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中的相和组织

合集下载

相与组织

相与组织

组成材料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为组元。

组元可以是纯元素,如金属元素Fe、Cu、Al等,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C、N、O等,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等。

材料可以由单一组元组成,如纯铁,纯铜,石英( )等,也可以由多种组元组成,如钢(Fe、C二种组元组成)。

多组元组成的化合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可以不同,结果这些化合物表现出来的性能也差异甚大,如常见的钢和铸铁,虽然它们都是由Fe、C二种元素组成,但钢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变形,而铸铁则不能,因此它们的应用场合也十分不同。

这种相同组元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可以成为不同材料的规律为人们研制新材料指明了方向。

这种规律是由一种称之为“相图”的图来表征的,它表示了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成份的综合关系。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相图做一简要介绍,使大家体会到材料微观世界中影响性能的又一层次--相和组织。

相是指系统中的物质结构均匀的部分。

气体在平衡条件下,不论有多少组分,都是均匀的,因此气相只有一种,固体内部就比较复杂了,在固体材料中,具有同样聚集状态,同样原子排列特征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相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材料的性能与各组成相的性质、形态、分布和数量直接有关。

人们还常将用肉眼观察到的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为宏观组织,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为显微组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为电显微组织。

图2-54a为Al铸锭的宏观组织(横截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液态Al在凝固时形成的晶粒形状,在靠近铸模的部分是细的等轴晶,然后是一些柱状晶,在中间部分是一些粗大的等轴晶,如果冷却条件不同,这些不同形状的晶粒的大小和分布就不一样,进而导致材料的性能不同。

这个Al锭是纯Al ,所有的晶粒都是同样的相,这种组织为单相组织。

材料也可由不同相组成此时的组织为多相组织。

图2-54b,是一张显微组织照片,里面有两种颜色,表示有两种相,白色的为铁素体,即α-Fe,黑色的为化合物,称之为渗碳体。

材料科学基础 第5章 相 图剖析

材料科学基础 第5章 相 图剖析
dG i dni i dni

由于 所以
dni dni
dG (i i )dni
在 相和 相处于平衡时,dG=0 ,故:
i i
即两相平衡的条件是两相中同一组元的化学 位相等。此时,在两相之间转移趋于平衡。 若多元系中有C个组元,P个相,则它们的相 平衡条件可以写成:
由热力学原理可知,当组元在不同相间转 移时,将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对于一个多 元系,这种自由能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dG Vdp SdT
dn
i
i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可简化为:
dG
dn
i
i
如果体系中只有 和 两相,当极少量(d n i)的 i 组元从 相转移到 相中,则B
P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500 400 tA 300 327.5℃ 231.9℃ M α +L 183℃ 19 α +β F P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G Sn E 61.9 L+β N β 97.5 L
200 α 100
tB
W W1 W2
2的质量 Wx W1 x1 体系中相 W21 x 体系中相 的质量 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 2
t1 t2 M R P Q
L1
L2 L E x x2 20 40 K S N B 100
由上两式可得:
体系中 相1 相 中 B2 组元的含量 B 中 组元的含量 B组元的含量
W1 (x x1 ) W2 (x 2 x)
1083
时间
Cu 0
30

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二章 固体结构 3 合金相.

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二章 固体结构 3 合金相.
c. 中间相具有不同于各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组元原子各占据
一定的点阵位置,呈有序排列。
d. 中间相的性能明显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一般是硬而脆的。
中间相是许多合金中重要的第二相,其种类、数量、大小、形 状和分布决定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e. 中间相的形成也受原子尺寸、电子浓度、电负性等因素的影
20
同一周期自左至右 电负性逐渐增大,
4
O 相 对 电 负 性 F
同一主族自上至下 电负性逐渐减小,
Cl Br Ru Cu As Zn Sc Mn Ca K Rb In Y Sr Cs Ba I S P Si Al Mg
3
H
N C
2
B Be
1
Li
Na
0
0
10
20
原子序数
30
40
50
60
21
(d) 原子价因素(电子浓度): 原子尺寸因素较为有利的时候,某些一价金属Cu、Ag、Au为 基的固溶体中,发现随着溶质原子价的增大,其溶解度减少。 电子浓度:合金中价电子数目与原子数目的比值
固溶体分类
(1)按溶质原子在点阵中所占位置分为: 置换固溶体(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溶质原子 置换了溶剂点阵中部分溶剂原子。 间隙固溶体(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溶质原子分 布于溶剂晶格间隙中。 (2)按溶质原子在溶剂原子中溶解度分类: 有限固溶体: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 量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个限度就形成新相。 无限固溶体:溶质原子可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晶格中形 成的。如: Cu—Ni Au—Ag Ti—Zr· · · · ,结构相同。

