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的工作原理
![视频编码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577d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3.png)
视频编码的工作原理在现代社会中,视频编码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观看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本文将介绍视频编码的工作原理。
一、视频编码的定义及背景视频编码是一种将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压缩格式的技术。
它通过减少视频数据的冗余来实现对视频的高效压缩,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1. 采样和量化在视频编码的过程中,输入视频信号首先会经过采样和量化两个步骤。
采样是指将连续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视频信号,而量化则是将离散的视频样本映射到离散的数值范围内。
2. 变换和编码接下来,视频信号会通过变换和编码两个步骤来进一步压缩。
变换是指将视频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之间进行转换,常用的变换方法包括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变换。
编码则是将变换后的视频信号进行熵编码,通常使用的是基于H.264或HEVC标准的编码方法。
3. 压缩和解压缩编码完成后,视频信号会被压缩为较小的文件大小。
这样,视频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或存储在设备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压缩的视频文件后,需要进行解压缩才能还原为原始的视频信号。
解压缩过程与压缩过程相反,包括解码和恢复两个步骤。
三、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视频编码标准是用于指导视频编码的技术规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1. MPEG-2MPEG-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和广播等领域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采用了基于块的编码方法,通过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冗余进行压缩。
2. H.264/AVCH.264/AVC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视频和蓝光光盘等领域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码算法,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视频质量。
3. HEVCHEVC是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的缩写,也被称为H.265。
它是目前最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和更好的视频质量,适用于4K和8K超高清视频。
视频编码技术-PPT
![视频编码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846ba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a.png)
1.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视频文件格式 3.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4.视频压缩标准
学习目标
掌握视频数字化方法 了解视频文件格式 掌握视频压缩编码原理(预测编码、变换编
码、统计编码原理)
理解视频压缩标准( MPEG标准 )
3.1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1.视频相关的基本概念
所谓视频(video frequency ),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 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 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 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即视频是由一系列单独的 静止图像组成,其单位用帧或格来表示;
(1)本地影像视频格式
-MOV格式,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 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 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 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 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 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Avid Media composer非线性编辑软件支持该格式。
同步信号
)
地(色度)
S-Video四芯插头(座)
地(亮度)
2.视频的采集及数字化
视频采集卡的接口
莲花接头
2.视频的采集及数字化
视频采集卡的接口 IEEE1394接口
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800Mbps的 高速。1394接口具有把一个输入信息源传来的数据向 多个输出机器广播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家庭视听的连接。 由于该接口具有等时间的传送功能,确保视听AV设备 重播声音和图像数据质量,具有好的重播效果。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 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而能继续保 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视频编码算法分析
![视频编码算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3876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2.png)
视频编码算法分析视频编码算法是一种将视频信号压缩的技术。
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所需的带宽,并使视频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占用更少的空间。
本文将对常见的视频编码算法进行分析,包括H.264、HEVC和AV1。
一、H.264编码算法H.264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频编码算法,也被称为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简称AVC)。
它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压缩技术,包括帧内预测、帧间预测、运动估计、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
在H.264编码中,帧内预测通过在当前帧中寻找与之前已编码帧相似的像素块来减小冗余信息。
帧间预测则利用帧内预测的结果和运动向量进行帧间像素块的预测,从而进一步减小冗余。
运动估计是H.264编码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相邻帧进行运动检测和估计,找到最佳的运动向量来描述帧间的运动。
运动估计可以减少帧间差异,从而有效地压缩视频数据。
变换编码主要利用了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简称DCT)来将时域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
通过对频域数据进行量化和编码,可以进一步减小视频数据的体积。
最后,H.264使用了基于Huffman编码的熵编码来进一步压缩数据。
熵编码通过对常出现的模式进行编码来减小数据传输所需的比特数。
总体来说,H.264编码算法在提供较高视频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压缩视频数据,减少传输和存储所需的带宽和空间。
二、HEVC编码算法HEVC是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简称HEVC)的缩写。
它是H.264的继任者,采用了更先进的压缩技术,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并进一步减小数据的体积。
与H.264相比,HEVC在帧内和帧间预测、运动估计、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例如,HEVC引入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式,称为HEVC中的变换单元(Transform Unit,简称TU),可以进一步提高帧内和帧间的预测精度。
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f30738ca08a1284ac85043db.png)
其他的变长编码 与哈夫曼和基于哈夫曼的编码一样,一些其他的 VLC方法被用在了视频 编码的程序中.基于哈夫曼 编码的一个很大的不利是它们对于传输错误是敏 感的.在VLC序列的错误会导致解码器损失同步信 息,不能正确地进行解码,这样就导致了使解码处于 混乱状态.一个预定义的编码表的缺点在于解码端 和编码端必须保存同样的码表.一个可代替它的方 式是用如果输入的符号已知时可自生成码的方法, 比如说指数Golomb编码法.
