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及护理
编辑ppt
19
1、一般疗法:隔离病人,防蚊,室内通风, 注意温度和湿度,注意热量和营养的补充,流 质饮食,昏迷者鼻饲,补足液体。(计算每日 生理需要量)
2、对症治疗:
⑴控制高热:因乙脑病人的高热常为持续性, 一般的降温措施不理想,应采取综合措施,使 体温控制在38. 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如 冰帽、冰袋、酒精檫浴、冷盐水灌肠等,最好 使室温控制在30℃以下),药物降温(如50% 安乃近滴鼻、肌注PV等),亚冬眠疗法(复方 氯丙嗪0.5~1mg/kg,每4~6小时一次,稀释后 缓慢静推或肌注)。
编辑ppt
2
病因
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虫 媒病毒属。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病 毒在56℃的温度下经30分钟即可被灭活,对低 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大,用冰冻干燥法在4℃ 冰箱中可保存数年。此病毒与酒精、乙醚、甲 醛接触即可灭活。5%来苏或5%石碳酸也有很 强的灭活作用。
编辑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 防治
编辑ppt
1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感 染引起的具有严格季节性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 传染病,经蚊或其它吸血昆虫传播。
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沿海,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特点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
征等,重者常发生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可 留有后遗症。 由于我们地区属于边远贫困山区,乙脑疫苗接 种的普及率较低,老百姓的防范意识较差,加 上气候炎热,每年都有乙脑病例发生。
⑶防治呼衰:雾化、翻身、扣背、吸痰、低流 量给氧,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深昏迷、延髓性 麻痹或呼吸肌瘫痪、脑干型脑炎)或应用呼吸 兴奋剂、血管扩张剂(654-Ⅱ等抢救中枢性呼 衰)及人工呼吸机抢救。
编辑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有无意识障碍,其程度如何,是否继续加重。
2、评估患者惊厥发作先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3、评估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先兆等。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环境:置于安静单房,绝对卧床休息,病房有防蚊液等各种防蚊措施。
2、饮食
(1)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昏迷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液。
(2)恢复期逐渐增加有营养、高热量饮食,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注意观察并记录惊厥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和方式。
(3)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
(4)观察并及时记录患者意识改变,警惕脑疝的发生。
(5)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疾病预防指导:加强宣教,并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控制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对重点人群及其家属加强预防接种的教育。
3、疾病知识教育:宣传乙型脑炎的疾病知识和防治知识。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增加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2、观察患者神志、生理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
3、指导功能锻炼。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摘要】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1]。
此病多在夏季流行,以蚊虫叮咬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主要为灭蚊,防蚊及接种乙脑疫苗。
【关键词】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护理1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11 初期为病初的为1~3 d,起病急,体温在1~2 d内高达39~40℃,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数人可有嗜睡或精神倦怠[2]。
少数人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
12 极期病程为4~10 d,比初期病状逐渐加重。
121 主要表现有[1]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重者可达2~3周。
122 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嗜睡,昏迷等,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123 惊厥或抽搐是较严重的症状之一,主要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多见于病程为2~5 d,先有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出现肢体阵挛性抽搐,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甚至呼吸暂停等。
124 呼吸衰竭本病多发生于深度昏迷的患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外周性呼吸衰竭和混合性呼吸衰竭之分。
中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于重症患者,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或者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吸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脑疝患者除上述呼吸异常外,早期尚有其他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瞳孔变化,肌张力增强及不易控制的反复抽搐等。
外周性呼吸衰竭多由于脊髓病变引起,主要表现是呼吸先增快后减慢,但呼吸节律整齐。
125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在病程10 d内出现,这期间是乙脑患者最危险的时期,两周后就较少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有:1251 常有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1252 常出现脑膜刺激征,如肌强直。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恢复期
• 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 重症病人可出现恢复期症状,多6个月内恢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后遗症期:
• 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者为后遗症。重症 病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 挛、精神失常等。癫痫可持续终生。
• 嗜睡、精神倦怠 • 颈强、抽搐:幼儿在高热时常伴有惊厥与抽搐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极期(病程第4-10天)
• 高热: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 意识障碍: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
