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化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西溪湿地考察报告

(完整word版)西溪湿地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

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

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

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1. 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 他人的提示。

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

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

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

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 刺激物的反复出现。

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 兴趣。

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

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

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 知识与经验。

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

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目录1. 研究背景1.1 城市环境问题1.2 宜居城市需求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2.2 调查问卷设计3. 城市宜居指标3.1 空气质量3.2 城市绿化率3.3 交通便利性4. 典型宜居城市案例分析4.1 上海4.2 成都4.3 杭州5. 宜居城市建设建议5.1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3 增加绿地建设6. 结论7. 参考文献1. 研究背景1.1 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宜居城市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宜居城市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人们希望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居住,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了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包括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等,以全面了解各个城市的宜居情况。

2.2 调查问卷设计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对宜居城市的需求和期望,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对多个城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获取客观的数据。

3. 城市宜居指标3.1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衡量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PM2.5浓度、臭氧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各城市的空气质量。

3.2 城市绿化率城市绿化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身心健康,是评价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影响深远,本研究将交通拥堵指数、公共交通覆盖率等因素纳入考虑。

4. 典型宜居城市案例分析4.1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上海在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绿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成为典型的宜居城市之一。

4.2 成都成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盛誉,城市绿化率高、交通便利性好,被誉为中国最宜居城市之一。

4.3 杭州杭州以其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居民,城市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典范。

杭州小区调研报告

杭州小区调研报告

杭州小区调研报告杭州小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杭州市内小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研究杭州小区的规模、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200份问卷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二、调研结果1. 小区规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内的小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占调查样本的55.68%,其次是高层住宅,占比为20.45%。

小区的户数较为集中,多数小区的户数在1000户以下,占调查样本的69.32%。

2. 居住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内小区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好。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小区的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率较高。

同时,大多数受访者也表示小区的安保措施比较完善,居住安全性较高。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受访者表示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小区噪音较大、卫生状况不佳等。

3. 配套设施调研结果显示,杭州市内的小区配套设施相对较为齐全。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小区内有幼儿园、中小学、商场、公园等基础设施。

此外,文化活动场所、医疗机构等服务设施也较为齐全。

受访者中有部分人表示希望小区能够增设更多便民设施,如超市、健身房等。

4. 物业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良好。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物业服务态度良好,维修及时。

同时,也有少部分受访者对物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不满意见,例如服务态度不好、收费不透明等。

三、调研结论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杭州市内的小区规模以多层住宅为主,多数小区户数在1000户以下。

2. 大部分小区的居住环境良好,干净整洁,绿化率较高,安保措施较为完善。

3. 小区的配套设施相对齐全,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便民设施的增设提出了希望。

4. 大部分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受访者对物业服务存在不满意见。

综上所述,杭州市内的小区整体状况较好,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支持。

然而,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杭州市五水共治的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杭州市五水共治的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 . ..市“五水共治”实践调研报告经贸管理学院物流工程(1601)二0一七年四月组长:金建华组员:高䶮晨,高超,郭志勇,自昂江涛,阳,王立丰,伟委目录引言21.调研背景31.1历史文化依据31.2 科学思维41.3 现实意义62.具体举措82.1多中心治理主体82.2 多中心治理手段93.调研容104.显著成果114.1全面消灭黑臭河水质显著提升114.2 改善民生产业转型成功114.3美丽建设“三五治理”硕果累累124.4 获批“国家生态”市生态宜居绿色发展125.实践分析135.1问卷调查分析135.2当代大学生在行动286.问题及措施306.1存在问题306.2采取措施31引言治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就是转型。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

这是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作为省会的是著名的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

“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此外省市凭借“五水共治”策略的实施,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不断扩展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发展矛盾,也能切实改善民生保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让群众乐享品质生活,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此本小组决定对在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取得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五水共治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矛盾,并根据存在的矛盾,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推动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

1.调研背景“五水共治”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八八战略”,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

211167544_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思考——以杭州市为例

211167544_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思考——以杭州市为例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32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思考——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钟炜菁 丁小平 王 珏 袁野丰琳 董冠华面对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和新发展阶段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新需求,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绿地系统的规划指标构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亟待梳理研判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发展新要求和趋势,直面问题与挑战,要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的协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

一、绿地指标构建面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一)指标要求上:达标要求逐年提升,但人绿不匹配,绿地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随着中国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绿地的各项指标要求日渐提高。

反观现实,在过去城市快速扩张、人口急剧增长时期,公园绿地的增长却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如在过去十年间,杭州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435万增加到2020年的1071万人,但近十年扩绿面积却基本保持稳定,年均扩绿350万平方米,虽然2020年、2021年年扩绿量大幅增长,但扩绿速度仍远落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不增反降。

目前,在未来用地紧约束的存量发展背景下,绿地的实施更是困难重重,指标下行的压力不容忽视。

(二)指标内容上:从单一要素,注重总量达标到多元要素、强调服务均好转变一是对多元要素日益关注。

如最新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架构了“一个目标-五大领域-十五个指数”的框架体系,体现了绿地价值和发展要求的多元化。