材料的相结构

材料的相结构

1.置换式
2.间隙式 溶质原子一般均大于间隙——撑开——点阵常数增大
(五)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的硬度、强度往往高于组成它的各
组元,而塑性则较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固溶强化。 强化的程度(或效果)不仅取决于它的成分,还取 决于固溶体的类型、结构特点、固溶度等一系列 因素。

固溶强化的特点及规律如下:

(4)电子浓度因素(原子价因素):电子浓度↓(价电子总数/原子总数),有利于溶


2.间隙式固溶体


形成条件 ——溶质原子尺寸与溶剂晶体结构间隙尺寸相近 影响间隙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原子尺寸 溶剂晶体中的间隙形状和大小
半径小于0.1 nm的非金属
元素,如C、H、B、O、N通常
会溶入到溶剂金属晶体点阵中
(三)固溶体的均匀性
同类、异类原子间亲合力相同 -使原子随机分布 ——无序分布 同类原子亲合力大、异类间小 -同类原子偏聚 ——偏聚分布 同类原子亲合力小,异类间大 -相间排列 ——有序排列

有序固溶体和无序固溶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当有序固溶体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时,将转变为无 序固溶体。而在缓慢冷却到这个临界温度时,又可
的间隙内而形成固溶体。由于
间隙数量和尺寸有限,所以只
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bcc Fe与fcc Fe的对比:

体心立方体的致密度虽然低于面心立方,但是
因为它的间隙数量多,因此单个间隙半径反而比面心
立方的小。若以同样大小的间隙原子填人,将产生较
大畸变。因此碳原子在-Fe中的固溶度(质量分数)比在 -Fe中要大得多(碳原子在-Fe的最大溶解度的质量分 数为0.0218wt%)。

“相”及“组织”概念的定义

“相”及“组织”概念的定义

“相”及“组织”概念的定义赵杰;叶飞;王清;齐民【摘要】“相”与“组织”是材料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目前的材料科学基础和工程材料教材中,相关概念的定义各有千秋。

根据目前一些教材中的定义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阐述了这两个重要概念应有的内涵,并提出“相”与“组织”的定义。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phase" and what is named as "zuzhi-structure". There are various deifnitions for these concepts in different textbooks. The current paper discusses the very basic meaning of these two concepts based on some typ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The deifnition for these two concepts are also proposed for judgement of colleague.【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年(卷),期】2013(000)019【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相;组织;概念【作者】赵杰;叶飞;王清;齐民【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85;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85;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85;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85【正文语种】中文“相”与“组织”是材料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又是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讲不明白,需要反复举例让学生体会领悟的概念。

材料中相的定义

材料中相的定义

材料中相的定义相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相的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相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是一种相,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能量。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紧密排列,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其分子或原子只能通过振动的方式进行运动。

固态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压缩性。

液态是另一种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高的能量。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使得它们能够自由移动和流动。

液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一定的体积。

液态物质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可以通过外力改变形状和体积。

气态是物质的另一种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能量。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使得它们能够自由运动和扩散。

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填充容器。

气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具有很高的压缩性。

相的转变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例如,固态物质在加热后可以变为液态,这个过程称为熔化;液态物质在加热后可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汽化;气态物质在降温后可以变为液态,这个过程称为凝结;液态物质在降温后可以变为固态,这个过程称为冷冻。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导致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变化。

相的定义和转变在物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和理解相的本质和性质,可以揭示物质的结构和特性,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基础。

相的转变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冶金、化工、能源等领域。

相变现象的研究对于改善材料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的转变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相的定义和转变对于物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以及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材料科学中的相和组织

材料科学中的相和组织

材料学中的相和组织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尺寸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独特形态的部分。

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P 表示。

比如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的,这两个是相,但由于结晶方式的不同,它们两个的形态,相对数量会有所不同,造成宏观上形貌的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组织了。

