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家庭社会学考试要点

家庭社会学考试要点

1 家庭社会学含义与特征家庭社会学(Sociology of Family)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家庭进行综合研究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特征:社会学的视角与家庭综合研究2.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把家庭视为社会制度,侧重研究家庭功能及变迁;把家庭视为社会组织,侧重研究家庭关系。

3.家庭研究的主要方法;1、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现象学方法论)。

2、具体研究方法: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

方法上存在两大传统路径:以摩尔根、马恩为代表的以人类学方法研究家庭起源与发展;以社会学方法研究家庭现状。

4.家庭社会学价值1、家庭人类社会生活最悠久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之一。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细胞。

3、家庭现状的研究需要。

结合自身观察与知识论述学习家庭社会学的意义家庭社会学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对家庭规律必的认识,从而为家庭的健康、幸福与和谐指明方向,进而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1.对于择偶行为,研究者们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的?个人主义解释(生物学心理学的解释),社会文化解释1.生物学的解释:人们之所以择偶乃是受人的生理本能的驱使,因此人的择偶行为是一种由遗传形成的先天性的行为。

(本能趋使男性去接近女性)2.心理学的解释:(1)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儿童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延续(2)同质性理论: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更具吸引力,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空间上和心理上更易接近(门当户对的合理性)(显现)(3)需要互补理论:选择能满足内在心理需要的人为配偶,互补性特征更多表现在性格、气质、生理特征方面(潜在)3.社会文化角度的解释:注重社会因素如职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择偶的影响。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择偶,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择偶中并不是自由的,而是深受着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左右,这些因素集合起来促使一个人做出选择,选择谁做配偶并不是个人的自由,虽然有时候看似是个人的自主决定。

家庭社会学的复习提纲

家庭社会学的复习提纲

家庭社会学的复习提纲家庭社会学的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家庭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的起源、演变、功能以及家庭与社会的相关关系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空巢家庭: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

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3、丁克家庭:夫妻二人都拥有工作,有生育能力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由这样的夫妻组成的家庭成为丁克家庭。

4、核心家庭: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5、主干家庭:由两袋或两袋以上的夫妻组成的,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6、联合家庭:家庭中任何一代含两袋以上的夫妻的家庭。

7、六礼:中国旧时婚礼习俗中的一种,形成于周代,要求婚姻从议婚到完婚共有六道礼节,程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8、对偶婚:偶婚制,或称对偶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

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产生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对偶婚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9、血缘婚:原始社会中同一原始群体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

