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音乐应用论文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摘要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
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
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documentary ——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type;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作用纪录片是视听艺术的结合体。
当前,许多纪录片创作者对角度、取景、构图、用光、色彩、镜头运动等视觉艺术部分比较讲究,对听觉艺术部分的着力点还只是放在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方面,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则认识不足。
笔者认为,要增强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就必须将音乐作为纪录片听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来对待,充分发挥音乐在深化作品主题、拓展内容、渲染气氛、表情达意、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完善叙事、体现节奏等方面的作用,以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
一、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音乐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和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能起到很大作用。
就大多数纪录片而言,若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音乐与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一样,应该成为听觉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纪录片中,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既能影响观众的听觉感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作品的主题,把纪录片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并以此来结构和连结各个表现元素。
2015年,由绍兴台制作,最终获取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自然类纪录片一等奖的《越地茶韵》,就是一部在作品中成功融入音乐元素的典范。
绍兴是茶叶的故乡,该地种茶、制茶、饮茶已有2000年历史。
《越地茶韵》作为绍兴历史上第一部以茶叶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追溯了绍兴的产茶史,第二部分介绍了绍兴出产优质茶叶的特殊自然条件,第三部分展示了绍兴茶叶顽强的生命力,第四部分反映了绍兴茶叶与人的关系,第五部分剖析了茶叶与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关系。
这五个部分,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生动地诠释了绍兴独有的茶文化。
在这部纪录片中,创作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如书法描绘、器乐演奏、女声独唱、舞蹈展示等,串起了绍兴茶叶的历史脉络。
片中从开头到结尾,分别以笛子、二胡、古筝和琵琶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一系列民乐为主题,展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备受观众喜爱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以中国各地美食为主线,展示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美食风味。
而这部电视纪录片的背景音乐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填补画面上的空白,更是为了加强节目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使观众更加沉浸在节目内容中,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作用之一是加强节目的情感表达。
通过选择恰到好处的音乐配合画面,可以更好地表达节目所要传达的情感,比如在展示中国各地美食的时候,选择欢快愉悦的背景音乐会使观众感受到节目的轻松愉快,增加观赏的乐趣;而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时候,使用舒缓悠扬的音乐则能够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和情感的温暖,进一步让观众深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背景音乐的选择和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节目所要传达的情感,使观众更容易被内容所吸引,感同身受。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作用还表现在营造氛围。
在画面切换和内容展示的过程中,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来配合,可以使整个节目的氛围更加饱满和丰富。
比如在展示南方的美食时,选择轻快活泼的南方音乐,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南方的热情和欢快;而在展示北方的美食时,则可以选择雄浑豪迈的民族音乐,来展现北方的豪情和粗犷。
通过背景音乐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美食风味,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在节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加强节目的情感表达,营造氛围,引导观众情感,还能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节目所要传达的内容。
通过对背景音乐的精心选择和运用,可以使节目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了观赏性和欣赏度。
相信在未来的创作中,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团队会更加注重背景音乐的选取和运用,使节目的品质不断提高,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美食的魅力。
