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分级机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机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机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6923c029bcd126fff7050bb2.png)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机选型
粉尘危险场所的等级场所特征
20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
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
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
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
22 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
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
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粉尘防爆电机的选择
a.无论是A型或B型,除了22区且为非导电粉尘采用防尘外壳外,其他情况下,均需采用尘密结构(IP6×),特别注意的是有的使用部门选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用于粉尘场所,这是错误的。
b.在可能出现或分别出现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应当选复合型电气设备来同时满足防爆和粉尘要求,即复合防爆电机。
c.粉尘防爆电机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大气中的氧气即可燃烧的炸药粉尘或自燃引火物质。
d.粉尘防爆电机不适用于可燃性粉尘引起危险的煤矿井下,因为煤矿井下存在甲烷气体,这与第b条性质相同。
本公司粉尘危险场所等级为20区,应采用尘密结构IP6*型号机。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a9e045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6.png)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1. 简介在许多工业领域,存在着爆炸危险区域。
这些区域可能包含易燃气体、蒸气、粉尘等可引发爆炸的物质。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划分,并选择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使用。
2.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国际标准,爆炸危险区域被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Zone 0、Zone 1、Zone 2和Zone 20、Zone 21、Zone 22。
这些区域的划分依据爆炸物质的性质和可能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Zone 0和Zone 20:这些区域是指爆炸危险物质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如内部储罐或管道。
在这些区域内,爆炸性混合物几乎始终存在。
•Zone 1和Zone 21:这些区域是指爆炸危险物质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能短暂存在的场所,如泄漏或故障引起的瞬态情况。
•Zone 2和Zone 22:这些区域是指爆炸危险物质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极不可能存在的场所,如在正常操作期间的正常处理或存储区域。
3.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选择合适的防爆电气设备至关重要,这些设备必须能够在爆炸危险区域中安全运行,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点火源的产生。
3.1 防爆标志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应的防爆标准,并且带有相应的防爆标志。
常见的防爆标志有Ex、ATEX、IECEx等等。
这些标志意味着设备已经通过了相关的防爆认证。
3.2 防爆方法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可以采取不同的防爆方法,常见的有爆炸隔离、增安型、终安型等。
根据具体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防爆方法非常重要。
3.3 电气设备的选择因素在选择防爆电气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和要求;•设备在区域中的安全等级和等级温度;•设备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3.4 防爆电气设备的种类防爆电气设备的种类非常多样化,包括接线盒、电气控制盘、开关、插座、电缆等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安全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非常重要。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管理资料_76194.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管理资料_76194.](https://img.taocdn.com/s3/m/74bc03645022aaea998f0fc1.png)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管理资料2019-01-01为了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电气防火防爆措施,将可能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场所称为危险场所,并根据其发生危险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类,。
(l)在爆炸危险场所:应尽量少用携带式设备,少安装插销座,为了,首先应考虑把有危险的电气设备安装在危险场所以外,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配置应有利于防潮、防腐、防风沙和防机械损伤,并应安装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部位;所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组别和级别应与爆炸性混合物的组别和级别相适应。
(2)在火灾危险场所:不应使用电热器,应使正常运行时有火花和温度较高的电气设备远离可燃物质。
3 灯具和插销的选用更换灯炮时,发生火花的灯具部件须装入隔爆室内。
灯具进线与光源之间,应用反光罩或其他隔热材料隔开。
灯泡和灯管应有足够抗冲击强度的透明保护罩。
保护罩外露面积大于50平方厘米时需有金属网保护。
保护网与保护罩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0毫米。
灯具须设断开电源才能打开保护罩的联锁装置。
隔爆型插销须有防止松脱的装置,并装有插销拨出前自动断电的联锁装置。
插销的接地端子须制成专用的插头和插座。
不允许用外壳另行接地(或接零)代替;接地〔或接零〕插锁应比其他触头先接触或同时接触。
4.电气线路材质的选用应根据场所特点选用适当材质和安装方式的电气线路,《》()。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缆其额定电压不得低于500伏。
100伏特以下者,电缆和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1000伏以上者须按短路电流校验。
爆炸危险场所内的线路除照明回路外不得有中间接头,并应采用相应防爆类型的接线盒,接头应采钎焊、熔焊或压接。
火灾危险场所应采用额定电压 500 伏特以上的电缆或绝缘线,可采用非铠装电缆或绝缘线穿钢管敷设。
敷设电气线路,应考虑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释放源较远的地方敷设,应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污染、腐蚀及受热的地方。
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5.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了防止出现电气引燃源,除根据危险场所的特征和级别选用相应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外,更重要的是作为生产操作人员应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爆电气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爆电气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14a9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b.png)
粉尘爆炸不安全区防爆电气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粉尘爆炸不安全区内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人员和资产安全。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粉尘爆炸不安全区内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
第二章粉尘爆炸不安全区防爆电气的选用第三条设备选用原则1.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设备型号和规格应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3.设备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供应设备合格证明文件。
第四条设备选用程序1.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应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需征求相关部门看法。
2.选型过程中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第三章粉尘爆炸不安全区防爆电气的安装验收第五条安装要求1.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2.安装过程中应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验收程序1.验收前应进行设备的外观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或松动现象。
