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第一篇: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摘要:鲁迅小说除了以深刻地思想见长之外,还常以绍兴为背景,反映了出一个地域、时代浓郁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
其间包涵的民俗文化不容忽视,更反映了民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鬼神的信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鲁迅小说;民俗现象;鬼神信仰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1]民俗和文学有着太多的相同资源、相同想像、相同观念、相同任务,及宗教、仪式和风格上的相同类型,这使它们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变化、生长和消歇。
民俗具有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他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等等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
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浙江绍兴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射出久远的光辉。
一、鲁迅小说反映的民俗现象(一)祭祀习俗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
灶神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祗,已有很久的历史《战国策,·赵策三》中有“梦见灶君”[2]的话。
灶君亦称灶神、灶王。
原始人有祭火的习俗,祭灶风习亦历史久远,《论语·八佾》中王孙贾就有“媚奥媚灶”[3]之问。
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
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
《祝福》中就写了敬神祭祖这个习俗。
鲁迅小说里的绍兴民俗文
鲁迅小说里的绍兴民俗文/ 柳树下的童年周作人晚年提醒研究者注意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成分,是有他的用意的,因为鲁迅之重乡土文化,正与其弟一般无二,这是他们性格思想的一致处。
比如周作人曾说自己爱读同乡的文章作品如《章实斋文集》、《李越缦日记抄》等,并“竭力收罗清朝越中文人的著作”(《自己的园地·〈旧梦〉序》),鲁迅也有这个爱好,他编《会稽郡故书杂集》,就是证据。
鲁迅在写小说时不断以鲁镇、S城、咸亨酒店为背景,又不断提到毡帽、茴香豆、乌蓬船等一些绍兴风物,都可以说明他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是和周作人完全相同的——“我仍然不愿取消世界民的态度,但觉得因此更须感到地方民的资格,因为这二者本是相关的,正如我们因是个人,所以是…人类一分子‟(Homarano)一般。
我轻蔑那些传统的爱国的假文学,然而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我相信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份。
”(《自己的园地·〈旧梦〉序》)。
那么,我们就不妨来谈谈“鲁迅小说里的绍兴民俗”。
一、咸亨酒店·绍兴酒·茶馆手头并没有《呐喊》和《彷徨》,不知鲁迅小说中提到咸亨酒店有几处,凭记忆数说,似乎《孔乙己》、《风波》、《明天》中都有,其他就不知道了,《在酒楼上》的“酒楼”叫作“一石居”,不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原位于周家新台门对面,并由鲁迅的族叔周仲翔做掌柜,但此人似乎不大精明,仅开了不到两三年就倒闭了。
关于酒店的布局,周作人是这样描述的:“一间门面,门口曲尺形的柜台,靠墙一带放些中型酒瓶,上贴玫瑰烧五加皮等字,蓝布包砂土为盖。
直柜台下置酒坛,给客人吊酒时顺便掺水,手法便捷,是酒店官本领之所在。
横柜台临街,上设半截栅栏,陈设各种下酒物。
”(《鲁迅的故家·小酒店里》)。
绍兴话称“下酒物”为“过酒配”,周作人提到的“过酒配”有茴香豆、鸡肫豆、炒洋花生、豆腐干、盐豆豉等,鸡肫豆是白豆盐煮漉干,茴香豆是蚕豆干煮加茴香桂皮,煮茴香豆讲究“熟而不腐”,这两种豆最为普遍。
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ppt
鲁 迅 与 绍 兴
鲁
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现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二心 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集外集》等。
绍 兴 风土人情
鲁 迅 笔 下 的 绍 兴 风 情
让我们来看一看,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有哪一些呢?
