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计薪天数”的概念
员工日新计算方式
员工日新计算方式
员工日薪的计算方式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
1. 计算月计薪天数: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月计薪天数为天。
这是通过公式(365天-104天)÷12个月计算得出的。
2. 计算日工资: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3. 计算小时工资:小时工资 = 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8小时)。
方法二:
1. 计算月工作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年工作日为250天,月工作日
为天。
这是通过公式250天÷ 12个月计算得出的。
2. 计算工作小时数:工作小时数 = 月、季、年的工作日× 每日8小时。
3. 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根据工作小时数和月工资收入来计算。
具体来说,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 = 月工资收入÷ (工作小
时数× 每日8小时)。
请注意,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考虑到法定节假日的影响。
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因此,在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应该加上
这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法定的月计薪天数
法定的月计薪天数法定的月计薪天数是指根据劳动法规定,一个月中正常计薪的工作日天数。
在中国,法定的月计薪天数通常为20个工作日。
在企业中,员工的工资通常是按照月薪制进行发放的。
月薪制是指员工每个月按照固定的金额领取工资,无论当月工作的天数是多少。
而月计薪天数则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一个月中正常计薪的工作日天数。
月计薪天数的设定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按照约定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获得相应的报酬。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一个月中的正常工作时间为2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共计160个工作小时。
按照这个计算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月薪和月计薪天数来确定每天的工资计算方法。
月计薪天数的设定还可以避免因节假日或员工请假等原因造成工资计算的不公平。
在法定的月计薪天数内,无论员工实际工作的天数是多少,工资都应该按照约定的金额进行结算。
而如果员工请假或遇到法定节假日等不计薪的情况,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以保证员工的权益。
月计薪天数的设定也方便了企业的工资管理和计算。
企业只需要按照月计薪天数和员工的月薪标准进行薪资计算,无需考虑每个月具体的天数差异,简化了工资核算的过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月计薪天数并不代表员工每个月都要工作20天。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可能会有请假、加班或遇到法定节假日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天数和工资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员工的工资能够合理而公正地计算和发放。
法定的月计薪天数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方便企业的工资管理而设定的。
它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一个月中正常计薪的工作日天数,对于员工来说,月计薪天数决定了他们每个月可以获得的固定工资;对于企业来说,月计薪天数简化了工资管理和计算的过程。
因此,合理确定和遵守法定的月计薪天数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法定计薪天数标准
[薪酬] 新工资折算办法调整前后对比 20.83-21.75工作时间计算年工作日月工作日月小时工作数月计薪天数08年1月3号以前365天-104天(休息日)-10天(法定节假日)=251天251天÷12个月=20.92天/月20.92天/月*8=167.4小时20.92天08年1月3号起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50天÷12个月=20.83天/月20.83天/月*8=166.64小时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21.75天解释示例平均每月上班天数月计算薪水天数日工资08年1月3号以前20.92天20.92天239元08年1月3号起20.83天21.75天229.88元员工甲合同规定的工资为5000元;则员工工作情况和薪资情况如下表1、由于法定节假日增加一天,2008年起,员工的年工作日、月工作日相应缩短。
其中月工作天/月降低到的20.83天/月2、公司在执行劳动定额标准时,应按照以上标准为依据,即每月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83天,3、公司在计算月计薪天数标准有个单独调整,原来是参照月工作时间,现在改为独立计算。
4、由于法定节假日应当支付员工工资,为了公平国家在计算月计薪天数的时候,将此11天算为计薪天数,因此反而多出0.83天5、从上表可以看出,员工其实是月工作20.83天。
拿的是21.75天的工资4、因此,新的标准在计算上更趋于公平。
1、从上表看出,员工实际的工作时间是减少了的。
但月工资没有变化,因此员工是受益的;2、计薪天数的变化直接导致员工的日工资减少,从而在企业计算加班以及相关劳动成本支出时。
企业是受益的;3、同理,员工在工作日中请事假或其他不带薪假时,企业在节省员工劳动力成本时,也相应减少,因此员工又是收益的;依据劳社部发(2000)8号文件劳社部发[2008]3号月工作日由原来的20.92 83天,或166.64小时。
月平均工作日与月计薪天数的区别及适用
月平均工作日与月计薪天数的区别及适用劳社部于2008年1月3日发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513号),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发布后非常及时的反应,通知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制度工作时间”和“计薪天数”。
“制度工作时间”(应与过去人们习惯采用的“法定工作时间”相同)是采用综合计时工作制时要考量的重要指标,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一个计时考核周期内的工作时间超过制度工作时间,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计薪天数”与《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规定的每月平均工作日20.92天不同,“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这样规定,可能会有争议:从劳动者的角度考虑,劳动者按照制度工作时间履行劳动义务,即可获得全部的标准工资(包括法定节假日工资),超出制度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应属于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即加班费,故应按照制度工作日折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法定节假日工资”,本来就是劳动者“不劳而获”的工资,如果将该部分工资也作为计算加班工资的的基数,对用人单位不公平。