血缘婚限于在同行辈间互为夫妻,排除不同行辈间的性关系,是人类第一个婚姻制度。

10、普那路亚婚:原始社会中的一种婚姻形态。

为群婚的典型。

即一族团内的女子与另一族团内的一群男子,或一族团内的兄弟与另一族团内的一群女子互相通婚。

这些共夫的姐妹或共妻的兄弟之间,互称“普那路亚”(夏威夷语,意为“亲近的同伴”),故又称普那路亚婚。

11、婚姻调适:用来获取一个和谐融洽而又富有成效的婚姻关系的过程。

12、家庭管理:总的来说,家庭管理是对家庭生活的组织、决策、指导和协调。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2、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3、家庭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二、简答题:1、婚前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法律准备;心理和意识上的准备:审视双方的性格、习惯及兴趣;促进有效沟通;学习处理冲突;了解婚姻的期望;认识夫妻角色及分工;性和生育计划安排;家庭财务预算安排;重视双方的姻亲关系;2、家庭治疗的特点:是以家庭而不是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重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3、家庭的特征: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4、家庭治疗的原则:中立原则;循环提问原则;积极赋义的原则;5、家庭治疗师的角色: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联结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帮助求助家庭的组织者;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联盟者;6、构建良性亲子关系的原则:父母自身行为的控制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对子女的认识和态度;树立榜样效应;加强亲子沟通定时沟通;情感发泄;角色互换;7、家庭功能:正功能:生产消费生育教化和教育抚育和赡养闲暇生活和情感满足其他功能还有一些负功能8、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婚姻价值——重家族延续轻夫妻感情;配偶选择——重父母之命轻个人自主;夫妻互动——重礼仪规范轻夫妻相亲;婚姻维系——重家庭义务轻个人幸福;9、华鲁士提出家庭沟通的原则:感受到的爱必须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觉知到这种爱;行动往往比讲话声音大;重要的就强调,不重要的就忽略;沟通时要清楚具体,对决定解释原因,在造成问题时要把你的这部分责任说清楚;言辞要切合实际,合理而不夸张,尤其是当双方相互批评时不要想当然地猜度对方的心思,应以语言表达来验证你的每一个假设接受每一件事都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只要有意义的问题就要提出来,不要怕烦扰了对方;10、人类婚姻家庭发展的4个阶段:血婚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11、中国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家庭生活服务;面对家庭的教育与培训;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12、社会工作实务4个组成系统:改变代理者指那些需要参与案主改变计划的专业工作者和机构;案主系统接受协助的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目标系统那些要被改变的个人或系统,由社工和案主系统共同确认;行动系统由改变的代理者和社工组成,以协助案主系统达到目标;13、中国古代婚姻6礼:纳采男方向女方表达求婚配的愿望、问名媒人了解双方家庭几个人情况、纳吉男方送定亲礼,签订婚约、纳征男向女付聘礼、请期确定婚礼日期、亲迎举行迎亲仪式三、案例分析:1、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核心概念是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限; 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越俎代庖;混沌一片;维护、追查、模拟、重构、重演、平衡与打破平衡、现实化、划分界限、运用症状、指定任务、集中焦点、导致强烈的感受、似非而是的介入法; 治疗师的角色:近距离的密切参与;中距离的适度参与者;远距离的抽离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理念:人性是善的;人是有发展潜能的;人有足够的内在能力和资源去解决问题;影响家庭沟通的因素:自尊;家庭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打岔型;家庭规则;治疗策略:注重家人的成长而非解决问题;注重过程而非内容;注重让家庭获得新经验而非消除旧经验;注重滋润而非强迫;治疗就是教育;治疗过程:接触期:获得当事人家庭的信任;观察当事人家庭的互动方式;对当事人家庭的回馈;蜕变期:策略:觉醒—接受—经验改变技巧:连接;引导说出正面动机;澄清;对质;调整步速;鼓励选择;学习正面经验;视线转移;巩固期;治疗师角色:连接者角色;中介者角色;支持者角色;特点:一、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二、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三、治疗法是“经验式”的,家庭成员在治疗师的带领下学习新的互动方式,并且体验新的互动方式所带来的新感受,因此他们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体验改变的及时性和实在性,增加信心和希望;四、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而且治疗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入手,治疗师有很大的弹性,更容易取得效果;五、其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另外,其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3、系统家庭治疗模式:重点在于围绕症状找出家庭规则中的问题系统,加以“扰动”,从而促成症状的消失;对象一般是全家,必要时治疗师可建议邀请其他有关的人参加;治疗技术:扰动性的提问技术循环性提问、差异性提问、假设式提问;家庭作业技术悖论干预与症状处方、单双日作业、记秘密红账、角色互换练习、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定期写信或打电话特色:建立假设、迂回询问、重视患者及家庭对病症及行为的赋义和改释、保持中立、共情取向的态度、资源取向的立场;四、论述题:1、家庭分类:人员多少:大家庭>4人、小家庭、单身家庭;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夫妻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形式扩大、隔代、单亲、同居、单身收入:高收入、中等收入家庭、贫困家庭、单收入家庭、双收入家庭等,还可分为丈夫支配型、妻子支配型等2、婆媳关系10点处理方法:尊重媳妇,不摆长辈架子把媳妇当成自家人,凡事不回避不以媳妇的现在比自己的过去,求全责备对儿女、媳妇一视同仁但不以女儿比媳妇少管儿子、媳妇的闲事不对外人说媳妇的闲话不要因媳妇不育或者生了女孩而歧视媳妇尽量为儿子、媳妇排难解忧,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教育第三代尊重父母相互体谅,不因小事耿耿于怀。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家庭社会学第一章绪论一、家庭研究的社会学视角社会学视角―“社会学之眼”→观察和分析千变万化的家庭→明白婚姻家庭的真谛→理解人生的意义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在社会背景中研究家庭;从社会关系角度研究家庭。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1992)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连接社会结构与人的行为的努力,此想象要求我们在分析个人行为时,必须常常注意到社会的影响力;也就是说,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在社会的背景中寻求解释与说明。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现象。

家庭社会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处理着与情感婚姻家庭有关的家庭社会学的问题:恋爱情侣间吵架结婚夫妻间矛盾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剩女相亲啃老养老二奶小三买房买车? ?一、家庭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1、关于家庭社会学的界定:邓伟志《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