如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本质都是由两种相构成,但是比例不同,当然形貌不同,它们就是不同的组织。

(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会发生突变。

(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

体系的相数P∶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

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

固体: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水泥生料。

但如果是固溶体时为一个相。

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在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在固溶体晶格上各组分的化学质点随机分布均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均匀性的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是一个相。

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个相(phase)。

系统里的气体,无论是纯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总是一个相。

若系统里只有一种液体,无论这种液体是纯物质还是(真)溶液,也总是一个相。

若系统中有两种液体,如乙醚与水,中间以液-液界面隔开,为两相系统,考虑到乙醚里溶有少量水,水里也溶有少量乙醚,同样只有两相。

同样,不相溶的油和水在一起是两相系统,激烈振荡后油和水形成乳浊液,也仍然是两相(一相叫连续相,另一相叫分散相)。

不同固体的混合物,是多相系统,如花岗石(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又如无色透明的金刚石中有少量的黑色的金刚石,都是多相系统。

第6章:固体材料的热力学状态:自由能、相图、相和组织

第6章:固体材料的热力学状态:自由能、相图、相和组织
○ 材料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其他过程行为的了解→要进行 细节、机理、速度等的分析 ——动力学;
○物化中处理理想气体及一般化学反应居多,现要用于 复杂的固态材料。
6.1 材料系统中自由能与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
6.1.1 材料系统的热力学描述
(1) 系统与环境(system and environment) 系统:即研究对象,一块材料, 1mol 物质, 1个 晶粒,1个碳化物粒子……。 环境:系统外(与之相联系)的其余部分。
定量表达式:S = K lnW W为微观状态数(热力学几率)
具体有分布状态的混合熵、振动方式的振动熵等。
理解熵的三要点(可作判据、熵值计算、无序度的度量)
6.1.2 自由能( free energy)
孤立系统不现实,故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方向不方便。
合并Ⅰ、Ⅱ律:dU=δQ + δW, δQ≤TdS 得: dU-TdS ≤ δ W,
材料系统多为多元系,增加成分变数 → 要用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势(位)。
由H = U+PV,dH = dU+PdV+VdP = TdS PdV+PdV+VdP=TdS+VdP
G = H-TS,dG = dH-TdS-SdT=TdS+VdP TdS-SdT = -SdT(恒P)
多元系:定义 →
μi≡

G ni
第六章 固体材料的热力学状态:自由 能、相图、相和组织
6.1 材料系统中自由能与相平衡 6.2 材料系统中影响自由能的因素 6.3 材料系统多相平衡的自由能曲线与材料相图 6.4 金属和陶瓷的的一元相图与二元相图 6.5 金属与陶瓷材料中的相组成 6.6 单相与多相组织形貌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力学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

材料力学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

材料力学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变形与破坏的学科,而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是材料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的组织结构包括晶体结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等,而材料的性能则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本文将探讨材料力学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以揭示材料力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晶体结构与力学性能晶体结构是材料中最小的有序区域,它由原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晶体结构的种类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以金属材料为例,金属的结晶主要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等几种结构。

这些晶体结构对于金属材料的硬度、韧性、延展性等力学性能都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堆积率和较好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制备高强度材料;而体心立方结构具有低的密堆积率和固溶困难的特点,适用于制备高硬度的合金材料。

因此,通过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可以实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二、相组成与热学性能相是指材料中具有不同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局部区域。

不同相的存在对材料的热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以陶瓷材料为例,陶瓷 often 由多种不同的氧化物组成,各种氧化物相互作用和相变行为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热学性能。

相变是指材料在温度或其他外界条件变化下,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现象。

相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晶粒的再分布等因素影响了材料的热学性能。

例如,在陶瓷材料中,相变过程会引起晶粒的尺寸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膨胀系数。

三、显微组织与电学性能显微组织是材料中微观结构的总称,包括晶粒尺寸、晶界、孪晶、位错等。

显微组织的形貌和分布情况对材料的电学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以半导体材料为例,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受到杂质、晶界和位错等显微组织因素的影响。

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其中存在着未配对原子或欠配位的现象。

晶界对电子传输和电子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晶界的相关参数(如晶界面积、晶界角度等)直接影响了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