严重性和预后呈正相关 • 惊厥或抽搐: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 • 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疝 •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在病程10天内出现
• 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高热、惊厥、 抽搐或意识障碍有关。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 占80%以上。
• 脑脊液检查
•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一 般为(50~500)×109/L,中性粒细胞稍多,糖正常或偏高, 氯化物正常。
• 血清学检查
• 病后3~4天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周时达高峰, 有助于早期诊断 。
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初 期和极期体温升高,颅 内高压时脉搏变慢、血 压升高。 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浅 反射减弱、消失,深反 射先亢进后消失,脑疝 时瞳孔忽大忽小、对光 反射消失;不同程度的 脑膜刺激征;大脑锥体 束受损时肢体强直性瘫 痪、肌张力增强、巴宾 斯基征阳性;病变损害 部位的相应体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
主要是 乙脑 病毒感染 的动物和人均为本病的
主要通过蚊虫 的叮咬传 播 ,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 ,流行地 区猪 的感染率可达 10 0 %,以幼猪为重。
l 例 ,其 中男性 7例 ,年龄在 7 3岁之 间;女性 4例 , l ~l 年龄在 8 l ~ 3岁之间 。都因头痛、发热 l d ~5 ,其 中出现
维普资讯
9 8
定,三人在 同侧 ,一 人托住 头颈部 ,另一人托住胸腰段及 臀部 ,第三人托住双下肢以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搬运 时严 禁一 人抬腋 窝 ,另一 人抬下肢 的 “ 吊车式 ”错误 搬运方 法。 病人护送途 中, 要将病 人与平板 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 , 尽量减少 因颠簸对脊髓造成 的损伤。注意观 察生命体征 的
食。
24有些 患者神经 压迫症状 比较 明显 ,需要手术治疗 的, . 需及时通过 手术 解除压迫症状 ,以免延误神 经康 护的最佳 时机 。术后要密切关注肢体 活动情 况 ,皮温情况 ,更需 防
止褥疮的发生。 3 讨 论
臀部 , 完成翻 身动作 ,然后二人共 同提起二枕将病人移向
移 向床的一侧 , 进行翻转 。 稳定性脊柱压缩骨折( 无关节突
骨折 ,脱臼、棘间韧 带未 完全 撕裂) 用矫枉 过正 的方法 , 整
护理尤为重要 。大多数颈 、腰椎骨折多有创伤性休克等其
他复合伤 ,正确 的判 断跟处理对抢救伤员是至关重要 的,
复骨折 ,采 用功能疗法 ,急性期 卧床 休息 ,疼痛 消炎后进 行腰 背肌功能锻炼 ,2 ~3个月 内不作弯腰动作 或负重 。 不稳定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 骨折 有棘问韧带完全断
2 . 2传 播途径
流行性 乙型脑 炎( 简称 :乙脑) 乙脑病毒 引起的中枢 是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调节体温:
(1)室温控制在28℃以下,可采用冷水擦地,安装空调。
(2)物理降温法:头部放冰帽、冰枕,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放置冰袋及酒精擦浴。
(3)药物降温:安乃近滴鼻或肌注。
2、维持机体营养、补充消耗:高热期丢失大量体液.需补充水份,并供给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昏迷或吞咽困难应以鼻饲或静脉输液,急性期后病人应酌情增加营养,逐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
3、惊厥的处理:惊厥先兆表现为高热不退,或体温持续上升,肢体紧张,两眼凝视等,发现后立即通知医生,惊厥时口腔内放置牙垫,避免舌咬伤,分泌物较多时可用吸引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昏迷护理:
(1)防止窒息:将婴儿头转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人性和坠积性肺炎。
(2)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口腔,每日3—4次,鼻唇部涂抹石蜡油,1日数次,防止口唇干燥。
(3)眼部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以金霉素眼膏及用湿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意识、一般状态、瞳孔的变化,定时测量T、P、R、BP,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随时准备投入抢救。
6、保护皮肤,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垫气圈,并用滑石粉或30%—50%酒精轻轻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平整、整洁。
7、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8、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病前半个月内是否有蚊虫叮咬史,了解人或动物流行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起病急、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和呼吸衰竭的严重症状。
有无脑膜刺激征。
3、了解患者血象、脑脊液、血清学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虫媒隔离。
2、保持病室安静,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抽搐或惊厥者,防坠床。
昏迷患者宜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30°,以利于减轻脑水肿,且头偏向一侧,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
呼吸道。
有肢体瘫痪或运动障碍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3、根据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饮食。
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昏迷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保持每日入水量1500~2000ml。
恢复期患者应逐渐增加高营养、
高热量的饮食。
4、遵医嘱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注意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如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变化或呼吸衰竭、脑水肿、脑疝征象时,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6、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昏迷等分别按其护理常规。
7、对肢体瘫痪者,给予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挛缩及功能障碍。
8、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对家畜管理。
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指导患者及家属针对后遗症康复治疗和护理,定期复诊。
4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
4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病人入院时病情重,病势险,变化快,至今尚无特殊治疗办法。
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护理工作在该病转归、控制中的作用,本文对吕梁市人民医院传染科2001年——2003年收治的41例乙脑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了综合总结与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41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4.88%,为历年来最低死亡数。
