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0e3445ba0d4a7303763a96.png)
16周: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对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进度安排作出评价,对是否开题作出决定):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电力供应及工业、民用供热所需燃料绝大部分来自煤炭。中国地域辽阔,煤种繁多,为消耗地方劣质煤炭,为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低的污染排放,急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具有综合的社会效益。
2、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
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践,该类锅炉(尤其是75吨/时等级)暴露出一些问题,运行状况普遍不佳,表现如下: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何心良,我国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探讨(工业锅炉研 究所, 200126)
[2]樊泉桂,阎维平、锅炉原理、:中国电力、2004
[3]林宗虎,徐通模、实用锅炉手册、:化学工业、1999
[4]童有武,孝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实用手册、:地震、1999
[5]朱全利、锅炉设备及系统、:中国电力、2006
[6]弘睿、工业锅炉技术标准规应用大全、:中国建筑工业、2000
[7]俊凯,幼庭、锅炉原理及计算、第3版、:科学、2003
[8]钦新,我国工业锅炉未来发展分析【J】.工业锅炉,2007(1)1-9
[9]MA Su-xia,LI Hong-ge,Static Behaviors and Optimization Operation Techniques Fo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24, China
锅炉给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锅炉给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8195f51ed9ad51f11df24e.png)
文献综述一.前言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重点能源工业之一。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得很快。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是典型的过程控制对象,它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整个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
在实际应用中,单元机组若干重要参数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整定,变成了自动控制中最主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任务。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电站锅炉应用最早、最成熟的经典控制方案。
而全程给水控制方案是针对单元机组从锅炉上水到机组满负荷运行的过程中实现锅炉给水的全程自动控制提出的,是集程序控制、保护和自动调节于一体的综台调节系统。
二.主题锅炉全程给水控制系统,是指机组在启停过程、正常运行和负荷变化种均能实现锅炉给水的自动控制。
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投运,全程给水控制又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
包括控制系统的单、三冲量切换,给水大、小阀的自动切换,给水泵的自动并列、自动切换,备用泵的自动联启、投运等。
这样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就形成非常复杂、庞大的综合控制系统,结合了给水系统的自动、顺控、保护等多种功能。
锅炉全程给水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辅机的损耗。
1.300MW机组的给水系统示意图:图1:给水系统示意图由图1可知,给水系统中,给水泵包括两台电动泵,一台汽泵。
每台电动泵容量为50%MCR(最大额定流量),汽动泵容量为100%MCR。
2.经典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两种控制方案。
一是两段式给水控制方案,采用变速给水泵控制给水母管压力,给水调节阀控制汽包水位。
这一方案将两个控制系统从热力系统上分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不利于机组的经济运行和给水泵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不能适应较大的负荷变化。
二是一段式给水控制方案,是采用变速给水泵控制汽包水位,给水调节阀控制给水母管压力。
开题报告 热电厂220th煤粉锅炉设计
![开题报告 热电厂220th煤粉锅炉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db6fb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72.png)
题目: 兰州二热电厂 220t/h 煤粉锅炉设计
学 院: 轻工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 级: 2 班 姓 名: 崔利婷 学 号: XX 指导教师: XX
20XX 年 3 月 23 日
一、选题背景
1、题目来源: 目前,燃煤锅炉在工业生产或热力发电厂中的使用很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也更为重要,因此在如何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降低其造价,增长其使用寿 命,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现今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种大量使用煤炭的 方式,造成了大量的 NOX 排入大气中,使大气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是氮氧化物(NOx)、 硫氧化物的污染,已成为锅炉发展和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通过对燃煤锅炉的设计 进一步了解锅炉以提高其性能。 2、煤粉锅炉简介: 燃煤经制粉设备干燥、磨制成煤粉,并用热风或磨煤乏气将煤粉通过燃烧器送 入炉膛,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的锅炉。 煤粉炉是指以煤粉为燃料的悬燃炉。它的 炉膛是用水冷壁炉墙围成的大空间,磨碎的煤粉(颗粒直径约为 0.05-0.1mm)和空 气经喷燃器混合后,喷入炉膛燃烧。煤粉的燃烧分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燃烧阶段和 燃尽阶段。与此相对应,炉膛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喷燃器出口附近为着火区,出 口的上方为燃烧区,燃烧区之上部一直到炉膛出口为燃尽区。