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邓伟志《家庭社会学导论》: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对家庭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家庭的健康/幸福与和谐指明方向,进而增进社会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借鉴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与家庭有关的各个方面。

它通过对家庭内部矛盾的剖析,通过对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阐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

2、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家庭的性质:生物属性、社会属性(2)家庭结构:按家庭成员的结构、家庭规模的、婚姻关系和统治权等划分(3)家庭功能:生产、生育、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教育、消费、娱乐等功能;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4)家庭关系:夫妻、亲子、兄弟姐妹、婆媳、妯娌、祖孙、姑嫂等关系及家庭网(5)家庭管理:经济、家务劳动、娱乐休闲、健康安全等(6)婚姻家庭法:涵义、特征、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变革历史等(7)家庭伦理(8)家庭习俗(9)家庭危机与应对(10)家庭社会学史:西方家庭社会学史、中国家庭社会学史(11)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等(12)家庭的起源、演化、发展和未来 3、研究家庭社会学的意义(1)我们一生几乎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对人有重要影响(2)社会与家庭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现实的婚姻家庭状况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4)探索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家庭在社会影响下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4、现实的婚姻家庭状况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婚姻被重新定义。

家庭社会学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学复习重点

家庭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1、从家庭与人的关系来看,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

2、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3、现实的家庭状况也迫切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家庭社会学的基本内容1家庭的性质:对家庭的概念、家庭的生物属性和家庭的社会属性的认识,并从中抽象出家庭的本质属性.2家庭结构:家庭社会学需要研究各种类型家庭的结构特点,研究家庭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制约结构变动的各种因素.3家庭功能:家庭社会学不仅要对家庭的多种功能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而且尤其要关注家庭功能的变迁.4家庭关系:家庭社会学要研究家庭中各种不同关系的持点、影响家庭关系质量的主观、客观因素,研究家庭中各成员的角色和作用。

5家庭管理: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管理的一般方法,为人们提供管理家庭生活的技巧和艺术,推动家庭的健康发展。

6家庭伦理:研究家庭伦理观念的类型及变迁7家庭习俗:家庭习俗的类型及其变迁8家庭的起源、演化和家庭的未来9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和控制有关家庭行为的手段之一10家庭学史:纵横一起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主要是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家庭社会学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正确的逻辑推理之上。

科学性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精确测量。

对家庭的研究,同样需要使用精确、可靠和有效的度量方法。

科学性还要求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等相结合,使其相互补充。

(二)客观性客观性是指研究者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解释事物和有关研究结果时要避免受个人偏见和价值观的影响。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家庭结构的变迁
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2.家庭代数减少化 3.家庭结构核心化 4.家庭模式和生活选择的多样化
家庭关系
平行关系(同辈) 如: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等
垂直关系(代际) 如: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 叔侄关系等
现代家庭关系的特点
1.家庭关系简单化 2.亲子关系亲密化与疏离化并存 3.夫妻关系独立化 4.代际中心下移
家庭功能
1.经济功能(物质基础)
2.生育功能
3.抚育和赡养功能
4.教育和社化功能
5.情感交往功能 6.休息和娱乐功能
家庭功能的弱化
1.生养功能异化 2.教化功能减弱 3.赡养功能萎缩
4.休闲娱乐功能转移
家庭价值观念
家庭成员对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 1.家庭消费观
2.家庭教育观
3.家庭幸福观
谢谢!
家 庭
宀 家 豕
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
家庭功能
家庭观念
家庭结构
1.家庭人口要素
由多少成员组成 由哪些成员组成
2.家庭代际要素
按照哪种模式组成
家庭结构的分类
1.核心家庭 父母+未婚子女
2.主干家庭 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 间无断代
3.联合家庭 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 4.其他家庭

家庭社会学考点

家庭社会学考点

第一章绪论一、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西方家庭社会学研究简述:(可能填空题)●两条路径:1.从哲学、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家庭的起源和发展;2.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家庭现状,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注重对家庭的实地调查,进行定量研究。