从发病年龄分析,青壮年及老年发病率明显增高,改变了以儿童发病居多的说法。
从而得出结论,积极抓好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护理是提高乙脑治愈率,减少或减轻后遗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乙型脑炎;护理;体会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生于7、8、9月份。
发病时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可遗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既往多发生于儿童。
近年,随着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的普及,小儿病例明显减少,相对而言,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发病率在增高[1]。
近年来,我国在治疗乙型脑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没找到特殊疗法。
在整个治病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早期发现,耐心细致的护理和医生的及时抢救,将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传染科从2001年——2003年共收治乙脑病人41例,其中轻型7例,中型9例,重型25例;男27例,女14例;28名患者来自农村或乡(镇),13名患者来自城市;12岁以下3例,12-18岁4例,18岁以上34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1.5岁;死亡2例,死亡率4.88%。
1.2 临床表现 4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发热症状,最低38℃,最高40℃。
34例重型乙脑病人均有高热,且入院时大都神志不清,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抽搐,其中29例有呼吸表浅或呼吸不规则等呼吸衰竭表现。
2 护理要点总结41例乙脑病人在不同阶段表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人和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猪是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传染性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小儿为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任何年龄人群均有易感好发季节夏秋季流行二、临床表现分期1.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2.前驱期一般1~3日,起病多急骤,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病程4~10天。
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7~10日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持续1w左右5.后遗症期指恢复期神经系统残存症状超过6个月尚未恢复者。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以及精神障碍等。
二、临床表现——分型三、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及脑CT检查等。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日即可出现,2周达到高峰,有早期诊断价值。
(2,3,4)四、治疗原则全面支持和对症治疗。
处理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六、护理措施七、健康教育(补充内容)1.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防止蚊虫叮咬;加强家畜管理。
2.对10岁以下小儿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乙脑疫苗接种。
3.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做好康复护理指导,教会家长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疗法,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患儿男,5岁,因“高热、头疼伴烦躁不安3天,时有抽搐发生”入院,查体:体温41℃,呼吸32次/分,神志清,颈项强直。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2,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00×105/L,蛋白40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临床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前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使用脱水剂预防抽搐B.給氧以改善呼吸困难C.应用抗病毒药物D.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E.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流脑患儿应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该患儿目前体温41℃,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二、 极期:病程第4~10天——脑实质受损症状 1. 持续高热:100%发热;可高达39°~40°以上 2. 意识障碍:发生率50%-90% 烦躁 嗜睡 浅昏迷 深昏迷; 3. 惊厥或抽搐:发生率40%-60% 4. 呼吸衰竭—最严重表现,也是最常见死亡原因 5. 脑水肿、脑疝 6.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教学目标
❖ 掌握内容 乙脑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 熟悉内容 乙脑的主要护理诊断、预防和健康教育 ❖ 了解内容 乙脑的病原、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
治疗要点
❖案例导入: P39
概述
OUTLINE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 ❖ 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 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护理
❖ (一)主要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高热呕吐吞咽困难有关 ❖ 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关 ❖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与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有关 ❖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和意识障碍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 ❖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继发感染 ❖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褥疮:与昏迷、长期卧床有关
实验室检查
LAB STUDIES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均明显增高; 二、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微混、白细胞数、 蛋白质、糖和氯 化物、 三、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 四、病毒分离
预后
PROGNOSIS
