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微观经济学考试(大作业)
2014年806宏微观经济学真题

厦门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6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南洋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各相关专业《微观经济学》(共80分)一、名词解释(总分16分每小题各4分)1.边际产量递减2.垄断竞争3.三级价格歧视4.科斯定理二、简答题(总分24分每小题各8分)1.什么是吉芬商品(Giffen good)、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二者有何关系?2.假设你是一名雇主,假定其它要素投入短期无法增加,要招聘新的员工,目的是增加产量。
对最后一名雇员,在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中,你更关心什么?如果你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你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你刚雇佣的工人的边际产量如何?(请用图说明)3.A(15,15),B(14,20),C(13,23),D(14,14)四个市场篮子,每个篮子的第一个坐标值表示食品的数量,第二个坐标值表示衣服的数量。
消费者对A、B、C三个篮子同样喜欢,当A、D两个篮子可供选择时,消费者更加喜欢D;当C、D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更加喜欢C;B、D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无从选择。
请分析该消费者的偏好违反了偏好的哪些基本假定?说明你的依据。
三、计算证明题(总分20分每小题各10分)1.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p1和p2,收入为y。
(1)假设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1和2 ,该消费者收入y=100.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2)若商品X1价格升至2,即此时,该消费者收入不变。
求此价格变化对商品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该企业有两个工厂都能生产这种产品,其成本函数为,。
甲企业估计其短期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为,请问:甲企业在各个工厂应该生产多少?其将获得多少利润?四、分析题(总分20分每小题各10分)1.假设政府要提高农民收入。
对社会来说,价格支持或限耕方案比直接发钱给农民的成本大吗,为什么?(用图说明)2.阅读以下材料,并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加以分析评论。
微观经济学 (大作业)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1.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要满足这一条件?2.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的含义及成因。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4.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5.市场失灵的含义及成因。
6.解释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7.形成寡头市场的原因。
8.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8.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10. 请说明为什么一段时间内消费的商品减少,其边际效用会增加。
作业答案1. 答: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看:MR与MC的交点E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增加,MR>MC的状况会逐渐转化成MR=MC。
相反,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大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小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
权衡得失,厂商将不断减少产量,以增加利润。
但是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减少,MR<MC的状况便会逐渐转化为MR=MC。
由此可见,无论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始终都在寻找一个最优的产量点,只要厂商实现了这一最优产量,他便能够从产量的调整过程中,可能得到利润增加的全部好处,或可能避免利润减少带来的损失。
这个最优产量点便是MC=MR的均衡产量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
如果厂商是盈利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利润一定是最大利润;如果厂商是亏损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亏损异地是最小的亏损。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在无限需求者之间的分配。
( )2、无差异曲线位置高低与它的形状没有关系,它们都是由消费者偏好决定的。
( )3、价格下降导致短期供给量增加,是因为厂商拥有过多的生产要素。
( )4、市场需求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 )5、长期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没有区别。
( )6、价格等于平均收益时,企业实现最大利润。
( )7、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所有生产要素都同比例变动。
( )8、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都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 )9、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劣质商品的价格高于成本,使生产者不能得到正常利润,但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B. 产权不清晰会阻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 偶然所得不具有价值 D. 纸币和信用货币是等价的,都是一般等价物2、短期中,垄断厂商决定生产的产量和价格的方法是 ( )。
A. 最小平均成本法 B. 最大利润法 C. 最大收益法 D. 均衡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 B. 随着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其边际产量减少 C. 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意味着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 D.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增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活水平提高可以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 B. 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增加 C. 劳动力供给增加不包括劳动力的自愿失业 D. 在工资率变化的情况下,教育费用增加也会使劳动力供给增加减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卖方垄断使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下降 B. 卖方垄断使社会资源分配最为合理 C. 买方垄断使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下降 D. 买方垄断使社会资源分配最为合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微经14年试卷

4、监管机构在试图强迫一家自然垄断厂商索要完全竞争的价格时,会面临怎样的问题?
5、“边际成本下降时,平均成本不可能上升”,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结合图形进行解释。
三、计算题(共25分)
1(12分)、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 和 ,消费者的收入为60,当商品X的价格下降到2而商品Y的价格不变时,求商品X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A.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B.无差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C.无差异曲线可能交叉D.无差异曲线是个椭圆形
E.以上都不正确
2、假设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都增加一倍,收入增长三倍,若用横轴表示x,用纵轴表示y,新的预算线将()。
A.向内移动且更陡峭B.向外移动且更平坦
C.向外移动且更陡峭D.与旧预算线平行且处于其下方
E.以上都不正确
3、设某人的偏好由效用函数U(x,y)=10x+5y表示,他消费10单位的商品x和9单位的商品y,若他对商品x的消费量下降到1,那么为保持效用他应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y?()
A.30 B.20 C.27D.18 E.以上都不正确
4、比特消费x和y两种商品,他的年度预算方程式是5x+30y=300,他认为2单位的x是6单位的y的完全替代品,下面正确的是?()
2(13分)、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求: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出该行业?
