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心肺复苏教具
心肺复苏教学实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和后续护理。
- 熟悉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要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能够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 提高学生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教学对象医学专业学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理论1课时,实训1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模拟训练室五、教学教具1. 投影仪、笔记本电脑2. 心肺复苏模拟人3. AED模拟器4. 胸外按压板5. 人工呼吸面罩6. 教学PPT7. 笔记本、笔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教学1. 导入- 通过案例引入,强调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 解释心肺复苏(CPR)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BLS、ACLS和后续护理。
3. 操作流程及要点- 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 检查意识- 检查呼吸- 检查脉搏-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使用AED-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要点,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人工呼吸与按压的配合等。
4. 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实训教学1.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并逐一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 模拟操作- 使用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3. AED使用实训- 讲解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AED使用实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4. 总结与反馈- 各小组汇报实训情况,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训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型号:XMCPR500 品牌:欣曼产地:上海一、模型特点:1、该产品在XM/CPR400高级急救复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010国际心肺复苏标准进行全面升级,开发出专门针对社会心肺复苏普及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高档型第七代XM/CPR500大屏幕液晶彩显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新产品,其造型更完美、功能更强大、操作更方便的领先产品,可进行心肺复苏的训练,配合电子灯显示,监测人工呼吸时吹气量和心外按压时按压深度。
2、面皮肤、颈皮肤、胸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模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具有解剖标志准确、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消毒清洗不变形、拆装更换方便等特点,其材料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3、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二、模型特点:1、大屏幕液晶显示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脉搏心电动态的模拟显示。
2、模拟标准气道开放显示、语言提示。
3、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A:按压位置正确、错误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的语言提示。
B:按压强度正确、错误的显示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CPR 按压深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4、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A:吹入的潮气量?500ml~1000ml?的显示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吹气量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B:在液晶屏的右侧把按压、吹气的波形实时地显示出来,并把按压、吹气的强度及时间都在液晶屏显示出来,因此操作过程在显示屏中全部反映出来。
C:当气道打开时,有指示灯显示;当吹入潮气量过快或超大,造成气体进入胃部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语言提示。
5、操作频率:最新国际标准:大于100次/分。
2024年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及重要性2.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4.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练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迅速地实施婴幼儿心肺复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幼儿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婴幼儿突发状况,强调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及重要性b.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c.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具体案例,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演练,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2.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操作演练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性2. 实践操作演练的指导与纠正3.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婴幼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性1. 确认现场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前,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因环境因素给患者和施救者带来伤害。
2. 判断意识:轻拍婴幼儿肩膀,大声呼唤,观察其有无反应。
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
3. 摆放体位:将婴幼儿平躺在硬板床上,头部稍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024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急救技能培训教材》第6章“心肺复苏”的内容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实施技巧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
2. 学会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具备实施心肺复苏的能力。
3.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提高急救成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呼吸与按压的比例、AED的操作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模拟器、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急救现场视频,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实际急救中的应用场景。
2. 理论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结合模拟人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5. AED使用讲解:讲解AED的使用方法,结合模拟器进行操作演示。
6. AED操作练习:学生分组,利用AED模拟器进行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2. 呼吸与按压比例3. AED操作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AED使用方法的掌握。
答案:见附件《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和《AED操作手册》。
2. 作业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录制操作视频,提交至教师邮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急救知识书籍,提高急救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心肺复苏技能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2. 呼吸与按压的比例3. AED的正确使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包括:评估现场安全、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检查循环和呼吸、继续心肺复苏或使用AED。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