相与组织的概念

相与组织的概念

相与组织的概念一、相的概念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固态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1.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为溶剂,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多;另一组元为溶质,含量较少。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

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 为溶质。

例如铜锌合金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Cu(Zn)。

2.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即为金属化合物, 或称中间相。

金属化合物一般熔点较高, 硬度高, 脆性大。

合金中含有金属化合物时, 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二、组织的概念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 然后用侵蚀剂侵蚀, 即获得一块金相样品。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

这种微观形貌称做显微组织(简称组织)。

组织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

金属材料的组织可以由单相组成,也可以由多相组成。

例如, 图(a)为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

这种组织叫铁素体,由颗粒状的单相α相(也称铁素体相)组成。

图(c)是碳质量分数为0.77%的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叫珠光体。

它是由粗片状的α相和细片状的Fe3C相两相相间所组成。

(a) 0.01%C 铁素体 500倍(b) 0.45%C 铁素体+珠光体 500倍(c) 0.77%C 珠光体 500倍(d) 1.2%C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500倍三、相与组织的区别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尺寸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独特形态的部分。

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的,这两个是相,但由于结晶方式的不同,它们两个的形态,相对数量会有所不同,造成宏观上形貌的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组织了。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第六章组元:组元通常是指系统中每一个可以单独分离出来,并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组元就是构成系统的各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相:在一个系统中,成分、结构相同,性能一致的均匀的组成部分叫做相,不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该界面称为相界面。

相平衡:在某一温度下,系统中各个相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互相转变,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相平衡.各组元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同。

相图: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又称为平衡图或状态图。

相变: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称为相变。

若转变前后均为固相,则称为固态相变。

凝固:物质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结晶:如果液态转变为结晶态的固体这个过程称为结晶过冷:纯金属的实际凝固温度Tn总比其熔点Tm低的现象过冷度:Tm与Tn的差值△T叫做过冷度均匀形核:在液态金属中,存在大量尺寸不同的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当温度降到结晶温度以下时,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变得稳定,不再消失,成为结晶核心。

这个过程叫自发形核。

非均匀形核:实际金属内部往往含有许多其他杂质。

当液态金属降到一定温度后,有些杂质可附着金属原子,成为结晶核性,这个过程叫非自发形核.临界晶核:半径恰为r*的晶核称为临界晶核临界半径:r*称为晶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自由能的变化△G*>0,这说明形成临界晶核是需要能量的.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G*称为临界形核功。

能量起伏:形成临界晶核时,液、固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只提供所需要的表面能的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则由液体中的能量起伏来提供结构起伏:液态金属中的规则排列的原子团总是处于时起时伏,此起彼伏的变化之中,人们把液态金属中的这种排列原子团的起伏现象称为相起伏或结构起伏。

粗糙界面:粗糙界面在微观上高低不平、粗糙,存在几个原子厚度的过渡层.但是宏观上看,界面反而是平直的。

光滑界面:光滑界面是指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固液两相截然分开,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

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PPT

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PPT
相图上为一条垂直线。
Mg2Si
Mg—Si相图
(2)电子化合物
由ⅠB族或过渡金属元素与ⅡB,ⅢB,ⅣB族元素
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不遵守化合价规律,晶格类型随化合物电子浓度而
变化。
电子浓度为3/2时: 呈体心立方结构(b相);
电子浓度为21/13时:呈复杂立方结构(g相);
电子浓度为21/12时。呈密排六方结构(e相);
体。
III. 电负性差因素
IV. 两元素间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且形
成的固溶体的溶解度越大;随两元素间电负性差
增大,固溶度减小。


1)电负性差值ΔX<0.4~0.5时,有利于形成固溶体
2)ΔX>0.4~0.5,倾向于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IV. 电子浓度因素
V. 电子浓度的定义是合金中各组成元素的价电子数总
子的价电子数恰好使负离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
结构。
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的ⅣA,ⅤA,ⅥA元素
形成正常价化合物。
有较高的硬度,脆性很大。
例如:Mg2Si、Mg2Sn、Mg2Pb、MgS、MnS等
(1)正常价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只有AB,A2B或AB2两种。
常见类型:
NaCl型
CaF2型
Cu原子形成四面体(16个)。
每个镁原子有4个近邻镁原子和12个近邻铜原子;
每个铜原子有6个近邻的铜原子和6个近邻的镁原子

