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形势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形势变化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
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两者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
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从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
政治,经济,政策和支付风险指数分别排在第42位,51位,76位和23位。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
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系数为67.7%。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感想:改革开放与崛起行思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感想:改革开放与崛起行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感到无比震撼和自豪。
首先,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腾飞。
过去,中国经济落后闭塞,人民生活水平
低下。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引进了市场经
济的元素。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的
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人民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其次,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了世界。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与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的经贸联系。
中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为维护全球和平
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改革开放还为中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世
界各国的文化艺术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最后,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与活力。
改革开放使中
国人民的眼界得到开阔,思想观念与传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对于社会公正有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让人们的才能和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迎来了更加美好
的人生。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将继续崛起,为全球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化真是无穷,我们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大家都奔向了小康社会,大家都过得很安逸。
一. 建设情况。
原来的矮小平房都一一换成了高楼大厦。
原来都没有游泳池,现在都有了。
原来都没有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
就连一个滑冰场都没有。
现在科技发达了,这些场子到处都有,而且还非常美丽。
二. 交通情况。
以前只有小面包车,而且路也很窄。
经常堵车塞车,害得上班的人经常迟到。
原来在嘉陵江那儿,只有一座桥。
桥上经常堵车,还多次发生交通事故,死人很多人。
可是现在又修了一座桥,一座去一座来。
重庆的桥还越来越多,还有上了桥都这个名称。
三. 经济情况。
原来家家户户都没有房子都是租的,非常不爽。
现在家家户户买了一栋,还琢磨这第二栋。
原来大家都买不起电视汽车,只有听广播。
而且听我妈妈说。
原来她们家每天都是吃了中午饭就没有晚饭。
而却吃的都是红薯,有时没饭吃就只能吃野草。
现在三餐都有肉吃,有时还能吃海鲜。
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变化太大了,我说一天也说不完,就留着让你慢慢去想了。
对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看法 总结
我们应该:
科学认识矛盾和问题的性质:
• 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支 流而不是主流。 • 是属于体制内的,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来获 得解决的 。 • 是前进中的、发展中产生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 改革开放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 担负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同任何伟 大变革一样,这必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艰难曲折 的过程,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问题。
改 革 开 放 30 30 年
改革开放
我 们 与 该 如 何 看 待 现 ? 矛 ? 的 们 ? ? 出 我 题 中 带 给 理 论 问 开 放 放 的 盾 改 革 开 放 改 革 开 改 革 • • • •
改革开放的理论
1、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 2、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灭剥削,消极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灭剥削,消极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本 质要求我们要发展生产力, 质要求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当时的生产关系不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要改革。 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要改革 3.从国际形势来看你, 3.从国际形势来看你,科技革命的发展与时代主题 从国际形势来看你 的变化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间接因素。 的变化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间接因素
• 消费观念。因为有财富的支持,人们的消费观念才
会转变。如果一个人手里没钱,那他拿什么去消费。 70年代的消费群体,因为刚刚经历了文革,大 家都不富裕,对需求产品的要求就是要质量好,能 耐用。也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消费观念占据大部分人的消费理念。所以那时候市 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就是那些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 那时候的人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关注是非常大。形 成的消费观念就会主导他们以后的消费观念。 到了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有一部分 人开始富裕起来,大部分的人还不富裕。富裕的那 部分人开始追求品牌的享受,就不会再去理会什么 新三年旧三年的理念,只是还保留那种对质量的要 求,而不再去衡量价格;而那大部分还没富裕的人 还在继续着新旧的理念,对产品质量、价格都还是 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这个时候市场上就慢慢形成了 大众消费和品牌消费的对抗,而占据主导地位的还 是大众消费。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来看将来的前景和趋势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来看将来的前景和趋势1%的人从事的时候叫机会、10%的人从事的时候叫趋势、50%的人从事的时候叫行业。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要想赚到大钱,一定要跟得上国家的政策,谁能把握住国家政策,谁就能抓住机会。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身边的有钱人,他们一定是抓住了国家的政策趋势。
正如我们的邓爷爷用食指在我国边疆的一个小渔村划了一个圈,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个渔村就迅速发展繁荣了。
这就是我国现在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深圳。
西部大开发,中原崛起,中国4万亿拉动经济……在中国,要想赚到钱,就一定要依靠政策的指引和支持才会取得长足而稳健的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府共颁布了三条关于经济的法律法规:80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关于经济的管理条例——《工商管理条例》80年,那些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出路、怕失败和没有钱的人,被生活所迫,走上了“做生意”这条道。
也就是当时社会上的“混混儿”组成了中国第一批生意人!而在这个时候那些有社会地位、国家机关单位的公务员,社会大众,他们看不起那些摆地摊做生意的人,因为早期的生意并不像现在,有自己的店面,而是摆地摊!85年,生意依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而且这些人,经过5年的努力,生意并没有什么成就。
而那个时候,“铁饭碗”是主流,当时的生意人被称之为“倒爷”——象征了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出路和没有钱的,他们做的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投机倒把”。
90年,生意人开始有一定成就,出现了少数100万富翁,生意也开始越做越好,他们的称呼也随之由原来的“倒爷”变成了“商人”。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商人”一直是不被社会所尊重的,那时候被高度认可的依然是本本分分的贫下中农和工人。