一个自然视频场景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 的。用数字的形式表示一个视频场景包括 在空间对实际场景进行采样(通常是通过在 视频图形面上用长方形格处理)和时间采样 (以一系列以某时间间隔采样得到的静态帧 组成)。 每一个时空采样(像素)用一个数或一组 数来表示,用来描述采样点的亮度和色度。
一个可动的视频图像是通过对信号在周期性的时 间间隔上进行快照得到的 一个高的时间采样率(帧率)会产生更加平滑的运 动但是它就要求有更多的采样被捕捉并被保存。 在10帧每秒之下的帧率被用于一些很低码率的视 频通信中在10-20帧每秒是比较经典的低码率视频。 在25-30帧每秒进行采样是标准电视信号图象的采 样帧率50-60帧每秒就可以形成平滑的运动(代价 就是帧率太过高,传输和存储的压力大).
视频编码基础(2)
视频压缩(视频编码)是把数字视频流序列用 更少的数据位进行存放的方法 压缩包括一对互补的系统,一个编码器 (encoder)和一个解码器(decoder).编码器把原 数据在传输或存放之前转变为压缩格式(占 用更少的数据位),而解码器把压缩的格式转 换到原来的视频数据格式上. 编码器/解码器对经常被叫做 CODEC(enCOder/DECoder)
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
![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a2e2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2.png)
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视频编码是指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它是数字视频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数字视频处理中,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对于视频质量、传输效率、存储空间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包括H.264/AVC、H.265/HEVC以及未来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4/A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它由ITU-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 (VCEG) 和ISO/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MPEG) 共同制定。
H.264/AVC采用了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能够在保持较高视频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这使得H.264/AVC成为了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数字电视、蓝光光盘等领域的主流视频编码标准。
随着视频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视频编码标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H.265/HEVC作为H.264/AVC的后继者,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压缩技术,能够将视频压缩率提高约50%,同时保持与H.264/AVC相当的视频质量。
H.265/HEVC在4K、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和未来视频编码的重要标准。
除了H.264/AVC和H.265/HEVC之外,未来的视频编码标准也备受关注。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对视频编码标准的需求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未来的视频编码标准将会更加注重对多种场景的适配性,包括移动端、云端、边缘计算等不同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在数字视频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264/AVC和H.265/HEVC作为当前的主流视频编码标准,分别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的视频编码标准也将会不断演进,以适应多样化的视频应用需求。
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会推动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视频体验。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66dc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e.png)
剪辑中编码格式名词解释
剪辑中的编码格式指的是视频或音频文件所使用的压缩算法和
数据格式。
这些编码格式可以影响文件的大小、质量和兼容性。
在
视频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对于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视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包
括H.264、H.265、MPEG-2、MPEG-4等。
H.26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
频压缩标准,它可以在保持相对较高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减小文件大小。
H.265是H.264的升级版,提供更高效的压缩和更好的画质,
但是在一些老旧的设备上可能不太兼容。
MPEG-2常用于DVD视频,MPEG-4则常用于在线视频和流媒体。
接下来是音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MP3、AAC、WAV、FLAC等。
MP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损压缩格式,它可以显著减
小音频文件的大小,但会损失一些音质。
AAC是一种更先进的音频
编码格式,提供更好的音质和压缩效率。
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保留了原始音频的所有信息,因此文件较大。
FLAC也是一种无损格式,相比WAV更高效地压缩音频文件。
在剪辑中,了解不同的编码格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输出格式。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在网络上分享视频,我们可能会选择H.264编码以确保良好的质量和较小的文件大小。
而如果我们需要制作高保真音频,我们可能会选择无损的音频编码格式,如WAV或FLAC。
总之,了解剪辑中的编码格式对于保证视频和音频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兼容性非常重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视频编码概念和主要编码算法
![视频编码概念和主要编码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6aa8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b.png)
视频编码概念和主要编码算法视频编码是将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视频的过程,它使用编码算法来减少视频数据的冗余,并在保持视觉质量的同时减小文件大小。
视频编码对于视频传输、存储和分享非常重要。
视频编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移除冗余和统计特性来降低视频信号的数据率,而同时保持所需质量的最佳可视效果。
视频编码算法通常包含两个主要阶段:预处理和压缩编码。
