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学习资料 -

气井学习资料 -
气井学习资料 -

作业一区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油压:在油气井中,油管头测得的压力

套压:在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测得的压力

输气压力:天然气通过地面设备后,流入输气管线时的压力

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的流量

水化物: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中的某些气体组分和液态水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具有非化合性质的晶体

地层原始压力:气藏未开采前的气藏压力

静压:气井投产后,短时间的关井,使气井底部压力恢复稳定后,测得气层中部的压力

差压:节流装置上下游取气孔上所测得流动气体绝对值的压力差

探井:为进一步探明气田构造,储气层性质,含气、水的边界等综合资料所钻的井。

生产井:在已探明的气田上,为开采天然气而钻的井。

天然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可燃性烃类气体

二、填空:

5、井口各点压力表量程:( )( )( )( ) ( )。

6、水套炉“三不点火”是什么:(不控制不点火)、(有余气不点火)、(不检查不点火)。

78、防止和解除水化物的方法有:(提高节流前的气体温度) ﹑(加入干燥剂、防冻剂)、(降压)。

10、常见的完井方法主要有:(裸眼完井)、(射孔完井)、(衬管完井)、(尾管完井)。

1三、简答题:

1、天然气中的杂质主要有哪些?

天然气中的杂质主要有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主要是泥沙,岩石颗粒。液体主要是水和油。气体主要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2、简述安全阀的作用。

保证井、站设备不超压。

3、分别简述低产井、中产井、高产井的特点。

低产井:⑴关井压力恢复慢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转为稳定⑵生产过程中压力和产量下降快,生产压差大⑶日产气量小于10万m3

中产井:⑴渗透性较好,关井压力恢复较快⑵生产过程中压力和产量下降缓慢,生产压差较高⑶日产气量在10万m3到30万m3

高产井:⑴渗透性好,关井压力恢复快⑵生产过程中压力和产量比较稳定,生产压差相对较小⑶产量大,日产气量在30万m3

4、分析气井生产中,油压等于套压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

原因:①油套压闸门同时开着②压力表有误③井内油管在离井口不远处断④井口油管柱螺纹及锥塞封闭不严,泄漏

处理方法:①检查设备,看有套压管闸门是否同时开着②检查压力表是否有误③若油管断落修井捞油管④解除窜漏

6、如果发现井场天然气严重泄漏,应如何处理?

立即向中控室汇报,根据风向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关闭气源

7、气井开关井如何操作?

开井:①向中控汇报开井原因、时间、开井人

②记录表底、油套压、

②检查井口流程,一切正常后方可开井

③开井按先开低压后高压的原则,缓慢打开采气树生产闸门9#,并完全打开,不准半开半关闭,严禁用采气树阀门控制流量。(热输井开井前要先点加热炉使水温达到70℃)

④当流量稳定后,向站内汇报。

关井:①向中控汇报关井原因、时间、开井人

②记录关井前油套压

③关井按先开高压后开低压的原则,全关采气树9#。“(热输井如又需要可停加热炉)

④记录好关井后的表底、油套压。

注意事项:①开各级阀门必须按照先开低压再开高压的顺序,防止憋压

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静电劳动用品

③开关闸门要平稳缓,侧身操作。

8、如何更换压力表?

①选定已校验合格的压力表,要求被测压力处于表量程1/3—2/3的范围

②关压力表控制闸门开放空,无放空可用扳手,把压力表接头卸松1~2圈排空降压至零

③卸下旧压力表,检查接头并进行吹扫

④装上垫子,装上新压力表

⑤关压力表放空阀

⑥缓慢打开压力表控制阀,使新表起压

⑦用肥皂水检漏,确保表阀和连接处严密不漏

9、在巡井过程中,现场异常有几种,应如何处理?

1、地面流程发生冻堵。反排、加醇解堵。

2、井下冻堵强排、加醇解堵

3、正常生产流量计无流量确认是否有瞬流有,有报修

4、油套压与交班记录值相差大,先确实压力表是否好使,看油套闸门是否关死,看油套是否有冻堵

11、如果流量计不能正常工作,如何判断该井是否正常生产?