四、论述题(15分)
微观经济学作业题和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微观经济学作业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⒈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性 B.有用性C.无限性 D.稀缺性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选择 B.稀缺性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3.需求表是反映某种商品的()。
A.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B.收入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C.供给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D.气候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4. 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的需求增加()。
A.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B.人口减少了C.作为互补品的炸薯条的价格上升了 D.消费者收入减少了5. 表示需求量减少的是()。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C.沿着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D.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6. 以下会引起商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生产要素价格提高B.生产技术水平提高C.居民收入水平提高D.人们对商品的偏好增强7.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8.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A. 1年以上B.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C. 5年以上D. 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9. 机会成本是指()。
A. 因为失去机会而发生的成本B. 为寻找机会而发生的成本C. 资源因用于某种用途而失去其他用途所丧失的最大收入D. 资源在使用上失去选择而发生的成本10.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A.存在许多企业 B.每个企业都生产有差别的产品C.进入该市场行业不存在限制 D.企业的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2. “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3.生活必需品通常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4.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
微观经济学2014期末考试A卷_answer_key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微观经济学-306010013期末考试试题考试对象:国商1301—1302本试卷满分为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占课程总成绩的40%。
答题要求:1.请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 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3. 考试为闭卷,请遵守考场纪律,作弊试卷成绩为0。
一、单项选择题(10题共12分)1、(1分)若萧敬腾在北京,则北京一定下雨为真命题,那么下列哪个命题一定为真?( C )A. 若北京下雨,则萧敬腾一定在北京B. 若萧敬腾不在北京,则北京一定不下雨C. 若北京不下雨,则萧敬腾不在北京D. 若萧敬腾不在北京,则北京一定下雨2、(1分)稀缺性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被消除。
( D )A. 市场B. 竞争C. 自愿交换D. 因为稀缺性不可能被消除,所以上述答案都不正确。
3、(1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A )。
(纵轴:价格;横轴:数量)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4、(1分)需求定律可说明: ( C )A. 光明牛奶价格下降使伊利牛奶的销售量减少B. 羽毛球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C. 汽车的价格下降导致汽车销售量增加D. 药品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5. (1分)若某商品价格上升5%,其需求量下降3%,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 )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D. 无法确定6、(1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 D )A. 使某些人境况变好就能使另一些人境况也变好的经济状态B. 使某些人境况不变就能使另一些人境况变好的经济状态C. 不使某些人境况变坏就能使另一些人境况变好的经济状态D. 不使某些人境况变化就不能使另一些人境况变好的经济状态7、(1分)若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必( A )平均成本;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不确定8、(2分)假设大维的效用函数是U=x1x23,其中x1是学习时间,x2是休闲时间,单位皆为小时,大维每天应如何最优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 D )A. 学习8小时,休闲16小时B. 学习16小时,休闲8小时C. 学习12小时,休闲12小时D. 学习6小时,休闲18小时9、(2分)假设方进的效用函数为U=2x+5y,其中x是墨镜的数量,y是棒球帽的数量,两者价格皆为50元,若可支配在这两件物品上的月收入为200,方进购买两件物品的最优数量:( C )A.购买4副墨镜B.购买2副墨镜,2顶棒球帽C.购买4顶棒球帽D.购买1副墨镜,3顶棒球帽10、(1分)假设小冯现在有三个实习机会,月收入分别为1900元,2000元和3000元,小冯只能选择一个实习机会,三个实习机会的机会成本分别为:( C )A.1900, 2000, 3000B.2000, 3000, 1900C.3000, 3000, 2000D. 2000, 3000, 3000二、判断并简述理由(6题共12分;若理由为误,不得分)1、(2分)有学者研究发现常吃海参和智商高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吃海参可以提高智商。
(2014版)微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 (1).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微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2.资源配置;3.资源利用;4.微观经济学;5.宏观经济学;6.实证分析;7.规范分析。
二、判断正误(判断对或错,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在括号里打“╳”)1.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2. 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3.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物品和劳务。
()4.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5. 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6.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7. 微观经济学以个体及个体行为为研究对象。
()8.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 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10. 实证分析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1. 实证分析是关于是什么的,规范分析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
()12.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不涉及评价问题,规范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规律进行评价。
()13. “主张经济政策应以效率优先,还是以公平优先”的问题,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
()14. “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15.“在资源为既定的条件下,用于消费品生产的资源越多,用于生产投资品的资源越少”,这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16. 假设是提出经济模型的前提条件。
()三、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1.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性 B.有用性 C.无限性 D.稀缺性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选择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3.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
习题答案马慧景微观经济学(第7-10章)(2014-2-14)

四、计算题
1.已知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个厂 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2.5Q2+ 20Q +10,当市场价格P=40时,这个厂商的 短期均衡产量和获得的利润分别是多少?
