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3群落的结构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群落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群落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群落的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D [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乌尔黄鼠是一个物种。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B [一块农田中的田鼠与杂草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豌豆和杂草会竞争水肥和光照等,B正确;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故D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光照的强度有关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B [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鸟类的分层现象是与食物分布相关的,而与光照无直接关系;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在套种生产中的应用,要考虑两种生物的高矮和对光照强度的需要等因素。

]4.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鼠妇的种群密度B.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以忽略不计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冷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设计统计表,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D [鼠妇为土壤中小动物,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也要统计在内,B错误;依据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取热光源进行对其收集,C错误。

]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冻原只有水平结构,而没有垂直结构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D [冻原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A错误;温带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影响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动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D正确。

19-20学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3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19-20学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3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D[所有的树木不是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的生物,所以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不是所有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 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物种丰富度D.一个群落中的生物,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B[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

]4.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

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

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A.互利共生和寄生B.寄生和寄生C.捕食与寄生D.捕食与互利共生B[ 由题干可知,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血液为食,蜱与牛的关系为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的血液中,也以牛的血液为食,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也为寄生。

]5.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且有垂直分层现象C.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D.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D[不同动物要求的栖息场所与食物有关,所以动物会随着植物的分层而分层,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6.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3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3群落的演替

课时作业13群落的演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解析: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是从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演替而成的,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积聚,主要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提高,湖底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

B、C、D三项原有的土壤条件并没有被破坏,属次生演替。

2.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C)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解析:群落演替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

但是在环境条件变差时,如乱砍滥伐森林,则森林群落会演变成稀疏的植被,使群落的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

3.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是(B)A.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B.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C.苔藓的生长比地衣快D.苔藓能够忍受极端干旱的环境解析: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植物与地衣相似,能够忍受极端干旱的环境,但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扩展,进而取代地衣。

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解析: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A错误;甲地原来是森林,火灾后的森林还具备演替为森林的环境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演替,甲地可重现森林,B正确;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出现得比苔藓早,C正确;随着演替的进行,两地生物种类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多,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0:4.3 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0:4.3 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基础过关]1.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大小B.群落的垂直结构C.群落的物种组成D.群落的水平结构2.下表的群落中,以数字1~5代表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

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3.“大鱼吃小鱼”这句话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种内竞争D.捕食或种内斗争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5.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

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A.甲、乙均增加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D.甲、乙均减弱6.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分D.矿物质7.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如图所示)。

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是()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8.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9.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群落的结构的学习,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生态学基础知识储备。

本课作业目标是加深学生对群落结构的理解,提升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二、作业内容(一)阅读理解学生需阅读《群落的结构》章节内容,重点掌握群落的定义、分类以及不同群落结构的特征,理解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食物链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二)实践活动1. 选取本地常见的两个群落类型(如草地群落和森林群落),对两个群落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初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包括种类、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 结合所学的群落结构知识,分析这两个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并绘制简要的群落结构图。

3. 探究当地环境变化对所选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三)书面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所观察群落的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群落的定义、所观察群落的描述、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分析、环境变化对群落的影响以及个人见解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1. 实践活动:观察记录需真实详尽,并能够体现出对群落结构的理解。

所绘制的群落结构图应能反映该群落的主体结构。

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到地理、气候等可能因素。

2. 书面作业:报告需包含必要的定义、群落的具体描述以及结合实例的见解和分析,不少于XX字,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3. 学生应保持独立、主动的学习态度,查阅相关资料并完成作业。

家长或导师可提供指导与帮助,但严禁抄袭或代写。

四、作业评价作业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及详尽性;2. 群落结构图的质量及准确性;3. 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及逻辑性;4. 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见解的深度和广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通过课堂讲解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优秀作业和典型问题,以促进全班同学的学习与提高。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12】(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12】(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2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8·黑河高二测试)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西双版纳的所有热带雨林生物B.青藏高原上的所有高山苔原生物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所有红树林生物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解析】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都是由多种生物组成的。

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并不只有一个红树物种,还包括与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而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是由单一的物种——红松组成的,不能构成群落而仅是一个种群。

【答案】 D2.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种群种类的多少B.种群密度的大小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解析】A、C、D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答案】 B3.(2018·东北师大附中测试)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解析】本题考查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引入另一种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新种的真菌与原来的真菌争夺资源和空间,可以得出这两种真菌之间是竞争关系。

【答案】 B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解析】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

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有关。

【答案】 D5.(2018·上海高考)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解析】A和B中皆有3个物种,C和D中都是4个物种,D中4个物种分布较均匀。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 十三 4.3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 十三 4.3

群落的结构(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B.在一定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种群形成群落C.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D.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系统,主要研究丰富度、种间关系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等问题【解析】选C。

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依靠种间关系使各种群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体。

