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申报指引-中国科学院成都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7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17个研究方向。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如痰湿证、气虚证、血瘀证等),系统梳理该证候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证候形成和演变规律研究、证候的辨证要素、客观量化和辨证规范化研究,明确辨证规范,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验证,总结临床应用规律,探讨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中医证候辨证新方法。
考核指标:形成1-2个中医基本证候辨证标准;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提交1-2个证候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初步解析该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提出1个中医证候辨证新方法;发表SCI论文不少于10篇。
支持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研究内容:研究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理论及实用方法,开展中药组分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应用研究,比较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提出中药复方组分配伍应用方案,为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提供方法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1套可供推广应用的中药组分发现、分离、代谢、作用模式、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等不同环节的中药复方转化为组分配伍的方法技术体系;以临床试验证据为基础,提交1个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形成1个用于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的组分配伍应用方案;发表SCI论文不少于10篇。
中医药申报指南
中医药申报指南是为了指导和规范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而制定的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申报原则:中医药申报指南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和特点,注重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理论体系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防治疾病临床价值。
2. 资助范围:申报指南明确了资助的范围,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中医药发展政策研究等。
临床研究主要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胆胰和免疫相关疾病等重大疑难复杂性疾病、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以中医药应用需求为导向,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方案优化研究、中医药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循证研究及评价研究。
基础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统计方法,开展穴位及经络特异性及针灸、推拿治疗机理、中药药性、方剂配伍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中医药发展政策研究围绕中医药传承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结合实际,开展政策研究。
3. 申报要求:申报指南对申报人的资质、申报书的内容和格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申报人需按照指南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确保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4. 评审流程:申报指南明确了评审流程,包括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环节。
申报项目需经过严格评审,确保立项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5. 资金管理:申报指南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规定,要求申报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合理使用资金,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4.17•【文号】国中医药国际亚美便函〔2017〕34号•【施行日期】2017.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关于发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函国中医药国际亚美便函〔2017〕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做好2017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有关工作,依据2015年颁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评估评审准则与督查办法(试行)》,我司制定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请各单位根据“指南”要求,做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工作。
附件: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2017年4月17日附件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提高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的管理效率和实施质量,做好2017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有关工作,依据2015年8月18日发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评估评审准则与督查办法(试行)》,制定本指南。
一、项目实施目标落实国家领导人相关批示和讲话精神,履行对外承诺,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的具体任务,推动一批重点示范性对外合作项目,落实中医药国际政府间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产业和文化合作,促进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度项目申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度项目申报问题答疑1.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负责人,可否参与申报2017年度项目(含任务或课题)?答:2017年指南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以任何身份参与申报2017年度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2.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可否参与申报2017年度项目(含任务或课题)?答:在不违反限项规定的前提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可以以骨干人员或其他参与人员身份参与申报2017年度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3.申报人是否可以同时作为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申报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同专项的两个项目?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
4.参加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的专家是否可以申报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任务或课题)?答:可以根据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同时作为该项目下设课题或任务的负责人,是否违反限项规定?答: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可作为该项目下设其中一个任务(或课题)的负责人,不违反限项规定。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申报主体能否是个人?答:重点专项不能以个人名义申报,只能是符合要求的单位作为项目申报主体。
7.申报单位注册年限/地点/是否法人实体等要求是针对项目、课题或任务的牵头承担单位,还是包括所有参与单位?答:针对项目申报书中涉及的所有参与单位。