解: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时P=MR=MC ∵STC=0.1Q3-2.5Q2+20Q +10 ∴MC=0.3Q2-5Q+20 又知P=40 ∴P=MC,即40=0.3Q2-5Q+20 解得:Q=20或Q=-3.33(舍) ∴总利润π=TR-STC =P· Q-(0.1Q3-2.5Q2+20Q+10) =20×40-(0.1×203-2.5×202 +20×20 +10)=590
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需求的价格 弹性e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 际收益MR为( B )。 A.7.5; B.4.8; C.1; D.24 2.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 可以( D )。 A.亏损; B.利润为零; C.获得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10.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在短 期均衡时,( B )。 A.必然获得超额利润 B.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C.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D.不能获得正常利润 1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厂商实 现长期均衡时,( C )。 A.正常利润等于零 B.正常利润小于 C.超额利润等于零 D.超额利润小于零
1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供给 曲线是( C )。 A.整个上升阶段的边际成本线 B.整个下降阶段的边际成本线 C.企业停止营业点以上的边际成本线 D.企业盈亏临界点以上的边际成本线
• 7.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 SMC=0.6Q-10,总收益函数TR=38Q,且已知 产量Q=20时的总成本STC=260。 • 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利润。 • 解: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SMC=MR MR=dTR/dQ=38 • 故:SMC=0.6Q-10=MR=38 解得Q=80 • 由SMC函数知STC=0.3Q2-10Q+TFC • 将Q=20,STC=260代入上式,解得:TFC=340 • 当Q=80时,STC=0.3×802-10×80+340=1460 • 利润=38×80-1460=1580
微观经济学大作业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大作业一、现象解析1、答:这是因为不同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即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那么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会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
那么对于单位需求弹性的商品,需求会随价格等比例变动,商品降价不会改变收益。
因此,同样的降价销售对于不同的商品却给厂商带来不同的收益。
2、答:从两方面看,首先旅客和商家之间是一次博弈,旅客只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他们通常不还价,而商家觉得旅客只是经过一次不在乎信誉、服务好坏、质量高低只要卖出东西就好,因此价格贵东西质量却不好。
另一方面需求缺乏弹性,因为在市场小选择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商品需求状况受价格的影响不大,价格调整对需求量的变化影响很小,所以在需求不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商家提升价格反而会大大提高销售额。
因此火车站附近难以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
3、答:一方面企业处在完全信息的完全竞争市场下,良好的质量和品牌经营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降低产品同质性,突出差异性,因为有差别的产品可以用自己的产品特色吸引垄断一部分消费者,即垄断自己的目标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
因此企业要进行品牌经营。
二、案例分析案例1答: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政府发放教育券让家长根据情况来领,对不同经济情况的家庭情况的家庭给予不同的教育券,减少了学费,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这就是一种选择,让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其次,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通过不同的教育券将各种人群分类,谋求更好的社会福利。
案例2答: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首先从需求方面来看,用提价的方式来缓解用电紧张,只能让人们减少一些如看电视、开空调等相对可以不用的电力,但基本生活用电不会减少,这不能从根本解决用电紧张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大作业)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要满足这一条件?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地含义及成因.无差异曲线地含义和特征.如果经济学家讨论地是“人们地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市场失灵地含义及成因.解释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形成寡头市场地原因.. 产生规模经济地原因和产生规模不经济地原因.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地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请说明为什么一段时间内消费地商品减少,其边际效用会增加.作业答案. 答:厂商利润最大化地条件是.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看:与地交点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地均衡点,此时地产量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地产量小于,那么厂商处于>地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地产量所得到地收益大于其所付出地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地利润.但由于始终保持不变,不断增加,>地状况会逐渐转化成.相反,如果厂商选择地产量大于,那么厂商处于<地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地产量所得到地收益增量小于其所付出地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将不断减少产量,以增加利润.但是由于始终保持不变,不断减少,<地状况便会逐渐转化为.由此可见,无论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始终都在寻找一个最优地产量点,只要厂商实现了这一最优产量,他便能够从产量地调整过程中,可能得到利润增加地全部好处,或可能避免利润减少带来地损失.这个最优产量点便是地均衡产量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地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利地,也可能是亏损地.如果厂商是盈利地,那么这时地产量所带来地利润一定是最大利润;如果厂商是亏损地,那么这时地产量所带来地亏损异地是最小地亏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内在经济指地是该厂商规模地扩大所引起地平均成本地降低和收益地增加. 产生原因:可以使用更加先进地及其设备可以实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在生产要素地购买与产品地销售方面会更有利内在不经济是规模地扩大所引起地平均成本地上升和收益地减少造成企业内在不经济地因素有,管理效率地降低,企业规模扩大,但是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结构过于复杂,信息地传递时间过长,失真度也会提高.