eg.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4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3、反攻阶段(1944-1945)共产党全线反攻,中共七大召开。
(具体的情况分析):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的通电中,即提出“立即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准备应战”,“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气”;15日在为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中指出,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21日在关于目前形势的指示中再次提出,实行“全国海陆空军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进行“全面的抵抗”,进行“统一的积极的抵抗,立刻集中抗战的军事领导,建立各个战线上的统一指挥,决定采用攻势防御的战略方针,大规模地在日寇周围及后方发动抗日的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军作战”。
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的八大纲领,指出“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
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爆发后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是一条人民战争的路线,是弱国打败强国的唯一正确的指导路线。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9日,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全军共4.6万余人。
12月25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下辖4个支队,全军共1万余人。
1938年以后,共产党又先后在广东东江地区、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地区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
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后变化了的外部条件,中共中央规定了我军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决定我军的作战任务是:在敌手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游击战争原则。
这些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对于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抗日作战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完成改编后立即开赴抗日战场。
最初,八路军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山西作战。
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近千人。
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
至11月8日太原失陷,八路军共作战100余次,歼敌1.1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八路军各部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第一一五师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
师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开创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在山东由中共地方党组织抗日起义,开辟了胶东、鲁中、鲁西南、鲁南等多处抗日游击区。
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比较
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比较xxxx第一中学xx一、含义:①前者是指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的、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战的路线。
②后者是指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广泛地组织群众,进行人民战争,依靠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抗战路线。
二、不同路线之根源:①前者是国民党领导的,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后者是共产党领导的,代表的是广大人民、中华民族的利益。
三、不同点:①依靠的力量不同。
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必需的民主自由权利。
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
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
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②抗战的结果不同。
片而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厂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③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
全面抗战路线是共产党领导的,代表的是广大人民、中华民族的利益。
四、评价:①片面抗战路线是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日本方面长期准备、装备精良、全面进攻,中国方面内战消耗、被迫应战、装备指挥落后,敌强我弱。
再加上中国最初是在国际上比较孤立地对日作战,英美对日本的侵略没有进行有效的遏制,对中国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援助,这种国际形势对中国抗战十分不利。
2015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抗日战争
官方微信:2015考研政治重要考点:抗日战争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毛泽东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
对此,一切阶级和政治势力都应做出回答。
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为了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
关门主义的错误在于不相信许多中间阶层有参加抗日的作用。
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三个师,全军共4.6万人。
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1.03万人。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笔记: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学习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教训和启示。
【基础自查】1.九一八事日军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史实、七七事变的经过、影响;日军的滔天罪行2.敌后战场的作战路线、方式、抗战的表现、地位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结果及评价;国外战场开辟的时间、目的、结果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串链结网】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对外寻找商品销售和资本投资市场历史原因:制订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中国国共对峙,政府未作好充分准备;国际社会绥靖政策盛行1937、7、7------1945、9、2(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达三十多万(目的是泯灭中国人的抵抗精神)“七三一部队”。
用中国活人作实验,因受实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1941年在河北省丰润县制造潘家峪惨案,杀害全村1200多人【综合探究】1.抗日战争的特点及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特点:①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②具有双得性。
即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
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
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⑤以弱胜强,使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⑥持久性。
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⑦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地位:中日战争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不再是单纯的亚洲局部战争,而成为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大战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正义的大规模战争。
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这场捍卫中华民族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与所处的位置,每个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下面,我以我们小组收集的大量资料及部分史实谈一谈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认识。
首先,对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我们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殊形式、条件以及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因此,在抗战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起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虽然,这两个战场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但“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的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战场不仅从战略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在战斗战役上也曾密切配合。