采用计薪天数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更为科学,即用人单位仅对在制度工作时间对应的工资部分支付加班工资,从而制度工作时间与制度工作时间内的劳动报酬统一起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员工工资按天计算方法(员工工资天数)
员工工资按天计算方法(员工工资天数)新劳动法规定月工资计算方法应该怎么算?30天?31天?月工资的算法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其中的104天为休息日。
法律分析月工资的算法不是按30天算,也不是31天算,而是计为21.75天。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一个月工资按多少天算【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个月工资应该按照21.75天来算。
按照国家有关工资计算的规定,按月计薪的,工资的计算天数365天-104天)÷12月1.75天,因此一般来说一个月法律规定的标准工时是21.75天,为了计算方便按22来算的。
制度计薪日和制度工作日-名词解释
制度计薪日和制度工作日-名词解释劳动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提出了“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两个概念。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制度计薪日-解释制度计薪日是指计算薪酬的有效天数。
制度计薪日是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年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的计算方法为:年计薪天数:365天-104天=261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点击放大]制度工作日是指应该出勤的工作天数。
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的概念区别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月工作日”、“月计薪天数”,那么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哪里呢?按照国家规定,年、季、月工作日的计算和核定剔出了法定假日,年、季、月工作日等平均制度工作天数的规定,其实际意义主要是企业在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核算工时、劳动强度和工作量等工作时使用,是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参数。
由于法定节假日为有薪假日或者叫做带薪假日,计算核定工资、包括计算核定加班工资时不能剔除法定节假日。
国家对日工资、小时工资进行规范性折算,并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折算结果,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发布一个标准、权威的工资折算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工资量化细化问题。
社会各方面共同遵守这一规定,在统一尺度下,公平公正地解决各行业、各领域遇到的工资核定问题。
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方便计算加班工资,使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化、规范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其中,对职工加班工资折算办法是这样规定的: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为:1、平均制度工作天数。
年工作日为250天[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为62.5天[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0.83天[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每月的工作日21.75天的计算方法
每月的工作日21.75天的计算方法
每月的工作日为21.75天的计算如下:
制度计薪日计算方法一、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
二、“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其他的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法定节假日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用人单位也要计发工资,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职工月计薪天数21.75天,21.75天=(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每年365天减去52个星期的双休日共计104天,得到每年的工作日除以12个月,得到每月的平均工作日。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008年1月3日劳社部发[2008]3号)的规定。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方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23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那么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其中原计算方式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0天(法定节假日)=251天;月工作日:251天/12=20.83天;现计算方式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20.92天;3、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都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4、因此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方法分别有所调整。
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月工资基数。
国家工资计算天数标准形式有最低工资标准、固定工资标准和浮开工资标准等形式。
最低工资2023年4月,人力资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季度13个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企业中从事最简单、最不纯熟劳动者,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数额。
最低工资标准是确定工资差异的根底,其程度的上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宏观工资的总体程度。
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确实定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征,但也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1)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率,或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是一个概念,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以企业内最简单、最不纯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为根据。
3)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应是一个固定的量,应该随着企业消费经营的开展、劳动消费率的进步以及该企业工资基金规模的变动适当的做出调整。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如下:。
法定工作日工资怎么算?