预处理阶段是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以突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并减少冗余。
这些预处理技术包括空间和时间滤波、亮度和色彩空间转换等。
压缩编码阶段是将预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压缩为尽可能小的比特流,通常使用有损压缩算法。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视频编码算法:1.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算法:MPEG是一组用于压缩和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的标准。
MPEG算法基于空间和时间冗余的概念,通过运动估计、运动补偿和离散余弦变换等技术来压缩视频数据。
2.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算法:H.26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高效的压缩性能。
它采用了运动估计、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多种技术,并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帧内预测和熵编码上下文建模,以提高编码效率。
3. VP9算法:VP9是Google开发的一种开放源码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实现高效的视频压缩。
VP9算法采用了类似于H.264的技术,并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如可变块大小和有损连续运动估计,以提高编码效率和视频质量。
4. AV1算法:AV1是一种由Alliance for Open Media开发的新一代开放源码视频编解码器。
AV1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如双向预测、变换编码和可变块大小等,以提供更好的压缩效率和视频质量。
这些视频编码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技术要求。
不同的编码算法有不同的性能和兼容性,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算法。
总之,视频编码是对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压缩的过程。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5e103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e.png)
视频剪辑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视频创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制作个人的 vlog、精彩的短视频,还是专业的影视作品,视频剪辑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视频剪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编码设置则是影响视频最终质量、文件大小和播放兼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编码。
简单来说,编码就是将视频数据转换为特定格式的过程,以便于存储、传输和播放。
不同的编码格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对于视频剪辑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 H264、H265(也称为 HEVC)、VP9 等。
H264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编码格式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播放器都能够支持。
如果您的视频需要在各种平台上广泛传播,并且对文件大小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那么 H264 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265 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编码格式,它在相同的视频质量下,能够比 H264 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带宽。
但是,由于其相对较新,一些老旧的设备和播放器可能不支持 H265 编码的视频,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播放设备的兼容性。
VP9 是由谷歌开发的一种开放源代码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应用于网络视频领域。
它在高分辨率视频的压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除了编码格式,还有一些其他的编码设置也会影响视频的质量和文件大小。
例如,码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码率越高,视频的质量通常就越好,但文件大小也会相应增大;码率越低,文件大小会减小,但可能会导致视频质量下降,出现模糊、卡顿等问题。
在选择码率时,需要根据视频的内容和用途来决定。
如果是一些画面变化剧烈、细节丰富的视频,如体育赛事、动作电影等,就需要较高的码率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性;而对于一些画面相对简单、静态的视频,如讲座、演示文稿等,可以适当降低码率,以减小文件大小。
帧率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常见的帧率有 24fps、30fps 和60fps 等。
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810a67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4.png)
发展历程
传统的压缩编码是建立在香农(Shannon)信息论基础上的,它以经典的集合论为基础,用统计概率模型来 描述信源,但它未考虑信息接收者的主观特性及事件本身的具体含义、重要程度和引起的后果。因此,压缩编码 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以香农信息论为出发点,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不同角度考虑,数据压缩编码具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H.263
图像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H.263标准是甚低码率的图像编码国际标准,它一方面以H.261为基础,以混合编码 为核心,其基本原理框图和H.261十分相似,原始数据和码流组织也相似;另一方面,H.
分辨率与监控
分辨率
最佳方式
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以下分辨率:SQCIF、QCIF、CIF、4CIF。
2022年7月,中国AVS3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被正式纳入国际数字视频广播组织(DVB)核心规范。
简介
视频是连续的图像序列,由连续的帧构成,一帧即为一幅图像。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当帧序列以一定 的速率播放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动作连续的视频。由于连续的帧之间相似性极高,为便于储存传输,我们需要对 原始的视频进行编码压缩,以去除空间、时间维度的冗余。
分辨率新的选择-528x384。