2.验收过程中应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
3.验收合格的设备应由企业法务部门颁发合格证明文件。
第四章粉尘爆炸不安全区防爆电气的使用管理第七条使用许可1.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前应办理相应的使用许可手续。
2.使用许可手续的办理应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
第八条使用要求1.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应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3.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九条定期检测1.防爆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和功能测试。
2.定期检测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应认真记录并保管。
第十条维护管理1.防爆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cc685d460c22590102029deb.png)
浅谈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一、概述众所周知,易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就会被点燃,会形成燃烧或爆炸。
石化和化工企业经济要加工和处理易燃性液体或气体,石化工业的原料中有相当多的品种是易燃性的,如常用的原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氢气是易燃性物质;半成品中的烷类、烃灯化合物多数是易燃性物质;成品中的汽油、柴油等也是易燃性物质。
这些易燃性物质在被加工、贮存的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从管道、反应器、贮罐中逸出或漏出,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当时现场有点燃源,就会形成爆炸。
爆炸产生高温和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由于上述特点,石化企业的防爆安全就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
为了防范这种工程爆炸,需在工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工程上采用的防爆安全措施一般分两类,第一类称为一次防爆措施,如建筑物的防爆设计,通风设施等。
第二类称为二次防爆措施,如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等。
这些措施都需要增加工程的投资,其设备费用、安装费用都高于普通电气产品,且平时的运行和维护都比普通电气设备难度大。
如何在设计中正确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合理地按级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事关企业的安全和工程投资的合理。
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果对于一个炼油厂或其中的一个装置,由于它的原料、产品有易燃性物质,就把整个厂区或装置都认定为爆炸危险场所,是极不经济的,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易燃性物质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爆炸性环境。
所谓潜在的,就意味着它们并不是时刻出现的,有的出现频率高,有的出现频率低。
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危险性大的场所和危险性小的场所。
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场所进行的“场所分类”。
分类的目的就在于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按照场所中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存在的时间的长短,将场所的危险程度分类,以便按照危险区域类型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
我国从七十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对防爆危险环境出现的或然率进行分极。
如:七十年代的《电力设计技术规范》、八十年代的《爆炸危险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3年发布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和1992年发布的目前仍在使用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2篇)
![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d3f9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5.png)
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防爆电气设备选型是在危险环境中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选型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环境条件、设备特性、作业要求等。
以下是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1. 了解环境特性: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首先需要了解环境的特性,包括爆炸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的存在情况以及其浓度、温度、压力等。
了解环境特性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防爆等级和防护方式。
2. 选择符合防爆等级的设备:根据环境特性的了解,选择符合相应防爆等级的设备。
通常,防爆等级由符号表示,如Exd(d爆破防护)和Exe(e增安防护)等。
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防爆等级。
3. 注意安全性能:在选型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设备的安全性能。
例如,电气设备应具有防爆结构,能够有效地隔离爆炸源,并具有防腐蚀和耐高温特性,以确保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期运行。
4. 考虑设备可靠性: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
该设备是否经过合适的认证和检测?是否具备高质量的制造和可靠的工作性能?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设备能够在危险环境中安全运行。
5. 注意灵活性和适用性:在选型时,需要了解设备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灵活性是指设备在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适应能力,如适用于不同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的设备。
适用性是指设备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和操作需求,包括运行和维护的便捷性等。
6. 考虑成本效益:选择防爆电气设备时不仅要考虑设备本身的价格,还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寿命、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等方面的因素。
选择价廉物美、耐用且易于维护的设备,可以提高整体成本效益。
7. 遵循相关标准和法规:在选型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法规要求,例如中国的《防爆电气设备一般技术条件》和国际标准IEC60079等。
这些标准和法规规定了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选择符合标准和法规的设备,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根据环境特性选择适合的防爆等级的设备,关注安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适用性和成本效益,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法规。
防爆类型选择标准
![防爆类型选择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3b59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8.png)
防爆类型选择标准
防爆类型的选择标准主要依据设备所处环境的爆炸风险、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要求以及设备的使用条件等因素来决定。
以下是选择防爆类型的一些通用标准:
1. 隔爆型(d):适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如煤尘、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
2. 本安型(i):适用于煤矿井下、燃气等易燃易爆场所。
3. 粉尘防爆型:适用于可燃性粉尘环境,如面粉、淀粉等场所。
4. 正压型(p):适用于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实验室、制药厂等。
5. 增安型(e):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煤矿、石油化工等。
6. 油浸型(o):适用于需要将整个设备浸入油中的场所,如变压器、油开关等。
7. 充砂型(q):适用于外壳需要承受一定压力的场所,如压力容器等。
8. 浇封型(m):适用于需要将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的场所,如仪表、控制箱等。
此外,选择防爆类型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使用环境等因素,以及防爆电气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注意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防爆性能符合当地的要求和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选型(知识点汇总)
![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选型(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52f1af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d.png)
