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2.教师领读:“传统”。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你知道“传统”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3.你都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又有什么样的风俗和来历?(指名说)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听范读:一边听,一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生字,利用归类识字法给汉字归类。

(1)舟乞(独体字)(2)传统贴巧郎饼(左右结构)(3)宵巷祭艾堂赏菊(上下结构)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开火车读。

传统贴窗花小巷祭扫龙舟艾香满堂乞巧牛郎月饼赏菊菊花4.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指导写字1.出示:“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等9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观察字的结构及占位。

3.教师范写。

重点讲解:①街:“行”字中间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②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③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练习。

5.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词语。

2.听写词语。

二、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风俗1.指名学生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 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师准备:制作包含各个传统节日场面及传说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和字卡、词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贴、街、敬、转”4个字。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一辨猜节日,激趣导入活动1游戏激趣1.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

2.教师课件出示节日活动,学生猜出节日名称。

课件出示贴春联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活动2引入新课1.导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

2.过渡: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过节时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关于传统节日的游戏,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游戏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不要过于简单。

如果学生知识储备量丰富,可以用看诗句猜节日的办法,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活动1自学生字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活动2交流检测1.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龙舟祭扫艾香乞巧月饼赏菊贴窗花牛郎织女①强调:“舟、赏”是翘舌音。

“艾”是零声母音节的字。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2传统节日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它们都有哪些习俗,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

识字方法(部件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字的偏旁,进行识字的方法。

如“充”,加上“”,就是本课生字“统”;“吃”去掉“口”,就是本课生字“乞”;“拼”去掉“”,换上“”,就是本课生字“饼”。

本课生字“传、转、贴、宵、巷、郎、赏”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语境识字传统节日带给我们很多乐趣。

春节最热闹,大家贴春联,庆团圆。

元宵节,人们大街小巷赏花灯。

端午节,大家扫庭院,挂艾蒿,赛龙舟。

乞巧节,人们想象着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转眼中秋节来到,家家满堂月饼香。

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乐无穷。

词语扩展“大~小~”式成语: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呼小叫大惊小怪大题小做大同小异词语解释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例句:奶奶剪的窗花十分好看。

元宵节: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日。

从唐代起,在这一天夜晚就有观灯的风俗。

也叫灯节或上元节。

大街小巷:大的街道,小的巷子。

泛指城市的各处街巷。

例句: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

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也叫端阳。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牛郎织女:神话人物。

从牛郎星、织女星衍化而来。

相传织女为天帝孙女,因配牛郎,天帝大怒,责令他们分离,每年七月七日夜才能相会一次。

比喻长期分离的夫妻。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重阳节: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 2 传统节日》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  2 传统节日》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相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教学内容
2.传统节日
教材分析
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节日,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代表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号召大家尊老爱老。这篇课文将会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个首诗(引:清明时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传、统、贴”等15个生字;会写“贴”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春节相关习俗。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学习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喜爱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贴”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生字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童谣激趣,目标导学1.童谣激趣,课前导入。

(1)师:听,什么声音这么热闹?(课件出示图片)一群小朋友在大街上又唱又跳的,我们也来加入他们吧。

(齐唱儿歌)新年到,大团圆,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

见面说声新年好,大家一起乐淘淘。

(2)师:这么热闹,这么高兴,过的是什么节呀?生齐答:春节。

师:过节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春节是人们对新年的企盼和祝福。

每个节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本堂课我们要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写课题。

(1)师: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2)齐读课题——2.传统节日二、新知探究(一)自学自研1.检查生字读音预习情况(1)初读课文师:同学们将书翻到31页,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

师:大家读得真用心,课文中的生字,你会读了吗?(3)请学生读第一组生字,请同学评一评。

师:大家都跃跃欲试,请你先来读第一行。

师:听他读完,谁能来评一评?(预设):有学生指出不足。

师评价:你指出的问题很细小,说明你听得认真,你来读一读。

(4)请学生读第二组。

师:你读的真不错,可以请你当小老师吗?师:掌声送给他。

(5)请学生读第三组。

刚刚这几位同学,老师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读得很不错,其他同学呢?(6)开小火车读。

师:小小火车从哪儿开。

(评价:小火车载着同学们稳稳当当地开到了终点)(7)齐读。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传、统”等13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贴窗花、转眼”等9个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培养观察、表达、搜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语,书写生字。

3. 谈谈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2. 教学难点: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3.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 书写生字: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书写生字,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识字2《传统节日》2. 生字:传、统、贴、窗、花、炮、龙、舟、灯、闹、情、怀、转眼3. 词语:贴窗花、转眼、团圆、中秋节、贴对联、龙舟、粽子、春节、元宵节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国的传统节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传统节日》,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节日相关的视频、展示节日图片或讲述节日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敬、转、团、热、闹”5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写有会认字的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2)听写由“贴、街、舟、艾”组成的词语。