3.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能够独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5. 了解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的方法3.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的特殊注意事项5.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实际操作信心。
1. 教材:心肺复苏教程、图解或视频资料。
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演示板、挂图等。
3. 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便于学生舒适地学习与练习。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充足的心肺复苏教程、图解、视频资料及演示板。
3. 教学设备检查:确保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及模拟人等设备正常运行。
4. 操作演练安排:提前安排好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演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对心肺复苏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与实践: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练。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教学内容:1.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2.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4.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演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
难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实践演练。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幼儿心肺复苏术操作视频。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教材讲解:讲解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亲自操作心肺复苏模拟人,展示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操作心肺复苏模拟人,练习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
5. 练习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知识巩固:学生阅读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加深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理解。
板书设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1. 基本概念2. 操作步骤3. 操作技巧作业设计:2. 阅读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加深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理解。
3. 结合案例,分析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1. 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要确保婴幼儿所处的环境安全。
2. 呼叫求助: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
3. 识别婴幼儿:确认婴幼儿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
4. 仰卧位:将婴幼儿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颈部轻度仰伸。
5. 按压胸骨:用双手拇指并拢,其余四指放在婴幼儿的胸骨上,双手掌根部相叠,垂直向下用力按压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知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生儿急救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重点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
2. 学会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提高急救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紧急处理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急救包、手套、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展示新生儿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急救。
2. 理论讲解:(1)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视频学习:观看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5. 模拟演练:(1)分组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演练;(2)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错误;(3)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提高操作技巧。
6. 随堂练习:设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实践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描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分析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的实际意义。
2. 答案:(1)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立即行动、评估病情、呼救、CPR、进一步处理;(2)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ABC(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3)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的实际意义:确保操作过程中患儿安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儿童急救手册》第6章“心肺复苏”的内容,详细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及心肺复苏后的护理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急救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意外事故的短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b. 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c. 强调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心肺复苏的步骤,结合模拟人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2. 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3.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b. 描述胸外按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c. 解释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
2. 答案:a. 适应症:心跳呼吸骤停、意外事故等。
b. 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至少5cm,力度适中。
c. 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时间1秒,观察胸廓起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心肺复苏在其他年龄段(如婴儿、成人)的操作差异。
b. 探讨心肺复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c. 建议学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急救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 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2.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顺序和注意事项3. 实践操作中的错误动作和改正方法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其力度应适中,避免过轻或过重。
红十字应急救护常用教具器材清单
医用敷料 16
包
通用
本是一种常见的救援器材,用于处理患者身上 的伤口和创面,防止进一步感染和加重伤害。 在使用医用敷料包之前,需要先检查器材的完 整性和规格,然后从包内取出所需的敷料和备 800 用器材,对伤口进行消毒,清除异物并适当处 理伤口。在敷料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伤口大 小和位置选择相应的敷料和绷带,并注意良好 的清洁和卫生条件,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 险。
本设备是一种特殊的模拟器材,用于模拟婴儿
呼吸、心跳停止等急救情况。在使用前,需要
将婴儿复苏模拟人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并进
行基本设置。使用者需要根据模拟人响应的心
电图表现、体苏操作,并根据情况调整呼吸和心跳节律。在
6
克急救款模 2
模拟人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技巧训练、操作的节奏
者穿上马甲,并进行相关的模拟救援操作。通
海姆立克 成人背心穿
过模拟不同的场景和紧急情况,使训练者掌握
7
3
训练马甲 戴式
正确的急救技能和操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
紧急情况、保护生命安全。使用海姆立克训练
马甲还可以帮助训练者改进自身的急救工作技
能、提高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从而有效地
应对不同的紧急救援情况。