试论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56试论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陈媛珣(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510030)摘要:声音的出现为纪录片的许多变化带来了技术潜力。
纪录片是电影和电视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使用真实的原始内容作为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材料。
为了重现现实世界,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声音干预。
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纪录片中声音的参与与电影的整体发展相同,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叙事和审美元素。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画面一、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一)客观的音乐表达真实在电视纪录片中,来自录音机的口语和录制人的口语被称为同一语言,与事件相关的动作音,自然音和环境音被统称为同一时期的声音。
音乐统称为同步音乐。
在传统的电视理论中,声音似乎是一种“效果”。
故事的功能常常被忽视。
在同期声音中,口语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并以同期声音显示。
[1]当代语言中出现的对话和直接对话显然以口头语言形式出现。
但是,同一时期的声音中出现的某些口头语言则更为复杂。
关于声源,尽管不是来自录音机和录音机,但是两者之间,尤其是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将这部分口语选择性地包含在同一语音中之后,它还显示了特定故事的特征。
例如,湖北电视台的《白手起家》是一部具有全时声音结构的电影的罕见例子。
[2]在电影中,客栈和By 反复出现在电视上观看音乐,执行故事的功能。
(二)主观的音乐表达真实主观音乐通常是指纪录片中音乐和声音的主观使用。
通常,它是创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一种表达,可以用来描绘角色,营造情感氛围或完成作品主题的表达。
在主观意识的表达中,不仅主观音乐的声音被暴露,而且被隐含地表达。
创作的主题是借用和说话,屏幕上出现的是事物的实际客观形象,留下了使观众思考的幻象和幻觉,而观众则是瞬间延续的整体图景以及联想和想象力的片段。
补语。
这是一种“无痕迹”技术,其中主流意识隐藏在图像的后面而不是图像的上面。
[3]另一方面,从文档本身的角度来看,主张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属性。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毕业/2/view-12173283.htm在记录片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丰富表情性和多角度的表现功能,在纪录片整体气氛的渲染,画面时空的转换和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恰当的音乐运用可以有效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对纪录片整体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可以说,音乐在纪录片中是作为剧作结构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内纪录片定义;客观音乐;主观音乐;音乐运用;发展态势前言纪录片是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复原和再现,它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画面。
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能够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概念,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运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当今社会的大形势下,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纪录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音乐也是值得研究的。
本片论文着重对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做主要分析。
一、纪录片的概念(一)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愿,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二)纪录片的表现元素画面,就是在纪录片拍摄时过程中,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的图像。
纪录片作品中,把一系列的镜头根据导演的思维加以组织编排,最终形成观众看到的纪录片作品。
音乐、音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响包括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同画面一同录制的同期声,如人说话声,自然音响,能够真实地表达环境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特征。
音乐是指在纪录片后期编排中被加入的主观背景音乐和以画面中人或物为声源所发出的音乐。
解说词,是纪录片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是纪录片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与画面配合,对话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做进一步的解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视听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电视记录片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知中展开的。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旅游纪录片,诠释了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和人文风俗。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使观众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整部片子的氛围。
首先,背景音乐在该片中能够塑造出不同地区的特色。
在四川火锅的片段中,配乐选用了快节奏的川剧背景,将四川的雄浑豪迈和活泼风格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吴哥窟的片段中,背景音乐选用了具有浓郁柬埔寨风格的音乐,带领观众感受到了寺庙中深沉的宗教氛围。
因此,从背景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气氛。
其次,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能够强化画面的情感表达。