乌毡帽
乌篷船 社戏 咸亨酒店 罗汉豆 绍兴师爷
绍兴农民的标志——乌毡帽
毡帽的原料精良,制作精细,既能御风寒,又能遮 阳避雨。冬天戴了热,夏天戴了凉,既可当草帽,又可 当笠帽,工间休憩时可拿它作坐垫。农民买东西,拿它 放东西。 乌毡帽是绍兴农民的标志,戴不同的帽子表示不同 的身份,鲁四老爷和赵太爷当然是不会去戴毡帽的,他 们自有与长衫马褂相配的秋帽。绍兴有一句民谣,叫 “大衫马褂了,秋帽红顶子”,因而,长衫帮是不戴毡 帽的,只有短衣帮才戴,正如鲁迅所说:“只要在头上 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给他戴的是毡 帽。
咸亨酒店
鲁迅在小说《孔乙已》中写到 “咸亨酒店”。它是一个小酒店,一 般读书人是不会到这种小酒店里去喝 酒的。 鲁迅家的邻居“孟夫子”喜欢喝 酒,早年帮助他人抄写文牍。后来, 他穷极潦倒。溜到书房去偷书,被人 抓住,他还说:“窃书不能算偷!” 结果被打残了腿。鲁迅以他为素材, 塑造了孔乙已的艺术形象。
亭安表蔡放鲁古久 或一素北浙 在路藤无南迅迹, 东带称平江 府东书培路纪和有绍方所鱼原宁绍 横段屋故和念革光兴威罕米的绍兴 街,在居畅馆命荣山尼见之一平, 西著解在堂在遗的川斯,乡部原位 首名放萧,鲁址革秀之故;分的于 。的南山大迅。命丽称有江。西祖 卧路街通路周传,。水湖土部国 龙前笔学,恩统人 乡河地,的 山观飞堂秋来,文 泽网肥为东 越巷弄在瑾祖有荟 国之沃美南 王,,胜纪居众萃 、密,丽沿 台沈徐利念在多, 桥,气富海 和园渭路室劳的历 都为候饶, 风在故西在动名史 水江温的地 雨延居段解路胜悠 城浙和浙处
谈绍兴民俗解读《阿Q正传》
谈绍兴民俗解读《阿Q正传》.中学语文教学,2003(6)我于旧历年关将近时,来到水乡绍兴。
摆脱世俗的享受,避开人为炒作的热点,捏两本书,挂照相机,做一个自在的自助旅行者。
累了,在百草园高大的皂角树下,坐在小竹凳上晒晒太阳;渴了,也数度挤进咸亨酒店温两碗绍兴老酒;乘乌篷船到乡下溜达溜达,看看如今的祥林嫂们,怎样忙于杀鸡、宰鹅;几经打听,来到古纤道,走在那条长长的石板桥上,想想,阿Q在这里拉过纤,贺老六就是累倒在这座桥下……看看绍兴人忙完了新正,各行业都上班,在正月初八毕毕剥剥的开工爆竹声中,我也回到了城里的家。
翻阅背来的几本书,似乎是苏雪林第一个说鲁迅是乡土小说家,以后有周作人、许广平、孙犁等诸多人。
就将所闻所见所阅绍兴民俗拿来作为教材《阿Q正传》的若干备课资料,以飨同行。
一、地保、讨饶与阿Q“五条件”《阿Q正传》第四章“恋爱的悲剧”,阿Q被地保带去向赵府赔罪的那种做法,绍兴人叫做“投地保”。
据周作人回忆,地保穿着一件蓝布短大褂,上罩黑布背心,比例似乎特别地长,头戴瓜皮秋帽,手里拿着一根二尺多长的烟管,外带“烟必子”和皮火刀盒。
他见老爷们也不行礼,只垂手听吩咐,出去依照办理,结果总是由被投地保的赔罪了事,其条件由地保临时折衷决定。
地保大抵等于国民党时代的保长,多为游手好闲之徒充当,有些竟是鸦片烟鬼。
他们本是俗极之皂隶,士绅者流亡奴才,只在穷苦无势力人面前摆出威势。
从前绍兴的士绅们遇着平民冒犯了自己,大事要拿名片送官,威逼地方官为他出气;小事就投地保,也就是把地保叫来,命令地保处理触犯了他的人,以出出气。
平民被投了地保,向阔人家赔罪,绍兴乡人叫“讨饶”,最常见的办法是送去一对蜡烛,也就是礼品了。
这蜡烛有“斤通”,两支合起来一斤重,可以点一通夜;有“半通”,重半斤。
还有四两、二两的,只点一两个时辰,叫“门霄”;最小的一种叫“三拜蜡烛”,即今商场所售长约三、四厘米者,说拜后即燃尽。
通常赔罪用“门霄”,只是个意思而已。
结合绍兴文化背景,探索鲁迅作品教学的开题报告
结合绍兴文化背景,探索鲁迅作品教学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作家,其作品的主题多与社会现实相关,深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无奈。
而在鲁迅的成长与创作中,绍兴这座城市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鲁迅的创作,鲁迅的成长与创作经历也与绍兴这个城市紧密相连。
因此,通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探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更可以深入挖掘绍兴独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绍兴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选题意义1. 挖掘鲁迅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鲁迅作品的主题多关注社会现实,但其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结合绍兴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鲁迅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思想精髓。
2. 探索绍兴文化的独特性结合鲁迅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绍兴文化的独特性,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绍兴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本地文化特色的理解与认识。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不仅可以掌握文学知识,更可以把握其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的关系,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研究内容1.鲁迅成长与绍兴文化的关系通过调研鲁迅在绍兴期间的生活经历,了解其成长与绍兴文化的关系,分析绍兴文化在鲁迅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探讨鲁迅作品中体现的绍兴文化元素结合鲁迅作品,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绍兴文化元素,挖掘其在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知。
3. 开展鲁迅作品教学与本地文化挖掘的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鲁迅作品教学与本地文化挖掘的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绍兴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度和文化自信心。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鲁迅与绍兴的历史渊源、鲁迅作品中体现的绍兴文化元素等相关信息。
2. 问卷调查法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鲁迅作品及绍兴文化的认知度与感受。
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鲁婧 内蒙古大学摘 要: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绍兴风俗民情,小说中对于饮食的描写蕴含着绍兴独特的饮食文化。
鲁迅小说中对于绍兴饮食的描写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又使小说充满了乡土情怀,有助于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绍兴的饮食文化以及鲁迅的小说创作。