还有就是生产要素地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地增加同样会导致内在不经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地不同数量地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地效用完全相同地一条曲线.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地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地线.. 答: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不属实证经济学问题.实证经济学说明和问答地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地现状如何?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地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地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地问题.由于人们地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地看法.如人们地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个人根据自己地价值标准,可能有不同地回答.坚持效率优先地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大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相反,坚持公平为重地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小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以体现收入均等化原则.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市场失灵是指通过市场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地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率最高地情况.原因是当商品或服务地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时,市场无法或不愿意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一般认为市场失灵地原因有四点: 一,市场垄断二,非对称信息三,商品地外部性四,公共物品地存在以上因素造成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地情况下,某种商品地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地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地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地情况下,某商品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地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地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地下降而减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某些产品地生产必须在相当大地生产规模上运行才能达到最好地经济效益..行业中少数几家对生产所需地基本生产资源地供给地控制..政府地扶植和支持等.. 答:规模经济产生原因:第一:随着生产规模地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地生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是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存在较大地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第三: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一些副产品.第四:随着规模扩大,厂商生产要素地购买和产品地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地优势,随着厂商产量地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规模不经济地原因:、管理效率低、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外在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每增加一单位地某生产要素带来地产量增量,这是考查单个员工劳动效率地,所能带来地产量地增量越大,则他地劳动效率越高,越能为企业谋求利润,这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地,而且只要边际产量大于零,产量增加,就能带来利润就可以雇佣.而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该生产要素地比值,他考察地是总产量,不能体现个人地劳动效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个人在增加他对同种商品和劳务地消费中,他增加地满足是递减地;反之,个人在减少他对同种商品和劳务地消费中,他减少地满足是递增地.例如,人们吃第二个馒头得到地满足要比第三个馒头大,而吃第一个馒头得到地满足要比第二个馒头更大.这是因为,消费一物品数量减少,人们越感到这种物品对满足自己需要地重要性.如果该物品有多种用途,则一物品数量越少时,人们越会将此物品用来满足自己最迫切最重要地需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014年806真题答案

2014年厦门大学西经统考试题参考答案(注:以下各题括号中页码均为《806宏微观高分攻略》中能够找到答案的对应页码)《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考题分析】名词解释的答案较为固定,如何按照一定的套路来解释名词,在《806高分攻略》中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答案】1.边际产量递减:(P20)(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使用的某种投入要素增加时,同时其他投入要素固定,最终必然会出现一点,产出的增加量减少。
例如,当劳动投入较小时(且资本固定),投入的稍稍增加可以产生专业化分工,使得产出有较大的变化。
然而当有太多的工人时,一部分工人的工作会变得缺乏效率,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注: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垄断竞争:(P53)在一个自由进出的市场中,企业销售既有差异性又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
具体地讲垄断竞争市场应具备以下两个关键特征:第一,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可替代的。
第二,自由进出,新厂商带着这种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市场和现有厂商在它们的产品已无利可图时退出都比较容易。
3.三级价格歧视:(P50)根据不同的需求曲线将消费者分成两组或两组以上并对每组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例如:常规的和特价机票;名牌和非名牌的烈酒;对老年居民和学生的折扣;优惠券。
4.科斯定理:(P77)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当各方能够无成本地讨价还价并对大家都有利时,无论产权如何界定的,最终结果将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庇古传统,提出不管权利属于谁,只要产权关系予以明确,那么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就不会背离。