2.谈话导入。

二、朗读感悟,学文识字1.指四名学生接力朗读前四句话。

2.学习第五句话: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学生齐读、思考:①此句介绍了哪个传统节日?(乞巧节。

)②“乞巧”是什么意思?(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③认识生字“乞”“巧”。

“乞”和“气”对比识记;“巧”组词识记:巧妙、巧手。

(2)(课件出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谁知道“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故事?(指名讲述,教师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3)对比识记生字“郎”:郎—朗。

3.学习第6句话: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自由读,跟同桌说说中秋节的习俗。

(2)明白中秋代表团圆的节日意义。

(3)认读“饼”:说说自己吃过什么馅儿的月饼,回忆和家人吃月饼赏月的情景。

4.学习第7句话: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自由读,想一想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2)说到登高,我便会想起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学习生字“赏”“菊”:“赏”和“堂”对比识记,“菊”借助菊花图片识记。

(4)教师简介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5)拓展: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牵起爷爷、奶奶的手,让我们牵起外公、外婆的手,去踏秋,去赏菊……5.学习第8句话: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1)学生齐读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最后一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理解不同节日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板块一温故知新,进入新课1.课件出示中国传统节日名称。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

2.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并且是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不能乱。

3.小结:这些节日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每个节日的名称都藏着时间的秘密。

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是按农历时间来记的,只有清明节是按公历时间来记的。

板块二了解节日,归纳学法1.初识“春节”,了解习俗。

(1)过渡:我们每年过的第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呢?(春节)春节之所以叫春节,是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用盛大的节日迎接春天。

那么,春节到了,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句段1: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2)出示句段,全班齐读。

(3)品读“人欢笑”,感受过节时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团团圆圆,大家其乐融融,十分开心。

(4)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窗花”,明确“窗花”是用一张纸剪出来的并贴在窗户上的各种图案。

(5)教师出示窗花图,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窗花。

(6)小结:窗花图案富有内涵,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福。

(7)通过故事解读“放鞭炮”。

古时候传说有个叫“年”的怪兽,人们为了赶跑它,纷纷燃烧竹子,用竹子的爆裂声来吓跑它。

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放鞭炮。

所以鞭炮又称“爆竹”。

(现在为了环保,一般不再燃放)(8)欣赏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请学生想一想春节时和家人还会做些什么,和同桌交流讨论。

(10)小结:春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师:出示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其实,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祖国的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本文。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

在读的时候,大家要仔细体会。

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①师: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师播放有关春节的图片)春节俗称“过年”,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

②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自由发言)师出示节日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的图片,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说说各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

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看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的一个好办法。

这些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们叫作中国传统节日。

(板书)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把它们记在心里。

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看看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是怎么过的。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节日和民间风俗,感受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按笔顺书写田字格中生字,做到端正、匀称、美观。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寒假里,刚度过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除了春节,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

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2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齐读课题。

认识“传”、“统”。

“传”多音字,这里读chuán 。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出示课件:看看图上表现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文中写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用横线划出来。

三、按儿歌中节日顺序,学儿歌。

(一)学习春节1. 过渡:我们看到的这些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过的。

我们先学习第一个节日——春节。

2.(出示图片)小朋友,图上画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贴窗花放鞭炮】理解动词“贴”:还可以说贴什么?谁会用“贴”组词?2.说一说春节这一天还有哪些风俗呢?春节是几月几日呢?讨论交流:(1)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2)你知道人们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吗?(饺子形状像元宝,人们希望吃了后能财源滚滚,交上好运气)(3)拜年3.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

(1)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说。

(3)全班评议。

4.在这样的节日里,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欢声笑语、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大家过春节开心吗? 谁能开心地读一读?谁能读得喜气洋洋?(齐读这两行)5.揭示第一句儿歌“春节到,人欢笑”,结合课件,理解“欢笑”。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 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 龙舟等风俗。也叫端阳。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 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牛郎织女:神话人物。从牛郎星、织女星衍化而来。相传织女为 天帝孙女,因配牛郎,天帝大怒,责令他们分离,每年七月七日 夜才能相会一次。比喻长期分离的夫妻。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 饼的风俗。 重阳节: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 俗。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例句:一颗流星划破夜空,转眼就不见了。 互动探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3. 会认“畔、御、侯”等 3 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隔、数” 等7 个 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用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谈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 说说雪地探险的惊险 春节拜年、放烟花、旅游等 五、学生练习写作,老师作个别指导 六、师生共同评点草稿
七、修改习作,认真誊写
语文(S)教学设