在画面之间的转换中,配乐可以在瞬间调整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更多地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
在一些小吃街的片段中,配乐采用了欢快的音乐,将美食的美味和繁华、人情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些乡村美食的片段中,配乐采用柔和的音乐,将农村的朴实和浓郁的乡情表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农家乐的生活方式。
最后,背景音乐能够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音乐在互联网时代的节目中更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
和画面相比,音乐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和记住。
如果没有背景音乐,电视纪录片只是简单地描述食物或文化,而配合音乐后,将会扩大观众的情感体验,并让他们感受到整部片子的生动和感性。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摘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在整个片段的播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背景音乐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它在提升视听体验、营造氛围情绪、增强故事表达力、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画面相互配合,背景音乐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整个片段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不同风格的音乐也能够为不同地区的故事情节增添特色,展示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整部纪录片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感和观赏性,使得中国美食和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作用,引言,背景音乐的概念,提升视听体验,营造氛围情绪,增强故事表达力,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背景音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配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工具,能够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所呈现的画面和故事。
背景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可以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情绪,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展示当地文化特色。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整部纪录片的重要性和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音乐与美食之间的奇妙互动,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2. 正文2.1 背景音乐的概念背景音乐是指在电视纪录片中用于衬托画面、加强情感表达和营造氛围的音乐。
它不仅可以制造视听效果,还可以使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展现的故事。
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背景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背景音乐能够提升视听体验,使得观众更容易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通过精心选择的音乐,整个片子的节奏更加流畅,画面更加生动,观众会感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纪录片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背景音乐还可以营造氛围情绪。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美食文化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韵味,背景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情绪的表达,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当地的特色与特点。
论音乐在音乐纪录片中的视觉呈现
论音乐在音乐纪录片中的视觉呈现摘要:音乐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题材,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观众。
其中,音乐的表现在影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和手段,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入、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本文通过对音乐纪录片中音乐的视觉呈现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其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对音乐和影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简介、音乐纪录片的视觉呈现方式、音乐与影像的互动、音乐纪录片的音效、结语。
关键词:音乐纪录片、视觉呈现、影像、音效、互动关系一、简介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通过电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和创意。
音乐纪录片作为音乐和电影的交叉领域,其表现形式和审美体验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而是需要兼顾视觉和听觉,通过视觉手段来深入挖掘音乐内涵。
因此,音乐在音乐纪录片中的视觉呈现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
二、音乐纪录片的视觉呈现方式音乐纪录片的视觉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后期制作中的特效、空间呈现、运动感与情感呈现等方式。
其中,特效的运用可以为音乐纪录片中的音乐、画面增加视觉冲击力;空间呈现则可以遵循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画面表现更加符合音乐节奏;运动感与情感呈现的方式,则可以将音乐中的情感转化为影像语言,营造出更具情感共鸣的影像表现。
