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ppt课件

精选ppt
19
模具
点浇口附近充模剪切速率高,取向度高,固 化残余应力大,为减弱其影响,须适当增加浇口 处的壁厚,图3-3-30。
为脱出浇道凝料, 采用点浇口的普通浇 注系统模具必须专设 脱浇道凝料分型面, 因而模具结构为带顺 序分型机构的三板式。
精选ppt
30
4)圆环形浇口
模具
精选ppt
31
模具
圆环形浇口可看成平缝形浇口的变异形式,图 3-3-25 。
相当于把平缝形浇口的最后一级分流道变成侧 壁与型腔边缘等距的圆环(图3-3-25e )或圆盘 (图3-3-25a、b、c) ,浇口成为圆环形窄缝。
圆环形浇口和盘形浇口主要用于圆筒形或带中 心孔的制品。
材料
POM CA PE
PC PMMA PVC PS
PP PA
材料系数 k 0.6 0.7 0.8 0.9
精选ppt
13
模具
③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因形状似针刺小 孔而得名。
点浇口是典型的小浇口(限制性浇口)具 有小浇口的一般特性,如:剪切速率高,切力 变稀和升温作用明显、浇口附近物料取向度高; 流动阻力大,压力降大;封凝快,不倒流;料 把与制品连接强度低,可自行拉断,浇口痕迹 小等等。
精选ppt
25
模具
潜伏式浇口应用实例
精选ppt
26
模具
2)扇形分流道浇口
最后一级分流道呈由窄变宽、 由深变浅的鱼尾形(扇形)。
精选ppt
27
模具
扇形分流道浇口是一种变形的侧浇口,图3-323 。浇口为宽深比w/h较大的窄缝,计算思路及 方法与侧浇口相同,常用尺寸范围为:深度 h=0.25~1.5, 宽 度 b=6~B/4 ( B 进 浇 侧 型 腔 宽 度) 。最后一级分流道由窄变宽、由深变浅,结 构及断面尺寸设计类似于鱼尾形板片膜挤出机头。 这种浇口主要用于较宽的扁平制件或长扁制件。 与一般侧浇口相比扇形浇口物料入模均匀、制品 内应力小、裹入空气的可能性小,但浇口薄、凝 封快,浇口痕长、修饰困难。
浇口及流道设计GATE_RUN_DESIGN

凸耳澆口(Tab Gate)
澆口先進應力中的產品
應力集中在凸片
Tab
Gate
直接澆口(Sprue Gate)
豎膠道直接進入產品 在決定產品澆口尺寸由大到小縮減 幾何圖形使用Beams
隔膜澆口(Diaphragm Gate)
使用澆口在產品的內部直徑裡 通常在產品有較薄區域 使用於薄殼元素
難以達成
不建議 模型建立是由薄殼及Beams組成
潛伏式澆口(Submarine Gate)
圓錐形澆口, 與分模線以下的產品相交 典型常用 入口直徑約為平均厚度25% ~ 75%
Parting Line
香蕉形澆口(Cashew Gate)
彎曲潛入式澆口 加工困難
針點式澆口(Pin Gate)
Flow channel
Gate geometry varies widely depending on drop style and usage
閥澆口(Valve Gate)
與熱澆道類似, 但是由一個銷釘關閉這個澆口孔口 在週期期間銷釘能夠控制不同時間之開與關 模型建立使用Beams
Valve pin
如果沒有做流道分析,通常流道尺寸往往比實 際需求更大 材料 成型時間 錢!!
一般所建議的流道直徑
Material
Diameter mm inch
ABS, SAN 5.0-10.0 3/16-3/8
Acetal
3.0-10.0 1/8-3/8
Acrylic
8.0-10.0 5/16-3/8
Nylon
指定澆口位置
手動建立流道系統與多模穴複製 設定形狀因子與建立
對稱形多模穴模具
指定產品形狀因子與建立對稱形多模穴
浇口的设计

浇口的设计浇口(Gate)是连接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通道,是一條橫切面面積細小的短槽,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
當塑料流入流道時,塑料接近模面最先降熱(冷卻)及凝固.塑料再向前流動時只是在此凝固的塑料層流過.又由於塑料是低傳熱物質.固態的塑料形成絕綠層及保持層的仍可流動.所以,在理想的情況下,澆口應設置在橫流道層位置,使得最佳的塑料流動效應.此情況最常見於圓形及六角形的橫流道.然而梯形的橫流道無法達致此效果,因澆口不能設置於流道的中間位置.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对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浇口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熔体充模后,首先在浇口处凝固,当注射机螺杆抽回时可防止熔体想流道回流;2、熔体在流经狭窄的浇口时产生摩擦热,使熔体升温,有助于充模;3、易于切除浇口尾料,二次加工方便,除水口完畢,僅留下少許痕跡;4、对于多型腔模具,浇口能用来平衡进料,对于多浇口单型腔模具,浇口既能用来平衡进料,又能用以控制熔合纹在制品中的位置;5、減少填料過多現象.浇口的类型与位置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熔体的通道.,也是注塑模进料系统的最后部分.浇口的设计与位置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完好的高质量地注射成型.其基本作用为:1、从流道来的熔融塑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充满型腔。
2、型腔充满后,浇口能迅速冷却封闭,防止型腔能还未冷却的塑料回流。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注射工艺条件及塑件性能等因素有关.但是根据上述两句基本作用来说,浇口截面小,长度要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增大流料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塑件分离以及浇口残痕最小等要求.「浇口」(Gate)对於成形性及内部应力有较大的影响,通常依据成形品的形状来决定适当形式,可分为「限制浇口」与「非限制浇口」两大类.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位,通过截面尺寸的突然变化使分流道送来的塑料熔体产生突变的流速增加,提高剪切速率,降低粘度,使其成为理想的流动状态,从而迅速均均衡的充满型腔.对于多型腔模具,调节浇口的尺寸,还可以使非平衡布置的型腔达到同时进料的目的,提高塑件质量. 另外限制性浇口还起着较早固化防止型腔中的熔体倒流的作用, 加工容易,易从浇道切断成形品,可减少残留应力. 又可分为「侧状浇口」(Side Gate)、「重叠浇口」(Overlap Gate)、「凸片浇口」(Tab Gate)、「扇形浇口」(Fan Gate)、「膜状浇口」(Film Gate)、「环形浇口」(Ring Gate)、「盘状浇口」(Disk Gate)、「点状浇口」(Point Gate)及「潜状浇口」(Submarine Gate)等非限制性浇口是由竖浇道直接将塑料注入模穴的浇口,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它主要是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的施压作用.