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的生产技术
C语言实现的自动驾驶设计
![C语言实现的自动驾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df89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f.png)
C语言实现的自动驾驶设计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C语言来实现自动驾驶系统。
本文将探讨C 语言在自动驾驶设计中的应用。
一、引言自动驾驶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等设备,使汽车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主运行和导航。
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底层开发的编程语言,因其高效性和可靠性而成为自动驾驶设计中的首选。
二、定位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是准确获取汽车当前位置和周围环境信息。
C语言可以通过调用传感器数据,如GPS和摄像头等设备,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并将其准确地反馈到主控程序中。
三、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C语言可以实现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算法,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指引。
通过传感器和车辆状态信息,我们可以使用C语言开发算法来计算最优路径,使车辆能够合理、稳定地行驶。
四、障碍物检测与避让在实际道路环境中,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及时检测和避让障碍物。
使用C语言,我们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开发障碍物检测算法,并实现避让策略。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驱动控制系统,使车辆安全地绕过障碍物。
五、车辆控制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是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
C语言可以编写驱动控制系统,通过与车辆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交互,实现对车辆行驶速度、转向等功能的精确控制。
这种驱动控制系统可以按照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算法的指引,完美执行自动驾驶任务。
六、安全性与可靠性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C语言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编程语言,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实现对系统的严格控制和测试,确保自动驾驶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稳定运行。
七、结论通过使用C语言实现的自动驾驶设计,我们可以高效地获取位置和环境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跟踪、检测和避让障碍物,并实现车辆的精确控制。
此外,C语言还帮助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语言将继续在自动驾驶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参考文献[1] John C., "C Programm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Proceedings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Vehicles, 2019.[2] Smith L., "Implementation of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 usingC Language", Journal of Embedded Systems, 2020.[3] Zhang M., "C Language-based Control Algorithms for Autonomous Driv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1.以上就是关于C语言实现的自动驾驶设计的文章内容。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控制技术概述》教学设计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控制技术概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362d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f.png)
《控制技术概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如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能够举例说明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培养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控制技术的兴趣,认识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控制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闭环控制系统的反馈机制和工作过程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于控制技术还缺乏了解。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如简单的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五、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控制技术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自动门等),引出控制技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新课讲授(一)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1. 定义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装置或系统,对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行为进行自动调节或管理,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技术。
2.控制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以展示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工业生产领域1.自动化生产线:在制造业中,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采用机器人喷漆、装配等工序,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2.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损失。
例如,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利用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实时了解风机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交通运输领域1.自动驾驶: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分析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feb7c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b.png)
能智造与信息技术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分析王相哲(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1730)摘要:自动驾驶汽车科技属于一类运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雷达监控等科技完成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把控科技,可以依照道路状况,自动对车辆开展运作,进一步打造高效合理的控制方式。
但是在当前,受到传感设备及把控体系等要素的制约,当前所运用的汽车自动驾驶科技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出现自动驾驶汽车故障而导致事故出现的案例,便是把控体系对危险认知不清的缘故造成的。
因此,对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现状分析控制方法中图分类号:U4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2(b)-0136-0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汽车的需求逐年激增。
现如今,各大车企对于中国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呈现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趋势,“互联网+汽车”模式逐渐兴起,智能汽车受到广泛关注。
可以预见,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智能化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着力点和风向标[1]。
本文就智能汽车中如何实现自动驾驶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了解。
1汽车自动驾驶的相关概述1.1研究背景近年来,自动驾驶科技从观念策划之间向现实运用层次稳步过渡,也有很多公司及员工加入到自动驾驶科技的探究进程中来。
自动驾驶概念出现已久,但是自动驾驶行业却鲜为人知。
20世纪80年代,无人车Naclab-1首次完成无人驾驶实验,之后,该型号车辆被运用在厢式货车上开展探究,无人车道路试验的相关法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之后,针对自动驾驶的探究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09年,自动驾驶汽车的照片广为流传,自动驾驶开始受到注重。
结合计算机工作的稳固性质及高科学性,能够与自动驾驶科技开展一定的结合,并进一步缩减由于驾驶因素引起的事故数量,与之相结合的车辆和基本设备互联科技也会经过车云交互,进一步缩减交通堵塞的状况出现。
计算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b0a1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a.png)
计算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制造、管理等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操作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计算机作为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工业自动化1. 生产线控制:计算机通过连接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实现对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自动控制。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焊接、喷涂、装配等环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过程控制:计算机在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中,通过采集、处理和控制各种参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例如,炼油厂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机器人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实现对复杂工艺的自动化操作。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计算机可以控制机器人进行车身焊接、零部件装配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家庭自动化1. 智能家居:计算机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例如,通过手机App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电视等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家庭安防:计算机可以通过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家庭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例如,当有陌生人进入家中时,计算机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发送通知给家庭成员,保障家庭的安全。