2CIF(704x288)已被部分产品采用,用来解决CIF清晰度不够高和4CIF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但由 于704x288只是水平分辨率的提升,图像质量提高不是特别明显。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另外一种2CIF分辨率528x384,比704x288能更好解决CIF、4CIF的问题。特别是在 512Kbps-1Mbps码率之间,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图像,满足用户较高图像质量的要求。这一分辨率已被许多络多 媒体广播所采用,被广大用户所接受。比如杭州通上影院是采用512x384分辨率,在768k下能稳定地获得近似DVD 的图像质量。
视频编码技术入门:从0开始的教程(八)
![视频编码技术入门:从0开始的教程(八)](https://img.taocdn.com/s3/m/3251a0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7.png)
视频编码技术入门:从0开始的教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增大,视频成为网络上最为流行的媒体形式之一。
从时下火爆的短视频平台到在线教育、视频会议等,视频无处不在。
而作为视频技术中的核心环节,视频编码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视频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常见算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方面面。
一、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在了解视频编码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是将原始视频信号通过压缩算法转化为数字数据,以便存储、传输和播放。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和压缩数据量,使得视频能够在特定的带宽或存储空间下传输或存储。
视频编码的核心之一是压缩算法。
常用的压缩算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保持了原始视频信号的完整性,但压缩比较低;有损压缩则通过舍弃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来提高压缩比,但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画质损失。
二、常见的视频编码算法1. MPEG系列算法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系列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视频编码标准之一。
它包括了MPEG-1、MPEG-2、MPEG-4等不同的标准。
其中,MPEG-2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等领域,而MPEG-4则常用于视频会议、流媒体等应用场景。
2. /AVC/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之一。
它通过引入先进的预测、变换和量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视频的压缩性能和图像质量。
/AVC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平台、高清电视和视频通信等领域。
3. VP9VP9是由Google开发的一种开放源代码的视频编码标准。
与相比,VP9具有更高的压缩性能,能够在相同画质下实现更低的比特率。
目前,VP9广泛应用于YouTube等视频平台,以及谷歌的各种视频通信工具中。
三、实践应用了解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算法后,我们来看一下视频编码技术的实践应用。
1. 视频传输视频传输是视频编码技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视频编码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4a4f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c.png)
视频编码标准视频编码标准是指对视频图像进行压缩和编码的技术规范,它对视频图像的质量、压缩率、传输速率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以便不同厂家的设备和软件能够互相兼容、互相通信。
视频编码标准的制定对于视频传输、存储、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谈H.264/AVC标准。
H.264/AVC是一种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它在图像质量和压缩率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H.264/AVC标准采用了先进的运动补偿、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技术,能够将视频信号压缩到很小的体积,并且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因此,H.264/AVC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互联网视频、手机多媒体等领域。
其次,我们介绍一下H.265/HEVC标准。
H.265/HEVC是H.264/AVC的后继标准,它在视频压缩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
H.265/HEVC标准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运动估计、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技术,能够将视频信号压缩到更小的体积,同时保持更高的图像质量。
相比于H.264/AVC标准,H.265/HEVC标准在同样的图像质量下,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因此在4K超高清视频、8K超高清视频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另外,我们还要提到VP9标准。
VP9是由Google公司推出的一种开放式视频编码标准,它主要应用于互联网视频领域。
VP9标准采用了先进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技术,能够将视频信号压缩到更小的体积,并且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与H.264/AVC和H.265/HEVC标准相比,VP9标准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能够在同样的码率下实现更高的图像质量。
总的来说,视频编码标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出现,为视频传输、存储、处理等方面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e1dd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png)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视频编码是将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数据,以便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过程。
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域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视频信号中的冗余信息主要分为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
空间域压缩通过去除空间冗余来减少数据量。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压缩方法。
DCT将视频分解为一组频率分量,通过保留重要的频率成分,舍弃不重要的频率成分来进行压缩。
2. 时域压缩(Temporal Compression):视频信号中的时间冗余主要源于帧间的冗余信息。
时域压缩通过利用帧间跳动(Inter-frame Prediction)来减少冗余。