浇口的种类、位置、大小、数目等,直接影响成形品的外观、变形、成形收缩率及强度,所以在设计上应考虑下列事项:在注塑模设计中, 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形式有如下几种:1、直接浇口既是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儿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由于浇口较大驱除浇口痕迹较困难,而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型或翘型塑件,尤其适合与如聚碳酸脂,聚砜等高粘度塑料.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在设计浇口时,为了减小与塑件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a(a=2~4度),另一方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塑料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样的形式使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射机受力均匀.2、中心浇口当筒类或壳类塑件的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浇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浇口.实际上这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优点,而克服了直接浇口易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中心浇口其实也是端面进料的环行浇口(下面介绍),在设计时,环行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mm.进料口环行的面积大于主流道小端面积时,浇口为非限制性浇口;反之,则浇口为限制性型浇口.3、侧浇口侧浇口国外称为标准浇口,(各种图我这里有但是没有扫描仪) 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满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扁槽),改变浇口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这类浇口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选择其位置,加工和修整方便,因此它是应用较广泛的.优点如下由于浇口截面小,减小浇注系统的浇注系统塑料的消耗量,去除浇口容易,痕迹不明显.缺点有熔接痕存在,注射压力损失较大,使深型腔塑件的排气不利.还克分为1)扇形浇口2)平缝浇口4、环行浇口对型腔填充采用圆环形进料形式的浇口称为环行浇口.特点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致相同,流动状态好,型腔中的空气容易排除,熔接痕可以避免.浇口设计在型心上,浇口的厚度t=0.25~1.6mm,长度l=0.8~1.8mm;端面进料的搭接式环行浇口,搭接长度L1=0.8~1.2mm,总长L可取2~3mm; 环行浇口主要用于成型圆筒型无底塑件,但是浇注系统耗料较多,浇口去除困难,浇口痕迹明显.5、轮辐式浇口6、爪形浇口。
充填系统-浇口(Gate)形式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te 形式
針點澆口:三板模的流道撥料板必須要有冷卻,gate大小至 少ψ0.8~1.6mm
L:0.5 ~ 0.75 mm t:零件壁厚
d 澆口直徑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te 形式
潛伏式澆口:gate大小至少ψ0.8~1.2mm,冷料的長度 要大於gate的長度
a.流動比必須在材料特有數值以下始可。 b.防止噴流紋(jetting)的產生。 c.減少熔接線所引致的缺陷。 d.成形材料流動線的平滑,可減少成形品的變形。
e.選定在不要求機械強度的位置。
f.考慮成形品外觀的不良,要設定在容易加工的位置。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澆口數量
每增加一個澆口,至少增加一條熔接線,同時增加一個澆 口痕跡、增加流道的體積以及增加較多的積風。 在型腔能夠完滿充填的前提下,澆口數目是愈少愈好。 為了減少澆口數目,每一澆口應就塑料流動所能及的流長/ 壁厚比之內,找出可以涵蓋最大零件面積的進澆位置。
差的 Poor
好的 Good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te 形式
澆口設計:使用击片澆口以避免噴流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te 形式
澆口設計:正確的澆口位置避免噴流
差的 Poor
好的 Good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te 形式
澆口設計:適當的澆口形狀以避免噴流
差的 Poor
示意圖 機種別:NEO RSM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de Gate (側向澆口)
最為廣泛使用的澆口形式,澆口與成型品分離容易,多模 穴模具較容易獲得澆口平衡
示意圖 機種別: NEO RSM
浇口种类-浇口模具设计

浇口种类薄膜浇口模具设计时间:2010-06-13 19:07来源:未知作者:模具站点击:307次TAG标签:模具设计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保持最小量的翘曲。
薄膜浇口尺寸很小,厚度大约是0.25~0.63 mm,宽度大约为0.63 mm。
图6-18 辐状浇口图6-19 薄膜浇口(B) 自动式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与模具动作配合,在顶出塑件时剪断浇口。
它们应用于:Ÿ 避免去除浇口的二次加工。
Ÿ 维持均一的周期时间Ÿ 使浇口痕迹最小化。
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下列各类型:针状浇口、潜式浇口、热流道浇口、和阀浇口。
(1) 针状浇口针状浇口(pin gate)如图6-20,通常应用于三板模,其流道系统位于模板的一组分模在线,塑件模穴接在主要分模在线。
具有倒锥角的浇口在平行于模板运动方向穿透中间模板。
当打开模穴主分模线时,针状浇口的小直径端从塑件撕离,再打开流道分模线即可顶出流道废料。
此系统也可以先打开流道分模线,再使用辅具撕下流道废料。
针状浇口最常使用在单一塑件多点进浇,以确保对称的充填,或是缩短流道长度以确保整个塑件的保压操作。
典型的针状浇口的直径0.25~1.6 mm。
(2) 潜式浇口潜式浇口(submarine gate)或称为隧道浇口(tunnel gate)、凿子浇口(chisel gate),如图6-21所示,使用于两板模,在分模线以下,流道末端与模穴之间加工一倾斜之锥状隧道。
浇口及流道设计GATERUNDESIGN.