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选型(知识点汇总)一、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1)I类∶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2)II类∶除煤矿瓦斯气体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
Ⅱ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又分为ⅡA、ⅡB、和ⅡC类。
①ⅡA类∶代表性气体是甲烷;②ⅡB类∶代表性气体是乙烯;③ⅡC类∶代表性气体是氢气。
(1)Ⅲ类∶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Ⅲ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征可进一步再分类。
①ⅢA类∶可燃性飞絮;②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
③ⅢC类∶导电性粉尘。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1.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用符号"d"表示。
它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或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的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
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
使内部可能存在焊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爆炸压力面不损坏。
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临、降低天临传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嗝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2.增安型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用符号"。
"表示、它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
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
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结构上,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工作温度、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绝缘效果以及提高外壳防护等级,以减少由于污垢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和潮气进入等措施,减少出现可能引起点燃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和规定故障。
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96b0cb230912a216147929f4.png)
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坷I]a:UlJ分及盼爆电号设备硇选型宋皎(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6)摘要: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相比,可燃性粉尘爆炸具有易发生多次爆炸,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及灼伤等特点.根据可燃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分为2O区,21区,22区.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主要是根据生产场所的危险区域等级和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来选择.关键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选型根据爆炸性物质的物态不同,爆炸危险场所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在化工企业中,气体爆炸危险场所比较普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的爆炸事故也比较常见,而粉尘爆炸事故则不为多见,因而说到爆炸危险场所,不少人认为就是气体爆炸危险场所,也都知道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要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而对粉尘爆炸及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则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粉尘防爆的相关标准还不太了解,以至于对粉尘防爆特别是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既然是防爆电气设备,就适用于所有的爆炸性危险环境,不管是爆炸性气体环境,还是爆炸性粉尘环境,选用的都是隔爆型,本质安全型等一些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电气设备,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粉尘爆炸的危险性,不知道在可燃性粉尘环境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往往会导致一些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如1987年3月15Et哈尔滨亚麻厂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177人受伤,2008年1月13日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硫磺粉尘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7入重伤,25人轻伤.因此,化工企业特别是有固体粉碎,分离,除尘,干燥,清(吹)扫等工艺操作过程的企业,应充分认识粉尘爆炸的危险性,正确选用适用于可燃性粉尘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1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危险性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及危险性:(1)容易发生多次爆炸.粉尘在第一次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从而可能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2)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但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因此破坏性也更强.(3)粉尘爆炸容易引起粉尘不完全燃烧,燃烧生成物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4)粉尘爆炸时,因为粉尘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因此很容易造成人员灼伤.(5)粉尘爆炸所需的点火能量较高.由于粉尘燃烧是一种固体燃烧,其燃烧过程比气体复杂,点燃粉尘所需的能量比气体混合物爆炸所需的能量要大得多.2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科学,合理地划分粉尘危险区域是正确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前提,GB12476《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系列标准对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可燃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的厚度,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3个区域:20区,21区,22区.粉尘危险区域是由粉尘释放源形成的,因此在划分粉尘危险区域范围时应首先确定释放源的位置及粉尘从释放源释放的可能性.粉尘释放源是指能向大气环境中释放或产生可燃性粉尘的地点或位置,分为三个级别:(1)粉尘云的连续存在:粉尘云持续存在或可能长期或短期经常出现的场所,如除尘设备,粉尘输送设备,简仓等设备内部;(2)1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偶尔释放可燃性粉尘的释放源,如毗邻敞口袋灌包或倒包的位置周围;(3)2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可燃性粉尘,如果释放,也仅是不经常地并且是短期释放的释放源,如需要偶尔打开并且打开时间非常短的人孔,或者是存在粉尘沉淀地方的粉尘处理设备.通常来说,粉尘云连续存在的场所可划为20区,1级释放源可划为21区,2级释放源可划为22区.2.1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2O区范围包括爆炸性粉尘混合物长期持续地或者经常在管道,生产和处理设备内存在的区域.如果粉尘容器外部持续存在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则应划为20区,但无论是从职业卫生还是从安全生产角度来说,这种情况都是应该极力避免出现的.可能产生2O区的场所有:(1)粉尘容器内部场所;(2)贮料槽,筒仓,旋风集尘器和过滤器;(3)粉尘传送系统;(4)搅拌器,粉碎机,干燥器等.2.2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O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1区的范围包括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一些粉尘处理一CHEMICALSAFETY&ENVlRONMEN一?13?设备内部,由释放源形成的设备外部场所(一般指释放源周围1in的范围内).可能产生21区的场所有:(1)当粉尘容器内部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时,为了操作而频繁移动或打开邻近进出门的粉尘容器外部场所;(2)当未采取防止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形成的措施时,在最接近装料和卸料点,送料皮带,取样点,卡车卸载站,皮带装卸点等的粉尘容器外部场所;(3)如果粉尘堆积且由于工艺操作,粉尘层可能被扰动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时,粉尘容器外部场所;(4)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云(但是既不持续,也不长时间,又不经常)的粉尘容器内部场所,例如自清扫时间间隔较长的筒仓内部(如果仅偶尔装料或出料)和过滤器的积淀侧.2.3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为21区.