它对解决外部性问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引论一、单选题(70题)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A. 一般物价的膨胀;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C. 总产出的增长率;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份)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份)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份)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1、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2、以下不是直接影响需求的因素或条件是A、价格B、偏好c、收入D、成本3、若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其确切的含义是价格上升会引起A、购买者购买量的下降B、购买者购买量的增加c、购买者总支出的增加D|、购买者总支出的减少4、市场均衡意味着A、在某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B、在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一个买者都能够买到想买的数量,每一个卖者都能够卖出想卖的数量c、价格没有变动的趋势D、上述答案均正确5、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补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商品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商品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6、加入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接到订单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但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它就应是A、停止生产B、生产且有利润c、亏损但继续生产D、生产且利润为零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8、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0。
4,则这两种商品是A、独立品B、替代品c、补充品D、不能确定交叉弹性大于0,即是替代品,交叉弹性等于0,即是无相关,交叉弹性小于0,即是互补品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A、P=ARB、P=mRc、P=mcD、P=Ac10、已知商品X的价格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消费者有收入100元,他打算购买7单位的X,10单位的y,这时商品X 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就应A、停止购买B、增加y,减少Xc、同进增加购买X,yD、减少y,增加X11、市场失灵是指A、市场不能有效配置稀缺资源B、市场完全不好c、收入分配不均D、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配置不均12、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能够妥善解决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多大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13、市场不能带给纯粹公共产品是由于:A、公共产品不具有竞用性B、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D、以上三种状况都是14、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改商品是A、正常品B、奢侈品c、必需品D、劣质品15、吉芬商品表现为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B、需求收入弹性为负,需求价格弹性为正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为负D、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二、作图分析说明题1、作图说明赋税是如何造成经济剩余的无谓损失2、作图说明利率提高是何增加或是减少家庭储蓄的两种图型,并做必须的分析三、计算题1、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原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当汽车的票价由原先的10元减至8。
2014中级微观第二次考试参考答案-副本大全

2014中级微观第二次考试参考答案-副本大全第一篇:2014中级微观第二次考试参考答案 - 副本大全2014中级微观第二次考试1、《新闻周刊》中有一篇有关《今日美国》财务问题的报道,说该报纸每年约损失2000万美元,一位华尔街的分析家认为,该报纸应该把其价格从50美分提高到75美分,这样估计每年就可以多收入6500万美元。
报纸的出版商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认为这样提价之后,报纸的销售数量会急剧下降,他引证了《华尔街日报》提价的经历。
请运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理论谈谈您的见解。
答:价格富有弹性,降价有利,提价不利;价格缺乏弹性,降价不利,提价有利。
该报纸商拒绝的原因是认为报纸是富有弹性的,提价会导致总收益下降。
2、对于生产函数y=K1/4L1/4,资本的租赁价格为1元,劳动的工资为1元,固定投入为1000元。
(1)写出成本曲线;(2)计算AC,AVC,AFC,MC(3)计算minAC和minAVC 时的AC,AVC,y。
答案:(1)C(Y)=1000+2Y(2)AC(Y)=210001000+2Y,AVC(Y)=2Y,AFC(Y)=,MC(Y)= 4Y YY(4)Y=105,minAC=405,Y=0,minAVC=03、假定某国葡萄酒市场上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Q=2P,Q=600-4P,其sD中Q表示供给量(千克);Q 表示需求量(千克),P表示单位价格(元)。
(1)不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该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2)如果可以自由贸易(没有关税),世界价格为50元/千克,那么,该国将出口还是进口葡萄酒?计算贸易对该国的社会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总剩余)的影响。
(3)由于受到国内产业工人的压力,该国政府对每千克葡萄酒征收20元关税,计算政府关税收入及关税带来的无谓损失?sD答:(1)Q=Q,解得P=100,Q=200;sD(2)国内供给为Q=2P=100,国内需求为Q=600-4P=400,需求缺口为300,该国进口300千克。
2014-2015-1微观经济学试题A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微观经济学》期末试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经管学院经济学系考试日期 2015年6月29日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是需求的( c )。
A.价格弹性B.供给弹性C.交叉弹性D.收入弹性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c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3.下列( d )项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A.消费者的收入变化B.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变化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将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4.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 c )。
A.正常物品B.低档物品C.吉芬物品D.必需品。
5.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 c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负值,且不断减少C.为正值,且不断减少D.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6.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b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以递减的速率上升C.以递增的速率下降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7.正常利润是( b )的一个组成部分。