听管线内有无过气声。关生产阀看油压升的是否快

12、请说出9阀采气树各阀门的名称。

13、井口阀门的开关顺序是什么?

井口开关顺序:关时先高压后低压;开时先低压后高压,防止憋压。

14、井口切断阀是什么功能,简述其工作原理。

保护地面流程不超压当压力超过设定值切断阀自动切断来气

15、目前苏十一区块所采用的节流器下深一般为多少?为什么?

1800米有利于排水,可以提高地面气体温度防止冻堵。

16、简述甲醇的危害性,如不慎有甲醇进入眼中应如何处理?

甲醇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一点抗生素眼膏防止感染

17、水化物对生产有什么危害,形成条件是什么?

水化物在油管中生成时,会降低井口压力,影响产气量,妨碍测井仪器下入。

水化物在井口节流器阀或地面管线中生成时,气体下游压力降低,严重时堵死管线造成供气中断,或引起工艺设备超压放空或爆裂,引发生产事故。

形成条件:①液态水的存在②低温③高压④流动条件的突变

19、气井出水有哪几个明显阶段?

三个:①预兆阶段:气田水中氯根含量明显上升,压力、气产量无明显变化。

②显示阶段:水量开始上升,井口压力、产气量波动。

③出水阶段:气井出水增多,井口压力。产气量大幅度下降。

20、常见的排水采气工艺有哪些?

①小油管带水采气②泡排采气③气举排水采气④柱塞排水采气⑤机抽排水采气

21、简述井口加醇的操作方法。

①操作前检查井口流程,关闭井口真空炉炉火。

②依次关闭9#4#阀门,打开7#阀门放空,压力归零后,侧身加药,加完后关7#打开4#。需要多次加药重复以上步骤。

③套管加药关闭6#打开加药阀门放空,归零侧身加药,加完后关加药,打开6#。

22、简述单井地面管线解堵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井地面流程冻堵,首先关闭4#阀门打开9#7#阀门放空,

然后从放空处向冻堵方向解堵。

自供气管线冻堵时,首先打开分气包阀门排空,然后从排空处向冻堵方向解堵。

23、井口加热炉加水应该如何操作?

先确定炉内压力放净,关闭炉火,打开加水阀门,排气阀门向炉内加水,观察液位计加到2/3处即可

24、简述井口放喷的操作方法。

1、看现场是否有放喷管线,放喷罐,流程是否连接畅通。

2、派去人到现场进行监护

3、关闭生产阀门缓慢打开测试阀进行发喷

4、观察出液情况

5、待出气时倒回正常生产流程

6、记录好井号、时间、放喷人、出液量

26、新井接井时应注意那些?

1、各闸门是否完好,手轮有无丢失、变形

2、油套压表是否完好

3、采气树有无漏气处

44、用简易画法画出冷输井和热输井的地面流程,并详细说明各部位名称,功能,最高承受压力等。

2019院感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培训内容 一、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2.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二、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哪两类? 1.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的细菌库,皮肤、口咽部、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2.外源性:①交叉感染:病人之间、病人与医务工作人员之间、病人与探视者、陪护之间;②环境感染:病人与污染的医院环境,污染的医疗器械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发生感染,也可通过吸入污染的空气或飞沫发生呼吸道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是什么? 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 1、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大量抗菌药物使用、各种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易感病人增加、环境污染等。 2、感染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医源性感染(因各种诊疗活动所知的医院感染)、经动物、昆虫传播。 3.什么是接触感染? 接触感染是医院感染最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方式,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和间接接触感染。 3.1直接接触感染:病原体从感染源直接传播给接触者如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都可通过手的直接接触而感染病原体;病人的自身感染也可认为是自身直接接触感染,如病原体从已感染的切口传递至身体其他部位,粪便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传递到鼻咽部等。 3.2间接接触感染: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经过某种或某些感染媒介如医务人员手、医疗仪器设备、病室内的物品等传播给易感者。在间接接触感染中,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作用。

