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
有关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有关社会工作常用理论社会工作是指通过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干预,帮助那些处于弱势和困难处境的人群,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获得更好的机会。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往往需要依靠理论来进行分析和指导实践。
本文将对几种社会工作常用的理论加以介绍和分析。
一、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是一个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它强调了社会系统内部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其外部环境的联系。
系统论主张整体性的思考方式,即整个社会应该被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多种要素的互动和影响,并会不断演化和变化。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对于问题家庭的干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系统性地分析这个家庭内部的各种因素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改善家庭情况的方法。
除此之外,社会系统理论还可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机构的规划和组织,例如为了让社区运行良好,我们可以考虑将社区成员分为不同的群体,并针对每个群体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
二、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主张人的成长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的发展是由个体的生物学结构、人际关系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共同组成的。
该理论强调人的成长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实践上,人类发展理论可以为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支持。
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对于某个问题群体的干预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核心需求、利益及资源上,同时了解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让个人群体的特点与服务和支持模型相对应,并且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干预的效果。
三、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基于环境的理论框架,它主张社会组织和环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视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其中各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social work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支持。
例如,在对某个问题群体的干预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注意他们的核心需求、利益以及资源,同时了解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并让个人群体的特点与服务和支持模型相对应,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干预的效果。
2024年常用社会工作理论小结
2024年常用社会工作理论小结
在2024年,社会工作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小结:
1.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关注个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并通过调整和改变环境来促进个人的健康和福祉。
2. 强制干预理论:强制干预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强制手段是必要的,例如对于那些身陷危险环境或自我伤害的个体。
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强制干预有清晰的标准和程序,并尽量避免滥用权力。
3. 反压制理论:反压制理论主张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与弱势群体合作,反对压迫和不平等现象。
社会工作者应该倾听这些群体的声音,帮助他们争取权益和改善生活条件。
4.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系统思维和综合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注意到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连接。
5.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关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权益的平等。
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制度改革。
6. 文化敏感理论: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和群体的需求和价值观。
他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差异。
这些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也将不断发展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理论抽象程度结构部分宏观理论1)解释性理论2)介入模式理 论实践理论 内容 对 人 与 社 会 的本质、 人的行为 与 社 会 运 行 机 制 进 行 综 合 性 的说明 中观理论: 对 人 的 行 为 与社 会 过 程 某 一 方 面 进 行 专 门 解释。
对 社 会 工 作 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 过程等进 行一般说明。
社 会 工 作 的 具体技巧、 操作方 法。
实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 构功能主义标签理论、 儿童 发展理论等。
危机介入理论、 任 务 中 心 理 论 等。
自由联想法、 批 判式提问法等一、心理分析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高中低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
“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 。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社会工作】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十)“增权”或“倡导”理论
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 作理论。 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 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 向现存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 会结构作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 政策安排。
相关概念
权力 :权力是指人们拥有的能力 。 无权 :和权力相对的,无权就是缺乏这些能力 增权:(操作性定义)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 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 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主要内容 ① 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 ② 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 ③ 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越轨行为理解为越轨行为者和非越轨行为者之 间的一种互动过程。 《社会病理学》一书中,勒麦特将越轨划分为 “初级越轨”和“级次越轨”
(六)沟通理论
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 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 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 重要性。 认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 助人们清楚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 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七)人文主义理论
是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与 舒茨的现象学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等为 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 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 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 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去努力“理解”这 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 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
(八)激进的人文主义理念
是以早期马克思与现代批判立论家(如 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的某些 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 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 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
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1. 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门涉及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个人和社会福祉的学科和实践。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理论在指导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理论旨在提供理论框架和思考方式,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社会工作理论,包括系统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希望复原理论。