三、音乐与影像的互动音乐与影像的互动是影片中音乐视觉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在视觉呈现中,影像可以呈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概念、情感和历史背景,而音乐则可以加强影像的表现力,并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四、音乐纪录片的音效音效在音乐纪录片中同样表现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对于音乐纪录片来说,音效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体验,精心制作的音效可以为影片中的画面添加更多的细节和情感表达,使其更具思想性和感染力。
五、结语音乐纪录片中的音乐视觉呈现不仅是音乐和影像的融合,更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1. 引言1.1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节目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加节目的表现力,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突出地域特色,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音乐的选取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观影体验,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节目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在电视纪录片中,《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利用了背景音乐的作用,通过精心选取适合场景的音乐,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中国美食画面。
背景音乐的存在让观众更能沉浸在节目中,体会到中国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背景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配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艺术表达,为整个节目增添了无限魅力。
1.2 《舌尖上的中国》对背景音乐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还通过胡军等知名音乐人的原创音乐,为节目增添了独特的表现力和情感。
这些原创音乐不仅旋律动人,更是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生动和感人的画面。
通过音乐的力量,节目成功引导着观众的情绪,使他们更加投入于故事和食物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对背景音乐的运用是极为成功的。
精心选取的音乐不仅突出了中国各地的地域特色,更是增加了整个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音乐在节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精心选取和运用,使节目更能深入人心,让观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2. 正文2.1 营造氛围和情感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背景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营造氛围和情感。
通过精心选择的背景音乐,观众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节目中,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
在节目中,背景音乐往往与所展示的食材、烹饪过程和食物的美味相得益彰。
当节目展示一道美食时,柔和的音乐会让观众感受到食物的诱人香气,仿佛能够闻到食材的芬芳。
而当节目展示食材的故事或者制作过程时,背景音乐则会带领观众进入故事情节,感受到食材背后的韵味和情感。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纪录片中,不同的片段之间常常需要
过渡,而背景音乐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承接前后的画面,以顺畅的方式衔接剧情,使整个纪录片的结构更加流畅。
背景音乐还可以为纪录片的不同章节和片段提供一个统一
的主题,使整个纪录片更具连贯性和完整感。
通过合理运用背景音乐,可以将纪录片的每
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整体的完整性。
背景音乐还可以用来加强对音响的视觉效果。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示食物和
烹饪过程为主要内容,观众无法通过嗅觉来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香气,而背景音乐可以通
过音乐的节奏和音调来传达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当展示一道美味的
菜肴时,背景音乐可以选择柔和而且美妙的音乐,以表达食物的鲜美和诱人,让观众有一
种仿佛置身于食物世界的感觉。
背景音乐还可以作为情感共鸣的媒介。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饮食文
化和美食,让观众对中国饮食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背景音乐可以通过音乐的情感表
达和音调的高低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
通
过音乐和影像的融合,可以让观众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和投入到纪录片中,增强观看体验。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增强纪录片的
氛围和情感表达,还可以承上启下,加强对音像的视觉效果,以及作为情感共鸣的媒介。
通过合理运用背景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论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特性——以自制纪录片《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为例
论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特性——以自制纪录片《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为例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着重于记录真实生活的影像艺术形式,音乐作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以自制纪录片《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为例,分析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特性。