Flow channel
Gate geometry varies widely depending on drop style and usage
閥澆口(Valve Gate)
與熱澆道類似, 但是由一個銷釘關閉這個澆口孔口 在週期期間銷釘能夠控制不同時間之開與關 模型建立使用Beams
Valve pin
使用在三板模模具 非常小的孔洞 模型建立使用Beams 孔洞直徑約為0.25~ 1.5 mm
Drop blue Gate, Yellow
熱澆道(Hot drop)
直接將熔膠材料送到產品 熱澆道形式決定了澆口幾
何造型與尺寸 孔口尺寸是重要關鍵,它控
制噴口塑料不會流出 模型建立使用Beams
指定澆口位置
手動建立流道系統與多模穴複製 設定形狀因子與建立
對稱形多模穴模具
指定產品形狀因子與建立對稱形多模穴
選擇整個產品 按滑鼠右鍵 > Properties 在表列將所有屬性形狀因子(Occurence)設定為4
建立澆口
放大塑膠入口點區域 刪除塑膠入口點 建立澆口曲線
Relative 0, -3.175, –3.175 設定建立冷流道澆口
冷卻時間
冷卻時間建議保壓問題 決定流道系統80%最小冷卻時間或產品冷卻時間
時間 vs.壓力結果
如果沒壓力平衡與它 有關係嗎?時間比率低 於 0.04 秒!!
這個充填平衡足 夠好嗎?
這結果獲得3% 的時間不平 衡性與2%的壓力不平衡性
修改流道尺寸
在案例中如執行流道平衡分析,將會自動修改流道 尺寸且會在分析子目錄後面註解(runner balance)
保壓切換F/P
使用充填體積%, 設定 100%
浇注系统

设计浇口时,必须注意塑料是何种塑料,以下是指定潜水设计‘D’形或锥形入水,除客户指
定其设计外,必须遵守。
Round gate
结晶体-圆头潜浇口 Crystalline-Round Gate Nylon,PA PBT PET POM PPS
e. H的高度是能做短就做短。
f. G>H。
应用:适用于外观不允许露出浇口痕迹的胶件。对于一模多腔的胶件,应保证各腔从浇口到型腔 的阻力尽可能相近,避免出现滞流,以获得较好的流动平衡。 手机模上广泛应用。
(5)牛角水口(HOOK GATE)(图5.6)
一般用于成品向外面不能有浇口痕,而亦不能用潜水或潜顶针。
使针点浇口 拉断时不致损伤胶件,R2为(1.5~2.0)mm,
R3为(2.5~3.0)mm,深度h=(0.4~0.8)mm。
应用:其表面浇口痕迹有一定要求的塑件。
R1
δ R2 R3
第四节:浇口的选用
由于不同的塑胶材料有不同的流动性能和充填性能,所以浇口类型的选用与塑胶材 料的种类有直接的关系,进行浇口设计时一定要明确产品材料,并根据产品材料、 产品外观要求、产品结构综合考虑浇口类型和尺寸。表2所列为浇口形式与塑料种 类的适用关系。
α
β
d A
缺点:a.浇口位置容易拖胶粉。 b.入水位置容易产生烘印。 c.需人工剪除胶片。 d.从浇口位置到型腔压力损失较大。
H G
h
参数:a. 浇口直径d为0.3~1.5mm。
b. 进胶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α为30°~50°之间。
c.入水嘴的锥度β为15°~25°之间。
(新1)潜伏式浇口设计

优点:浇口速度均匀,降低 塑件应力减少带入空气,
缺点:浇口痕迹较明显
适用场合:成型大平板状及 薄壁塑件。
通常在与型腔接合处有 l=1~1.3mm,深 t=0.25 ~1.0mm的进料 口,进料口宽b一般大于6mm, L≈6mm.