都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8.申报单位填写的项目名称是否要与指南中的项目(或支持方向)名称一致?答:不需要,但填写的项目名称应与拟申请指南中的项目(或支持方向)名称密切相关,并根据具体研究内容撰写项目名称。
9.作为集团独立核算的子公司,但不具备法人资格,可否牵头或参与项目申报?答:不能。
2017年度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申请指南(上报版)
“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课题2017年申报指南重点课题资助方向1、中医药防治肝病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ZZ01科学问题:中医药防治肝病的作用机制与肝病相关舌诊、证候病理基础研究。
研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相结合,开展肝病中医舌诊、证候病理基础研究,为肝病中医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提供依据;制备适宜的肝病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选取临床治疗肝病的有效方药加以干预,确证其治疗作用的可靠性,探讨其关键治疗环节(靶点)及作用机制。
验收指标:揭示中医药治疗肝病有效方药的作用机理,阐明肝病中医舌诊、证候病理基础;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
2、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ZZ02科学问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备适宜的糖尿病及并发症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选取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效方药加以干预,确证其治疗作用的可靠性,探讨其关键治疗环节及作用机制。
验收指标:确定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有效方药,揭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靶点与机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
3、中医药防治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ZZ03科学问题: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作用靶点及针灸治疗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备适宜的脑病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针对临床治疗脑病的有效方药、针刺方法,探讨中药、针刺防治脑病的作用机制及靶点。
验收指标:确定治疗脑病的的有效方药、针刺方法,揭示中医药、针刺治疗脑病的作用机理及靶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
4、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申请代码ZZ04科学问题:完成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研究内容: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中医药特点的复方或单味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开展药效物质、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效学、毒理学等临床前研究,为阐明其作用机理、研发现代制剂提供支撑。
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珠海市2017年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珠海市2017年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公布日期】2017.03.17•【字号】珠卫计〔2017〕99号•【施行日期】2017.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关于印发珠海市2017年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区(功能区)卫生计生局、市直(驻珠)各医疗卫计机构、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现将《珠海市2017年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申报工作。
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7年3月17日珠海市2017年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一、工作依据《关于推进珠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珠府〔2014〕130号)和《珠海市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珠卫计〔2015〕337号)等文件。
二、项目名称、数量、额度(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示范区建设补助经费项目,共2个,各安排经费30万元。
(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补助经费项目,共60个,各安排经费1万元。
(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创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补助经费项目,共1个,安排经费10万元。
(四)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设补助经费项目,共1个,安排经费30万元。
(五)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科普宣传补助经费项目,共2个,各安排经费10万元。
三、申报主体(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示范区建设补助经费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全市各区(功能区)卫计行政部门。
(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补助经费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
街道(镇)与社区(村)一体化管理的单位,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在申报表中“申报单位承诺”栏加意见、盖章。
(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创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补助经费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全市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本专项以我国常见多发、危害重大的疾病及假设干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罕有病为切入点,构建百万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成立多层次精准医学知识库体系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冲破新一代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和临床应用技术,成立大规模疾病预警、诊断、医治与疗效评判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形成重大疾病的精准防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疗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行体系,为显著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幸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加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依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那么,围绕项目的整体目标,设置了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要紧任务。
2016年,专项首批立项项目涉及“生命组学研究”、“大型队列建设”、“精准医学大数据”和“疾病精准防诊治方案”这4个重点任务,共立项61项。
结合实施方案整体安排和2016年立项情形,2017年将一方面重点支持为本专项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支撑、需长期持续开展的大平台、大队列和大数据等建设任务;另一方面,优先启动平台类项目中急需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并在部份优势领域继续开展“从大数据获取到临床诊疗应用”的精准医学全进程研究,为中国精准医学打算久远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拟启动31个项目,具体内容如下:1.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的研发1. 1 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用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1. 1. 1 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用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研究内容:研发能用于临床的基因组DNA序列分析技术及临床用测序仪。