因为,90年的生意只有少许成就,却依然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的。
95年,经过了十五年的发展后,在这些“商人”中间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经济地位就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时候他们就开始被尊称为“老板”。
我们现在所说的老板形象,拿着大哥大,挺着大肚子,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一)经济增长速度步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越设越低,这也无疑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的大军当中,这种转变,将会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注入巨大的活力;再者,我国的法律体制正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正在制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各个企业也将会在法律的规制下公平地进行竞争,这将会使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市场要素的流转更加快速,市场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企业格局日趋完善,多种企业形式共同发展如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略格局。
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不断进入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主要力量,它们也给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次,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地完备。
如今,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思想。
再次,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经济产业带正在逐步的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经济区为代表的产业带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商业发达的代表。
二、持续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一)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提到,要想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和人才储备水平,首先要着眼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通过提高人才的竞争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着眼创新体制机制,做到广纳人才,为我所用,通过提高政策制度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中国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1、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行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战略,大力投资于国民教育和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的各项事业。
改革开放前后30社会的变化及感想
改革开放前后30年社会的变化及感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全面展开。
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得到的高速的发展。
政治制度越来越完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成果,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使得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为了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社会的进步,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这就是1978年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也是解放思想,它激发了各行各业的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历史性的转折点,为我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想知道关于改革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从改革前后的日常生活水平来进行分析观察了。
这个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来看,那就是衣食住行用这几个方面了。
衣:由暖到繁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生活贫困,买衣服都要凭借布票去买布,自己裁缝,能穿得暖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更别提什么花样了。
还记得历史课本上,那些时候的人们站在一起时,一眼望过去都是一个颜色,蓝灰蓝灰的,像一片暗蓝的海洋。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布票的使命就完结了,人们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多姿多彩,风格各异,服装不在只是御寒遮羞的道具,变成了人们展示自我风格,展示自我魅力的方式。
随着人们穿衣选择的增多,人们穿衣观念的改变,衣服逐渐对个人形象产生无可比拟的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衣着质量明显提高。
食:由饱到好没有人会忘记,在改革开放前食不果腹的日子,特别是大跃进,大灾荒的那几年,人们几乎没有食物,甚至有人去食用观音土,不是胀死就是饿死。
改革开放后外交变化
改革开放后外交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后外交变化改革开放30年外交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正是国际体系发生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大发展的30年。
中国外交根据国内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借势而为,抓住了内外机遇,实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1、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国外交这30年最大的贡献就是因势利导,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政治上,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到国际体系中,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又积极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保证了改革开放不受外部干扰。
经济上,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关系全面发展,不仅引进了大量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同时也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
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开展相当顺利,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在安全上,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与以分裂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外交灵活运用双边、多边平台,既注重发展与各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同时又通过机制平台整合各相关国家,形成区域安全、政治、经济合作的态势,并将遏制分裂势力纳为合作的主要内容,建立并巩固了相关的外交处理机制。
2、完善外交的战略布局,形成全面开放态势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交改变了先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积极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价值传统国家的关系。
自1979年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当时的120个上升到2008年的171个。
过去相对保守的对外交往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中国还注重利用有限的外交资源进行了最合理的配置,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布局。
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新发展
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新发展易晓芸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主要矛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和正视这些矛盾,并努力通过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其经验,最主要的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
一、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曾经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但是随后毛泽东又否定了这个论断,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客观的看待了中国的主要矛盾,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前后30年对比及评价