国内已有研究也普遍认为,当前主要考核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大指标侧重于城市绿地二维空间的量化,对生态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缺乏考量,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应多维综合评价。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5篇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5篇

高中课题研究报告5篇高中课题研究报告1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必修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这是新颁布实施的生物教学大纲的亮点,也是走向21世纪的生物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性学习”对今天的生物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具体地落实?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个人或小组活动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等、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限于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其发展”的目的。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本教研组积极教师在课堂教学、竞赛辅导和科技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1、初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的比较以及教师间“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的交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评价拓展延伸。

如在讲授有关激素的功能时,首先给学生提供与激素有关的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主要症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三种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结果预测和推理,以验证从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

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得出的结论来说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精心设疑。

设问一般是教材的中心内容,或是重点内容,或是研究某一问题的线索,也可以是某一实验现象。

问题出现的形式,我们常用链状递进,问题的出现一个紧扣一个,思维过程象剥笋一样,直到问题的解决。

浙大附中学生课题研究报告5:杭州市部分道路绿化中交通安全隐患的研究

浙大附中学生课题研究报告5:杭州市部分道路绿化中交通安全隐患的研究

杭州市部分道路绿化中交通安全隐患的研究(此课题报告已选入省编教材《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一书,并获“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十佳)【内容摘要】保持“安全视距”能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参与者人身安全。

然而,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杭州市不少道路绿化设置不合理,缩短了“安全视距”,存在交通事故隐患。

有关部门对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设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确保“安全视距”应该是道路绿化设计与建设的首要原则。

课题成果对于全国大规模城市道路建设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安全视距道路绿化交通安全隐患1.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俗话说,车祸猛于虎。

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交通事故率也在上升,严重威胁着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一种都需要认真研究,正确对待。

其中超速驾车、醉酒驾车等原因比较常见,也容易被人们了解。

还有一些原因却不大为人们所了解,比如道路绿化带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就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

有的地方已经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浙江省嵊州市就曾发生了这样一起因道路绿化阻挡视线造成的车祸。

浙江省嵊州市安平路和官河路的交叉口附近,一棵棵海桐树长得郁郁葱葱,高达1.45米至1.50米。

正是这些绿意盎然的海桐,间接造成了惨祸的发生。

据调查,2004年10月10日,刘某驾驶凌志牌轿车在官河路由北向南直行,与骑电动车横穿马路的董某相撞,导致董某受伤,变成植物人。

交警部门认定两人都有违法行为,负同等责任。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6年12月28日作出终审判决,认为事发路口绿化植物的设置违反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未采用通透式配置,严重妨碍了安全视距。

判定刘某承担60%的赔偿责任,嵊州市园林管理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判决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嵊州事故地点(南北向的官河路与东西向的平安西路交叉口)如图所示:众所周知,城市道路绿化带具有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等积极作用。

关于杭州生态文明的研究报告

关于杭州生态文明的研究报告

关于杭州生态文明的研究报告杭州是中国一座具有重要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之一、本研究报告将重点探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挑战。

报告的内容将会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1.生态环境保护:杭州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空气质量,治理水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等。

2.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杭州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生态文明教育:杭州注重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推行环保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二、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1.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杭州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减少PM2.5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大部分时候空气质量良好。

同时,杭州严格管控水污染,保护湖泊和河流的水质。

2.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高:杭州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改造公园、花坛、绿道等,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今天的杭州已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3.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增加:杭州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设光伏发电站和风电场,有效缓解了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三、成功的原因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2.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提升:杭州居民对环保问题有着较高的认识和意识,参与到各种环保行动中。

逐渐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良好氛围。

3.科技创新的推动:杭州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推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和建议1.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杭州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议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班级:初一(7)组长:金帆组员:李颂阳袁兰骝巫青笛指导教师:侯迎晖领域:人与社会目录●摘要●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任务分工●活动时间●研究过程●总结报告●体验与反思●致谢●附录摘要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

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

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

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

近代以来,因屡造劫难而被破坏,现在只保留有部分当年建筑物的残迹和山形水系形态,关于如何发展和管理争议很大。

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

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

目的意义1.了解圆明园(1)昔日辉煌,毁灭过程(2)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访谈、实地走访任务分工查阅资料袁兰骝、金帆汇总筛选资料,讨论全组请教老师李颂阳、巫青笛圆明园实地考察、调查全组整理数据,讨论资料,请教老师,写出论文金帆、李颂阳活动时间(1)2010年1月20日,首次考察圆明园;(2)2010年2月20日,第二次考察圆明园;(3)2010年4月5日,调查圆明园管理情况。

研究过程(摘选)1月2月正月初7,我与巫青笛和女生组的四个人来到圆明园进行第二次调查。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报告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报告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报告杭州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

没有运河杭州最多只能称杭县,杭州之所以称为杭州就是运河。

杭州的历史可以说是和运河历史是一样长的,杭州的名字真正出现,真正有实质性意义的话,和运河差不多一样有1400多年的历史。

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运河对中华民族作出的贡献并不亚于长城,完全可以和长城媲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