3. 智能健康:计算机可以通过连接健康监测设备,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例如,计算机可以通过心率、血压等数据,提醒人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促进健康生活。
三、交通运输自动化1. 交通信号控制:计算机通过连接交通信号灯和传感器,实现对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
例如,根据道路上的车流量和拥堵情况,计算机可以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的时序,优化交通流量和减少拥堵。
2. 智能交通管理:计算机可以通过连接交通摄像头和车辆识别系统,实现对交通流量和车辆行为的监测和管理。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案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1efc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8.png)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案第一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概述 (2)1.1 系统定义与分类 (2)1.2 发展背景与趋势 (3)第二章智能感知技术 (3)2.1 感知硬件设备 (3)2.2 感知数据处理 (4)2.3 感知算法优化 (4)第三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 (5)3.1 车载网络架构 (5)3.1.1 车内网络 (5)3.1.2 车外网络 (5)3.2 通信协议与标准 (5)3.2.1 LIN通信协议 (5)3.2.2 CAN通信协议 (6)3.2.3 FlexRay通信协议 (6)3.2.4 V2X通信协议 (6)3.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6)3.3.1 加密技术 (6)3.3.2 认证技术 (6)3.3.3 隐私保护 (6)3.3.4 安全监控与应急响应 (6)第四章智能决策与控制 (6)4.1 决策算法与策略 (6)4.2 控制系统设计 (7)4.3 功能优化与评估 (7)第五章车载操作系统 (8)5.1 操作系统架构 (8)5.1.1 硬件抽象层 (8)5.1.2 内核层 (8)5.1.3 中间件层 (8)5.1.4 应用层 (8)5.2 软件开发与维护 (8)5.2.1 开发环境 (8)5.2.2 开发流程 (9)5.2.3 维护策略 (9)5.3 操作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9)5.3.1 安全策略 (9)5.3.2 稳定性保障 (9)第六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硬件 (9)6.1 关键硬件组件 (9)6.1.1 感知模块 (9)6.1.2 控制模块 (10)6.1.3 执行模块 (10)6.1.4 通信模块 (10)6.2 硬件集成与测试 (10)6.2.1 硬件选型 (10)6.2.2 硬件组装 (10)6.2.3 功能测试 (10)6.2.4 功能测试 (10)6.2.5 集成测试 (10)6.3 硬件功能优化 (10)6.3.1 优化硬件布局 (11)6.3.2 采用高功能处理器 (11)6.3.3 增强通信能力 (11)6.3.4 优化电源管理 (11)6.3.5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 (11)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7.1 系统集成流程 (11)7.2 测试方法与标准 (11)7.3 故障诊断与处理 (12)第八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法规与标准 (12)8.1 相关法律法规 (12)8.2 技术标准与规范 (13)8.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九章市场推广与应用 (14)9.1 市场需求分析 (14)9.2 产品推广策略 (14)9.3 应用场景与案例 (14)第十章发展前景与挑战 (15)10.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行业竞争格局 (15)10.3 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16)“第一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概述1.1 系统定义与分类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及通信系统,对车辆进行辅助控制,以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的技术集合。
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技能
![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faa326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f.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技能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的担忧,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涉及到一系列相关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重要技能。
1.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动驱动技术。
掌握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和电动系统的维修保养等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差异和特点也是必要的。
2. 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能供给,因此充电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了解充电桩的种类、充电速度、充电标准以及充电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是必备的。
同时,对充电桩的安装和维修也需要相应的技能。
3. 电池技术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对电池技术的熟悉和掌握是必要的。
了解电池的种类、原理、性能指标以及电池的寿命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掌握电池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能也是必需的。
4. 智能驾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方向。
了解智能驾驶技术的原理、传感器的应用、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和调试等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5.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具有更多的电子和电气设备,对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流程、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等技能是必备的。
此外,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措施和相关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充电设施建设技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建设也成为重要的任务。
了解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流程,掌握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能是必要的。
同时,了解充电设施的运维和管理方法也是重要的技能。
7. 能源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是实现高效能耗和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
了解能源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能量回收和储存技术以及能源优化调度等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掌握能源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能也是必要的。
自动驾驶仪的组成
![自动驾驶仪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291955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f.png)
自动驾驶仪的组成自动驾驶技术是当今最具热点的技术之一,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极大的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其中,自动驾驶仪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和核心部分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动驾驶仪的组成。
自动驾驶仪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驾驶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通过接受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向控制器和计算机传递有关车辆周围信息的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驾驶仪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根据传感器传递的数据,在预先进行的程序指导下,发送控制信号调控车辆的加速、制动、转向等动作,使车辆按照既定路径行驶。
该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数据总线等组件。
3. 车载计算机车载计算机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关键部分,它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辅助控制器进行决策和控制。
计算机性能和功能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水平。
4. 人机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是自动驾驶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人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支持,包括车载屏幕、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
这些设备可以让车辆的乘客或驾驶员与自动驾驶仪进行互动,提高系统的人机交互效果和用户体验。