2. 系统论系统论是一种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强调整体性和相互关系。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论可以帮助工作者理解个人、家庭和社区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分析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3.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框架。
它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社会工作实践中,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帮助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和适应过程。
通过分析个人与其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人困境的来源,并找到适当的支持和干预策略。
4. 希望复原理论希望复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应用理论,着重于个人康复和社会融入。
该理论认为个人在困境和挫折中都有内在的力量和希望,可以通过适当的支持和干预来恢复和复原。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采用希望复原理论来鼓励个人积极面对困境,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以促进其复原和融入社会。
5. 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社会工作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者可以系统地评估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为个人和群体设计相应的干预方案。
同时,社会工作理论也可以帮助工作者提升专业实践的效果和效率,使得工作更加科学和可行。
6. 总结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其中系统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希望复原理论是几种重要的理论框架。
通过应用这些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评估个人的困境,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完整版)新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二、社会学习理论 (2)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四、镜中我理论 (4)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4)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七、九型人格理论 (5)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6)九、社会支持网络 (6)十、优势视角理论 (7)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12)十二、生态系统理论 (13)十三、社会化理论 (13)十四、继续社会化 (14)十五、活动理论 (15)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16)十七、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7)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19)十九、场地理论 (20)二十、认知行为理论 (20)二十一、增能理论 (24)二十二、符号互动论 (25)二十三、角色扮演理论 (26)二十四、皮亚杰游戏理论 (26)二十五、标签理论 (29)二十六、多元智能(力)理论 (30)二十七、情绪ABC理论 (32)二十八、家庭治疗理论 (32)二十九、社区营造 (33)三十、任务中心理论 (33)三十一、生命周期理论 (34)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
常用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个案与小组工作的基本内容个案工作常用理论1、增权/赋权理论增权是指增强人的权力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者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2;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那些为面包、工作和住房而抗争的人们是具有抗逆力和具有资源的;即便在痛苦之中;他们也期望取得成就;与案主合作;我们可以最好地服务于案主;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注重关怀、照顾和脉络..以优势和资产为本的取向可以激发案主和工作者的乐观情绪、希望和动机..优势视角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并贯穿于评估、干预和评价的整个助人过程中..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利益、信念、资源、任务完成和愿望..(2)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1.“赋权”empowerment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2.“抗逆力”resilience一、抗逆力Resilience是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热点问题; 它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个体在经历痛苦和危机时可能伴随着成长;个体面对的困难甚至创伤性事件导致个体具有更大的信心或者处理逆境的能力的提升;逆境可以促使一个人反省自己的适应生活的方法、态度和原则;从而作出必要的调整;进而改进个人的生活方式;当困扰出现时;个体会发现以前所不知的来自于他人的资源并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性;这就成为改变的动力基础..二、优势视角与抗逆力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反思而建构起来;它的核心是对案主的优势和资源的洞察;它们都是对案主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积极的、正面的描述.. 优势视角为指导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都要从发现;开发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出发;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和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话语的控制..抗逆力的基本思想就是个人或者家庭虽然面临比正常情况要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但是过上了比预想的要好的生活;或者是能够很好的适应所面临的危机状态..“抗逆力”的概念被视作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抗逆力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求助者的内在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人在面对压力、逆境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抗逆力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抗击逆境的潜质;人在面对危机和困境时;潜质被唤醒;生成为应对困难的力量..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正在使得人类的这样一个规则清晰可见——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超越和克服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它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它使人在遇到挑战甚至危险和非常严重的危机后仍然能顺利地反弹复原的能力;其临床使用领域主要包括边缘青少年、家庭治疗和精神病人等领域..家庭在成员遭遇到不幸事件时仍能够发挥比较好的功能;那些有过创伤经历的人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3.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4;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幼儿对母爱的需求十分强烈;同时他们对父母的分离会产生焦虑;他们不仅接受父母之爱;也会诱导双亲来爱他们..如0-3岁间缺母亲的赋予和照顾;儿童的生理、智力及社会发展均极其缓慢;并可能引发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变态..5;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一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二)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三)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四)一般认为个人所生活的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层次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形态和角色扮演、中介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情境间发生的关联及其历程、外在系统两个以上的关联情景;并在同一个简介的外在情境中发生关联、宏观系统各个系统层次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民族团体中发生关联..不论求助者的需求表现在哪个层面上;其背后都与各个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六;标签理论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该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七;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文的发展;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主动性..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观和仿的过程;个体不是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反应;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和反应;而且个体的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个体认知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寻找要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一般说个体有选择与自己有类似气质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或容易被这样的人吸引..其次;认知能力使个体在模仿时有选择性;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可能是一个标准;受到别人的称赞和期望的实现可能是另一方面的考虑..其三;个体认知能力会影响观察和模仿的质量和水平;如有智力缺陷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观察学习同样的内容;但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详细的指导..八;社会角色理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类似于脚本规定了演员的行为..