教 材:语文(S)四年级
下 册课
文:5古诗三首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古诗教学主要想体现课堂的扎实有效,教师传授学习方法,由 “扶” 到“放”地引导学生分三步学习古诗。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语境识字 传统节日带给我们很多乐趣。春节最热闹,大家贴春联,庆团圆。 元宵节,人们大街小巷赏花灯。端午节,大家扫庭院,挂艾蒿, 赛龙舟。乞巧节,人们想象着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转眼中秋节来到,家家满堂月饼香。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 乐无穷。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02.识字2传统节日 (2)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02.识字2传统节日 (2)优质教案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图片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 1.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 ①清明节 ②元旦 ③元宵节 ④圣诞节 ⑤端午节 ⑥七夕 ⑦中秋节 ⑧重阳节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 án 统t ǒn ɡ贴ti ē窗花 大街ji ē小巷xi àn ɡ 祭j ì扫s ǎo 赛龙舟zh ōu 艾ài 香 满堂t án ɡ乞q ǐ巧qi ǎo牛郎l án ɡ织女 月饼b ǐn ɡ赏sh ǎn ɡ菊j ú转zhu ǎn眼 团tu án圆 热r è闹nao(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 ǎng xi àng ) 堂(t án t áng ) 乞(q í q ǐ) 赏(s ǎng sh ǎng ) 菊(j ǘ j ú)3.连一连,读一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目、春节”等12个词语。

背诵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出示菊花图,让学生认识菊。

由小船的图片,认识舟。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7)占-贴、传-转、气-乞、市-闹。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课件出示8)①爱惜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一起吃团圆饭。

③闹钟响,我知道要起床了。

④星期天,我们班的同学义务去扫大街。

4.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后鼻韵母的字比较多,如“统、巷、堂、郎、饼、赏”等,学生一起反复读几遍。

相近的字:般-船-舟扫-雪团-困闹-闯传-转(2)观察发现。

难写的字:街、闹。

(3)重点讲解。

艾: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撇捺交角稍微大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下的四点排列要注意方向,第一点向左,二、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

舟:第一撇是斜撇,第二个撇要写成“竖设计意图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去识字、记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并巩固了学生识字。

对读音不同、字形相似、书写困难的字重点进行讲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由课文中的撇”。

转:“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写的时候要注意。

二、拓展实践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最具影响力、最普遍的几个,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保留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请同学们课外的时候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吧。

传统节日延伸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拓展了课文内容,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课堂作业新设计1. 根据拼音写词语。

tuán duì rè nɑo dà jiē sǎo dìài yè2.比一比,再组词。

团()舟()贴()转()艾()圆()船()占()传()父()3.读一读,做后面的题目。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4.四悟: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因为最隆重,最热闹。
课文结构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祭扫)
重阳节(踏秋 赏菊 登高 敬老)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课文主旨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 俗活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了。“雨 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 代表人们的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 了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
jìng

音序:S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 节快乐。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最后一 笔舒展。
zhuǎn

音序:Z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转眼 转弯
造句:转眼间我们已经二 年级了。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 是提,“专”的两横上短下长。
tuán

音序:T 部首:口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团圆 团聚
造句:春节要阖家团圆。 书写指导:□宽而方正,“才” 稍小。


音序:R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热闹 热火朝天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最后四点尽量要分 布匀称、能够托起上半部分。
nào

人教部编版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公开课识字教学

人教部编版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公开课识字教学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舟、贴、艾、团、闹等5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兴趣。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有积极的体验情绪。

3. 初步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能感受到传统节日带来的独特体验。

【重难点】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

难点: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学法:体验法、联想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先看到两组日期,并说一说是什么节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节日图片)第一组:6.1 9.10 10.1第二组: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八月十五(中秋)师:是呀!他们也是节日,但有个更准确地名称《传统节日》,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将知道很多关于我们国家的特有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读并注意儿歌中生字的读音,圈出生字,同时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2)教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咬准字音。

先大声自读课文一遍,尝试做到正确。

然后同桌合作每人轮流读一个句子,相互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出示要求:找出本文说了哪几个传统节日,用横线画出来。

按照课文里出现的顺序说一说】(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将不认识的生字在课本上圈出来。

(4)教师领读生字,要求学生注意听字音、语调。

(5)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教师适时进行生字的朗读纠正指导。

(6)追气球识字游戏。

【注意:提醒读准“巷、郎、饼、赏”几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闹”字的声母是鼻音“n”,“转”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第三声。