研制第二代与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及与测序技术配套的相关试剂和数据处置软件。
考核指标: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临床应用的第二代测序仪样机1-2种,具有可批量化生产的能力,研制配套的国产化试剂和数据处置软件,在序列读长、测序通量和数据质量等方面具有与入口设备竞争的实力。
申报2017年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的附件.doc-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
附件1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计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导思想项目研究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观点创新;倡导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特别针对中医药体制改革、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热点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具有原创性的课题研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继承创新为主线,以培养优秀中医药科研人才为方向,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
项目研究要有效地推动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在指导性和应用性方面要接地气,为政府决策、资源利用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服务。
二、总体要求(一)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中医药研究特点,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研究目标明确可行,研究过程有利于优秀中医药科技人才的成长。
(三)研究内容必须针对中医药临床、生产和科研中的关键问题,体现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力求突出我省中医药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四)研究方法注重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申报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和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有能初步说明临床疗效的预试验研究结果者优先,预计经过2年的时间可以得出比较明确的结果。
鼓励对已按规定完成研究目标、具有良好前景的以往研究项目进行深化研究。
三、申报范围(一)中医药政策研究(1)中医药综合改革研究:中医药管理体制创新探索;中医内涵建设研究;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备案制探索;中医药产业分类及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医药纳入医保政策研究。
(2)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研究:中药食疗产品效果评价;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规范体系研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规范研究;糖尿病养生康复中心建设探索。
(3)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研究:国医院(馆、堂、区)医疗联合体建设探索;热敏灸海外发展计划;区域优势专科(专病)分级诊疗建设研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建设探索;中医诊疗模式创新研究。
(4)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开发研究;中医、中药标准编制、完善和创新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标准的系统研究;“建帮”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研究。
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1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一、项目指南本专项研究任务分为中医药理论方法传承、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和新药开发3大任务,2020年将在上述3大任务部署7个研究方向。
申报项目需有查新报告。
每个项目财政资助50-100万元。
1.中医药理论方法传承1.1“浙派中医”医家学术、文献整理研究研究内容:对“浙派中医”的医家、著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对具有代表性医家的原著进行深度挖掘,进行版本调研、标点、注释;开展浙江各学派的理论、临床等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和研究;开展浙江中医名院、名科、名派、名医、名厂、名药等品牌系列化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20种浙派中医古籍文献深度挖掘整理,形成“浙派中医”原著系列、研究系列、品牌系列等系列丛书,建立“浙派中医”相关文献数据库和知识库。
支持年限:2020年-2023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2.1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冠心病、血液病和肺系、胃肠系恶性肿瘤等的中医药防治,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选择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临床证据的诊疗方案,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优化方案,明确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形成高质量、公认的临床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中医防治某种重大疾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初步阐明作用规律和可能机制,获得高质量的、公认的临床证据,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案;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2篇。
实施年限:2020—2023年拟支持项目数:1-3项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申报。
优先支持牵头单位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或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建设单位,曾牵头组织并完成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在知名期刊发表。
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嗨,朋友!如果你要申报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那可得仔细听好咯。
我一开始也是啥都不懂,迷迷糊糊的,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我把我的经验全告诉你,让你能少走点岔路。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你得仔细研读申报通知。
我当时就是匆匆扫一眼,结果好多要求都没看清楚。
那个通知就是咱的“地图”,每一个细则都得钻进去看。
里面有项目的申报范围,比如说有的是专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有的是关于中医诊疗技术创新的,你得确定自己的项目符合申报条件。
另外,申报的截止日期可一定要记牢,千万别像我当年,差点因为搞混日期就错过机会了,这就好比赶火车,火车开走了,你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了。
二、实用建议1. 项目团队组建这是个大诀窍。
你得找那些在中医药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人,最好有科研背景的专家,再加上一些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中医从业者。
我之前做一个项目,团队里都是理论强的人,到了实践环节就遇到不少麻烦。
比如说,要是你的项目和中药炮制有关,那就得有炮制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加入。