关键词:鲁迅;绍兴;小说;饮食文化作者简介:鲁婧(1998.8-),女,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44-02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绍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他二十五篇小说的十四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就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
”[1]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故乡风俗民情,“鲁迅的作品不啻是旧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绍兴的生活和风貌的一部‘百科全书’”。
[2]绍兴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背景,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出现的绍兴美酒、美食,就体现了绍兴地区的饮食文化,而绍兴饮食文化也如春雨润物般影响着鲁迅的小说创作。
本文将从《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对于饮食的描写入手,进而探讨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的关系。
一、鲁迅与绍兴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越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越文化的中心。
博大精深的越文化孕育出灿烂多姿的绍兴饮食文化,使绍兴成为江南美食的原生地。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是鲁迅生命的摇篮。
鲁迅在绍兴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经历了人生的欢乐与伤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鲁迅在之后迁往任何地方,绍兴仍然是鲁迅笔下无法绕开的一座城。
鲁迅小说中虽对绍兴饮食着墨不多,但却体现出绍兴饮食文化对鲁迅及其小说创作的浸润。
二、鲁迅小说中的绍兴饮食(一)绍兴黄酒在《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中,“酒”字出现次数达93次之多。
鲁迅描写绍兴的唯美句子
鲁迅描写绍兴的唯美句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其中《故乡》这篇小说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绍兴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充满了文化底蕴和美丽的景象。
而在鲁迅笔下,这座城市更是充满了唯美的意蕴和感人的画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鲁迅描写绍兴的唯美句子。
一、水乡风光的唯美描写绍兴作为一座典型的水乡古城,拥有着优美的水景和充足的自然资源,这也为鲁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在《故乡》中,鲁迅写道:“只见城四面,皆是水,水色与天色交波,晚晴云树,摇曳清波,就仿佛融为一片的天地。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绍兴独特的水乡风光,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民俗文化的唯美描写绍兴既有独特的地理风光,同时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鲁迅在《故乡》中描写了许多绍兴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
他写道:“白天,老人都在城厢前街的桥底下卖油糕,卖汤圆,还有卖胡桃、板栗什么的,一夜之间,灿烂的锦带花环挂满了两旁,暖洋洋的甜酱汁融着浓重的糯米香挑逗着人的嗅觉。
”这句话描绘了绍兴的夜市,以及老人们卖油糕、汤圆等小吃的情景,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体现出鲁迅对故乡的情感和热爱。
三、历史建筑的唯美描写绍兴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
而鲁迅在《故乡》中也用自己独特的笔触为这些建筑带来了唯美的光彩。
他写道:“离我们这船不过数步远,便是一座高高的楼台,那是折衷式的西洋楼房,正面宽敞,外系水泥火山坑石,并着铁作件点缀,此起彼伏,纹路复杂,就像是个巨大而精致的上流社会女人们的粉饰玉润。
”这句话描绘了绍兴的西洋楼房,用唯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赞美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鲁迅描写绍兴的唯美句子,在文学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价值的。
这些唯美的语言和画面让人不仅感受到了绍兴城的美丽,更深刻地体现出了鲁迅的情感与思想。
这些句子不仅在《故乡》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为绍兴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不可磨灭的浪漫主义色彩。
鲁迅杂文与绍兴习俗
先 生 自 己 示 范 了 。 只 见 他 左 手 插 腰 , 臂 向 右 右 前 上 :--, , 用 食 指 指 向 对 方 做 骂 人 ;-/ 直 并 5 4 状 。 他 问 我 们 : 样 子 像 什 么 ? 4t 像 一 把 这 g.  ̄
特 有 的 +1 、 泼 的 个 性 在 此 表 露 无 余 。 这 - 野 悍
阵 的 一 些 特 点 。 川 人 摆 龙 门 阵 (聊 天 、 故 讲
首 短 歌 。
出 了李 劫 人 小 说 叙 事 与 川 蜀
同样 生 活 于 浙 东 大 地 、 家 族 之 内 的 鲁 迅 , 大
对 于剪 刀 阵 、 瓶 骂 这 种 民俗 也 是 非 常熟 悉 的 , 壶 据
摘 要 : 迅 杂文 与 绍兴 生 活 民俗 存 在 着 密切 联 系。 鲁 迅 自幼 生 活 于其 间 的 民 闽 习俗 氛 围 以及 它 所 鲁
蕴 涵 的精神 触动 着 、 响 着鲁 迅 , 养 育 了他 的 个 性 。这 种 个性 气 质 流 淌 在 鲁 迅 杂 文 的 艺术 园地 里 , 成 影 并 形 种 与 众不 同 的杂 文意 蕴 , 即一 种 泼辣 辣 的野 气。 鲁迅 杂 文所 张扬 着 的 野 气 的 形成 是 绍兴 民 间 习俗 所 养
茶 壶 ?我 懂 了 , 插 腰 的 左 手 表 示 壶 柄 , 那 伸
直 的右 手 便 是 壶 嘴 了。
种 性 格 提 炼 、 聚 在 民 间 文 艺 上 , 有 戏 剧 凝 便 中“ 复 仇 性 的 , 别 的 的 一 切 鬼 魂 更 美 , 带 比 更
强 的 鬼 魂 ” 吊 , 词 上 z- 金 山 . 法 海 和 女 弹 l漫 < 与
绍 兴 女 人 吵 架 时 剪 刀 阵 、 瓶 骂 对 鲁 迅 塑 造 女 性 壶 形 象 的 影 响 : 这 与 其说 是 吵 架 , 如 说 是 一 场 精 力 、 不 野 气 的 比赛 , 种 过 于 旺盛 的 精 神 气血 与 郁 一
故乡鲁迅先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故乡鲁迅先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近百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