(考)●两大派别:(考)1.把家庭作为社会制度,侧重家庭功能及其变迁;2.把家庭看做社会组织,侧重家庭关系。

●奠基人:(考)法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勒普累、德国社会学家W·H·里尔三、西方家庭社会学研究历程:(注意人物、里程碑式著作)1、1860—1890年的“社会达尔文”时期●研究领域:家庭演化理论(家庭史)●研究方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方法2、1890—1920年的“社会变革”时期●研究领域:家庭现状研究●关注议题:社会问题和社会改革●研究方法:微观的经验研究3、1920—1950年的“科学研究”时期●研究领域:家庭行为研究●关注议题:社会变迁对家庭模式的影响,如何评价这种影响,主要关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1950—1970年的“关注家庭理论”时期●研究领域:多元化发展,注重解决本土问题●关注议题:建构家庭系统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5、1970年以来的家庭多样期●研究领域:从种族、阶级、社会性别和文化视角对家庭进行研究●议题:家庭的多样性与宏观的社会力量●研究方法:性别分析●特点:●从家庭内的微观互动、社会的宏观结构性力量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联中,质疑各种类型的男女不平等。

●将理论研究落实到行动上,对政府制定有关的家庭政策产生了影响。

四、中国家庭社会学研究历程:●早期的思潮和实践属于政治范畴1、20世纪上半叶(初始期)●强烈的批判色彩●学术研究日趋活跃2、20世纪50至80年代(停滞期)●对离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研究热点●进入50年代,随着社会学被取缔,婚姻家庭研究进入相对沉寂时期。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由T - 501编写手打)按书本顺序编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由T - 501编写手打)按书本顺序编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由T - 501编写手打)题型:一、单选(2X10)二、名词解释(4X5)三、简答(5X4)四、案例(20)五、论述(20)1、家庭的涵义: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2、家庭结构:按照家庭中人员的多少把家庭分为大家庭(5人以上)、小家庭(4人或4人以下)单身家庭(一个人)主要的家庭类型:①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对感情的要求较高。

②核心家庭: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③主干家庭: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没带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带的家庭。

④联合家庭: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

⑤其他家庭形式3、社会变迁分析理论:认为家庭具有周期运动的规律,这种周期是巨大的历史震荡或宏观的历史周期相一致的。

通过三种主要急停类型的相继性说明阐述其家庭周期运动理论,这三种主要的家庭类型是委托式家庭、分户式家庭和原子式家庭。

他认为这三种类型的家庭的发展周期具有可逆性,而且它们可以共存于某一个确定的时间内。

这三种类型的家庭制度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家庭的权利、活动范围以及在一个特定社会内所承担的社会控制程度诸方面。

4、机构型家庭:是完全由传统的规则和惯例来维系的家庭,其典型就是扩大的父权制家庭。

5、友伴型家庭:以情感为存在基础,在这种结合中家人形成了基于平等、互爱、理解和情感依赖基础上的亲密关系,配偶双方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威以及平等的决策权,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并根据各自的兴趣分工合作地处理家务。

6、家庭社工的代表性著作活动(P72不知道对错):①1917年,玛丽·E.芮齐蒙德在《社会诊断》中强调了家庭对个人影响的重要性;②19世纪末,盛行于英国和美国的慈善组织社及随后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都进行了一些以家庭单位为重点的家访,并对家庭中的贫民或移民提供服务。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家庭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地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

2.对偶婚家庭:作为由群婚向一夫一妻的婚姻过度形式,对偶婚实际上是一种不牢靠的个体混,其特点是一个男子尽管同时和几个女子过夫妻生活,但在其中的某段时间内,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女子是他的“主妻”,反之,女的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夫”。

“主夫”和“主妻”之间过着不稳定的婚姻生活。

3.血婚制家庭:血婚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婚姻制度的开始,为家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血婚制家庭的特点是按照辈分划分为不同的通婚集团,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是一种群婚形式。

4.主干家庭:即有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5.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功能。

家庭系统虽小,但功能却很复杂,,自成一体,同时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6.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7.似是而非介入法:是常用的家庭治疗技巧之一,又叫悖论发,两难法。

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疗法,它是在家庭抗拒转变的情况下,采用“相反”的方法,鼓励家人顺应某位成员的固执意愿,通过反向证明使病人及家庭认识到他们的错误观念而自动产生转变,或者通过夸大某一症状使家庭明白消除这一症状的必要性。

8.追查:追查时一种顺应技术。

治疗师循着家庭成员的沟通话题和内容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下去。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纲要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纲要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纲要一、家庭的概念⏹是“肉体生活同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环节”——弗洛伊德⏹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

——伯吉斯和洛克《家庭》⏹家庭两字,始见于梁王僧孺(ru)文,‘事显家庭’句。

今即以译英文‘FAMILY ’字义。

通常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

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共同的生活。

”——孙本文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二、对家庭定义的理解1、家庭是群体,不是个体。

家庭至少有两分子以上组成,一个人不能称其为家。

2、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根据。

由于婚姻而结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是维系家庭的第一纽带,是判断家庭的第一标准。