常用的方法有帧内预测(Intra-frame Prediction)和帧间预测(Inter-frame Prediction)。
帧内预测利用当前帧的局部像素信息来预测当前帧的像素值,帧间预测利用前后帧之间的相关性来预测当前帧的像素值。
通过将预测误差编码为残差(Residuals),可以进一步减少数据量。
3. 熵编码(Entropy Coding):熵编码主要用于进一步减小数据量,通过统计学原理将频繁出现的信息用较少的比特表示,而将不经常出现的信息用较多的比特表示。
最常用的方法是霍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它将出现概率较高的符号用较短的编码表示,出现概率较低的符号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4. 帧率控制(Frame rate control):帧率控制用于调整视频的播放速率和帧率。
通过控制每秒播放的帧数,可以达到节省存储空间和降低传输带宽的目的。
帧率控制方法包括丢帧(Frame Dropping)和插帧(Frame Interpolation)。
丢帧方法根据需要丢弃一些帧,插帧方法则根据需要生成新的帧。
综上所述,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间域压缩、时域压缩、熵编码和帧率控制等。
视频编码中常用的标准尺寸和码率有哪些
![视频编码中常用的标准尺寸和码率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3b5b6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6.png)
视频编码中常用的标准尺寸和码率有哪些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高清、流畅的视频播放,视频编码成为了关键技术之一。
而在视频编码中,标准尺寸和码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会介绍视频编码中常用的标准尺寸和码率,并阐述其特点和应用。
一、标准尺寸1. 480p(720×480)480p是一种标准的视频尺寸,它的分辨率为720×480。
这种尺寸适用于标清视频,常见于DVD、一些低分辨率的网络视频以及部分移动设备。
480p的优点是文件较小,适合在低带宽环境下播放,但缺点是画质相对较低。
2. 720p(1280×720)720p是高清视频的标准尺寸,它的分辨率为1280×720。
这种尺寸适用于高清视频,常见于电视节目、蓝光光盘以及大部分的在线视频平台。
720p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画质和较小的文件大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频尺寸。
3. 1080p(1920×1080)1080p是全高清视频的标准尺寸,它的分辨率为1920×1080。
这种尺寸适用于高质量的高清视频,常见于电影、电视剧以及一些专业视频制作。
1080p的优点是具有极高的画质,但相应地文件大小也较大,适用于有足够带宽和存储空间的环境。
4. 4K(3840×2160)4K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视频尺寸,它的分辨率为3840×2160。
这种尺寸适用于超高清视频,常见于一些高级电视、电影院以及专业的影视制作。
4K的优点是拥有极高的画质和细节展示能力,但相应地文件大小巨大,需要更高的带宽和存储能力。
二、码率1. 低码率低码率指的是视频流的传输速率较低,文件大小相对较小。
低码率适用于低带宽环境下的视频播放,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
然而,低码率的缺点是画质相对较差,细节展示不够清晰。
2. 中码率中码率是一种折中的选择,既保证了一定的视频画质,又控制了文件大小。
视频编码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220a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5.png)
视频编码标准视频编码标准是指在数字视频压缩领域中,为了实现视频信号的高效传输和存储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视频压缩的效率,降低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成本,同时保证视频质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视频编码标准已经成为数字视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视频压缩、传输和存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PEG系列是视频编码标准中最为知名和广泛应用的一类标准。
MPEG-2是广播和DVD视频的标准,它采用了一种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的视频压缩算法,可以在有限的带宽下传输高质量的视频信号。
MPEG-4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它支持更多的多媒体功能,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和二维/三维图形等。
而H.264/AVC是一种更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它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和更小的文件大小,适用于互联网视频传输和高清晰度电视等领域。
除了MPEG系列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视频编码标准,如VC-1、VP9等。
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标准。
在选择视频编码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视频信号的特性、传输带宽、存储容量、解码器的性能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视频压缩效果。
随着4K、8K超高清视频的兴起,视频编码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已经成为了4K视频的主流标准,它可以将视频压缩率提高到原先的一半,同时保持相同的视频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编码标准将会更加高效和先进,为数字视频的传输和存储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的来说,视频编码标准是数字视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于视频压缩、传输和存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编码标准将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数字视频的传输和存储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选择视频编码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视频压缩效果。
视频编码格式比较
![视频编码格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b955a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d.png)
视频编码格式比较视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在数字视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编码格式可以影响视频的质量、存储需求和传输效率。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H.264H.264,也被称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视频编码格式。
它采用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较高视频质量的同时,实现相对较低的比特率。
H.264广泛应用于数字广播、视频会议、在线视频和蓝光光盘等领域。