作为一个来自浙江绍兴的文化名城,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热爱是他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鲁迅先生对故乡的表达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两个方面来剖析鲁迅先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
一、故乡之爱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他在《故乡》一文中写道:“百年之后(甚至百十年之后),应有很多像我这样在同样情形、同样岗位上的人对于绍兴,才有这样的怀念与自豪。
”可见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特殊情感。
他在绍兴度过的童年时光,深深烙印在他内心深处,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
鲁迅先生用他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让读者们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深沉眷恋。
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绍兴这座城市的山水、建筑和市井生活,如《百草园里的两个节日》中所写的百草园、《故乡》中的湖上船、《二十四孝图》中的古朴环境等等。
通过这些描写,鲁迅先生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展示了故乡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
二、文化认同鲁迅先生不仅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
他善于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封建统治和旧文化束缚,但他并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和深层理解。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对传统封建文化的颠覆,他通过狂人的口吻和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揭露。
但在这种颠覆之中,我们也能发现他对传统文化中的人性问题的深刻关怀。
他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重新审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根源。
同时,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讽刺与幽默,这种写作方式有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基因。
他善于使用典故和谚语,将其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元。
这种文化认同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承继和发展。
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作者:鲁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摘要: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绍兴风俗民情,小说中对于饮食的描写蕴含着绍兴独特的饮食文化。
鲁迅小说中对于绍兴饮食的描写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又使小说充满了乡土情怀,有助于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绍兴的饮食文化以及鲁迅的小说创作。
关键词:鲁迅;绍兴;小说;饮食文化作者简介:鲁婧(1998.8-),女,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绍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他二十五篇小说的十四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就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
”[1]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故乡风俗民情,“鲁迅的作品不啻是旧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绍兴的生活和风貌的一部‘百科全书’”。
[2]绍兴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背景,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出现的绍兴美酒、美食,就体现了绍兴地区的饮食文化,而绍兴饮食文化也如春雨润物般影响着鲁迅的小说创作。
本文将从《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对于饮食的描写入手,进而探讨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的关系。
一、鲁迅与绍兴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越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越文化的中心。
博大精深的越文化孕育出燦烂多姿的绍兴饮食文化,使绍兴成为江南美食的原生地。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是鲁迅生命的摇篮。
鲁迅在绍兴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经历了人生的欢乐与伤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鲁迅在之后迁往任何地方,绍兴仍然是鲁迅笔下无法绕开的一座城。
鲁迅小说中虽对绍兴饮食着墨不多,但却体现出绍兴饮食文化对鲁迅及其小说创作的浸润。
二、鲁迅小说中的绍兴饮食(一)绍兴黄酒在《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中,“酒”字出现次数达93次之多。
《朝花夕拾》与绍兴民俗
的习俗 。鲁 迅是 家 中 的长子 , 他 的父亲 怕他 夭折 , 在 他 不 到一岁 时便 带 他 到 长 庆 寺 拜 了 一个 和 尚为 师 ,
取 法名 “ 长庚 ” 。绍兴 民间还用 “ 午绳” 辟邪 : 从 各 家
山西 高等 学校社 会 科 学 学报
S OC I AL S C I ENC E S J OUR NAL O F UNI VE RS I T I ES I N S HANX I
VO 1 . 2 6 N o. 1 2
( D e c .2 0 1 4 )
《 朝 花 夕拾》 与绍 兴 民俗
糖, 象征着在人生道路上 , 要首先倍 尝艰辛 , 只有 在 经历苦难与磨练之后 , 才能够体验到人生的甜美 与
幸 福 。绍兴 还 有一 个 让 孩 子 拜 和 尚 为 师 , 以求 避 鬼
纸, 非常精致 。关于“ 老 鼠成亲” , 到现在仍然流传