适用的煤种多,既可 烧中、次煤或低热值低煤,也可烧粘结性较强的煤,是现代燃煤锅炉的主要形式, 特别适合于发电厂的大型锅炉,容量较大(D≥35t/h)的工业锅炉也常常采用。煤 粉炉需要配备磨煤设备和相应的除尘装置,燃烧工况的组织比较复杂,影响燃烧稳 定性的因素较多。煤粉炉的飞灰量高达 80-90%,需配备高效除尘装置。 3、应用性: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电是由燃煤电站生产的,各种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煤粉 (即粉状燃料),在电站锅炉中用来产生蒸汽开动蒸汽轮机。 4、先进性: 煤粉锅炉热壁稳燃带,是将稳燃带即耐火材料敷设区域。设置在燃烧器下部非燃 烧反应区域,即冷灰斗区域。敷设的范围视煤种而定。这样使水冷壁变成热壁,有利 于稳定燃烧。由于该区域没有煤粉,温度较低,为非蒸发区,因此不会产生将稳燃带即 耐火材料敷设区域。设置在燃烧器下部非燃烧反应区域,即冷灰斗区域。敷设的范 围视煤种而定。这样使水冷壁变成热壁,有利于稳定燃烧。由于该区域没有煤粉, 温度较低,为非蒸发区,因此不会产生结焦,不会使热蒸汽超温或导致过热蒸汽管 爆管。这样既保证低挥发份煤或低热值煤的稳定燃烧,又保证炉膛不结焦,运行安 全、可靠。 它具有带有风膜冷却的圆管或方管的煤粉主燃烧器和装在其内部的点火燃烧器 组成,点火燃烧器具有多孔介质小油枪和一次煤粉燃烧室,一次煤粉燃烧室上设有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87ed2bf61fb7360a4c651a.png)
重点解决的问题
主要内容:
1、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2、基于单片机设计总体方案,进行PID控制规律的选用与数字化。
3、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输入信号接口电路、外围电路等。
4、软件设计,包括初始化及主程序、控制程序、A/D和D/A转换程序及其他处理程序。
5利用PROTUES仿真。
重点解决的问题:
锅炉是我国工业生产和生活上应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热力设备,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其产物蒸汽不但可以作为蒸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驱动设备的动力源。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是锅炉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已成为保证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锅炉往往负荷变化大,起停频繁,依靠人工操作很难保证其安全、稳定地在经济工况下长期运行。温度过高,会使蒸汽带水过多,汽水分离差,使后续的过热器管壁结垢,影响了生产安全;温度过低又将破坏部分水冷壁的水循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从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工业过程对锅炉控制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在锅炉运行中,保证过热蒸汽的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成论文的初稿;
修改、完善毕业设计并送指导老师审阅;
完成论文的PPT文件,准备毕业答辩。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同学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设计意图和课题意义清
楚明确,设计了初步的研究方案,预见了难点和关键问题,并拟定了工作计划,
为开题做了充分准备。目前已达到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1、了解锅炉过热蒸汽的工艺过程,对被控对象进行分析,设计控制方案。
家用热锅炉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家用热锅炉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2732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a.png)
要实现单片机对炉温的控制,首先要对温度进行采样,然后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返回给单片机。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配处理器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构成多点温度测控系统,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按9位二进制数字)给单片机处理,且在同一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传感器芯片,它具有三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55~+125℃,可编程为9~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其工作电源既可在远端引入,业可采用寄生电源方式产生,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到三根或者两根线上,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多个DS18B20通信,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从而可以看出DS18B20可以非常方便的被用于远距离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电炉温度控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模拟PID、数字PID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展到智能控制,每一步都使控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随着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优化算法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完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优化算法被提出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出现,其优越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在目前的研究中,只有几种基本的和改进的优化算法在炉温优化设定中应用。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将会有更多先进的优化算法应用于炉温的优化设定。智能控制的优越性、有效性已经无法被取代,它已经成为现在控制技术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并且可以与其他多种控制方法进行结合,在炉温控制中,主要是采用智能控制方法或智能控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控制也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智能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加热炉控制方法的一种趋势!