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人们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角色规则的训练和教育的;偏离了社会角色规则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制裁..人在一生中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如孩子的角色;学生的角色;男女的角色、职工和领导的角色等等..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角色期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如对男女角色的期望现在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拉德认为;顺从于刻板的角色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考虑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九,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将认知发展成四个阶段:感觉肌动期0-2岁、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思期7-12岁和形成运思期12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上的质变和后一发展阶段的基础..个体运用组织、同化和调试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来源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使个体认知在所在环境中不断得到平衡..十;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反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可以从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组成..其中经典条件反射认为;人可以透过学习两种刺激之间的表面联系;来学习对一种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刺激产生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个体会重复那些因其本身满足的行为;而减少那些引起自身厌恶反应或者导致惩罚的行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和矫正;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通过奖励、夸赞等方式正强化个体的正向行为;来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二.小组工作常用理论1;社会系统理论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把人与生活环境看做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不满足时;系统均衡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文的发展;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主动性..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观和仿的过程;个体不是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反应;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和反应;而且个体的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个体认知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寻找要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一般说个体有选择与自己有类似气质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或容易被这样的人吸引..其次;认知能力使个体在模仿时有选择性;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可能是一个标准;受到别人的称赞和期望的实现可能是另一方面的考虑..其三;个体认知能力会影响观察和模仿的质量和水平;如有智力缺陷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观察学习同样的内容;但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详细的指导..3;场理论黎温以完形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发表场地论field theory;此理论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黎温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是由整体环境中的各种可意识到的因素所决定;包括饥饿感、过往事件、某个情境或者是某个人等;凡是所有在环境可意识到的因素;都会与个体产生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根据黎温的说法;人类的一切行为;无一不受别人的影响;同时;我们个人的一切言行举止;也随时随地都会影响别人;这个关系是互动的..简单来说;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整体环境与个人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了遗传、能力、情绪、动机等等;而环境因素则包括了社会的与自然的一切条件;当然也包括了人与人的互动..这个生活空间并非静止不变的;每当我们经验到一个新的环境因素;都将可能使整个生活空间重整;因此;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不断在改变的;它是动态的..这个世界并非静止不动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不停变化的环境中;而环境中所有的变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任何人;这也是为什麽这个理论被称为场地论的原因4,小团体理论团体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整体性”来自成员的互动;成员间互动产生的的力量称为团体动力;会有力的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行为..特斯兰德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原则..分别是:沟通与互动模式、团体凝聚力、团体控制力和团体文化..形成有效地沟通和互动模式是小组顺利进行的有效形式;团体凝聚力是吸引成员留在团体中所有力量行动的结果;与团体效果密切相关;凝聚力越强的团体;对成员的影响也越大;团体控制力是指能使整个团体获得成员一致顺从;进而有秩序运作的力量..团体控制力会限制个别化、自由和独立性;但可稳定和规范团体的运作;协助团体有效发挥功能;团体文化是团体成员共同信仰的价值、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是展现团体作为整体而非个人组合的有力指标..5;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更月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博客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能提供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社会支持的概念: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支持..6;社会互动理论运用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来解释犯罪原因的一种理论..社会互动者认为;当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具有某些象征时;相互作用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少一些;反之当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象征时;就会造成问题和冲突..这一理论关注越轨者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形成自我印象;并发现人们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学会解释自己活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他们的行为有深远影响..引申出“标签理论”..7;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在这其中;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8;人际互动理论人际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个体与个体之间心理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影响方式..其特点是:多发生在小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之中;是维系团体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它指向明确;范围有限; 是一种特定的相互作用..而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与..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9,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而福利院的儿童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回望更高层次的社交、自我实现等发展..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A、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分析视角:人在环境中..社会工作者要科学地分析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B、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行为;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2社会环境影响行为;各年龄段人士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所受的社会环境影响也不同;3个人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个人在受环境影响时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2、儿童期不同的理论取向A.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心理治疗方法理论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着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1.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有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代表欲望;遵守快乐原则..所以;婴儿一出生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表达欲望;而且那时获得快乐是最重要的..然后;婴儿开始把自己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形成自我;代表理性或者共识遵守现实原则..在儿童中期;开始发展出超我;代表良心以及社会中对特定行为的期望和标准..儿童渐渐把这些外在标准和良心内化;开始时会产生很多责罚感..但是;随着个体成长;自我和超我都会变得有弹性和互相合作..2.人格结构/性理论:要发展出人格结构的弹性和合作精神;个体要在本能欲望和社会期望之间经历冲突和成长;具体经历五个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的满足来自于不同生理地带.. 