着 一些 童谣 , 由此 可 以看 出人们 对这个 故事 的喜 爱 。 这样 一 幅幅精 致 、 简单 又让 童 年 鲁 迅 充满 遐 想 的床
一
,
清 早一 睁 开眼 睛 , 第 一句 话 就得 对 我 说 : ‘ 阿妈 ,
鼠成 亲 ” 的叙 述 中 , 鲁 迅 带着 很 深 的感 情 , 在 童 年 鲁
取一 块 布片 , 将 布 片 拼合 起 来 做 成 “ 百家衣” , 以期 孩 子健康 成 长 ; 鲁 迅 的祖 母 还 有 长 妈 妈 给他 讲 述 民
迅看来 , 老 鼠成亲这样奇异的婚礼是充满吸引力的。 他 总是 会在 苦苦 等 待 半 夜 , 实 在坚 持 不 下 去 时 才会
试述鲁迅笔下的浙东民俗
试述鲁迅笔下的浙东民俗浙东民俗是指中国浙江省东部地区的民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之一,鲁迅在其作品中描写了浙东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本文将试述鲁迅笔下的浙东民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独特而古老的世界。
一、浙东民俗的背景浙东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演变,浙东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鲁迅生于浙东绍兴,他的作品中无疑蕴含了对浙东民俗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二、浙东民俗的传承和演变浙东民俗的传承和演变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步进行。
在漫长的岁月中,浙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吸纳了古代的礼仪习俗、民间传说、戏曲艺术等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提到浙东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葬礼风情等,这些都是浙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浙东的传统节日浙东地区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端午节和中秋节。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对端午节的描写尤为生动。
他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此外,在浙东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节日,如西塘水乡的水灯节、越城区的藕节等,这些都是浙东民俗的瑰宝,体现了浙江人民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浙东的婚礼习俗浙东地区的婚礼习俗繁多,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家族在婚礼上都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鲁迅笔下的细腻描写展示了浙东民俗中的婚姻风俗。
例如,在《家》一书中,鲁迅描写了绍兴地区的婚礼仪式,如头发束起、穿红纱、扣针等,这些都是浙东地区独有的传统。
五、浙东的葬礼风情浙东地区的葬礼风情也是浙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在《故乡》中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浙东的葬礼仪式。
他描述了亲人哀痛的情感、烧纸钱、念经祭拜的场景,展示了浙东人民的生死观念和对逝者的尊重。
六、浙东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浙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中融入了众多传说和神话故事。
鲁迅也在其作品中涉及了一些传说和神话,如《荷塘月色》中的白蛇传说、《祝福》中的孟婆故事等。
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
那里巍峨的寺塔、轩昂的府第、雄伟的殿宇既是古老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鲁迅先生引以为自豪的象征。
就是那里的一个村庄、一条深巷、一条小河、一座石桥和一座台门,也常常唤起这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对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追忆。
如今岁月漫漫、沧桑历经,重读鲁迅回忆故乡的作品,能再次使人领略鲁迅笔下的风貌,勾起对于那个时代的浮想。
同时让人心驰神往"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都,名人荟萃之地"的绍兴。
在鲁迅先生的25篇小说中,有13篇取材绍兴或以绍兴社会生活为背景。
而他众多的散文更是处处乡情乡景:百草园、三味书屋、鲁镇的街景、绍兴的桥,乌篷船、集镇、村庄农舍、酒店、闰土的毡帽、民间故事、迎神赛会、社戏等等。
鲁迅毫不掩饰地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这种浓厚的地域文化。
绍兴,对于鲁迅是自小就渗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不论鲁迅自己如何判定这份影响的好坏,绍兴的文化都已与其作品非常好地融合,成了鲁迅小说不可或缺的依托,鲁迅散文的最真实感人的背景。
《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
《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
【实用版】目录《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1.《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2.《朝花夕拾》中的风土人情3.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的相互关系正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描绘了许多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家乡绍兴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中国大地的独特见解。
一、《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详细描绘了绍兴的地理特点。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绍兴的河道、石桥和船只,这些元素都是绍兴地理特点的重要体现。
此外,鲁迅先生还描绘了绍兴的寺庙、戏台和民居等建筑,展示了绍兴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朝花夕拾》中的风土人情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同样描绘了绍兴的风土人情。
他笔下的绍兴人民勤劳、善良、朴实,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
在作品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童年生活,描绘了绍兴的婚俗、丧葬、节庆等风土人情,展示了绍兴独特的民俗文化。