杭州城市大规模的改造,运河沿岸的历史文脉已漫漶不清,运河历史上存在的古街古巷、民宅公建、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正在消失。

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是作为杭州市“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十大工程”之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十六字方针(截污、驳坎、清淤、绿化、配水、保护、造景、管理),以五大工程(路网工程、绿化景观工程、文化旅游工程、灯光夜景工程、安居工程)为支撑,实现六大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运河两岸经济价值;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整合两岸交通资源;致力水环境整治与水质改善,提升环境资源价值;打造沿线景观亮点,增强城市竞争力;保护和挖掘历史遗存,延续历史文脉;开发旅游休闲资源,打造国际旅游产品,到2006年国庆节初见成效。

此外,还有配合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许多举措。

杭州市还提出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运河保护项目正好配合了“生活品质之城”计划。

为此必须保护好运河,更要发展好运河。

2006年9月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

2008年9月,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3条围绕京杭大运河的水上黄金旅游线,投入16条仿古漕舫船,大推复古旅游,航道总长达60多公里,贯通杭州东、西、北3个方向的水域。

景观绿化工程评估报告

景观绿化工程评估报告

景观绿化工程评估报告**********景观工程---监理评估报告***********景观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盖章)总监:(签字)审核:(签字)年月日********监理有限公司1**********景观工程---监理评估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莅临本次验收,请允许我代表********有限公司对本工程的监理工作向各位做简要汇报:一、工程概况:************景观绿化工程,位于杭州**路与**路交界处,*******区内,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为***,施工单位为****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有限公司。

本工程中标总价为1000多万元,涉及范围为地下室顶板、围墙及以内的景观绿化建设,主要施工内容为:小区内道路、围墙、园路铺装、地面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等。

2、监理工作简介:我公司受******的委托,根据《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杭州市园林绿化技术规程》,《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等现行规范标准要求,以及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委托监理合同及有关施工合同,承担该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监理。

项目监理部本着科学、公正、诚实、守的原则,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并在监理过程中得到*****质量安全监督站及******各位领导、****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我代表公司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本工程整体工程量较大,涵盖的施工内容比较多,又处在各专业交叉作业较多时代,干扰比较大,监理部在施工进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设想图纸的要求以及现行的园林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进场前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施工进程中发觉问题立刻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先后发放监理工程师通知书7份,构造召开监理例会25次,增强了与各方的交换和沟通。

对各项潜伏工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验收,严把资料质量关,对分歧格的资料坚决予以退场。

绿色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的退化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家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其中绿色廊道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绿色廊道是一种通过沿着城市主干道或交通干道设置绿化带、公园、自行车道等方式,解决城市交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型城市设计概念。

本报告将对绿色廊道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分析绿色廊道在城市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其对城市环境、交通和生态的影响。

2.研究不同类型的绿色廊道在不同城市中的实施情况,总结其优缺点与成功经验。

3.分析绿色廊道的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探讨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提出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参考国外相关经验,为绿色廊道的推广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与综述,了解绿色廊道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现状和成效情况。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城市居民对绿色廊道的看法及期望,了解公众对于绿色廊道的认知和需求。

3. 实地考察法: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探究绿色廊道的布局、设计和实施情况,了解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实际影响。

四、研究内容1. 绿色廊道的意义与作用分析绿色廊道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它以城市主干道和交通干道为基础,将绿化带、步道、自行车道等绿化设施融入其中,构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连续生态廊道。

绿色廊道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风貌,还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城市的生态韧性。

此外,绿色廊道还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绿色廊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在国外先进城市,绿色廊道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例如,纽约的高线公园、伦敦的自行车高率等案例都为绿色廊道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杭州的土壤研究报告

杭州的土壤研究报告

杭州的土壤研究报告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杭州市土壤的特点和质量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土壤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了杭州市的三个不同区域进行了土壤采样和分析。

分别是西湖区、余杭区和滨江区。

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杭州市的土壤整体上比较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湖区的土壤主要以黄壤为主,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同时,该区域的土壤排水性良好,适宜种植水稻等需要湿润环境的农作物。

余杭区的土壤以赤土和黄壤为主,含沙量较高,容重较大。

由于土壤的肥力较低,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该区域的土壤水分持久度较好,适宜种植果蔬类作物。

滨江区的土壤主要以河滩土为主,含水量相对较高。

该区域地势较低,土壤排水性受到一定限制,容易积水。

为了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良措施。

滨江区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适宜种植花卉和果蔬类作物。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

根据土壤质量指标,将杭州市的土壤分为优质、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

通过评价发现,杭州市的土壤质量普遍较好,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潜力。

然而,杭州市的土壤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农田被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加剧。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保护和修复。

综上所述,杭州市的土壤整体上比较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需针对性进行农业生产。

同时,土壤质量评价显示杭州市的土壤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杭州市的土壤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报告

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报告

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报告摘要杭州作为中国的经济强市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的美丽建设。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报告