A.显成本B.隐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
8.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9.关于LAC曲线与SAC曲线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a )。
C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SAC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B.SAC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在LAC曲线上C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SAC曲线的最低点D.每一条SAC曲线的最低点都在LAC曲线上。
10.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2014第一次考试参考答案终稿

比亚和玻利维亚住过。
他只买两种商品x和y。
在阿根廷,两商品的价格为($9,$3),他的消费束为(6,7);在哥伦比亚,两商品的价格为($3,$3),他的消费束为(6,5);在玻利维亚,他的消费束为(9,2)。
请问他在玻利维亚的状况与阿根廷相比是更好、更差还是不能判断?(12分)解:阿根廷更好。
阿根廷直接显示偏好于哥伦比亚,哥伦比亚直接显示偏好于玻利维亚,可知阿根廷间接显示偏好于玻利维亚。
6. 在70年代石油危机的时候,有一项政策建议是先提高汽油税(从量税为t),减少消费者对汽油的消费,然后将通过汽油税从消费者那里征得的税收(根据最初的消费量进行退税)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退还给消费者。
(汽油以x表示,其他商品以y表示)。
分析:(18分)(1)写出征税前和征税后及征税退税情况下的预算约束方程;(2)作图说明,政策实施后汽油消费量和消费者状况会有什么变化?此时,假设汽油税最终会全部转嫁给汽油的消费者,汽油价格的上涨幅度恰好等于税收量。
(3)消费者的境况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注:此问可以不用做图。
)解:(1)征税前:px+y=m,征税后,(p+t)x+y=m,征税退税后:(p+t)x+y=m+tx*,《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第 3 页 共 5 页x*为不征税时的初始消费量。
(2)(3)征税退税后可以买得起初始消费束,根据显示偏好理论,征税退税后的消费束一定在(x*,y*)的左上方,及汽油消费量下降,其他商品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境况变好。
7.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121ln 3ln 2),(x x x x u +=,x1和x2的价格分别为p1、p2(18分)。
(1)计算该消费者两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2)假设商品1的价格为2,商品2的价格为1,消费者的收入为120,计算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3)假设现在商品的价格上涨变为4,商品2的价格不变,分别计算斯卢斯基和希克斯分解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221153,52p mx p m x ==(2)7253,24522211====p mx p m x (3)斯勒茨基:x(p ’,m)-x(p,m)=x(p ’,m ’)|购买力不变-x(p,m)+x(p ’,m) |购买力不变-x(p ’,m ’)m ’=m+∆m ,∆m=(p ’-p )x所以: ∆m=48,x(p ’,m ’)=x(4,120+48)=16.8x(p ’,m)=x(4,120)=12故:替代效应= x(p ’,m ’)|购买力不变-x(p,m)=16.8-24=-7.2 收入效应= x(p ’,m) |购买力不变-x(p ’,m ’)=12-16.8=-4.8(2)希克斯分解:x(p ’,m)-x(p,m)=x(p ’,m ’)|效用不变-x(p,m)+x(p ’,m) |效用不变-x(p ’,m ’)U(p,m)=U(p ’,m ’) x 2(1,30)=1/3×(30/p y )U(2,1,120)=2lnx 1(2,1,120)+3lnx 2(2,1,120)=2ln24+3ln72U(4,1,m ’)= 2lnx 1(4,1, m ’)+3lnx 2(4,1, m ’)=2ln(m ’/10)+3ln(3m ’/5) =2ln24+3ln72 求得m ’=54120=158替代效应= x(p ’,m ’)|效用不变-x(p,m)=x(4,1,158)-x(2,1,120)=15.8-24=-8.2 收入效应= x(p ’,m) |效用不变-x(p ’,m ’)= x(4,1,120)- x(4,1,158)=12-15.8=-3.88.在1971年,商品x 的价格是3,商品y 的价格是3,。
广东省2014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4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整个经济B.资源配置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价格理论2.在研究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时,内生变量是A.人口的变动B.利率的变动C.风俗习惯的改变D.政府政策的变动3.属于实证分析的命题是A.政府应紧缩银根控制通胀B.政府应该给穷人发放生活补助C.2009年广州住房价格上涨了D.广州市政府应控制房价上涨4.需求定理用文字可表述为A.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大B.商品的价格低则需求量小C.商品的价格高则供给量大D.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5.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A.偏好的变动B.需求量的变动C.需求的变动D.收入的变动6.吉芬商品的价格上涨时,需求量A.下降B.上升C.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7.已知甲、乙两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小于零,那么A.甲和乙商品是互补商品B.甲和乙商品是互替商品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8.某商品的供给弹性等于1,那么供给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9.下列关于收敛型蛛网模型表述正确的是A.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B.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C.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D.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10.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是指A.边际效用B.平均效用C.偏好D.总效用11.某商品的市场价格是5元,某消费者购买一单位该商品时,他愿意付出的价格为8元,那么消费者剩余为A.0元B.3元C.5元D.8元12.能推导出消费者恩格尔曲线的是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需求曲线1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递减D.平均产量先递增后递减14.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候,边际产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达到最大15.厂商在确定劳动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那么劳动量的增加应在A.Ⅰ区域B.Ⅱ区域C.Ⅲ区域D.Ⅰ、Ⅱ区域16.下列各成本中属于总可变成本TVC的是A.厂房B.机器设备C.工人工资D.折旧费17.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成本下降B.平均可变成本下降C.平均成本上升D.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8.在短期内不随..产量的变动而改变的是A.边际成本B.总成本C.总不变成本D.总可变成本1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A.