同时,鲁迅先生还通过讽刺一些封建礼教,揭示了旧社会风土人情中的糟粕。
三、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的相互关系在《朝花夕拾》中,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是紧密相连的。
绍兴的地理特点为当地的风土人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风土人情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绍兴的地理特点。
例如,绍兴的水乡环境孕育了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又在风土人情中得到了体现。
同时,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共同构成了绍兴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鲁迅先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朝花夕拾》中的地理特点与风土人情相互交织,共同展现了绍兴的独特风貌。
朝花夕拾少年鲁迅故乡的民俗活动
朝花夕拾少年鲁迅故乡的民俗活动提到鲁迅,大家脑海里可能都会浮现出那位满脸胡茬,眼神犀利,文风犀利的“大作家”形象。
可你知道吗?他出生的地方——浙江绍兴,那个地方的民俗活动可真是丰富多彩,热闹得很!如果你去鲁迅的故乡,除了能够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还能一窥当地那种传统的民风民俗,绝对让你大开眼界,仿佛穿越回了老时光。
绍兴的民俗活动,说起来可真是丰富多了,像是春节、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方式,至今在当地依然是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简直比吃饭还重要。
你看看绍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大红灯笼,街道上到处飘着烟花爆竹的味儿,热闹得不得了。
其实你要是在这时候去绍兴,你会发现,光是走在街上就能感受到满满的节日气氛。
每到大年初一,长辈们会穿上他们那套特别讲究的传统衣服,整齐地坐在家里,跟子女一起吃团圆饭。
然后就是拜年啦,特别热闹。
大家都会给小孩发压岁钱,嘴里还不停地叨叨着“新春快乐,万事如意”,一顿“恭喜发财”就能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更有意思的是,每年春节期间,绍兴的街头巷尾都会举行舞龙舞狮的活动。
那龙狮舞起来,气氛更是火爆,特别是看到舞狮的那一瞬间,大家都跟着一起叫好,气氛好得很,简直是全场的焦点。
简直就像个小型的“综艺节目”,现场版的欢乐大派对。
再说到元宵节,那是绍兴一年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传统节日。
每到元宵节,整个绍兴的夜空都被五光十色的花灯装点得像个童话世界。
小孩子们提着各种造型奇特的花灯,走在街头,脸上洋溢着那种兴奋的神情,眼睛亮得像星星。
大人们则忙着准备汤圆,搓得圆圆的,吃着软糯的汤圆,嘴里嚼着甜蜜的味道,那种家庭的温馨,简直溢满了整个空气。
而到了晚上,那些热闹的灯谜猜猜猜,弄得全城的老百姓都心痒痒,猜对一个谜语,大家就会笑得前仰后合,喜气洋洋的,仿佛都能闻到胜利的香气。
你看,鲁迅的故乡就是这样一个“有味道”的地方。
你要是有机会去绍兴,千万别错过这里的“社火”活动。
社火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娱乐项目,它可是绍兴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每到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能看到那个“跑街”的场面。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边静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2(030)006
【摘要】@@ 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认为:"习俗构成一个民族的风貌,没有了它们,这个民族就好比是一个没有面孔的人物,一种不可思议不可实现的幻想."[1]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它独特的习俗,这种融汇了精神和物质、文化和历史的具有地方性、传承性的民俗,成为人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3页(P146-148)
【作者】边静
【作者单位】伊宁卫生学校,新疆,伊宁,8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鲁迅小说中服饰描写的民俗文化内涵
2.中国地域文化对外译介研究的一部力作——《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评介
3.论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文化因素
4.鲁迅小说的民俗文化表现对20世纪中国作家的影响
5.中国“乡土语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的力作——《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
化,从中汲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词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其经历了北宋的兴起,南宋的繁荣,以及两 宋之间的演变。作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宋词的繁荣与民间文化的兴盛有着密 切关系。一方面,宋词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民间,许多词人的作品都描绘了民 众的生活场景和
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宋词的传播也依赖于民间文化,其通过民间歌妓、说 唱艺人等途径得以流传和发展。
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浙东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综上所述,鲁迅的文学作品与浙东民间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这种体现在 对历史的批判、对地理的描绘和对文化的传承等多个方面。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 人民的生活状况。与此鲁迅的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既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次演示将从鲁迅的作 品入手,探讨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总的来说,宋词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宋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间, 其发展繁荣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支持,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丰富 了民间文化的表现手法和内容。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为我们提 供了一种全新