3、血缘关系是家庭的又一根据。

4、家庭可以是婚姻血缘关系的合理延伸。

5、领养关系也是家庭关系。

6、家庭一般还应以共同生活为条件。

三、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的特点1、家庭中亲属种类多2、家庭之外还有家族和宗族3、家族大,关系复杂,却有章可循4、纵向家庭关系四、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分子间某种性质的联系、相互配合的组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家庭规模、类型和家庭模式。

一般指家庭中全体分子和各种角色所形成的综合关系。

五、家庭的类型(根据家庭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核心家庭: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包括配偶家庭(未育或空巢家庭)和单亲家庭两种不完整的形式。

⏹扩展家庭:由两对或以上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都是亲属关系。

包括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两类。

此外,其他家庭是指上述模式以外的家庭。

如在中国常见的隔代家庭(由祖孙两代人构成),以及其他家庭模式。

家庭社会学复习题题库

家庭社会学复习题题库

家庭社会学复习题题库一、名词解释1“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是群婚家庭发展的最高形式。

普那路亚家庭的特点是,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

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

在这种家庭中,由于进行非固定对偶的群婚,必然是男子多妻,女子多夫。

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氏族制度即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

2婚姻广义的婚姻家庭泛指自群婚制出现以来的各种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其中包括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家庭形态。

狭义的婚姻家庭仅指一夫一妻制形成以来的个体婚和个体家庭。

3血亲和姻亲亲属,即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拟制的血亲,即虽无血缘联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自然血亲有同等的权利义务的亲属,比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姻4核心家庭是由夫妻和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5主干家庭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

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所组成及其孩子所组成的家庭,一对夫妇同其未婚兄弟姐妹所组成的家庭。

6联合家庭联合家庭Joint Family:指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代或两代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这种类型是核心家庭同代横向扩展的结果,它突出表现为人口较多,关系较为复杂。

由于每个基本三角形都有自己的核心,互相之间具有较大的离心力,所以这种家庭形式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目前已经很少。

联合家庭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1、异代联合家庭,即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

2、同代联合家庭,即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7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即一般所说的性别。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关于家庭和社会的专业学科,旨在帮助家庭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家庭的功能和稳定性。

它涵盖了家庭关系、婚姻、亲子关系、家庭暴力、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家庭社会工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框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的定义和特点。

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子女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

家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结构,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石。

家庭的特点包括亲密性、互助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关系的质量取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支持程度。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来改善家庭关系,解决家庭冲突和问题。

第三,我们需要了解婚姻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对个人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夫妻双方的幸福和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提供婚姻和亲子教育,帮助夫妻解决婚姻问题,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家庭暴力和家庭经济的问题。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心理或性上的伤害行为。

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干预家庭暴力,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经济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资源分配。

合理的家庭经济管理对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提供家庭经济咨询和援助,帮助家庭解决经济困难和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

在家庭社会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

家庭社会学重点学委整理版

家庭社会学重点学委整理版

家庭社会学重点题型:名词解释、简答、案例说明、举例分析、论述1、家庭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婚姻家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学习家庭社会学的意义第一、从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来看,家庭是与个人关系最为密切、对个人影响最大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家庭、更好的发展自己。

第二、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会的再生机制。

——家庭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

第三、现实的家庭状况迫切的要求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家庭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认识和解决现实家庭问题。

第四、未来从事家庭社会工作或者与家庭相关的职业需要,包括婚姻咨询、家庭生活教育与培训、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救助等——家庭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工作。

3、家庭、家族、房、户家庭:建立在姻缘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侧重组成家庭的成员,指具有实际功能的确切的生活单位。

家族:有数个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家庭所组成的扩大的家庭,长涉及较大的继嗣群、系谱关系、讲究辈分与同宗。

房:建立在系谱关系上的成员资格,是儿子家庭相对于父亲家庭的身份户:从户口登记的意义上,指居住在同一单元房屋的人们4、家庭的特点家庭最普遍;家庭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家庭对人的影响最大最深;家庭关系最亲密;家庭对“两种生产”作用巨大;家庭对成员的要求比其他群体迫切;家庭在习惯、道德等方面对成员施加影响很大。

5、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第一、家庭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关系之一。

有两层含义: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第二、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群体第三、家庭式最普遍的社会制度。

家庭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本源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从时间上看,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制度之一。

从空间上看,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最普遍的一种制度。

6、亲属因婚姻、血缘、法律拟制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题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题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