5. 其他设备除了以上核心设备外,自动驾驶仪还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来配合工作,例如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协同达成自动驾驶的目的,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完整、高效和安全。
总之,自动驾驶仪是一项复杂的自动驾驶技术,其核心任务是在车辆前方预先规划的路线上保持稳定行驶,并在繁琐的驾驶操作中为驾驶员解放更多的时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也将更加成熟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自动驾驶教学实践报告(3篇)
![自动驾驶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3281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a.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为培养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提升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我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开设自动驾驶相关课程。
本报告以某高校自动驾驶教学实践为例,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实践概述1. 课程设置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自动驾驶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驾驶概述:介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场景等。
(2)传感器技术:讲解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3)感知与定位:分析目标检测、场景理解、定位与地图构建等关键技术。
(4)决策与规划:探讨决策算法、路径规划、行为规划等核心问题。
(5)控制与执行:介绍车辆控制、动力系统控制、执行机构控制等关键技术。
(6)系统集成与测试:讲解自动驾驶系统的集成、测试与验证方法。
2.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自动驾驶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1. 学生掌握自动驾驶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
2. 学生具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4. 学生在国内外各类自动驾驶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2)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更新换代快,部分实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3)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够系统,部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分析与维护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分析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66b854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8.png)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分析与维护【摘要】DA42NG飞机是一款先进的飞机,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飞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简介,然后详细分析了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计算机和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接着介绍了如何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日常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也介绍了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供了排除方法。
探讨了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维护的重要性,强调了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
展望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先进的技术和功能。
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组成分析、工作原理、维护方法、故障排除、日常检查、维护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简介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自动控制飞行方向、速度和高度,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这个系统采用了最新的航空电子技术,整合了惯性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气象雷达、自动高度控制器等多种设备,能够实现精准的飞行控制。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性,能够根据预设的飞行计划进行自动导航,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确保飞机的安全。
这种系统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飞行的舒适度和效率。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是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成果,为飞行员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和支持,使飞行更加安全和便捷。
在未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飞行任务中,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组成分析1.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AFCS是DA42NG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航向、高度等参数。
该系统包括飞行控制计算机、飞行控制面板等设备。
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dca6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9.png)
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给我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使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工作原理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通过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实现自动驾驶。
在使用无人驾驶汽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
二、熟悉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导航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
在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时,我们需要熟悉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比如设置目的地、调节车速、刹车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驾驶技巧。
三、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尽管无人驾驶汽车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但在特定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例如,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及时反应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安全。
四、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交通参与者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但我们作为乘客,仍然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交通参与者。
不要因为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而放松对交通规则的遵守,这样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五、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无人驾驶汽车的良好状态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部件、电子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及时更新软件系统,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提高车辆的防护能力。
六、保护个人隐私,防范信息泄露风险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将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选择可信赖的厂商和服务提供商,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尽管无人驾驶汽车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自动驾驶,但我们仍然需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妥善应对突发情况。
在遇到无人驾驶汽车出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我们需要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实现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实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38adf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7.png)
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实现技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道路交通也越来越繁忙,而交通拥堵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互联网、通信、计算机和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为基础,将交通运输管理与信息处理相结合的一种智能化的交通系统。
本文将对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实现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综合监控、管理、控制和调度,实现交通安全、畅通、高效、环保的智能化综合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了交通安全、智能汽车、交通流控制、交通信息化、智能公共交通、电子支付等方面。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了交通安全监管、交通信息服务、路网优化控制、智能驾驶等方面。