锅炉 开题报告
![锅炉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cf440810a6f524ccbf8530.png)
3、课题的预期成果
确定锅炉的各结构的尺寸,对各部分进行任务计算,结果满足需求且能有高的锅炉效率,以节约燃料消耗。
4、开展课题研究拟搜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备的支撑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洪杰.空冷式换热器[R].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2006
[2]马义伟.国外空气冷却器近况.化工炼油机械通讯:1978
江 苏 大 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情况
课题
情况
课题名称
29WM热水锅炉热力计算
课题来源
自选
开题时间
2015.3
计划完成时间
2015.6
课题承担人(学生)情况
学生姓名
张慧敏
性别
女
在读学历
本科
入学时间
2011.9
毕业时间
2015.6
所学专业
电厂热能工程
流化床锅炉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流化床锅炉设计开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f253e8f8c75fbfc77db2f1.png)
能源与环境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130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拟用设计题目 130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预计结果设计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对其在脱硫工况下空气及燃烧产物的体积和焓的给水、锅炉整体热平衡及燃料和石灰石消耗量计算、炉膛膜式水冷壁和炉膛汽冷屏传热系数计算、炉膛热力计算、汽冷旋风筒热力计算、汽冷旋风筒烟气阻力计算以及炉膛和回料器配风装置阻力计算。
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一、可行性研究1、循环流化床概况1)课题研究背景能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化石能源(主要是煤和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大气烟气、酸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5%,目前每年煤炭消耗量约13亿吨,其中84%通过直接燃烧而被利用。
由于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燃煤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60年开始,可以实现低温高效燃烧各种燃料,特识是低质和高硫煤,并可在燃烧过程中控制SO和NO化物的排放清洁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代表了新一代高效低污染煤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
2)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形式,例如Lurgi型、FW型等五种最具有代表性。
大型化是当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起步较早,投入资金大等原因,无论是锅炉本体的大型化,还是配套设备,都已能满足客户想需求,并已从工业锅炉发展到电站锅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蒸发量已由最初的每小时几十吨发展到现在的每小时几百吨乃至上千吨,并已从过夜锅炉发展到电站锅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工业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工业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a015b4561252d381eb6e22.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工业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2月26日”或“2004-02-26”。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温度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量之一, 也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主要参数。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温度测量系统是许多生产企业必备的基本装置,特别是电热,热处理,电炉冶炼,炉衬耐火材料等行业更是广泛而普遍的使用,为了确保其温度示值准确可靠,对测温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计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计量测试中心经常的工作项目之一,研讨计量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自然成为我们的课题,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就炉温测量系统的计量检测作简单的探讨。
在热处理行业中, 工业锅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对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大多数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系统本身的温度控制能力,要加强系统本身的非线性与多变量性的整合能力,改善温度控制与变化的不足,提高非线性的时变参数,提高工作环境的随机性,避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
而且还要实现常规的数学工具的技术,利用计算模型确立一种温度的控制与调节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较好的PID 环境背景下,参数制定的条件必须要发展凑效,而且PID 参数的规模必须要经验丰富有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现有的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与标准了。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f45d31af45b307e87197a9.png)
给水泵驱动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热经济性的高低。从国际上看,以英、法、德、意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倾向于采用电动方式。原因是:他们生产的小汽机内效率几乎相等于电能传递效率和主机低压缸内效率的乘积,电动驱动方式的综合投资要比汽动驱动低得多。而美、日、前苏联则认为他们生产的小汽机内效率高,并大于电能传递效率和主机低压缸内效率的乘积,故认为汽动驱动方式优于电动驱动方式。我国由于引进美国技术而多采用小汽机驱动方案。实际上,由于国产小汽机的内效率较主机低压缸内效率低得多,其经济性需作进一步论证[3]。
根据《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DL5060-2011)中的要求并结合现在国内电厂的实际配置情况,得出国内300MW机组常规的给水泵配置方案(单元方案)如下[7-9]:
(1)2台50%汽泵+ 1台50%调速电泵;
开题报告(基于PLC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PLC锅炉温度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f9d69d5ad51f01dc381f10d.png)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PLC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教师命题课题类型BX 指导教师金楠学生姓名杨宗豪学号201042067 专业自动化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工业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业控制系统是工业技术的重要项目,而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更是工业控制系统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已经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调研资料准备PLC的快速发展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 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电热锅炉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可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无污染,运行安全可靠,供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是理想的节能环保的供暖设备。
加上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电热锅炉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用水中应用越来越普及。
电热锅炉目前主要用于供暖和提供生活用水。
主要是控制水的温度,保证恒温供水。
因此在工业控制中锅炉的温度控制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环节。
二设计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以锅炉为被控对象,以锅炉出口水温为主被控参数,以炉膛内水温为副被控参数,以加热炉电阻丝电压为控制参数,以PLC为控制器,构成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采用PID算法,运用PLC梯形图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实现锅炉温度的自动控制。