2、核心家庭: 是指夫妻与未婚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

3、家庭网:把家庭看作是一个有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的有序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4、代际关系:两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泛指老年人与年轻人,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关系。

5、血亲与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

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主干家庭:是指夫妻与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代同堂的家庭。

8、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与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

9、“代沟”: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10、“六礼”:古代的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1、“家本位”:强调家庭的利益与意志,个人要服从家庭。

12、家庭暴力: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侵害行为,暴力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可能是妻子、丈夫、父母、兄妹等所有的家庭成员,而不仅仅是指家庭妇女。

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中对妇女的暴力。

二、简答题1、简述家庭的本质:答:①家庭是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统一;②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③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④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2、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答:①从表现形式上看,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

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形成了婚姻的自然基础与生物属性。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工作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期末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六、论述题(15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学术界普遍认为,持续的性关系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构成婚姻的两大要素。

2、婚姻按照配偶的数量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单偶婚和多偶婚。

3、关于家庭的涵义,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另一类则强调家庭的社会学属性。

4、人类学中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摩尔根,著有《古代社会》一书。

5、总的来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将相互关联,即往核心化和夫妇式的家庭制度转变。

6、1855年,里尔出版了《家庭》一书,被认为是家庭社会学确立的标志之一。

7、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婚姻家庭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在理论探索上推陈出新。

8、在欧美国家,家庭社会工作始自于慈善机构对贫困家庭的救济和服务。

9、婚姻家庭法大致包括婚姻法、家庭法和亲属法三个方面。

10、目前我国从事家庭服务的工作人员各自向其所在单位的机构负责,其工作价值观具有非专业性、多样性和行政性特点。

11、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角度来看,婚姻系指一男一女间建立起来的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标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关系。

12、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但也可能是其他,如法律的收养关系,以爱情或性为基础的同居关系等。

13、按照人口学的看法,一个社会如果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缩小,这个过程就叫做老齡化过程。

14、在学术界,衡量离婚现象的指标主要是离婚率。

16、经典的社会冲突理论来自卡尔马克思。

17、虽然个案工作方法有不同的理论源头和理论派别,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心理—社会”的治疗方法。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第5章,家庭社会学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第5章,家庭社会学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第5章,家庭社会学第5章家庭社会学第1节家庭社会学概述一、家庭社会学的定义1、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及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或单身形式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它最明显的标志是经济一体化。

2、单身家庭也归入家庭的行列。

3、家庭社会学: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的起源、演变、功能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家庭形式以及家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4、家庭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伯吉斯,帕森斯。

5、社会学家对家庭的研究,侧重于它的社会属性。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变迁的研究2、家庭关系变迁的研究3、婚姻问题研究4、代际关系问题研究5、性别问题研究6、老龄问题研究7、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三、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功能分析论(1)帕森斯、默顿: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重点要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强调功能的协调一致性、关联性,而很少提及矛盾、冲突和变革。

(2)帕森斯、贝尔斯:家庭最不可缺少的功能,1是儿童的早期社会化,2是成年人人格的形成(3)帕森斯,核心家庭适用于工业社会的家庭形式,原因是①现代设计需要人力流动,以利于经济发展,而结构独立的核心家庭正好适合这种流动性②在核心家庭中,男人起主要作用,是全家的经济支柱,这必然促使社会上所有成年男子都出去就业③家庭可满足个人情感的需要,从而为应付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一块保护性地带(4)古德,对工业制度是否适合夫妇式家庭表示怀疑①存在着分居和离婚,家庭是脆弱的,工业制度提供不了帮助②工业制度在解雇或临时解雇职工、或要求他们作地区性迁移时,并不考虑这些做法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压力③工业制度的运转只靠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而没有减少家务劳动时间④妇女劳动力越来越多,其负担更为沉重,且只有少数公司订有帮助她们照顾孩子或促使男子分担家务的计划⑤子女和父母分开生活,社会又强调个人就业,因此,老人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社会经济保障(5)家庭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地区间也不相同2、社会冲突论:家庭本来就具有引起冲突的特性,尤其是现代家庭成员个性的拓展更易使彼此之间发生冲突。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家庭社会学 2、家庭生命周期 3、择偶4、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社区情理: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

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7、家庭关系:8、家庭的核心功能9、家庭策略: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了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10、离婚二、问答题(一)简述城乡家庭策略的共同特征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城乡家庭在考虑自己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基于一种利害上的考虑。