在交通安全监管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监控设备、智能交通信号灯、交通态势分析等手段,实现对道路交通的迅速监管。
在交通信息服务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利用GIS技术、舆情分析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周边交通信息查询、路况预测、出行建议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服务。
在路网优化控制方面,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改善路网交通流、智能路灯等智能交通设施的管理监管,达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目的。
智能驾驶则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使汽车实现自动驾驶或半自动驾驶的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不仅需要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撑,也需要各种技术相互融合、交互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下面将从7个方面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智能交通感知技术智能交通感知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等设备,对道路交通进行实时感知,以数据为基础,准确判断交通状况并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的一项技术。
感知技术主要包括了视频监控技术、车辆识别技术、实时调度技术等。
2、智能交通控制技术智能交通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制定智能交通控制策略和实现交通流量监测、预测与模拟等手段,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控制以实现车辆通行的高效率和交通安全。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7fd01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能够使各种机械设备、工艺过程、制造流程和生产线自动运行的系统。
它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领域、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义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通信网络和人机界面等组成的一套综合系统。
它通过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相关数据,来实现对设备、过程或生产线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测、调节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组件组成。
1.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采集和转换被控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电气量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控制器处理的电信号。
2.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通过做功元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控制作业对象的位置、速度、力、温度等参数。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和事先设定的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对执行器进行控制。
4. 计算机:计算机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控设备,负责控制、监测、管理和优化自动化系统的运行。
它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2. 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航空航天系统等。
它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3. 能源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控制、石油化工过程控制和新能源发电等。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ce23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0.png)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将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技术与工程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传统的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融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监测、控制和调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2.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领域的应用案例:2.1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系统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升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保障设施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服务。
2.3 医疗健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智能床位、健康监测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4 家用电器在家用电器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厨房设备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更智能化、安全性更高的家居生活体验,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机电一体化的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主要原理:3.1 传感器与执行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用于感知和采集机械设备的状态,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信息。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息,通过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3.2 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采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并判断传感器的信号,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飞机飞行控制技术丛书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说明书
![飞机飞行控制技术丛书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874b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e.png)
飞机飞行控制技术丛书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粤怎贼燥皂葬贼蚤糟云造蚤早澡贼悦燥灶贼则燥造杂赠泽贼藻皂申安玉摇申学仁摇李云保摇等编著·北京·摇图书在版编目(悦陨孕)数据摇摇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辕申安玉等编著援—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圆园园圆郾怨摇(飞机飞行控制技术丛书)摇陨杂月晕苑员员愿?园圆愿缘愿?源摇摇Ⅰ援自援援援摇Ⅱ援申援援援摇Ⅲ援飞机原自动飞行控制原飞行控制系统摇Ⅳ援灾圆源怨援员圆圆摇摇中国版本图书馆悦陨孕数据核字(圆园园圆)第园猿圆怨源远号(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圆猿号)(邮政编码摇员园园园源源)北京奥隆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经售开本愿缘园伊员员远愿摇员辕猿圆摇印张愿 摇圆园愿千字圆园园圆年怨月第员版摇摇圆园园圆年怨月北京第员次印刷印数:员—猿园园园册摇摇定价:圆园援园园元(本书如有印装错误,我社负责调换)致摇读摇者本书由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工作是国防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秀的国防科技图书既是国防科技成果的一部分,又是国防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确保国防科技优秀图书的出版,原国防科工委于员怨愿愿年初决定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成立评审委员会,扶持、审定出版社国防科技优秀图书。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的对象是:员援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中,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学科上居领先地位的基础科学理论图书;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专著。
圆援学术思想新颖,内容具体、实用,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专著;密切结合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需要的高新技术内容的专著。
猿援有重要发展前景和有重大开拓使用价值,密切结合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内容的专著。
源援填补目前我国科技领域空白并具有军事应用前景的薄弱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科技图书。
自动驾驶技术培训资料
![自动驾驶技术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02be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e.png)
场景库建设
探讨如何构建符合自动驾 驶系统测试需求的场景库 ,包括场景分类、参数化 描述和生成方法。
安全验证流程
解析基于场景的安全验证 流程,包括场景选择、测 试计划制定、测试执行和 结果分析等步骤。
安全评估指标
介绍用于评估自动驾驶系 统安全性的指标,如碰撞 率、误警率等,以及如何 提高这些指标的表现。
企业社会责任
强调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在研发、测试和应用过程中应承担的社会 责任,如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优质服务等。
公众教育与宣传
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 度,促进技术普及和应用。
合作与共赢
倡导自动驾驶技术企业、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 同推动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THANKS
基于图论的方法,如Dijkstra、 A*等,适用于静态环境中的路径 规划,能够找到最短或最优路径
。
采样算法
如RRT(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 ,适用于动态环境和复杂约束下 的路径规划,能够快速生成可行
路径。
优化算法