1.音乐的情感表达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可以通过旋律、音色、速度等方面来表达情感。
在《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中,片中使用了轻快、欢快的音乐来表现家人们相聚时的愉悦和快乐。
例如在全家人一起吃顿大餐并聊天时,片中使用了一首节奏轻快、欢快的钢琴曲,为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注入了乐观轻松的情感氛围。
此外,在描写家人们分别时,片中使用了悲伤、内敛的音乐来表达思乡之情。
例如在父亲回他所在的城市时,片中使用了一首悠扬、深情的小提琴曲,表达了父亲离开家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音乐的意境营造音乐也可以通过节奏、调性、音色等方面来创造出适合的意境,以增强对观众情感的感染力,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中,片中使用了宁静、温馨的音乐来传递家庭的宁静、和谐氛围。
例如在妈妈煮饭做菜时,片中使用了一首轻柔、简约的音乐,为妈妈的慈爱形象增添了些许亲切感。
此外,在父亲到达工作地点时,片中使用了紧张、奔放的音乐来表现新的工作生活的初尝。
例如在父亲抵达公司时,片中使用了一首节奏紧凑、速度颇快的管弦乐曲,表达父亲面对新环境、挑战未知时的紧张感。
3.音乐的剪辑效果音乐也可以通过节奏、音效、音色等特性与视频内容相融合,形成剪辑特效,达到创造良好视听享受的效果。
在《一家人的两地生活》中,片中使用了音乐的剪辑效果来表达家人们在生活中的衔接与互动。
例如在全家人出去玩时,片中使用了一首节奏欢快、活泼的乐曲,配合家人们欢快的玩耍和互动,传递出家人间的热情和融洽。
而在分别时,片中使用了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的悲伤曲调,表达家人之间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
总之,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是情感、意境、剪辑的重要表达手段。
纪录片创作中音乐元素的运用
代撒满的舞蹈 , 暗示着这个神秘 民族被
同化 慢 慢 的 消 失 。 导 将 鄂 伦 春 族 的 文 化 编
艺术 元 素精 细 地 镶 嵌 到 该 片 中 , 大 地 加 极
品 的 内涵 。
一
人 的意识层面上产生影响 , 不但可 以直接
表 现 人 类 各 种 细微 复 杂 的情 感情 绪 , 且 而 能 够 直 接 触 及 人 的 心 灵 的 最 深处 。 电视 纪 图 1 纪 录 片 最 后 的 山神 》 二 、主 客 观 音 乐 元 素恰 当 的 选 配 , 可
点睛的效果 。 比如 《 后的 山神 》 的背 最 里 景音乐是影片的亮点之一 。 它采用 民族一 种古老的乐器 埙所奏而 成 ,更 加具有 神
密 、 惋 、 伤 色 彩 。 描 绘 美 景 时 , 选 哀 忧 在 则 用了舒缓 的民乐合奏 , 画 同步 , 人领 声 让 略这 个 民族 生 活 环 境 的 祥 和 美 丽 , 多次 并 用暗喻的手法 , 富有 哲 理 和 寓 意 。 影 片 如 中孟 金 富使 用 的 那 只 老 枪 , 暗喻 主人 公 生
和认 同 的 问题 。 清纪 录 片 中 的音 乐 与其 它类 型 音 乐 的异 同 , 认 能更 恰 当合 理 地 运 用 这 些 音 乐 艺术 元 素 为 纪 录 片创 作 服 务 。 【 关键 词 】 术文 化 元 素 艺 纪 录 片 音 乐
中 音 一 ■
一
电视 纪 录 片创 作 , 从 现 实 生 活 中选 是 取 素 材 , “ 实 世 界 再 现 ”的 纪 实 手 法 以 真 反 映 社 会 生 活 的非 虚 构 艺 术 作 品 。 对 生 在 活 过 程 的忠 实 记 录 和 生 动 细 节 描 述 中 , 表 现 着 创作 者 对 生 活 的理 解 ,评 判 和 情 感 , 这 就 构 成 了 我 们 熟 悉 的 纪 录 片 的 艺 术 品 格 。 录 片 的创 作 虽 然 不 同 于剧 情 片 的创 纪
纪录片创作中音乐音响的运用
纪录片创作中音乐音响的运用作者:沈瑜来源:《声屏世界》 2014年第13期沈瑜作为最能渲染情感的直接元素之一,声音在修饰精神世界、传递内在情绪方面,拥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纪实”原则在声音处理方面的表现,不仅注重技术方面的前期录音,更讲究后期制作中同期声的灵活运用,增强整体创作活动的纪实意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音乐音响元素的运用,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好评。
同期声同期声是影像画面拍摄中与镜头共同记录的现场声音。
现场声音又可分为采访的人物声音、动物声音和其他自然事物的声音。
《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讲述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刻,男主人公的同期声显得尤为重要,从客观的角度为人物抒发了个人情感,长期工作在外,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想念。
娓娓道来的同期声,搭配着暖暖爱意的水饺,那份独一无二的满足在那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对同期声的巧妙使用避免了说教式的解说词。
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一集在讲述单珍卓玛和母亲徒步去遥远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茸时,采用了卓玛的画外音。
“妈妈就是不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光顾着找松茸,我就是有一点担心,万一有一天她有点头晕,倒在山上,毕竟她已经岁数大了。
”生动典型的现场同期声,将采访对象的语言转换为此时的旁白,把围绕各色美食的相关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以深情感悟的言说方式娓娓道出,体现出“有设计、有悬念”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
此时声音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表达的逻辑性上,还因其语言的音调、音色、说话时的节奏、力度和方言等因素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这样的处理既烘托了现场的真实性,又把观众带入纪录片所表现的场景中去;既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又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脱离了单一播音式的解说。
《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实,巧妙地将同期声分地点、分时间地使用,实现了情感和事迹的相互渗透。
背景配乐《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设计巧妙,食材切制的“铛铛”声,煲汤时煮沸的“咕噜咕噜”声,烹饪美食时油锅里发出的“啪啪”声,这些自然音响汇成节奏明快的曲调,为观众呈现了音乐美食盛宴。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
2015年第12期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视听艺术中有着积极的、多方面的作用。