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谁负责撰写研究意义,谁来设计实验方案,谁做数据分析,就像一台机器上的各个零件,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任务。
2. 项目选题选题要新,同时还要考虑实际的临床需求或者产业需求。
不要选那种太空泛的题目,像“探究所有中药对所有疾病的影响”,这根本没法下手。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成功的选题,是“某某古方对某特定病种(现代高发的那种)的作用机制及新药开发可能性研究”。
这个选题一方面利用了传统的古方资源,另一方面结合现代疾病的防治需求,特别吸引人。
3. 研究方案设计这里有个要点,你的研究方案要科学、可行。
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步骤以及合理的预期结果。
比如说你要进行临床试验,样本量大小得有依据,不能随便定个数。
我记得我最初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时,以为样本量越大越好,结果计算之后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去做,最后不得不重新调整整个方案,浪费了好多时间。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71 / 26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19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亿元。
1. 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1.1.1基本证候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系统梳理该证候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证候形成研究、证候的辨证要素、证候要素结合和辨证规范化研究,明确辨证规范,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并开展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验证,总结临床应用规律,探讨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中医辨识新方法。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医证候与某些疾病核心病机相关性的基础研究;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明确证候临床演变规律;初步明确证候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和技术方法,进入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1.2.1中药复方或组分配伍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选择临床长期应用且有一定基础的经典名方或大品种(《中国药典》收载),诠释中药配伍作用和量效关系的现代科学内涵。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工业领域一、新材料专项功能性新材料和合成革重点支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水性树脂等新材料研发、生态合成革的研制及产业化。
主动设计申报方向:(一)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开展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重点解决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在热塑改性、竹材青黄胶合、变异性大、吸水膨胀率偏高、竹材单板化利用等问题。
(二)石墨烯混合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研究开发。
利用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的掺配方法,试制出对应的制备工艺和产品,产品适合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电极活性炭材料,具有内阻低、容量高等特点。
(三)环保、功能型水性涂料的研制及产业化。
设计开发绿色环保型高光、高硬度、高耐水性等功能型的水性金属漆和水性木器漆,大幅降低其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有机溶剂(VOC )的排放,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四)生态合成革的研发与应用。
包含水性合成革原料、相关助剂以及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研究。
开展环保、高效的超纤纤维合成革生产工艺研究。
围绕传统合成革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研发用无溶剂树脂代替溶剂性的材料,并解决材料和生产工艺的问题。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二、装备制造专项2.1高端装备制造与智能系统开发重点支持:特种制造专用装备研发、精密导轨加工装备、机器换人专用装备和系统装置,农林专用装备研发与应用。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主动设计申报方向:(一)精密直线导轨关键技术研究及制造装备研发。
针对机械装备、机器人等直线运动精度、定位精度技术等级高的技术要求,开展改善机床导轨(直线滚动导轨)滚道的表面微观质量,减小滚道的疲劳磨损,提高导轨的传动精度,延长导轨使用寿命的研究,开发高性能专用导轨磨床。
(二)重油高速分离机研发制造。
研究重油专用高速分离技术,以解决传统分离机械对于颗粒微小且粘度较大、分离度要求较高的固液分离无法达到问题,填补行业空白。
(三)粉末固体与流体定量精确配比自动装置研发。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背景为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市政府特别设立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旨在支持市内高科技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申报范围本次申报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申报要求申报资格•企事业单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或独立主体资格,注册在市内,具备运营资质且缴纳社保、税款等基本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注册在市内并取得《科研机构登记证书》的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
项目要求•项目必须是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领域,具有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及可行性;•项目必须是自主研发,不得抄袭、盗取他人技术成果;•项目必须是在市内实施的,且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申报材料1.项目申报书;2.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图;3.预期成果和实施计划;4.预算和资金运作安排方案;5.评估报告(包括市场评估、技术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等);6.相关证明材料(如知识产权证书、企业注册证明等)。
申报流程1.申报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要求编制项目申报书和其他相关申报材料;2.申报材料递交至市科技局;3.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项目资金和实施计划;4.批准通过后,申报单位按照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规定实施项目。
申报时间根据市政府的通知,申报时间通常定在每年的年初或年中。
具体申报时间需关注市政府相关通知。
结语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平台,希望市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到其中,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重点专项2017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及有关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恢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4年。
2017年拟支持定向项目2个,国拨总概算约3000万。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1—过10个。
具体指南内容如下:1. 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推广模式及政策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沙区生态产业内涵及理论体系,研究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推广及商业模式,荒漠化治理技术转移转化科技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管理机制,提出推进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机制体系;推动一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培育新的产业业态。