院感培训资料

职工人员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环境保洁与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环境保洁与医疗废物管理 为什么要对各位进行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 ?与医学的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 ?与医务人员的安全相关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后勤科室主要负责人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普通病区保洁

一、地面消毒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体的扩散。(1)当地面无明显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时,常规采用湿拭清扫,每日2次用清水或清洁剂拖扫;拖地顺序从洁到污,拖把分区使用,标识明确。拖把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2)当地面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时,采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分钟后,用拖把拖干净;拖把使用后采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二、墙面消毒通常不需要常规消毒,当收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时,采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雾或擦洗。 三、物体表面消毒 (1)当物表无明显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时,每日2次用清洁的湿抹布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擦床头柜的小毛巾做到一床一巾,用后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的抹布分别使用,做好标识,用后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当物表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时,必须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抹布使用后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3)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 (4)空调、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1-2次,窗帘每月清洗一次。 四、便器的消毒使用后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净后,浸泡于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3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气藏气井生产动态分析题改图

气藏气井生产动态分析题 一、*井位于构造顶部,该气藏为底水衬托的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气藏,该井于1984年4月28日完井,井深3058.4米,油层套管7〞×2890.3米,油管21/ 2 〞×3023.3米,井段2880.6~2910.2米为浅灰色白云岩,2910.2~2943.5米为页岩,2943.5~3058.4米为深灰色白云岩,井底距离原始气水界面为107.2米,完井测试时,套压15.31MPa,油压14.98MPa,产气38×104m3/d,产水2.1m3/d(凝析水)为纯气藏。 该井于1986年2月23日10:30开井投产,定产量25×104m3/d,实际生产情况见采气曲线图。1986年4月3日开始,气井生产套压缓慢上升,油压、气量、水量下降,氯根含量无明显变化。4月22日9:00~11:00下井下压力计了解井筒压力梯度,变化情况见井下压力计原始记录。 请结合该井的采气曲线和压力计原始记录: 1、计算该井压力梯度; 2、分析判断气井采气参数变化的原因。 **井井下压力计原始测压记录 测压时间井深(m)压力(MPa) 压力梯度 (MPa/100m) 备注 86.4.28 9:00014.25 9:20100014.930.068 9:40150015.270.068 10:00200015.610.068 10:20227115.800.070 10:40270016.100.070 11:00295016.280.0722950遇阻 测井筒压力梯度为0.070Mpa/100m左右,井筒基本为纯气柱。(2)下井下压力计在井深2950m处遇阻表明油管不通畅,气井生产参数变化的原因为油管下部节流所致。

院感新人学习资料

刚刚接触院感工作时,院感人都会感觉很茫然与无助。看着手头上的一大堆工作,理不清头绪,不知该从何下手。现把这个《院感管理工作日志》介绍给各位院感新手,希望对开展院感日常管理工作有小小的参考作用。如以下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院感前辈批评指正! 一、做好每月的院感工作计划,把工作具体到按每周每天安排。每月参加科室院感会议至少一次,学习要求掌握的院感法规、规范、标准、文件通知要求等。用一天时间进行终末病历感染监测,月底把院感的院报表统计分析汇总,规范档案管理,按不同流程下科室沟通查看流程完成情况。 二、每周下临床科室或病案室2~3次进行前瞻性调查或回顾性调查。查看病历,收集各类报表。每周(日常随机查也可)下科室检查一次各类操作和记录本的记录情况。每周一次到检验科微生物室查看送检标本结果有无异常,发现异常立即和相关科室联系,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每月对院感管理重点部门进行监测采样(最新规范要求空气监测是每季度)。经常到重点科室进行相关检查、沟通和协调,检查无菌操作执行情况。 三、如果具备充足的院感人力资源,建议院感管理专职人员每天都去科室巡察,收集感染病例报表,查看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执行情况。每周三查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情况,周四查有关感染知识的学习记录和消毒记录等等,做PPT培训有关感染管理方面的知识。 四、先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没事时随机下科室。月底报表包