七七事变爆发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是蒋介石首先想到的,他要求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大使馆交涉,提出口头抗议,要张群起草讲和条件,并密派许英飞往东京,要孙科和宋子文分别拜访苏美大使馆,请求他们援助,并且立即对日抗议通电。
但外交谈判毫无结果,日本态度蛮横,一味抵赖,反要求中国严惩卢沟桥事件肇事者。
被蒋介石给予希望的英美等国,也对日本实行所谓“不干涉”的绥靖政策,一纸空文的《和平原则十六条》于7月16日被美国国务卿对六十二国发表,除了“维护和平”“信守国际协定”等空话外对日本侵华战争只字不提。
在国内外交困难的情况下,蒋介石于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就卢沟桥事变及中日关系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对日应战。
在这次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中,国民政府对处理卢沟桥事变以及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被蒋介石阐述的很清晰,要点如下:一、任何解决不得伤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官员,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宋哲元等,不能受任何约束蒋介石说这三个立场是弱国外交的最低限度,并敦促日本政府设身处地的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中日两国关系最后关头。
下2-1抗日战争的爆发(课用)
在“柏林---罗马轴心”形成后 不久,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 协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该 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从此,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 肆意扩大侵略战争。
卢沟桥距北京城十余公里,是北京西 南的门户。这是30年代的卢沟桥
日军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抗击日军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我 们的出路”。
日本
师团 21 945人 5849匹 9476支 576具 541挺 104挺 64门 44门 24辆 262辆 266辆 555辆
中国
师 11 000人 0 3800余支 243具 274挺 54挺 16门 30门 0 0 0 0
比率
2:1 2.6:1 2.4:1 2:1 2:1 4:1 1.5:1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 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7月17日)
事变后三方的态度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抵抗日本的侵略。 国民党:将此事作为地方性事件,指使地方当 局与日寇谈判,准备实行局部妥协。由于日本 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蒋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 对日准备抗战,但同时仍然继续与日寇谈判 日本由于华北兵力不足,一方面与华北当局进 行拖延性谈判,一方面从东北、朝鲜和国内调 集兵力增援。7月26日包围北平、天津。二十九 路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牺牲, 29日北平陷落,30日天津陷落。
4.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
⑴目的: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⑵内容: 持久战 人民战争路线 指明了抗战的正确道路; ⑶意义: 增强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抗日战争
◇实现标志: 国民党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2)全 民 族 抗 战 的 实 现 过 程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的原因
日军的滔天罪行
伟 日本侵华的罪行 大 局部抗战 的 中华民族的抗战 抗 全民族的抗战 日 战 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争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两条路线:
两个战场: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 敌后战场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 日本兵在 中国的街 头吃饭
• 日本兵在 中国的街 头吃饭
•日本军官在 给中国小朋 友分发糖果
•日本军 医治疗中 国伤员
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从倾向于右翼 的大企业得到充足的资金,朝日啤酒、 三菱重工、日野汽车、五十铃汽车、住 友生命、味之素、东京三菱银行、清水 建设、中外制药、大成建设等众多日本 大企业支持编撰会。 朝日啤酒名誉顾问中條高德在编撰 会会报《史》上公开声称:“不参拜靖 国神社的政治家,没有当政的资格。”
国民党 ①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安德馨山海关抗战,宋哲元部长城抗战喜峰口失而复得。 爱国 ③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官兵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①工人罢工、募捐 关内人 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民 ③ 1935年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 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八年级上(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 复习提纲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初二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知识框架: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条抗战路线:片面抗战(国民党)和全面抗战(共产党)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和敌后战场(共产党) 1937.7——1938.10) 1938.10——1943.12) 1944.1——1945.8)特征: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一、原因(1)1927年,东方会议确立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2)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转嫁危机侵略中国(直接原因) (3)日本趁国民政府围剿共产党之机(条件) 二、侵华史实:1.局部抗战(1931.9——1937.7)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9.181932年,一. 1933年,日进犯长城,攻占山海关1935年,华北事变学:“一二.九运动”促进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国:攘外必先安内西安事变2.全民族抗战(1937.7——1945.10)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整统治政策方式: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1937.7.7,“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北平、天津沦陷;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8.13,“八.一三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国: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宝山保卫战(姚子青)】1937.12.13,1938.5,日军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国: 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作用: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八年级上(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复习提纲使用时间:年月日初二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 共产党的敌后抗战(结果:1938年10月相持阶段后逐渐发展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7年洛川会议(陕西延安市)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1941年起进行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打破日、伪军封锁(359旅南泥湾)1937年延安政府成立指挥中枢和总后方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少数民族抗日武装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背景(1)1941.12.8,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1)国际因素: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 斗争日益尖锐。 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而这与美、英垄断资 产阶级的支持密切相关。
2、20世纪30
意大利虽然是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国家,
但其法西斯政权形成较早,对外扩张野心勃 勃。 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但仅靠经济实 力还不足与美国等国竞争势力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 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三条基本线索: 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国 共
片面 全面
正面 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抗日战争的分段