可能产生22区的场所有:(1)来自集尘袋式过滤器通风口的排气口,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可能逸出爆炸性粉尘混合物;(2)很少时间打开的设备附近场所,或根据经验高于环境压力粉尘喷出而易形成泄漏的设备附近场所;启动设备, 挠性连接可能会损坏等的附近场所;(3)装有很多粉状产品的存储袋,在操作期间,存储袋可能出现故障,引起粉尘扩散;(4)当采取了排气通风等措施防止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形成时,一般划分为21区的场所可以降为22区场所.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3.1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号介绍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有两种不同的型式:A型和B型,这两种型式具有相同的保护水平,仅仅是外壳型式不同(A型是欧洲标准,B型是北美标准);根据设备外壳防尘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尘密外壳和防尘外壳,尘密外壳能够阻止所有可见粉尘颗粒进入外壳,防尘外壳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入,但其进入量不会阻碍设备安全运行,粉尘不应堆积在该外壳内易产生点燃危险的位置上.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为"DIP","DIP"表示"防粉尘点燃".设备型号格式为:以DIP开头,后面为该设备的外壳形式,所适用的危险区域级别,温度组别等,其中外壳形式为A型或B型,危险区域如上所述分为20区,21 区,22区,温度组别采用与爆炸性气体环境温度分组相同的分组方法(T1一T6),如型号为DIPA22T4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表示该设备为粉尘防爆A型,适用于22区,其温度组别为.r4(即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35~C).3.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主要是根据生产场所的危险区域等级和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来选择.(1)根据粉尘环境区域和粉尘类型选型首先要确认粉尘是导电性粉尘还是非导电性粉尘,然后再根据粉尘环境危险级别来选择适用的类型.若选用A型设备, 对导电性粉尘而言,20区,21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A20或DIPA21,22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A21(外壳防护等级要求为IP6x);对非导电性粉尘而言,20区,21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 A20或DIPA21,22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A22或DIPA21.若?14?使用B型设备,对导电性粉尘而言,2O区,21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B20或DIPB21,22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B21;对非导电性粉尘而言,2O区,21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B20或DIP B21,22区应选用的型号为DIPB22或DIPB21.(2)根据粉尘点燃温度选型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限制设备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对于A型设备,要求其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粉尘云最低点燃温度的2/3,当存在粉尘层厚度5ram时,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粉尘层厚度5mm的最低点燃温度数值减去75,取两者较小值.对于B型设备,要求其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粉尘云最低点燃温度的2/3,当存在粉尘层厚度至12.5mm时,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粉尘层厚度为12.5mm 的最小点燃温度数值减去25,取两者较小值.设备选型时,对于2O区使用粉尘层厚度可能超过5mm的A型设备,或粉尘层厚度可能超过12.5mm的B型设备,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必须进一步降低,并经实验室试验验证确定.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1不能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用于可燃性粉尘环境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采用限制设备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被点燃.该类设备将带电部件安装在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外壳中,从而限制了粉尘进入,使引燃源与粉尘隔离来防止爆炸的产生.因此,对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要求较高,如在22区导电粉尘环境中使用的A型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要求为IP6X,即要求不能有灰尘进入外壳内. 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要求相对较低,拿使用比较普遍的隔爆型电气设备来说,其防爆原理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其防爆性能与外壳防护等级并无直接的关系.根据隔爆型电机的基本技术要求,其电动机主体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也就是说仅要求能防止直径不小于1.0mm的固体物进人外壳,因此,如果将隔爆型电气设备用于可燃性粉尘环境,那么粉尘就有可能进入设备内部并堆积,这将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4.2正确安装防爆电气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要正确安装,如不能损伤外壳和进线装置的完整及密封性能,有关通风孔道不能堵塞等.因为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和进线装置的完整及密封性能至关重要, 若安装不当,粉尘可能吸附于壳壁,绕组及绝缘零件的表面,影响散热和降低绝缘电阻,增大电路故障,从而影响其防爆性能及安全使用.4.3并用其他安全措施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仅仅是粉尘防爆的措施之~,除正确选用防爆电气设备外,还应采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其他措施,特别是在工艺设计上应尽可能采用本质安全防爆设计,提高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度.一一CHEMICALSAFETY&ENVlRONMEN一。
防爆电器设备选型手册
![防爆电器设备选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cf79e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9.png)
防爆电器设备选型手册防爆电气设备主要指在危险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所使用的电气设备。
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主要分为防爆电机、防爆变压器、防爆开关类设备和防爆灯具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们整理的防爆电器设备选型手册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防爆电器设备选型手册我国现行的关于爆炸环境电气设计和设备制造的标准有: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和GB12476.□-200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经过比较,1992年的标准与2000年的标准略有差异。
据资料介绍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正在修订中。
根据国标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危险环境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按照释放源级别划分为0区、1区、2区;爆炸性粉尘环境按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10区和11区。
不同的环境对电气设备选型有不同的要求。
1. 防爆危险区域划分国标GB50058-1992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危险场所划分如下: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间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国标GB50058-1992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危险场所划分如下: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2. 国标GB50058-1992防爆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的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选择见国标GB50058-1992第2.5.2 –2.5.5条;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气设备选择见国标GB50058-1992第3.4.2条,但由于该条规定的“DP”、“DT”标记已经被修改,因此还需要对照国标《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GB12476.1-2000的“前言(5)”和“条文26标志”的规定选用电气设备。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正式版)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df6fe0c77da26925c5b072.png)