1口唇期出生到12-18个月: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如吮吸和进食..2肛门期12-18个月到3岁;个体从排泄过程中获得感官满足..3性征期3岁到6岁:儿童开始与异性父母建立亲父母建立认同;主要满足途径在生殖器官地带..4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从相对平静到青春躁动..5生殖器期青春期到成年:发展成熟的性特征..在这五阶段中;弗洛伊德认为性征期是因为在这时期儿童与异性父母产生所谓的恋父与恋母情节..所以说在每个时期的满足都要做到适当;太多太少的满足都会使个体的人格发展停滞不前;可能埋下被长期压抑的童年创伤经历;成为成年期人格变异或困扰的潜在因素..3.心理治疗发展理论:1、埃里克森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基础上强调社会环境作用人生各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人们从其中的正反经验中发展出特定的品质;一般的;人们完成了任务就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否则就面临心理社会危机..1)婴儿:爱的需求和满足——信任意识不信任2)2-3岁:允许其探测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独立意识羞愧、失去信心3)3-5岁:独立策划做游戏——发展创造力和主动性失去创造力、罪恶感4)——性成熟:勤奋学习是积极发展的需要自卑意识重要补充: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3)主动和内疚学前时期..4-5岁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5、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人类道德发展:1)前道德期:七岁前;分不清是非;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予以控制;2)习惯期:遵守成人或他人意见;实现社会所期望行为;3)原则期..B.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反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可以从巴普洛夫的经典条。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理论不仅能够指导实践,还能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将介绍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帮助社会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1.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理论之一。
它主要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和发展是受到多种系统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区等。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客户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与支持计划。
2.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强调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评估和培养客户的弹性来增强其抗压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侧重于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
社会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倾听和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愿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目标和幸福感。
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他人而形成的。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正面的榜样和社会支持,帮助客户学习和发展积极的行为模式。
5. 危机干预理论:危机干预理论强调在个人遭遇危机时提供临时的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危机干预理论中的技术和方法,帮助客户度过危机,恢复平衡。
6. 制度理论:制度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制度和结构引起的。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案,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7.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会对个体和整个家庭系统产生影响。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家庭系统的动态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家庭治疗和支持。
8.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个人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认知和解释。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帮助客户重新认知和解释问题,促进客户的自我成长和变革。
9. 对任期和发展理论:对任期和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发展和转变。
社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
社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社会工作计划书是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工作过程中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书,其目的是系统地规划和组织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它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实践要求、目标设定和评估等内容。
下面将从多个理论角度来探讨社会工作计划书的撰写。
一、系统论:整体规划和协调在社会工作计划书的编写中,系统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系统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多个相关因素和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此,在编写社会工作计划书时,需要全面考虑社会工作任务的整体性和各个层面之间的协调性。
首先,社会工作计划书应明确社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在制定计划目标时,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社会工作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影响,并确保计划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
其次,社会工作计划书需要细化各项具体任务和工作步骤。
这就需要将整个社会工作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行动计划。
同时,要注重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支持,确保社会工作能够有机地展开。
最后,社会工作计划书应采用综合评估和反馈机制。
在实施社会工作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并及时调整计划中的不足之处,以提高社会工作的效能和质量。
二、人本主义:关注个体需求和权利人本主义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将个体置于社会工作的中心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权利。
在社会工作计划书的编写中,人本主义理论要求我们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确保社会工作计划的人性化和个别化。
首先,社会工作计划书应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权利和自主性。
计划书中要明确保护个体的隐私和自由选择,并避免对个体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和伤害。
其次,社会工作计划书需要关注个体的需求和资源。
在制定计划目标和任务时,要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确保社会工作计划的个体化。
最后,社会工作计划书应重视个体的参与和合作。
要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以促进社会工作的共同建设。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学科,拥有丰富多样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干预社会现象,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一、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心理社会理论心理社会理论强调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内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这一理论时,会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以全面了解其问题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个人、家庭、社区等视为相互关联的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又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促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强调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而不是仅仅关注其问题和缺陷。
它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能力和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这些优势,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实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语言建构而成的。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受到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这一理论时,会关注服务对象的话语和叙事,帮助他们重新建构对自身问题的理解,从而找到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二、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改善生活状况。
个案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等阶段。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联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
预估阶段则是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
计划阶段根据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明确服务目标和策略。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工具。