括内容:所有存在的院感问题、持续改进措施、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汇总等。 五、每周一和周四院感查房,周二和周五做目标性监测,每月进行一次院感管理相关部门的院感管理质量与控制的督导和检查。其余的工作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系统地收集一定人群中的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或改进防治措施,并对防治措施是行评价,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提供医院感染的本底率、鉴别医院感染暴发,评价控制措施等。 医院感染监测大致分为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是连续不断地对医院所有单位、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所有感染部位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监测,此种监测方法的费用高、劳动强度大,近年来已不提倡,而目标性监测,省时省力,目标明确,事半功倍, 目标性监测分为优先监测、感染部位监测、部门监测、轮转监测、暴发监测及其他的监测方法,现分类介绍如下: (1)优先监测:这是一种以感染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优先监测的方法。感染的相对重要性从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住院时间、治疗感染的费用、可防止感染的百分比等方面加以考虑,常以感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多少判定感染的相对重要性。例如,据报道归因于医院内菌血症和肺炎的病死率在10%~38%,高的病死率可决定这两类感染优先控制。与之相比,尿路感染的病死率较低,然而尿路感染多数是可预防,因此可决定为中等优先控制。在SENIC研究中,按感染构成的百分比判定尿路感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和肺炎等;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其次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仅考虑医院感染的花费,那么1/2的时间和资源将用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1/3的时间用于肺部感染,1/10的时间用于其他感染(下表)。 主要医院感染的相对频率与相对重要性的评价 感染部位构成比 (%) 延长住院总日数 构成比 (%) 增加总费用 ($) 构成比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24 889 57 102 286 42 肺炎10 370 24 95 229 39 泌尿道感染42 175 11 32 081 13 菌血症 5 59 4 7 478 3 其他19 69 4 8 680 3 合计100 1562 100 245 754 100

院感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 (培训内容) 一、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统计指标: 医院感染率≤6%;医院感染漏报率<10%;I类切口感染率≤0.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达100% 四、医院污水与污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密闭运送; 一次性用品,医疗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生活垃圾按规定分类收集。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 医疗废物用黄色有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包装物。 3、医疗废物交换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有签字记录。 4、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及设备符合国家要求,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由专人及时收集,专车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得露天存放。

①、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③、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④、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⑤、易于清洁和消毒; ⑥、避免阳光直射; ⑦、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5、微生物培养物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丢弃前必须高压蒸汽消毒或焚烧; 五、按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 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消毒或灭菌方式,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凡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2、能够合理地使用化学消毒剂 2%戊二醛消毒要求20分钟,灭菌要求10小时; 含气氯消毒剂,浓度10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

气井动态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气井动态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采气井动态监测技术是科学管理气井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压力,流体物性的变化,以及井下、地面工程的变化等监测,及时有效地指导其合理开采,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采气井逐渐增多,对采气井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动态监测,有利于提高采气井的管理水平,提高开采效果。 (一)采气井动态监测录取资料内容 1.压力 (1)气井的原始地层压力。 (2)气井历次关井中的稳定压力。 (3)流动压力。 (4)关井时测压力恢复曲线的恢复压力。 (5)井口工作压力。 (6)分离器前各节点压力,分离器压力、计量系统压力。 2.温度 (1)气井的原始地层温度。 (2)生产过程中气层中部温度。 (3)关并时压力稳定后的地层温度。 (4)生产时井口气流温度。 (5)分离器前各节点温度、分离器温度、计量系统温度。 3.产量 (1)天然气产量。(2)地层水产量。(3)凝析油产量。 4.产出流体理化性质 (1)天然气、地层水、凝析油常规取样化验分析数据, (2)天然气中H2S和CO2含量, (3)地层水中H2S含量。 (4)气井高压物性(p、V、T)数据。 5.工程监测 (1)产出层段及产出剖面。 (2)井下套管腐蚀情况及描述。 (3)井下油管断落数据,腐蚀情况及描述, (4)地面各腐蚀监测点测试记录。 (5)历次加注缓蚀剂记录资料. (6)气层垮塌深度, (7)井下堵塞位置。 (二)采气井动态监测要求 1.压力监测 压力单位为MPa,修约到两位小数。 (1)测井底恢复压力 ①投产前侧关井的气层中部稳定压力(PR),探区新井视PR=Pi(原始地层压力)。 ②测取投产之后各生产阶段的关井恢复压力(Pws)。投产一年后测一次,其后每两年测一次。 (2)测井底流动压力(Pwf)