的角度来审视这两种文化形式,更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重视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让宋词与民间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下去。
3、方言土语
鲁迅的作品中还使用了许多方言土语,比如《阿Q正传》中的“瘌痢头”、 “唃气”等等。这些方言土语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也表现 出鲁迅对人民语言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鲁迅与民俗文化的
1、对民俗文化的
鲁迅的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是非常明显的。他通过描写民间传说、传统习 俗和方言土语等元素,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鲁 迅也通过这些元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呼吁人们社会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摘要:鲁迅小说除了以深刻地思想见长之外,还常以绍兴为背景,反映了出一个地域、时代浓郁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
其间包涵的民俗文化不容忽视,更反映了民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鬼神的信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鲁迅小说;民俗现象;鬼神信仰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1]民俗和文学有着太多的相同资源、相同想像、相同观念、相同任务,及宗教、仪式和风格上的相同类型,这使它们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变化、生长和消歇。
民俗具有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他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等等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
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浙江绍兴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射出久远的光辉。
一、鲁迅小说反映的民俗现象(一)祭祀习俗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
灶神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祗,已有很久的历史,《战国策·赵策三》中有“梦见灶君”[2]的话。
灶君亦称灶神、灶王。
原始人有祭火的习俗,祭灶风习亦历史久远,《论语·八佾》中王孙贾就有“媚奥媚灶”[3]之问。
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
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
《祝福》中就写了敬神祭祖这个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阶级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那种隆重肃穆的气氛,足以显示出祭祖的重要性了。
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
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
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
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
别说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
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祭祖时则朝内跪拜。
祭祖后,便用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神所赐之“福”放给了一家人。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
“除夕吃喝,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高潮。
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浙江绍兴过年最大的特色莫过于祭祀和社戏。
“社”,最早指的是土地之主。
渐渐引申为土地神。
《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
”[4]所谓社神就是土地神,其起源是来是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药》中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这土谷祠就是社庙。
《长明灯》里也谈到“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这些都表明民间百姓对土地神的敬重。
中国人对神祗的敬仰往往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的习惯。
每逢庙会和大年,社戏成为水乡绍兴最“露脸”的演出。
光绪《金华县志》载:“一会之兴,有烟火、有戏班,且多至十顶。
”[5]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小划船、出畈船、乌蓬船。
社戏深深地植根于绍兴人的心中,凡是有个喜庆之事,无论是知名的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还是民间的戏班子,个个炙手可热。
“水乡观戏”成为绍兴人一道必不可少的新春“大餐”。
鲁迅笔下的《社戏》描绘出了一幅绍兴风情图。
(二)婚丧习俗从作品中获知:初去鲁镇时的祥林嫂,大约二十六七岁,而比她小十岁丈夫已因病去世,那么可以推测,他的丈夫结婚时可能是十五六岁,或许更小。
祥林嫂的小叔结婚年龄是多大呢?祥林嫂初来鲁家,“小叔十多岁”。
卫老婆子第二年新正将尽时来鲁家拜年,她说:“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可见,祥林嫂的小叔结婚年龄也不过十二三岁。
鲁迅在作品中接连安排婆婆、祥林嫂、小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婚姻状况,是有特定用意的。
可见当地的婚俗是女子比男子岁数大得多,且男子很小,一般十三四岁至十六岁就结婚。
这种婚俗正是早婚习俗。
这种落后的婚俗不仅表现在早婚上,而且还表现在女子可以作为婚姻的买卖上。
祥林嫂被婆婆卖到山里去,婆婆得了八十千,为第二个儿子娶媳妇,财礼只花五十千,除办喜事费用外,还剩十多千。