❖临床类型及病情轻重; ❖发病的时间; ❖年龄; ❖治疗早晚;并发症有无。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发病10天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症 状逐渐好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 病人可有恢复期症状,多于半年内恢复。 若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积极治疗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脑脊液检查
❖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一 般为(50~500)×109/L,中性粒细胞稍多,糖正常或偏高, 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
❖ 病后3~4天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周时达高峰, 有助于早期诊断 。
治疗要点
❖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处理好高热、惊厥 和呼吸衰竭是乙脑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 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应注意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的刺激,以免诱发惊厥或抽搐。
早期鼓励病人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有吞咽困难或 饮食护理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恢
复期病人应逐步增加高营养、高热量的饮食。
病情观察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变化。 ❖ 有无意识障碍和其他精神神经症状和体征。 ❖ 有无惊厥或抽搐发作。 ❖ 有无颅内高压和脑疝的先兆。 ❖ 记录出入液量。
协助病人恢复健康。
社区 指导
加强家禽、家畜的管理,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 流行季节前对猪等家禽、家畜进行疫苗接种,流行季 节做好防蚊、灭蚊,房间内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
对10岁以下儿童和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
6
护理评价
❖ 病人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意识是否清楚, 有无外伤及并发症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有无意识障碍,其程度如何,是否继续加重。
2、评估患者惊厥发作先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3、评估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先兆等。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环境:置于安静单房,绝对卧床休息,病房有防蚊液等各种防蚊措施。
2、饮食(1)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昏迷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液。
(2)恢复期逐渐增加有营养、高热量饮食,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注意观察并记录惊厥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和方式。
(3)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
(4)观察并及时记录患者意识改变,警惕脑疝的发生。
(5)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预防指导:加强宣教,并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控制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对重点人群及其家属加强预防接种的教育。
3、疾病知识教育:宣传乙型脑炎的疾病知识和防治知识。
四、注意事项1、注意增加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2、观察患者神志、生理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
3、指导功能锻炼。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1.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手卫生和消毒措施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对于传染源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合适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干预性手术操作穿戴手套,确保病患与他人之间的接触;-定期检查蚊子和其他传染媒介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灭蚊剂等。
2.病情观察: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指标,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
特别要关注病患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3.皮肤护理:由于病患可能出现高热,造成出汗和皮肤干燥,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皮肤护理。
包括帮助病患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皮肤,并避免长时间湿润的情况发生。
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
4.饮食护理:病患在发热期间需要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平衡。
为病患提供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
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分配充足的营养,以促进康复。
5.神经功能护理:由于乙型脑炎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
在护理过程中,要监测病患的神经状态,并及时记录和汇报。
对于抽搐的病患,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并观察抽搐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按照医嘱进行抗抽搐治疗。
6.心理护理:病患在患病期间往往会感到恐慌、焦虑和沮丧。
护士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与病患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同时,家属也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护理措施。
7.康复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康复需要时间。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在病患出院后进行随访。
康复护理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的遵从性等方面。
在康复过程中,要鼓励病患坚持锻炼身体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主要包括加强感染控制、监测病情变化、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神经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工作。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教学案例
评估时重点询问蚊虫叮咬史,病猪史,密切观察 病人的生命征,及时作出护理诊断。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并做好重症病人及昏迷、 呼吸衰竭的抢救用物及药品等准备,向病人及家 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指 导合理饮食、休息,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如有功 能障碍,鼓励病人及家属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防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