前30年(1949-1978)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后30年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前30年在重大挫折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全盘否定前30年的历史是极端错误的前30年,新中国在经历长期战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期间,先是经历了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然后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又遭受前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前30年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贬低甚至否定前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绩。
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第一,要充分肯定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
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在经济衰败、人民困苦、百废待兴,并遭到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搞建设,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其困难可想而知,建设探索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亦在情理之中。
然而,毛泽东等开国元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将一个破败不堪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肯定前30年的探索和成绩、正视前30年的错误,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二、后30年改革开放成绩举世瞩目但问题亦引人注目,回避这30年存在的问题,同样是错误的。
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改变
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改变刘倩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2010221102200157 1978 年12 月,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这场伟大的革新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也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民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就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首先得先说人民日常饮食中的改变。
自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食品、蔬菜,肉、禽、蛋、奶等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追求的已不再是吃的饱而已,而是追求吃的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只有少数食堂和国营饭店,凭粮票定时定点用餐,而发展到如今,各种高低档饭店星罗棋布于各个城市的各个街巷,有许多餐馆24小时营业,你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特色美食、佳肴。
选择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收入的增加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饮食的质量。
总之,人民的日常饮食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说完了饮食的问题,再看看人们的穿戴。
现在人们的穿已经摆脱了解放后不久时单调的绿、蓝、灰三色,以及款式只有军装、中山装的单一性,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流行着喇叭裤,长头发,牛仔装,到如今时尚服装更是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中国现在已然成为各国服装的加工生产地与重要的销售市场,什么巴黎、纽约等地的时尚已经的在中国大陆盛行开来。
如今的我们有了世界级的模特,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世界级的品牌服装。
大家的穿已经从单调,趋同、保守、简单变为追求舒适、自由与潮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活中的娱乐项目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变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迈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3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神州风物沧海桑田,国人风貌焕然一新。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接下来我们就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来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的新变化吧。
衣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服装历来是潮流的眼珠,是时尚的风向标。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着装风格,反映了不同的审美习惯。
俗话说“盛世有华服”。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在着装习惯和潮流更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70年代:不爱红妆爱武装从1966年到1976年的10年,是中国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
这一时期,服装的等级意识和档次概念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意识。
在服装风格上,性别差异进一步被淡化到最小程度,除了领口和衣袋等细节之外,男女服装几乎没有其他差异,更谈不上个性色彩。
与美苏两个大国同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峙,使中国处于长期战备状态,而国内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各种思想的对抗发展成生活形态的剑拔弩张,因此在原有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风尚中,中国人的服饰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和战斗化色彩。
改革开放前后30年对比及评价
改革开放前后30年对比及评价
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1949年中国成立,经济被国家集中掌握,实行
计划经济和封闭政策,国家控制企业、商品和价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改革开放后: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新时代,推行市场经济
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国家经济逐渐放开,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商品价格逐步由市场决定。
与此同时,外资进入、技术转移和人员流动也加快了国际交流,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评价:
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
模式和路径。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时代,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之间分化仍然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同时,自由市场的经济动力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和人们对社会责任的忽视和社会道德风气的下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总之,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思路、
不同的模式,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经济体系,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 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
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
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
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
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
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
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
我国改革开放的30个新特点
我国改革开放的30个新特点改革开放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相应地也对当前及今后改革的策略、改革的侧重点提出了新要求。
把握改革开放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让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下一个30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环境不同1.从相对封闭到高度开放。
3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封闭、半封闭状态下展开的,过去30年间就是逐步打破这种封闭、半封闭状态的过程。
加入WTO 标志着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全方位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