杭州西溪湿地案例分析报告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5(6):686~690,2009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Agric1&Life Sci1)文章编号:100829209(2009)0620686205DOI:10.3785/j.issn.100829209.2009.06.015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陈波,卢山(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风景区绿地系统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土壤保持、降低气温等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非常巨大.在这些生态服务功能中,固定CO2、释放O2、吸收SO2、滞尘降尘、蓄水保土、调节气候(降温)的价值分别为:545012万元!a-1、192516万元!a-1、3713万元!a-1、81912万元!a-1、145213万元!a-1、5484215万元!a-1.西湖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6145亿元!a-1.这一研究结果为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杭州西湖绿地潜在的巨大价值、更清楚地认识开展西湖绿地研究的必要性、更科学地保护和建设西湖风景名胜区提供了依据.关 键 词: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绿地系统;西湖风景区;杭州中图分类号:S73;X2 文献标志码:ACH EN Bo,L U Sh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A rchitecture,Zhej iang Sci2Tech Universit y,H angz hou310018,China)V aluing 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een space of West Lake scenic area in H angzhou.Journal of ZhejiangUniversity(Agric1&Life Sci1),2009,35(6):6862690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ecological economics,some 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een space system ofthe West Lake scenic area in Hangzhou were valued,such as 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oxygen release, air purification,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and air temperature redu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thevalues of carbon dioxide fastness,oxygen release,sulf ur dioxide absorption,dust reduction,water andsoil conservation,and air temperature reduction were54502thousand yuan RMB!a-1,19256thousandyuan RMB!a-1,373thousand yuan RMB!a-1,8192thousand yuan RMB!a-1,14523thousand yuanRMB!a-1,548425thousand yuan RMB!a-1,respectively.The total values for ecological services were about645million yuan RMB!a-1.These quantitative finding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West Lake scenic area.K ey w ords:ecological services;value assessment;green space system;West Lake scenic area;Hangzhou 收稿日期:2008210210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7140622Y).作者简介:陈波(1978—),男,四川富顺人,博士,讲师,从事生态园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Tel:0571286843706; E2mail:bochen2008@.通信作者:卢山,男,高级工程师,副院长,从事风景园林、城市林业等方面的研究.Tel:0571286843710;E2mail:lushan516@ .陈波,卢山 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1 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意义 1974年Holdren和Ehrlich提出了生态服务功能(ecological service)的概念,并探讨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否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替代生态服务功能等[1].生态服务功能也可称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其中Daily和Costanza等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Daily[2]的定义是“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和其中的物种为维持人类生活而提供的一系列的条件和过程." Costanza等[3]的定义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态系统功能得到的效益." Norberg[4]按照生态学标准把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三大类:种群维持功能、对外来物质过滤的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生物单元通过选择过程创造组织的功能.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探讨及其价值评估研究逐渐成为当今生态学的热点和前沿课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如Costanza等[3]从区域尺度方面考虑,对全球尺度16个生态系统的17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分析;周冰冰等[5]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核算;金之易[6]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方面考虑,对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省会杭州城西,是中国著名的湖泊和风景名胜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杭州自古就因秀丽的西湖而名闻天下,西湖风景名胜区对杭州市的旅游业、服务业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同时,西湖风景区内的绿地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滞尘降尘、杀除病菌、涵养水源、固土保土、调节气候和防灾减灾等.绿地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生态服务功能,而人们也无时不在享受或消费着绿地所提供的服务[7].然而,绿地这些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不像其他物品的直接使用那样可被视觉感知和直接消费,它没有一定的形态,只存在于生态系统有机体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中,其效益通过其他环境因子或生态系统的变化反映出来,因此,绿地的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为此,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科学、定量地评价西湖风景区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本研究总结的方法体系可为杭州市建立地区绿色经济账户和绿色GDP打下基础,政府部门可以用经济杠杆管理生态环境,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同时,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测定和评估,可以准确认识西湖风景区绿地巨大而多方面的生态调节作用和环境保护功能,促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开展西湖风景区绿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投身于保护和建设西湖风景区的行动中,这对杭州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维持碳氧平衡价值评估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01035%,而城市上空则达到了0105%~0107%.