本设备是一种应急救护器材,用于行判断和辅 助呼吸的操作。在使用医用呼吸膜之前,需要 检查器材的完整性和规格,确保其符合要求。 在使用时,需要将呼吸膜放置在患者口鼻部 800 位,适当调整呼吸膜的角度,获取更准确的呼 吸值。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呼吸状 态进行调整、判断和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抢 救性操作。同时,需要将呼吸膜清洁卫生,并 储存妥善,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红十字应急救护常用教具器材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心肺复苏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心肺复苏术二、实验目的1.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2. 了解心肺复苏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提高急救意识,培养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四、实验地点安科楼317实验室五、实验指导教师张伟六、实验器材1. 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2. 消毒湿巾3. 计时器4. 心肺复苏术操作手册七、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与处理一、实验准备1. 将心肺复苏模拟人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模拟人处于仰卧位。
2. 指导学生穿戴实验服,佩戴口罩,洗净双手,做好个人防护。
3.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操作者,其他学生作为观察者。
二、实验操作1. 观察者对操作者进行人工呼吸操作训练:a. 将消毒湿巾覆盖在模拟人鼻孔处,确保呼吸道畅通。
b. 操作者用一只手托住模拟人下颌,另一只手捏住模拟人鼻孔,用口对模拟人口对口吹气。
c. 吹气频率为每5秒一次,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模拟人胸部起伏情况。
d. 连续吹气2分钟,观察模拟人胸部起伏情况,确保呼吸频率和深度适宜。
2. 观察者对操作者进行心脏挤压操作训练:a. 操作者站立在模拟人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模拟人胸骨下缘。
b. 另一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用身体力量垂直向下挤压模拟人胸部。
c. 挤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挤压深度约5-6厘米。
d. 连续挤压2分钟,观察模拟人胸部起伏情况,确保挤压频率和深度适宜。
3. 观察者对操作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联合救护病人训练:a. 操作者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
b. 按压与吹气比例为30:2,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
c. 连续进行2分钟,观察模拟人胸部起伏情况,确保呼吸频率和深度适宜。
4. 观察者对操作者进行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操作训练:a. 单人操作:操作者独立完成心肺复苏操作。
b. 双人操作:两人配合完成心肺复苏操作,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教学设计)蒙沪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教学设计)蒙沪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基本概念。
2.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3.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4.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在紧急情况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技巧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人工呼吸模拟人、教学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紧急情况下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兴趣和认识。
2. 讲解:介绍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演示:通过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演示。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练习。
5. 讲解与演示: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7. 应用:通过模拟紧急情况,让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基本概念。
2.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3. 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复习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通过模拟紧急情况,进行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练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操作技能,并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 导入:通过一个紧急情况下的案例,如一个学生在校园内突然晕倒,引发学生对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兴趣和认识。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标准课件.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急救技能》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儿童心肺复苏技能展开。
重点讲解儿童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叫求助、摆正体位、胸外按压、人工吸等。
二、教学目标1. 解儿童心肺复苏基本原理;2. 掌握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3.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实施儿童心肺复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胸外按压和人工吸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投影仪、PPT;2. 学具:学习手册、练习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儿童意外溺水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急救。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儿童心肺复苏基本原理,包括心肺复苏重要性、操作步骤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例题为例,详细讲解每个操作步骤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现场演示(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儿童心肺复苏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解操作步骤。
7.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儿童心肺复苏,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2. 胸外按压和人工吸技巧;3.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叫求助、摆正体位、胸外按压、人工吸等。
注意事项:保持按压频率和深度,避免按压中断,确保气道畅通。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儿童心肺复苏适用于意外溺水、触电、窒息、严重创伤等导致吸和心跳停止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部分,进行有针对性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解更多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急救知识竞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初中体育心肺复苏教学教案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的必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通过心肺复苏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胆识、冷静、果断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人工呼吸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5. 情景模拟: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操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4. 情景模拟法: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心肺复苏的教学教材。
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等。
3. 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
2. 学生能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表现出冷静、果断的品质。
3. 学生能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练习,培养其胆识和果断品质。
2024年 【课件】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课件】新版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急救技能与常识》教材第五章“心肺复苏”内容进行展开,详细涵盖心肺复苏的定义、操作流程、关键技巧以及最新的复苏指南。