文件编号:TP-AR-L5427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正式版)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电气设备配置的原则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配置的设计原则除执行本章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所用有可能过负荷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2.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装置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其紧急启动按钮,或与事故信号、报警装置有联锁的启动。
3.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少装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
如必须装设时,插座宜安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方;局部照明灯具宜安置在事故发生时气液不易冲击的位置。
二、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应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三、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当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时,为达到防爆的目的,必须安设配套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应坚固,连接应严密,并不得有产生气体滞留的死角;2.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
关于粉爆场所的确定和防爆电机选型的原则
![关于粉爆场所的确定和防爆电机选型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266c1052d380eb62946d4b.png)
关于粉爆场确定和防爆电机选用的原则各单位、有关部门:我公司08年以前建设的玉米预处理和饲料加工装置,其电机多为普通电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安全隐患整改过程中,粉爆场所难以确定、防爆电机选型不准确的情况,现依据GB 17440-2008 国家标准:《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提供以下粉爆场所的确定和防爆电机选型的原则:一、粉爆场所的确定确定粉爆场所应依据国家标准。
玉米预处理和饲料加工适用于《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规程》对粮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如下:(一)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粮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按下列规定分区:a)20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粮食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的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
b)21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能出现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粮食粉尘,但未划为20区的场所。
c)22区:未划分为21区的场所,粮食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在异常条件下出现粮食粉尘的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在空气中产生粮食粉尘混合物。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粮食粉尘堆积或粉尘层,则应划分为21区。
(二)粮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应按粮食粉尘释放源位置、释放粉尘的数量及可能性、爆炸条件和通风除尘等条件确定。
(三)采用无洞孔的墙体和防火弹簧门与20区、21区、22区隔开的区域,可以划为非危险区域。
确定系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具体按表1进行。
表1粮食加工、储运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分区*表1(续)当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形成时,一般划分为21区的场所可以降为22区场所。
这类措施包括排气通风。
在(收尘袋)装料和出料点、送料皮带、取样点、卡车卸载站、皮带卸载点等场所附近应采取措施。
二、防爆电机的选择粉爆场所一旦确定,其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相应等级或以上等级的防爆型电气。
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求及预防措施全套
![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求及预防措施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fa69b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f.png)
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求及预防措施全套-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要求1.1外壳要求防尘的外壳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6级的尘密外壳,可以完全防止所有粉尘的进入;第二类为5级的防尘外壳,这种外壳比尘密外壳的防尘性能稍差,但是也能够防止绝大部分粉尘的进入,并不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整个的防尘外壳对于防止粉尘爆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作防尘外壳时要在其表面刻印EX永久性标志,同时对于整个防尘外壳的数据信息、警告等都要标明,防止出现防尘外壳被破坏的情况。
1.2电气设备材料的选择为了防止整个的防尘外壳出现裂的情况,以及为了确保整个防尘外壳的防尘性能,在选择防尘外壳的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强度较大的材料,例如铸铁、钢等。
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整个的防尘外壳的体积小于了2L z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塑料进行防尘外壳的制作,但是不能选择普通的塑料,而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工业塑料,同时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厚度不能太大,防止出现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同时选择工业塑料后,要重视防止静电的产生,要确保整个工业塑料的电阻小于10Ω,同时还要在紧固螺栓的过程中设置金属埋封件,这样可以有利于静电的流出,防止静电导致的粉尘爆炸现象。
1.3粉尘外壳允许最高表温度使用了防尘外壳后有效的阻止了粉尘的进入,防止了电弧火花点燃粉尘,但是电气设备的发热仍然会导致粉尘爆炸的产生,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降低整个的电气设备的温度,防止出现电气设备发热而导致的粉尘爆炸。
在进行电气设备表面温度限制的工作之前,首先要对空气中的粉尘有所了解,不同的粉尘的点燃温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根据粉尘的点燃温度来限制电气设备的发热温度,不能一味的降低整个电气设备的外壳温度。
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要对施工环境内的粉尘进行长期的清扫,降低整个环境内的粉尘温度,同时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清理工作,防止出现灰尘堆积的现象。
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打开电气设备,那么必须确保这个电气设备内部的温度小于表面所设置的最高限制温度,防止出现设备打开后引起的粉尘爆炸现象。
防爆电器选型设计规范
![防爆电器选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92dd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b.png)
防爆电器选型设计规范防爆电器是指在可燃气体、粉尘或蒸汽环境中使用,能够防止火花、电弧或高温等因素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电器设备。
为了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行,防爆电器的选型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爆电器选型设计的规范和要点。
一、环境分类根据不同的爆炸危险性,环境可分为可燃性气体区域、可燃性粉尘区域和可燃性气体与粉尘混合区域。
根据国际标准,对不同区域设有不同的防爆等级和设备等级。
1. 可燃性气体区域分类可燃性气体区域按照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性分为四个带:- 第一带:爆炸物质频繁存在- 第二带:爆炸物质偶尔存在- 第三带:爆炸物质短期存在- 第四带:爆炸物质极少存在2. 可燃性粉尘区域分类可燃性粉尘区域按照最小可燃性灰尘浓度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第一组:灰尘浓度高,爆炸危险大- 第二组:灰尘浓度中等,爆炸危险较大- 第三组:灰尘浓度低,爆炸危险小3. 可燃性气体与粉尘混合区域分类可燃性气体与粉尘混合区域的分类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选用合适的防爆电器。
二、防爆等级防爆等级是防爆电器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表征电器设备防止火花引发爆炸的能力。
常见的防爆等级有Exd(防爆型)、Exp(防爆压力壳体型)和Exe(增安型)等。
1. Exd(防爆型)Exd类型的防爆电器是通过安全阀、爆炸孔或密封等措施来限制火花蔓延的防爆电器。
这种防爆电器适用于爆炸危险性较高的场所。