Cu
Mg
II. 拉弗斯(Laves)相
②MgZn2型:六方晶系。
Mg原子形成硫锌矿结构;Zn原子形成四面体。
每个Mg原子有4个近邻Mg原子和12个近邻Zn原
子。
每个Zn原子有6个近邻Zn原子和6个近邻Mg原子

材料学中相和组织区别

材料学中相和组织区别

相与组织的概念一、相的概念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固态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固溶体1.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为溶剂,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多;另一组元为溶质,含量较少。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

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

例如铜锌合金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Cu(Zn)。

2.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即为金属化合物, 或称中间相。

金属化合物一般熔点较高, 硬度高, 脆性大。

合金中含有金属化合物时, 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二、组织的概念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 然后用侵蚀剂侵蚀, 即获得一块金相样品。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

这种微观形貌称做显微组织(简称组织)。

组织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

金属材料的组织可以由单相组成,也可以由多相组成。

例如, 图(a)为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

这种组织叫铁素体,由颗粒状的单相α相(也称铁素体相)组成。

图(c)是碳质量分数为0.77%的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叫珠光体。

它是由粗片状的α相和细片状的FeC相两相相间所组成。

3(c) 0.77%C (b) 0.45%C(a) 0.01%C(d) 1.2%C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500倍500倍 500倍 500倍三、相与组织的区别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尺寸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独特形态的部分。

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的,这两个是相,但由于结晶方式的不同,它们两个的形态,相对数量会有所不同,造成宏观上形貌的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组织了。

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的膨胀与收缩导致晶体能量升高,这种升高的能量称为晶 格畸变能。溶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能越大,固溶体的溶 解度就越小。
(2) 晶体结构因素 组元间晶体结构相同时,固溶度较大,而且有可能形成
无限固溶体。组元间晶体结构不同,便只能形成有限固溶 体。
(3) 电负性差因素 两元素间电负性差越小,则越易形成固溶 体,而且所形成的固溶体的溶解度也就越大;溶质与溶剂 的电负性差很大时,往往形成比较稳定的金属化合物。
空位时必须是电价总和为零的正、负离子同时移
弗兰克尔空位
出晶体,在晶体中形成正、负离子的空位对。
2) 为了保持电中性,离子间数量不等的置换会在晶体 内部形成点缺陷。
如:2Ca2+→Zr4+ ,形成氧离子空缺。 3) 陶瓷化合物中存在变价离子,当其电价改变时,也
会在晶体中产生空位。
如:方铁矿中,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时, 2FeO+O → Fe2O3中,产生阳离子空缺。 生阴同离理子,空T缺iO。2中,部分Ti4+被还原为Ti3+时,产
溶剂——摩尔分数大于50%,
溶质——小于50%的组元
3. 按溶质与溶剂原子相对分布分类: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统计式地或概率地分布在溶 剂的晶格中。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的结点位或溶剂 晶格的间隙中,有规律的排列。
1.置换固溶体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
(1) 尺寸因素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引起晶格的点阵畸变。 溶质点阵
第一节 材料的相结构
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 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 成部分。材料的性能与各组成相的性质、 形态、数量直接有关。
根据相的结构特点分类: 固溶体 中间相

相名词解释材料科学基础

相名词解释材料科学基础

相名词解释材料科学基础
在材料科学领域,"相"是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具有相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微观区域。

相这个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材料内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关于材料科学基础中"相"的相关名词解释。

1.晶体相: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排列,形成具有长程有序的固体结构。

晶体相具有固定的熔点,且其物理性质(如电导率、折射率等)具有各向异性。

2.非晶体相:是指原子没有长程的周期排列,无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固体。

非晶体相的原子排列是无规则的,但在局部区域可能存在短程有序。

3.中间相:当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除了形成以某一元素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两种元素均不相同的新相,这些相通常称为中间相。

它们在二元相图中位于两种基固溶体之间。

4.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配位数反映了原子在晶体中的连接方式。

5.有序固溶体:是指当一种元素的原子溶解在另一种元素的晶体中时,溶质原子能够有序地排列在溶剂晶格中,形成的一种固溶体。

6.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取代溶剂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的阵点,形成的固溶体。

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8.点阵畸变:指原子局部偏离其在理想晶格中的位置,造成点阵的畸变。