医院感染学习资料

主要内容 一、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二、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登记表

一、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㈠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瓶、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㈡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1、传递锐器时扎伤。 2、缝合伤口时扎伤。 3、助手违规配合造成助手刺伤。 4、穿刺时不正规操作造成本人刺伤。 5、安装、拆卸刀片时被刺伤。 6、医护人员在为注射器覆帽时被刺伤。 7、医疗废物分类时被刺伤。 ㈢预防措施

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安装和拆卸手术刀片时,应使用止血钳协助,不应徒手操作,以免刀片划伤,亦可使用带有刀片回缩处理装置的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 4、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①传递手术刀、剪、缝针及骨凿等锐器时,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由近术者器械护士托住弯盘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术者。术者用后应将锐器放在弯盘中,托住弯盘,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护士。 ②传递电钻等较大锐器时,应上好钻头或探针,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术者。术者用后也应将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护士。 5、锐器用完后应直接放入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的锐器盒中,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统一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 6、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只能单手盖帽或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血管钳夹针头保护套而覆帽。 7、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笤帚或刷子、垃圾铲或夹子等器械处理。 8、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

油井动态分析

油气井动态分析 目录 第一节直井生产动态分析 (2) 第二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 (24) 第三节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34)

第一节 直井生产动态分析 在油井动态分析中,油井流入动态特征,是指原油从油层内向采油井底流动过程中,产量与流动压力之间的变化特征,它主要决定于油藏的驱动类型和采油井底各相流体的流动状态,这种变化特征是预测油井产能、确定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以及分析油井产能变化规律的主要依据。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称无阻流量,以Q AOF 表示,它是判断气井产能大小和进行气井之间产能对比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气井合理产能的重要依据。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定义为:当气井生产时势井底流动压力降为一个绝对大气压(即无井底回压)时,气井的最大潜在理论产量。实际生产时,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不可能达到的。它主要作为确定允许合理产量的基础。气井投产后的允许合理产量的,限定为绝对无阻流量的1/4和1/5,需要说明的是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定容封闭消耗气藏来说,它随气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有效的增产措施也会提高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因此,需要根据气井的生产动态和压力、产量变化情况,结合地层压力的测试,不失时机地进行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测试,以便调整气井的合理产量。 一、生产指数和IPR 1、生产指数:通常用生产指数J 表示油井的生产能力,生产指数J 定义为产量与生产压差之比。 P Q P P Q J o wf r o ?=-= 1 o Q ——原油产量,bbl/d ; J ——生产指数,bbl/(d.psi); r P ——油井泄油区的平均压力(静压) ;psi ; wf P ——井底流压,psi ;P ?——压差,psi 。

医院院感培训资料

2011年院感培训材料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技术 教学内容: 无菌概念: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 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非无菌物品或区域: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处理,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

放置。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4.取无菌物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5.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参加人员: 年月日

院感护理制度大集合 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个/cm2。空气少于500个/m3。 2、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有记录。 3、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 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6、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 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形清洗、消毒或灭菌。 8、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等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10、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

气井动态分析模板教学提纲

气井动态分析模板

气井动态分析 2009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气井生产阶段的划分 1、生产阶段的时间划分 (1)从XXX到XXX是什么阶段。 (2)从XXX到XXX是什么阶段。 2、生产阶段划分描述 (1)XX阶段: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 (2)XX阶段: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1、异常类型判断 (1)从XX到XX是XX故障。 (2)从XX到XX是XX故障。 2、异常现象描述 (1)异常1:XXX,是由XX故障引起的。 (2)异常2:XXX,是由XX故障引起的。 3、建议处理措施 (1)异常1:XXX处理。 (2)异常2:XXX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1、XXXX。 2、XXXX。