2. Exp(防爆压力壳体型)Exp类型的防爆电器是通过壳体和传导路径的特殊构造来减少引爆能量的传递,以降低爆炸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防爆电器适用于气体或蒸汽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场所。
3. Exe(增安型)Exe类型的防爆电器是通过安全阀、防火外壳等设计措施来防止引起爆炸的电弧和火花。
这种防爆电器适用于爆炸危险性较低的场所。
三、选型要点在选择防爆电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环境参数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爆炸危险性和温度等参数,确定所需的防爆等级和设备等级。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6ec3b90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a.png)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一、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一)一般规定要求爆炸危险场所内电气设备和线路,应在布置上或在防护上采取措施,防止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和热的因素影响。
所选择的产品应符合防腐、防潮、防日晒、防雨雪、防风砂等各种不同环境条件要求。
其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会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和极限温升应符合规定。
应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不应低于该爆炸危险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当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爆炸性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
(二)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和类型1.电气设备分为: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Ⅱ类:工厂用电气设备2.防爆标志和类型如下:(1)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关联设备还可根据故障条件,细分为ia和ib两级。
(2)隔爆型电气设备(d)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3)正压型电气设备(p)具有保护外壳,且壳内充有保护气体,其压力保护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物气体的压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
(4)增安型电气设备(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5)充油型电气设备(o)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6)充砂型电气设备(q)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壳壁或颗粒材料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27c399d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7.png)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一、电气设备配置的原则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配置的设计原则除执行本章通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当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所用有可能过负荷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2.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装置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其紧急启动按钮,或与事故信号、报警装置有联锁的启动。
3.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少装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
如必须装设时,插座宜安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方;局部照明灯具宜安置在事故的发生时气液不易冲击的位置。
二、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应按下表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三、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当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时,为达到防爆的目的,必须安设配套的通风系统,并应当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应坚固,连接应严密,并不得有产生气体滞留的死角;2.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
运转前必须先通风,并应在通风量大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的主电源;3.在运转中,进入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易燃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4.在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运转中,其风压不应低于50Pa。
当风压低于50Pa时,应自动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5.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的空气。
通风系统的进气口应设在非爆炸危险区域。
通风过程排出的气体,不宜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当采取有效地防止火花和炽热颗粒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吹出的措施时,可排入2区空间;6.电气设备的外壳及通风系统的小门或盖子应采取联锁装置或加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7.电气设备必须要有一个或几个与通风系统相连的进、排气口。
四、选用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应在没有振动、不会倾斜、无高温影响和固定安装的条件下才能选用。
五、隔爆传动措施的技术要求选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作隔爆机械传动时的技术要求:当选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如大容量电动机)机械传动爆炸危险区域中的生产设备时,为达到防爆的目的,必须设置配套的电机室,并应当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安装电机的房间应用非燃烧体的材料建成,应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爆炸危险区域隔开;2.传动轴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3.安装电机的房间出入口,应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或无火灾危险的环境;当安装电机的房间必须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通时,应对该区域保持相对的正压。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及选型要点: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及选型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cff925f46527d3240ce071.png)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及选型要点:1.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原则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必须与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程度相适应。
所谓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程度是指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级别、点燃温度的组别而言。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级别、组别、危险区域的级别相适应,否则就不能保证安全。
此外,如同一区域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铖险等级的爆炸性物质时,必须选择与危险程度最高的爆炸等级及自然温度等级相适应的防爆结构。
在非危险区域中,一般都是选用普通的电气设备,但是,装有爆炸性物质的容器置于非危险区域时,在异常的情况下,亦存在危险的可能性。
比如,或因容器腐蚀溢出危险性物质,或因运转工人误操作放也危险性物质,或因异常反应而形成高温高压,使装置、容器受到破坏而泄漏出爆炸性物质等。
因此,必须考虑意外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2.选择合适的防爆类型:选择防爆结构必须适用于危险区域。
什么性质的危险区域就必须采用什么样的防爆结构。
防爆性能是因结构的不而不同,故必须根据爆炸性物质的种类,设备的种类、安装场所的危险程度等选择相适应的防爆类型。
3.防爆电气设备适应于环境条件:本文章提到的防爆性能都以标准环境作为基本条件。
防爆设备有“户内使用”与“户外使用”之分。
户内使用的设备用于户外,环境温度为40℃就不合适了。
户外使用的设备要适应露天环境,要求采取防日晒、雨淋和风砂等措施另外,也有些设备在有腐蚀性或有毒环境、高温、高压或低温环境中使用,而在选用防爆设备时,应考虑适应这些特殊特环境的特殊要求。
4.防爆电气设备要便于维修:防爆电气设备使用期间的维护和保养极为重要。
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结构越简单越好,同时注意管理方便,维修时间短,费用少,还要做好备品和备件的正常储存。