2,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非理性色彩,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形成了不惜代价这样一种态势。

3,家庭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

家庭在确定了某项策略的时候,都会贯彻到底。

(二)家庭的性质有哪些?(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家庭的本质是什么?(1) 家庭的本质是经济关系(2)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3)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4)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四)简述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的原因1,农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影响比城市大得多,因此在婚姻的伦理责任纽带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异。

2,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引发夫妻互动中的问题,加剧夫妻冲突。

3,城市中社会流动的增加增加了异性接触和互相选择的机会。

(五)城乡家庭养老功能的差异有哪些?1,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赡养仍是城乡家庭的重要功能。

2,城乡养老标准和实际水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3,农村中的养老标准是依照社区的养老情理建立起来的,所以城乡差距能为农村老人及子女所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家庭社会学 2、家庭生命周期 3、择偶4、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社区情理: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

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7、家庭关系:8、家庭的核心功能9、家庭策略: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了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10、离婚二、问答题(一)简述城乡家庭策略的共同特征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城乡家庭在考虑自己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基于一种利害上的考虑。

2,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非理性色彩,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形成了不惜代价这样一种态势。

3,家庭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

家庭在确定了某项策略的时候,都会贯彻到底。

(二)家庭的性质有哪些?(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家庭的本质是什么?(1) 家庭的本质是经济关系(2)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3)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4)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四)简述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的原因1,农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影响比城市大得多,因此在婚姻的伦理责任纽带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异。

2,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引发夫妻互动中的问题,加剧夫妻冲突。

3,城市中社会流动的增加增加了异性接触和互相选择的机会。

(五)城乡家庭养老功能的差异有哪些?1,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赡养仍是城乡家庭的重要功能。

2,城乡养老标准和实际水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3,农村中的养老标准是依照社区的养老情理建立起来的,所以城乡差距能为农村老人及子女所接受。

4,在抚育和赡养方面,城乡家庭均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

即老人抚育子女的付出远超过子女赡养老人的付出。

5,上述的不对等表现为老人进入老年期后,基本上是自己养自己。

但城市与农村中自养的表现不同。

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而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建立,城市家庭普遍增加了不安全感。

因此城市家庭的赡养功能实际上是加强了。

而农村家庭受影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的赡养功能可能也将有较大提高。

(六)简述社会变迁对婚姻家庭有怎样的影响1)社会变迁带来的多元化,使家庭类型出现了多元化形式。

除了核心家庭外,还有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形形色色的家庭形式。

(2)工业化的进程,使家庭的发展趋向一致。

家庭普遍出现婚龄提高、离婚率增加、家庭核心化、功能减少等共同趋向。

(3)社会变迁也导致家庭功能的外化。

家庭传统功能不断社会化,男女双方越来越趋向于寻求一种不完全维系于家庭生活的个人身份。

(4)现代科技对家庭的挑战。

网络传媒的发达以及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使家庭面临伦理道德及文化方面的新的挑战。

(5)社会变迁带来全球化的深入,造成家庭的不稳定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社会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个人与固定地域联系时间的缩短给家庭造成流动、短暂和不稳定性。

(6)全球性的人口问题,使国家政策越来越多地干预和影响家庭。

各国政府人口政策所产生的人为定向给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带来变化;国家和通过福利政策的制定来影响家庭的作用。

国家的威力和作用不断加强,家庭已无法独立、游离地以单纯的私人领域的方式存在。

(七)、简述家庭的各种社会功能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八)择偶的主要理论有哪些本能理论、心理动力论、互补需要理论、角色理论、价值理论、交换理论、序列理论三、论述题1、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试用其中一种分析一个婚姻家庭问题(1)结构功能论。

家庭社会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

它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

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2)冲突论。

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

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3)符号互动论。

一种受社会心理学影响较深的微观分析理论。

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4)社会交换论。

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

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

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

(5)发展论。

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6)系统论。

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子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牵制,从而促成家庭系统有序运转,家庭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7)社会支持理论。

把社会支持当作网络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危机,增进个人健康和幸福。

它有四个主要取向:功能取向、结构取向、主观评价取向及互动取向。

以冲突论为例。

对家庭而言,适量的冲突可以起到“安全阀”的正功能。

首先,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冲突可以释放紧张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坏力强的冲突的发生,从而对家庭关系起到长期的维持作用。

其次,家庭冲突可以使冲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加速彼此适应的过程,促进家庭成员的团结。