The world is full of unfairness. What we can do is not only accept, but also try to resis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法定工作日工资怎么算?导读: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3、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
一、法定工作日工资怎么算?《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两个概念。
“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时间的计算,一些机构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制度工作日”规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
因此,“制度工作日”这一概念是判断加班的一个重要依据。
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3、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二、工作日加班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加班加点工资;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2、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3、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月工作日和月计薪日有什么区别呢
月工作日和月计薪日有什么区别呢?月平均工作日的计算方法为:n=(365-104-11)/12=20.83天/月,月平均计薪日:N=(365-104)/12=21.75天/月。
104天是休息日,11天是法定节假日。
月工作日指的是上班时日,月计薪日指的是计算薪酬的时间。
法定节假日是要计薪的,但是不用工作,所以区别在这里。
薪酬福利制作20.83和21.75区别解读: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当然21.75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
“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HR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新算法”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20.83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21.75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21.75天算,其余的都按照20.83天算呢?答:可以说20.83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20.83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新算法明确规定了 21.75是计薪日,所以21.75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出勤天数” 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 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 来计算加班工资。
月工资的计算公式方法有哪些
月工资的计算公式方法有哪些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月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概念介绍根据规定,加班费应以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
有些单位仅以职工基本工资来计算加班费是不正确的。
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算定方法加班工资的基数又该如何确定人社部的这位负责同志介绍说,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在具体折算时,劳动者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规则。
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
目前,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4天和166.7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此进行折算。
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分类计算确定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后,还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才能准确计算出加班费,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20.83天与21.75天计薪区别
让我们先来看《劳社部发[2008]3号》文件的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八年一月三日解读: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月份工作日休息日休假日1月22天8天元旦1天2月18天8天春节3天3月21天10天4月21天8天清明1天5月21天9天劳动节1天6月20天9天端午1天7月23天8天8月21天10天9月21天8天中秋1天10月20天8天国庆3天11月20天10天12月23天8天总计251天(08年2月份为29天)104天11天平均工作日250/12=20.83天计薪日(250+11)/12=21.75天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常见计薪规则
常见特殊情况计薪规则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一、遇到有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的情况,根据相应的情况确定是否要加法定天数(即是否享受法定假期福利)?1.入离职情况:员工在法定节假日之前入职和节假日之后离职,应该加法定节假日员工在法定节假日之后入职和之前离职,就不算法定节假日2.请假情况:按照21.75计薪法:反算法:员工全勤其计薪天数为21.75,21.75计薪法已经包含国家法定计薪日,员工请假X天,计薪天数为21.75-X按照实际工作日计薪法:员工全勤,应出勤天数为21天,9月15号为法定带薪,休息也是带薪的,所以实际计薪天数为22天员工请X天,其计薪天数为22-X天按照正算法,是要加上法定节假日的。
二、如果员工转正在一个月中间,例如9.8日号转正(考勤起至时间段25-26日),计薪可以使用的公式进行计算:工资总额=(转正前工资*转正前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后工资*转正后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前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后实际出勤天数)员工本月的日工资=(转正前工资*转正前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后工资*转正后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前实际出勤天数+转正后实际出勤天数)/21.75 (需要加权计算)本月工资=(转正前工资*转正前计薪天数+ 转正后工资*转正后计薪天数)/本月实际计薪天数需要注意的是:出勤天数和计薪天数是有区别的哦,计薪天数包含法定节假日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出勤上班的天数;计薪天数:员工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三、遇到员工请假的情况,计薪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工资=月工资-缺勤工资缺勤工资=月工资/21.75x缺勤天数当遇到如下情况:比如这个月有23天,员工只入职了一天,那他缺勤了22天,单纯用反算法计算,员工工资反而是负数,没有薪资。