群落包括该地域的所有生物,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包括该地域的所有微生物。

2.(2017·海南高考)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抑制了害虫A的爆发,新的种间关系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的生存,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间作农作物乙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而不是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3.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

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为 ( )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解析】选B。

依题意可知,某些大型藤本与高大的乔木相互竞争阳光等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4.下列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选A。

人教版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作业

人教版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作业

、选择题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A .水源和土壤B .细菌和真菌C .各种动植物D .有害的生物3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1850 1875 1900 — 间 / 年份A .捕食关系,N i 为捕食者,N 2为被捕食者B .捕食关系,N 2为捕食者,N i 为被捕食者 C. 竞争关系,N i 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 2为失败者D .共生关系,N i 、N 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7.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自我小测5.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 C .优势种 )B. 物种的相对数量 D .生长型6.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 i 、N 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160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4.3《群落的结构》学习要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4.3《群落的结构》学习要点

第3节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分析,能够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通过阅读文本,师生交流,能够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通过实验探究,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难点】
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要点梳理】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群落中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注:大鱼吃小鱼不属于捕食,而是种内斗争。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植物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5.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4.3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4.3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群落的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群落的物种组成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C.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C[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如光能的利用能力,B正确;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C错误;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D正确。

]2.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

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

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C.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D.宜选用50 m×50 m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C[在一定范围内,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超过一定样方面积后,丰富度不再增加,A错误;统计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不宜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C正确;宜选用20 m×20 m群落最小面积调查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D错误。

]题组二群落的种间关系3.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能正确说明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C[麝牛是狼捕食的对象,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A、B两项错误。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麝牛群数量的增加,狼捕获麝牛的成功率会降低,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C项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2:4.3 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2:4.3 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的生物,不能构成群落的是()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D.大兴安岭全部的红松2.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

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3.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A.树冠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表层4.下列四种群落类型中,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草原C.荒漠D.苔原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分布6.武汉东湖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

据上述材料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武汉东湖动植物构成了东湖生态系统的群落B.调查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武汉东湖物种丰富度指东湖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7.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8.如图A、B分别代表的是在海平面到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不同的自然区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高山A处,生物群落的分布只表现出垂直结构B.在高山A处,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C.在森林B处,生物群落的分布表现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在森林B处,温度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9.关于物种丰富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B.我国从北到南,越靠近热带地区,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C.物种的丰富度与环境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D.不同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不同10.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11.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无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差异1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解析:选C题中A和B选项出现的热带雨林和红松林不但包括多种生物,同时还有自然环境,不属于生物群落的范畴。

而选项D无菌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由于只有一种物种则只能称为种群。

选项C中污染后的共生菌落是由不同种的细菌构成的,可视为一个小的群落。

2.下列研究对象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洪水导致农田中部分黑线姬鼠外迁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解析:选A黑线姬鼠的外迁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属于群落中的分层现象;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属于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3.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选D导致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4.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解析:选B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均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有关,如地形的起伏、光照的强弱、湿度的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垂直结构;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5.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选B在调查统计时应设计一个统计数据的表格,便于记录和汇总;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在不同时间光照、温度等影响土壤小动物的活动,故不同时间采样会影响到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题号1.群落的概念及研究的问题4,7,122.种间关系1,6,8,9,10,11,143.群落的空间结构2,5,15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13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农田中,豌豆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因争夺阳光、水和矿质元素等共同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田鼠可以以草籽为食,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

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A装置的花盆,用普通的花盆即可,不需要改造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需要去底,然后换上金属网;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4.(2018·吉林长春期末)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2群落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2群落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含解析:课时作业12 群落的结构1.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种群种类的多少B.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C.种群密度的大小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解析:C项是种群的特征,而A、B、D项涉及的都不是同一地点的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而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答案:C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生物物种数目是不同的,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丰富度越多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

答案:A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可以改变的D.一个群落中的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解析:群落是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

答案:B4.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和草本层属于主要的自养层,每个层次(包括土壤)中的动物及细菌、真菌属于异养层,这说明群落内部有一定的(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产生重要影响的优势物种C.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森林群落分林冠层和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每个层次中又有不同的生物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D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中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使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群落的结构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结构[双基提要]1.地球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把生命作为生命系统来考察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和生物圈。

因此群落作为系统来考察时它也是一种。

群落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2.所谓群落就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中的称之为群落。

在群落水平研究问题主要是某一群落中的多少。

各种群之间的,群落的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方面。

3.某群落中的种群多少,就是要分析该种群中的_____________,其一是物种的异同,其二是研究单位面积内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之为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越是靠近热带地区,群落内的物种数目越_____________,反之物种数目越少。

4.一个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彼此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__关系,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其中的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寄生等。

5.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示了群落中的各个物种在群落中占据的_____________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__结构等方面。