具体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意识与呼吸判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除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判断以及婴幼儿与成人复苏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技能。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的力度与频率、人工呼吸的技巧。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关键技巧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除颤仪、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心肺复苏现场视频,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及关键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的心肺复苏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操作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 互动问答(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视频教学(5分钟):观看心肺复苏操作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正确操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 胸外按压关键技巧3. 人工呼吸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2. 答案:包括判断意识与呼吸、呼叫救援、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除颤仪使用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心肺复苏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心肺复苏实操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判断意识与呼吸2. 胸外按压的力度与频率3. 人工呼吸的技巧4.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掌握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一、正确判断意识与呼吸(1)意识判断: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急救知识》教材第四章“心肺复苏”内容,详细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的理论与实践操作。
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儿童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以及心肺复苏的实操演练。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在儿童急救中的应用。
2. 学会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急救手册、笔记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儿童意外事故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心肺复苏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具体案例,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2. 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步骤3.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答案:包括心肺复苏的定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案例:一名6岁儿童在游泳池发生溺水,救生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按压过程中,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厘米。
答案:操作错误:按压频率过快,按压深度不足。
改进措施:按压频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为56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操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心肺复苏模拟人技术参数
心肺复苏模拟人技术参数心肺复苏模拟人是一种用于培训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术训练的仿真设备。
通过模拟人的技术参数,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肺复苏模拟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一、外观设计心肺复苏模拟人的外观设计与真人非常相似,包括头部、胸部和四肢等部位。
头部具有口腔、鼻腔和喉咙模拟装置,可以进行人工通气的训练。
胸部则具有胸骨和肋骨,可以进行按压和按摩的训练。
四肢可以进行静脉穿刺等操作的训练。
二、心电图监测心肺复苏模拟人具有心电图监测功能,可以模拟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了解到心脏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三、呼吸监测心肺复苏模拟人还具有呼吸监测功能,可以模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通过呼吸监测,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是否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四、血压模拟心肺复苏模拟人可以模拟不同血压状态下的情况,包括正常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等。
通过血压模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压情况,指导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声音提示心肺复苏模拟人还具有声音提示功能,可以模拟患者的呼叫声、疼痛声和心跳声等。
通过声音提示,可以让医务人员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六、操作反馈心肺复苏模拟人具有操作反馈功能,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操作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
例如,如果按压力度不够或不正确,模拟人会发出警告声音提示医务人员进行正确的操作。
七、数据记录心肺复苏模拟人还可以记录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数据,包括按压次数、按压深度、通气频率等。
通过数据记录,可以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
八、应用范围心肺复苏模拟人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医院和急救培训机构等场所,用于培训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术的训练。
通过模拟人的技术参数,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总结:心肺复苏模拟人的技术参数包括外观设计、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血压模拟、声音提示、操作反馈和数据记录等。
这些参数使得模拟人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患者的情况,提供有效的培训和训练。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标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2. 能够识别新生儿心跳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3. 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及复苏后的护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复苏后的护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人、投影仪、PPT课件;2. 学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练习用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生儿心跳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视频,让学生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紧迫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实例,讲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模拟人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练习。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教师解答疑问。