护理措施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血压、 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变化、对光反应等。如发 现病人两眼呆视、面部肌肉及口角、指(趾) 小抽动、惊厥等,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协助 处理。
4.治疗配合:对高热病人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遵医嘱使用退热 药物或应用亚冬眠疗法,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 不良反应;定时监测并记录体温,直至体温恢 复正常。
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抽搐、意识障碍、 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
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乙脑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5天,起病急,典型病程分四期:
1.初期:病后1~3天,体温高至39~40℃,伴 头痛,精神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项 强直。
2.极期:病程第4~10天,体温高达40℃以上, 初期症状加重,可出现昏迷,全身抽搐、 强直性痉挛及瘫痪,可由脑水肿或脑疝而 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出现病理反射。婴 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前囱突出。
护理措施
5 .预防和健康教育
宣传乙脑的预防知识,防蚊、灭蚊和疫苗接种是 预防乙脑的关键性措施。在流行季节加强对家畜 尤其是幼猪的管理,如有条件在流行季节前进行 疫苗接种,有助于降低人群发病率。
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在流行季节, 如出现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时应尽快送医院诊 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一、A1
1、乙脑病毒主要侵犯的人体系统是
A、免疫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骼肌肉系统
E、中枢神经系统
2、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是
A、猪
B、蚊虫
C、成人
D、小儿
E、鸡鸭
二、A2
1、患儿,男,5岁。
因高热、头疼伴烦躁不安3天,时有抽搐发生被收入院。
查体:体温41℃,呼吸32次/分,神志清,颈项强直。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2,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00×105/L,蛋白40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
临床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前对该患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使用脱水剂预防抽搐
B、给氧以改善呼吸困难
C、应用抗病毒药物
D、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E、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及相关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及相关知识简称乙脑,国际上又称日本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见于儿童。
病原学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
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不耐热,对乙醚、酸均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流行病学1.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家畜和家禽)或人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是本病的传染源。
其中猪感染后病毒血症期长,血中病毒数量多,且饲养面广、更新快,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通过蚊叮咬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最为多见,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温带。
多集中在7、8、9月3个月,多10岁以下儿童,散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
炎症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套”,“噬神经细胞现象”。
血管病变:脑实质和脑膜血管扩张、充血、大量浆液性渗出,产生脑水肿;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产生附壁血栓及血管周围坏死、出血。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1.初期起病急,体温1--2天内升高到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及嗜睡。
可有颈项强直及抽搐,持续1--3天。
2.极期 4--10天,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1)高热:40℃以上,通常7--10天。
(2)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重者长达4周。
(3)惊厥或抽搐:面部小抽搐,随后肢体阵挛性抽搐。
(4)呼吸衰竭:多发生在重症病例。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5)颅内高压: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婴幼儿前囟隆起。
(6)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是乙脑病人最危险的时期,第2周后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者少见。
主要表现为:①深、浅反射改变:浅反射减弱、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②大脑锥体束受损表现:肢体强直性瘫痪、肌张力增强、 Babinski 征等病理锥体束征阳性;③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④其他:根据其病变损害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本
19
恢复期
❖ 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 重症病人可出现恢复期症状,多6个月内恢复
精选文本
20
后遗症期:
❖ 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者为后遗症。 重症病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 痪、扭转痉挛、精神失常等。癫痫可持续终 生。
精选文本
21
乙脑的临床类型
精选文本
3
1
疾病概述
定义
临床表现
病原体
流行病学
预后
精选文本
4
定义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 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 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精选文本
5
临床表现
❖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可留有 后遗症。
精选文本
6
病原体
❖ 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黄病毒 科,为RNA病毒
精选文本
25