19
潜伏式浇口缺点:
1由于潜伏式浇口潜入分型面下面,沿斜向进 入型腔,因此加工较为困难。 2由于浇口的形状为圆锥体,为顶出时便有切 断,所以直径应偏小,但对 时,由于压力 损失太大并易冷凝,故不大适用。
20
潜伏式浇口的应用:
潜伏式浇口特别适用于从一侧进料的塑件, 一般适用于两板式模具,由于在顶出时对塑 件有较强的冲击力,因此,对于过于强韧的 塑料如PA等,则难以切断;对于脆性塑料如 PS等,则易于断裂而堵塞浇口。
9
背光板
扇型澆口 Fan Gate
14” 背光板 一模兩穴(腔) by JSW 扇形澆口 Fan Gate
10.4” 背光板 一模兩穴(腔)
10
(2).平缝浇口
又称薄片浇口 特点:宽度很大,深度很小, 与平行流道平行。 优点:以较低的流速进入型腔, 降低塑件应力,减少了翘曲变 形。 缺点:去除浇口困难,浇口痕 迹明显。
浇口可以分为两大类: 手动去除式浇口 自动去除式浇口
6
1.直接浇口
又称主流道浇口 特点:由主流道直接进料。 优点:熔体的压力损失小,成型容易。 缺点:浇口处固化慢,易造成成型周期延长,
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浇口处易产生 裂纹,浇口凝料切除后塑件上疤痕较大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单型腔模具。 其设计尺寸同主流道设计基本相同
③浇口在模具开模时自动切断,不 需要进行浇口处理,但在塑件侧面 留有浇口痕迹。
塑胶射出成型模具的浇口设计

技術專欄 : 塑膠射出成型模具的澆口設計文:徐昌煜 (現任模仁科技董事長兼震雄集團顧問) 澆口(Gate)在射出成型模具的澆注系統(Feed System)中是連接流道(Runner)和型腔(Cavity)的熔膠通道。
澆口設計和塑件品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1. 澆口的位置和數目1.1. 澆口位置與噴流(Jetting)的關係澆口若能佈置成衝擊型澆口 -- 也就是使得進澆後的塑膠熔體立刻衝擊到一阻擋物(如型腔壁、芯型銷等),讓塑流穩定下來,就可以減少噴流的機率。
1.2. 澆口的位置和數目與熔接線(Weld Line)的關係熔接線是兩股熔膠的波前(Melt Front)相遇後所形成的線條。
就塑件的外觀或是強度而言,熔接線都是負面的。
每增加一個澆口,至少要增加一條熔接線,同時還要增加一個澆口痕(Gate Mark)、較多的積風 (Air Trap)以及流道的體積。
所以在型腔能夠如期充填的前提下,澆口的數目是愈少愈好。
爲了減少澆口的數目,每一澆口應在塑流力所能及的流動比之內(Flow Length to Thickness Ratio),找出可以涵蓋最大塑件面積的進澆位置。
更改澆口位置以後,能夠將熔接線自敏感處移除爲上策。
如果熔接線無法移除,那麼增加波前的熔膠溫度(Melt Temperature);或是減少兩相遇波前的熔膠溫度差(Melt Temperature Difference);或是增加兩波前相遇後的熔膠壓力(Melt Pressure);或是增加熔膠波前相遇時的遇合角(Meeting Angle),都可以改善熔接線的品質。
1.3. 澆口的位置和數目與積風(Air Trap)的關係積風是型腔內的空氣和熔膠釋出的氣體被熔膠包圍後的缺陷。
積風的存在,重則導致短射(Short Shot)或焦痕(Burn Mark),輕亦影響外觀和強度。
每增加一個澆口,就會增加積風發生的機率。
當塑件厚薄差異大時,如果澆口位置設置不當,就會因爲跑道現象(Race Track Effect)而導致積風。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

– 浇口端点的Base Coordinate
– Offset Vector: 0, –36.825, 0
Create Beams
– 设定Create as
» Circle, 5 mm dia. Occur 4
为该runner做9个element
设定正确的形状、尺寸和 occurrence number (4)
Polypropylene 5.0-10.0 3/16-3/8
Polystyrene 3.0-10 1/8-3/8
PVC
6.0-16 1/4-5/8
流道建构案例
Wear cap
– Cavity duplication wizard – Runner Creation Wizard
Snap cover
框选整个产品 按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 对列示的所有properties指定
occurrence number为4 也就是说设定整个产品的出
现次数为4
创建Gate