当CO2体积分数含量超过0105%时,人的呼吸有不舒适感;当体积分数达到012%~016%时,则对人体有害.另外,CO2的增加将会引起城市局部地区升温,产生“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并形成城市上空逆温层,加剧城市污染.因此,绿地吸收CO2,放出O2,净化空气的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11 固定二氧化碳价值2.1.1 估算方法 本研究采用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评估西湖风景区绿地吸收二氧化碳价值. 首先确定绿地释放氧气量,这里采用粗略估算法.根据日本林业厅科学计算[5],每公顷树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48t,放出氧气36t;经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32t,吸收氧气24t,两相加减,即每公顷树木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碳16t,放出氧气12t. 根据绿色植被的生产力得到绿地每年固定的CO2总量后,再与碳税率或造林成本的替代标准相乘,即可以得出固定CO2的总经济价值. 碳税法,是一种由多个国家制定的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税收制度,就是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收费来确定二氧化碳排放损失价值786 第6期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碳税率,如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实行的碳税率达170$!t -1(C ),国际上通常采用瑞典碳税率为150$!t -1(C ),折合为人民币1291元!t -1[8]. 造林成本法是指利用营造可以吸收同等数量二氧化碳的林地成本来代替其他途径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价值,我国造林成本为250元!t -1(C ). ①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园林设计院编制.2002年.2.1.2 估算过程 根据《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①的统计,西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5904hm 2,除去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水塘、水域等非绿化用地外,西湖风景区的绿地面积为4421hm 2,由此可计算出西湖风景区绿地年固定二氧化碳的量: 绿地二氧化碳固定量=4421hm 2×16t !hm -2!a -1=70736t !a -1. 根据碳税法计算出绿地固碳价值=1291元!t -1×70736t !a -1=913210万元!a -1. 根据造林成本法计算出固碳价值=250元!t -1×70736t !a -1=176814万元!a -1. 2种方法所求算出的西湖风景区绿地每年固碳价值的平均值为545012万元.212 释放氧气价值 本研究采用工业制氧法和造林成本法评估西湖风景区绿地释放氧气的价值.工业制氧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绿地所释放的氧气是由一个制氧厂生产出来的,我国工业制氧平均成本为400元!t -1.造林成本法是指利用营造可以释放同等数量氧气的林地成本来代替其他途径释放氧气的功能价值,我国造林成本为325193元!t -1(O ). 已知西湖风景区绿地面积为4421hm 2,由此可计算出西湖风景区绿地年释放氧气的量: 绿地释放氧气量=4421hm 2×12t !hm -2!a -1=53052t !a -1. 根据工业制氧法计算出绿地释放氧气价值=400元!t -1×53052t !a -1=212211万元!a -1. 根据造林成本法计算出绿地释放氧气价值=325193元!t -1×53052t !a -1=172911万元!a -1. 2种方法所求算出的西湖风景区绿地每年释放氧气价值的平均值为192516万元.3 净化空气价值评估 绿地净化空气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吸收有毒气体和滞尘降尘2个方面.大气中有很多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氯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其中二氧化硫(SO 2)在有害气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许多树木对有毒气体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这是通过2种途径实现的.一方面树木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有毒物质,降低大气中毒物的浓度;另一方面树木能使某些毒物在体内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后代谢利用. 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公里降尘量为500余t ,个别甚至高达1000t 以上.绿地能降低大气中的粉尘量,一方面由于绿地能降低风速,在林缘处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粉尘降落;另一方面由于林冠的作用,能从上方吸附飘尘.树体蒙尘后,经雨淋洗滴落林地,又恢复滞尘的能力.311 吸收二氧化硫价值 本研究采用恢复费用法评估西湖风景区绿地吸收二氧化硫的价值.恢复费用法也可以称为治理费用法,它是估算环境被破坏后将其恢复原状所要支出的费用.用恢复费用法可评估城市绿地吸收有毒气体或滞尘降尘的价值,首先要确定研究区绿地年吸收有毒气体或滞尘降尘的量;其次需要确定在评估期治理单位重量的有毒气体或灰尘的费用(成本);最后将以上2项相乘就得到了治理由绿地吸收的有毒气体或灰尘的总费用,此总费用即等于研究区绿地吸收有毒气体或滞尘降尘的价值.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9],阔叶林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值为88165kg !hm -2!a -1,针叶林平均吸收能力值为215160kg !hm -2!a -1,松杉类平均吸收能力值为11716kg !hm -2!a -1,三者平均值为140162kg !hm -2!a -1.已知西湖风景区绿地面积为4421hm 2,由此可计算出西湖风景区绿地年吸收二氧化硫的量:886第35卷 陈波,卢山 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绿地吸收二氧化硫量=(140162kg!hm-2! a-1×4421hm2)/1000=62117t!a-1. 已知我国消减二氧化硫的平均治理费用为:投资额500元!t-1,运行费100元!t-1,合计600元!t-1.因此,可以计算出西湖风景区绿地净化二氧化硫的价值=62117t!a-1×600元!t-1=3713万元!a-1.312 滞尘降尘价值 绿地滞尘降尘价值同样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加以评估.综合大量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城市绿地每年的滞尘量平均为1019t[8],西湖风景区绿地面积为4421hm2,由此计算出西湖风景区绿地年滞尘总量为:4421hm2×1019 t!hm-2!a-1=4818819t!a-1. 据杭州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消减尘土的平均单位治理成本为170元!t-1(包括运输、设备大修、折旧等费用).由此即可求出西湖风景区绿地滞尘价值=4818819t!a-1×170元!t-1 =81912万元!a-1.4 蓄水保土价值评估 绿地在城市水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测定[10],雨水降落到树林中,形成第一次水量的平衡和分配,20%以上被林冠截留,约有80%通过林冠落到地面,形成第二次水量的平衡和分配,枯枝败叶和杂草层能截留水量5%~10%,其余部分通过地表渗入地下或形成径流.1hm2森林至少比1hm2裸地多蓄水3000m3. 本研究应用替代工程法评估城市绿地涵养水源价值.替代工程法也叫影子工程法,假设存在一个蓄水功能与绿地涵养水源物质量相同的工程,而且该工程是可以计算的,那么该工程的价值就可替代这个绿地的涵养水源价值. 绿地涵养水源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V=L QQ gV g,式中V为绿地涵养水源的价值;Q为绿地涵养水源的总物质量;Q g为某种替代工程的水容量;V g为替代水利工程的价值;L是发展阶段系数,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而言,L≈0115)[11].根据我国每建设1m3库容的水库工程成本花费为0167元,在不考虑支付意愿的情况下,上式可简化为[12]: V=0167Q. 绿地涵养水源的物质量采用水平衡法测算出.绿地降水量等于涵养水源总量和绿地蒸散量之和.根据我国对森林蒸散量的研究,我国森林年蒸散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80%,全国平均蒸散量为56%[13].假设西湖风景区绿地降水的65%通过蒸散消耗掉,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137815mm,则一年中绿地截留的水量为: 137815mm×35%×4421hm2=2133022m3. 