国内外经济、人员、技术各种资源高度交融,使国内改革和各项决策的变数更多。
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最大举措和重大成就。
告别计划经济,不仅在所有制形式、就业途径、分配方式等经济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利益格局、社会结构、执政行政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3.从均质社会到异质社会。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均质社会,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这种均质社会逐步异质化。
小到用语措辞、穿着服饰、生活起居,大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分层都不再是整齐划一。
特别是个体和群体的利益意识不断上升,社会整合的难度空前巨大。
4.从静止固化到自由流动。
在均质状态下,各地各单位情况大同小异,民众流动的动力不足,除非由于特殊原因,人们一般习惯于“从一而终”。
而异质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流动。
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机会、工资福利的差异,无声地鼓励着流动,使人们悄悄的冲破各种藩篱,导致13亿人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里大规模高速度地迁徙和流动。
5.从单一信息到立体信息。
中国变革进程伴随着一场技术革命。
在这场技术革命到来之前,信息呈垂直分布,公共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能够通过内部文件、内部会议、机要渠道实现信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相对秘密地传输,通过官方报纸、广播向社会发出一致的声音,达到管理预期。
小学议论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的家在这十几年中,随着祖国的日益富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九九八年春,我出生在一间又矮又破的平房里,房子里整天不见阳光,夏天潮湿闷热,冬天阴冷袭人,家里设施简陋。
没过两年,爸爸所在单位集资盖房,很快我们家搬上了新楼房,家里装饰一新、窗明几净,电脑等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学习之余,可以在网上尽情的浏览课外知识,我的心中也插上了放飞梦想的翅膀……现在,爸爸的单位又在外面建设高层公寓,爸爸满怀信心的对我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家就要住上更高档的高层公寓了。
”于是我遐想连连:三十多层的高层公寓楼巍峨耸立,直插云霄,令我无限向往。
伫立窗前,周围高楼林立,马路宽阔,高架、轻轨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小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耳边风儿低鸣、鸟儿欢唱。
我的思绪沉醉在这美好的想象中!
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让我在学习上产生了无穷的动力,我要加倍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人们生活更幸福、更快乐、更健康!。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
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为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
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增加。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7年的18934元,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8.6%。
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 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1979-2007年年均增长14.1%。
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神舟风物,沧海桑田。
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像小康水平进发。
以我的所见所闻,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改革开放变化的理解。
首先,从经济谈起,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转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着重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从政治方面,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
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
中国便走上了这条以变化促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首三十周年的中国变化发展,我们知道,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历史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
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改革开放作了重要阐述,对指导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党的十七大对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0人力(1)班张文棋摘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然而,不断崛起的祖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也是风云变幻的,面对国内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以及在国际舞台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继续在党的指导下,确实地将改革开放实行到底,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关键词:改革开放转型期三个矛盾机遇与挑战2011年,中国跨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90岁生日,而且改革开放事业也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
回想起过去的30年,在富有创新能力的党强有力的领导下,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实行,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改革,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2001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经济率先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2009年超越德国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9年中国海军实施首次索马里护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中国举办了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2010年第41届上海世博会,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个的“中国奇迹”,在这3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的道路,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身上。
美国洛杉矶太平洋国际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齐迈克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客观上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我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
正如齐迈克所言,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也认为: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崛起并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可谓是二战后第二大最能影响世界格局的国际事件,而第一大事件自然是冷战结束。
那么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都必然与改革开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面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也只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保持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新挑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其实都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的原因。
在国内,中国正处于由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时期,所以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是由于社会在变化的原因,其新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矛盾。
在国际上,中国也正处于由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转型时期,所以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是由于国际地位在变化的原因,其新特点简单地来说就是机遇与挑战。
一、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应对之法。
1956年,全国各地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确立起来。