如梯度下降、遗传算法等,通过 优化目标函数来寻找最优路径, 适用于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路径
时空校准
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时空校准,确保 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齐,为后续的数 据融合提供基础。
决策级融合
在高级别决策层面进行传感器数据的融合 ,结合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和车辆动态模型 ,做出更智能的驾驶决策。
03
定位与导航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应用
GPS定位原理
通过接收来自至少四颗GPS卫星的信号,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 接收器的三维坐标和时间。
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测量反射回来的时间, 实现近距离物体的检测和距离测量。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15ccb80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8.png)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一、基础理论类1、物理学:熟悉控制原理、随机过程、仪器测量、物理实验、电磁场、空间信息等。
2、数学:掌握离散数学、概率论、优化方法、数字控制、信号处理、数值仿真等理论知识。
3、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及编程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
4、计算机图形学:具备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如空间几何、光照计算、运动捕捉、虚拟现实等。
二、汽车及其驱动系统1、汽车技术:了解汽车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气动力学、汽车电子、液压传动和悬架系统等。
2、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熟悉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的基本知识,如多特性车辆、汽车系统、汽车车辆控制及诊断技术及车内控制技术等。
三、智能控制和自动驾驶1、智能控制理论:掌握智能控制理论,如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系统辨识、计算机视觉、自主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
2、自动驾驶技术: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如定位技术、车道辨识技术、行驶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及分类、避障技术、跟车控制技术、自动停车技术等。
四、车联网及多机系统1、网络技术:认知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车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
2、多机系统:熟悉多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多机相互协同的方法及原理,包括定位系统、分布式信息处理、多机协同的系统设计、多机测控、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五、汽车信息服务1、汽车信息技术:了解基本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消费性信息系统、汽车信息服务和应用的基础理论。
2、硬件知识:掌握GPS、GIS、激光雷达、烟雾检测等传感器设备的原理及应用,建立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智能车辆的定位和导航、汽车信息隐私应用等。
控制的原理应用领域
![控制的原理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60d922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控制的原理应用领域1. 概述控制是指通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措施,使某个系统或过程达到所需的目标或状态。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控制的原理是指用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对被控制对象进行调节和操纵,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列点的方式介绍控制的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采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应用控制原理对化工、冶金、电力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调节和控制,确保过程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机器人控制:通过编程和控制技术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动作和任务执行的控制,用于代替人工完成重复、繁重和危险的工作。
3. 交通运输•交通信号灯:基于控制原理,通过定时、感应或集中控制等方式,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实现交通流的有序和安全;•自动驾驶汽车: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和控制系统等技术,对汽车进行智能控制和自主驾驶,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效率;•路况监测与控制:通过采用车辆感知、智能交通系统和实时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路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优化交通组织和管理。
4. 建筑与环境控制•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远程控制、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等技术,对家居设施和电器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控制原理实现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照明控制:利用光感应器、定时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能耗管理。
5. 生物医学•医疗设备控制:包括心电图仪、X射线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控制和监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生物反馈:通过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调节和控制,用于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医学影像处理:应用控制原理对医学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
6. 信息与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网络:通过控制原理实现对无线信号的接收、发送和传输,提供高速、稳定和安全的无线通信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利用控制原理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决策;•网络安全控制:应用控制原理对网络设备和数据进行监测和防护,保护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
极限工况下的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发明专利]
![极限工况下的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08935d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3.png)
专利名称:极限工况下的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侯晓慧,张俊智,何承坤
申请号:CN202111676705.1
申请日:20211231
公开号:CN114278727A
公开日:
202204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极限工况下的车辆自动换挡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包括:获取初始训练数据集,从所述初始训练数据集中进行N次随机有放回的抽取样本构成N个子数据集;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基于引导聚集算法的基学习器,将N个所述子数据集分别输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并对所述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得到N个预测输出值;将N个预测输出值输入组合策略中,将N个预测输出值进行取平均值处理得到强学习器,预测得到当前运动状态车辆的下一时刻最佳挡位。
本发明能基于当前极限工况下的车辆状态准确地预测下一时刻的车辆最佳挡位,使自动驾驶车辆拥有职业车手的高水平驾驶能力。
申请人:清华大学
地址: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楠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备份控制器、转向执行机构以及制动执行机构,转向执行机构包括主转向控制器以及备份转向控制器,制动执行机构包括主制动控制器以及备份制动控制器,备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主控制指令时,分解主控制指令得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和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将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发送至转向执行机构,将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发送至制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用于在监测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控制转向执行机构执行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并控制制动执行机构执行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实施本技术,可解决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在任意控制器或执行机构单点失效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至少包括转向执行机构以及制动执行机构,所述转向执行机构至少包括主转向控制器以及备份转向控制器,所述制动执行机构至少包括主制动控制器以及备份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备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主控制指令时,对所述主控制指令进行分解,得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以及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将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制动执行机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控制所述转向执行机构执行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制动执行机构执行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向控制器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