以同样具有蓄水功能的水库作为替代工程,可计算出每年西湖风景区绿地的涵养水源价值为:V=0167Q=0167×2133022=142911万元. 枝叶茂密的绿地还对土壤形成保护屏障,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密集的根系又可以固结土壤,极大地减小了土壤侵蚀模数,有效地维持了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研究显示[14]:土壤森林覆盖率增加10%,土壤侵蚀模数减小20%.根据肖寒等[15]的研究,1hm2森林保持土壤价值约为5214元,因而风景区绿地保土价值为5214元! hm-2×4421hm2=2312万元.5 降低气温价值评估 城市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够明显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分析城市绿地降温价值的特点,可知其价值同样可以采取影子工程法加以评估.评估的关键:一是正确确定绿地降温的效果,对此国内外学者已对不同类型的绿地降温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二是选择合适的替代工程,本研究选用了与绿地具有同样降温作用的空调器作为替代工程. 根据国内外研究测定[8],1hm2绿地平均每天在夏季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18MJ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器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这里我们利用空调器作为城市绿地调节温度功能的替代物,以空调器降低同样温度的耗电费用作为绿地调节温度的价值. 已知室内空调器耗电0186kWh!台-1!986 第6期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h -1[8],以杭州目前电费标准每千瓦时0153元计算,可以算出189台空调器运行24h 的耗电费用,即1hm 2绿地每天调节温度的价值:0186kWh !台-1!h -1×0153元!kWh -1×189台×24h =206715元. 假设绿地发生调温效果每年按60d 计算,则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调节温度总价值=4421hm 2×206715元!hm -2!d -1×60d !a -1=5484215万元!a -1.6 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 根据以上计算,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上述各项生态功能价值之和,即总价值约为6145亿元!a -1(表1).当然,这只是对西湖风景区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估测,由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无形的价值,大多要借助于其他有形价值来加以体现,故计算结果可能偏低;同时,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止以上7个方面,还有诸如杀菌、降低噪音、消减风速、防止火灾等多项未予计算.此外,西湖风景区绿地还具有非常巨大的旅游价值、美学价值等社会效益价值以及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等.这些价值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故未予计算.表1 西湖风景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Table 1 Result of ecological services valuation of green spacein t he West Lake scenic area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评估结果/(万元!a -1)维持碳氧平衡固定CO 2工业制氧法(影子价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545012释放O 2碳税法(影子价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192516净化空气吸收SO 2恢复费用法3713滞尘降尘恢复费用法81912蓄水保土影子工程法145213调节气候(降温)影子工程法5484215总价值6452711 还需说明的是,因绿地具体的类型不同(如林地、园地、茶地等),绿地所发挥的各种功能作用不同,其生态价值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因某类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绿地生态系统维护该资源方面的功能价值也不同.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在全世界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整定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因此各种计算方法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或不合理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R eferences :[1]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 Daily G C.N atu re ’s S ervices :Social Dep end ence on N atu ralE cosystem [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7:1210.[3] Costanza R ,d ′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the world ’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 atu re ,1997,387(15):2532260.[4] Norberg J.Linking nature ’s services to ecosystems :somegeneral ecological concepts [J ].E cological E conomics ,1999(9):1832202.[5] 周冰冰,李忠魁.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 J IN Zhi 2yi (金之易).An exploration on eco 2economicdevelopment ways of grassland in northern Shanxi [J ].R esou rces S cience (资源科学),1999,21(3):43.(in Chinese )[7] LI Feng ,W AN G Ru 2song (李锋,王如松).Researchadvance in ecosystem service of urban green space [J ].Chinese Jou rnal of App lied E 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5272531.(in Chinese )[8] 王如松,胡聃,王祥荣,等.城市生态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9]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0] 徐肇忠.城市环境规划[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1] L I Jin 2chang (李金昌).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easureand application of value on forest resources [J ].F orest R esou rces M anagem ent (林业资源管理),1999(5):43246.(in Chinese )[12] 任志远,张艳芳,李晶,等.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 毛文永,白选宏,李忠.资源环境常用数据手册[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 L I Ben 2gang ,T AO Shu ,LIN Jian 2zhi (李本纲,陶澍,林健枝).GIS based traffic noise prediction and planningsystem [J ].Acta S cienti ae Circumstanti ae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1):81285.(in Chinese )[15] XIAO Han ,OU YAN G Zhi 2yun (肖寒,欧阳志云).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logical 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tropical forest in Jianfengling of Hainan island [J ].Chinese Jou rnal of App lied E 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2484.(in Chinese )96第35卷 。