】2.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

(1)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4)教师点评总结。

【注意:“团”是全包围结构;“舟”是独体字;“闹”是半包围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精品教案-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3)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龙舟竞渡的日子。谁来读?
诵读儿歌
①待到一轮节日过完了,新的一年就又开始啦——(引读)【转眼又是新年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②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习俗,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们回味无穷。齐声读。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传统节日,谁愿意来分享,你说怎样过节的?
(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呢!
3.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应节日连起来。
傣族 彝族 苗族
火把节 花山节 泼水节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扫、艾、转、团、热、闹,认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扫、团、转、闹) 猜谜语(热、艾)
3.归类指导:
(1)扫 转
①看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②指导“转”:提醒笔顺;强调第七笔是撇折撇,一笔完成。
(2)艾 热
①看结构:上下结构。比宽窄,比长短。
②指导“热”:提醒笔顺;强调第五笔是横斜钩,位置找准。
(3)团 闹
①看结构
②指导“闹”,提醒里面是个“市”字。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中秋节端午节
教学资源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识字2 传统节日
年级
二年级
课 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继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节日的更多习俗和文化知识,教学难点在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介绍节日特色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了解传统节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2018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21教育网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ējiēsǎozhōuàizhuǎntuánrènɑo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环节3
合作分享,拓展节日习俗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展示ppt。
2.总结:不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团聚。
3.出示古诗《上元竹枝词》。
4.猜一猜这是介绍哪个节日的?从哪看出来的?
5.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场景的吧!一起来读读。
6.适当总结: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完元宵,看完花灯,第二天就该带着家人的祝福,开始新一年的学习、工作,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过完了。
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
课后练习“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属于“学表达”的练习。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习俗活动唤醒学生记忆表象是能说的前提,合作交流、反馈评议指导再练习是说好的保证。
11.回读课文: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5.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我们要陪家人一起,登高赏菊,期盼家人健康长寿。
同桌交流喜欢的节日及习俗。
1.介绍春节的习俗。
(1)贴春联。
(2)放鞭炮。
(3)年夜饭。
(4)收红包
(5)访亲友。
(6)补充古诗《元日》
读古诗,找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
(7)续编儿歌。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圆月,象征着团团圆圆,即使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彼此,这像诗中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指月亮。希望自己思念的亲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共同望着月亮盼望团圆呢。这就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心愿。
14.有一首诗就是描写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情景,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背一背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插艾草 ④看花灯
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元宵节()
1.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 端午节()
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五、拓展延伸
9.将 下 列 少 数 民 族 与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 其 相 相 应 的 节 日 连 起
识字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 15 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8.找 出 与 节 日 相 对 应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号填入括号里。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①吃月饼 ②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五月初五
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中秋
八月十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 五
答)
春节
正月十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具体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4 月 5 号) 重阳
正月初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一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6.“清明节,雨纷纷”,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 会让想起诗句“
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⑤端午节 ⑥七夕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 ⑦中秋节 ⑧重阳节
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确的读音,打“√”。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巷(gǎng xiàng)
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 来。
讲)?
傣族
彝族
2.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 苗族
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火把节 花山节 泼
水节
六、指导写字
1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花灯
拼音节。

鞭炮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 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
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4.连一连。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元宵
七月初七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 端午
重阳节(九月初九)
七夕
九月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 九
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5.读句子,填一填。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1)画 出 句 子 中 写 春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节习俗的词语。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你 还 知 道 哪 些 春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节 的 习 俗 ? 请 写 出 三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个。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jì sǎo
zhōu
祭扫 赛龙舟
qǐ qiǎo
lánɡ
乞巧 牛郎织女
bǐnɡ
月饼
shǎnɡ jú
赏菊
zhuǎ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眼
ài
艾香
tuán
团圆
tánɡ
满堂
rè nao
热闹
(2)去拼音读词语。
3.连一连,读一读。

龙舟

窗花
(3)保留生字,读生字。

月饼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菊花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 赏
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七夕又叫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跟这个节日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有关的传说故事是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贴对联 扫墓 大街小巷 龙舟 团圆 艾草 转眼 热闹
口: ( )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门: ( )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
()
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11.描一描,写一写。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 街 放在田字格中
2.自读检查。
堂(tán táng)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乞(qí qǐ)
(2)同桌对读,正音。
赏(sǎng shǎng)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菊(jǘ jú)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出示课件)
chuántǒnɡ tiē
jiē xiànɡ
传 统 贴窗花 大街小 巷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1.下 面 是 我 们 传 统 节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日的有(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 )
(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 ①清明节 ②元旦
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③元宵节 ④圣诞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