将进浇位置放大 删除进浇点 为该浇口创建一条curve线,
– Relative 0, -3.175, –3.175 – 设定Create as为Cold gate
直接浇口
注道直接连到产品上 其大小由注道的大小决定 以beam element建构 有大而明显的浇口痕迹
Sprue Gate
膜式浇口
以膜式浇口作为圆柱状产 品的内径
通常有一段薄的区域与产 品相连
以shell elements建构
Diaphragm Gate
Gate Land
问题解答
流道设计
流道排布
两种常用的排布形式
14浇口及流道设计3_19_GATE_RUN_DESIGN

設定分析
Advanced . . . Runner Balance
尺寸修改裕度(Mill tolerance) 最大重複計算次數(Maximum iterations) 時間收斂裕度(Time Convergence tolerance) 壓力收斂裕度(Pressure Convergence tolerance)
複製模型
選擇整個模型 轉換
Vector 75 Copy 1
建立主流道
建立Beams
設有建立規範 • Circle, 5 mm dia. Occur 2 對於次流道之間採用 10 個元素 豎膠道採用5 個元素
建立豎膠道
建立豎膠道節點 建立曲線
第一個節點為豎膠道頂點
建立設定規範
Sprue Orifice 5.56 mm Taper 2.38º
直接澆口(Elements in a Gate) 直接澆口
澆口至少要有三個元素才能精確預測
澆口凝固時間 剪切率 壓力
澆口尺寸
澆口尺寸將會影響剪切率大小值 剪切率指引可在材料資料庫中發現 若超過則改變澆口形式; 放大、加厚,射慢改
澆口尺寸
最好保持澆口剪切率在材料物性極限以 下 如果澆口尺寸允許,剪切率最好控制在 20,000 1/sec.透明件要求6000以下。 大的澆口較容易降低剪切率,如邊緣澆口 、扇形澆口、薄膜澆口,熱流道可降剪 切應力 香蕉形澆口與熱澆道加工較困難 不可能就用針點澆口
QUEST果獲得 衡性與2%的壓力不平衡性 衡性與 的壓力不平衡性
修改流道尺寸
在案例中如執行流道平衡分析,將會自動修改流道 尺寸且會在分析子目錄後面註解(runner balance)有 能造成保壓不均
檢查平衡時的保壓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一、浇口位置的要求1.外观要求(浇口痕迹,熔接线)2.产品功能要求3.模具加工要求4.产品的翘曲变形5.浇口容不容易去除二、对生产和功能的影响1.流长(FlowLength)决定射出压力,锁模力,以及产品填不填的满流长缩短可降低射出压力及锁模力。
2.浇口位置会影响保压压力,保压压力大小,保压压力是否平衡,将浇口远离产品未来受力位置(如轴承处)以避免残留应力,浇口位置必须考虑排气,以避免积风发生不要将浇口放在产品较弱处或嵌入处,以避免偏位(CoreShaft)。
三、选择浇口位置的技巧1.将浇口放置于产品最厚处,从最厚处进浇可提供较佳的充填及保压效果。
如果保压不足,较薄的区域会比较厚的区域更快凝固,避免将浇口放在厚度突然变化处,以避免迟滞现象或是短射的发生。
2.可能的话,从产品中央进浇,将浇口放置于产品中央可提供等长的流长,流长的大小会影响所需的射出压力,中央进浇使得各个方向的保压压力均匀,可避免不均匀的体积收缩。
3.浇口(Gate):浇口是一条横切面面积细小的短槽,用以连接流道与模穴.横切面面积所以要小,目的是要获得以下效果:1)模穴注不久,浇口即冷结2)除水口简易3)除水口完毕,仅留下少许痕迹4)使多个模穴的填料较易控制5)减少填料过多现象设计浇口的方法并无硬性规定,大都是根据经验而行,但有两个基本要素须加以折衷考虑:1.浇口的横切面面积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长度则愈短愈佳,以减少塑料通过时的压力损失. 模具达人微信:mujudaren2.浇口须细窄,以便容易冷结及防止过量塑料倒流.故此浇口在流道中央,而它的横切面应尽可能成圆形.不过,浇口的开关通常是由模件的开关来决定的.3.浇口尺寸:浇口的尺寸可由横切面积和浇口长度定出,下列因素可决定浇口最佳尺寸: 1)胶料流动特性2)模件之厚薄3)注入模腔的胶料量4)熔解温度5)工模温度决定浇口位置时,应紧守下列原则: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胶料应尽量平均.2.注入工模的胶料,在注料过程的各阶段,都应保持统一而稳定的流动前线.3.应考虑可能出现焊痕,气泡,凹穴,虚位,射胶不足及喷胶等情况.4.应尽量使除水口操作容易进行,最好是自动操作.5.浇口的位置应与各方面配合。
浇口设计原则

2、产品体积
通常,较大的产品体积将需要更多浇口。 我们应该如何决定产品浇口数量?