优点:1. 高压缩性能:H.264能够将视频压缩至较低的码率,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2. 高画质:H.264采用了一系列高级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细腻的图像质量。
3. 广泛支持:H.264得到了各大设备和平台的广泛支持,包括大多数网络浏览器、移动设备和视频播放器。
缺点:1. 复杂的编码算法:H.264的编码算法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
2. 潜在的专利费用:H.264的标准涉及了一些专利技术,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专利费用。
二、H.265H.265,亦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H.264的继任者。
它在继承H.264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视频的压缩性能。
H.265广泛应用于网络流媒体、4K和8K超高清视频等领域。
优点:1. 更高的压缩率:H.265相较于H.264可以在相同画质下实现更高的压缩比,降低了存储和传输成本。
2. 较好的视频质量:H.265在更低的比特率下可以提供较好的视频质量,细节保留更好。
3. 较好的兼容性:H.265视频可以在H.264支持的大多数设备上进行播放。
缺点:1. 高编码复杂度:H.265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相较于H.264编码时间更长且对处理器性能要求更高。
2. 版权费用:H.265同样涉及了一些专利技术,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相关费用。
三、VP9VP9是Google推出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应用于网络视频的传输和存储。
视频编码技术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分析
![视频编码技术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dd80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8.png)
视频编码技术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分析一、引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为实时视频传输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使得在有限的带宽和存储资源下实现更高质量的视频信号成为可能。
本文将分析不同编码技术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1.编码格式:视频编码格式是视频压缩的标准,视频编码格式包括 MPEG、H.264、H.265 等。
2.压缩率:指在编码过程中压缩后数据的大小和未压缩数据大小的比值。
压缩率越高,压缩后数据量越小,但是视频质量也随之减少。
3.码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或记录的比特数。
码率越高,视频质量越高,但是带宽和存储资源需要的相应也越大。
三、常用编码格式及其影响1.MPEG编码格式MPEG编码格式是一种常用的视频编码格式。
该编码格式通过消除视频中的冗余信息来实现视频压缩。
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压缩率较高,因此在实时视频传输和存储中应用广泛。
2.H.264编码格式H.264编码格式是现在最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相对于MPEG4,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然而,它的压缩率也直接影响了视频质量。
当H.264编码器的压缩率过高时,会发生图像崩溃现象,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3.H.265编码格式H.265编码格式是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格式。
相对于H.264,它在保证同样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数据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了传输和存储开销。
但是,为了实现更高的压缩率,H.265的编解码器对设备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可能会降低实时视频传输的稳定性。
四、要素影响1.编码器性能编码器的性能可能会影响视频的质量。
当编码器执行压缩时,它需要花费大量的计算资源。
如果硬件不足,可能会出现帧速率降低等情况。
这些都会影响视频的质量,最终导致视频崩溃或画面模糊不清。
2.视频内容视频内容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视频的质量。
例如,传输一个动态的视频与一个静态的视频进行比较,前者可能需要更高的码率来保证较高的质量。
在压缩率相同的情况下,动态的视频可能会崩溃或者视频质量下降。
视频编码和码流分析的基础知识
![视频编码和码流分析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23af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5.png)
视频编码和码流分析的基础知识视频编码是指将原始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并通过压缩算法将其表示为更小的数据量的过程。
视频编码的目标是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以便有效地传输和存储。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视频帧分割成更小的块,并对每个块进行压缩编码。
在视频编码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基本的技术,包括运动估计、变换编码和熵编码。
运动估计是视频编码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视频帧之间的时间关系来找到相邻帧中的运动进行描述。
通过检测像素之间的运动,可以减少每一帧的冗余信息,从而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变换编码是另一个重要的视频编码技术,它通过对图像进行变换来减少数据的相关性。
常用的变换编码算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变换。
这些算法能够将图像从时域转换为频域,从而提取出图像的主要能量分量,并将其编码和存储。
熵编码是视频编码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它是为了进一步减小数据的大小而进行的。
熵编码利用信息论中的熵原理,将频繁出现的数据编码为较短的码字,而将不常出现的数据编码为较长的码字。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压缩率。
码流分析是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视频流的解码,可以获取视频的各个参数,如帧率、宽高比和码率等。
同时,码流分析还可以对视频质量进行评估,如检测失真、估计编码效率等。
为了进行码流分析,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软件。
常用的码流分析工具有FFmpeg、MediaInfo和Bitrate Viewer等。
这些工具可以分析视频的码率、帧率、I帧和P帧的比例等关键参数,从而评估视频的质量和编码效率。
总结起来,视频编码和码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视频处理技术。
视频编码利用压缩算法来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从而实现有效地传输和存储。
而码流分析可以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和分析,从而评估视频的质量和编码效率。