是工业锅炉温度控制系统更加稳定,使控制系统更加准确。
三设计要求1.熟悉课题,明确本课题的任务与要求。
2.收集查询与本课题有关系的文献资料,写出开题报告书。
130t_h煤粉锅炉设计毕业设计开题-热能与动力工程
![130t_h煤粉锅炉设计毕业设计开题-热能与动力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340a36aa00b52acec7cae8.png)
130t/h煤粉锅炉设计开题报告性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自1996年起,我国发电及发电装机容量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技术还欠发达,能源短缺。
决定了我国电力建设的总方针:优先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加快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重点是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开发与节约并重,高度重视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但是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
火力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在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其中煤电在总火电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九五”期间,煤电在火力发电中的比重更上升到95%以上,油电的比重则不到5%,气电的比重微乎其微。
预计在今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发电能源结构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但以煤电为主的大格局不会改变。
我国要在21世纪前20年进行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总值翻两番,电力的发展必须与这个总目标相适应。
21世纪前20年,电力建设和改造的规模将达到9亿KVA以上,需要建设的输变电工程220KV及以上达40km 左右,变电总量达16KVA以上。
到2020年相应需要的发电用煤炭在18亿t以上,需天然气400亿㎡,为此机械制造行业要提供相应规模的发电、输变电设备。
综上所述,煤电在我国发电各组成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影响最深,涉及领域最广,显而易见,作为电厂三大主机之一的锅炉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工业锅炉的基本情况锅炉分布分布情况:华北 24万蒸吨,占24%;东北 25万蒸吨,占25%;华东 18.75万蒸吨,占 19%;巾南 14.4万蒸吨;西北 9.93万蒸吨;西南 6.3万蒸吨;中南西北西南合占31%。
热水锅炉主要集中在“三北”严寒地区,占全国的 93%(952万)MW锅炉容量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工业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锅炉本体设计开题报告
![锅炉本体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c484130b4e767f5acfce8a.png)
毕业设计的内容:
毕业设计的意义:
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新能源将重点解决局部地区用电紧张,不能作为基础负荷使用,只能解决民用级别的用电,火力发电仍然当今发电力发展的主力军,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有部分核电机组,但是火电仍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这个也是由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特点决定的。超超临界技术己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超超临界机组也已批量投运,取得了良好的运行业绩,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因此,超超临界机组将是我国清洁煤发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解决电力短缺、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最现实、最有效途径。
[7]谢剑晓.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安全运行分析[J].锅炉技术,2009年9月,第40卷第5期.
[8]裴智山郑伟.浅谈锅炉炉膛结渣原因及处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3期.
[9]车东光年少华.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传热特性和温度偏差[J].锅炉制造,2006年5月,第2期.
[10]张玉俊任太和景江峰赵军.螺旋鳍片省煤器与H型省煤器的应用分析[N],电力学报,2011年8月,第26卷第4期.
[4]闫甲鹏.超临界锅炉与600KW超超临界锅炉结构定量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5]周保东王桂玲.声波吹灰器和蒸汽吹灰器的经济性比较[J].锅炉制造,2010年1月,第1期.
[6]岳峻峰梁绍华宁新宇邹磊秦鹏张恩先黄磊.600MW超超临界锅炉墙式切圆燃烧系统的特点及性能分析[N].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8月,第31卷第8期.
实际煤种与设计煤种偏差很大是造成炉膛结渣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燃烧器附近区域热负荷或溶剂热负荷偏高,火焰中心的偏移,送风机出力不足,煤粉细度变大,一次风速偏高的问题都是造成结渣的原因。为了解决结渣问题的措施:适当降低一次风速,增大炉内的过量空气系数,调整燃烧器各层之间的分配方式才去缩腰型的配风方式,根据煤质变化调节热风温度,也可适当掺烧灰熔点较高的煤,严格进行吹灰清扫。[8]
工业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工业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e160df7cd184254a3535c2.png)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工业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专业自动化专业方向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研室1、开题依据* 1.1、背景燃烧控制系统是电厂锅炉主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目前大部分电厂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仍然采用PID控制。
燃烧控制系统由主蒸汽压力控制和燃烧率控制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其中燃烧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风量控制、引风量控制构成,各个子控制系统分别不同测量、控制手段来保证经济燃烧和安全燃烧。
PLC技术因为其控制比较方便,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采用内部编程进行对电路的控制,如果需要改进,只需要对其内部的程序重新写入就可以实现新的控制要求。
控制PLC就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块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它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的末期,最初只具备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主要用来取代继电接触控制器。
在它诞生不久就显示了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继研制成了各自的PLC它的技术同时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猛的发展。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将PLC计算机化,采用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存储器,将逻辑控制,模拟控制,数字运算和通信功能融化为一体,增强PLC与个人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功能和应用上的相互渗透力,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极大的拓展了PLC的应用环境和加强了市场的竟争力。
当今,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促使PLC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它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了。
由于它是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和它的相关产品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控制任务,功能十分的强大,是目前工业系统中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word完整版)基于S7-400PCS7锅炉温度控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word完整版)基于S7-400PCS7锅炉温度控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60cd4465ce050877321308.png)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院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1电气2