这种赤裸裸的婚姻贩卖,在世俗人们看来,“婆婆倒是精明强干”,“很有打算”,不但不憎恶,反而佩服赞扬。
祥林嫂的婆婆不仅买卖婚姻,而且凭借宗法所赋予她的婆权从鲁家把祥林嫂抢来送到深山野林,这又是一种抢婚形式。
小说这样写道:祥林嫂跪在河边淘米,一只白篷船上跳下两个大汉,把她捆在船上,劫去卖到贺家坳,与贺老六成了亲。
这种抢婚习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是氏族社会婚姻形式。
那时,绍兴抢亲不犯法,官府也听之任之,作者深层描写抢婚习俗,目的是揭露这一陋俗使祥林嫂受到巨大的心灵创伤。
早婚、买卖婚、抢婚,这就构成了当时鲁镇一带的婚俗,这些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鲁迅小说也多次写到死人、出丧的情形,比如《在酒楼上》通过吕纬甫之口述到他给他三岁时死掉的一个小兄弟迁坟;《药》中写到夏瑜和华小栓死后,两位母亲同时去上坟,“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明天》中单四嫂子的独子宝儿死后也是烧纸钱,烧四十九卷《大悲咒》,雇了两名脚夫,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
还有《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的祖母去世后,亲族聚议,要魏连殳在丧葬仪式上按照以下三大条件去办:其一是穿白,其二是跪拜,其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
法事这里指和尚、道士超度亡魂的仪式。
可见,人们不但重视活着的人的终身大事,也关心人死后的亡灵问题。
(三)服饰饮食习俗服素。
《祝福》中两次写到祥林嫂的穿着打扮,前后看上去像是没什么变化,都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实际上是祥林嫂刚好两次都死了丈夫,两次都正在戴孝。
银项圈。
在小说《故乡》里,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作为饰物的银项圈,显然表现着民间信仰,不仅寄托着父爱,也有着对神佛的迷信。
素食。
小说《祝福》中的柳妈“吃素”。
柳妈是个善女人,即信神而吃斋念佛的女人。
吃素是民间信仰在饮食结构上的反映。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我国佛教徒对饮食并没有严格规定,有所谓食“三净肉”之说,即对于自己没有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和没有怀疑是杀生的三种净肉,佛教徒都可以食用。
后来,南朝梁武帝大力提倡僧徒禁止肉食,认为“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
食肉就是杀生,是违背“不杀生”戒条的。
由于梁武帝的提倡,就改变了我国汉代以来僧人食“三净肉”的习惯,对后来僧侣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柳妈的“吃素”,突出了柳妈的善,她因此在鲁四老爷家只洗器皿,而不肯“杀生”。
二、民俗背后的核心——鬼神信仰每一种较为成熟的民俗文化,都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对其俗民个体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
在民俗学看来,“民俗控制是由某些民俗事象在习俗化过程中对俗民个体施加影响,促使俗民在实践中想当然地恪守其约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控制力,一旦违背了这些民俗的约束,立即在俗民的心理和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作为一种自我惩罚或超自然力的惩罚。
”[6]中国人务实求存、重视现实的利益,反映在宗教信仰上,就是功利主义的信仰心理。
人们不是把宗教价值作为现实幸福的慰藉,不是在精神上向神“奉献”,而是索取。
对神的精神虔诚和物质供奉,就是为了得到好处,免灾祈福,有着现实的具体的目的,信什么就需要从什么得到好处,“无事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就是这种思想的形象注脚。
佛教传来后,它所宣扬的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的观念,与中国原有的灵魂观念结合在一起,使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
在小说《祝福》中,善女人柳妈吓唬祥林嫂死后会被嫁过的两个男人锯身子,就是这种观念的影响。
在《祝福》中,祥林嫂由于再嫁,就被同是佣工的柳妈的一席话说得恐怖万分。
柳妈说:“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谁好呢?阎王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7]柳妈给祥林嫂提出的补救办法——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也是道教所谓的禳解的办法之一,即让这条门槛作为祥林嫂的替身,让千人踏、万人跨,才能赎掉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从以上列举的各项习俗来看,其实反映了民众内心一个重要的信仰问题,即对鬼神的信仰和崇拜。
原始人由于灵魂观念而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
鬼就是已经死亡了的人们的灵魂。
鬼的观念后来又演变成神的观念。
最初的神,就是远古时候的氏族部落的“大人物”死后的灵魂。
因此,在先民看来,鬼与神在性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
除了祭祀鬼神以外,鲁迅在小说《补天》中,还曾形象地提到秦皇、汉武求仙之事:“落在海岸上的老道士也传了无数代了。
他临死的时候,才将仙山被巨鳌背到海上这一件要闻传授徒弟,徒弟又传给徒孙,后来一(下转第12页) (上接第14页)个方士想讨好,竟去奏闻了秦始皇,秦始皇便教方士去寻去。
”“方士寻不到仙山,秦始皇终于死掉了;汉武帝又教寻,也一样的没有影。
”[7]汉武帝也是与秦始皇齐名的执迷不悟的神仙迷。
以上列举的民俗事象尽管在点缀式整合中并不是作品叙述的重心所在,却已为作品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仍给读者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为整部作品添色不少。
总的说来,民俗的生成和发展,是艺术的契机和指向,文学作品也为民俗提供了展示其风采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1](法)H·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著.张伟译.艺术哲学[M].北京出版社,2004.[2](西汉)刘向编,周晓薇,王其校点.战国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张以文译注.四书全译[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4]左丘明.左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清)邓锺玉,等纂修.光绪《金华县志》十七卷[M].[6]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7]鲁迅选集第1卷[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