6.一般情况下,在森林的垂直结构中植物的垂直分布可分为上层为_____________,中下层为_____________,下层地表为_____________,主要是各层中的植物对_____________利用不同而异。

与植物的垂直分布相适应的鸟类动物分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群落的水平分布也因环境条件的差异、人和动物的影响而种群分布_____________,同一地段_____________也有差别,它们常呈_____________分布。

8.利用群落分布的空间结构原理,人们创造_____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_____绿化工程。

9.人们在土壤中进行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究研究活动中,一般不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而常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群落的结构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群落的结构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III 群落的结构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属于群落的是()A.一个水库里的全部鱼B.一个湖泊中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C.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D.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全部生物解析:选B。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水库中除鱼外还有其他生物;草原上除昆虫和小鸟外还有其他生物;群落不包括无机环境。

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选A。

苗和草会争夺阳光、营养,反映的是种间关系中的竞争。

3.(2019·吉林扶余一中高二期末)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层,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选C。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垂直结构。

树林里多数鸟类生活在树冠,啄木鸟生活在中层,环颈雉生活在底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4.(2019·安徽宣城励志中学高二期末)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种间关系中的()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解析:选B。

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因此两者最有可能是竞争关系,B正确。

5.(2019·衡水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选D。

导致群落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导致群落水平结构的非生物因素有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等。

6.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一个池塘中含有的种群数量解析: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群落的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D[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乌尔黄鼠是一个物种。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B[一块农田中的田鼠与杂草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豌豆和杂草会竞争水肥和光照等,B正确;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故D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光照的强度有关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B[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鸟类的分层现象是与食物分布相关的,而与光照无直接关系;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在套种生产中的应用,要考虑两种生物的高矮和对光照强度的需要等因素。

]4.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时,正确的操作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鼠妇的种群密度B.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以忽略不计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冷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设计统计表,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D[鼠妇为土壤中小动物,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也要统计在内,B错误;依据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取热光源进行对其收集,C错误。

]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冻原只有水平结构,而没有垂直结构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D[冻原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A错误;温带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影响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动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D正确。

]6.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能正确说明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C[麝牛是狼捕食的对象,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A、B两项错误。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麝牛群数量的增加,狼捕获麝牛的成功率会降低,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C项正确。

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增强,D项错误。

]7.科学家在一池塘内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比例如下表。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C.两种鱼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D.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某食物在胃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该鱼种对该食物的摄入量越多,反映其生活与栖息的场所,故鱼种1、鱼种2单养时均多出没在植丛中。

栖息与活动场所的相似,意味着两鱼种之间可能为竞争关系。

由混养数据可知,鱼种1与鱼种2食物比值的最高值分开,说明混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8.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C[根据图示中三个种群生物的食物关系,由于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均存在共同食物,因此,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由于甲、丙之间食物相似性很小,故它们可分布在同一群落的同一垂直结构层次。

生物之间通过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9.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甲乙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C[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10.下表为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__________;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的是__________。

(2)若Ⅲ为林木群落,该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现象,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3为某种鸟的种群,科学家对B3进行密度调查时,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其鸣唱,并对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得了若干信息。

与传统的标志重捕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物种A在群落Ⅰ、Ⅱ、Ⅲ、Ⅴ均有分布,而B物种在Ⅱ、Ⅲ、Ⅳ分布,C物种在Ⅰ、Ⅲ、Ⅳ分布,D物种在Ⅰ、Ⅲ、Ⅴ分布,由此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A。

群落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析表可知,Ⅰ中3个物种,Ⅱ中2个物种,Ⅲ中4个物种,Ⅳ中2个物种,Ⅴ中2个物种,则群落Ⅲ中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

(2)林木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具有镶嵌的特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这种分层与林木植物与对光能的利用有关,即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

(3)传统的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对进行抓捕且进行标记,有时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天敌捕食等,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对调查鸟群可能有损伤等,而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则可避免上述弊端等。

答案:(1)AⅢ(2)镶嵌(或镶嵌分布)分层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3)无损伤、低干扰(答案合理即可)11.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稻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中A、B、C曲线所示。

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_______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根据题意可知曲线A为枯草杆菌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曲线B为双小核草履虫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曲线C为大草履虫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

从曲线B和曲线C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

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在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答案:(1)捕食竞争(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1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__,身体__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解析:(1)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属于好氧生物,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3)跳虫与甲螨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为竞争关系;线虫以酵母菌为食,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1)较强微小(2)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3)竞争捕食[能力提升练]13.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M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越小,M与N竞争越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C[仅从食物关系看,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二者在其他生存资源上可能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越大,说明该生物的食物种类越多,适应能力越强,B错误;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的食物种类重叠部分越多,M与N 竞争会越激烈,C正确;M、N两个物种种群数量受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会呈现“J”型增长,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