西湖研究报告

西湖研究报告

西湖研究报告西湖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西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标志性景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西湖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生态特点,探讨西湖在旅游业发展和保护方面的问题,为西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官方报告、研究论文、专业机构报告以及旅游统计数据等。

三、研究结果1. 地理特点: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总面积约为6.39平方公里,由西湖主体、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等景区组成。

西湖周围有山峦环抱,湖水清澈,风景秀丽。

2. 历史文化:西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古以来,西湖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下了许多诗词和传世之作。

西湖还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

3. 旅游业发展:西湖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近年来,西湖的旅游业发展蓬勃,为杭州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旅游业带来了环境破坏、文化冲击等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4. 生态保护:西湖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保护工作的核心。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加大了对西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多项措施,如限制游船数量、禁止乱建乱堆等。

同时,还进行了湖泊水质监测和物种保护等工作。

五、研究建议1.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应根据西湖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旅游规划,合理安排游客流量,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2. 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应加大对西湖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举办文化活动,使西湖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加强生态保护和监测:应加大对西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力度,提高水质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水平。

4. 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应加强旅游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结论西湖作为杭州市的标志性景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

苏堤研究报告

苏堤研究报告

苏堤研究报告苏堤是杭州西湖畔的一条古老的堤坝,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苏堤全长2.8公里,形如马蹄,始建于公元1089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下面是对苏堤的研究报告。

目前的苏堤是在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进行重修的,修筑过程采用了大量的庙塔和桥梁,以增加苏堤的景观效果。

因为紧靠中心的西湖岛,所以修建苏堤也提高了这个景点的价值。

苏堤的建设过程,主要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先造湖面,二是再修堤。

造湖面就是将填土抛入到湖中,填土的来源从哪里来?杭州周边有很多低洼地,这些低洼地经过填平后,就能批量用来填到湖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是苏堤的一个独特之处。

苏堤是用类似于夏天踩实稻田的方法来造的,但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修筑苏堤需要从南浦抬土180余亩,需要劳力9000余人。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因此,苏堤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修建苏堤耗时两年,于1089年完工。

苏堤修好之后,对当地经济和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苏堤贯穿了杭州的发展,并成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象征之一。

苏堤周围景点众多,有多个古代建筑,如曲院风荷、花港观鱼等,游客络绎不绝。

苏堤还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起到了保护西湖水域的作用。

总的来说,苏堤的研究显示,它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修建苏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但是它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好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苏堤在保护西湖水域和环境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堤作为一条古老的堤坝,至今仍是杭州西湖景区的一个亮点。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温度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尤其在夏季更加明显。

而绿化作为城市调节气候的有效手段,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绿化树种的选择很重要,不同的树种对城市气温的调节效应也不同。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的调节温度效应,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对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进行分类汇总,并选择代表性树种进行研究。

(2)采用温度计等实验仪器,对各种树种所在地区的温度进行实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3)结合文献资料,对各绿化树种的调节温度效应进行评估。

(4)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2. 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调查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的分布情况和树冠结构,选择代表性树种进行实测。

(2)实验研究法:通过在绿化树林中设置实验地点,对各种树种所在地区的气温进行实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3)文献资料法:对各绿化树种的调节温度效应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促进城市绿化发展,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探索城市气温调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得到以下结果:(1)分类汇总出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并且筛选出代表性树种。

(2)实测出各种树种所在地区的气温,并分析各种树种的调节温度效应。

(3)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六、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如下:(1)实验设备齐全,实验方法可靠。

(2)文献资料充足,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3)研究时间充裕,能够保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七、研究进度本研究的进度如下:第一阶段:(1个月)(1)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实地调查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的分布情况和树冠结构。

第二阶段:(3个月)(1)选择代表性树种进行实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浙江重点项目-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浙江重点项目-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关联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建议书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申请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商业计划书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总论1.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概况1.1.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名称1.1.2建设性质1.1.3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1.1.4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建设地点1.2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设计目标1.3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4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建设总投资1.4.2资金筹措1.5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主要财务经济指标1.6可行性研究依据1.7研究范围第二章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建设背景2.1宏观形势2.1.1地理、历史2.1.2交通2.2宏观经济运行2.2.1宏观经济发展(gdp发展)2.2.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2.3人均生产总值2.2.4人口变化2.3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规划2.3.1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2.3.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三章杭州绿地中央广场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3.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市场分析3.1.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市场近况3.1.2杭州绿地中央广场市场划分3.1.3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3.1.4杭州绿地中央广场市场总结3.1.5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机会分析3.2项目市场定位3.3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的swot分析3.3.1杭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优势(strength)篇二:杭州绿化建设现状分析杭州绿化建设现状分析(天目学院鲁东杰园艺103)摘要:近几年来,杭州市城市园林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同时杭州的城市道路绿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杭州市的道路绿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特别是行道树的品种的选择及种植养护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杭州的城市绿化水平,通过对杭州市行道树种植性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丰富城市行道树树种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杭州市的道路绿化、绿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杭州市;现状分析;改造;措施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视,杭州的城市绿化也更有力度。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城市交通道路也日益发达,但让人遗憾的是杭州市绿化现状却不很乐观。