理论旨在提供分析、解释和实践方向,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并对它们的背景、核心观点和实践应用进行简要概述。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将社会系统视为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
它强调社会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反馈循环和双向影响而产生系统性变化。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系统理论来理解社会环境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来改善系统的功能。
二、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转变。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制定和实施适当的干预措施,以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三、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人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它将个人的发展看作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驱动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应用生态系统理论来帮助个人建立健康的环境,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
四、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通过观察他人学习和模仿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它认为行为是通过社会交互和反馈而产生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社会学习理论来帮助个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积极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五、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将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联系在一起。
它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他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估所决定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来帮助个人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六、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关注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受他们与他人的互动所影响。
社会工作者可以应用人际关系理论来帮助个人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网络。
七、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强调社会公平和平等的重要性。
它认为社会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并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提供干预和变革。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常用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对于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社会工作常用的理论,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理论框架之一,它强调将个人、家庭和社区放置在一个系统性的背景中来理解和干预问题。
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和群体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部分,通过观察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系统理论来评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干预。
二、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它关注个人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个人成长和变化的影响。
这个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受到遗传、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人类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和实施干预计划,帮助个体实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基于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强调个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发展。
社会工作中,社会学习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建立积极、与他人合作的学习环境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通过建立适当的行为范本和提供积极的激励来激发个体的自我改变和发展动力。
四、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一种将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行为和适应能力。
社会工作中,认知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领域,通过帮助个体改变负面的认知思维模式,提高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应对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健康水平。
五、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较为新的理论模型,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是生活在多个系统之中,包括微系统(如家庭、学校),中系统(如社区、组织)和宏系统(如文化、社会政策)。
常用社工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1.婴儿期0~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期~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繁衍对停滞8自我整合对失望七:九型人格理论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着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戴维丹尼尔斯David Daniels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个人修养与自我提升、历练提供深入的洞察力,与当今其它性格分类法不同,九型性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 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人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完全接纳自己的短处、活出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与别人建立更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九、社会支持网络一发展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二基本假设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社会支持网络为外在资源之一种,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三定义A.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B.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四分类社会支持网络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按内涵分,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按主/客观来分,可以分为实际支持和主观感受;另外一种分法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其中有形的支持保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五功能A.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显着提高;B.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者减少危机的发生;C.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六社会支持程度之影响因素A. 发展因素: 个人过去经验对其社会生活之影响;B. 个人因素: 如坚毅的性格、自尊、学识等;C. 环境因素:物理与社会环境影响七应用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正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十、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优势视角超越了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其关注点在于个案的优势、潜能和成绩,这一突破在社工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它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认为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塞勒伯明确提出:“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塞勒伯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发挥案主的优势方面做得不够;“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鼓励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其实这个公式很简单: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1赋权empowerment;西门Barbara Levy Simon将赋权的概念建立于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Simon,1994,转引自Saleebey,2004;2成员资格 membership;优势取向从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如同我们自己一样,是一个种类的成员,并享有与成员身份随之而来的自尊、尊严和责任;成为成员和市民,享有参与权和责任,保证和安全等特征是赋权的第一步;成员资格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人们必须走到一起,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需要得到满足,不公平受到重视,从而实现他们的梦想;3抗逆力resilience;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正在使得人类的这样一个规则清晰可见——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超越和克服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它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4对话与合作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在对话中,我们确认别人的重要并开始弥合个人、他人和制度之间的裂缝;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那些为面包、工作和住房而抗争的人们是具有抗逆力和具有资源的,即便在痛苦之中,他们也期望取得成就;与案主合作,我们可以好地服务于案主;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注重关怀、照顾和脉络;以优势和资产为本的取向可以激发案主和工作者的乐观情绪、希望和动机;Saleebey,2004优势视角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并贯穿于评估、干预和评价的整个助人过程中;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利益、信念、资源、任务完成和愿望;一、优势视角的原则Saleebey1.