最后,家庭冲突可以尽快暴露出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避免这些不合理成分积淀下来最终引起家庭破裂。

由于受到冲突的刺激,可以促使家庭关系得到调整和改进,其结果可能会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

(举例大家可以自由发挥)2、试论现阶段我国代际关系新走向及其影响随着家庭伦理观和代际关系在新时期、新时代产生的变化以及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现阶段代际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走向,其表现如下:1、分而不离的代际关系家庭自古即形成了敬老养老的传统,因而,长期以来,中国老人的供养主要以家庭为主。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家庭模式变化显著,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的现象较为普遍。

应该强调的是:尽管养老居住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却有别于西方国家代际之间完全独立的居住方式。

独立居住的老年人与其子女居住在同一个居委会或同一个区的比例很高。

两代人居住距离较近,代际之间既可以互相独立,生活自由,同时又可以经常来往,为两代互相帮助提供了空间上的便利条件。

分开居住但彼此仍然互相照顾与关心,又适应两代人各自的需求,维系代际关系的双优局面,保持着和谐的代际关系。

2、民主和谐的平权家庭代际关系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商品经济和现代化信息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变性的特征。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处事态度、生活方式随社会发展,不断裂变而重新组合,由于每个人社会程度的差异,变裂组合有快有慢,形成了“代沟”。

年轻人有超前意识,易于接受现代观念,变裂组合较快,而老年人则反之。

现在一般的老年人能够正视与年轻晚辈的代差,也在努力参与社会,继续终身学习教育,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突破既定的思维定势,加速变裂组合速度;改变教育子女的方法,尊重孩子,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有各方面的合理选择权利;尽量做到与子女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减少分歧和差异,建立平等、民主、温馨、和谐的新兴家庭代际关系。

3、隔代抚养关系增加近十多年中国隔代户与日俱增,这种隔代家庭主要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户型。

隔代户普遍增加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人口社会流动增加,大量年轻父母外出务工。

对于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城镇居民化。

其子女不能在城镇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去接受教育,即便能入学,需要交付昂贵的赞助费或学费,很少农民工能负担得起。

孩子只能由祖辈照顾和抚养。

(2)城镇双职工的孩子无人照顾,为减轻家庭负担,把孩子送到父母家长期居住而形成隔代抚养。

(3)情感需要。

老年人退休后,每天赋闲在家,容易感到冷清寂寞,子女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暇陪伴父母,孙子女可以给老人带来精神寄托,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于是老人主动要求为子女照顾抚养孩子。

(4)补偿心理。

老人退休前忙于工作,对子女照顾相对较少。

孙子女出世后,子女工作紧张忙碌,没有精力带孩子,或带孩子缺乏经验,给老人提供补偿机会。

4、代际关系重心下移在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中,尊老和爱幼是同时被强调和关注的,处于中间地位的中年人要对他们给予同等程度的关爱与照料。

可以说,代际关系的重心支点处于中间位置,中年人就是代际关系重心支点的承担者。

但近年来,出现了关注下一代甚于关注上一代的代际关系重心下移的现象,即表现为尊老不足而爱幼有余。

所谓尊老不足,指的是“孝亲”观念的淡化以及对老年人的情感疏离。

形成这种“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化进程和一系列的社会变化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心由长者下移到儿童身上。

最主要的原因是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养育孩子数量减少及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增大,儿童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儿童对于父母辈和祖父母辈而言,成为联络家庭亲情、寻找感情依托的核心化载体。

“隔代亲”现象在当今中国家庭生活中表现的极为明显。

5、老年人代际经济关系的理性化众所周知,中国的老年群体是一个勤劳、善良、节俭的群体。

辛苦一生,并非没有储蓄来养老,只是心理和行为上存在一个消费误区,没有将本应养老的钱用在养老上。

将自己辛苦一生节省下来的钱花在子女或孙子女身上。

于是出现了子女结婚,父母掏钱;子女买房,父母赞助;孙子女上学,祖父母资助的现象。

而自己将来的养老完全依靠子女“自觉的孝心”,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在老人失去经济支持、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子女能否自觉地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就不得而知了。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带上了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老年人走出误区,就是经济上的自立。

近年来在老年人基本需求的调查中,涉及到生活中余钱的去向问题时,城市有余钱的老人中,把“储蓄养老”作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改善伙食”和“补贴孙子女”。

农村有余钱的老人中,居首位的是用于改善伙食,其次是储蓄养老,补贴子女。

从余钱去向的分布,说明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自身收入消费中逐步走向理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