3、XXXX。 四、计算 解:依据公式:XXX。 带数据 结果。 答:XXXXXXXXXXX。 2012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获取数据生产采气曲线(EXCEL表格内) 1、获取数据与原表保持一致。 2、采气曲线生产。 曲线个数和题目保持一致。 油套压在1个坐标系内。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四、计算 生产阶段的划分 无水气井(纯气井):净化阶段,稳产阶段,递减阶段。 气水同产井:相对稳定阶段,递减阶段,低压生产阶段(间歇、增压、排水采气) 气井异常情况

一、井口装置 1、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堵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升高;油压升高;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没有堵死时:注醇解堵。 (2)堵死:站内放空,井口注醇解堵。 2、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刺漏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刺漏点在流量计前);产水量增加;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验漏,查找验漏点。 (2)维修或处理漏点。 3、故障名称:仪表仪器坏 现象描述:(1)一个参数变化,仪表故障; (2)两个参数变化,传输设备故障; 处理措施:(1)维修仪表。 (2)维修传输设备。 二、井筒 1、故障名称:(1)油管挂密封失效。 (2)油管柱在井口附近断裂。 现象描述:套压等于油压;产气量略有上升;产水量不变;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检查处理油管挂密封装置。

院感培训学习资料

年院感培训学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三类类,分别为甲类、乙类、丙类。 、甲类传染病有种,是鼠疫和霍乱。 、甲类传染病应于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应于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临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诊断时间必须详细到小时。 、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广州,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登革热的潜伏期多数是-天,最长天,登革热的常见临床表现高热、关节痛、皮疹、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广州市政府规定报告的三种传染病是肝吸虫、恙虫病、水痘。 、临床医生发现学生、幼托儿童患传染病,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必须填写学校名称、幼儿园名称以及所在班级。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甲型流感的传染病源;甲型流感的潜伏期多数是-天,最长天。 、报告乙肝和丙肝和血吸虫病例时,病例分类填写急性或慢性,其它法定报告传染病填写未分类。 、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乙型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 、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同桌进餐不会传播艾滋病。 、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不可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对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来说,送到医院即死亡的病例也需要报告。 、对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来说,急诊科出诊时就死亡的病例也需要报告。 、对死亡原因不清楚的病例,不需要填写调查记录。 、造成意外死亡的情况可作为根本死因。 、死亡登记报告规范要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期限是天。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飞沫。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巳开始或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流行方式主要有散发和暴发。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肺部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院感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 (培训内容) 确 一、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职 责明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统计指标: 医院感染率≤6%;医院感染漏报率<10%;I类切口感染率 100% ≤0.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达 四、医院污水与污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密闭运送 ; 一次性用品,医疗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生活垃圾按规定分类收集。 ;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 医疗废物用黄色有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包装物。 字 全;有签 记 料齐 3、医疗废物交换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 录。 4、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及设备符合国家要求,暂存放时间 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由专人及时收集,专车密闭运送 至医疗废物暂存 处,不得露天存放。 ①、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

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③、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④、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⑤、易于清洁和消毒; ⑥、避免阳光直射; ⑦、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5、微生物培养物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丢弃前必须高压蒸汽消毒或焚烧; 五、按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 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消毒或灭菌方式,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凡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2、能够合理地使用化学消毒剂 2%戊二醛消毒要求20分钟,灭菌要求10小时; 含气氯消毒剂,浓度10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 碘伏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分钟。

2020年院感培训学习资料

2020年院感培训学习资料 2020年院感培训学习资料2020年院感培训学习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三类类,分别为甲类、乙类、丙类。 2、甲类传染病有2种,是鼠疫和霍乱。 3、甲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4、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临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诊断时间必须详细到小时。 6、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广州,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登革热的潜伏期多数是58天,最长15天,登革热的常见临床表现高热、关节痛、皮疹、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7、广州市政府规定报告的三种传染病是肝吸虫、恙虫病、水痘。 8、临床医生发现学生、幼托儿童患传染病,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必须填写学校名称、幼儿园名称以及所在班级。 9、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甲型11流感的传染病源;甲型11流感的潜伏期多数是14天,最长7天。