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2.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3.与案主合作,我们可以好的服务于案主;4.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5.关怀,照顾和脉络;二、优势词典1.“赋权”empowerment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Barbara Levy Simon赋权五理念: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2.“成员资格”membership人们需要成为市民,为他们的社区负责,成为有价值的成员;3.“抗逆力”resilience一、抗逆力Resilience是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热点问题, 它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个体在经历痛苦和危机时可能伴随着成长,个体面对的困难甚至创伤性事件导致个体具有更大的信心或者处理逆境的能力的提升,逆境可以促使一个人反省自己的适应生活的方法、态度和原则,从而作出必要的调整,进而改进个人的生活方式,当困扰出现时,个体会发现以前所不知的来自于他人的资源并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性,这就成为改变的动力基础;二、优势视角与抗逆力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反思而建构起来,它的核心是对案主的优势和资源的洞察,“优势strength”与“抗逆力”Resilience近年来成为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频繁的词语,其实它们都是对案主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积极的、正面的描述;这概念早见于堪萨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Weick, Rapp,Sullivan和Kisthard于1989年发表的社会工作实践的优势视角A Strengths Perspective for Social Practice一文, 它是从批评现存的主流的病态或缺陷模式开始,并立足于积极心理学、抗逆力、社会建构和叙事治疗;优势视角已经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范式,将“优势视角 strength perspective”运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各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 优势视角为指导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都要从发现,开发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出发,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和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话语的控制;抗逆力的基本思想就是个人或者家庭虽然面临比正常情况要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但是过上了比预想的要好的生活,或者是能够很好的适应所面临的危机状态;“抗逆力”的概念被视作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抗逆力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求助者的内在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人在面对压力、逆境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抗逆力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抗击逆境的潜质,人在面对危机和困境时,潜质被唤醒,生成为应对困难的力量;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正在使得人类的这样一个规则清晰可见——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超越和克服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它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它使人在遇到挑战甚至危险和非常严重的危机后仍然能顺利地反弹复原的能力,其临床使用领域主要包括边缘青少年、家庭治疗和精神病人等领域;家庭在成员遭遇到不幸事件时仍能够发挥比较好的功能;那些有过创伤经历的人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三、病态视角的假设;优势视角是对病态模式的反思和批评,认为在病态学模式背后有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反过来为案主刻画出一幅并不可爱的图画,主要有以下假设1贴上问题或病态的标签,认为案主有已命名的问题或病态;对于各种类型的诊断的标签很快成为案主的“主要身份”,被贴上标签的人的社会身份或地位将会贬低,成为“异类”;2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倾向;强化案主的问题导致一系列对案主,案主环境,案主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悲观期望和预测,对案主的看法经过多次重复,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认为自己的无力感,这些看法会融入他们个人对自己的社会认同,也使得他们自己对应付逆境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悲观主义和负面的思想,产生对他人的依赖;3案主问题的个人化,导致问题评估中环境的抽离;以问题为本的评估鼓励对案主个人式的而非生态式的解释,忽视案主生活的重要要素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及忽略这些要素如何导致和影响一个人的失败或错误;4假设所有的障碍都由疾病导致,于是假定问题的解决之道必在于此;认为在原因与治疗直接存在线性简单关系的理念,忽略了案主情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把个人,家庭,朋友,社区这些可能带来改变的能力和资源抛在一边,妨碍对案主应对逆境可能应变能力的探究,以及缺乏对案主问题,需要,可能性的了解,对案主问题进行简单的归因;四、优势视角的核心信念1优势;Saleebey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 感悟,故事,灵性和社区资源;人们在创伤,疾病,困惑,压迫之中挣扎和抗争时,人们能够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获得东西,获益于困难和失望的经验,人们在经历痛苦和危难之后可能伴随着成长,因为曾经面对的困难甚至创伤性事件导致遇到另外的挑战之时具有更大的信心或者处理逆境的能力的提升;当困扰浮现时,人们会发现以前所不知的来自他人的资源并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性,这就为改变提供了动力基础;2赋权empowerment;认为探求人们内部的力量就“必须推翻和抛弃歧视性的标签;为家庭,机构和社区资源的连接提供机会,让受害者远离自己的思维定式,确信人们的梦想”;3成员资格 membership;优势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人员承认所有的服务对象与自己一样,是一类成员,并享有与身份随之而来的自尊,尊重和责任,而不是将其身份边缘化和异化;成员资格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人们必须走到一起,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需要得到满足,不公平受到重视,从而实现他们的梦想;4抗逆力resilience;它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研究和实践证明,人们在遭遇不幸与磨难时会反弹,会努力去克服和超越不幸与磨难带来的负面效应Saleebey,2004;4.“治愈和整合”healing&wholeness5.“对话与合作”6.“悬置怀疑”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 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 Drive或Death Instinct;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十二、生态系统理论许多传统的理论认为,人进入了老年期应该以享受为生活目标而不再需要社会化了,传统社会的老年人具有天然的教化权位,他只对别人施行教化,而自己则决不会重新面对社会化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继续社会化,主要的理由之一在于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及影响表现为: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在家庭中,由“家长”角色转换为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它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3工具。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1.赋权理论。
该理论也被称为“增权理论”“充权理论”。
其主要观点有:(1) 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压迫造成的;(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4)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赋权理论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消除环境的障碍,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增强他们的权能。
2.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
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是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增加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3.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该理论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是服务对象个人及其在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等级构成。