它对画面的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具有重要作用,是纪录片中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
因此,本文从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分析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从音乐与画面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来透视其作用,为纪录片的创作、鉴赏提供参考。
一、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形式以往音乐在纪录片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充当配角。
但在近些年的创作理念中,音乐往往被视为是纪录片的灵魂。
恰当的使用音乐能更好的烘托氛围,深化主题,使纪录片更具表现力。
纪录片中的音乐可分为两种: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
主观音乐并非是来自画面所在的现实世界,而是在画面编辑完成后由创作者根据画面所表现的情境配上一段适合的音乐。
它是根据纪录片人物性格塑造、渲染环境气氛和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的需要加配上去的;客观音乐是画面中的声源所提供的,是画面中本来就有的声音。
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揭示等方面都有着较大优势。
在表达思想情绪时更加自然、生活化、多元化,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渲染画面的情绪气氛,增强了纪录片真实效果的表达。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效果音乐是细腻的,它能够直接传递和表达深层次的情感,使情感传达得更准确、更饱满,使纪录片的表现力更具丰富性。
在纪录片中使用音乐,可以使纪录片声情并茂,音画并举,并且增强纪录片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1、渲染画面情绪与烘托画面气氛渲染力是音乐本身的能力。
用一段合适的音乐来表现某一情绪,往往要比单纯文字、画面等形式表现的效果好得多。
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电视画面在视觉上表现的形象或气氛,如果没有声音从听觉上加以渲染与烘托,就会感到画面像一杯白开水那样淡而无味。
如果加以音乐影响人们的情绪,让人们以这种情绪去理解影片的画面内容,就会感到画面上的形象、气氛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使观众与纪录片的创作者达成情感的共识。
纪录片《迁徙的鸟》在没有演员,没有使用一般意义上的画面加解说词的情况下,在音乐音响方面做出了许多独到的创意,使得影片整体仍然透露出强烈的戏剧性和人文色彩。
浅谈专题片制作当中的音乐使用
浅谈电视专题片制作当中的音乐使用吉州区新闻中心彭向农在专题片的编辑制作过程中,我们着力追求的是如何让它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专题片播出后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最终实现它应有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部专题片要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好的解说词、好的播音,好的摄像,好的编辑制作,还需要好的音乐。
有一些专题片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通篇不用音乐,但是绝大多数的专题片为了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和更强的感染力,还是要借助于背景音乐。
可以这样说:专题片对音乐的依赖以及音乐对专题片的贡献是相辅相成的。
音乐在专题片中具有渲染主题、深化主题、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专题片中它是个配角,但是又不可或缺。
我们既希望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又要求它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
所以我们在编辑制作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音乐,怎么用音乐,是决定一部专题片质量高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根据内容需要,精心选择音乐音乐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同时也具有地域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编辑制作专题片时,音乐的选用应该根据专题片的内容、主题、风格来精心选择,使音乐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内在的品格、渲染主题、深化主题、烘托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有一些大型的电视专题甚至为其量身定制专门的主题音乐。
比如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长江之歌》就是为其专门创作的。
这首歌是先有音乐,后填的词,歌曲展现了长江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
《话说长江》播出后,《长江之歌》立刻传唱开来,成了精典名曲。
但是,为专题片专门创作主题曲的情况并不多见,绝大部分的专题片背景音乐还是根据内容来选用现成的音乐作品。
专题片从内容上分为形象(城市、单位、产品)专题片、人物专题片和事件性专题片。
一般情况下,不论制作哪一类型的专题片,都不会一个音乐一用到底。
但是也有特例:比如央视五套2002年为国家足球队告别世界杯赛场做的一个专题片,从头到尾用的都是歌手田震的歌曲《执着》,歌曲的曲词暗合了球员及球迷割舍不开的足球情怀,再配上大量的场上拼抢及失利后球员黯然神伤的画面,让很多人看后都感慨万千。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极具震撼力的中国大型纪录片节目,它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图像、深刻的解说、动听的音乐等手段,展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纪录片的一部分,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画面增添了情感和氛围,还加强了人们对纪录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扮演着情感传达的角色。
纪录片通过美食的镜头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独特魅力,纪录片的制作团队精心挑选了多种悦耳动听的音乐配合画面。
当镜头聚焦于一道道美味佳肴时,背景音乐往往会选择具有浓厚中国风的曲调,如古琴、古筝等乐器的演奏,这种配搭不仅使画面更具有中国韵味,更能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共鸣。