工作不满一个月工资怎么计算
⼯作不满⼀个⽉⼯资怎么计算⽇⼯资=⽉⼯资收⼊÷21.75(⽤于有缺勤,⼯作未满⼀个⽉等情况下的⼯资计算) 所以,⼊职不满⼀个⽉的⼯资就是⽇⼯资×出勤天数。
法定最少数额的⼯资叫最低⼯资,⼯资也有税前⼯资、税后⼯资、奖励⼯资等各种划分。
,下⾯店铺⼩编为⼤家整理了这⽅⾯的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家。
⼀、⼯作不满⼀个⽉⼯资怎么计算1、⽇⼯资=⽉⼯资收⼊÷21.75(⽤于有缺勤,⼯作未满⼀个⽉等情况下的⼯资计算) 所以,⼊职不满⼀个⽉的⼯资就是⽇⼯资×出勤天数。
律师解答:不满⼀个⽉⼯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2、⼯资,即员⼯的薪资,是固定⼯作关系⾥的员⼯所得的薪酬,是法定⽤⼈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业规定、或根据与员⼯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的劳动所⽀付的报酬。
⼯作时间不满⼀个⽉的,应当按照出勤天数计发⼯资报酬。
3、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全年⽉平均⼯作时间和⼯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为104天/年,法定节假⽇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法计算⼯资:a.⽇⼯资、⼩时⼯资的折算:⽇⼯资:⽉⼯资收⼊÷⽉计薪天数⼩时⼯资:⽉⼯资收⼊÷(⽉计薪天数×8⼩时)。
⽉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21.75天b.⼯资的计算(任何⼀个⽉都是按此计算):⼯作10天的⼯资=⽉⼯资收⼊1000元÷⽉计薪天数21.75×实际⼯作天数10天=459.77元。
⼆、产假的⼯资怎么算1、《⼥职⼯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条⼥职⼯产假期间的⽣育津贴,对已经参加⽣育保险的,按照⽤⼈单位上年度职⼯⽉平均⼯资的标准由⽣育保险基⾦⽀付;对未参加⽣育保险的,按照⼥职⼯产假前⼯资的标准由⽤⼈单位⽀付。
2、《⼥职⼯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职⼯怀孕未满4个⽉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法定月计薪天数
法定月计薪天数
法定月计薪天数是指每个月工资计算的天数,也称为“法定工作日”。
根据我国劳动
法规定,法定月计薪天数为30天。
在以前,一般都将每个月的薪资按照实际工作天数进行计算。
但是,由于每个月的实
际天数不完全相同,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不便,因此规定了法定月计薪天数这一制度,使薪资计算更加规范、公正、方便。
法定月计薪天数是怎么计算的呢?我们知道,一年有365天,但是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31天的月份,也有28天的月份。
如果按照实际天数来计算薪资,会增加很多计算难度
和不确定性。
因此,我国劳动法规定,每个月的法定月计薪天数均为30天,也就是说,每个月都按照30天来进行薪资计算。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企业和员工都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薪资计算。
对于员工来说,无论
这个月有28天还是31天,每个月的薪资都是按照30天来计算,稳定可靠。
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大大简化薪资计算的流程,提高计算效率。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
比如说,员工在某个月份请了假,按照法定
月计薪天数来计算薪资,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
规定,可以将实际出勤天数纳入薪资计算,或者进行扣减。
总的来说,法定月计薪天数是一项很重要的制度,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有重要的作用。
它提高了薪资计算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减少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争议,对于维护工作关系
和稳定工作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月份标准计薪天数
2月份标准计薪天数在中国,每年的2月份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这个月的标准计薪天数与平时的不同。
这个政策从1995年开始实行,旨在保障员工的权益,同时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那么2月份标准计薪天数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呢?本文将一步步解释。
第一步:什么是标准计薪天数?标准计薪天数是指一个月内员工应该按照多少天的工作时间计算工资。
在一般情况下,标准计薪天数为30天,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应该按照30天来计算。
第二步:2月份标准计薪天数是多少?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2月份的标准计薪天数是29天。
这是因为中国的阳历年有365天,而农历年只有354天,这导致阳历年的2月份平均只有28.25天左右,不能完全覆盖30天的标准计薪天数。
因此,为了保障员工权益,政府规定2月份的标准计薪天数为29天,这样员工的工资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三步:谁受益于2月份的标准计薪天数?2月份的标准计薪天数主要是为薪资计算提供准确和合理的基础,确保员工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
在2月份,许多企业会放长假,这会影响员工的收入。
但是,有了29天的标准计薪天数,员工的薪资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第四步:如何计算具体的工资数额?具体的工资数额需要根据企业的制度来计算。
一般来说,员工的基本工资乘以29除以30就是2月份的标准工资。
例如,如果员工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那么2月份的标准工资就是:5000x29÷30=4833.33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有其他补贴或扣款,还需要根据企业的规定进行准确计算。
综上所述,2月份的标准计薪天数是为了保障员工的薪资权益而实施的,它要求企业按照29天的基数进行薪资计算,确保员工在这个特殊的月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所以,如果你在2月份工作,记得按照标准计薪天数来计算自己的工资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计薪天数”的概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按照《通知》规定工人每年工作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
《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都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5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
全年国家规定的节日:15天(地方民族节日4天)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库尔班节,放假3天;*
肉孜节,放假1天。
*
我们钻井一线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
在井上,每天工作12小时,250/1.5,即167天,超出此工作天数,应该发超时工资!!!!
克拉玛依钻井公司一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