5.要注意经济效益: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不仅要考虑购销价格,同时还要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寿命、运转费用、耗能及维修等作全面的分析平衡,以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防爆电气设备。
粉尘防爆电气设计及设备选择问题综述
![粉尘防爆电气设计及设备选择问题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c01aace45c3b3566ec8b93.png)
粉尘防爆电气设计及设备选择问题综述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王素英由于目前国家设计标准、标准陆续进行修编,在新旧标准、标准交替时期给设计工作带来必然困难。
鉴于部份设计标准中涉及到对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由于设计人员中对现行粉尘防爆系列标准不了解或明白得不深,致使在设计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标准而显现错误,阻碍设计质量。
为了正确了解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和粉尘危险环境品级的划分,以便正确选择粉尘危险环境电气设备,现将该系列标准GB12476·□-2000和IEC 相关标准介绍如下,并对目前应用中与现行设计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标准》GB50058-92中不一致的地方做出对照表,并提出过渡实施方法。
供设计者参考。
一、现行标准GB12476·1-2000与旧标准及GB50058-92比较一、标准名称GB12476·1-2000标准名称为《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份: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爱惜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旧标准名称为《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2、电气设备的型式GB12476·1-2000标准中电气设备的型式分为A型、B型二种,二者的实验条件不完全相同。
但A型和B型两种型式具有相同爱惜水平。
在原标准中无此内容。
3、外壳的防护型式GB12476·1-2000标准中A型、B型别离有“防尘”和“尘密”外壳,而在产品标志中取消原标准中E X及“DT”尘密和“DP”防尘标识。
4、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GB12476·1-2000标准及IEC6版标准中可燃性粉尘环境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原标准及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标准》中分为二个区即10区、11区。
五、可燃(GB50058-92中提法为“爆炸”)性粉尘特性中引燃温度分组:GB12476·1-2000标准中可燃性粉尘引燃温度分为T一、T二、T3、T4、T 五、T6六组,与爆炸性气体环境分组一致,原标准及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标准》中引燃温度分为T1一、T1二、T13三组。
浅谈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浅谈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a2cf71ceff00bed5b9f31ded.png)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
在工程管理领域,专业工程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涵盖了项目计划、组织、执行和监控等方面,旨在帮助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并实现预定目标。
专业工程管理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
在实务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施工管理涉及到施工项目的各个方面,如人员组织、施工进度控制、材料供应管理等。
施工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成本和进度,并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管理需要具备深入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施工现场情况。
除了专业工程管理和实务建筑工程外,工程管理还包括其他专业领域,如工程造价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
这些领域都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专业工程管理和实务建筑工程在工程管理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工程项目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专业工程管理和实务建筑工程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管理挑战。
19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环境电气设备选型
![19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环境电气设备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7d276c656529647d2628521e.png)
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环境电气设备选型上篇《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的田野调查》留下了一个疑问,在一个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厂房内,看到电气设备的型号为Exde ⅡB T4,由于该防爆区域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和粉尘,选型时则应同时满足两者的要求,GB50058在第105页也指出“其防爆标志同时包括气体和粉尘的防爆标识”,所以这个设备的选型明显不含有粉尘的相关防爆标识,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这个区域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存在明显的不合规。
那到底合不合规呢?我带着理论走到现场发现了问题,那我就应该带着问题回到理论,我认为这应算是一个正确的学习路径。
标准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防爆技术和防爆措施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爆炸性气体环境,无论是煤矿瓦斯气体环境,还是除此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都采用了防爆电气设备。
而我国第一项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标准于1990年颁布,即GB 12476.1—199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在GB 12476.1-1990基础上,国家又对标了一些国际先进标准,完善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标准,最终形成了GB 12476系列标准。
截至目前,该系列标准正式发布了10个部分,基本上形成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各防爆型式技术要求、特性参数试验方法、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标准体系。
(注:各个子标准不是同时修订实施,有些又是推荐标准,如GB/T 12476.3-2017)在修改采用IEC 60079-0:2007版的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该标准与2011年8月1日实施)的第4章,设备分类一章中出现了Ⅲ类电气设备,Ⅲ类电气设备可再分类:ⅢA 类为可燃性飞絮环境用;ⅢB类为非导电性粉尘环境用;ⅢC类为导电性粉尘环境用。
2013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B 12476.1—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修改采用IEC 61241-0:2004版,新版国标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物质燃烧必须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有可燃物质和空气混合成一定的浓度,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助燃剂,三者缺一不可。
在无机盐的生产、贮藏和输送中,要有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在生产车间里要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操作箱、防爆操作柱、防爆磁力启动器、防爆灯。
在贮藏的仓库中要装防爆灯、防爆开关等。
以避免点火源与粉尘直接接触,在输送的过程中要注意撞击、摩擦产生静电等因素。
1 粉尘爆炸的机理和特点粉尘爆炸首先是粉尘粒子从点燃源获得能量后(热传导、热辐射)表面受热,另外粉尘粒子获得能量后内外相继受热而产生熔融和气化迸发出炽热微小质子颗粒或火花,也形成粉尘的点火源。
而由于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能够充分接触,加之粉尘层的存在,故粉尘粒子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使粉尘粒子加速分解或气化,当与空气混合接触时即可形成气相点火,这样粉尘中既有气相也有固相,两相同时存在燃烧时更加剧烈。
当然,静电的积聚摩擦也形成点火源。
当粉尘浓度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时遇到点火源即可燃烧,在初始燃烧时,由于粉尘与空气混合较充分,粉尘即可爆炸,并以压力波的方式释放能量,所以常常把机械装置中的粉尘吹出来,把地面上的粉尘层吹起,形成了飞扬的粉尘云。
这些粉尘云再被初始的爆炸的灼热残余物瞬间再次点燃,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同时可产生空气湍流。
这次爆炸由于把大量的沉积的粉尘再次吹起,其爆炸的威力比初始爆炸大得多。
粉尘的爆炸受到点火源的形成、最小点火能量和粉尘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粉尘爆炸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及温度组别的确定粉尘种类繁多,但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炸性粉尘和可燃性粉尘。