在一些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片段中,背景音乐也会选用传统曲调或民间歌谣,以此来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流传千年的历史。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也发挥了催泪的作用。
纪录片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许多地方的美食背后都有着鲜活的人文故事。
当画面展现了某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同时配上柔情的背景音乐时,往往能让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被感动。
比如饭馆老板与顾客的情感交流、厨师们的辛勤付出等情节,加上音乐的衬托,更能触动人心,让人们对美食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也起着解说的作用。
纪录片有时会通过字幕或解说来介绍一些食材的采集、制作等过程,而背景音乐的低音簧笛、二胡等动听的乐曲则在悠扬的旋律中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节奏感,使观众更容易进入一种强烈的感官体验,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
音乐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比如在展示某些制作工艺时,慢板的音乐配合着细腻的手工制作过程,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发挥了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中的背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和情感引起力,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背景音乐可以营造氛围。
纪录片中的不同场景需要通过音乐来给观众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中,背景音乐可以选用悠扬动听的乡村音乐,通过音乐的调子和节奏,让观众感受到宁静、朴实的农村生活氛围;而在描述热闹繁华的城市中,可以选用欢快激昂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城市的繁忙和活力。
背景音乐可以加强影像的表现力。
纪录片是一种以实地拍摄为主的影像形式,而背景音乐可以在没有对话或者对话不多的情况下,通过音乐的情绪和节奏,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感受。
在描述美食诱人的场景时,通过选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美食的诱人之处;而在描述制作美食的过程时,通过选用起伏跌宕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制作美食的紧张、刺激和热情。
然后,背景音乐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题,它不仅仅是一部描绘美食文化的纪录片,更是一部承载了观众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记忆的纪录片。
背景音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回忆,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选用一首悠扬动听的民族音乐,让观众回忆起自己家乡的美食和乡土气息;再在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中,选用节日喜庆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氛围。
背景音乐还可以起到串联纪录片情节的作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由多个小故事组成,而背景音乐可以将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使整个纪录片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
通过选用相似的音乐元素,如旋律主题、乐器编曲等,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和故事之间建立起联系,使观众在观看整部纪录片时感受到一种统一的音乐风格和情感体验。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营造氛围、加强影像表现、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串联纪录片情节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使纪录片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纪录片创作中音乐的应用
摘要: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绘功能,在渲染气氛、时空转换、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许多方面,因有其他手段无法表现的效果而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当中。
本文通过音乐在纪录片运用中与画面剪辑,主题等之间的关系阐述,从而证明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美学特征;画面;主题;风格;附属性;创造性
在当今欣欣向荣的电视节目大家园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形式上它广收博取,集电视艺术各种表现手法之大成,是当今荧屏中的主
要节目形态之一。
[1]
一、音乐在纪录片中的概念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纪录片中的概念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了,因为它是纪录片创作结构的组成元素,与其他元素共同构
成生活得幻觉。
纪录片音乐和一般音乐是有区别的。
第一,它是间断性的。
纪录性的音乐不可能自始至终充斥着画面,而是根据内容需要随时插入,因此丧失了音乐在时间上的连贯性,对音乐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如何在间断性中保持统一的风格是电视纪录片音乐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二,它是附属性的。
电视中的音乐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服从于画面,和画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塑造的听觉形象是在视觉
形象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它是创造性的。
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附
属于画面,并不等于一般地解释画面,它是从具体的内容中提炼出情绪,对纪录片进行再创造,以体现出作者对画面的见解。