10、报告乙肝和丙肝和血吸虫病例时,病例分类填写急性或慢性,其它法定报告传染病填写未分类。 11、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乙型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12、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 13、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同桌进餐不会传播艾滋病。 14、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不可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15、对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来说,送到医院即死亡的病例也需要报告。 16、对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来说,急诊科出诊时就死亡的病例也需要报告。 17、对死亡原因不清楚的病例,不需要填写调查记录。 18、造成意外死亡的情况可作为根本死因。 19、死亡登记报告规范要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期限是14天。 20、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飞沫。 2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1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

院感学习资料

院感学习资料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院感学习资料(常用于现场提问) 一、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 染病的医院感染。 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 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 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六、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 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七、隔离方式有三种: 1、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料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 播; 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 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导致的传播; 3、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八、感染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九、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十、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 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十一、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十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气井动态分析模板

气井动态分析 2009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气井生产阶段的划分 1、生产阶段的时间划分 (1)从XXX到XXX是什么阶段。 (2)从XXX到XXX是什么阶段。 2、生产阶段划分描述 (1)XX阶段: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 (2)XX阶段: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XX参数变化。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1、异常类型判断 (1)从XX到XX是XX故障。 (2)从XX到XX是XX故障。 2、异常现象描述 (1)异常1:XXX,是由XX故障引起的。 (2)异常2:XXX,是由XX故障引起的。 3、建议处理措施 (1)异常1:XXX处理。 (2)异常2:XXX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1、XXXX。 2、XXXX。 3、XXXX。 四、计算 解:依据公式:XXX。 带数据 结果。 答:XXXXXXXXXXX。 2012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获取数据生产采气曲线(EXCEL表格内) 1、获取数据与原表保持一致。 2、采气曲线生产。 曲线个数和题目保持一致。 油套压在1个坐标系内。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四、计算 生产阶段的划分 无水气井(纯气井):净化阶段,稳产阶段,递减阶段。 气水同产井:相对稳定阶段,递减阶段,低压生产阶段(间歇、增压、排水采气)

气井异常情况 一、井口装置 1、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堵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升高;油压升高;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没有堵死时:注醇解堵。 (2)堵死:站内放空,井口注醇解堵。 2、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刺漏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刺漏点在流量计前);产水量增加;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验漏,查找验漏点。 (2)维修或处理漏点。 3、故障名称:仪表仪器坏 现象描述:(1)一个参数变化,仪表故障; (2)两个参数变化,传输设备故障; 处理措施:(1)维修仪表。 (2)维修传输设备。 二、井筒 1、故障名称:(1)油管挂密封失效。 (2)油管柱在井口附近断裂。 现象描述:套压等于油压;产气量略有上升;产水量不变;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检查处理油管挂密封装置。 (2)更换油管。 2、故障名称:(1)油管堵。 (2)节流器堵。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升高;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不变;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注醇解堵。 (2)维修更换节流器。 3、故障名称:节流器失效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上升;产水量上升;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维修更换节流器。 4、故障名称:油管积液 现象描述:套压上升;油压下降;油套压差增大;产气量下降;产水量可能上升或下降。 处理措施:(1)排水采气及优化加注量,缩短加注周期。 (2)堵水采气:1、机械堵水,下封隔器。2、化学堵水:胶体打进油管。 5、故障名称:气井水淹 现象描述:套压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为0;产水量为0。 处理措施:(1)气举排水采气。 (2)抽吸排液。 6、故障名称:井底积垢 现象描述:套压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下降的趋势相同。 处理措施:洗井。

医院感染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培训资料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 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 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已型肝炎流行等。 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三:标准预防 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医院感染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 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如:手术器具 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 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 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院感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2017-1-10 学习内容: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履行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6、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7、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签名:

学习时间:2017-2-19 学习内容:医院感染报告要求与诊断标准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经管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表。 2、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在临床诊断24小时内上报。诊断依据标本结果,报告时间为出检验报告的24小时内,诊断时间应为标本送检日期。遇到流行及时上报,或电话联络,否则作漏报处理。 3、出院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院长,并通报相关科室。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予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已留标本,在转科后标本报告未到,可先上报,并注明患者去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追踪与确诊。 5、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上报病例一一核实。 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各科反馈。签名:

学习时间:2017-3-20 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的定义?什么属于医院感染?什么不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签名: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气井动态分析模板

气井动态分析 2009 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气井生产阶段的划分 1、生产阶段的时间划分 (1)从XXX 到XXX 是什么阶段。 (2)从XXX 到XXX 是什么阶段。 2、生产阶段划分描述 (1)XX 阶段:XX 参数变化;XX 参数变化;XX 参数变化。 (2)XX 阶段:XX 参数变化;XX 参数变化;XX 参数变化。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1、异常类型判断 (1)从XX 到XX 是XX 故障。 (2)从XX 到XX 是XX 故障。 2、异常现象描述 (1)异常1:XXX ,是由XX 故障引起的。 (2)异常2:XXX ,是由XX 故障引起的。 3、建议处理措施 (1)异常1:XXX 处理。 (2)异常2:XXX 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1、XXXX 。 2、XXXX 。 3、XXXX 。 四、计算解:依据公式:XXX 。 带数据 结果。 答:XXXXXXXXXXX 。 2012 年动态分析模式 一、获取数据生产采气曲线(EXCEL 表格内) 1、获取数据与原表保持一致。 2、采气曲线生产。曲线个数和题目保持一致。油套压在1 个坐标系内。 二、气井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三、气井工艺选择 四、计算 生产阶段的划分无水气井(纯气井):净化阶段,稳产阶段,递减阶段。气水同产井:相对稳定阶段,递减阶段,低压生产阶段(间歇、增压、排水采气) 气井异常情况 一、井口装置 1、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堵现象描述:套压略有升高;油压升高;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氯离子含 量不变。 处理措施:(1)没有堵死时:注醇解堵。

(2)堵死:站内放空,井口注醇解堵。 2、故障名称:井口装置刺漏现象描述:套压略有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刺漏点在流量计前);产水量增加;氯离子含量不变。 处理措施:(1)验漏,查找验漏点。 (2)维修或处理漏点。 3、故障名称:仪表仪器坏 现象描述:(1)一个参数变化,仪表故障; (2)两个参数变化,传输设备故障; 处理措施:(1)维修仪表。(2)维修传输设备。 二、井筒 1、故障名称:(1)油管挂密封失效。(2)油管柱在井口附近断裂。现象描述:套压等于油压; 产气量略有上升;产水量不变;氯离子含量不变。处理措施:(1)检查处理油管挂密封装置。 (2)更换油管。 2、故障名称:(1)油管堵。 (2)节流器堵。 现象描述:套压略有升高;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不变;氯离子含量不变。处理 措施:(1)注醇解堵。 (2)维修更换节流器。 3、故障名称:节流器失效现象描述:套压略有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上升;产水量上升;氯离子含 量不变。处理措施:维修更换节流器。 4、故障名称:油管积液现象描述:套压上升;油压下降;油套压差增大;产气量下降;产水量可能上升或下降。 处理措施:(1)排水采气及优化加注量,缩短加注周期。(2)堵水采气:1、机械堵水,下封隔器。2、化学堵水:胶体打进油管。 5、故障名称:气井水淹 现象描述:套压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为0;产水量为0。 处理措施:(1)气举排水采气。 (2)抽吸排液。 6、故障名称:井底积垢现象描述:套压下降;油压下降;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下降的趋势相 同。处理措施:洗井。 三、气层 1、故障名称:气层渗透性变差 现象描述:都下降,下降趋势相同。 处理措施:(1)解除污染:下水离子振荡器或超声波打穿(2)压裂或者酸化。 2、故障描述:渗透性变好 现象描述:都上升,上升的趋势相同。说明处理措施见效。 气井工艺选择 一、含硫气井 1、防中毒。 2、选择抗硫材料。 3、加注缓蚀剂。 4、定期检测校验。 二、无水气井 控水采气:选择气井合理的工作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