2.1 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爆炸危险场所是根据爆炸性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度和持续时间而划分的。
根据我国标准GB12476.1-90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11区(见表1)。
表1 危险场所的划分危险场所10区11区爆炸性粉尘DTDT可燃性粉尘导电性粉尘DTDT非导电性粉尘DTDP注:DT—尘密型;DP—防尘型温度组别是根据爆炸性和可燃性粉尘的粉尘云的点燃温度和高温表面堆积粉尘层的点燃温度而确定的。
根据IEC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该粉尘云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温度的2/3,防爆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粉尘层的粉尘闷燃温度75K,而粉尘闷燃温度在5mm的厚度测定的随着粉尘层厚度的加厚而温度随之增加。
为了安全则进一步降低设备表面的温度,粉尘层在金属外壳表面的厚度不应超过5mm,应经常擦洗,见表2。
表2 温度组别的确定温度级别点燃温度/℃T11T≥270T12270≥T≥200T13200≥T≥150注:确定粉尘温度组别时应取粉尘云的点燃温度和粉尘层的点燃温度两者之中的低值。
3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要求3.1 防止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壳内根据国家标准GB12476.1-90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可按外壳接合面的形式制成平面式、止口式、密封式、螺纹式、圆筒式、曲路式以及几种方式的组合。
按限制粉尘进入壳内的能力来分为两类。
一类是尘密外壳:外壳的结构设计成隔尘结构,粉尘不能进入,外壳的防外物能力为6级;另一类是防尘外壳:不能完全防止粉尘进入,但进入量不足以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外壳防外物能力为5级。
按GB4203-93准试验,判定合格标准:“尘密外壳”壳内无可见粉尘,“防尘外壳”壳内可见微量粉尘,但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电气设备材料的选择防尘外壳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紧固接合面时受力破裂或变形,这就要求有一定的厚度,否则达不到密封要求。
因此材质可采用金属(如铸铁、钢、铜等),若用铝合金时一定要控制含镁量在0.5%(质量比)以下。
若体积小于2L时,可采用塑料材料制造外壳,普通塑料强度不够,热稳定性也不好,不能满足要求,用工程塑料,也要注意其厚度,以增加强度,同时为了防止静电的积聚,其表面电阻应小于109Ω,紧固螺孔应有金属的埋封件。
3.3 电气设备的外观要求粉尘防爆外壳上应铸造Ex永久性标志,以警示人们该设备是防爆设备,不能随意拆卸。
设备上还要设有铭牌,明确标出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防爆标志及防爆合格证号,还要有“断电源后开盖”的警告牌,内外接地标志等,以确保生产及人身的安全。
4 粉尘外壳允许最高表温度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限制粉尘外壳最高表面温度的形成,尽管用了“尘密”或“防尘”外壳的设备,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避免电弧火花直接点燃粉尘,但电气元件发热是不可避免的。
必须限制该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值范围,就能保证其安全性。
当然这就取决于粉尘的种类和粉尘的点燃温度及安全系数,因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点燃温度,因此要求限制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范围也不同。
现将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值列于表3。
表3 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温度测量点燃温度/℃允许最高表面温度/℃未过负荷时有认可的过负荷T11T≥270215190T12270≥T≥200160145T13200≥T≥150120110所以在安装、使用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时,尽可能减少粉尘泄漏与飞扬,以使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减少粉尘层的积聚,并经常清扫以降低闷燃温度,这些都是降低电气设备表面温度的有效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要打开设备外壳,必须使内部元件温度低于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否则须在外壳上设警告牌,加以明示,以防元件表面高温引起点燃爆炸。
当然,对其它可能出现的火花、电弧、高温等因素,仍要采取措施,以降低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5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如何选型首先识别粉尘防瀑的标志是DIP,类别为DT(DP),温度组别为T11—T13。
然后根据使用场所及温度来选型,在正常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粉尘云或粉尘层的爆炸性和可燃性物质,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这种环境就必须选择“尘密型”的外壳,以使粉尘不得进入壳内。
因为壳内电气元件有可能产生电弧、火花点燃粉尘而形成爆炸。
当非导电性的哪怕是可燃性物质,用在无粉尘云和粉尘层出现的场所,就可选择“防尘型”的外壳。
而温度组别的确定就要按2.2的原则来确定了。
比如:铝粉末,其点燃温度是230℃,经计算后再加安全系数,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只能选择T12。
所以说,铝粉车间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就应选择DIP DT T12。
防爆电气设备确定后,安装和使用也是防止粉尘爆炸的重要一环,一定要按安装规范要求的有关条款去执行,才能保证防爆电气设备起到防爆作用。
相关文章·防爆操作柱系列·BZC53系列防爆防腐操作柱介绍·防火防爆安全技术·BZC51-系列防爆操作柱详述怎样对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作者:章福昌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数: 52 更新日期:2011年02月10日防爆电气设备大量应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笔者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许多问题,而相当一部分消防监督人员在如何判定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爆炸危险环境要求这个问题上又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得当的方法。
因此,笔者试图给出一个对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的方法。
一、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否满足爆炸危险环境安全要求作出判断1、明确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环境的区域等级,其判定的方法是:(1)正常情况下,环境中爆炸性混合物是否连续或短时间频繁产生或长时间存在,若气体环境即为0级区域,粉尘环境即为10级区域。
(2)正常情况下环境中爆炸性混合物是否有可能出现。
若可能出现,气体环境即为1级区域,粉尘环境即为11级区域.(3)正常情况下环境中爆炸性气体(包括蒸气、薄雾)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该环境即为2级区域。
上述不同等级的区域外一定范围依据规定可降低一级考虑。
2、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根据电气设备类别及环境的区域等级,查阅有关电气防爆结构选型表判定该设备的防爆类型选择是否得当,例如在1区固定安装的照明灯具,查阅灯具防爆结构造型表后,得知仅可选用隔爆性(d)。
粉尘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除可燃性非导电性粉尘和可燃纤维的11区环境采用防尘结构(标志D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其他10区及11区环境均采用尘密结构(标志DT)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3、明确环境中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名称,并查出这些物质的级、组别,从而判定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组别。
对于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由于其爆炸极限、燃点、传爆间隙等各不相同,判定其选型时应先分析各种物质的引燃温度、传爆间隙等,再把各自的引燃温度、传爆间隙,由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据最低的引燃温度、传爆间隙来判定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组别是否选择正确。
例如:存放乙醇和乙醚的仓库,乙醇和乙醚的级、组别可查得:乙醇:ⅡA级T2组;乙醚:ⅡB级T4组。
所以当采用隔爆型电气设备时,应是dⅡBT4或防爆性能比其更好的防爆电气。
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则只需查出其引燃温度组别,再根据所采用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DP或DT)的温升,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二、爆炸性环境的电气线路爆炸性环境的电气线路不能采用明敷绝缘导线的办法,其配线方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注:O表示运用;△表示尽是避免使用;×表示不适用。
无论是导线还是电缆,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线路的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级。
三、接地爆炸性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外壳、固定架、电线管、电缆的金属护套等非带电裸露金属部件均应接地。
四、注意事项1、敷设线路时,应尽量沿危险性小的区域敷设。
2、对于防爆灯具,当灯泡坏损时:(1)必须在断电的条件下更换灯泡。
(2)新更换的灯泡功率绝对不允许大于铭牌上标定的设计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