点阵畸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

9.晶胞:是从点阵中取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用于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这些名词是材料科学中描述相的基本术语,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学中的相和组织
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体系的相数P∶;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固体:有几种物铁渗碳体相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构成的,这两个是相,但由于结晶方式的不同,它们两个的形态,相对数量会有所不同,造成宏观上形貌的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组织了。

如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本质都是由两种相构成,但是比例不同,当然形貌不同,它们就是不同的组织。

相: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指合金中有若干相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尺寸组合而成的并且具有独特形态的部分。

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P表示。

(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会发生突变。

(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

体系的相数P∶
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

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

固体: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水泥生料。

但如果是固溶体时为一个相。

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在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在固溶体晶格上各组分的化学质点随机分布均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均匀性的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是一个相。

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个相(phase)。

系统里的气体,无论是纯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总是一个相。

若系统里只有一种液体,无论这种液体是纯物质还是(真)溶液,也总是一个相。

若系统中有两种液体,如乙醚与水,中间以液-液界面隔开,为两相系统,考虑到乙醚里溶有少量水,水里也溶有少量乙醚,同样只有两相。

同样,不相溶的油和水在一起是两相系统,激烈振荡后油和水形成乳浊液,也仍然是两相(一相叫连续相,另一相叫分散相)。

不同固体的混合物,是多相系统,如花岗石(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又如无色透明的金刚石中有少量的黑色的
金刚石,都是多相系统。

相和组分不是一个概念,例如,同时存在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尽管这个系统里只有一个组分——水。

一般而言,相与相之间存在着光学界面,光由一相进入另一相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的相里行进的速度不同。

混合气体或溶液是分子水平的混合物,分子(离子也一样)之间是不存在光学界面的,因而是单相的。

不同相的界面不一定都一目了然。

更确切地说,相是系统里物理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三种。

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索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魏氏组织。

其中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三种既是相也是组织,具有双重身份,其他的都是混合物。

如何区分?
1、根据含碳量:铁素体含碳0~0.0218%,奥氏体0~2.11%,渗碳体6.69%,
2、根据冷却速度: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一个比一个冷速快。

3、根据相变反应:珠光体是共析转变产物、莱氏体是共晶转变产物。

4、根据金相分析,这是最主要的区分方法:不同的组织形态不同,有很大区别,比如: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都是层片状且一个比一个细,贝氏体是黑色针状或羽毛状、马氏体是板条状或片状,魏氏组织是分布着针状物质等等。

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都是碳钢的基本相,是单一组织,可以独立存在,因此也是铁碳合金中的组织。

而珠光体、莱氏体不是单一相,是属于多相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因此,只能是铁碳合金的组织。

所以,铁素体是相,因其有时独立存在于碳钢,因此也属于组织。

组织:microstructure;相: phase.
从英文可以看出,组织侧重于微观结构,而相侧重于物质存在的方式和状态。

如果是单相金属,如铁素体不锈钢;说铁素体是组织也可以,相也可以。

如双相钢如 2205型铁素体加奥氏体,就是说双相钢,而不能说双组织钢。

实际很多都是约定成俗的说法,没有确切的道理,就和行业内人士说淬火是 ZHAN火一样。

合金
合金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混合物,甚至可以是纯净物,如单一相的金属互化物合金,所添加合金元素可以形成固溶体、化合物,并产生吸热或放热反应,从而改变金属基体的性质。

不同于纯净金属的是,多数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温度处在熔化温度范围间时,混合物为固液并存状态。

因此可以说,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低。

参见低共熔混合物。

(1)混合物合金(共熔混合物),当液态合金凝固时,构成合金的各组分分别结晶而成的合金,如焊锡、铋镉合金等;
(2)固熔体合金,当液态合金凝固时形成固溶体的合金,如金银合金等;
(3)金属互化物合金,各组分相互形成化合物的合金,如铜、锌组成的黄铜(β-黄铜、γ-黄铜和ε-黄铜)等。

纯晶体,所有不同种类的原子都有确定的位置,高度有序;通常称为化合物。

固溶体:可以将某一成份理解为掺杂,而掺杂原子在固溶体中是
无序的,它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掺杂原子替代原原子,形成无序替代;其二是掺杂原子进入原晶格空穴,且无序占据。

固溶体不能称为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