考核指标:形成荒漠化防治产业理论体系,形成推进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税收、管理、制度等方面系列化政策建议;主导服务2-3个以沙区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
有关说明: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组织,要求依托正式批准的省级以上以生态沙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
2017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2017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山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2014-2020年)》确定的重点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产业创新链所涉领域以外的行业技术创新,鼓励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自主选题申报。
通过项目初审,行业(领域)专家组评审,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论证,厅际联席会议审定,确定立项项目。
按照《山西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申报和评审管理办法》,组织实施。
一、支持范围农业方面(一)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及新技术创新研究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技术大规模开发与应用;主要农作物抗逆性状转基因材料创制与规模化基因转化技术的开发;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种质新材料创制及新品种培育;特色杂粮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培育。
(二)粮食丰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小麦、玉米、马铃薯及谷子、高粱综合技术体系绿色高产高效研究与集成与示范;粮食作物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范;寒、旱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范;黄土高原区不同生态条件下作物高效施肥及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设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开发设施生物专用品种培育与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不同生态区农业设施架构体系研究与开发;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设施农产品无害化利用支撑技术研究;特色经济作物种苗脱毒快繁技术集成应用研究;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四)优势林果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开发特色林药资源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研究;林下经济(林药、林菌、林菜等)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油药用特色林木资源收集、培育技术研究;优良乡土树种品种创制及培育技术研究;城市景观绿化专用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优势干果经济林定向育种及商品化技术开发研究;主要水果产业增质增效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困难立地植被重建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森林健康经营及康养技术开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7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19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亿元。
1. 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1.1.1基本证候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1—系统梳理该证候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证候形成研究、证候的辨证要素、证候要素结合和辨证规范化研究,明确辨证规范,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并开展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验证,总结临床应用规律,探讨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中医辨识新方法。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医证候与某些疾病核心病机相关性的基础研究;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明确证候临床演变规律;初步明确证候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和技术方法,进入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1.2.1中药复方或组分配伍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选择临床长期应用且有一定基础的经典名方或大品种(《中国药典》收载),诠释中药配伍作用和量效关系的现代科学内涵。
整合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复方配伍理论和优化技术研究,以增效减毒为目标,以相互作用为核心,突破中药复杂体系解析关键技术,形成中药复方或组分配伍应用方案及技术规范,并形成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为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和经方优化提供方法支撑。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并阐述其—2—科学内涵,建立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完成2个复方配伍新药处方,并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初步阐明其效应网络。
建立从方剂遴选、药效物质筛选及评价、配伍配比优化和安全性评价等不同环节的组分配伍技术体系,形成组分中药研制方案;阐释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作用模式和科学内涵。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4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1.4.1中医传承平台构建与方法研究研究内容:围绕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的需求,研究建立中医临床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结局评估与随访以及数据管理与分析利用等模块,形成智能化中医传承信息系统;建立以中医知识库、名老中医知识图谱为基础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形成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辨证论治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多功能的中医传承服务平台,为提升基层青年中医临床诊疗服务水平提供支撑。
所构建的中医传承平台经一定数量的临床传承研究验证。
考核指标:研发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挖掘、辅助决策支持等5~8个软件,建成基于互联网、方便实用的具有辅助传承、辅助诊疗、辅助研究、辅助学习等功能的中医传承服务平台和相应APP,经500位以上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与社会开放服务验证,形成软件著作权5~8项;形成《名老中医临床数据—3—与经验知识采集规范》以及《中医传承服务平台应用规范》。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2.1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成熟方案循证评价研究2.1.1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心血管疾病及肺系、胃肠系恶性肿瘤等的中医防治,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选择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临床证据的诊疗方案,明确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优化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形成高质量、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中医防治某种重大疾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每个研究样本量不少于500例;初步阐明作用规律和可能机制,为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案提供依据;获得高质量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2篇并纳入高级别中医和西医临床指南。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4项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或1类疾病申报。