主制动控制器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发送第二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用于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转向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时,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用于在设定周期内未接收到所述主制动控制器的响应指令时,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主转向控制器通讯中断时,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主制动控制器通讯中断时,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具体用于监测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故障,或者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通讯中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向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基于预设的异常触发条件向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响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制动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基于预设的异常触发条件向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发送第二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7.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主执行装置和备份执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备份执行装置接收所述备份控制器转发的主控制指令;所述备份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在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执行所述主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包括: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执行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指令,所述响应控制指令为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或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由主执行装置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响应所述备份控制指令;或,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判断与所述主执行装置是否发生通讯中断;或,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在预设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执行装置的控制指令。
9.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主执行装置和备份执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主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所述主执行装置在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发送响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基于所述响应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备份控制指令。
10.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说明书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自动驾驶,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汽车正在面向自动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四个领域发展,其中自动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对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引领未来出行模式的重大变革。
未来为了进一步实现L3、L4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全面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对感知、决策、执行系统以及软件、硬件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控制器及执行机构的备份冗余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所不可或缺的。
L3、L4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需要以更高的的可靠性来执行驾驶任务,才能够将驾驶员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提供给驾驶员Eyes-Off、Minds-Off的驾乘体验。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高可靠性系统,需要控制器、执行机构均达到ASIL D级别的功能安全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样的高可靠性系统,需要控制器、执行机构均达到ASIL D级别的功能安全可靠性,而现有单一ECU及架构的自动驾驶系统无法实现ASIL D级别的功能安全可靠性。
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单一架构的自动驾驶系统在任意控制器或执行机构单点失效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至少包括转向执行机构以及制动执行机构,所述转向执行机构至少包括主转向控制器以及备份转向控制器,所述制动执行机构至少包括主制动控制器以及备份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备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主控制指令时,对所述主控制指令进行分解,得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以及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将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制动执行机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控制所述转向执行机构执行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制动执行机构执行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向控制器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主制动控制器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发送第二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用于在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转向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时,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用于在设定周期内未接收到所述主制动控制器的响应指令时,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主转向控制器通讯中断时,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转向控制指令;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主制动控制器通讯中断时,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具体用于监测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故障,或者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通讯中断。
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向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基于预设的异常触发条件向所述备份转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响应控制指令;所述主制动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主转向控制器和主制动控制器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基于预设的异常触发条件向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发送第二响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响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备份制动控制器响应所述备份制动控制指令。
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主执行装置和备份执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备份执行装置接收所述备份控制器转发的主控制指令;所述备份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在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执行所述主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备份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包括: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执行装置发送的响应控制指令,所述响应控制指令为在控制系统监测到所述主控制器或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由主执行装置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响应所述备份控制指令;或,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判断与所述主执行装置是否发生通讯中断;或,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在预设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执行装置的控制指令。
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备份控制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主执行装置和备份执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主执行装置监测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是否发生异常;所述主执行装置在所述主控制器和主执行装置中的任一器件发生异常时,向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发送响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备份执行装置基于所述响应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备份控制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