3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 急性意识障碍 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有关。
❖ 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高热、惊厥、 抽搐或意识障碍有关。
❖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昏迷、长期卧床有关。
❖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
精选文本
26
4
护理目标
❖ 病人体温降至正常,意识逐渐恢复,无外伤 及并发症发生。
精选文本
11
预后
❖ 轻型和普通型病人多预后良好 ❖ 重型病人病死率可高达20%~50%,主要死因
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精选文本
12
2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精选文本
13
健康史
❖ 询问是否接触过病畜 ❖ 有无被蚊虫叮咬 ❖ 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卫生 ❖ 有无到过疫区 ❖ 有无接种过疫苗
15
精选文本
16
身体状况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分四期
初期 极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精选文本
17
初期(病程第1-3天)
❖ 高热:一般起病较急,以发热开始,少数可 先出现轻度头痛,不适或胃纳差,恶心等前 驱症状,然后开始明显发热。热度上升快, 1~2d内高达39~40℃,持续不退。头痛、 恶心、呕吐
发病10天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 症状逐渐好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症状,多于半年内 恢复。若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 后遗症,积极治疗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精选文本
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初
期和极期体温升高, 颅内高压时脉搏变慢、 血压升高。 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浅
反射减弱、消失,深 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脑疝时瞳孔忽大忽小、 对光反射消失;不同 程度的脑膜刺激征; 大脑锥体束受损时肢 体强直性瘫痪、肌张 力增强、巴宾斯基征 阳性;病变损害部位 的相应体征。
❖ 嗜睡、精神倦怠
❖ 颈强、抽搐:幼儿在高热时常伴有惊厥与抽
搐
精选文本
18
极期(病程第4-10天)
❖ 高热: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 意识障碍: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
的严重性和预后呈正相关 ❖ 惊厥或抽搐: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 ❖ 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疝 ❖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在病程10天内出现
脑脊液检查
❖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一 般为(50~500)×109/L,中性粒细胞稍多,糖正常或偏高, 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
❖ 病后3~4天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周时达高峰, 有助于早期诊断 。
精选文本
24
治疗要点
❖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处理好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是乙脑病人 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应注意进行康复训练和 治疗。
第十章传染病的护理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精选文本
1
主要内容
1
疾病概述
2
护理评估
3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4
护理目标
5
护理措施
6
护理评价
精选文本
2
学习重点与难点
❖ 学习重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身体状况、传播途径;用 药护理、对症护理及健康指导
❖ 学习难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其对症护理
体温 神志 抽搐 时间 后遗症/死亡
轻型 3 9 ℃ 轻度嗜睡 无 一周内 无
以下
普通型 3 9 ~ 嗜睡、浅 偶尔 一至二周 无
40℃ 昏迷
重型 4 0 ℃ 神志昏迷 反复 可达二至四 部分有后遗症,少
左右
周以上, 数死亡。
极重型 4 0 ℃ 深度昏迷 反复
常死于呼衰。活者
暴发型 以上
精选文本
多留后遗症。 22
心理-社会状况
❖ 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 有无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担心病情恶化而出现紧张、
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 ❖ 有无因疾病后期出现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而产生抑郁、消
极、悲观情绪。 ❖ 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
精选文本
23
辅助检查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 占80%以上。
精选文本
14
身体状况
初期 极期 恢复期
症状
体征
病初的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 内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 呕吐和嗜睡,部分病人可有颈项强直和 抽搐。
病程的第4~10天。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 损的症状,包括高热、意识障碍、惊厥 或抽搐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高热、惊厥 和呼吸衰竭是本期的严重症状,呼吸衰 竭为致死的常见原因。本期还会出现颅 内高压和脑疝的症状。
❖ 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不耐热,对乙醚、酸 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精选文本
7
流行病学
项目
内容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人和病畜是传染源,其中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 染源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 播媒介
人群普遍易感,10岁以下(尤其是2~6岁)儿童 发病率最高
流行季节 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 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有关
流行地区 河南、江西和云南为高流行区
精选文本
8
传播途径
三带喙库蚊
精选文本
9
发病机制
精选文本
10
发病机制
❖ 人 蚊虫叮咬 病毒进入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入血 病毒血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
❖ 病原体:病毒的数量、毒力 ❖ 人体:机体的免疫力、防御功能
免疫力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 免疫力低下: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精选文本
27
5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健康指导Fra bibliotek精选文本
28
一般护理
项目
内容
病人应卧床休息,环境安静,光线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