优先支持牵头单位为三甲医院,曾牵头组织过并圆满完成了多中心临床—4—研究,研究结果在知名期刊发表。
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国内外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3. 中药资源保障3.1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安全性保障3.1.1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内容:选择代表性的道地药材,充分分析道地药材品质形成因子和药效成分形成规律,系统考虑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等不同层次的影响,开展基于中药材的精细农业耕作、定向培育、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仿生栽培、菌根栽培、仿野生抚育、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研究,示范构建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并推广应用。
构建全国中药材生产服务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开发50项中药材土壤改良、仿生栽培等生态种植技术;建立50种以上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或模式;形成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服务技术体系。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有关说明:鼓励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
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30家(含推广单位)。
3.1.2中药材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及控制标准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中药材重金属超标和植物生长激素滥用等问题,开展农残、重金属等外源有害物质及植物生长素对中药材质—5—量及安全性影响研究;建立和完善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真菌毒素等外源有害物质数据库;建立中药材农药残留高效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根据中药材有害外源污染物的区域特性及吸收分布特性,结合国际上规定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和中药服用剂量及模式,提出适合于中药的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形成中药材农残、重金属、真菌毒素、二氧化硫等外源有毒有害物质开放共享分析平台。
考核指标:阐明8~10种植物生长激素等外源有害物质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建立10种中药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数据信息不少于300种农药残留、6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10种真菌毒素;建立中药材农药残留的高效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申报3~5项中药材有害物质安全限量国际标准;形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1.3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研究内容:以定点扶贫地区为重点,选择区域特色突出、道地性明确的常用中药材,以生产高品质道地药材为目标,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系统构建种质优化、田间管理、药肥减施增效、产地初加工和储运技术体系,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开展全链条质量追溯,形成道地药材种植技术体系,—6—打造高品质的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面向适生地区示范推广,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高品质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和规范化中药材生产技术单元,基地示范区不少于500亩,种源基地不少于50亩,推广面积5000—10000亩,带动不少于5000农户增收,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10项有关说明:由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申报1项,每个项目不超过3种道地中药材品种;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优先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
3.2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及中药材综合利用3.2.1中药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中药资源利用不充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中药材“非药用部位”潜在药效成分发现、药效活性评价、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是药材生产过程下脚料的循环利用、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副产物转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一批可用于医药、畜禽养殖、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等的原料或再生资源性产品,以提升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7—考核指标:建立中药材“非药用部位”功效定位、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5项,形成3~5种不同类型中药废弃物转化利用技术,明确10种大宗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药效成分、药效活性及质量评价,实现20~30种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开发10个以上药用、兽用、饲用等新原料资源。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3.3常用中药材药效物质及其质量控制研究3.3.1“有毒”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系统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有毒”中药材的药效物质、毒性成分、安全用药剂量尚未明确等问题,选择《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代表性“有毒”中药材,系统开展药效物质、量—时—毒—效关系、安全用药范围及可能的易感物质和易感机制研究;建立毒—效关系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考核指标:阐明25~30种“有毒”中药材的毒—效特征、量—时—毒—效关系,明确其毒效关联,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规—8—范;建立“有毒”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和毒性成分数据库,修订和提升“有毒”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针对“有毒”中药材的科学认知、客观评价和安全使用、有效防控的系统方法。
实施年限:2017—2021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4.1 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4.1.1中药材大品种开发研究内容:结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布局,选择有代表性、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大品种,从种植、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系统组织开展种植技术、核心功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健康产品开发等现代科学研究,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建立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利用当代先进的方法,中药材大品种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