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B.一条水平线C.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D.一条垂直线20.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A.MR=MC B.MR>MC C.MR<MC D.MR>P21.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条件是A.MR=LMC=SMC B.MR=P C.MR=AC D.MR=AR22.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供给A.增加B.先减少后增加C.减少D.先增加后减少23.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是A.无差异曲线B.洛伦斯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24.下列各因素中影响劳动供给的是A.产品的需求弹性B.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C.劳动的可替代性D.劳动力的流动性25.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首先集中考察的是A.交换的一般均衡B.生产的一般均衡C.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D.分配的一般均衡26.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状态并不是将生产的最优状态和交换的最优状态简单地并列起来,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A.生产是最有效率的B.消费是最有效率的C.分配是最有效率的D.市场是最有效率的27.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是A.完全垄断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完全竞争市场28.科斯定理假定市场的交易成本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趋向正无穷29.政府用来确定某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以及应该生产多少的方法是A.成本—收益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C.局部均衡分析D.边际分析30.有线电视属于A.纯公共物品B.准公共物品C.经济物品D.私人物品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邑大学试卷(大作业)学期:2013至2014学年度第 2 学期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代号:0100100使用班级:姓名:学号:总结本学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体会、收获与感悟。
(1000字左右,共10分)答: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就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它的实用性很强,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有关经济的现象和难题。
接触了微观经济学后发现果真如此,它真的非常实用,也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学好它。
在现实生活中,一切资源都是稀缺的,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资源的配置。
经济学具有重要性、普遍性、实用性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的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它企图为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
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高对策建议。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了解市场资源的配置,然后对此作出相应的决策,以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最大化。
这学期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介绍了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以及利用两者得出的均衡价格曲线,企业就利用这些曲线来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定价进行调整,获得最高收益。
还学习了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一般均衡论、博弈论等。
也介绍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及其特点,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还知道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微观经济政策。
到目前为止,微观经济学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门课,它让我了解到了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经济学现象,让我可以更好地对有关经济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决策,得到最合理的结果和最大的收益,而不是像以前没有学过微观经济学时那样,仅凭自己的感觉或习惯作出草率而错误的决策。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弈论中“囚犯的困境”,在一次博弈中,两个囚犯都会选择坦白多受刑罚,而不是都选择抵赖来减轻刑罚,因为他们都会担心自己抵赖而对方坦白,让自己接受更长时间的刑罚。
但在多次博弈中,囚犯们就会都选择抵赖来缩短受刑罚的时间。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与之类似的例子。
若在没有学习微观经济学以前,我会一直选择“坦白”,但学习了经济学后,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坦白”或“抵赖”。
同时,微观经济学让我了解到了如何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学习了微观经济学,让我掌握了更多的经济学知识,让我可以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运用我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来保护自己,而不至于上当受骗、吃亏。
总之,这一学期的违规经济学让我获益良多,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钻研它!为自己创业构思一个有市场前景的好产品(含服务),重点分析其有没有市场需求,如何赢利?(字数无要求。
共20分)答:市场需求:目前,我们校内有很多的学生课余时间较多,都想找一份兼职来减轻家庭负担或是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
然而,很多同学很难找到一份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兼职,要么工资低、工作不稳定,要么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
另一方面,很多的用人单位也需要很多的兼职人员,他们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招聘人员。
同时,由于他们对这些兼职人员不了解、不熟悉,也因此可能会给这些用人单位带来很多的麻烦。
于是,我的这个中介公司就可以解决他们的烦恼。
因此,我的这个中介公司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也很有市场发展前景。
而且我们在学校附近的市场中,这一类的竞争者较少,我的这一公司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会首先与几家信誉良好、安全可靠、需要招收兼职人员的用人单位联系好,看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兼职人员,与他们签订合同,并长期合作,为他们找到他们满意的兼职人员,并收取一定的中介费,这一中介费视不同的工作,需要的兼职人数而定。
而在校内,我会设立会员制,这有助于管理人员。