防御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到1944年1月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 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 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 深重灾难
第一,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对占领 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
押往屠场的中国人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屠杀我同胞 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 南京惨案死难者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300000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 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 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官兵的 抗日合作。 1、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 体的李杜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 坚持抗日的 东北义勇军
高三历史中共各个时期的路线及其比较
2.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
洛川会议决定共产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中心 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 战”。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议的《抗日救 国十大纲领》。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 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是全面抗战 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的具体化。洛川会议还 制定了抗战的方针政策:在敌人后方放手开展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 后抗日根据地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共各个时期的路线及其比较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 中共在不同时期制定的路线,以及制定 这条路线的原因,依据,路线的实质等 问题。
一.民主革命时期
1.土地革命路线:
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从1928年起就 对此问题进行探索,在1930年才确定了土 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 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比较两个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
正确
错误
特 发展生产力与调整 忽视客观的经济 点 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发展规律
内 容
一化三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https:/// 配资炒股 ;
形成原因:
①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②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杰出人物的贡献 ⑤中国的基本国情 ⑥解放发展了生产力 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练习题
1、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国民经济已恢复 C 过渡时期总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是由其阶级立场决定的 对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认识不足 抗战态度不坚定,抗战政策不明朗 寄希望于英美为首的国联
(二)国民党为什么要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
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日本是强国,又作
了长时期的侵华准备,在军事力、经济力和组织力的对比 上,日本都占有较大的优势。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 令冈村宁茨曾哀叹道:华 北敌后战场是谜一样的战 场,这里有谜一样的组织, 谜一样的军队,谜一样的 战役,是一个永远猜不透 的谜。
冈村宁茨在 战犯法庭
“用常规的阵地战是打 不败日本军队的,只有 用游击战法才能消耗他 们的实力。”--费正 清(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负盛
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致力于中国问题 研究长达50年)
教学重点:1、全面抗战的路线
2、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教学难点:国民党正面战场败退的原因
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
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念园竣工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一)什么是片面抗战路线? 所谓片面抗战路线,就是指抗日战争期间 国民党采取的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 单纯地依靠政府和正规军队的抵抗路线。
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系 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在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 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日本: 强国 对比 中国: 弱国 日本:小国、退步、寡助 中国:大国、进步、多助
中国不能“速胜 ”
中国不会 “亡国”
对比
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那么,当年这部著作的反响如何? 它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有没有触动呢?
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 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 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 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 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 向蒋介石转述,蒋也表示赞成。 不久,即发给国民党每个军官 一本《论持久战》。
主观原因是:
第一,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 第二,在战略战术上,国民党没有采取积极防御 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三,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为己谋,不能协同 作战,常常因援军不能及时赶到而贻误战机。
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
什么是全面抗战的路线? 所谓全面抗战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组织和武装民众, 真正地依靠人民群众,即走人民战争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 是由其阶级立场决定的 是正确分析日本的侵华野心和国际国内形势的结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抗战路线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中的两条抗战路线的
含义和原因,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败退的原因,领会中国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指引抗战取 得最后胜利,要求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 警示未来。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主要内容: 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第三组:在世界各国广泛谴责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 背景下,为什么近年来日本几乎每届首相仍然坚持参拜靖 国神社?对此你如何看?
推荐书籍资料:
1.《无约束的日本》 (美)约翰· 内森著;周小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郭晓晔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3.《长河落日:武汉会战纪实》陈道阔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4.《黑的土,红的雪:东北抗日联军苦战记》朱秀海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5.《红太阳白太阳——第二次国共合作启示录》柳建伟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6.《红星照耀中国》(美)斯诺著;李方准,梁民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7.《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日)河村太美雄著;屈连璧,丁大等译,北京:东方出版 社,2003 影视资料:《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百团大战》、《南京大屠杀》、《南京!南 京》、《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珍珠港》、《东京审判》
小结: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今天,我们再度回首这段历史,是为 了记住先辈们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 的和平 。
作业(分组研讨):
第一组:观看电影《东京审判》谈观后感,仅仅是为了声讨日本 的侵华罪行吗?
第二组:2006年,日本斥资20亿日元打造了灾难大片《日 本沉没》,并在首映获得了票房第一名的佳绩,你认为日 本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及宣扬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