首先,在产品的中间位置设置单一浇口,检查所有流程是否在同 一时刻填充完成。
如果使用单一浇口不能满足平衡流动的要求,我们将尝试采用多浇 口。假定将产品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放置一个浇口,浇口设置在每 一部分的中心或者某一边的中间。流道系统尺寸也应该优化使得每一部 分在同一时刻填充完成。
浇口设计原则
材料
ABS HNJ
PP Hifax SP98/F
模具温度
/℃
50
产品肉厚
/mm
2.0
2.5
3.0
3.5 2.0
产品冷凝时间
/s
7~10 S
10~13 S
14~17 S
17~20 S 7~9 S
浇口厚度
/mm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浇口冷凝时间
/s
8~10 S 9~11 S 10~12 S 11~13 S
10、浇口位置与尺寸的设计也应该要避免喷射流现象,加大浇口或 者改善浇口位置使熔胶冲击模壁,可以改善喷射流现象。
10、高强度熔接线和熔接线位置合适。浇口置不影响产品 功能、外部载荷或者表面质量,我们将浇口设置在那个位置。
11、多浇口缩短流程。增加浇口使得流程在特定材料、特定产品 厚度的熔体流动长度以及工艺参数范围之内。每一个浇口应 具有相同的流率和填充体积。
5、将浇口设置在较厚区域以获得良好填充和保压。浇口设置在 较厚的区域,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这能使材料从较 厚区域填充到较薄位置,从而保持流动和保压通道。从较薄
位置填充能将导致滞流、缩痕或者真空泡。
GATE-浇口设计

技术专栏 : 塑料射出成型模具的浇口设计浇口(Gate)在射出成型模具的浇注系统(Feed System)中是连接流道(Runner)和型腔(Cavity)的熔胶通道。
浇口设计和塑件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1.1. 浇口位置与喷流(Jetting)的关系浇口若能布置成冲击型浇口 -- 也就是使得进浇后的塑料熔体立刻冲击到一阻挡物(如型腔壁、芯型销等),让塑流稳定下来,就可以减少喷流的机率。
1.2.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熔接线(Weld Line)的关系熔接线是两股熔胶的波前(Melt Front)相遇后所形成的线条。
就塑件的外观或是强度而言,熔接线都是负面的。
每增加一个浇口,至少要增加一条熔接线,同时还要增加一个浇口痕(Gate Mark)、较多的积风(Air Trap)以及流道的体积。
所以在型腔能够如期充填的前提下,浇口的数目是愈少愈好。
为了减少浇口的数目,每一浇口应在塑流力所能及的流动比之内(Flow Length to Thickness Ratio),找出可以涵盖最大塑件面积的进浇位置。
更改浇口位置以后,能够将熔接线自敏感处移除为上策。
如果熔接线无法移除,那么增加波前的熔胶温度(Melt Temperature);或是减少两相遇波前的熔胶温度差(Melt Temperature Difference);或是增加两波前相遇后的熔胶压力(Melt Pressure);或是增加熔胶波前相遇时的遇合角(Meeting Angle),都可以改善熔接线的质量。
1.3.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积风(Air Trap)的关系积风是型腔内的空气和熔胶释出的气体被熔胶包围后的缺陷。
积风的存在,重则导致短射(Short Shot)或焦痕(Burn Mark),轻亦影响外观和强度。
每增加一个浇口,就会增加积风发生的机率。
当塑件厚薄差异大时,如果浇口位置设置不当,就会因为跑道现象(Race Track Effect)而导致积风。
浇口和流道设计

Hot drop
浇口可依热流道的形式和 用法而变宽
阀浇口
与一般热流道浇口相似, 但浇口入口以一根阀针来 封闭住 在循环周期中阀针可能开 闭好几次 以beams建构
Valve pin
Valve Gate
用在浇口上的Elements
浇口应至少由三个element构成,以能准确地模拟以下 的项目
点Gate Plane来确定 parting plane Z 位置
将使用Edge gates
创建Runner
键入有关Sprue的数据
(该case将使用一个标准 的sprue)
键入有关Runner的数据
创建Runner
键入有关Gate的数据
注:当前的wizard是为sub gates作设置的。为建构一 个edge gate,分模面必须 设置到浇口平面上,此时 角度键入0º 。实际的gate land尺寸亦要键入。下一 步将是设定正确的浇口型 式和尺寸。
流道建构案例
Wear cap
– Cavity duplication wizard – Runner Creation Wizard
Snap cover
– 手动cavity复制 – 手动浇注系统建构 – 使用occurrence numbers
建构Wear Cap
打开档案Wear Cap
» Round, 1 mm 25º » Occurrence 4
Generate mesh
– Global edge length 1.5 mm
重新命名新层为
– Gate Beams – Gate nodes
创建Runner
建立叫runner的新层 以offset为runner的端点建立 一个node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

• 浇口设计概述 • 浇口设计基础 • 浇口设计的实践技巧 • 浇口设计案例分析 • 浇口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浇口设计概述
浇口的定义与作用
浇口是模具中连接主流道和型腔的通 道,用于将塑料熔体引入模具型腔。
浇口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和方向,确保塑料熔体能够均 匀地填充模具型腔,并防止产生气穴 和熔接痕等缺陷。
浇口数量
根据模具的型腔数量和塑料流动的复 杂性,确定浇口的数量。多个浇口可 以加快塑料的填充速度,但过多的浇 口会增加模具的复杂性。
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
01
02
03
直接浇口
适用于大型模具,可快速 填充型腔。但可能会导致 塑料在浇口处产生缩痕。
侧浇口
适用于各种模具,尤其是 多型腔模具。可以避免直 接浇口带来的缩痕问题。
浇口流动的稳定性
浇口处应保持稳定的流动状态,避免产生波动或 喷射,以确保塑料熔体的均匀填充。
浇口流动的快速性
浇口应设计得尽可能小,以加快熔体的流动速度, 减少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浇口流动的均匀性
浇口的尺寸和形状应保证熔体在模具内均匀分布, 避免因流动不均而产生应力或翘曲。
浇口的尺寸与位置
浇口尺寸
03
采用热流道浇口设计,通过加热控制塑料流动,提高产品质量
和减少溢料。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浇口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外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精细复杂
详细描述:手机外壳浇口设计需要考虑到外观、结构、材料等因素,设计时需要 精细处理,确保浇口位置、大小、数量等参数合理,以实现产品外观美观、结构 稳定、材料利用率高等要求。
案例二:汽车零件浇口设计
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实验一、一端进浇
100mm×30mm×2mm 从一端进浇
厚度为2mm薄板
从一端进浇
观察熔体 如何流动?