这些基础知识是视频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掌握视频编码和码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编码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83635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视频编码标准视频编码标准是指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时所采用的压缩标准。
在数字视频技术中,视频编码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视频的质量、传输速度和存储空间。
目前,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H.265、VP9等。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4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视频编码标准,也被称为MPEG-4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
它采用了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减小文件大小。
H.264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蓝光光盘、数字电视等领域,是当前最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之一。
然而,随着4K、8K等超高清视频的普及,H.264的压缩效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5是H.264的升级版,也被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265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比H.264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比,因此能够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H.265在4K、8K视频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在未来会逐渐取代H.264成为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
然而,由于H.265相对较新,它的编码速度相对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VP9是由Google推出的开放式视频编码标准,旨在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
VP9在保证视频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比H.264和H.265更高的压缩比,因此能够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VP9被广泛应用于YouTube、Netflix等视频平台,而且得到了诸多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的支持。
然而,VP9相对较新,尚未得到广泛的硬件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H.264、H.265和VP9是当前较为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
在选择视频编码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视频质量、压缩比、编码速度、硬件支持等因素。
视频编码原理
![视频编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50e4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1.png)
视频编码原理
视频编码主要涉及以下原理:运动补偿、空间域压缩、频域压缩、色度和亮度压缩。
运动补偿是视频编码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视频中连续帧之间的相似性来减少编码的数据量。
它通过在目标帧中查找与参考帧最相似的区块,并对目标帧中的差异进行编码。
这样,只需传输目标帧与参考帧的差异数据,从而实现对视频的高效压缩。
空间域压缩采用各种编码技术来消除冗余信息,如空间滤波、目标区块分割、重要性排序等。
其中,空间滤波主要通过去除空间冗余来减少数据量。
目标区块分割则将画面划分为多个区块,并对每个区块进行独立编码,以提高压缩比。
重要性排序则根据每个区块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编码,优先传输重要的区块信息。
频域压缩则是利用视频信号在频域上的特性进行压缩。
它首先将视频信号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转换为频域表示,然后使用量化和编码技术对频域系数进行处理。
量化过程将频域系数按照一定的量化步长进行近似,从而减少数据量。
编码过程则利用编码表对量化后的系数进行编码,以进一步减小数据大小。
色度和亮度压缩是指对视频中的颜色信息和亮度信息进行分别编码的过程。
由于人眼对亮度的敏感度高于对色度的敏感度,所以可以对亮度信息进行更精细的编码,而对色度信息进行相
对较低的编码。
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数据量,同时保持视频的视觉质量。
通过以上原理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视频编码可以实现对视频数据的高效压缩,从而减小存储和传输的开销,并保持较好的视觉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EG2有两个大的特点,一个是运动补偿带来的高压缩比,另一个就是 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参数的调节做到码率可变。 以下是几种典型应用: 1、数字化片库:压缩比的提高对节目的存储所需要的资源大大降低。采 用基于MPEG2的数字化节目库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取得很好的效益。 2、节目传输:高压缩比和可变的输出码率使得MPEG2技术在节目传播应 用上发展迅速。在低至1.5MBIT/S的码率下,MPEG2数据流仍然能提供相 当的图象质量,因此目前的模拟电影频道甚至可以传送四路电视节目。这 在地面广播、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上都很有吸引力,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3、高清晰度电视:由于高清晰度电视的分辨率很高,带来的问题是所需 的节目传输带宽很高,必须使用高压缩比才有可能传送高清晰度电视。在 这一点上,目前只有MPEG2技术能够胜任。 4、在数字化视频磁带、激光视盘、电视会议以及数字照相机等方面, MPEG2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I帧编码是采用帧内编码方式,为了减少空间域冗余, P帧和B帧是采用帧间编码方式,为了减少时间域冗余。
编码过程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第1步: 选择一个I帧、P帧或B帧; 第2步:在B帧或P帧情况下执行运动补偿; 第3步:对8×8块进行DCT变换; 第4步:对变换后得到的系数进行量化; 第5步:进行变长编码。
4. 量化 H.264中可选52种不同的量化步长,步长是以 12.5%的复合率递进的,而不是一个固定常数
H.264编码
5.熵编码 视频编码处理的最后一步就是熵编码,在H.264中采用了 两种不同的熵编码方法:通用可变长编码(UVLC)和基于文 本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
H.264典型应用
视频部分包含视频数据的编码方式以及解码过程。采用的编 码方式是混合编码方式。 音频部分包含了音频数据的编码表达式以及解码过程。
MPEG-2视频编码
MPEG-2有三种编码方式:
1.帧内压缩编码方式 2.帧间压缩编码方式 3.帧内及帧间压缩编码方式
MPEG-2视频编码