通过调查发现杭州市街道绿化植物品种单一,不但污染严重而且养护管理滞后,植物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对此我们应该注重植物品种的选择,例如要选择一些抗力性好,生命力强,耐干旱,耐阴等特性的植物。

同时要注重种植土与水土的保护,并且选择专业的养护队伍进行及时的养护与管理。

(一)杭城道路绿化现状分析1.1忽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得植物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不仅影响了美观,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1.2片面的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者骑车;较狭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的视线。

部分分车带设计部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行车的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1.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毫无创意、缺乏生机与活力。

植物配置过于单调,群落过于单一,缺乏色相、季节性变化,形式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

1.4盲目引用外来品种只顾眼前的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

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

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整体效果。

外来品种在不适用杭城土质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长势不好,或者大部分叶子枯黄、脱落,最终影响到景观效果。

(二)杭城道路绿化建设目标2.1发展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倡导生态型绿化,使我们的绿化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是每一个绿化工作者应该学习及努力的目标,是道路绿化景观的发展方向。

如何将我们的道路绿化景观,巧妙地把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巧妙地构思,树立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具有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节约型园林的思想。

那便是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何谓自然然生态型道路绿化,以下将作具体的分析。

2.2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的特点自然生态型绿化即是自然控制的一种绿化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

所谓的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

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

因此,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亦可称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包括绿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

比如水体与绿地的比例、节点的控制、乡土树种的比例、常绿与落叶的比例等。

(2)功能的全面性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其最终目的是营造一个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生活和谐共处的环境,因此在设计时应该考虑满足游憩、休闲、生态等不同人群的需要以及动物和植物的需要等多样化的功能。

(3)关系的协调性自然型生态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景观的功能与形式,更应该协调所有设计要素的关系。

其中包括植物种类间、植物与水体、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城市景观。

(4)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首先必须从植物选材与配置上入手。

配植时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杭城当地地理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

(5)景观的多样性设计中追求绿化景观完全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其层次变化,并非是乔木、灌木的简单组合,也并非是各种植物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地简单排列在公路的两旁,而是更注重自然界大范围内的绿化空间,以体现自然界植物生长特性。

(6)管护的自然性养护管理是确保设计效果以及体现生态效应最关键的一环。

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平面布局与三维的景观效果,还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养护成修剪、灌溉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多方面的控制。

本,包括(三)杭城道路绿化建设建议与措施3.1加大园林绿化科研投入目前政府主导的园林绿化投资小、项目少,不利于园林绿化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

同时,杭州市的一些民营企业已开始重视这项工作,他们大量引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

这些企业的工作虽然有些零敲碎打,但政府如能把他们组织起来,其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3.2丰富绿化色彩与季相变化如今,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化景观的要求提高,树木的色彩与季相变化也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及市民的重视。

近年来,杭州市的绿化已开始尝试引种一些彩色和季相变化比较明显的树种,争取春夏观花、秋天观果、冬天观叶,希望给市民带来更多的心旷神怡。

当然,人们也希望绿化植物同样美丽,同样四季变幻。

因此杭州市应根据自己的地域、气候特征多种植一些色叶与季相变化比较明显的树木,形成特色景观,营造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

3.3提高绿化种植和养护管理水平增加投入,加强园林养护。

杭州的一些公园绿地,设计理念好,投入大,基础很好,但在后续管理中往往会被搞得不伦不类,原有的理念被破坏,新的理念又没有构建。

公园的主题和设计理念是需要长期后期管理来实现的,因此,在管理增加投入的同时,需要培养一支养护专业技术队伍。

但现在这样年年投标,经常更换队伍,对管理技术、艺术营造的连续性是不利的。

园林绿化养护由于投入少,现在是仅维持保成活率、基本修剪、抗旱等工作,根本谈不上强化意境、艺术再现等工作。

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投入。

3.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术水平杭州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需要改善目前存在资格认证的弊端和不足,真正做到企业资质和实力匹配,使做项目的人能拿到证,不做项目的人拿不到证。

与此同时,市有关部门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与从业技术水平。

二、结论目前杭州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无论在策划、设计过程中,还是在施工、养护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各相关部门以及从业人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道路绿化的策划开始到养护阶段,进行严格的把关,在策划阶段做好合理性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在设计阶段时多从实地考察,结合现场实际的问题,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及在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较为合理可操纵性强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