从一端进浇
流动很均匀
流动方 向一致
从中间进浇
比较与从一端 进浇有何区别
中间进浇充填效果
发散流动 收缩 变形
收缩率比较
最大收缩率 为2.163%
最大收缩率 为6.99%
结论:
◆浇口选择应尽量使熔体单向流动 ◆长条形塑件一般选择边缘进浇
3 浇口尽量选择在远离薄壁筋板的区域
4 浇口选择应尽量避免出现熔接线
5 多点进浇时须遵循充填平衡的原则
6
熔接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须从熔体前沿的 温度、压力、汇合角来提高其质量
实例:风扇叶片
点3 点2
点4
点1
充填过程
充填末端压力
点3
点4
点2 点1
熔接线
多浇口充填,熔接线不可避免,判断熔接线 的性能,可以结合动力学软件进行仿真。
锁模力
最大锁模力 为1790tone
五浇口
最大注塑压 力为45MPa
锁模力
最大锁模力 为1294tone
思考:如何解决?
熔接线
思路:
使分子流动方向一致,可消除溶解痕
浇口4
浇口2
浇口1
浇口5 浇口3
浇口1先打开、 其余浇口关闭
浇 口 4 关
浇 口 2 关
浇 口 1 开
浇
口
浇
5
口
关
3
关
熔体前沿经过浇口2、3
原因分析:观察熔体前沿的夹角
结论:
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置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出 现熔接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专栏 : 塑料射出成型模具的浇口设计
浇口(Gate)在射出成型模具的浇注系统(Feed System)中是连接流道(Runner)和型腔(Cavity)的熔胶通道。
浇口设计和塑件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
1.1. 浇口位置与喷流(Jetting)的关系
浇口若能布置成冲击型浇口 -- 也就是使得进浇后的塑料熔体立刻冲击到一阻挡物(如型腔壁、芯型销等),让塑流稳定下来,就可以减少喷流的机率。
1.2.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熔接线(Weld Line)的关系
熔接线是两股熔胶的波前(Melt Front)相遇后所形成的线条。
就塑件的外观或是强度而言,熔接线都是负面的。
每增加一个浇口,至少要增加一条熔接线,同时还要增加一个浇口痕(Gate Mark)、较多的积风(Air Trap)以及流道的体积。
所以在型腔能够如期充填的前提下,浇口的数目是愈少愈好。
为了减少浇口的数目,每一浇口应在塑流力所能及的流动比之内(Flow Length to Thickness Ratio),找出可以涵盖最大塑件面积的进浇位置。
更改浇口位置以后,能够将熔接线自敏感处移除为上策。
如果熔接线无法移除,那么增加波前的熔胶温度(Melt Temperature);或是减少两相遇波前的熔胶温度差(Melt Temperature Difference);或是增加两波前相遇后的熔胶压力(Melt Pressure);或是增加熔胶波前相遇时的遇合角(Meeting Angle),都可以改善熔接线的质量。
1.3. 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积风(Air Trap)的关系
积风是型腔内的空气和熔胶释出的气体被熔胶包围后的缺陷。
积风的存在,重则导致短射(Short Shot)或焦痕(Burn Mark),轻亦影响外观和强度。
每增加一个浇口,就会增加积风发生的机率。
当塑件厚薄差异大时,如果浇口位置设置不当,就会因为跑道现象(Race Track Effect)而导致积风。
1.4. 浇口位置与迟滞效应(Hesitation Effect)的关系
迟滞效应是熔胶流到厚薄交接处的时候,由于薄处的流阻较大,而在该处阻滞不前的效应。
这种效应重则产生短射,轻亦形成迟滞痕(亦即高残余应力带)。
浇口应置于距离可能发生迟滞效应的最远处,以消除或减轻迟滞。
1.5. 浇口位置与缩痕(Sink Mark)和缩孔(Void)的关系
浇口应置于厚壁处以确保补缩的塑流(Compensation Flow)能够维持得最久,厚壁处才不会因为较大的收缩,而使得缩痕和缩孔更容易发生。
1.6. 浇口位置与溢料(Flash)的关系
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应立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
如(图一)所示,b)
的布置较之a)为合理。
1.7. 浇口位置与流动平衡(Flow Balance)的关系
就单型腔模具而言,熔胶波前于同一时间抵达型腔各末端,就叫做流动平衡。
流动平衡的设计使得熔胶的压力、温度以及体积收缩率的分布比较均匀,塑件的质量较好。
所以浇口位置的选择以是否达成流动平衡为准。
流动平衡与否,可以模拟充模的CAE进行确认。
对浇口数目相同但是浇口位置不同的设计而言,能以最小的射压 (Injection Pressure)和锁模力(Clamp Force)充模的设计是流动最平衡的设计。
就多型腔模具(Multi-cavity Mould)而言,熔胶波前于同一时间抵达各型腔末端,就叫做流动平衡。
在非平衡布置的多型腔模具中,注道到各型腔的流道长度不同,或者各型腔的形状和尺寸不尽相同。
这时可以调整浇口上游的支流道的剖面尺寸(如直径或厚度等),以达到流动平衡的目的。