音乐创作一经同影视艺术结合,就不再属于单纯音乐的范畴,而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它既不是独立的音乐作品,又不是仅仅为了说明画面内容的被动因素,而是发挥音乐的特性成为综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这里,音乐同画面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从不同的侧面达到了共同为作品主题服务的目的。
二、音乐目前在纪录片中应用的地位
电视音乐音响是纪录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纪录片中,运用恰当的音乐可以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音乐可以烘托气氛,即运用声画统一的原则,为画面配上气氛、情绪与之相同的音乐,使画面所展现的气氛得以强调,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度。
烘托气氛的音乐是在作品气氛浓烈的关键处,使用夸张或重复的方法加以渲染,从听觉上给视觉以支持,使作品整体更丰满、更立体化。
合理认识及运用音乐的地位,利用音乐升华主题,是现在大型纪录片经常采用的方式,有许多片子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值得借鉴的很多,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大三峡》、《共和国之恋》等等。
其中在《话说长江》这部优秀大型纪录片中,一个是长江自西向东的卫星拍下的画面,及航拍的与赤水相交的气魄画面,如果没有当时很有气魄的音乐,可以说是无法达到,很有气势的效果的。
这就体现了在记录片创作中,音乐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音乐应用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绘功能,在渲染气氛、时空转换、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许多方面,因有其他手段无法表现的效果而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当中。
在对音乐的选配时应注意以后几个问题
1.注意配乐中的风格把握
每部片子都有自己的风格,而音乐风格的差异会对节目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样的画面如果使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因此在为专题节目配乐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音乐对节目风格的影响。
首先,由于画面常常具有多义性,而音乐就其风格而言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对画面起到一种提示作用,所以在配乐时应注意音乐旋律风格的统一。
只有将统一的音乐风格贯彻于节目中的始终,才能与片子的内容很好的融为一体,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情绪和意境,使音乐的作用得到有力的张扬。
2.注意配乐中的音色把握
一般来说,电视片配乐主要以器乐为主,声乐作品运用较少。
配器的精炼、通俗、清淡是它的一般规律。
这主要是由于在音乐与解说、音响交错或混合出现时,浓重的音乐常常会造成声音的相互干扰。
所以,不管使用什么乐队,不管旋律是什么样的风格,都力求织体不要过密,声部不要太多,多用开放性和声,少用密集性和声,要考虑不断的有语言加入和有音响加入时不至于喧宾夺主。
同时还要考虑片子的解说是男声还是女声,女声穿透力强、声调高,音乐的中
低音声部可以略厚些,而男声朗诵声调低沉,音乐的使用就应当尽
量避免中低音乐器,以免与人声在相同频率的声部进行而使得朗诵显得浑浊不清。
但在重场戏、重点段落以及没有人物对话或解说词的位置,可以加入一些和声浓重的音乐,以突出音乐的表现力。
[2]
3.注意音乐与其他音响的比例
在电视片的最后合成阶段,要对所有的声音加以宏观和总体的
调节和控制,不能像独立的音乐作品那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调节音量。
在专题片中如果遇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声音同时出现时,必有一种声音为主,一种声音为辅,当人物对话或采访解说与音乐
同时出现时,音乐必定以背景声出现,而当片子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时,则主要靠音乐来起作用,这时要把音乐推大,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等片子做出来以后再让音乐编辑去见缝插针,找地方去往里边灌音乐。
作为专题片的编导,应当在前期策划阶段,就把音乐作为一种重要
的创作因素考虑在内,给音乐留下表现的空间,同时也就是给自己
的片子留下了抒情和耐人寻味的余地。
4.音乐的剪辑
记录片音乐段落的过渡要自然,不要有明显的间断点,如需将两段音乐衔接时,它们中间的接口一定要找准节奏,最好在一个完整
的乐段或乐句结束的地方衔接,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卡断。
并且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走向将两段之间的关系调顺自然,才可能不露痕迹。
有些编导要求音乐编辑根据画面频繁的转换音乐情绪是不合理
的,是违背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让专题片的编导去学习和掌握一些空间和时间艺术、再现和表现艺术各自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它们独特的艺术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5.掌握音乐运用的目的性
在记录片中为了有目的地突出音乐的表现力同时更好的为内容服务,我们应当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背景音乐”,而不是从头到尾自始至终的填充和灌满音乐。
音乐的出现应当让人感到此时非音乐不能解决问题。
音乐作为专题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不仅要求音乐编辑要懂画面、懂结构、懂得蒙太奇,从而以此为基础来研究解说词、自然音响与音乐在电视作品中的综合运用,同时要求电视编导要懂音乐风格、懂音乐结构更要懂音乐的情绪,作到善于支配观众的耳朵犹如善于在画面中支配他们的眼睛一样,才能运用视听艺术中的各种因素作出整体的设计,共同创作出这部特别的”交响乐”。
[3]
结论
在研究中我认为,在纪录片创作中运用音乐要和纪录片画面从整体上、局部、片段上相互协调;利用音乐来揭示和概括纪录片作品内容主题,在纪录片创作中合理巧妙地运用音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纪录片在风格、叙述、真实性、抒情表意、结构串联、美学上都有可能产生质的升华。
音乐在纪录片创作中是一个主要元素,有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4
[2]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王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2
[3]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
作者简介:李传韧(1986-),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主要研究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