姓 名
学 号
题 目
基于S7—400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题目类型
工程性应用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在我国,工业锅炉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运行状态。为此对工业锅炉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工业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非线性和强耦合的动态对象,有着多个调节参数和被调参数,还存在着扰动参数。当改变其中任一个调节量时,会影响到其他几个被调量。因此,理想的锅炉自动调节系统应该采用多变量解耦系统。本文根据提供的工艺流程,通过分析其对象动态特性,并考虑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设计了一套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设 计
领 导
小 组
审 核
意 见
院(公章)___________
年 月 日
3.工作流程:
(1)收集资料并了解课题,明确此次毕业设计的大体思路
(2)草拟目录,提纲,完成绪论和原理概述
(3)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及调试
(4)完善毕业设计
三、毕业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3。6—3.9 查阅、收集毕业设计有关资料
3.10—3。26理论分析、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3。27—3.31 进行实验装置及设计研究
4。1—4。11 进行实验内容的分析
4。12-4。18 进行实验检测结果的研究及对测出数据的处理
4.19—5。2 编制设计说明书、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5。3-5。9 修改毕业论文,补遗定稿
5。10-5.16 交毕业论文电子稿和打印稿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开题报告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39af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6.png)
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开题报告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燃煤电站锅炉是发电厂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发电效率、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燃煤电站锅炉的设计展开讨论,旨在探索如何提高燃煤电站锅炉的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背景目前,燃煤电站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然而,燃煤电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燃煤电站锅炉的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关键技术1. 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燃煤电站锅炉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可以提高燃煤电站的效率,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目前,常用的燃烧技术有燃烧控制、燃烧稳定性、燃烧器设计等。
燃烧控制可以通过控制燃烧温度、燃烧速率等参数,实现燃烧过程的优化。
燃烧稳定性是指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能。
燃烧器设计则是通过优化燃烧器结构和燃烧器喷嘴的形状,提高燃烧效率。
2. 烟气净化技术烟气净化技术是燃煤电站锅炉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烟气净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烟气净化技术有除尘器、脱硫器、脱硝器等。
除尘器主要通过过滤、静电吸附等方式,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
脱硫器则通过化学吸收等方式,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脱硝器则通过催化剂等方式,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四、燃煤电站锅炉设计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燃煤电站锅炉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燃煤电站的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燃煤电站锅炉的效率相对较低,如何提高锅炉的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此外,燃煤电站锅炉的运行成本较高,如何降低运行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展望未来,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首先,燃煤电站锅炉将采用更加先进的燃烧技术,如超临界燃烧技术、燃烧再生技术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十五周: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锅炉作为能源转换和消耗的设备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锅炉工业的发展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自动控制技术在工程和科学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外研究锅炉的设计,常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进行设计,通过架设一些虚拟的管道和设备,来模拟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情景,通过研究实验数据,从而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修改意见,促进设计工作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在节省材料和时间的条件下,安全的进行设计,清晰明了的观察进程中的每一个参数, 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改进,大大加快了锅炉设计和改进过程,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价值。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25MW电厂锅炉热力计算及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崔Fra bibliotek光专业班级
热能-2班
学号
1016102041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一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在学校四年的刻苦学习,让我彻底地明白了热电厂中主要设备的构成、安装和工作原理。但是作为一名毕业生,我们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社会需要看来,企业需要的是一名能迅速投入生产、设计、运行的高技术人才,绝不是一名只知道死记硬背的大学生。我们只有通过一次全面的,综合性的设计,才能将自己这四年的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书库中的书籍、网络资源和指导老师给予的资料,结合自己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和生产实习中的经验。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丁立新主编,《电厂锅炉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叶江明主编,《电厂锅炉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郑体宽主编,《热力发电厂》,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是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的能源产量还是很低,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我国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把节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水平较低,有很大的节能潜能。
李加护等,《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第一~四周:进行生产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
第五、六周:阅读外国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文献,进行翻译练习,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 七周 :确定出锅炉热力计算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
第八~十一周:设计燃料计算程序,热平衡计算程序,炉膛热力计算程序,锅炉管束热力计算程序,设计省煤器热力计算程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