中共八大此时在北京召开,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大会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对当时国情的一次成功探索。
而现在,全国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也正由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那么我们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其实这主要矛盾也就是当前国内的形势,全面小康意味着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据十六大上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就可以得出社会当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可以归纳为国内新形势的三个矛盾。
第一,物质文明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飞速增长与国民幸福总值(GNH)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
今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约合6.0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教授对中国3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
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
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5,已经跨入收入差距悬殊的行列,老百姓看病难、住房难、出行难让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无论是指导思想、工作重点,还是发展目标,都突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才符合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锋队性质。
第二,政治文明上,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政议政的矛盾。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后,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学习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广大有识之士都渴望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那样拥有更高的选举权和更多参政议政的途径。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民主政治起步也比较晚,导致人民成了政治的门外汉,部分人甚至某些大学生认为政治是官员们的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这样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所以,党和政府应该利用当前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加强对网络民主途径的建设,更多的听取来自互联网的民声,让广大民众都关心中国在国内外的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然而民主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我国人口总量太大,教育水平也不高,我们应该体谅党和政府的难处,自觉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精神文明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与国民文化民族虚无主义之间的矛盾。
近代的民族危机让国人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疑虑,而对现在物质文明丰富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兴趣,这些都表现在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西方节日受到了年轻人和众多商家的青睐,他们都对西方节日习俗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一问三不知。
日本动漫在国内十分流行,而国内动漫产业却很难有能吸引国内青少年的作品出现,中国的青少年逐渐变成看日本动漫长大的了,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对我们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敲响了警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而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应该高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佳品,让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豪感。
同时也应该在教育上对祖国的花朵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文化市场上扶持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具竞争力。
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的伟大复兴!二、面对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机遇与挑战!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已经过去了,而在这十年里,世界舞台的主角毋庸置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现在正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转型。
而树大必然招风,随着我们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越来越棘手。
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说蕴藏着许多机遇。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与美国的经济牵连在一起,所以美国经济的衰退自然也使全世界也卷入了这场金融危机之中。
然而,被誉为“金砖四国”之一,全球最大新兴市场的中国所受到的影响很小,而且率先复苏并带动其他国家逐渐走出经济低谷。
这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机遇,帮助其他国家的经济摆脱危机,就能增进两国之间的感情,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就像是对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的经济援助,让那些国家知道了中国的善意以及和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交好的到处,现在欧洲有意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而最积极的国家正是西班牙。
解除了军售禁令,中国和欧洲的隔阂自然就少了不少,也能加强联系,经济合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利用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和发达国家的合作,与周边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可以实行“南南合作”。
像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使在南海问题上争取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共同合作开发南海诸岛的资源,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种争端。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最需要的国际形势就是和平稳定,让我们的战略发展期变得更长。
所以现在就要继续遵循邓小平同志对外的“韬光养晦”政策,走和平崛起之路,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让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仅给中国带来机遇,也使中国面对了更多的挑战。
在国际事务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这样,在国际上又掀起了“中国威胁论”的热潮,我国的周边环境也就变得恶劣起来了。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访问东亚盟国,宣告“重返亚洲”战略,以遏制中国在东亚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美国联合其在亚洲的盟国韩国、日本、印尼、印度等国想将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且借由朝韩冲突在黄海举行美韩的多次联合军演,美国的华盛顿号航母多次进入黄海给北京制造压力,并想介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领土争端,意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
这些近来在中国周边的压力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环境还不容乐观,虽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后融入世界的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也时刻威胁着祖国的发展,我们要居安思危,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积极用和平的方式战胜这些挑战,得到新的跨越。
总之,国内外形势变幻无常,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先进的党的领导下,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参考文献:1、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2、王洪宁,《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世界经济格局揭开新篇章》,《金融时报》2011年2月15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