那些想要做兼职的学生可以通过交会费,成为会员来得到一个稳定的兼职岗位。
对于这些会员,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进行一些培训,让他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这个会费,也有一定的等级,100元/人是一个学年的,60元/人是一个学期的。
而对于那些只是想偶尔去做一两次的同学来说,也可以不成为会员,但要交一定的介绍费,每次15元,且有兼职是优先考虑会员。
我觉得我的这些价格制定得也相当合理,只需交几十到一百元的会费就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兼职机会,平均每一次下来只要几元钱甚至更便宜。
比市场上的其他中介公司都要便宜得多。
在价格上占有很多的优势。
我的这个中介公司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它基本上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可能只需要花费一些电话费来与用人单位或会员们联系,花费的只是时间和精力,所得的基本上算是纯利润,盈利很大。
而我的这家公司的经济效用却很大。
学生们只要交一些钱成为会员就可以得到稳定的兼职岗位,省去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找兼职上,也避免了上当受骗。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找兼职人员上,也不用担心找到不负责任的员工,省钱、省力又省心。
运用经济学相关原理,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所蕴涵的经济学思想。
(要求每部名著分别解读,每部解读500字左右,全题共计2000字左右。
共20分)答:《水浒传》中的经济《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描写了宋江等108条好汉上梁山起义的起始经过和结果。
而其中也不乏经济现象。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是“官逼民反”,那农民们为什么要起义来反抗官员们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
总的来说,官员和农民都可以算是一个经济人,他们所追求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利润的最大化。
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就一直在压迫、剥削着农民的利益。
而农民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了,自然也会起来反抗,捍卫自己的利益。
于是,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开始了。
《水浒传》中也还有其他的经济学原理,如机会成本论等。
宋江、武松等好汉都是农民,起义的机会成本低,收益相对较高,所以他们在农民起义中较卖力,表现较出色,有勇有谋。
而作为80万禁军教头的林冲,经济收入宽裕,妻子年轻貌美,家庭生活温馨,因此他起义的机会成本高。
而这么高的机会成本决定了他安于现状、怯于反抗,对起义不够努力的性格和表现。
因为若改变了现状或反抗会导致他的利益受损。
所以在面对调戏他爱妻的高衙内,虽然怒气顿生,但碍于对方是自己顶头上司高太尉的义子,若得罪了他,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地收回了那高举的拳头。
之后,高俅指使陆谦设计骗他的爱妻,并诱骗他误入白虎节堂,他仍忍气吞声。
在充军途中他受尽折磨,在野猪林里遭遇暗害,他依旧甘受凌辱,幻想能回家与爱妻团聚。
直到高俅指派陆谦等人,要在草料场将他烧死,才使他忍无可忍地杀了陆谦等人,雪夜上了梁山。
因为若这时候还不反抗,他失去的会是所有的利益。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终于选择了反抗。
《水浒传》中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很多,还有待我们慢慢去发掘、体会。
再此期间,师徒四人的表现也不一,有的人对要取得真经的意志很坚定,而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就想“散伙”。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去取得真经的成本和机会成本不同,机会成本越高,意志越不坚定,机会成本越低,获得的收益越大,意志也就越坚定。
先说师傅唐僧,他可以算得上现在所说的“官二代”,可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但他答应了唐太宗去取得真经。
当他在途中历经了那么多的劫难时,为什么不选择放弃而是一直意志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一来,他在去时曾发过毒誓,一定要取得真经。
二来,要是他不继续去取经,这就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亲人也会受到牵连。
而若他继续去取经,就算取不了真经,即便是失败,最大的成果也就是牺牲,但还可以名留青史。
因此,与爽约的巨大成本比起来,履行诺言的成本更低,因此唐僧选择继续去取西经。
孙悟空也算是个意志比较坚定的人,因为他取经的机会成本低,收益高。
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上五百年,一无所有,活动受限。
当观音娘娘询问他要不要保护唐僧去取得真经时,他没有理由不答应。
因为一旦取得真经,孙悟空不仅可以恢复名声,而且还有望在佛的体制内得到一个“编制”,彻底摆脱“妖”的身份。
因此孙悟空尽心尽责地保护唐僧去取得真经。
而对猪八戒来说却不是这样,他的意志力最薄弱。
一遇到什么挫折,他首先想到的是“散伙”。
因为他的机会成本是最高的。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只因调戏嫦娥被打入猪胎,后来成了高老庄的上门女婿,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对他来说,就算取经不成,他还可以回去当他的上门女婿,过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要经历那么多的苦难,所以他要取得真经的意志力不强。
再说沙僧,他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只因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盏,被玉帝贬到了流沙河,每天都过着罪过的生活。
当观音娘娘要求他如佛门去取真经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因为他的收益很大,而机会成本低。
他不但可以免受这些罪过,若取经成功,还可以得到“将功补过,恢复原职”的奖励。
因此,沙僧也一直忠心耿耿。
一个人繁荣机会成本和收益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意志和表现,收益越高,机会成本越低,表现越好。
论《三国演义》中的博弈思想《三国演义》是一本很好的文学名著,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博弈论教材,它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博弈对局中的策略和相互依存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很多,有“孙刘联盟”、“曹操败走华容道”、“空城计”、“关羽守荆州”等。
下面我就分析一下“曹操败走华容道”中的博弈思想。
曹操在赤壁大战中一败涂地,率很多残兵败将向许多方向逃窜。
而诸葛亮设置了多道屏障来堵截曹操。
先是赵云和张飞分别在第一、二道防线,关羽在第三道防线。
待曹军冲破赵云、张飞两道关后,进入关羽的伏击地带。
但是,当时关羽和曹操相遇的地方有两条道,一条是华容道,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条大道。
诸葛亮令关羽伏兵于华容道,并且要求关羽在华容道上点燃树枝冒出烟雾引曹操到来。
当时关羽就很不解地问诸葛亮:“如果在伏兵之处点火,它不是会令曹军看见而改走另一条道逃跑?”诸葛亮叫关羽不要问,只要照办即可。
当曹操冲破赵云、张飞的阻截后,来到华容道前,看见花容道上静悄悄的,但有烟火萦绕。
曹操大笑道“孔明以为我会上当,故意让人在华容道上点火,让我走另一条道,而他却伏兵与那条道上好逮住我呢!我才不上他的当!”于是曹操大军径直向华容道而去,结果与关羽大军撞个正着。
诸葛亮与曹操的博弈可供选择的策略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曹操与诸葛亮这一华容道的博弈中,曹操的策略是走华容道还是走大道,而诸葛亮派关羽伏击时,是要在埋伏于大道还是埋伏于通往华容道的小道中作出选择。
在博弈中,双方无法知道对方的策略选择,而只能进行猜测。
曹操要选择走诸葛亮军队不在的路,这是他的最优选择结果,而诸葛亮的最优选择结果是埋伏于曹操要经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