MPEG中有3种帧: .独立帧(Intraframes),又称为I帧,它被单独编码; .预测帧(Predicted frames),又称为P帧,它要依据前1个I帧或P帧进行编码; .双向参考帧(Bi-directionally interpolated frames),又称为B帧,它要同时参 考前1帧和后1帧进行编码。通过对运动矢量和DCT系数进行游程编码,就可以大量减 少图象的bit数。
H.264编码
编解码流程主要包括5个部分:
帧间和帧内预测(Estimation)、变换(Transform)和反变换、 量化(Quantization)和反量化、环路滤波(Loop Filter)、熵 编码(Entropy Coding)。
1.帧内预测编码 帧内编码用来缩减图像的空间冗 余。 H.264提供9种模式进行4×4像素 宏块预测,对于图像中含有很少 空间信息的平坦区,H.264也支持 16×16的帧内编码 包括1种直流预测和8种方向预测。 9种亮度预测模式,4种色度预测 模式
AVS视频编码
AVS视频标准定义了I帧、P帧和B帧三种不同类型的图像 I帧中的宏块只进行帧内预测 P帧和B帧的宏块则需要进行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 预测残差进行8×8整数变换(ICT)和量化,然后对量化系数进行zig-zag 扫描(隔行编码块使用另一种扫描方式),得到一维排列的量化系数,最 后对量化系数进行熵编码。 AVS视频标准的变换和量化只需要加减法和移位操作,用16位精度即可完 成。 AVS视频标准使用环路滤波器对重建图像滤波,一方面可以消除方块效应, 改善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编码效率。滤波强度可以自 适应调整。
H.264简介
H.264标准和MPEG-4第10部分(正式名称是ISO/IEC 14496-10)在编解码技术 上是相同的,这种编解码技术也被称为AVC,即高级视频编码。 H.26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 之后的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它即保留了以往压缩技术的优点和精华又 具有其他压缩技术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 1.低码率(Low Bit Rate):和MPEG2和MPEG4 ASP等压缩技术相比,在同 等图像质量下,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 显然,H.264压缩技术的采用将大大节省用户的下载时间和数据流量收费。 2.高质量的图象:H.264能提供连续、流畅的高质量图象(DVD质量)。 3.容错能力强:H.264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 错误的必要工具。 4.网络适应性强:H.264提供了网络抽象层(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例如互联网,CDMA, GPRS,WCDMA,CDMA2000等)。
MPEG-2压缩编码
2. 时间上的冗余
使用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对于活动图像多数情况下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图像在运动, 即使有大范围的活动部分,前后帧尽管有很大区别,但移动 物体本身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因此只需要找到图像中某 一部分运动了多少就可以在前一帧找到相应图像的内容,这 个查找过程称为运动估值,其表达方式是运动矢量;而把前 一帧相应的运动部分补过来,得到其剩余的不同部分的过程 称为运动补偿。就这样,采用运动补偿可以有效地去除视频 信号在时间方向的重复信息,达到压缩的目的。
MPEG-2、H.264和AVS
MPEG-2标准简介
MPEG-2标准由系统、视频、音频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系统部分描述音频、视频以及其他数据基本码流之间如何复 用成单一码流,并保证基本流之间的同步关系。系统层有两 种组成方式:程序流(PS)和传输流(TS)。视频、音频等 基本码流先打包成PES,再复用成适合于传输用的传输流和适 合于存储用的程序流。
宏块分割
H.264编码
3.整数变换
在变换方面,H.264使用了基于4×4像素块的类似于DCT的 变换,但使用的是以整数为基础的空间变换,不存在反变换因为取 舍而存在误差的问题,变换矩阵如图5所示。与浮点运算相比,整 数DCT变换会引起一些额外的误差,但因为DCT变换后的量化也存 在量化误差,与之相比,整数DCT变换引起的量化误差影响并不大。 此外,整数DCT变换还具有减少运算量和复杂度,有利于向定点 DSP移植的优点。
高标清H.264录播系统提供优良画质的数字视音频内容播放, 并支持多网络安全应用,如下图例: H.264高标清视音频编码器 视频发布及数据库服务器
AVS简介
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是《信息技术 先进 音视频编码》系列标准的简称,其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 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等支撑标准。 编码效率比较:MPEG-4是MPEG-2的1.4倍,AVS和AVC相当,都是MPEG-2 两倍以上。 AVS标准三大特点: 1. 我国牵头制定的、技术先进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先进; 2. 领导国际潮流的专利池管理方案,完备的标准工作组法律文件——自主; 3. 制定过程开放、国际化——开放
H.264编码
2.帧间预测编码
帧间预测编码利用连续帧中的时间冗余来进行运动估计和补偿。 H.264的运动补偿除了支持P帧、B帧外,H.264还支持一种新的流间传送 帧——SP帧
H.264的运动估计有以下4个特性: (1)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宏块分割 (2)高精度的亚像素运动补偿 (3)多帧预测 (4)去块滤波器
AVS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基于8×8块,5种亮度预测模式,4种色度预测模式 运动补偿变块大小:16×16、16×8、8×16、8×8 变换与量化:8×8整数变换,编码端进行变换归一化,量化与变换归一化相 结合,通过乘法、移位实现 熵编码:上下文自适应2D-VLC,编码块系数过程中进行多码表切换 环路滤波:基于8×8块边缘进行,简单的滤波强度分类,滤波较少的像素, 计算复杂度低
AVS与MPEG-2、MPEG-4 AVC/H.264使用的技术 对比和性能差异估计
MPEG-2压缩编码
3.量化(量化是一种破坏性压缩技巧)
量化后的资料再还原时与原来的资料不会全然相同,因此视讯压缩后失真 的程度,主要便取决于量化位阶(Quantization Scale)的选取。 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让原已很接近零的值尽量变成零,另外则是使得原 来非零的系数分布范围变小,有助于压缩。
AVS应用及特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主要面向高清晰度和高质量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电视、数字存储媒体和其 他相关应用。 具有以下特点: (1)性能高,编码效率是MPEG-2的2倍以上, 与H.264的编码效率处于同一水平; (2)复杂度低,算法复杂度比H.264明显低, 软硬件实现成本都低于H.264; (3)我国掌握主要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模式 简单,费用低
AVS视频编码
AVS视频与MPEG标准都采用混合编码框架,包括变换、量化、熵编码、 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环路滤波等技术模块,这是当前主流的技术路线。 AVS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了一批具体的优化技术,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实现 了与国际标准相当的技术性能,但并未使用国际标准背后的大量复杂的专 利。AVS-视频当中具有特征性的核心技术包括:8x8整数变换、量化、帧 内预测、1/4精度像素插值、特殊的帧间预测运动补偿、二维熵编码、去 块效应环内滤波等。
4.VLC和RLC(无损数据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