6. 复苏后护理(10分钟):讲解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心肺复苏基本原则2. 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3. 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4. 复苏后护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实例,简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2. 答案:参照教材实例,分步骤描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2. 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4. 复苏后护理一、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 确认新生儿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2. 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3. 高级生命支持,如有条件可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4. 复苏后评估,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是否恢复正常。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确认新生儿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呼叫救援人员;2. 将新生儿平放于硬板床上,头部稍仰,解开衣物;3. 清理呼吸道,用手指清除口鼻分泌物;4. 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9010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5. 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频率为3040次/分钟;6. 按压与呼吸比为3:1,连续进行5个循环;7. 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如无好转,继续进行心肺复苏;8. 复苏后评估,观察新生儿呼吸、心跳、肤色等是否恢复正常。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新生儿急救技术》教材第四章“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内容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
教学重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人、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练习用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理论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4. 随堂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5. 操作技巧讨论(20分钟):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解答疑问。
6. 并发症防治讲解(20分钟):讲解新生儿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4. 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为:迅速识别和处理窒息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操作步骤包括:评估患儿情况,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注意事项包括:保持患儿温暖,避免过度通气,注意观察患儿反应等。
2. 作业题目:列举新生儿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简述其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模拟肺功能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贾宁杨雪张登沛祁蕊张鹏程
指导教师:王富强
作品内容简介
本文讲述医学模拟心肺复苏模拟人,由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
在整个设计中,通过模拟心肺复苏的机械功能以及控制电路的配合实现呼吸系统、按压系统、瞳孔系统及脉动系统的功能,接着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来检测学生的吹气及按压是否正确。
本设计中的模拟人身体与真人有近似的触感和外形,具有一套可靠、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完成呼吸及按压系统,电气系统完成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两者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模拟心肺复苏总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练习技术
关键词:机械系统按压系统数据处理总功能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肺复苏已成为全球最为推崇且最为广泛的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突发引起的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猝死等多种心脏骤停,如果能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将达到70%-80%.然而即使在发达城市,从接到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目击者的CPR基本技掌握情况将大大影响患者的存活率。
特别是对于医护人员要求更要熟练的掌握。
如何科学地指导广大人们群众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若将真正的患者作为实习“道具”,不但病人及家属往往会拒绝学生实习,而且容易引起矛盾。
加之现在学生数量多,典型病例少,使得医疗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开发一套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来模拟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1.2意义
在我国,多数临床医护士仅在学校学习过CPR技术,且练习机会相对较少,毕业后更是很少有机会参加心肺复苏急救培训。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
本设计心肺模拟人控制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有两个以上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但在我国心肺复苏技术尚未普及,当发生溺水、触电、窒息、吸入有毒气体等意外事故发生时,由于缺少专业的心肺复苏人员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方法,而使患者出现危机或死亡。
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心肺复苏拟人这种教学培训方式,不但可以方便的培训出一批心肺复苏专业人员,而且还可以大力发展群众性的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
我国的模拟人尚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使用的东西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但是国外的心肺复苏模拟人价格昂贵,而且模型是按着西方人的体型设计的,不太符合我国国人的外形特点。
而且我国的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技术与国际上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对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提高我国先进模拟人控制系统的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设计目的
①适应与公众培训
②心肺复苏技术需要定期重温
③把心肺复苏技术发展到一个高度
3 试验与原理设计方案
3.1功能要求
基于医学的需要临床医学教学演示,模拟心肺复苏的主要功能。
模拟心
肺复苏
3.2原理设计方案
心肺复苏模拟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由模拟人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由电气系统把受训者对模拟人机械系统的按压和吹起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处理器判断操作是否准确,完成相关操作。
4部分机械设计
4.1呼吸系统
吹起口进气管气囊信号处理排气管
模拟人吹气过程如图所示,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操作,气体从进气管进入气囊,气囊膨胀,触发信号产生,信号处理从而判断吹气量是否合理,随后气体从排气管排出。
4.2按压器
压板弹簧信号处理底板
模拟人按压过程如下,对模拟人进行按压操作,在外力作用下。
压板下移,触发信号,接着信号处理,判断按压深度是否合适;外力消失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压板回到初始位置。
5主要创新点
本作品模型为适用于医学教学演示,与普通模拟人的相比。
主要创新点如下:
(1)模拟人真实的模拟人心肺复苏前(瞳孔放大,脉搏暂停)和心肺复苏后(瞳孔,脉搏恢
复)的状态;
(2)由于训练环境是模拟人,不是真人,允许学员可以犯错并且从头来过,让每个学员熟练的掌握CPR技术;
(3)模拟人体内装有信号处理器,可以判断操作过程是否准确;
6推广应用价值
虽然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模拟人问世,但成本高且不适合我国国人的特征,且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模拟人功能简单,没有上述的一些功能。
本设计的模拟人功能齐全且价格便宜,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强建国主编. 机械原理创新设计[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裘建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邹慧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候珍秀. 机械系统设计[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罗洪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7]胡家秀, 陈峰. 机械设计创新概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8]符炜. 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9]李瑞琴. 机电一体化系统创新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0]吕仲文. 机械创新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1]大卫G. 乌尔曼. 机械设计过程[M].3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2]孙一兰.张庆稼.心电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M].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3(2):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