一般调整浇口剖面尺寸的作法并不可取,一来此非长久之计(浇口小,容易耗蚀,流动平衡不能持久) ,二来若是浇口厚度也在调整之列,就会失去浇口作为划一封凝时间 (Freeze Time 或Seal Time)的功能。
当支流道比较细长(一般在200mm以上),可采用以下公式来平衡塑流:
1.8. 浇口位置与塑件平面度的关系
浇口的布置若能形成单一方向流(Uni-directional Flow) - 也就是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后,其波前能以一平直的形式推进,那么塑料在流动方向和垂直流动方向的收缩就不会相互牵制,可以产生平面度高的塑件。
浇口的布置若能使得塑料熔体先流经型腔的平直部分,后流到型腔的弯曲部分,就可以减少残余应力对塑件中心面的不对称度,发生翘曲的可能性可以减少。
1.9. 浇口位置与型芯偏移的关系
正确的浇口位置使得进浇后的塑料熔体对型芯施加相互抵消的压力,免得型芯因单边受力太大而偏移,以致成型的塑件在压力大的一侧较厚,而在压力小的一侧较薄,这也会造成脱模困难以及塑件损坏。
2. 浇口的型式和尺寸
2.1. 边缘浇口(Edge Gate)
又称为侧浇口(Side Gate),剖面有矩形,也有圆形,一般开设在分模面上,从型腔外侧面进料。
矩形边缘浇口(Rectangular Edge Gate)是最常见的浇口,常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去除浇口容易,浇口痕迹小但是容易形成熔接线和积风。
如(图二)所示。
主要的尺寸有三:
考虑单面(凸模或凹模型腔面)即可。
2.2. 扇形浇口(Fan Gate)
通过以上公式中算出的边缘浇口的宽度若大于浇口上游的支流道直径或宽度,就可采用扇形浇口。
如(图三)所示,浇口开设在分模面上,从型腔外侧面进料,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加宽,厚度则逐渐减薄。
从此浇口进入型腔的塑料熔体波前较为平直,可减少翘曲变形,用来成型宽度较大的板状塑件颇为适宜。
主要的尺寸有三:
2.3. 薄片式浇口(Film Gate)
又称为平缝式浇口,常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塑件。
如(图四)所示,浇口的分配流道与型腔侧边平行,其长度通常大于塑件宽度。
从此浇口进入型腔的塑料熔体波前可保持单一方向流,可避免翘曲变形,常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塑件。
2.4. 重迭式浇口(Overlap Gate)
又称为搭接浇口,如(图五)所示。
可布置为冲击型浇口,有效的防喷流,但是浇口处易产生缩痕,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明显。
主要的尺寸有三:
2.5. 凸耳式浇口(Tab Gate)
如(图六)所示,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胶通过浇口冲击在耳槽侧面上,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再进入型腔,如此应力得以释放,可以避免喷流。
但是这种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较大。
主要的尺寸有六:
2.6. 针点浇口(Pin Point Gate或Pin Gate)
针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浇口痕迹小,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如(图七)所示。
就薄壁塑件而言,浇口附近剪切速率(Shear Rate)过高,残余应力高,容易开裂,可局部增加浇口处塑件壁厚,如上图所示,以圆弧R形成酒窝(Dimple)状过渡,以行改善。
主要的尺寸有二:
2.7. 潜伏式浇口(Submarine Gate或Subsurface Gate)
又称为隧道式浇口(Tunnel Gate),如(图八)所示,流道开设在分模面上,浇口潜入分型面下,熔胶斜向进入型腔。
塑件和流道分别设置推出机构,开模时浇口自动被切断,流道凝料自动脱落。
塑料过轫(如PA)或过脆(如PS)并不适用,前者不易切断,后者易于断裂,容易堵塞浇口。
主要的尺寸有:
2.8. 盘形浇口(Diaphragm Gate)
盘形浇口用于内孔较大的圆筒形塑件,或具有较大长方形内孔的塑件,浇口在整个内孔周边上。
如图九(a)和(b)所示,塑料熔体从内孔周边以大致同步的方式注入型腔,型芯受力匀称,熔接线可以避免,排气顺畅,但是会在塑件内缘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
盘形浇口的主要的尺寸有二:
2.9. 圆环形浇口(Ring Gate)
圆环形浇口设置在与圆筒形型腔的外侧,即在型腔周围设置浇口,适用于薄壁长管型塑件,如(图十)所示,塑料熔体环绕型芯以大致同步的方式注入型腔,型芯受力匀称,熔接线可以避免,排气顺畅,但是会在塑件外围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
圆环形浇口的主要的尺寸有二:
2.10. 直浇口(Direct Gate)
又称为注道型浇口(Sprue Gate),如(图十一)所示,塑料熔体直接注入型腔,压力损失小,保压补缩强,构造简单,制造方便,但是冷却时间长,去除浇口困难,浇口痕迹明显,浇口附近容易产生缩痕和缩孔以及残余应力较高。
主要的尺寸有三: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