马斯洛认为,人在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会转而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社 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
社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社会工作计划书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重要工具,它基于一系列的理论和理念来指导实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理解问题、制定策略和评估效果的框架。
一、心理社会理论心理社会理论强调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不仅仅受到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
在社会工作计划中,运用心理社会理论可以帮助工作者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
例如,一个青少年出现行为偏差,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心理问题,还可能与家庭关系紧张、学校环境压力大等社会因素有关。
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学校等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和合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学校支持等,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环境。
二、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往往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导致的。
社会工作者运用这一理论时,会注重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比如,一个失业者因为多次求职失败而感到沮丧和绝望,产生了“我永远找不到工作”的消极想法。
工作者可以通过与他交流,引导他发现这种想法的不合理性,并帮助他树立更积极的认知,如“每次面试都是一次经验积累,我总会找到适合的工作”。
同时,还可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如学习新技能、拓展求职渠道等,以改变他的消极行为。
三、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个体、家庭、社区等看作是相互关联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社会工作计划中,系统理论可以帮助工作者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一个家庭中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孩子自身的情况,还要考虑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环境等系统因素。
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分析,工作者可以制定出综合的干预方案,包括对孩子的辅导、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合作等,以促进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问题。
社会工作中常用理论合集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速查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网络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镜中我理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九型人格理论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化理论活动理论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场地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增权”或“倡导”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家庭结构图、社会生态系统图社会工作常用理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其理论基础具有综合性。
以下我们主要介绍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或直接影响的一些理论、学说。
这些理论、学说即构成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支持网络一)发展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
(二)基本假设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
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
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
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
社会支持网络为外在资源之一种,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三)定义A.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
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
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
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繁衍对停滞(8)自我整合对失望七、九型人格理论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
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戴维•丹尼尔斯(David Daniels)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
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个人修养与自我提升、历练提供深入的洞察力,与当今其它性格分类法不同,九型性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
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人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完全接纳自己的短处、活出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与别人建立更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
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
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
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
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
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
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
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
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社会支持网络(一)发展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
(二)基本假设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
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
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
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
社会支持网络为外在资源之一种,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三)定义A.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B.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四)分类社会支持网络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按内涵分,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按主/客观来分,可以分为实际支持和主观感受。
另外一种分法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其中有形的支持保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
(五)功能A.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显著提高;B.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者减少危机的发生;C.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社会支持程度之影响因素A. 发展因素: 个人过去经验对其社会生活之影响。
B. 个人因素: 如坚毅的性格、自尊、学识等。
C. 环境因素:物理与社会环境影响(七)应用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十、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
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
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优势视角超越了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其关注点在于个案的优势、潜能和成绩,这一突破在社工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
它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认为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
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塞勒伯明确提出:“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
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
”塞勒伯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发挥案主的优势方面做得不够。
“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鼓励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
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
其实这个公式很简单: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1)赋权(empowerment)。
西门(Barbara Levy Simon)将赋权的概念建立于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Simon,1994,转引自Saleebey,2004);(2)成员资格(memb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